《读书与治学》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5-15 09:41: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43

《读书与治学》是一本由胡适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读书与治学》精选点评:●胡适先生骨子里是个理工男吧!●装帧得也很精致的一本小册子。●读书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精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精选

  《读书与治学》是一本由胡适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与治学》精选点评:

  ●胡适先生骨子里是个理工男吧!

  ●装帧得也很精致的一本小册子。

  ●读书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精,第二点是博。 精就是所谓的精读, 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各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前人说口到是要念到烂熟背得出来。 心到是用心考究。 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 而是要靠外面思想方法的帮助。 手到是心❤️到的法门。翻查字典及参考书,做好读书笔记,抄录备忘。 博就是广读书,博览群书。

  ●感觉整个书几句话就能概括了。 证据,勤谨和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读书一博二精

  ●#5/2019。文字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关于如何读书的真理是不变的。推荐仔细阅读卷一 怎样读书 卷二漫谈教学和卷三确立志趣。其中卷二论述了如何学习国文(古文),有一定借鉴意义。比如说自己从来不背古文,但从小爱看小说,史书杂书,读很多有趣的书,主张以“看书”来代替“讲读” 。书中最有意思的文章是《》关于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胡先生提到了当年留学康奈尔大学的经历先学了农学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后来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转学去了文学院,一生很快乐。最后胡先生在为什么读书提到了读书是为了读更多的书。知识扩充了,读书的能力也越大。比如《诗经》涉及人类学考古学文法学文学。《墨子》涉及光学力学经济学。

  ●阅读胡适,赵元任,冯友兰,钱穆等先生之后,我觉得读书做札记,真心得开始培养这个习惯了。

  ●要用“勤”“谨”“和”“缓”的态度,做“性之所尽,能之所急”的事情~~

  ●对语文更有借鉴吧 白话文运动

  ●大多观点比较陈旧了。惟“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读书治学当勤、谨、和、缓”,“毕业后当时常有一个问题去思索、寻找一个业余外的兴趣”几个观点仍有生命力。胡适对中国旧学问的批评和对新学问的积极态度很赞。

  ●高中时候和一个颇爱看书的同学聊起彼此看书的乐趣,她说她是字字专注的那种,而我却觉得自己是泛读而不求甚解的那类,当时未在意,最近大家再聊起我才忽然自己的念书方式不大可取。这本书很及时,让我在陷入看书迷茫期时对看书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大其心使开阔,也使我认识到对于未来看书的方向须有较为清晰的脉络,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生活方面,勤谨和缓的态度是尤该专注不可或缺的,得抱着勤奋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生活、带着平和轻缓的心态去寻求期待。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一):《读书与治学》读书笔记

  1.读书要精,读书要博。

  2.【精】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3.【博】工具与参考书目的作用:无论读什么书都要多配几副“好眼镜”。

  4.九层之台大做脚。

  5.为什么读书:继承经验遗产;为读书而读书;解决困难,应付环境, 提供思想材料。

  6.读书,买书。

  7.选择专业:全依照自己的兴趣,也会是对社会有用。专业即职业。

  8.不要抛弃学问!地点、时间都不是问题。

  9.哲学教授的目的是要造出几个不受人惑的人。

  10.中学的修养:一是工具的求得(言语和学问);二是习惯的养成(勤、谨、和、缓)。

  11.不要抛弃求知识的欲望,不要抛弃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12.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13.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14.注重事实、注重假设、注重证实。

  15.须有批评的精神、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须有社会协进的观念。

  16.犯手去做、行中求知。

  17.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18.材料与方法相互影响,决定治学质量。

  19.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20.不能捏造材料;实验的方法是创造证据的方法。

  21.思想的线索必不可离开思想的分野。

  22.要问证据的真实性。第二要问证据对题干的相关性。合理吗?能证吗?

  23.独立、合群、用功。保重身体。

  24.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里,切不可放在嘴上,摆在脸上。

  25.只有真话可使这个民族独立自主。

  26.文字不可轻作。

  27.功力天才,缺一不可。龟兔之喻,勉励中人以下,警惕天才。

  28.有几份证据,说几分话。

  29.善未易明,理未易察。

  30.思想不可变成宗教。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二):论读书

  对于读书,人们经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读书?读那么多书干嘛?读书多了是不是就成了书呆子。

  通常而言,问这种问题的人阅读量一年应该不会超过5本。

  其实,读书就是读书,就是人们所说的“为读书而读书”。以前以为“为读书而读书”是俗气的,是没有追求的。到现在才知道,能“为读书而读书”的人是多么了不起。这种读书的目的极其简单。生活也是如此。但凡简单的东西愈是容易被人忽视。而简单的东西其实在简单的背后蕴藏的是看破生命中的繁华的那股纯真和质朴。“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简单的东西因为其简单而珍贵。读书也是如此。

  如果非要给读书找一个理由的话。其实可以把读书这种行为看作是大江大河中的岩石在时光中被冲刷、打磨的过程。一天两天石头不会有什么变化,一年两年不细心的人也不容易观察到其中悄悄发生的改变。但十年、百年之后,一块顽石很可能就通过被河水打磨,变得光滑、圆润,甚至已经与大地化作了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时光的沧桑,体味了白云苍狗的心酸,看过了生命的繁华,顿悟了人生的道理。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改变。

  当然,一般人不愿意等这么久,来换取一笔看起来似乎并不划算的投资。很多读书人也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忍受不了其中的寂寞,半途而废。也有人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所坚信的结果并没有发生,直呼这是一场骗局。

  人总是愿意把没有实现的东西归为虚无,这样既安慰了自己,又仿佛超越了别人。

  读书其实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的事情。读书要耗费时间、金钱,还要人思考,做笔记,与他人交流,撰写自己的体会,甚至让自己变得难受、苦恼、悲伤。并需要把以上步骤不断坚持和重复。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行走,不断地感悟。将写在纸上的文字化作自己的思想,将他人的思绪抽丝剥茧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读书其实就是在读生活。读书就是在感悟如何做人。

  在日益繁华的现代社会,网络、媒体已经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读书也在发生改变。纯粹的阅读似乎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读书愈发显得宝贵了。

  读书不一定有“黄金屋”、“颜如玉”;读书不一定会改变你的世界观;读书不一定能决定你的一生。

  读与不读是你自己的选择。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三):可喜又可悲

  胡适先生的文字留到今天依然可以从书中看到解决许多现有问题的方法,包括读书、做事、做人。

  可经过这么多年,那么些问题还是存在,一方面看得人大快人心,我甚是觉得高兴因为似乎有一条思想上的出路,认识上的修正以及解惑,另一方面是觉得问题还依然存在,当下中国社会人民的愚昧程度经过漫长的近百年甚至是没有丝毫的改变。

  不过这都是我的语言能力、社会认知现有范围之外的东西,不作详说。

  我就说说一个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是胡适先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理性的思考。年少求学时实证主义哲学对他的影响可以从他的行文和于语言里看出,对于“科学”的精神实践在生活方方面面,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读书此行为的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于提问、假设、证实这三个重要步骤的延伸和意义探究。原来在美国求学时,我对于教育的冷漠让我到现在还消受着其行为给我带来的后果,不过有一次生物课上教授对于科学的解释让我一直思考,他说分为几个步骤,观察、疑问、假设、证实、后续的多次证实、形成理论。原来在国内上学时,老师很少讲到这里,我也没接受过国内的传统高中教育以及大学教育,不过当时教授这一说让我心里不免清晰了许多,我们很多时候成不了事其实就是这几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很多人有观察却没有疑问,有疑问却没有假设,有假设却不去实践,实践了不会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而最可悲的是,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甚至连观察都很少了,或者甚至有人认为不需要观察,因为信息与时事可以每天直接推送到你的移动端上,把它拿出口袋点击进入,你可以获得最新的时事新闻,而且无论从单方面还是多方面媒体会对一件事情进行立体的塑造,具有引导性的言论直接都帮你把思考、提问的部分给省略掉。久而久之,这些东西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就可以拍着手说,信息时代终于到来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了,连看法和问题都帮你想好了。

  很多留过学回来的朋友有时在国外待久了也会意识到在文化对撞的环境下很多中国人不怎么自信,要么自负,要么自卑,我也经历过,甚至现在也算是在这过程中。而我认为自信来源于自知,若你对自己都不了解,你的自信怎么来?从何来?缺乏观察,没有问题,无法深究对自身的探索。如果是这样,知识学来也不是给自己用的,自信也都是盲目无用的。

  本人才疏学浅,生性粗狂对于知识的总结不算系统,只是在本身碎言碎语的能力上希望能帮助自己思考总结,也希望周围的人能够有理性思考的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说点阅读完此书后对于自己爱好的想法,我喜欢HipHop、说唱,而我最开始选择这个类型的音乐是因为它的特立独行,对于事件的分析以及看法都各有风格,而其中包含的采样文化是对声音的解构,重塑,而每段采样不限音乐风格不限时代再重新编排以强烈的节奏和体现。而当下国人喜欢HipHop文化的方式依然停留在“形而下”,“形而上”的思考少之又少。而反观胡适先生,在一个封闭的年代积极地去接受新思想,拿来后自己又重新进行理性地、系统性地思考。热爱文化冲突,主动提问,热衷思考、实践,甚至是在行文上成为了白话文的先驱。不得不说,胡适是我认为最HipHop的人。

  eace Out.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四):浅谈如何学习语文

  “语文”作为学校功课的名称,是叶圣陶老先生首次提出,并且在1949年被广泛使用的。在解放前,小学叫它“国语”,中学叫它“国文”,主要原因是小学学习的是语体文,而中学学的是文言文。而“语文”并非是二者的结合,或者语言和文学的缩写,其中“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则指“书面语言”,贵在突出听说读写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就要锤炼自己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但现代人都能意识到学外语的重要性,学语文好像只属于学生时代,走出校门就只会听说,不再读书,写作顶峰时期还是停留在高中阶段,甚至认为自己并非文字工作者,没必要在读写上下功夫了。

  这种现象和观念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它并不符合语文功课的培养目标。语文功课的学习,并非只为了考试,它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能力,鉴赏能力,然后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充分的完善自我、沉淀自我,而这些是无法在学校里完成的。再者,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而进步的书籍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不管是在学校里的学生,还是学校外的社会人,我们都需要重新学习语文,重拾阅读的乐趣,重获写作的激情。阅读是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重要的环节之一,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阅读的目的、方法和书目推荐。

(一)阅读目的

  知识付费浪潮袭来之际,各种阅读类APP纷至沓来,公众号的听书栏目相继推出,使得阅读变得唾手可得,与此同时,带动了以书为主体的产业链条,孕育了一批阅读推广人和一批以培育阅读推广人为目标的写作教主。

  对于阅读推广人来说,阅读的目的就是输出,能够声情并茂地展现书的价值,获得经济收入、粉丝认可和影响力,同时还能把更多的书卖出去。这是一种相对经世致用的阅读动机。他们的口号是写作变现。

  能够写作变现,就说明市场有需求。阅读推广人的出现,治愈了那些不读书或者没时间读书的人的焦虑,可以让他们在通勤路上靠听书过过瘾,但听书毕竟是别人嚼碎过吐出来的,难免会与原书思想有偏差,要想深入了解原作者,还是要亲力亲为。

  在坐下来读书前,我们一定要扪心自问,为什么要读书?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满足哪方面的需求?这样才有助于养成阅读的习惯。

  政治家如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者金克木读古书是为“探古解今”,教育学家叶圣陶认为读书是通过运用思考判断,认识全书要点,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经验;胡适认为读书可以训练思想,心存戒心和疑惧,通过运用精稔自由沉静的技术,免于陷入偏见、武断和盲目接受传统与权威的陷阱,保持精神上的平衡和宁静。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中同样有过精彩描述:“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增趣添雅最见于高谈雄辩,长才益智最见于处事辩理。”

  综上,读书目的无外乎三:获取信息、获取知识、娱乐消遣;读书动机同样有三:经世致用、训练思想、心旷神怡。

(二)阅读方法

  明确了阅读目的,培养出阅读习惯,再来谈阅读方法才相得益彰。

  遍览各位大师的读书方法,与《沟通圣经》中的SQ3R(Survey、Question、Read、Recall、Review)阅读法甚为相似,总结下来大概有如下五点:

  1. 精选版本,首看提要;

  在版本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忠于原稿思想、没有删改的版本,尤其针对那些译著。而文章的目录、索引和摘要不可不读,因为如果你只想阅读其中某个章节,通过目录可以查找;如果要阅读整本书,前言摘要部分则可以提供宝贵线索,包括目的、结构、主旨和框架,了解这些有助于激发思考和问题的提出。

  2. 问题阅读,寻找答案;

  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手到。要积极有效率的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要让自己专心思考阅读内容的方法之一,就是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并且自问自答。问题可以是通过阅读前言摘要想出来的,也可以是针对文章的研究方向、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也可以针对文章的时代背景,在技巧的运用与剪裁的匠心,甚至可以是客观上的优点或瑕疵。

  针对不同领域的书目,阅读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小说类既要关注故事情节的设计,也要关注人生经验的积累和社会思潮的批判;对于诗集类,可以按照写作年月,顺次看诗人意境的扩大或转换、风格的确立或变易;可以按题材归类,看诗人对于某一题材如何立意和抒发;也可以按体式归类,比较诗人对于某一类体式最能运用如意,倾吐诗心等等。而古书类,则需要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避免走上泥古诬古的弯路。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3. 勤查词典,常记笔记;

  读书三到中的“手到”,既指遇见生词生字要勤查词典,有思考与感悟要常记笔记。俗语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根言,笔记使人严谨。均说明了手到的重要性。

  生词生字都会遇到,但是笔记怎么写,写什么呢?写笔记可以采用奥野宣之的摘抄+评论(感悟)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详见:如何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记忆、消化和理解,通过评论获得当时的原创性思考,从而证明我们真的阅读过这本书。

  笔记内容可以写生字生语在文中的确切含义和正当用法,也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总结文章大意,或者是回答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坚持记录,就会发现受益无穷。

  4. 主动回忆,提取练习;

  在《学习之道》中芭芭拉曾提出要走出书桌外,主动回忆课本上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建立神经挂钩,促进组块的形成。所谓组块,即通过意义将记忆碎片组成的集合,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知识的构建基础(详见:一本秒变“学霸体质”的神书)。提取练习则能够进一步加强记忆痕迹的形成,有助于使书中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牢牢地钉在自己的记忆里。

  5. 与人讨论,考试检测。

  培根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笔记可使人严谨;故不常做笔记者须有过目不忘之记忆,不常讨论者须有通权达变之天资,而不常读书者须有狡诈诡谲之伎俩,方可显其无知为卓有见识。

  与人讨论,激发思辨;考试检测,温故知新,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提取练习的方式呢?除此以外,写书评、参加读书会都是卓有成效的输出和加强记忆的方式。

(三)书目推荐

  读书人面对浩瀚书海,总会望洋兴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汉朝东方朔却敢言:“三冬,文史足用”。这是如何达到的呢?

  金克木在《书读完了》这本书中提出要抓大放小,看出古书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头绪、结构和系统,找到密码本。套用《黑客与画家》中格雷尔姆回答“100年后使用什么样的编程语言”时的核心观点,要沿着进化主干线上的书籍经典来读,才有可能把书籍读完。

  譬如要了解西方文化,离不开《圣经》;要了解亚洲文化,则绕不过《古兰经》。要学习西方哲学,须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学起;而要了解西方文学,则可以阅读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的作品。

  中国古书,可以从《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入手;中国史书可以选择《史记》《资治通鉴》,再深入一些的可以看《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等。

  至于汉译佛典,要想了解净土宗,可以选择《阿弥陀经》;天台宗,可以阅读《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禅宗的主要经典作品为《金刚经》;而《维摩诘所说经》同样深受知识分子的喜爱。这四本玄奘和鸠摩罗什均有翻译,单从翻译上看,奘译优于什译,但由于后者初创,既传达了异国情调,又发挥了原作精神,在汉文学中也不算次品,因此更加流行。

  最后还是以培根的名言作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选好书,读好书,才能获得长远进步。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五):让“想成为”变成原动力

  本次的阅读任务,我选择的书籍是胡适先生的《读书与治学》,阅读之前,特意回顾了一下胡适先生的生平经历: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先生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验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先说说我读完本书的收获吧:想说的太多了,先说三点。这三点就是胡适的三句话,这三句话对我的影响,渗入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句,胡适说,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这句话不管在五四时期,还是现在,都很少有人认同,也是很多人批判胡适的论据。但是我深表赞同。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有一个问题,我称之为道德高尚论。就是张口闭口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孩子。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也不问问对方是否需要。春秋战国有一个鲁王养鸟的故事,说鲁国飞来一只漂亮的鸟,鲁王很喜欢。鲁王给这只鸟听最好的宫廷音乐,喝酒,吃肉,最后这只鸟饿死了。所以,为了别人尽心尽力,很少问问别人是否需要。过去改革开放之前,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只会饿死人。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价值,社会有一个无形的手,自然会做好最合理的资源分配,最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就都好了(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我从不道德绑架任何人,也谢绝一切道德绑架。 第二句,胡适说“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句话解决了我的读书困惑。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读书的过程中,总觉得读不完,就会羡慕一些读书达人。读书达人固然牛,但是我们做不到,可以学习胡适的法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我把这句话从读书方面,拓展到我的整个人生中。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喜欢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比如我负责打扫卫生,总是攒着想一口气打扫干净,却越积攒越不想打扫。后来,我就听了胡适的话,打扫一点有一点的欢喜,从此家里再也不乱了。现在,在我所有的处理事情的指导思想上,深深的刻上了胡适的这句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第三句, 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先说少谈着主义。普通老百姓不喜欢动脑子,所以喜欢口号式的语言,喜欢非黑即白。文化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充分证明了乌合之众在主义的引导下的癫狂,法国有一本名著《乌合之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兴趣大家可以去读一读。所以,在生活中怎么不做乌合之众的一员,会给我们启示。 再谈“多谈着问题”,我理解就是“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生活中,工作中,咱们遇到事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无限扩大,不要乱发脾气使性子,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不要用“老板就是看我不顺眼‘’,‘’他就是不爱我了‘’,‘’要是当初我就怎么怎么样就好了‘’,社会就是腐败啊’,‘就是不公平啊‘’等话语,这只是抱怨,是无能的表现,根本不解决问题。 总之,我的感觉:多读胡适,人生无忧。 阅读的时候,我整理了一些书里提到的方法,关于怎样读书。 胡适先生说:“读书的方法,两个:一、精;二、博。” 在“精”的方面中,胡适提出读书不止要有三到,而应该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其中在“口到”部分,他说:“前人所谓口到,是把一篇能烂熟地背出来。现在虽没有人提倡背书,但我们如果遇到诗歌以及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它至少能使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得到一种好的影响,但不可模仿。中国书固然要如此,外国书也要那样去做。进一步说:念书能使我们懂得它文法的结构,和其他的关系。我们有时在小说和剧本上遇到好的句子,尚且要把它记下来,那关于思想学问上的,更是要紧了。” 在“心到”的部分,他说:“心到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做到这一点,要有另外的帮助,有三个条件:参考书、做文法上的分析、有时须比较、参考、融会、贯通。”他还说:“还有前人关于心到很重要的几句话,拿他来说一说。宋人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在“博”的方面中,胡适提出“一、博是为参考;二、博是为做人。” 首先博是为参考,他引用王安石的话:“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答曾子固书》),意思是,“读一本书而已,则不足以知其书。比如我们要读《诗经》,最好先去看一看北大的《歌谣周刊》,便觉《诗经》容易懂。倘先去研究一点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等以后去看《诗经》,就比以前更懂得多了。倘若研究一点文学、校勘学、伦理学、心理学、数学、光学以后去看《墨子》,就能全明白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埋伏着一个很大的暗示。书既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多,看一本书,就有许多暗示从书外来。用一句话包括起来,就是王安石所谓‘致其知而后读’。” 其次博是为做人,他说“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在惊叹胡适先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以及感叹书中内容的精辟的同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问题:一个人是怎么变厉害的!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在思想课上,有个年轻的男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一个百万富翁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当年一百万对我们初中生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是机会,有的说是资本,有的说是能力。 老师听完后,脸上露出一丝的失望,后来他给出了一个答案,是“想成为百万富翁”。 讲真,我当年没有太理解,或者说,我并不认同。 但等到我成长后,再回忆起当年那堂课,我开始理解了这个答案,理解了老师提问的初衷,他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想成为”是一切可能的发源地。 同样是20岁的年轻人,有的人想要做番大事来改变世界,有的人找一份3000块钱的工作就心满意足。或许你们曾经是同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但日后,两个人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时间越推移,彼此之间的距离越遥远。直到他进入了更高一个层次,你落在了更低的一个层次。 其实人和人的技能水平,在一开始往往并没有差太多。但过几年,最终成就千差万别的原因,完全是两个人的追求不同。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即便成不了专家,也会成为高手中的高手。而想成为一个能应付业务水平的人,最终也就恰恰停在了能应付业务水平的人。 法乎其上,取其中。法乎其中,取其下。 如今回味起这句古话,发现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洞察了这一真理。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是怎么废掉的。回答赞数最多的是,当一个人停止了继续前进,选择凑合的时候,他就开始变得废掉。 工作之后,我发现一个人的产出和投入度是绝对正比相关的,如果你是懒懒散散的,混一混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好,可能你的领导不会说你什么,你的同事也不会说你什么,但其实你自己在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这个陷阱就叫”温水煮青蛙“。你渐渐地熟悉了一种舒适的环境,你失去了自我迭代的意愿,技能丧失,眼界收缩,心境变得局促,直到有天,当环境发生波动,譬如经济下滑,裁员,调岗,你才恍然发现,自己和那只濒死的青蛙,并没有什么区别。 有一个词叫”原动力“。 原动力,就是驱使你自己前进的动力到底是什么?看看经典的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满足,都是从最底层逐渐往最高层去迁移,当你满足了吃喝睡的需求,就希望获得更稳定的安全感,然后是社会认可,再然后是获得他人的尊重,再往上,就是希望实现自我的价值。 大多数人停留在最底下两个层次,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去想要突破,去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人,大概只占所有人群中的5%。而剩下的95%,都忙忙碌碌,又收益偏低。 当你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写作者的时候,你自然会去研究别人的,比如找到一篇好文章,看它的文章结构是怎么样的,标题的风格是什么?措辞是怎么样的,如何做到讲道理的同时,又富有情感...... 当你自己想要成为写作的原动力足够强的时候,你的行动力自然会上来,你所有的行为,都在为你的原动力服务,这个时候,你觉得你还找不到路径和技巧来实现你的目标吗? 同样的道理,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你想财务自由,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你想学习一项技能,唯一阻碍你的,就是你的原动力太弱,一遇到问题,就开始退缩,自己打了退堂鼓,反而还要找一堆理由来自我开脱。 眼光抬高一寸,动力增强一个级别,我不信你不会没有进步。但这一切,别人都无法教你,驱使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所以一个人是怎么变厉害的?因为想变厉害! 回到《读书与治学》里,胡适先生在里面讲了关于怎样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的方法,找书的快乐等,简而言之,因为有内驱力的存在,才能转化为行动力,因为“想成为”才会有行动,才会有后来的兼济天下、独善其身…… 我想,读胡适先生的这本《读书与治学》不仅仅要学习书中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向内探索,找到自己的内心想成为的那个人,让“想成为”变成驱动自己的原动力,只有这样子,才有机会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

本文标题: 《读书与治学》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9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天霜河白(全2册)读后感1000字The Boys in the Boat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