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读书笔记更新 《曾国藩日记》

发布时间: 2022-01-03 17:31: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1

以下内容摘抄来自《曾国藩日记》世上的大多数人,其实最多也只需要这四样东西:只要你勤奋,就不会遭受贫穷;只要你俭朴,就不会引来无妄...

20220212读书笔记更新 《曾国藩日记》

以下内容摘抄来自《曾国藩日记》

世上的大多数人,其实最多也只需要这四样东西:只要你勤奋,就不会遭受贫穷;只要你俭朴,就不会引来无妄之灾;只要你忠厚,就不会触犯法律;只要你讲诚信,就能够赢得信誉,赢得别人的认同。这就么简单,人生就顺利抵达于幸福之彼岸了。

一个社会活动的组织者,他两手空空,全部的资源来自于社会群体本身。钱需要大家来掏,事情也需要大家来做,社会组织者不是救世主,他不可能拯救任何一个人。相反,社会组织者是从社会本身获取利益。

  这个道理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只有社会组织者才真正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个道理简述起来,就一句话:任何人也不要期望从政治家那里获得任何东西,相反,大众才是政治家汲取财富的唯一源泉。

年轻人固穷,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于人生的经验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如何同别人打交道,他必须要让自己融入一个已经形成常态的社会中,这个社会是由无数人所组成的,不会有人放弃自己的拼争来成全你,你必须要学会适应。

  而这个学习与融入的过程,注定了你弄不到足够的社会资源,明确的说,就是没有人脉帮衬,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本事。在慢慢构筑自己的势力范围过程中,就意味着贫寒生活的必然。

光明如昼,清寒彻骨。只八个字,就勾勒出了这个残酷的世界。

  这八个字,也是古来所有智识之士的感慨。你居处于这个世界之上,眼见得人类社会生机勃勃,文明发展的愈发灿烂,但是属于你的机会和生命,却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短暂。

  年轻的时候,你一无所有。当你苦拼奋斗,有所成就的时候,却已经没有了多少时间。更多的情况,你还没有品咂过成功的滋味,年轻的一代已经野兽般凶猛扑至,他们那贪焚的目光中,昭示着的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但这一切却与你渐行渐远。

  要怎样的人生,才能够摆脱这永恒的困境?

  没有答案。

人在这社会上的存在,又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取决于极细微极细微的心理活动,正所谓道心唯危,人心唯微,这种精微不是能够用数学来表态的,更不是能够用感性的语言来表述的。如果我们一定要作出一个解释的话,那么这事很简单,一旦有人认为你家的风水有问题,就会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会坚信你迟早要出问题,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你再没问题,这时候也非得出问题不可。往最小最小里说,如果你的上级老板听说你家风水有问题,那么他就会无意识的,把最倒霉的差事往你头上派,你说你还怎么个混法?

理学这东西,是很要命的,你听起来头头是道,可实际上却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理学是希望通过研几式自我反省,尽最大可能的灭除人性中的缺陷与不足,让人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精神状态。正所谓《大学》开篇所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说到的在亲民,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另一个人,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但是理学的研究者及倡导者,却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譬如水是生命之源,但偏偏有许多人溺死在水中。譬如火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但偏偏有许多人烧死在火中。溺死人的水,就是水的缺陷与不足了,可是你能让水消除这个缺陷吗?烧死人的火,就是火的缺陷与不足,可你能让火去除这个缺陷吗?

  人性也是这样,善也是它,恶也是它,善与恶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你不可能将硬币砍去一面,只留下另一面。孔孟之道,圣贤之说,都是建立在对至真至善的孜孜以求上。你弄清楚了什么叫仁,你就成为了孔子,你弄清楚了什么叫义,你就成为了孟子。你弄清楚了什么叫美德,你就是苏格拉底。你弄清楚了什么叫良知,那么你就是王阳明。如果你现在还是你自己,而不是孔子孟子,不是苏格拉底更不是王阳明,那么,你铁定还没有弄明白上述问题。如果你硬说自己懂,那么你无非不过是在欺骗自己,以维持自己那脆弱的人格保持正常。

  我们的人格就是这样脆弱不堪,这样的不完美,充满了这样那样形形色色的缺陷。但在这个人格之下的,是潜意识的原始荒原,是潜伏于人性深处的,千万年以来所积淤的兽性。一旦人格崩溃,带来的决不是出现亲民新人一类理想效果,而是人类原始兽性的大爆发。

一旦有求于人,智慧往往就派不上用场,这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势,局势情势或形势。就好比你面对一盘已经输掉的棋,饶你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国手,也是有心无力,无技可施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功成名就后的曾国藩,膝下簇拥着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弟子门人,如李鸿章之流。那时候他正襟危坐的讲笑话,李鸿章等无不钦服于老师的智慧,祟拜到了无以复加的故事。

  但同样的故事,当曾国藩还只是京师一名普普通通的庶吉士的时候,他讲给别人听,换来的只是羞辱。

  终其一生,人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习性。曾国藩,永远是那个顽皮搞怪,爱讲笑话的曾国藩。但他在不同的环境氛围之下,做相同的事,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

  所以说,人生在世,不在意你做什么,也不在意你怎么做,重要的是环境的衬托,是否适合你的个性发展。在你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周遭的环境不利于你的时候,无论你做什么,都是错误的,因为你存在就是一个错误,至少你妨碍了别人的前程,又或是影响了别人的心情。

要打嬴战争,靠的不是猛将,更不是什么战斗力强势的武装力量,而是你具有充足的战争资源调配能力,能够源源不断把战争打下去,一直打到最方稀哩哗啦为止。

  再猛的战将,一旦掐断你的后勤给养线,就立即没咒念了。再富有战斗力的部队,一旦半年不发薪水,就全都给你撂挑子哗变了。理想的战争状态是每打一仗,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调配能力——是资源的调配能力,而不是资源的多少

但不管你对窝里斗持何种不公正态度,窝里斗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就表现在,窝里斗的激烈程度,与组织结构的紧密程度成正比。越是松散的群体组织,战斗力当然很弱,但内部争斗的也不凶,顶极端的松散组织就是没有组织,这时候所谓的争斗最多是街头的打架斗殴,这就算是最激烈的了。相反,组织结构越是紧密,战斗力越强大,窝里斗的也越狠。

说到人生哲学思想,好象很空很玄太虚太假,许多人希望的是应对人生的处世常识,对哲学不是太感兴趣。却不知道处世之道,不过是你人生哲学的衍生物。如果你的人生哲学有问题,多么正确的处世之道,也装不进你脑子里去。

  因为处世之道,人生智慧,是从你脑子里生出来的,不是可以从外界塞进去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的正确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曾国藩这里的解释是:人的观念,甭管是正确的观念,还是错误的观念,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长出来的,甚至也不是从实践中来的,它完完全全的,彻彻底底的,是从你脑子里窜出来的。

  如果你的人生哲学有问题,那么不管多么正确的处世观念,你都不会接受,又或是自己欺骗自己,假装接受实则故态萌发。

  相反,如果你的人生哲学是正确的,甭管你怎么想犯错,照样是错到正确的人生之路上去,怎么错怎么有理。

  那么人生哲学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人生哲学就是你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居处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认识。这个认识一旦形成,就牢如磐石,万难撼动。因为这种思维已经形成定势,构成你人格的一部分,正如你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到半空,你也无法着手改变自己的人格。

  但如果你知道正确的人生哲学是什么样的,却不妨碍你模仿着去做,就这样水滴石穿,时日长久,终有一天会用正确的人生哲学,将你脑壳中固执的旧哲学改造过来。

说到人生哲学思想,好象很空很玄太虚太假,许多人希望的是应对人生的处世常识,对哲学不是太感兴趣。却不知道处世之道,不过是你人生哲学的衍生物。如果你的人生哲学有问题,多么正确的处世之道,也装不进你脑子里去。

  因为处世之道,人生智慧,是从你脑子里生出来的,不是可以从外界塞进去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的正确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曾国藩这里的解释是:人的观念,甭管是正确的观念,还是错误的观念,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长出来的,甚至也不是从实践中来的,它完完全全的,彻彻底底的,是从你脑子里窜出来的。

  如果你的人生哲学有问题,那么不管多么正确的处世观念,你都不会接受,又或是自己欺骗自己,假装接受实则故态萌发。

  相反,如果你的人生哲学是正确的,甭管你怎么想犯错,照样是错到正确的人生之路上去,怎么错怎么有理。

  那么人生哲学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人生哲学就是你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居处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认识。这个认识一旦形成,就牢如磐石,万难撼动。因为这种思维已经形成定势,构成你人格的一部分,正如你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到半空,你也无法着手改变自己的人格。

  但如果你知道正确的人生哲学是什么样的,却不妨碍你模仿着去做,就这样水滴石穿,时日长久,终有一天会用正确的人生哲学,将你脑壳中固执的旧哲学改造过来。

日记中说,知识是否能够改变你的命运,取决于你所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如果你最多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知道一加二等于三,也不能说你一点知识也没有,但你仍然是个文盲,甭想改变命运。

  要想知识改变命运,你的知识汲取量必须要达到一个思想爆发的临界值,然后用你的思想来影响这个世界,这就改变了你的命运。徜如果你所掌握的知识还没到这个思想爆发的临界点上,拿不出足以影响别人,和影响世界的东西来,那么你的命运仍然不会改变。

  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临界点,类同于人生跑道上终点线,你必须要跑到终点线,才可以登上领奖台,高举奖杯向群众示意。但如果你上了人生跑道,刚刚跑两步,距离终点还有个十万八千米,就想要求奖杯,这个肯定是不可以的。

曾国藩认为人有三个要命的毛病,不克服这仨毛病,就很难会有进步。

  哪三个毛病呢?

  第一是妒嫉心,恨人有笑人无,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这种妒嫉之心,是社会形态败坏的根源,它让妒嫉者犹如生活在烈火中,每天为妒嫉心所煎烤折磨,也让优秀的人如同生活在荆棘中,到处被妒嫉心发作的人暗算刁难。

  第二个叫不自量力,屁本事也没有,也不想有,单只想爬到高位上,占尽别人的便宜。这个毛病和第一个毛病搅和到一块,就导致了真正有本事的人反倒被否认,处处遭排挤。饱受妒嫉之心煎熬的人,陷入疯狂之中,宁肯让无德的小人爬到高位,也铁下心来要难为正直且有能力的人,结果导致了这个世界乌七八糟。真正愿意为你着想的人,因为你的妒嫉落到很惨的下场,而爬到高位的尽皆衣冠小人,这时候你又渴望着被你的妒嫉之心伤害的人来解救你,这种矛盾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之处。

  第三个是人性缺陷的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只是这个世界中的无名之辈,错以为自己是上帝,强分黑白,擅断善恶,丈八灯台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热衷于居高临下,对别人评头论足,而自己却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毛病,是人性的一部分,区别是,有些人是干事的,慢慢干着事情,渐成专业人士,于是沦为了大众笑骂品评的牺牲,奋斗者在这期间是最痛苦的,但只要挺过去,熬到公众中承认你的越来越多,否认你的人越来越少,就总算是解脱出来的。曾国藩就是走过的这样一条路,所有人,只要你想干出点人生事业来,都不会例外,马上会被无数闲极无聊的人团团围住,品评起来。

  所以为人处世,宁肯遭人品评,也勿品评别人。遭人非议品评,说不定还会有点希望,只知道一味非议品评别人之人,这辈子铁定是报废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理性,这世上就不会有监狱。我们居身处世最大的危险,就是遇到那种迟早要进监狱的人。而曾国藩就是天天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心理那份郁闷,可想而知。

  一切管理学出发的前提,都假设人是理性的。但管理上更多需要处理的,却是不理性引发的后果。

就人会从年轻走向衰老,组织也是这样。一支军队,刚刚开始的充满战斗力,充满了光明和阳刚。但过不了多久,军队就慢慢的消沉了,好比人之衰老,各种毛病统统发作出来。这时候这个组织已经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它成为了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读史,就要从历史中了解现实,掌握规律。比如说你认为太平时日还不如乱世来得痛快,那就要先看看乱世到底有何吸引人之处。曾国藩这段的记述,把乱世的盛景勾勒得极是鲜明,家家皆有饿殍僵尸,舌吐数寸,口含草根而死,这是何等可怖的战争

 古人说,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这话听来简单,却是人生最珍贵的大智慧,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句话中的份量,那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思考。

四不说:一不要说自己好穷好穷,越穷越不能说。二不要说自己没地位,不受重视,越不被重视,越是不能说这话。三不要说自己诗才有多么好,越好越不能说。四不要说自己有学识,坚决闭嘴不要说。

  前两个不要说,不说自己穷,不说自己没地位,是不能对领导这样说。后两个不要说,不说自己诗写得好,不说自己有才,是不能对群众这样说。但最理想不过的,还是不管对领导还是对群众,这四件事都不要说。

  为啥不能说呢?因为领导不爱听,群众不喜欢。

  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都是以自我为主的,心目中根本懒得理会你。你不管对任何人说自己的事,烦就一个字,大家不爱听。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对人说自己的私事,大家真的不关心你。要说就说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要说群众有多么爱戴他拥护领导等这些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但人如果老是这么个胡扯法,难免会人格分裂,沦为口不由心的伪君子。所以曾国藩指点说:不要做伪君子,要做真君子。伪君子说出来的话都是假的,都是为了骗人捞取政治资本的。真君子不说假话,但也不能说真话,说过了,真话大家不爱听,干脆闭嘴吧,勤奋做自己的事,过自己的苦日子。当伪君子的面具一个个被戮穿之后,迟早有一天,大家会认可你的价值的。

专制皇权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国家安宁,不是百姓民生,而是权力是否在自己的手上。若然是权力有可能受到威胁,哪怕是国富民安,也要闹个天塌地陷,才不管你百姓死活。而只要权力在手,纵然是洪水滔滔,也不管朕的事儿。

  这种皇权思维,沿习近两千年之久,形成的结果是不管哪个皇帝蹲在龙椅上,都不理会天下百姓,只管瞪圆了眼珠子看谁最有影响力,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如果有这样的人,那就立即坑你没商量,这就是帝王政治,简单之极,而又卑劣之致。

  帝王政治最要命的,是权力移交。皇帝死时若然是小皇帝年幼,那就必须要防范臣属中出现权力转移的现象,所以采用牵制策术,让你下面的臣子谁也甭想干成事,谁也甭想出头,就是成为帝王政治的全部考虑。

本文标题: 20220212读书笔记更新 《曾国藩日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6515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年读73本书,这几点收获也许对你有用「读书笔记」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解决问题的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