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三条河》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18 09:45: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7

《一个人的三条河》是一本由阎连科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9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个人的三条河》精选点评:●习惯了被阎连科的小说震撼,这一次有幸听他平平实实地回忆他的过去。他的所有故事都脚踏

《一个人的三条河》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人的三条河》是一本由阎连科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9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三条河》精选点评:

  ●习惯了被阎连科的小说震撼,这一次有幸听他平平实实地回忆他的过去。他的所有故事都脚踏实地地生长于泥土之中,竟然长成那样一株充满欲望和野性的、滴答着毒液狂舞的植物。

  ●似乎明白,作为农民,人生中的全部苦乐,都在 土地之上,都根在土地之中,都与劳作息息相关。或者说,土地与劳作,是农民人生的一切苦乐之源。

  ●情感背后的思力,惊心动魄。写父亲的部分尤佳。

  ●第一篇的《想念父亲》虽早已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看过,感人至深故而愿意再看一次。父爱如山,愧疚不已。时也命也,一切注定,不可说不可说。《掏鸟窝》,作者小时候很喜欢掏鸟窝,直到文革时自己普通贫困的乡村家庭竟也被抄洗,一夜长大再也不去掏鸟窝了。《早逝的两个同学》,漂亮好看的女同学因为与时代语境不符,被中伤被嫉妒被抹黑被谩骂,乃至自杀早早断绝了本该美好的生命和青春唉。《那个走进洛阳的少年》,乡村少年初入大城市的好奇,让我一阵心痛唉。《二胡与儿子》,那个一把二胡随韵而变的庄稼人,惋惜惋惜。

  ●农民生活真的好苦啊

  ●2019 河南人的骄傲

  ●当我把第一篇真诚的散文读完 这本书便结束了

  ●《想念父亲》一篇看的几次想要落泪,人生病时的样子和年迈的身躯,让人一想起来心里就有些疼痛。但相比起来,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作者对自己所想的坦白,或许算是对父亲的一点忏悔。 喜欢《条案之痛》一篇,对这样的学者、知识分子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尽道不明的喜欢。

  ●不错,平淡之真

  ●对读者真坦诚

  《一个人的三条河》读后感(一):乡土作家,尘土飞扬

  偷钱买烧饼,挨老爸的揍,没花钱包场电影《少林寺》,父亲的树,漂亮早逝的女同学,广告栏里面的点睛点评,自行车撞车事件,哥哥给买的自行车,《我是谁》,在信用社(银行)里面地上弹琉琉儿,帮忙邻居处理垃圾,都是有意思的事,让人感动,感慨,思考,难忘,大笑,哭泣....

  《我是谁》一文,放大了说,中国人在中国才大概感觉到我是谁,到了美国,欧洲什么的,只是尴尬,漂浮,失语,惶惑等等。这篇小文里面写到的,到了家乡的温暖感觉好舒坦,乡民淳朴,民风淳良

  《一个人的三条河》读后感(二):2019.3.6惊蛰后的第一天中图读书后感,第一本。

  《一个人的三条河》

  //语录均沾/ 1.默默无语到月落星稀和人心寒凉。 2.时间因泪水和不安在我的愧悔中缓缓过去我就那么静静呆呆地坐着,悔思省过,愧疚不安。 3.人生是下行或上行的伸展,而命运是左行或右行的改变。 4.一句话,命运就是人生不可预测的悲喜剧的前奏或尾声,是人生中顿足的忏悔和无奈。 5.衰老是从怀旧开始的。最致命的怀旧是对早逝之人的追忆和想念,这其实是一种对死亡的追赶,是对生命的遗弃和岁月的抛离。 6.社会主义的人民公社,土地公辖。

  //后感:

  我在随笔以及杂文分类找的这本书,阎连科这个作者有点熟悉。我用大概一个小时抓了点好句,想小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一样,以便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说话之道的水平。后来,看了一下点评,高分评论中,说道:1/3说自己的父亲,其余后面有点拖沓。

  而我表示,我是看到他在诉说自己父亲的时候十分愧疚,也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农民身份的热爱,热爱人生,热爱工作。但并没有为之动容。可能年龄以及阅历就这么豆丁点大,也有可能最近和我家老爸的一些矛盾恩怨情仇实在还未化解。刚在中华广场出口看到一父亲和大概两三岁的孩子玩骑马仔的时候,似乎勾起我儿时的类似回忆。当然,我记性很差,很多小的时候的事情都是我妈我爸平时家常便饭说给我听的,比如,你小的时候还喂饭给你吃呢现在咋嫌弃我的口水?

  oh,跑题了。读《一个人的三条河》的后感就是没啥后感。其中对人生和命运的一个简单论述中,倒是能有所体会。人生是你努力能改变的,命运就是命中注定。

  有的人靠着十足的运气能变凤凰,也有的人努力一辈子也只能是工薪阶层。

  嗯,我厌世了?

  《一个人的三条河》读后感(三):流水光阴

  童年看父亲翻土的描写,镢头钩断云丝,带着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粗犷又浪漫。土地在很久很久的岁月里都承载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农耕时代,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单纯,自然拥有决断人类命运的权利,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努力挺直脊梁,彼此沉默着,朝夕更替间,过了无数个世纪。

  三年翻土,终于种下第一年的庄稼,在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收获之前,土地要充公。自然都没有搅和的好事,人轻而易举就能改变。父亲对着翻了三年的田地,只说这是上好的坟地。能教田地换新颜的看似无所不能的父亲也只能这样委屈求全。中国人向来擅长沉默和自我安慰。

  战争中最能让人意识到生命的可贵。除此之外,全是悲伤的事情。就算是胜利的英雄,也必然是踏着鲜血而来。不能轻言对错,但总有人在难过,的确是最大的不幸的事。

  《过年的母亲》,就算见厌了讴歌母亲的文章,还是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没说具体回家日期时,母亲天天跑车站看,说了反倒不去接了,因为知道到家的具体时间而在准备丰盛的饭菜。饱受苦难的人们自有自己的生存法则,生活中也有荧荧的光亮,足以慰风尘。

  没想到啊,莫言在《检察日报》工作过。半夜两点多钟起床偷听葫芦生长的声响的作者可爱极了。

  我们一直害怕死亡,可以发自内心地对新生表示祝贺和赞美,也会对树的枯落、人的离去心生戚戚,人的共情能力也意味着不管富贵与否,人在生死面前都是一样的。也难怪说生死面前无大事。即使对谷川俊太郎说的“生命于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笑着等待死亡的到来。”心生敬畏,也很难接受死亡,这样的勇气太过伟大。从十几岁真正见识了死亡对于生者的意义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个人类只能被动接受的死亡的命题,怨过,恨过,祈祷过,始终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我还是不能心平气和地提起这个话题。

  小说自有其生命,哈姆雷特会活得比我们都要长久,即使这不是文学与诗歌的时代,但是依旧有很多人物形象鲜活地存在着,影响一代一代的人。

  很奇妙的感觉,田湖不再只是个地理意义的名词,会去想曾经过往的一切,时间背后厚重的历史感露出冰山一角,让人忍不住遐想连篇。新年将至,看到文中田湖反复出现,看到作者反复说道过年返乡。蠢蠢欲动地想要去田湖,说不定啊,说不定可以偶遇作者,尤其是看完这个,在看《从田湖出发寻找李白》,我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

  《一个人的三条河》读后感(四):朴拙到落泪的瞬间(姬小琴/文)

  读大学那会儿,一次阎连科来校做讲座,主讲那部给他带来不少麻烦的小说《丁庄梦》创作背后的曲折经历。那时远远地看不清楚阎连科长什么样,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对自己成长的平原土地上生命、苦难、真相执著追寻的人。

  再一次见到阎连科,是在读研时的一次研讨会上。那次,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似乎很匆匆,并说了以后他不想参加此类会议,而是要留更多的时间写作。当时觉得,在作家学者频频地出席各种研讨会学术会的时候,他怎能如此有性格?

  如今,翻看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三条河》,从他对父辈、土地、乡人乡事的书写中,似乎也隐约能看到这些年来他独立坚持与思考的缘由。

  书中,阎连科用大量篇幅写了他的父亲,一个深深扎根在土地上的铮铮男人,一个对儿女们倾注并透支了过多心力的父亲,一个因疾病而预知、触摸了死亡但依然尽力活在世上的一家之主……在阎连科的记忆里,父亲善良正直,当乡人们纷纷把分到手的土地上的树木不论大小一律砍下来当成自家财产时,父亲却因为自家土地上树木并未长成而拒绝砍伐。那时候的乡人似乎都已经练成了政策的最好解读者,谁知道这政策是不是翻烧饼,下一年烤熟的还不知归了谁家?但是大家都能确证的是,伐下那棵树,用来盖房是绝好的木材,就是卖出去,也可以卖上几十近百元,那在当年自然是一笔很壮的钱。面对乡人们的疑惑,父亲只是笑笑说:“让它再长长。”那棵树孤傲挺拔地成长在父亲的庇护下,也孤独地看着世界的变幻与人心。

  阎连科少年时的农村家庭岁月是灰黑色的,长期充斥着贫穷、饥饿、疾病。是父亲做人的正直品性和对生活的韧性坚持,带领整个家庭行走在苦难的生命之河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当时的父亲眼里,似乎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期盼的事。父亲当时最大的心愿,大概就是希望儿女们少受疾病的折磨,可以顺利地婚配成家。而对于深刻体悟了乡村生活的艰难、希望稀薄的阎连科来说,如果自己不主动寻找出路,改变生活现状的可能几乎为零。于是,他萌生了参军入伍的念头,这大概是仅存的突围苦难的机会。但他又何尝不知道,父亲和姐姐同时患病,这个家庭有多么需要他这个壮劳力。父亲在沉默之后,毅然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应允。

  于成年后成功的阎连科来说,当年的决定却成为了一件需要长时间忏悔的事情。他自我剖析当时的心理,认为家难当口,自己其实是对土地的逃离,对苦难的逃避,他的离开,使父亲更加操劳,病痛更难治愈,并最终导致了父亲五十八岁即离开了这个他无比热爱的人世。他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花十块钱满足父亲生前想看电影《少林寺》的愿望,悔恨自己为什么会有“只有父亲下世,我们才有好日子过”的一瞬恶念。于是,父亲的过早离世,成为阎连科在以后的日子里无法驱赶的悔恨和痛。

  借由父亲的病痛及离世,阎连科开始了对命运、死亡等恒常话题的思索。他们父子俩似乎在死亡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于正常的人,死亡是站在你人生的前方某处,在等着你一日日、一步步向它走近,待你到了它的面前,它能够伸手及你,它才会携你而去。但对于一个病人,那就不仅是你一日日、一步步向死亡走去,而是死亡也从你的对面,一日日、一步步向你跑来。人生就是那么一定的、有限的一段距离,如果时速一定,只有你单向地向死亡靠近,那就需要相对长点的时间,如果你向死亡走去,死亡也迎面向你走来,那你的人生时间就要短下许多。”也许是冥冥中已经看到死亡的走来,父亲更着急地履行着作为一个父亲对家庭的职责,为的是可以无憾地结束人世的行程。而死亡对于作者自己,似乎不需要过多揣测,而已成为一个熟知的朋友,不会希望到来,却清楚地知道它的存在,而在自己的日子里,可以不慌不忙地坚强。

  于是,相对于小说家阎连科,我更喜欢散文家阎连科。褪去了他小说中所有娴熟的写作技巧,呈现在面前的,是朴拙到会让你时时动容甚至落泪的瞬间。

  载于《北京青年报》:http://bjyouth.ynet.com/3.1/1211/02/7575454.html

  《一个人的三条河》读后感(五):村庄是永远的老家

  村庄是永远的老家

  ——读《一个人的三条河》

  长假在家,哪里都没去,就宅在家里。恰好节前收到几本好书,其中就有阎连科的这本散文集《一个人的三条河》。不到两百页的书,整整看了四五天,尤其是本书的第一篇长文《想念父亲》更是一连看了好几遍。

  阎连科曾在访谈录《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中说到过,那块土地把你送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你变成一个作家,那块土地是有目的的。因为他有太多东西需要你去表达、表现,所以他让你成了作家。……当我写作懒惰的时候,只要一只脚踏进了那块土地,那块土地就迅速地展现出许多急着要表达的东西催促我的写作。

  在我看来,村庄已经是阎连科永远的老家。这个老家是生活中的,更是灵魂中的,这种表现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读过《一个人的三条河》后,我再次重读了他的访谈录,从访谈中我发现作者也曾说过类似的看法:那个村庄是我写作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情感源泉、想象的源泉;一句话,是我写作的一起灵感之源。

  《一个人的三条河》这本书即是这个不竭源泉的一股泉水,它的意义在于,它承载了往常在小说、访谈中,阎连科不能表达的情感,那些故去的人、事、物,作者试图以文字为代步工具,重返村庄,故地重走,这该会弥补多少遗憾呀。

  书名“一个人的三条河”,取自书中的一篇同题文章,所谓三条河就是时间之河,死亡之河,生命之河。而本书所写,也正是关于这三条河的,关于时间,关于死亡,关于生命,其实追根究底,这一切都是关于村庄的。

  书中头篇即是长文,由《土地的身影》、《盖房》、《打》、《失孝》、《病》、《战争》、《命运》、《罪孽》、《清欠》、《结去》等十部分构成。在阅读时,这十节犹如十块被父亲刨出的料僵石,坚硬沉重,一遍遍地读过后,更像是那块被休整一新、长满红薯的庄稼地,突然被公家收回去时父亲的心那样空落落的,直至“月落星稀和人心寒凉”。其实,在每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作者那样的父亲,五十年前阎连科小时候如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农村依旧;这是幸还是不幸?

  看《过年的母亲》,才发现自己离家到新疆也已经八年。八年里,没回家过过几次年,而每次回去在母亲看来都是倍感珍惜的,读此文,想作者的母亲,笔者的母亲……可怜天下母亲的心,在深秋读阎连科的这些文字,眼眶湿润如此时的天气。

  在少年的我们经历中,谁没有过向往一辆自行车、偷偷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掏鸟窝的夏天……诸如此类的记忆,而我们“常想念的那些人”也都渐行渐远。

  而在人生的长途中,那些早逝的同学是藏在我们心底最初的痛,从这里开始我们慢慢地知晓时间、生命和死亡。在作者看来,对早逝的两个同学的追念和想念,其实是一种对死亡的追赶,是对生命的遗弃和对岁月的抛离。

  本书里有一篇《三个读书人》,在文章中作者谈到了几种读书态度:有一种人是用时间读书的,另一种是用心情读书的,有一种是用知识读书的人,还有一种是用人生读书的人。作者谈的是读书,在我读来谈的更是读村庄,我们这些从小生长在乡村的孩子,有朝一日离开了村庄,再转头回望村庄、阅读村庄,大约也会有这么四种吧。作者说,用人生读书的人,是最不会读书的人,是最能把书读懂的人

  其实他们也最能把村庄读懂,比如阎连科,只因村庄是我们永远的老家。

  (《一个人的三条河》,阎连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定价:29.80元)

  二〇一二年十月七日,七十七团,守拙园

本文标题: 《一个人的三条河》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06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图像的命运经典读后感有感地球母亲的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