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是一本由沈从文(著)凌宇(编)龙永干(编)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读后感(一):“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是一本由沈从文(著) / 凌宇(编) / 龙永干(编)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读后感(一):“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大部分读者了解沈从文先生都是通过其最有名气的小说《边城》,其次再是《长河》《八骏图》等等,但是往往会忽视掉一些他的散文作品,这不免是一件憾事。
朴素平淡,浪漫纯真是沈从文笔下散文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叙事忆人,写景游记,抒情感怀,文艺随笔,此书搜罗的题材也相当广泛,体裁也多样。像选的开篇文章一样,《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通过读这样一本小的杂文选集,同时来读沈从文先生整个人生的一本大书。
个人最偏爱的,还是致张兆和的书信。这些书信,因为是沈从文先生写给最心爱的妻子,所以处处透露绵密深切的情义,也将其个人的细腻心思一展无余。
这个选集涵盖范围比较广,基本包含了沈从文先生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比较具有代表性,值得细细品味。而对于全书,唯一令我稍感不满的是这个书名,似乎夹杂了些许心灵鸡汤的味道,倒还不如直接以类似《从文杂忆》这样干净直白的书名来得爽快。当然这也仅仅是个人愚见,丝毫掩盖不了沈从文先生笔下文字的光芒和力量。推荐。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读后感(二):慢慢走近,开始懂得就是值得
沈从文写文章很细腻,细微之处总能让人懂得一些东西。我由衷感受到“慢慢走近,开始懂得就是值得”。慢慢地,我开始特别喜欢沈从文的文章,细腻、走心,真得很不错。好吧,从走近沈从文开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一直把自己视为“乡下人”,他以精致的语言之船,盛放了一个静谧的乡土世界,为我们打开了另一重对未来岁月的想象。代表作品:《边城》《长河》《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等。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一书由以研究沈从文而著称的凌宇先生和他的学生龙永干合作选编完成。完整收录了沈从文众多散文作品中的20多篇精华。如,《水手们》一问中写道,三三,你若坐了一次这样的小窗,文章也一定可以写得好多了。因为船上你就可以学许多,水上你也可以学许多,两岸你还可以学许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字里行间弥漫着历史沉淀下的古朴气息,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读沈从文的文字,你会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并从中有所感悟,对人生或生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就是思考人生。还记得网上前些年有个段子,没事别思考人生。这是人生逃避主义者的思考,没事别思考人生,其实就是说别想多了,不要胡思乱想。而退一步来说,我们不要想太多,不要走极端。而更为重要的是,同样也不要想少了,想得太简单,会显得比较幼稚,也比较简单。读沈从文的书,就是在引导读者科学思考人生。
通过阅读,笔者觉得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我们普通人并没有去观察、分析,而沈从文做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中指出,冰山漂浮在海面上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可是在水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山体。海明威以此比喻写作:作家有八分之七的思想感情是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正通过笔端表现出来的,只有八分之一。如果作家能够处理好这一点,读者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八分之一背的分量。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读后感(三):人间值得:评《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
远方的古城,静谧的渡口,慵懒的生活气息,还有质朴的村民,构成了沈从文文字里绝大多数的景物。和那个汹涌澎湃的特殊年代里大多数文人相比,沈从文的文字有种独特的宁静平淡的格调。当然正是这种与世无争的超脱气质,奠定了他前半生的文学成就和后半生的无比落寞,以及许多年后,世人所能给予他的,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无比崇高的评价。
如何去解读沈从文在文字中所展现的超脱,不着世俗,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尝试沿着作者的生活脉络去梳理他过往种种时,不难发现,沈从文早期的生活经历竟然与后来文字所流露的温情淡然有着如此多的格格不入。
在本书《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一文中,作者用相当恬静优雅的笔法向我们描绘了自己的童年回忆。而当细细品读各种细节时候,却意外地发现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竟然充满着杀戮,血腥,尸体,“走过的每一寸路,脚下都是血”,甚至有那种一个孩子挑着自己父亲和叔伯头颅的凄惨悚人情节。
凤凰古城还未叫凤凰前,称之为镇筸,是清朝边兵为了监视少数民族所驻军的小镇。沈从文的祖父是贵州提督,父亲参加过大沽口抗击八国联军,无论是家庭因素还是所处环境,战争,军人,死亡,手起刀落成为了他少年时习以为常的记忆。于是,当辛亥革命枪声打到湘西时,年少无知的沈从文和小伙伴们可以趴在城楼上从容地看着对岸杀人,还比赛着谁能数清人头。就如同后来作者回忆里所说的那样,看过了太多人头落地,他对于爱和恨有了非常不一样的理解和体悟。
一直到十九岁时,沈从文怀抱着“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的信念决定去当一次北漂。幼年的人生经历并没能将他束缚于某时某地,悄悄老去。当然这样一场对于自己命运的刻意追寻,又何尝不能看作是对自己过往的一次彻底的逃离。
有句话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细品沈从文后来的作品中,似乎有着对于幼年湘西不可磨灭的铭记,又似乎是对于童年记忆中那个被现实,被杀戮,被鲜血所玷污的故乡一次次的重新构建。无比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厚质朴的人情,养育了沈从文异于常人的感受大自然的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乡里乡民的蒙昧,军阀兵士的残忍暴虐,让他产生了悲天悯人的情感。正是这样不和谐的记忆片段,在他的创作中不断地冲突对抗,于是在今后的文字中刻意地回避着现实对于这样一个淳朴家乡的摧残,用回忆中那些美好的女性,质朴的村民,幽静的山河,来抵挡真实世界的兵荒马乱,颠沛流离,这也构成了后来沈从文笔下重要的基调。
来到北平后的沈从文,忽然发现了崭新的天地,和无处容身的事实。现实总是要比想象更加残酷一点点,让他许多年后早已功成名就却依然会被刘文典奚落的小学文凭,看不懂现代标点符号,燕京大学没能入取的旁听生,找不到工作,生活拮据,甚至到了每隔几天才能“找些东西消化消化”的地步。但就是在这样一段生活经历中,沈从文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写作能力陆续发表七十多篇作品。用作者的话说,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信条,“耐烦”。因为“耐烦”,所以即使生存困境中依旧不忘记自己创作的初衷,因为“耐烦”,所以愿意一遍一遍反复打磨修改自己的作品;又因为“耐烦”,可以用勤奋弥补上学历所带来的瓶颈,直到被胡适聘请为北大老师。这大概是一个关于“百分之一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的故事。
“作者的笔真像是梦里的一只小艇,在梦河里荡着,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徐志摩评价道。
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将一场旅行或者一次爱情通过文字一一记录到岁月案头,穿越时间空间的隔阂,为后来的读者所提及、转述。比如《湘行散记》,比如张兆和。“有人常常会问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倘若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一九三四年,因为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上路赶回湘西,一路上与自己的新婚妻子张兆和书信往来不绝。
“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经历战乱后的湖南满目疮痍,此时的沈从文忽然发现心中的那片唯美的净土早已荡然无存,一路上所见所闻让他得以彻悟,这也为后来完成的《湘行散记》和小说《长河》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可能人生的变化有时候真的猝不及防,如果不是青年时期的那次离开,或许中国文坛上不再会有文字如此清澈的一代大家,如果不是那场“海派京派”之争,沈从文的下半生或许可以度过的更加安稳一点,只是没有了后来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从文学意义上来看,沈从文好像不曾属于任何一个时代。当左翼文学高歌猛进,向着心中理想的世界发起一波波冲锋的时候。精英文人们的文字总带着对一个时代的创伤和苦难的反思,于是浪漫主义在无病呻吟,现实派在嘶声力竭,只有沈从文,在文字中时时刻刻保持着对于自然,人性,这些业已陈旧的事物的眷恋。在他到来之前,文字是一种功利的表达方式,呐喊、歌颂、批判、愤慨,恨不得冲破纸面,俯仰天地,左翼作家们让人类对于最高真理的崇拜彻底地压过了其余一切,却也同时彻底地忽略了传统文化于任何时期的那种美感,他们不顾及、不欣赏早已过时的一切。而沈从文却将那些被抛弃的零落的东西,悄悄捡起,细心呵护,文字间不动声色所表露着的,恰恰在这有意无意间印证着的属于最传统,最原始的美丽本身。
“我要建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如是说。
一九八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汉学家马悦然不无遗憾的说,若那一年沈从文并未离世,也许诺贝尔文学奖就该属于中国人了。
在一封致张兆和的信中,沈从文写道: “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办法拒绝。我不骄傲。”
‘超越一切而上’,就连自负,都如此得沈从文。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读后感(四):落笔成文肺腑声
落笔成文肺腑声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
□曹辉
识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检视,以文识人亦然,人之识人,有如相马。去年朋友曾问我为什么不喜沈从文,未答,心下其实是为沈对张兆和的爱情不是从一而终而反感,情感忠诚是我对他人的看重和对自己的秉持。但沈的这本《懂得的就值得》文集,却是我读过的他的作品中的佳酿,不愧精选。
情真语朴是沈的散文的风格特色,也是该文集的亮点。沈其人,骨子里是真文人,彰显于这本文集的好,就好在情真。前部分主要回顾,用笔素朴有余,情为经纬穿起生活之于往事散乱珠子,温情弥漫。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往往因切实的人生体验,手写我心,写来不隔。是以,这本文集虽是些旧忆仍有光芒,和沈的文人的散诞个性脱不了干系。生活的琐碎通过润色雕琢,因笔力老辣而使文章活色生香,无形中也算教了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一招,所有想要写好散文的人,不妨从生活里去挖掘去采撷,一定会有所斩获。
书中散文的好看,还好看在意义深远,值得玩味。说得漂亮些,就是精神长相超过了文字表相,这是沈散文的拔高,也是沈的散文被世人认可的主要原因。例如书中写到“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揣摩一下这话的深度,不啻于告诉我们,学习的宽泛性的重要;书中提及的“我应感谢那种处罚,使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教世人要在逆境中学会平心静气,懂得蓄势待发,以大自然为师,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沈的逃学原因不外学校的教学跟不上他小脑袋瓜思考的进度,书本满足不了也解答不了一个孩子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显示出少时的沈的聪明与天赋,他的积才既有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天赋,也跟他后天学堂与处界的接轨分不开。在宽广的世界里,沈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这岂止是学习之道,不也是人生之道吗?
内容择小但不囿于时代束缚,为该文集另一特质。沈用散文的笔调为我们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看似东鳞西爪,却形散神聚,借助于文字呈现另一幅生活场景。诸如“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短杖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形象生动如情景在眼前;写边街小饭铺的干鱼同酸菜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的狡黠……语文活泼生动,童心之美溢彩流香,像野性的绽放,也是自然赠予的一生最美的礼物,昭示了沈师从自然的通透个性,擅于观察的能力,为后来的为文者怎样下笔提供了广袤的原始积累和充沛的思路。
时代特色的迥异,没造成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是这本文集的成功之处;彼时的社会场景,今日读来仍不觉过时,这是沈的“功力”彰显,是成功散文家具备的特质。有些人写的文章,过几年再读,已无任何意义可言,亦无价值,不过是浪费读者的时间和精力而已,这是作者的失败。沈的散文,虽不饰雕琢却耐读,其间传递很多时代的风物特色,历久弥新。
大凡作家,未成名时,多是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人和事,一旦成名,便因社会各方压力写些非本意想写却不得不写的道德文章,沈的散文之路也不出其右。妙就妙在,一般作家,小有名气后再以国事为内容载体,往往写作水平容易滑坡,沈成名后的散文,虽意义从小我拓展到大爱,但为文却极有张力,超出了他前期的散文创作水平。有人说诗写多了手滑写少了手涩,实为不实之言。用心才是硬道理,时间用在哪里,哪里就能开花儿。写作的内容从熟悉到陌生的铺展,是一个文人成熟的标志。每一个成功的文人,都是靠努力登峰造极的,像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那种概率需要天大的运气,不是谁都能遇到的。
还想说的是,沈的文笔的淡而充实浑厚。一方面得益于自身的天赋,一方面得益于他博览群书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所有的知识储备都是下笔成文的斤两,在创作上,没有投机取巧,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付出,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来不得半分虚假。这也是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应持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能抵达人生的高峰,否则,不过是虚光闪电的表面文章罢了,是花拳绣腿而已。天道酬勤不是说说而已,要靠实力的付出为主。当然,阅历与领悟也占些成分。
中国易学中五行于水,多主聪明。湘西水多,沈一生与水纠缠,他是聪明的,这也是他下笔千言的源和历练,一如他在“滩上挣扎”一文中所言:这条河水坐船真折磨人,最好用它来作性急人犯罪以后的处罚。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便如遇急事坐慢车,站站停而能不恼,是检验修为的“尺度”。他的散文也蕴涵着不浓的湘西游侠精神,他还擅长在散文中穿插些怪力乱神,增强趣味性,写来没有刻意的成份,倒有水到渠成的自然,为其散文增色不少。
该文集中,精品有二。一是“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选材小处落笔,极具生活化和质感,尤其提及美丽的小妇人想撩惹沈时的描写,非常筋道耐咀,原文是这样写的:“小妇人虽同邮船水手谈到岁暮年末水面上的情形,但一颗心却一定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驰骋……我们若稍懂人情,就会明白一张为都市所折磨而成的白脸,同一件称身软料细毛衣服,在一个小家碧玉心中所能引起的是一种如何幻想”,对人心的解读,沈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敏锐。当然,沈此时对小妇人的优越感,和他彼时追求张兆和的死缠烂打与仰望,殊途同归,彼时张姑娘眼中的沈,一如沈此时眼中的小妇人,不过换位而已。这,就是人生。同样堪称精品的还有“云南看云”一篇,再上高度,文中提及“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都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这种可怕的实际主义,是人类的通病,是顽疾。这篇文章不是本书中最美的一篇,却是最令人震撼的一篇,文章有魂方为上品,倘能收到语文课本中去激励学生们学习,不失为对教育的一种促进。
沈后期的散文,多上阶之作,堪称经典,如教人子弟的照例无从使自己的孩子得到可意的教育之观点,风不常向一定方向吹的深层阐述,笔力饱满,文字指哪打哪,俨然掌握了笔法的散文高手。“我以为由我自己把命运安排得十分美丽,若不可能,由手中一支笔来安排一个小小故事,应当不太困难。”这份自信,藉由走心的文字辅以温度适中的浓浓的世俗烟火味,缔造了沈,不外应验了四个字——笔老成精。
2020.4.19
《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读后感(五):喧嚣中的宁静,眷恋中的希望:《懂得的就值得:沈从文散文精选》
(1)沈从文,能让人在喧嚣中寻找到内心宁静的大师
初识沈从文,应该是在初中。父亲单位的小图书角订的有文学杂志,每次周末放假的时候都要先去图书角翻几本杂志带回家,打发闲暇时光。
偶然在一期杂志上看到了《边城》,我自小随父母远游,对老家只有模模糊糊的美好印象,对无法接触到的记忆中家乡天然有一种美化,而这种美好我在《边城》中类似“世外桃源”的茶峒中品味到了。
当然那时候岁数太小,只是感觉读起来很舒服,至于说沈从文的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是说不出来的。
再次深入感悟沈从文是在4年前。那时候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疾病,发病极其突然,甚至被下了病危通知书。幸好救治及时,并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但是也在家修养了半年的时间,
有一阵子心情极为烦躁,坐在小广场上晒着太阳,看着大爷大妈们在那里遛弯,其中间杂着我这么个年轻人,显得很是尴尬。由于眼睛还没有恢复好,不能长时间用眼,就选择了听有声书,某一天又听到了沈从文的《边城》,男主播那浑厚、抑扬的声音,把我一下子带入了湘西那个神秘、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让心情也变得极为舒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已经随风而去。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对人生,对理想,对现实思索了很多,虽没有得出多么深刻的理论,但对于沈从文“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从那之后几年的人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2020年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极其难忘的春节,这一切都是源于可怕的新型冠状病毒。
空荡荡的城市、封闭的居民小区、严阵以待的社区服务人员、无法开学的“神兽”、肉眼看不到但是传染性很强的病毒……
这是1月底到2月底人们每天的生活,心情都随着疫情的发展而起伏着。
每天一睁眼,先咳嗽一下,试试嗓子有没有问题,再摸摸额头,感觉一下有没有发烧,一切都没有问题了,长舒一口气。但随之的心情就被各类新闻从谷底抛到山峰,随之又重重落到谷底,每天极其压抑,有些无法承受。
这种情况下,索性就戒网,用书籍和音乐来放松心灵。沈从文的书自然是首选了。
(2)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其实沈从文的学历并不高,他在1917年小学毕业之后就随着部队走遍了湘、川、鄂、黔四省之地;1923年离开湘西去北京,一边学习,一边开始写作生涯;建国后,又开始对历史文物研究工作,人生经历可谓丰富。
沈从文的表侄,“画坛鬼才”黄永玉曾经这样评价沈从文:
“沈从文是我的表叔,我们都是凤凰人,我这个表叔好像不太像我们今天能够找得到或者理解的人……有的时候觉得他像一个神,一个小学水平的人,写文章也好,研究文物也好,他的记忆力、归纳的力量,这么神,多么了不起。”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散文也是自成一家。
自小离家,历经战乱,这些经历都让沈从文对湘西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深情。湘西凤凰那古朴的民风、悠闲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都让沈从文虽然身在都市,心灵却始终向往回归湘西。
沈从文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小说中向人们展示了大量湘西的古老的、神秘的、淳朴的故事,而对于湘西这个展开故事的舞台,在沈从文的散文中大量提及。湘西是他的创作源泉,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引领读者走入湘西这个精神的家园。
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姓文的秘书》《学历史的地方》这三篇散文中,沈从文讲述了小时候湘西生活对自己的影响,读过之后,不难理解湘西对沈从文人生的重要性,也能明白为什么湘西是沈从文创作的根基。
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原汉商的文化输入、西方传教士的洋货及资本主义文化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封闭、自给自足的蛮夷之地一时产生了各类文化交融、碰撞的独特民风习俗。沈从文自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湘西的家族环境,俨然是一本“小书”,让沈从文自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而数年的军旅生活,北上的求学时光,则是那本“大书”,让沈从文能够在更宽、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3)沈从文散文:心灵与时代的战场
同样是因为湘西这片神秘土地的影响,沈从文也感受到了残酷的战争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下人生的艰难与未卜,对于生命,对于底层人民,有着一种天然的赞美。
就像是《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他描写了这样一群人,“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纤夫、矿工、农民,在残酷的现实前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努力,为整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
沈从文也善于描写刻画人物,就像是那个年近八十,光着脚蹲在大石头上的老人,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依然与人讨价还价,对于生活还是那样的执着。而数钱时候一五一十的认真劲,又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看到这般芸芸众生,仿佛就看到了家族老一辈的身影,尽管身背沉重的负担,尽管生活处境艰难,但是却依然乐观,展现出惊人的生存能力。为几个子女都盖了房子,让孩子成家立业;让孩子走出农村,过上相对好一些的生活。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华民族的美好人性的展示,淳厚乐观的朴素价值观,在沈从文的散文中比比皆是。
虽然这种朴素、美好的人性值得赞美,但是放在历史进程中,就显得有些落后于安于现状了。
当沈从文离开湘西闯出一片天地以后,他再回头看生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发现这里还是处于封闭中,在时光中似乎停滞了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使得沈从文在思念故乡的美好同时,又带有一丝为故乡发展缓慢的痛苦。
在《老伴》中,沈从文用十七年的跨度,用一个很平淡的故事,讲述了这片时光中停滞的土地。沈万林和他女儿的身上,一遍遍地重复着前人们的生活,一点看不出新时代、新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恰似那一潭死水。沈从文在文中感慨道:“过去的,有谁能拦住不让它过去,又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到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我还愿意再活十七年,重来看看我能看到的一切。”
沈从文对湘西现状及未来的思考,让他笔耕不辍,书写这片土地上的美好,展望光明的未来。
(4)秀恩爱这件事情,还是沈从文大师干得漂亮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沈从文对爱人张兆和所说的情话。秀恩爱这件事情,还是沈从文大师干得漂亮。
在《由达园致张兆和》这篇散文中,就能看出沈从文大师那或是深情款款,或是激情热辣的情话,让我们做晚辈的读来,自愧不如啊。
“ ‘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最早的时候,张兆和并没有接纳沈从文,他用“萑苇”和“磐石”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而随着状态的深入,情感的热切,行文的热情程度与日俱增。
“望到××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而到了最后,沈大师的热辣情话让我们读起来都有些脸红耳热的,更何况是青春年少的张兆和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从学生时代开始,对于情感的表达就一直是弱项,常常羞于表达,面对自己的爱人,只有手足无措,只有脸红词穷。
太文艺的话说不出来,而一句“我爱你”,似乎又是在是过于直白单调了一些。
如果能早一些看到沈从文的散文情书,早日学到这种秀恩爱的方式,或许就能更快的脱单了吧。嗯。
(5)懂得的,就值得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沈从文写了一部小说,叫做《长河》,是写家乡湘西的,但是没有完结。
在《长河》中,沈从文用诗一般的语言,将乱世危局中的湘西风土人情进行了描写,同时也是对湘西、对故乡最后的深情凝视。在沈从文去世后,黄永玉曾经一度极为感慨, “它应该是《战争与和平》那么厚的一部东西的啊!按照湘西人最本分的看法,这是一本最像湘西人的书,可惜的是太短了。”
“河面光景十分热闹。夜云已成一片紫色,映着水面上,渡船口前人船都笼罩在那个紫光中。平静宽阔的河面,有翠水鸡接翅掠水向微茫烟浦里飞去。……船慢慢在平静的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由蓝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末特有的澄清。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
关于湘西的文章落幕了,沈从文对于湘西的眷恋与思考也告一段落。历经一生,沈从文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人性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他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希望人们能够有“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或许懂得的,就值得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