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阅读史》是一本由陈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39.00,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毛泽东阅读史》精选点评:●以毛的阅读史为线索串事件,也有点儿意思。感觉毛就是什么都感兴趣,什么也都懂一点儿,所
《毛泽东阅读史》是一本由陈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毛泽东阅读史》精选点评:
●以毛的阅读史为线索串事件,也有点儿意思。感觉毛就是什么都感兴趣,什么也都懂一点儿,所以什么都想管,想强加自己的意志,尤其对文艺和学术界。
●2019年10月15-16日读,2019-345,图28。2019年9月27-28日读,2019-310,图187。
●说是“阅读史”,却并非平铺直叙的历史记录,内容主要是“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了解他的思想探索和内心活动,以及他的某些决策的前因后果。”(见作者后记),这也是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背景,能看到的史料和文献自然是很丰富的,但有些地方落笔显得羞怯委婉,不过倒也不能苛求。 读下来最重要的两条结论,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一切离开实际、有教条主义倾向,甚至于盲目“法先王”的阅读都是不合适的,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又,京东阅读做的相当糟糕,想要赶上亚马逊或者小米还需要好好下功夫。
●作者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副主任,毛泽东读书方面的研究专家,两年前曾听过陈教授的讲课,谈的就是毛泽东的读书事迹,激发了我阅读毛泽东著作、毛泽东读过的著作的浓厚兴趣,可谓是我阅读毛泽东的启蒙老师。 全书以时间为序,与《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经一纬,编织出来,基本上完整展现了毛泽东的读书情况。与《读书生活》一书相比,本书政治评价更少,内容更纯粹,其中的分析也基本围绕读书与思想,很少过于攀附政治。 只是作为一部“史”,还是显得过于单薄,内容不够充实,估计这本书的本意也是面向大众读者。期待作者写出一部更完整、宏大、能够展现毛泽东阅读全貌的阅读史。
●可以写的再详细再厚一点,不过瘾
●追随伟人脚步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毛泽东的阅读史,读来真实可信。我从中总结出,历来成就大事业者,莫不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者就是用书堆起来的!
●毛是列宁的粉丝。
●只叹自己读书太少,庸俗甚矣。
●抛开政治,只谈读书,毛泽东的阅读内容值得研究。已经不是简单的活到老学到老了,是活到老,读到死。 毛的阅读范围之广,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之深,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一):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
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
一、书山路上的风景
1、毛最爱读马列、哲学、中国文史
2、反复读,不同观点,反着读,批注,注重讨论
3、反对本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联系实际
二、求学时期
1、探讨本质、本源
2、前期相信康有为那套,人人皆可为圣贤
3、先中后西
4、强调主观能动性
七、整风演进,阅读与转变党风
1、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离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证明的理论。
《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二):客观评价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过程。以及与书有关的政策制定,权力斗争,思想变换,兴趣爱好等等方面。内容涵盖毛泽东的一生,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概括的意思。我本想领略一代伟人的阅读史,技巧都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书山风景,与人生智慧。但也许由于作者陈晋是体制内的一员,所以文风非常谨慎,观点毫无新意,对领袖歌功颂德,甚至对至今饱受争议的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的评价强此弱彼,颠倒黑白。对于这种歌颂领袖,跪舔伟大主义的做法,我感到十分恶心,厌恶。简直就是浪费广大读者的时间。
毛一生读书无数,喜读《红楼》,《鲁迅全集》,《二十四史》等。马列著作是他的“政策宝库(毛泽东语)”,以及权力斗争时的刀与枪。他擅长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或提高自己,或警示他人。他擅长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
他博览群书,一生与书相伴,涉猎学科文种非常广泛,是一代读书著书大家。
这本书应该是在三联书店出版史中,水平低劣作品的前十名之一。
2019年8月5日下午。
《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三):【笔记】一切巨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
3p 他始终感到,全党理论水平落后于实际,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内容很不相称。
9p 攻读之法:①经典重要反复读;②相同题材对立观点;③“手到”(笔记)并“耳到”(讨论)。
12p 精通书本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把书读活,要当联系员和评论员。
62p 在金钱之上(money talks)的社会里,资本决定并束缚着人们的独立性、个性和性格。
71p 当时,中国产业工人实在量少,毛泽东扩大对无产阶级这个概念的运用范围,是根据中国实际的必要创新,却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的庸俗歪曲”。唯其如此,必须从经典著作中寻求理论指导。
84p 一切巨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
89p 读哲学,不只为一时之用,更非急功近利,而是视之为解决“本领恐慌”,需长期坚持的悟“道”之功。
108p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眼光从来不离开现实运动的“新东西”。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掌握科学理论,以说明现实运动;也是为了创新理论,以指导现实运动。
139p “打通思想”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党书”。因为反映党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的文献,最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能说明哪些结合得好,哪些结合得不好,甚至走错了路,最能说服人、教育人。
183p 经历曲折犯错误,主要是没有把握自由与必然的辩证规律,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而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之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
238p 头脑里的“实际”,都是被主观认识“过滤”的。真实的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实际,还是要靠更多地深入社会调研才能正确把握,书本和先验总会很快地过时。
309p 多读书,熟读精读,且分析批判。因为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呢?反过来,一切都信以为真,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
314p 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
《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四):毛泽东不仅嗜读,而且践行了“学到死”
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呢? 因为很少有政治人物会像毛泽东这样,生活起居与书融为一体,并客观上将书籍的力量转化为小到对学界研究话题,大到对一个国家命运的影响上。 毛泽东个人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种普通人难以超越的庞大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的建立得益于他有意识、有方法的自我通识教育。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择书而读,制定计划。 毛泽东有深厚的学养和多方面的才华,且注重学以致用,浑身上下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个人魅力,从而感染和影响着别人,同各种人物打交道都不在话下。他可以同西藏的宗教领袖谈论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和学界大师们轻松对话,同来访的外国政要谈世界历史和现状,用儒雅高古的方式和清末遗老、民国元勋们交流,气场强大而又令人倍感亲切。 不仅毛泽东爱读书,老一辈的领导人中有着浓郁的读书学习气氛。例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有句名言是:“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他对读书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现在的习大大也是博览群书,跟各行各业的群众都能相谈甚欢。 参考下来,对于普通人而言,读书其实还有社交的功用。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领导力,也是绕不开读书这条路的。毛泽东阅读史7.3陈晋 / 2019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毛泽东阅读史》读后感(五):“读书要为天下奇”
属于文史一类的书籍,硬着读下来,想着都翻这么多了,不看完感觉对作者不甚尊敬。书中前半部分,满篇的书名号,着实头疼,这些书要是看过还好说,大部分连名字也是没听过。小子读书太少,深表愧疚。
常言道,书山有路。毛泽东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讲他的阅读史,既是看他在书山路上的阅读风景,也是领略他精神个性的风景。
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呢?据说中南海住处留存的藏书,即达一万余种,近十万册,一些书中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画。他读过未藏过后丢失的书籍,更是不知几何。可见,毛主席读书之多。
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毛泽东有一个外号,叫“毛奇”。这个外号的来历有意思。一是说源于他崇拜当时的德国元帅毛奇,一是说他和同学们谈论“立志”,常称“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
叙述毛泽东做批注的习惯几乎覆盖了整本书。读《伦理学原理》的批语有趣。凡原著中合乎自己观点的地方,他必须浓圈密点,眉批则往往有“切论”、“此语甚精”、“此语甚切”、“此语与吾大合”等语。对原著的否定与怀疑之处也很多,常见的批语是“诚不然”、“此不然”、“此节不甚当”、“此处又使余怀疑”、“吾意不应以此立说”、“此说终觉不完满”等等。批语中还有不少结合墨子、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颜习斋、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思想。
读书便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毛泽东的读书多半是与作者“吵吵”起来了。
毛泽东同郭化若谈读书之事,讲过这样的话:“不读书不行呀,人家不是说我狭隘经验论吗?”那时是初到陕北,除了马列著作外,毛泽东重点阅读的书籍有两类:哲学和军事。奋发读哲学除了为了深透马列主义哲学理论,也是为了回击教条主义者对他的批判,说他是“狭隘经验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毛泽东读书,在不少情况下,是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和人文情怀,不一定与工作、与政治实践直接相关,至少不是有意要从中寻求什么联系。强烈的目的性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乐趣,读书是这样,工作学习也是一样,我看大多数人在进行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几乎都保持着愁容满面,我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乐趣,你的目的达到的同时,还会收获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毛泽东晚年,主要指“文革”十年。这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勤奋读书,但对读书又多有非议之辞:他带头读马列著作,并号召全党弄懂马列主义,但实践中却未能从根本上走出误区:他希望通过文化革命,实现和传统发思想的“决裂”,但又孜孜不倦的阅读中国古代文史哲。最后几年间,他在文史典籍中寻求一些精神慰藉,在困惑和矛盾中思考、探索,不时穿戴出对现实的忧虑。除了这些,毛泽东也会读一些笑话选集,各朝各代的都有。
叶嘉莹说过一句名言:“经常有人问我,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我告诉大家,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中国的文化历史诗词都十分有趣,然而新时代的冲击,中国的许多古文化已经搬进了博物馆。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时代车轮一点一点压过,留下车辙便好,若想其原地不动也不现实。老一辈的人愿意回望过去,回望是好,可是总没有接受新事物来的有趣。
扪心自问,为什么读书,读得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的还没什么用处,绕过来绕过去,不过是因为好奇罢了。并非所有你去学习的知识接受的事物都会有用,而是求知的这个过程让你的人生变得生动有趣。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