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06 19:20: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1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著作,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0元,页数:38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毛泽东年谱(1949-1976)》精选点评:●不就是要为毛开脱吗?第五册文革部分完全就是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1000字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著作,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0元,页数:38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精选点评:

  ●不就是要为毛开脱吗?第五册文革部分完全就是毛的洗白录,但是你洗得白吗?第四册三年大饥荒期间,除了提到一次春荒,用了半页纸,其他基本没提半句,全是特么炼钢巴拉巴拉,西藏巴拉巴拉,阿尔巴尼亚巴拉巴拉,如果这三年毛真的一个字都不关心饥荒,你这到底是给毛洗白还是抹黑你们的伟大领袖?

  ●一套六册,皇皇数千页。

  ●大致翻完一遍。从中已能读出很多线索。

  ●总体差强人意,能看出该书刻意淡化甚至掩饰之处,就及格了。

  ●黑 子们带着黑 毛的想法来的,总想能不能找到更多主 席的黑料,供他们嘲讽和谩 骂,把情绪发泄出来,最恶 du的话送给你们

  ●粗看了一遍。好几页的排版告诉我:直到印刷前的最后一刻,作者们仍然在斟酌。

  ●党史的权威著作,对不少史实有了新认识,不少关系有了新了解。只是避尊者讳,披露的内容还是不多。

  ●老总啊,你好吗?你是红司令啊!人家讲你是黑司令,我总是批他们,我说是红司令,还不是红了吗?——《信,1973》

  ●读的文革这十年的,原以为自己感兴趣,发现自己对政治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最后十年作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本应非常详尽。可惜却只有一册书的内容。我相信记录是的有,只不过有人不想让我们看。就算编者编好了,也不知道要被删去多少!总之,中修集团既需要他,又害怕真实的他。需要他,是为了给自己找合法性,怕他,是因为他会再次唤醒人民心中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一):读毛年谱08

  读毛年谱08

  1917年24岁

  夏

  谱:为萧子升的读书札记《一切入一》作序,说……学问不但要博,尤其要精,在博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加以条理//序言批评中国旧学的弊病“在于混杂而无章分类,则以经、史、子、集政教合一,玄著不分,此所以累数千年而无进也”。

  抟扶摇按:我引毛同学序,有一说一批评。一说表明毛同学接受了黎老师的教诲,是以博为先,博后求精。不过毛同学说的精还不能算“高精尖深”,只能算眉目清楚,即有条理。这样的“精”有人做过,比如对经史子集就准备4个笔记本。懂了吗?还有马克思,他经常翻阅自己的笔记,这是温故知新,也是一种条理;再有就是“做笔记”(making notes),它不是“记笔记”(taking notes)。做笔记的最佳就是写成有头尾的札记,而札记里最佳的就是钱钟书的《管锥编》。条理化还有一个做法是“做卡片”。从前读大学,老师一上来就教导要学会做卡片。上海的文具店即使在文大哥里也有卖几种规格的卡片,10年里面未曾短缺。这说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做铺垫的生产没有一日停息过。有了卡片,笔记就做在上面。要写论文了,就把卡片排个次序,几次排下来,论文的腹稿也成熟了,可以挥笔而就。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因为涉及《管子》,这就需要很多抄录,然后按照自己的解释、理解来编排。我用的就是卡片排序法。现在电脑普及了,文字处理器如WORD是必不可少的,卡片、翻阅、排序都可以在电脑上无休止地做。这的确方便了条理化。

  7月中旬至8月16日

  谱:同萧子升步行……五县,历时一个月,行程九百余里……未带一文钱……

  抟扶摇按:萧子升有专著写此事,毛同学叫我极佩服。

  8月23日

  谱:致黎锦熙长信,探讨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问题。信中说……康有为也是“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

  抟扶摇按:毛同学说的大本大源就是“宇宙之真理”。“宇宙的真理”似乎见于李大钊文。毛同学其时见过伟大李老师了?不然就是异口同声了?那人民的日报用“宇宙的真理”是引毛同学否认还是伟大李老师的呢?如果是引李老师的,那么这个人民日的报就太小心眼了。人民日的报是毛同学变成伟大毛主席之后树立的。李老师虽然壮烈,却只是精神领袖,绝大多数的党事和他没关系啊。

  毛同学把“宇宙之真理”说成“具于人人之心中”的理儿,表现为“哲学、伦理学”。他的逻辑是:宇宙真理人人本有,好像种子埋在地下;宇宙真理显现为哲学、伦理学,好比水分和养料;普及哲学、伦理学,就好比滋润地下的种子,促使它出土、发芽、成苗……毛同学其时读过柏拉图吗?怎么他的理论很像柏大师的“学习就是回忆论”呢?难道又是“心异而同想”?不过我想毛同学的妈妈是虔诚的佛教信众,他也许受妈妈的影响,早就引进了中国佛教的基本信念:人心本有佛,因此只要向佛,就可以成佛。

  但是毛同学这个理论是非马主义的,也就是历史唯心的。按照马主义,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这些被毛同学说成“枝节”的东西虽然全部是“上层建筑”,却都属于“物质”范畴的社会存在,而“哲学、伦理学”这些毛同学认为“大本大源”的玩意儿都属于“精神、意识”范畴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马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毛同学的“枝节与本源说”是颠倒根本因果关系的,所以难怪毛同学说的“哲学、伦理学”是空洞的概念。哲学、伦理学的流派多了,你毛同学说的是哪一门的呢?

  但是从毛主席一生的“造反”和“护法”的实践看,毛同学又是说得对的。无论是反掉总统还是巩固红色江山,等等,都是先要讲道理,讲到人民群众的心里去,所以从时间上看,讲道理是在“干”的前头。其实老马有话也说得差不离儿: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潜台词就是“只有先说服了群众,然后他们才会跟着你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这不,还是“从时间上看,讲道理是在‘干’的前头的”。不知道其时毛同学读过老马写这句话的书没有?要是没有读过,那么毛同学就又显出理论天才了,与老马又是“异脑同思”。

  那么谁来宣传理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曀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哈哈,应该就是毛委员。我抟扶摇认为全党的宣传属井冈山开风气先,井冈山的宣传属毛委员最全面,对党宣传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军宣传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民宣传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可是毛委员还是毛同学的时候也是很幼稚的。你看,他在正规学校里读书,却嫌学校束缚个性,可“毕业之后自思读书为上”。毕业后读书咋吃饭?所以毛同学想开私塾,他说“教书、办事为下”,这是说赚生活费养自己读书。毛同学打算这样蜗居三年,“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过此即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所以小毛同学还是要通过教书、办事,积累留学资金,考公费留学的。但是他想留学归来“仍返于私塾生活,继续深造”。这简直是过《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的生活,这包括说毛同学这时并没有行动上经略大事变的打算。这像诸葛亮,要不是刘备三顾,孔明怎么会出山支撑一鼎。

  R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二):读毛年谱12

  读毛年谱12

  1918年,25岁(续一)

  6月30日

  谱:蔡和森致信毛泽东……说:“……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蔡元培“正谋网罗海内人才”。“吾三人有进大学之必要,进后有兼事之必要,可大可久之基或者在此”。

  抟扶摇按:“师”,杨怀中。“三人”之一是萧子升(萧瑜)。人称此三人是杨昌济的得意门生。蔡信说“可大可久之基或者在此”,这表明他们的改造中国之事业的船将在北大初升帆,而杨昌济真是他们的靠山。毛有才,却要知道要靠山。而有才不怕没靠山。这不,是杨老师找毛同学,还因为杨而认识了蔡元培。这种进身之路是很必要的。我当年也是老师写信来叫我读他的研究生的。

  7月

  谱:蔡和森致信毛泽东促其尽快赴京,说:“吾辈须有一二人驻此,自以兄在此间为最好。”“兄对于会务本有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意趣,弟实极其同情”。“自由研究以兄为之,必有多少成处,万不至无结果。”润兄七月二十六日信“所论才、财、学三事极合鄙意。究竟我们现所最急者是一财字,而才次之,而学则无处不有,无时不可以自致。然非学无以广才,非才无以生财”。

  抟扶摇按:毛泽东的领袖气象已经透露。蔡也不简单,一番才、财、学分析精湛,实际上是补充了青年毛的一个短视。按照当时的正常路子,是应该进入大学后从事改造中国的事业,哪怕毛泽东不是去读学科的。

  8月11日

  谱:致信……罗学瓒,认为罗学瓒从事教育工作比较适宜……往保定留法预备班不如从事教育之有大益。“性质长此,一也;可便研究与性相近之学,如文科等,二也;育才作会务之后盾,三也。”

  抟扶摇按:青年毛的研究之道,即1)合自己性;2)投入实际优先;3)要有基地。

  8月中旬

  谱:致信七舅父和八舅父,说……决定十三日动身去北京。感谢他们照料患病的母亲。

  抟扶摇按:青年毛不轻易离开家乡同母病有关。身为长子,不得已,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也游必有方。

  8月15日

  同萧子升、罗学瓒、罗章龙、陈赞周等二十多名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离长沙去北京。途中因铁路被水冲断在河南郾城漯河站停留一夜。次日同罗章龙、陈赞周到许昌〔1〕。

  8月19日

  谱:同罗学瓒等一行到达北京。后与蔡和森等八人住……“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生活清苦。……八月间毛泽东作出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计划,同萧子升等驻京主持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工作。

  抟扶摇按:南方人睡北方大炕,难受的。毛肯做具体工作。

  9月8日

  谱:同黎锦熙等会面,谈治学问题。

  抟扶摇按:如此热衷于谈治学,除了毛,无见其他同志。

  10月

  经杨昌济介绍认识……李大钊。征得蔡元培同意……在图书馆当[1]助理员,负责新到报刊和阅览人姓名的登记工作,月薪八块银元。[2]由于工作关系,时常到李大钊处请教,读到一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并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学生研讨各种新思潮的活动。……[3]与在京的新民学会会员邀请蔡元培、陶孟和、胡适……谈论学术和人生问题。还同北大学生朱谦之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4]此时毛泽东同……杨开慧成为挚友。

  抟扶摇按:编号是我加的。关于[1],助理员应该是正式员工,属于行政系,不是学术系,相当于助教级,但是助教是学术系。青年毛做图书馆助理员一般是升不上去的,因为有“图书馆学”在,不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又怎能当上图“图书馆助理馆员”?这相当于讲师。而李大钊一定是“图书馆员”,即教授级。没有学衔又怎么能当各部行政领导如“采编部主任”、“外文部主任”、“理科部主任”等等?所以按照蔡和森先前对毛讲的话,毛应该读在职的图书馆学或他喜欢的其他学科,然后注册考试,取的文凭。杨昌济给小毛安排了一条比“考大学”容易的学术晋升之路。关于[2],由于工作关系”,这表明小毛去访大李,一般不是为主义去的,是为业务去的,两人都顺便宣传和接受了马主义。而对小毛说来,通过李领导而参加学生研讨会应该是他的最大目标,也最符合他的心愿,因为他有机会掂量大学生的水平了,从而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水平。关于[3],组成学会好处多。而马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当时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两主义。关于[4],在北京,湖南一师的俊彦有不少,还有新民学会会员,他们都不去杨老师家的?都不和杨妹妹交往的?唯独毛成为杨妹妹的毛哥哥?那么毛是俊彦中翘楚啦!没法子,人家有才你是没法的,再加上有运。外国谈论社会生活的成功因素,“垃圾”(运气)是排在第二位的。第一位是“阿哀Q”(智商)。

  11月15日

  谱: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烈赞扬十月革命,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

  抟扶摇按:马主义之所以会在中国很快击败无政府主义,最重要是有苏俄的革命成功。这样一来,马主义就有了一个现实基础。人们可以根据这个现实基础的运作成败来判断马主义的优劣。而马主义本来和无政府主义是一样的,都仅仅是对现实社会不满,提出社会改革的梦想。李大钊、陈独秀们不过是学问比小毛好一点,一下子看中马主义。但是要没有十月革命胜利,李、陈二人要在中国把马主义传播成气候,那简直不可能,因为中国不允许传播马主义的。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三):读毛年谱10

  读毛年谱10

  1917年24岁(续二)

  9月16日

  谱:与同学张昆弟等……夜宿昭山寺。交谈中毛泽东认为人生不能单以解决衣食住为满足还应追求更高的理想说[1]“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2]“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又说[3]“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

  抟扶摇按:编号是我加的。关于[1],毛同学又在瞎说了,可见思想是处在茫然期,对西方文明的基本看法是左右摇摆,居然认为醉生梦死的是西人而不是华人,糊涂之极。关于[2],一贯的个体积极人生观,它包含物质生活的俭朴主义。关于[3],受王阳明哲学影响了吧?这句话的意思与毛同学后来发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思相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毛后来的发扬是建立在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2)王阳明哲学后来很早就给毛同学抛弃了,像抛弃曾国藩一样。只有蒋石头还死抱王、曾,结果滚蛋去台湾。王曾两人的思想不是吉言啊。3)改开40年来,马主义消退下去了,王曾两人的思想死灰复燃,欣赏者得意洋洋。真不知道CCP在思想路线上还要颓废到什么时候和什么程度。

  9月

  谱:一师同学李端纶对毛泽东这次教学实习写……评语:“毛君态度、教法、言语均臻完善惜其立地未能适当耳”。

  抟扶摇按:“立地”在此指“思想观点立场”?这是实质,前3项都是相对的形式。毛同学的实习是在小学,难道他对小学生的教学超越了“人手口、日月星”的程度而去鼓吹他那“唯意志论个人英雄主义决战决胜”的思想吗?

  9月22日

  谱:与张昆弟……同宿蔡和森家夜谈很久。毛泽东说:[1]“现在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他主张[2]实行“家族革命,师生革命”。并认为[3]“革命非兵戎相见之谓,乃除旧布新之谓”。

  抟扶摇按:编号是我加的。关于[1],批判“国民性”,难怪多少年后说“我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关于[2],有意思,实际上就是要儿子造老子反,学生造老师反。毛同学都已经做过了。“老子”和“老师”,总体上代表“国民之旧思想”。关于[3],有意思,把革命解释为启蒙。按照这个说法,毛同学自然投入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也会给他看作一场革命。但是后来他的观点变化多大啊!五四不算革命,算干部准备,准备了CCP最初的中坚分子,而CCP的时代整体才是革命的。再而,CCP里只有强力主张“暴动”、“暴力”、“拉枪杆子”、坚持“长期战争”、开发“大兵团作战”的书生和没有一枪一弹的毛泽东才是真正革命的。一个人的世界观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恰恰是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这样的“人生戏剧”叫我咂舌!叫人怎么不服他?

  9月25日

  谱:发起组织第一师范湘潭校友会,得到湘潭同学的赞同。组织校友会目的有四:……四、当小学教师后应兴应革互策进行,不致孤陋寡闻。

  抟扶摇按:读了就要发笑。中国少了一个不怎么够格的小学老师(看上面的同学评语),世界却多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党政军领袖。

  9月30日

  谱:与同学……16人租……船环游长沙水陆洲一周。至夜清风明月醉酒歌诗。

  抟扶摇按: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而不是推测?歌诗即便是推测,我也想得通。但是醉酒想不通。毛同学不善酒儿不好酒。

  10月30日

  谱:夜学招生广告。

  抟扶摇按:毛先生,现在要叫“先生”了,差不多毕业了。这是他的白话文,很珍贵,因为是为用而看对象写的。

  11月初-14日

  谱:关于创设夜学的意义……列举四条:一、我国现社会的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的国民。为要达到“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能力之人材”的目的,不能不对这些人进行教育。二、国人虽天赋、境遇不同,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三、可作师范三四年级学生实习的场所。四、可通过夜学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使“社会与学校团结一气,社会之人视学生如耳目,依其指导而得繁荣发展之益;学生视社会之人如手足,凭其辅佐而得实施所志之益。久之社会之人皆学校毕业之人,学校之局部为一时之小学校,社会之全体实为永久之大学校”。

  抟扶摇按:叹为观止的俊彦。关于一、把广大苦力人民看成社会“中坚”。恩格斯一次旅行,从酗酒说脏话打老婆的工人里看出了他们是新兴的阶级,与老马的理论推导相合。马恩毛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关于二,天赋人权思想。注意,天赋人权思想是说社会要对公民提供不求报酬的福利,比如义务教育。社会应该说:我不管你最后读得出读不出书,反正我化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教你读。读出来了,赚钱你自己花,不用给我“回扣”;读不出,我也不抱怨对你“白花”了这么些时间这么些钱。这不是小灯说的“市场经济人人平等”,比如“教育产业化”:你要读好书就要多付钱,付不起钱就读社会舆论最差的学校。公平吗?小灯说“公平”。毛先生说了,不管“天赋、境遇”,我们是免费的有教无类。关于三,切实实行外国传来的职业学校的实习制度。关于四,促进学校和社会,也就是教育和社会的紧密联系。这一点是毛先生牢记在心的,必得机而拼力实现之。不说他自己,就从叫儿子去跟农民学习,到文大哥里的“七二一大学”,都在实现这个思想。只是方式方法不妥当。不妥当的原因很复杂,这里无法概述。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四):读毛年谱14

  读毛年谱14

  1919年,26岁(续完)

  同日(7月21日)

  谱:12月1日 ……发表《学生之工作》一文……是其新村设想中关于学校问题计划书的一章。

  抟扶摇按:其,小毛;新村,小毛设想的农村新生活。这种新生活的学校模式是半工半读的,也即半耕半读的,自觉研究的,“乐于农村生活”的。小毛当年的构想真是田园牧歌式的小资浪漫,真是大写意,写意得可爱。如果说得严肃一点,那真有马主义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性质。这样看来,小毛是天才。你看,马老师批判的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小毛都有自发的产生。而这些给马主义批判的主义都是在实践上宣传和动员群众的,也就是注重群众教育的,这个小毛也做到了。由于是这样,因此小毛皈依马主义、建立党领导后,对无政府主义和天然的群众运动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自己是从那里出来的,所以最知道那里的危险。

  又,从8月到12月,于小毛,发生了很多事。8月中旬,张敬尧封了《湘江评论》,小毛又办新杂志。10月5日,毛母病逝。同月,小毛得蔡元培亲授的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听讲半年的证书。11月16日发表《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赵女士,赵五贞,因不堪包办婚姻而在婚轿里自杀而亡。对这一系列事件,除了母亲病故,小毛是每遇大事冲在前的。现在母故,他更是可以无所顾忌了。

  12月3日

  谱:……决定开始驱张运动。

  抟扶摇按:驱张运动到年底还没有结束,但声势逐步扩大。驱张运动大概是毛参与领导和组织的群众运动第一次 吧?

  1920年,27岁(续)

  1月4日

  谱:在北京……接待……黎锦熙[1]。

  抟扶摇按:注[1]引黎……1968年……说:“我此次去看他时,主席坐在大殿正中香案后……我在这里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的全文。”于是无疑,毛先生在1919年或之前就读到《宣言》全文了。

  1月

  谱:经李大钊……等介绍,参加少年中国学会。

  抟扶摇按:也算“共青团”吧?所以毛主席也做过青年团团员。又,一月里,父亲毛贻昌、泰山杨昌济先后去世。毛于是最大了,长子,那就更没人管了,也没人需要尽孝了。雄鹰展翅完全翱翔了。

  2月19日

  谱:旧历除夕,访黎锦熙,讨论文化运动方法等问题。

  抟扶摇按:又想蹭黎老师的年饭吃了。

  2月

  谱:致信……陶毅,提出:“我们要……讨论……共同的方法,再讨论方法怎样实践……要避免那种个人冥想和‘人自为战’的弊病。”

  抟扶摇按:以上两则见毛先生这么注重方法,放在嘴上讲,动辄讨论,真是难能可贵,因为方法是理论上、技术上关乎实践的,并且方法是比理论更稳定,更公共的。掌握了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比较理论,而假如对手不掌握方法,或方法错了,那么对手哪怕有再好的理论也没有用。小毛变老毛之后,他的实践就是这样。小毛反对个人冥想,就是要联系实际;他反对人自为战,就是要团结起来,联合起来。因此毛对组织社团办杂志很感兴趣。

  3月5日

  谱:与陈独秀……等联名的《上海攻读互助团募捐启》在上海《申报》发表。

  抟扶摇按:读年谱里的启示摘录,真是一个公社构想。看来,公社思想在毛主席是由来已久了,可是他又在革命中对公社思想有明确限制。公社,在新中国的农村可以实行,因为属于集体所有制。在城市,如上海,坚决不行,要张春桥改为“革命委员会”,因为上海主要是全民所有制。继而,无论是公社还是“革委会”,都由革委会代行党委的职能。

  3月12里

  谱:致信黎锦熙……说:“……湖南是中国里面的一个省,除非……地位变成美之‘州’、德之‘邦’,是不容易有独立创设的。”

  抟扶摇按:当年毛先生,理想是联邦制。他所谓的“湖南独立”,不是说独立成主权国家,而是成为美国里那种州。因此当年毛先生的理想也不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毛的这封信实际上是评论《湖南建设问题条件商榷》的。他认为这篇文章是“向老虎口里讨碎肉”的“次货”,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他又认为该文在当时也只能廖化当先锋了,虽然实质上“尚应大加斟酌”。这都是“毛泽东的思想”而不算“毛泽东思想”。

  3月14日

  谱:写长信给周世钊……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

  抟扶摇按:毛于是决定自己不出洋了。他说有人是出洋“迷”。这个“迷”字用得好。一是迷乱心思的意思;二是当今港台人说“迷思”那样。“迷思”,英语myth(神话)的音译。那些人好像觉得一出洋就得法道神助了。不过毛决定不出洋,这也是深思熟虑的。他在信里对章士钊说留在国内读译本要比读原文容易,也就是读得快。这是他知道自己的局限。虽然能读洋文好,可那样要话读私塾的年份去学啊,这对这个年龄而有志向且已经捣鼓出一定局面来的毛泽东而言,那是晚了点。这是一。二,要学好东方文明即中华文明后才能留学西洋,为得是有比较。这一点比较书生气。实际上青年毛泽东大概已经想到中国的问题很明显了,外国的参照也大体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尝试着参照外国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事情,因此脱离中国实际而细研精磨外国的理论是意思不大的。如果有这样的思想,那是伟大的。三、留洋回来还是研究中国的。这第三点同陈寅恪、钱钟书他们都是一样的。倒是跟鲁迅不一样。鲁迅回来后,虽然他也研究中国的情况,可是他更重视运用东西洋的理论来整顿中国文化。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五):读毛年谱01

  读毛年谱01

  《毛泽东年谱》,大陆最权威本,大概不敢有二部的。即使有补苴罅漏的文章,我目前也无暇光顾,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家。我不过是读书、笔记、评点而已,因此也不会关注他人的研读文章,除非有必要。

  1902年9岁

  春,入私塾,读“三幼论孟中大”,“习珠算,并给家里记账。”

  抟扶摇按:这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学了就用,学一点用一点。用是实用,不是理论推导。识字的实用是读书;珠算的实用是记账。这一点很可贵,但很难传承,在中国今天更难如此传承。但是毛的“学习为用”的实践观也许从此萌芽。至于他的数理难恭维,可文章啧啧叹,那是他的天才所致。补充,珠算做算术,算术算算学,而算学不是数学,虽然数学会通过算学来实现。此其一。

  其二,“三幼论孟中大”加算学,是中国古代标准的“小学”。这个“小学”主要指学习的内容。章太炎定义“小学”为“语言文字之学”,就是学成“能读、会写”。在正常的情况下,“小学”的学生在年龄上和今天的小学生差不多。“小学”真是小学。比如缙绅官宦人家,一般6岁开蒙。最正规的就是“必须寄宿”,数天见爹娘一天,因为课读是教师的责任,爹妈不得干预。这样的正规开蒙基本是极少数文化发达地区极少数上层社会里极少数开明人士的子弟享受或遭遇的。这样看来,毛入学是晚了些。但是不打紧,因为中国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制,更因为科举不论年龄。中国做皇帝也没有年龄限制,而一般读书人也没有必要做到省部级大臣、中央大学士。于是“晴耕雨读”、“忙农闲文”是诸葛亮级别读书人的优哉游哉的理想。1902年,科举犹在。

  其三,1905年,清廷宣布“永久废除科举”,于是“癸卯学制”施行。小学为7-8岁开始,为期5年,分为初小、高小,理论上施行强迫教育。这也可以辅证“毛上学不算迟”的论断。幸运的是他很早就可以丢掉科举的思想负担,时代把新学展现在他的面前。因此毛要算“时代儿童”的。我以为这一代人没有了科举的负担,就是心灵最自由的一代。一者,旧学犹在,积习难除,所以他们“之乎者也”的诗词文言好;二者,家庭开明又有银子的,可以出国留学,无论公费自费,朝廷支持,于是有了钱钟书、陈寅恪学会的西学,也有周恩来、朱德得来的马经共典;三者,“毛”们,由于家里袁大头少,自己即便姓毛却也性格上讨厌白毛子,那么可以在国内接受西学、研究马经参共典,然后中西合璧,搞搞“活动”。这不是蛮有意思的人生吗?他们和钱钟书、陈寅恪不都是彼此缺少对方擅长的那一面吗?钱钟书、陈寅恪们都头来又有什么好老卵的?老卵,上海俚语就是“鸟子硬”,人家何尝甲鱼头?

  1906年13岁

  秋,继续私塾。毛“开始练习书法”,同时不喜经书而爱小说,读了“三水西隋精”。

  抟扶摇按:“精”,“《精忠传》”,是讲岳飞的吧?《年谱》没有说清楚,一瑕疵。然而纵观毛一生,他对岳飞是不置一词的吧?这是毛和其他很多同时代同龄高龄人很不同的。

  又,练书法,语焉不详。不过那时的小孩哪有不练的?农村娃子买得起铅笔、钢笔吗?问题是毛成年后的书法于龙飞凤舞中极合草字法度,这不是描红可以学会的,要揣摩多少字帖而一字字钻研啊?然而这样的钻研是很耗时间的,会耽搁读书的。毛怎么书法读书两不耽误的呢?我至今未见说少年青年毛练书法的文章。

  1907-8年14-5岁

  “停学”、“务农”,但是野读书,“读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书籍”。

  抟扶摇按:野者,无计划也,随遇而安也。我最喜欢这样的读书和这样的读书人。钱钟书也是。我也是。但是我没有出道,那是我灵性不够。野读书是一种人格特征。对这样的人说来,识字真是必要。否则,做个文盲或半文盲也真无所谓。今天的同龄小孩虽然上培训班,认真读了培训班发的精美制作的书,却不会也读家里发现的任何书。

  野读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读不懂、没兴趣就扔掉,换一本读读看。直到文大哥时,上海卖水果、南北干货等零碎物品时,还用过期的杂志和报纸糊纸袋,大小几号,装了东西给买家。我总是小心拆开展读,读到了《三国演义》里写刘备和对这个写的文学评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演义。读这些袋子真可以增长很多知识呢。这也是野读。

  毛在野读中思想(动词)。这应该是“第一毛思想(名词)”:书里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没有农民的,为什么?他“后来逐渐发现”这些主人公都不需要种田的,是统治者。《年谱》在这里有表述的瑕疵:1)“后来”是什么年月?2)“发现”是怎么个过程?3)《年谱》编者在灯的阴影下,不敢说毛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思想的萌芽吧?抟扶摇再按:如果这思想果真是毛基本独立生发的,那么他真了不起,是“脑后有反骨”啊!刘邦、黄巢和洪秀全都是小知识分子啊!我想,要考察毛第一次读史记的文章的年月。是不是他受了写陈胜的启发?

  毛“从表兄文运昌处解了一些书”,读到了宣传西方发达文章,“开阔了视野”,想复学。

  抟扶摇按:想复学很重要。如果不想,毛就成为一个旧读书人,按照他的家庭和父亲;按照毛瞧不起经书的脾气,毛最多成为一个秀才。然后看时机,或者做个私塾先生,或者乘机造反,或者在衙门做个书记这样的小吏。但是因为宣传西方发达的文章而产生复学的愿望,少年毛的这次求学可是目标自定的,就是向西方学习,而私塾学习是向传统学习。两者不一样。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永远的“毛主席”,成因自然是多样的,主观和客观,偶然和必然,好汉和朋友……然而追根溯源,我抟扶摇认为第一动力是表兄文运昌,他是“毛主席”的第一开蒙师。可惜我们对文运昌知道得太少了。他是无心撒种,却长出了一颗参天树。

  �64

本文标题: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4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老树(作品的背后)》读后感摘抄变形记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