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世界》是一本由杨照著作,理想国|台海出版社出版的188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打造新世界》精选点评:●讲费城会议的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是讲述宪法原文。两百多年的不刊之论究竟应该怎么阅读,还是应该
《打造新世界》是一本由杨照著作,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188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造新世界》精选点评:
●讲费城会议的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是讲述宪法原文。两百多年的不刊之论究竟应该怎么阅读,还是应该还原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其后的历史演变。完全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人确实不好理解为什么最倡导国联的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排污最多的美国也没有加入京都协议,尼克松挨弹劾是因为窃听,禁枪这么显而易见的的政策为什么无从推行等等,都可以从对美国宪法的阅读中获得启示。更重要的是,制宪会议以及宪法的实行让我们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值得花时间去研究或参与,值得掏腰包去赞助,甚至可能还要抛头颅洒热血。 除去太强的代入感和对美国国父的崇拜有时冲晕了头脑。还是很棒的一本书。制度比人可靠,不是说信不过人,而是没有必要去信任人,我们可以把这种信任放在真善美等太多东西上,而不是放在某个人身上。
●前面一小部分介绍了费城会议的前前后后,之后大部分内容对美国宪法和政治体制做了详细的解读分析。不同于林达案例式的讲解,杨照是以浅显的纯理论来解读美国宪法,建议搭配林达美国四部曲来读,效果更佳
●最重要的 都是宪法中的那些禁止性规定
●pretty good
●从邦联到联邦,美国是幸运的。
●前面挺好,语言通畅,有些观点很有启发性。但是有些内容没讲清楚,比如立法程序和国会,有些内容讲的过了头,立法权当然理论在优先于行政权,但是,行政权在规则内的自由裁量更有压制立法权的趋势,这个作者没有点明,或者说为了坚持民主立场而刻意的去忽略了这一点。司法权方面讲的惨不忍睹?
●2019年434本:很小的一本介绍美国宪法和三权分立制衡的科普书,值得一读再读。比起林达夫妇介绍美国宪法时候如同狂热信徒的迷醉,杨照在架构脉络趋势上更胜一筹。弄懂了美国选举人制的优劣,宪法中设立参众两院的思路,总统的行政权可扩张弹劾权却受限,国会山大佬们的美丽与哀愁,美国总统的不当行为谁界定,司法权为何最终崛起,第四权到底在哪
●最近对美国大选很感兴趣,在微博上看到理想国的节选当即下的单。很棒的一本小书,深入浅出地讲了美国民主制度的逻辑,也激发了我对美国史、欧洲史、以及现代民主制度演进的兴趣。杨照先生的这一套书都想买来看。嘿嘿,慢慢来吧。
●这本写的真是浅显易懂又有趣。
●将美国宪法的制定与其中的分权与制衡说的很清楚,并不难读。可以说是入门者的必备书。
《打造新世界》读后感(一):勘误?
004,第三段是《联邦条款》,第四段是《邦联条款》。——下文和附录都说是签订了《邦联条款》。
047,第三段“合众国的众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此处应该是参议院?
057,第四段,“期中选举”?印象中媒体新闻报道还是美剧电影一般采用“中期选举”,“常用的是“期中考试”。
看书看到几点疑似勘误,有点累。
《打造新世界》读后感(二):勘误
勘误:
159页第二段“参与费城会议起草宪法的平克尼,在联邦成立后,当上了法官。在法官任内,平尼克遭到国会弹劾……”,这里的平尼克应该是指121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费城会议中,南卡罗来纳州的代表平克尼(Charles Pinckney)曾提议……”
这里作者将John Pickering与Charles Pinckney混淆了,被弹劾的联邦法官是John Pickering,而非Charles Pinckney。
参考:https://constitutionallawreporter.com/2019/04/04/john-pickering-federal-judge-impeachment/
《打造新世界》读后感(三):人是不可靠的,还得靠制度。
《美国宪法》的根本精神与逻辑:它是用来规范公共权力的一份契约,人民是这份契约的主人。
这太伟大了,一直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价值观的我听到这话太震撼了。长期以来,从历史看,我都觉得政府的权力大而人民只是羊而已。
“两万人在facebook上要求将一个罪犯处死刑,重要吗?依照《美国宪法》的精神,不重要,而且不该被当做重要的事......如果真的有那么多人在意这件事,他们应该做的,不是指导司法,而是动用他们身上具备的至上权利——人民主权,去制定法律。”
最近发生江歌母亲发起网络签名要求处死杀人凶手陈世峰事件。或许她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难,说明制度出问题了或者自己错了。
“理想的众议院,不应该是由一群智慧超高、个个具备政治理想,都有崇高品性的人组成。理想的众议院里,所有议员的平均智力,应该约等于全国人民的平均智力;所有议员的平均道德水准,也应该约等于全国人民的平均道德水准。”
看完全书,你不得不佩服《美国宪法》中闪光的智慧。《美国宪法》权衡各州的利益,限制公共权力,最大程度保证美国公民的权力。
回首历史,大概就是一部权力争夺史。人身上有太多弱点。如何限制当政者的公共权力一直没有好的方法,要么是独裁政府,要么软弱无能。《美国宪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角度,靠法律靠制度。
总统、州长、众议员、参议员,长期和权力打交道的人员给他限制任期,4年、1年、2年不等。为了防止政治家族,限制当选者的年龄。为了让贫穷者有同等的机会,不限制被选者的经济要求。
总之,不能靠个人的智慧、道德水平,不给他膨胀欲望的机会。这才是法制,如果做不到就调整法律。牛,太牛了。
《打造新世界》读后感(四):制衡
读的第一本杨照老师的书,也是第一次系统性的了解美国宪法及其政治制度设计。十分短小精悍的书,确让我有种拨云开雾之感,很有意思。
探究在十三州独立之后十年之后才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及其宪法的形成过程,确实有着复杂而吊诡的背景原因——既有十三州日益麻烦的州际交易问题(正是以此为原因召开费城会议),又有独立不久的地主们对松散邦联的不满和对可能成为又一个紧箍咒的联邦的怀疑,还有对华盛顿个人的认可,还有对巨额债务无人承担的焦虑……在种种原因下,反倒催生了美国立国之本的宪法,结构和逻辑之精妙令人佩服。
从杨照老师的这本书中,让我感觉到美国依据宪法运行的基础就是互相制衡:
(1)联邦与州之间的制衡。作为在新大陆独立的州,本身就对旧大陆、英帝国怀着深深的警惕,更不用说自己请来一个当婆婆的联邦,因此可以看到宪法里很多设计是为顺利成立联邦而对州的妥协,包括中文里看似高级的“总统”只是用了个不起眼的“主席”(President)的名称,看起来还没州长(governor)高级;比如保留州民兵设置进而在宪法层面确立了持枪合法;比如奴隶算3/5个人、即使是小州也有2个参议员、1个众议员等等;
(2)三权之间的制衡。源自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美国宪法中将立法权、行政权以及司法权采用逻辑十分严密的设置方式。宪法以及立法权(过会)来自于人民,赋予总统及其秘书(secretary of xx)行政权进行社会不停歇管理(统帅权、运作权及起诉权),再由司法权判定是否合乎法律。其中司法权挺有意思的,多说两句, 是分两步:先由Jury——中文译为陪审团不太恰当,其实是由你我这样的一般人组成的“主审团”——来根据控方和辩方的证据及陈词判定是否犯罪(guilty),再由法官来判定量刑。
(3)立法权之间的制衡。前面提到几次中文翻译好像不那么到位,在国会设置上就特别突出了。我们都知道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对仗工整,字面上看也不知道有啥区别,但是从英文上来看就很有意思了:house of senate(参议院,更为形象的是“长老院”或“贵族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众议院/下议院,不如译为“代表院”)。啥意思呢,参议员是精英,6年任期,每州两个;众议员(理论上)是代表大众,2年任期,按人口分配名额。你看,就是普通老百姓和精英的制衡,两院达成一致才能立法交由总统执行。当然,发展到现在,应该也是精英VS精英了。
其他关于we the people、仿照君主制打造的总统职位等等有意思的点就不说了。
《打造新世界》读后感(五):现代社会最成功的民主实践
很幸运能读到这样一本美国民主政政的“入门手册”,生动地讲述美国民主政治、政体的建立过程,而个人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所阐明的是美国民主政治背后的精神,即新社会的建构以“我们人民”为核心,并在分析美国政治体系的不同部分时,始终以美国宪法出发,去解构美国联邦的成立背景、国会的作用、总统的职权及选举制度等,可以说,理解了美国宪法是解读美国政治体系及其内涵的重要源头。
美国宪法的核心逻辑或说是核心视角最为独特的一点,就是以人民为主视角,用根本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利,根本逻辑是主权在人民,由于需要集中高效的政府管理机制,人民让渡一部分权利至政府集中管理,因此才会有在宪法中明确规定限制政府公权力的逻辑来源(也可以体现出美国宪法背后其是经过了一系列法理、哲学、社会学等等长时间的论证作为理论来源的,在理论层面具有严密的逻辑与身后的科学论证基础)。而这一点也是美国民主与法国大革命所产生对照的的一大政治特色,自由并不是简单地在漫无边界地无限拓展,而是受到各类权利、义务的相互制衡与规范,在成体系的结构中实践自由。
对比法国大革命,美国宪政的基本精神便是把人治的成分从政治架构中尽可能地去除,并实现权力的分散,此后的政治体系运行不再依附于单一的君王或是权力高度集中的统治集团,而是由公民共同制定的宪法明文来运行分散化的政治系统,相当于将权力客观化于一个外在的、超验的具有神圣的存在,而在此后的立法、选举、行政、司法过程中,都需要依据这一具有根本性的神圣法源运作,从而实现民主与平等。相对于法国大革命那自下而上的激进,美国的民主成功主要便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自由。
纵览全书,从国会到总统选举制度再到司法体系的建立,整个新型民主体系可以让人感为惊叹,每一个模块相互制衡,又相互有机协调,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欧洲先前几百年的政治历史、政治学、哲学理论精神的基础上的,无可否认的是,尽管从北美独立初期的独立宣言到制宪会议,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促成了美国宪法的形成,但是,从英国君主立宪、孟德斯鸠、卢梭等政治学、哲学思想无疑为早期的美洲政治精英们探讨立宪过程中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新大陆”的整体制定提供法理、政治学依据。而美国宪法的生命力或是作者所说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该宪法除了部分修正案外,在此后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竟能如此长久地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断适应新社会形态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从1789年生效后并未有太大的结构上的更正,且能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自我修正,在不同时期提供美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力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所以,个人认为,美国能取得今天在经济、文化、政治与科技等领域的傲人的成就,离不开根本大法,宪法的奠定,宪法是基本政治基础的原始架构,该架构长期来讲决定了社会生活的不同面向,并同时为后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底层基础。
但在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美国也是是历史的机遇与巧合造就了其特殊的民主政治体系的诞生,作为经历了宗教战争、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君主立宪等等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变动后,移民于北美大陆的清教徒、新移民有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去创造属于他们及这片大陆上后代们的新未来。在当时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商讨并确立等于是在经过欧洲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后,做新的反思与实验,就好比在旧画布上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涂改,修正,颜料一层又一层地覆盖,最终,不同的颜料都混杂在一起,新的色彩与构图已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那么,在一片焦头烂额的情境下,最好的方式便是重新装订新画布,我们结合之前的经验,把最新的构思与色彩一次性重新在新的基础上从头创作,这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有了之前的一次又一次的是错与积累并从头理清思绪,在白纸上重新实现我们的想法,这何尝不是一种兼具了冒险与理性的过程,而前提条件是,从头到尾,这位画家必须是富有经验且具有睿智的眼光。
也正如杨照在《以平等之名》中所总说:“美国革命,先是一场思考革命,然后才是行动革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