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何写读书笔记,究竟为了什么。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输出并不是一定是写文章,而是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对于写读书...
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何写读书笔记,究竟为了什么。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输出并不是一定是写文章,而是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对于写读书笔记来说,重要的是在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增加了新的知识块和连接,而非是写出了高赞的书评、或者复杂的脑图,甚至华丽的视觉笔记。
记笔记,是为了更好地思考,而不是更好地炫耀。
对于输出和决策的关系,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这篇文章——flomo weekly vol.030 - 不知道如何输出?也许是我们对输出有些误会。
做笔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我们经常提到书中有知识,其实并不是。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我来说,就只是信息,纵使里面有再多的金句划线,我也不理解其中的意义,所以也就无法转化为可以做出决策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关注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条笔记,而是应该关注:
我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哪些知识点,并且和哪些已有的知识点建立了新的连接。
比如我之前在产品设计中非常不喜欢引入各种「物质激励」,所以在 flomo 中你很难看到签到打卡送空间什么的东西,但这仅仅是出于个人好恶。而在读《内在动机》这本书的时候,其中关于奖励的部分,很好地从理性角度解答了我的困惑,并且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其中提到的「深度连接」,就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在 flomo101 和共建者社群中投入精力。
许多连接并不一定要在产品内,更多的是在思维上。
做笔记的误区
在没有弄明白为何要记读书笔记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记了很多年读书笔记。这些行为总是不假思索地进行,但当你跳脱出来看的时候,会发现许多都是无用功。
大量的划线和摘录,却没有自己的思考。所谓的读书笔记,就是一本书上的金句集合,加上现在读书 App 中的热门划线引导,更加让这个过程毫无摩擦。记录散乱,没有归于一处。有些是在纸质书上的划线,有些是在微信读书的标记,有些是在 Kindle 中的评论,这些笔记依附于书籍,却没有和自己的知识体系汇总在一起。想要再次回忆起来,只有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惜的是概率很低。(针对这个问题,文末有彩蛋 )追求各种结构化的表现形式。许多所谓的读书笔记,只是一个大纲脑图,密密麻麻的结构,看起来很有工作量,但其实只是把目录又复制了一遍。书中的结构依旧,并没有和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生一点关系。所有笔记只是用书名做分类。书名是一种最无效的分类方式,只能代表你阅读过这本书。一本书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知识块,而这些知识块会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我们在记录的时候应当将其和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连接,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而只用书名归类,相当于我们买了家具,但不放在家里,而转手放到了一个仓库中归档。不断记录,从不复盘。许多人迷恋读书的数量和笔记的数量,希望能在单位时间内最大化输入。但最终能被我们记住或理解的东西,才能为我们产生价值。如果只有输入,没有复盘,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就像一个漏水的木桶,看似非常努力,实则一无所获。这里并非是为了批判,而是一个提醒,让我们能停下来反思「读书笔记」四个字,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用 flomo 做读书笔记
假如我们要绘制一副场景,那么肯定不是上来就深入到细节过程中。相反应该从整体鸟瞰结构,然后再逐步深入细节。
读一本书也一样。拿到一本新书,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不必非常仔细地阅读和记笔记,反而应该快速地略读,并对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一些标注 —— 因为这是让我们对整本书「鸟瞰」的过程。不必担心错过什么或者没读懂的接下来怎么办,换个角度来想:一本书里面有一个知识点能被记下来,就已经很值得了。
用自己的话提取卡片
一如《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所言,在记读书笔记的时候,尽量避免划线摘录,而是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给自己看。不必担心词句的华丽与否,不必担心是否有所遗漏,这个过程就像是照镜子一样,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大脑对于内容的反射,这才是你思考的精华,而不是照搬书中的内容。
如若你不是做学术研究,大可不必去不断地区分何谓「永久笔记」、何谓「闪念笔记」。就像你想做一道番茄炒蛋,你的目的是吃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番茄炒蛋而已,至于是颠勺三下,还是如何起锅,米饭软硬,都应该以符合自己的预期为主,而非刻板照抄过程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下图是我在读《超文本与超链接》这本书时候的笔记,其实这些文字横跨两三章,但是在我的知识体系里认为他们可以放在一起,并且由于当时刚看完《玄奘之路》的纪录片,就想到万维网和佛教之间的发展历史 —— 这就是自己写给自己的好处,许多连接不必在产品中体现,而印在了大脑中 ——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读书笔记的每张卡片内容,应当尽量精简,尽量避免复杂的排版(当然 flomo 也不支持 )或过多的层级,这样才能在回顾或复盘的时候快速回忆,并和别的知识点建立联系 —— 我们大脑中最小的单元是一个知识点,而不是一本书那么大的知识坨坨。
利用标签和批注来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flomo 的标签体系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在一条 memo 上添加多个,另一个是能建立多层级标签。
我的读书笔记中,往往会有至少两个标签:
•一个是作为资源标记 #Books/书名
,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按照书籍查找
•一个是作为领域标记 #Area/领域/子领域
,这是为了和已有知识进行关联
当然如果有一些其他标签,我会不吝惜的都打上去,因为知识本身就是网状的,而非树状的,没必要做到 MECE(彼此独立,互无遗漏) —— 毕竟大多数人不会在家里用图书馆分类学放餐具。
相对于标签来说,批注功能更适合单独两个 MEMO 之间的连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如果促进了其他的思路,或者回忆起过往的某个标签,可以利用批注(或者复制已有 MEMO 链接)来建立连接,这样既能保证 MEMO 的简洁,不至于写下太多不同主题的内容;又能让这些小知识点之间保有更紧密的联系。
为何要强调和已有知识关联呢?因为这是区别「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手段:
记忆,意味着背诵某些事实的能力,理解水平较低,比如一字不差地背诵一首苏轼的古诗。理解,意味着能用更多熟悉的例子说明这个意义的概念,理解水平较高,比如能阐述当时苏轼在何时何地因何而有此等感慨,其中有哪些明喻暗喻等。如果我们只按照书籍分类来记录知识点,那么他就孤零零地漂浮在 flomo 中。而一旦和已有的知识领域进行了关联,说明你通过有意义的联系,将新老知识点串在了一起,那么你的知识网密度就又提高了一步。
关于领域的概念,在 I.A.R.P 标签管理办法中提过,在这里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flomo weekly vol.28:我们真的需要整理标签么?(文末有福利)
选择不同的回顾方式
读了记不住,或者记了总忘记,这是许多人诟病读书笔记无用的原因。但我们并非机器,遗忘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回顾就很重要,因为既可以加强你的记忆,也可以让你观察到自己观点的进化。
flomo 有两种回顾方式,一种是基于手机端桌面小组件的随机展示回顾,一种是基于微信的定时回顾。这恰好对应了两种不同的回顾类型。因为非虚构类的书,往往有两类:
•一类是结构简单,但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比如许多教科书,入门书都是类似。
•另一类是内容需要我们理解,自己寻找答案,比如许多社会学的书籍。
对于前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高频的重复,就像我们记单词一样。这时候推荐使用桌面小组件,设置多一些的条目,每次打开手机都看一眼,增强印象。
而第二种需要思考的内容,适合使用微信回顾,给自己留好时间,让内容在指定的时间出现,然后利用批注功能,把当下的思考和过往的记录连接起来,让自己真正地理解。
结语
塑造我们的,不是我们读过多少书,而是在遗忘之后,剩余的那一小部分。
我们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而知识不仅仅是记忆,还有理解。知识和理解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知识是大脑中表示概念的集合,而理解是他们之间形成的联系。知识和理解,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所以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不要在意排版,不要着急输出,也不必担心遗漏——
因为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彩蛋:纸质书笔记好搭档,白描 + flomo
半年前和「白描App」的合作受到了当时蛮多 flomo 共建者们的认可。半年过去了,flomo 又来了许多新的共建者。如果你想更方便地把纸质书上的笔记和摘要记录下来,可以考虑下载白描进行扫描。
具体使用方式,可以参考这篇文章——flomo weekly special - 纸质书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弱弱联合第二弹)
如果还未购买flomo会员,那么在 网页版 flomo 的「有些福利」 中,可以看到flomo和白描的联合会员哦。或者扫描这个二维码,也可以购买。
联合会员优惠价格118元(原价134元),其中包括:
flomo 年度会员一年 —— 原价 99 元/年白描黄金会员(买断制,全功能解锁) —— 原价 45 元记得王兴在饭否上说过一句话:你是你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五个人的平均。
不过对上面这句话,有个更精妙的解读:在这个语境里,书也算人。
References
[1]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https://sites.google.com/view/efratfurst/understanding-understanding[2]
slowD: https://twitter.com/slow_haru/status/1092279448794087425?s=12[3]
Learning in the brain: https://sites.google.com/view/efratfurst/learning-in-the-brain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