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战役电影观后感,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
柏林战役电影观后感
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
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
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
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T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
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
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
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
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
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
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
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
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调是《大兵瑞恩》以后长盛不衰的“战争把人变成鬼”。闪耀人性光芒的三个年轻人:小机枪手、德国少女、最后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单纯。在三个人在即将堕入战争炼狱的边缘,战争结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个人免于丧失人性,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经变成鬼了,延续了布拉德.皮特在《无耻混蛋》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战争观,也算是最近战争电影的风气。
变成鬼的人死在战场上,不见得是坏事。
另有两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经老到可以演导师形象了,稍微有点意外。
还有这片子的烟火师,不知道在想什么,做些火树银花的爆炸效果。
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
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
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T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
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
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
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
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
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
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
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
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调是《大兵瑞恩》以后长盛不衰的“战争把人变成鬼”。闪耀人性光芒的三个年轻人:小机枪手、德国少女、最后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单纯。在三个人在即将堕入战争炼狱的边缘,战争结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个人免于丧失人性,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经变成鬼了,延续了布拉德.皮特在《无耻混蛋》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战争观,也算是最近战争电影的风气。
变成鬼的人死在战场上,不见得是坏事。
另有两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经老到可以演导师形象了,稍微有点意外。
还有这片子的烟火师,不知道在想什么,做些火树银花的爆炸效果。
关于柏林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
没有战争,就没有伤害,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柏林战役虽然死伤惨烈,但 历史 上对柏林战役评价也是颇高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柏林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柏林战役的评价
就算希特勒、法西斯们再厉害,但他毕竟是在掠夺,这种暴行 自然 会引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就比如柏林战役,正义的力量还是无穷的,苏联的朋友们白俄罗斯还有乌克兰都过来帮忙,朋友就是在这种危险时候挺身而出的,小白和小乌的加入,自然是为苏联军方面获胜又多了一份保障,而东西两面顾此失彼的局面也让德军疲惫不堪,兵力上的悬殊似乎也预示着战争的结局。
史学家们对柏林战役评价真的是极高,这场战役是二战末期的重要战役,这次苏联军的取胜,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消亡,对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来说,也是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而纳粹头子希特勒的自杀更是大快人心。打败德国之后,苏军就开始帮助中国驱逐入侵者,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星火辽原,也加速了促进日本投降速度。
每一场战争都会让无辜的百姓受到伤害,而太过狂妄的人也终归是害人害已,就如希特勒一般。而人们对柏林战役评价时,自取灭亡这个词总是会第一个出现,不单单是指希特勒,还包括他身后的那些法西斯们以及那些战略军团。
柏林战役发生了什么
柏林战役简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对战德军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5月2日柏林会战结束。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由柏林战役简介中可以得到,依其任务性质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突破德军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19日和18日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18~19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北面强渡东奥得河,抢占强渡西奥得河的出发阵地。第二阶段完成对德军集团的合围与分割。21日突入柏林南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突击部队于20日率先炮击柏林市区,21日从东面突入柏林,开始市区交战。柏林战役简介中第三阶段歼灭德军被围集团并攻克柏林。苏军对被围集团采取多路向心突击和分割围歼的战法,对企图突围的德军集群有效地实施战役迂回和分割包围,于4月26日到5月1日消灭柏林南面的法兰克福-古本集团。
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
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就是一个帝国覆灭的全过程。从苏联英美三大强国开始计划攻克柏林开始记录,一直到柏林完全被攻克之后,城市人民悲惨的下场结尾。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记录在整个攻克过程中标志事件。
纵观整个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通过八个部分可以完整的看到整个德国柏林的覆灭,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主义的粉碎。苏联和英美在1944年就开始 决定 击碎纳粹主义,而斯大林在这场战役中付出极大,就连最后的对决也发生在苏联与柏林中。这也给战胜国在划分欧洲版图的过程中,苏联不自觉地就占得优势。
在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中,也可以看到德国,作为曾今的强国的逐渐覆灭。德军在当时的世界上相当强大,这也是希特勒闪击波兰挑起二战的底气,但是在苏联和英美进行围剿的时候,长久的消耗也让德国承担不起。另一方面,日本被美军直接打到家门口,不敢轻举妄动。孤立无援的德国覆灭是必然的。
作为德军的领导人希特勒他的生日也是在炮火中度过,当时的希特勒依然是雄心勃勃。但是在苏联逐渐攻破德国东线,进驻到柏林的时候,希特勒在自己的府中饮弹自杀。当时的柏林人民甚至主动向攻进来的苏联军队提供白面包,主动求和。而德国的军官们在淫乱中麻痹自己。被攻克的柏林,人民的生活惨不忍睹。
柏林战役的评价
就算希特勒、法西斯们再厉害,但他毕竟是在掠夺,这种暴行 自然 会引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就比如柏林战役,正义的力量还是无穷的,苏联的朋友们白俄罗斯还有乌克兰都过来帮忙,朋友就是在这种危险时候挺身而出的,小白和小乌的加入,自然是为苏联军方面获胜又多了一份保障,而东西两面顾此失彼的局面也让德军疲惫不堪,兵力上的悬殊似乎也预示着战争的结局。
史学家们对柏林战役评价真的是极高,这场战役是二战末期的重要战役,这次苏联军的取胜,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消亡,对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来说,也是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而纳粹头子希特勒的自杀更是大快人心。打败德国之后,苏军就开始帮助中国驱逐入侵者,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星火辽原,也加速了促进日本投降速度。
每一场战争都会让无辜的百姓受到伤害,而太过狂妄的人也终归是害人害已,就如希特勒一般。而人们对柏林战役评价时,自取灭亡这个词总是会第一个出现,不单单是指希特勒,还包括他身后的那些法西斯们以及那些战略军团。
柏林战役发生了什么
柏林战役简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对战德军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5月2日柏林会战结束。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由柏林战役简介中可以得到,依其任务性质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突破德军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19日和18日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18~19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北面强渡东奥得河,抢占强渡西奥得河的出发阵地。第二阶段完成对德军集团的合围与分割。21日突入柏林南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突击部队于20日率先炮击柏林市区,21日从东面突入柏林,开始市区交战。柏林战役简介中第三阶段歼灭德军被围集团并攻克柏林。苏军对被围集团采取多路向心突击和分割围歼的战法,对企图突围的德军集群有效地实施战役迂回和分割包围,于4月26日到5月1日消灭柏林南面的法兰克福-古本集团。
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
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就是一个帝国覆灭的全过程。从苏联英美三大强国开始计划攻克柏林开始记录,一直到柏林完全被攻克之后,城市人民悲惨的下场结尾。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记录在整个攻克过程中标志事件。
纵观整个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通过八个部分可以完整的看到整个德国柏林的覆灭,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主义的粉碎。苏联和英美在1944年就开始 决定 击碎纳粹主义,而斯大林在这场战役中付出极大,就连最后的对决也发生在苏联与柏林中。这也给战胜国在划分欧洲版图的过程中,苏联不自觉地就占得优势。
在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中,也可以看到德国,作为曾今的强国的逐渐覆灭。德军在当时的世界上相当强大,这也是希特勒闪击波兰挑起二战的底气,但是在苏联和英美进行围剿的时候,长久的消耗也让德国承担不起。另一方面,日本被美军直接打到家门口,不敢轻举妄动。孤立无援的德国覆灭是必然的。
作为德军的领导人希特勒他的生日也是在炮火中度过,当时的希特勒依然是雄心勃勃。但是在苏联逐渐攻破德国东线,进驻到柏林的时候,希特勒在自己的府中饮弹自杀。当时的柏林人民甚至主动向攻进来的苏联军队提供白面包,主动求和。而德国的军官们在淫乱中麻痹自己。被攻克的柏林,人民的生活惨不忍睹。
在柏林读后感五百字快!!!!!!!!!!!!!!!
《在柏林》主要内容
火车车厢里一对老夫妇在失去三个为国殉难的儿子之后,头发灰白的老父亲仍然要上前线,而神志不清的老母亲只能去疯人院。作者借此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呼吁和平的到来。
《在柏林》500字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了奥莱尔的《在柏林》一文。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柏林》一文主要记叙了: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和他身体虚弱的妻子在火车上,妻子在不停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别人以为是神经病。后来老兵解释道:“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通过这一个小片段,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感受到了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战争使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毁灭。
我们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应该为幸福生活而高兴。应该在这样的年代里努力学习,报答那些为美好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我们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让蓝天充满欢乐的笑声,让大地充满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和谐美好。
《在柏林》读后感
《在柏林》这篇文章出自美国女作家奥莱尔之手,虽然内容不长,却引发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文章开头写出:在战争时期许多健壮的男子都被选去服兵役,火车上尽是妇女和孩子,就可以知道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是难以计数的。战争毁掉了人民居住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失去亲人,从原本幸福的家庭变成了孤儿。战争也使人民伤亡惨重,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战争总是要结束的,但时间却永远也不能抚慰人们心里的恐惧。就像文中写的: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一直数着“1、2、3……”她的三个儿子,因为战争而牺牲,而现在她的丈夫也成了后备役。老兵为了不让她再次神志不清,在上战场之前把老妇人送进了疯人院。老妇人瞬间变成了寡妇,一个圆满的大家庭,现在只剩一人。这是多么寂寞的事情,多么沉重的打击,怎能让人接受?
有一位不好学的同学跟我说学习太没劲了,多想回到战争的时候,比在手机上打游戏有趣多了。刚上初中,学业确实比较紧张,但里面也有快乐。他没有真正全面的认识战争,只觉得战争就像游戏一样简单而已。
我们应该庆幸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但现在却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经常发生战乱的国家。十几岁的少女常常在黑市上被别人买走成为奴隶;宽阔的草地上还残留着子弹碎片;曾经居住的家园如今只剩残骸……
我们身为中国人,应当珍惜现在和平的幸福生活。请大家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负韶华,谱写自己美好人生的乐曲吧!
火车车厢里一对老夫妇在失去三个为国殉难的儿子之后,头发灰白的老父亲仍然要上前线,而神志不清的老母亲只能去疯人院。作者借此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呼吁和平的到来。
《在柏林》500字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了奥莱尔的《在柏林》一文。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柏林》一文主要记叙了: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和他身体虚弱的妻子在火车上,妻子在不停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别人以为是神经病。后来老兵解释道:“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通过这一个小片段,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感受到了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战争使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毁灭。
我们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应该为幸福生活而高兴。应该在这样的年代里努力学习,报答那些为美好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我们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让蓝天充满欢乐的笑声,让大地充满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和谐美好。
《在柏林》读后感
《在柏林》这篇文章出自美国女作家奥莱尔之手,虽然内容不长,却引发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文章开头写出:在战争时期许多健壮的男子都被选去服兵役,火车上尽是妇女和孩子,就可以知道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是难以计数的。战争毁掉了人民居住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失去亲人,从原本幸福的家庭变成了孤儿。战争也使人民伤亡惨重,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战争总是要结束的,但时间却永远也不能抚慰人们心里的恐惧。就像文中写的: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一直数着“1、2、3……”她的三个儿子,因为战争而牺牲,而现在她的丈夫也成了后备役。老兵为了不让她再次神志不清,在上战场之前把老妇人送进了疯人院。老妇人瞬间变成了寡妇,一个圆满的大家庭,现在只剩一人。这是多么寂寞的事情,多么沉重的打击,怎能让人接受?
有一位不好学的同学跟我说学习太没劲了,多想回到战争的时候,比在手机上打游戏有趣多了。刚上初中,学业确实比较紧张,但里面也有快乐。他没有真正全面的认识战争,只觉得战争就像游戏一样简单而已。
我们应该庆幸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但现在却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经常发生战乱的国家。十几岁的少女常常在黑市上被别人买走成为奴隶;宽阔的草地上还残留着子弹碎片;曾经居住的家园如今只剩残骸……
我们身为中国人,应当珍惜现在和平的幸福生活。请大家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负韶华,谱写自己美好人生的乐曲吧!
本文标题: 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读后感(柏林战役电影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137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