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Opinions and Statements(liruihuan/2021)

发布时间: 2021-10-13 10:40: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第一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承认世界上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依据这一观点,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

读书笔记——Opinions and Statements(liruihuan/2021)

第一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承认世界上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依据这一观点,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这种实践不只是个人的直接实践,还包括对纵向历史的继承和对横向经验的借鉴,离开这些就很难谈认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据这个观点,改革开放就包含着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借鉴。P1后退一时可能好过,但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这样断言,离开了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P17我们要学会在改革发展的动态中解决问题,而不能因为一时出现的问题又回到老路上去。P20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深化。P37坚持不折腾、不争论,这是搞建设的基本前提。P45我们国家人不少,地不小,资源不缺;我们的人民一不懒,二不笨,为什么发展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折腾。P46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不争论”,反对让无谓的争论耽误时间,主张先干起来再说。P50列宁说过:“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P53小平同志还讲到,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P54总之,讲中国的改革,离不开人的因素,所有的改革配套都是与人配套,不能离开人。P58必须把握好稳定、改革、发展三者结合的度。因此,我们提出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十分注意把握好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原则,以便把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缩小到最低限度。P90对于改革,我们讲了三句话:第一,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难免有些不完善;第二,改革实际上是一次权力、利益的再分配,难免有些不公平;第三,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的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系统工程,难免有些不协调。因而,在一个大的改革步骤出台以后,有必要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巩固、消化、补充完善。P97毛主席讲过,党有两方面的任务,第一是给群众什么,第二是向群众要什么。P107简单地讲什么群众的承受能力差是不行的,而应该讲政策是不是超过了群众的觉悟水平。P115大家知道,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以及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坚持联系的观点,就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考察事物,充分注意到构成这种联系的条件及其变化,坚持协调渐进,注意整体效应。P127我讲过,就我国目前形势看,就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看,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要求来说,我们的改革必然表现为渐进性、同步性、迂回性。P142无视自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力量,是唯意志论;听任自然摆布,否定人的能动作用,是宿命论。人不能违背规律、改造规律,但人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P153群众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讲任何推动历史推进的事业都是人民的事业、任何创造历史的过程都必须有人民的参加,讲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主要是从这一观点出发的。P216我们革命的信念,前进的动力,智慧的源泉,其最深厚的基础统统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P231我曾经当过木匠,现在阴差阳错地当了市长,我们是完全平等的。我觉得真正使人信得过、靠得住的还是干活的。你给他办一点事他记着,他知道你不容易,因为都是干活的。没干过活的他老看着活简单,你给他干那么多,他说你干得少;你给他干那么快,他说还可以快,因为他没干过活。P254人人都在为别人服务,每个人都在被别人服务。P252不管什么人,不管多清高的人,多以为了不起的人,在化粪池里看,拉的屎是一个德行。有些人就是提起裤子不认账。所谓伺候人,事实上是人人伺候人,人人被伺候。P253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旧体制的最大弊病就是抑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改革就是要革除这种弊端,建立新的机制,激发出每个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P258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群众是主人,改革必须突出群众的主人地位,必须重视群众的情绪,必须注意从群众的觉悟和意愿出发,制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实施措施,首先和第一位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群众的觉悟和意愿,凡是多数群众不赞成的做法,纵然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也不能简单从事,勉强或急于去干。P258如果只见物不见人,只见领导不见群众,只知道金钱的力量不知道精神的力量,只知道在屋子里冥思苦索不知道向群众请教,那就无法完成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P259弄清人民群众真实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是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P261真实、全面、及时地弄清群众在想什么,并不容易。P262昨天总书记和我听一个委员讲,现在民间流传一副对子,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加水,水到渠成”,横批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我们政协委员接触群众面广,了解真实情况多,可以多向中央提点建设性的意见。不能光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要说怎么对怎么行。人民群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的实惠,可是相当一些人的“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P263你不关心群众的“大事”,群众就不会关心你的“大事”。P278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P288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是从一件件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中来观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P291但是,很多事情开始时认识常常不能完全统一,如果要求完全统一了,那就许多事都不能干。P300所谓民主是个过程,是指经济什么样,政治什么样,文明文化程度什么样,民主就只能是个什么样。超越经济程度、超越文明文化程度的民主,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因而民主是相对的,是个过程,是动态的,是变化的。绝对的民主、绝对的自由怎么可能存在呢?P308但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不能脱离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空谈民主,简单照搬西方的民主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否认中国的民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也是不对的。P310如果经济不发达,就很难一下子提高文明程度。P309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不发达,过去相当长时期是封建社会,有一段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讲民主不能脱离这个国情,否则就不利于稳定,就会乱,就会影响民主的进程。P310


第二册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匆匆忙忙地搞、脱离国情地搞,就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就会造成国家的混乱,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P314积极推进民主与稳定也是统一的。不实行真正的民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稳定。离开稳定,没有稳定的局面,到处乱哄哄,谁也不管谁,谁也管不了谁,那就根本不叫民主,也无法建设民主。P322一旦乱了,什么民主、什么自由、什么人权,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在这方面是有过深刻教训的。P332商量是领导者民主的表现,开明的表现,高明的表现。P33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来源于实践。这里所说的实践,不是指哪一个人的实践,而是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认识也总会有局限性。高明的领导之所以高明,主要不在于他的脑袋比别人聪明,而在于他善于综合,善于概括,善于汲取更多人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如果离开人民群众这个实践的主体,只凭个人的苦思冥想、个别体验,甚至自以为是、闭目塞听,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就不会作出正确的决策,就无法把事情办好。在商量的过程中了解各方面情况、集中群众的智慧,这是领导者少犯错误、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每一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是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一个新的认识过程的开始。这些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群众意愿,能不能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离不开与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进行商量。P335不能把这种不满意看成是消极的东西,而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它能使我们头脑冷静,审慎工作,不断进去。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这种满意与不满意的矛盾中前进的,旧的不满意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不满意,促进我们不断地研究新矛盾,解决新问题。P340毛主席有一段大家都熟悉甚至会背诵的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P344邓小平指出,一个政党需要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P346中国的改革,如果干部人事制度不改革,其他一切改革都靠不住。我们现在的干部人事制度从下边往上边看,透明度低,掩盖物太多,搞得有些神秘化。为什么有些干部怕领导不怕群众,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群众面前什么离谱的话都敢说,什么离谱的事都敢做,怕仆人不怕主人,就是因为他的命运在领导手里,吃谁的饭,当谁的官,拿谁的钱,把领导赏识和群众拥护看作两码事。P351我们领导者在工作中常常碰到两种人:一种是顺着捧的,一种是顶着干的。一般来说,对顶着干的,我们比较注意;对顺着捧的,我们则常常上当吃亏。P359这总比那些什么也不干,整天盯着别人挑眼的、“常有理”的人好得多。你什么也不干,当然挑你的错挑不出来,就像我前边讲的,你说“我没污染”,你什么也没写,你哪来的污染?P361我讲过,领导身边一定要有几个有见解、敢直言、联系面广的人。P362批评必须注意方式,首先要出于善意,第二要掌握事实,第三要注意方法。P363与此同时,有批评,还要有谅解。P364有人会讲,你当政协主席,对政协的事都说不明白,这算什么主席啊?我倒以为,认为个人对凡事都能说明白的人,这个人一定是不明白。若干人就是因为老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最后做了很多糊涂事。这叫作“假明白真糊涂”。正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智慧,所以才要那么多人、那么多委员、那么多界别共同协商,共同探讨。毛主席多次强调: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P368这里我引用三句话,第一句是:自我批评谈谈感想,互相批评提提希望;第二句是:批评下级哄着护着,批评同级包着让着,批评上级捧着抬着;第三句话:有问题当面不说背后说,开会不说会后说,是非面前不开后,遇到矛盾绕着走。P369什么问题都是完全统一,没有不同声音,并不正常。P372双方都说大胜仗。这么报道,是因为多数群众需要鼓舞,需要振作,需要斗志,需要团结。P374我们有些人的毛病在于习惯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人不怎样那个人也不怎么样。那你说怎么样才对,怎么样才行?我们不能光搞大批判,应该提建设性意见,应该研究怎么样才对,怎么办才好。P384现在下面的干部和群众对相当一部分领导机关有意见,说这些领导机关办事拖拉,工作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离不开,惹不起,靠不住”。P387由毛主席这段话可以看出,人民的概念也会改变。然而不管大目标和人民概念怎么改变,人民创造历史这一基本观点不能改变,为了大目标需要大团结、实现大团结需要大目标这个道理也不能改变。P393我们坐在一起,政治不谈谈经济,大的不谈谈小的,近的不谈谈远的,总是可以谈起来嘛!P418大家在一起总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给别人留些存在与活动的余地。如果你挤得人家一点空间都没有,互相一伸胳膊、一伸腿就碰上了,不能怨别人蹬了你,而要怨你自己留给别人的空间太小。P447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P449一些人看法上有毛病,把有神论和无神论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变成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之间的对立,这是错误的。P492在我们的主张里,物质第一、客观第一、存在第一。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其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任何违反其内在规律的外部干预,任何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处理,都是不能奏效的。所谓客观,除了自己的思想,其他都是客观,宗教的存在也是客观。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有其发生和发展的深刻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规律。过去的解释,认为宗教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低下。但现在的情况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加大,但宗教信仰者并没有减少。P505大步向前,有人在后边嚷两句、骂两句,不要紧,不管他,他也就没劲了。你也把他当个事,他越觉着自己很了不起,“人来疯”。P515我好说两句话,叫做心中有数装糊涂,心中有数团结多数。P527所有的事情都商量周到了是不可能的,事情时错综复杂的,常常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出来,所以有些不周到之处,相互之间都要谅解。P532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善于发扬人的长处和优点,并在发扬其长处和优点的过程中帮助人克服其短处和缺点,而不是首先抠住人家的短处和缺点把人治住。P534比如,有些人整天热衷于走东家,串西家,“茶碗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光琢磨人,不琢磨事。P537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P543由实践到理论是一个飞跃,由理论到实践也是一个飞跃,这个飞跃更重要,更难。P545毛主席讲过,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教育群众是马列主义的原则。P546犯罪的人,也都不是天生的坏人,都有其犯罪的发展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教育,有些人就未必真的成了犯罪分子。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党能够把战争罪犯、封建皇帝改造过来重新做人,而现在许多犯罪分子,多数是年轻人,可塑性更强,为什么不可以把他们改造成新人?P547


第三册应当说,错误看待形势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夸大阴暗面。正面教育、正面宣传,是理顺群众情绪、用大满意消除小满意的有效方法。P613教育为主,不是惩处为主,个别处理可以,处理多了就等于没处理。批评是必要的,目的是引起自我批评,批评不能引起自我批评等于没用。P616和60年代初期比,现在的困难小得多,起码从吃穿用上讲不至于到那种程度,毛病在于思想上的不一致,起码从吃穿用上讲不至于到那种程度,毛病在于思想上的不一致,就是我在几次会议讲过的那句话: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有意见;从来没有对这么多事都有了意见;从来是有有意见的就有做工作的,而现在做工作的人也有意见。宣传工作就要在如何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大家的劲头鼓起来上面做文章。P621但是要注意把人们的缺点和特点区别开来,不要把人们的特点误认为是缺点加以抹煞。P670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并合理地发挥出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好坏的标准。P672大家都有意见,似乎大家都有道理,又都没有责任,这就需要教育,需要解释。P675经济问题说到底是个生产力问题,而发展生产的根本问题是个生产者的情绪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积极性。P679小平同志视察我市时,对天津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觉悟水平给予很高评价,说:“群众高兴了,事情就好办,也容易办好。”P680新的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在变,客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做思想政治工作理所当然地要研究这个“变”。P688上边不能说得太细,太细了就不准了,就没有普遍意义了。P705领导干部没有功就是过,没有成绩就是问题。P844一般地讲,任何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论是有成绩、无成绩,成绩大、成绩小,都会有对立面,用农村的话讲都有“仨亲俩厚”。P850有的人有文化、很聪明,工作后又一直在机关、在领导身边,很受领导赏识,可提起来后顶不了事。他们话讲得很多,表面上看有条有理,自己也觉得很得意;可别人却说,话讲得没错,但没用、“不着调”,不解决实际问题,“好人误事”。P851我讨厌告黑状的人,对一起工作的人,乃至对自己的下级,当面好好好,偷偷地跑到上边告一大状,有内容,有记录,很系统。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先问他,你找他谈过没有?你批评他了没有?那么作为你的同志、你的部下,你看到缺点不找他谈,不批评他、帮助他,跑我这儿来说这一通是什么意思?是证明你正派呢还是证明你忠于领导?我不反对向领导反映情况,但处事要处以公心,对同志要好心。同志之间有意见可以当面谈嘛,我们绝不能让这种人进领导班子!对人总是要宽厚,总是要诚恳。P855勇气来源于底气,所谓底气,就是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P858一种人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就是不避邪,正确的东西有人反对他不敢坚持,错误的东西有人坚持他不敢反对,跟谁都是好好好、是是是,可以、可以、真可以,“手抓两把泥,脚踩西瓜皮,得抹就抹,得溜就溜”。这种人在关键时候就会误事。还有一种人能坚持原则,但方法太简单,不能团结多数,工作很积极,但由于他的积极闹成大家都不积极。“三不”:不吃苦,不得罪人,就不称职。P860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必须引起注意,即越是能干工作、干工作多的人,越有人反对。如果以反对人数计算,干工作的往往比不干工作的反对的人多。因为干工作就要说话,就要办事,就要待人,老说话难免有失,老办事难免有错,老待人难免有怨,归在一起就是某人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得罪了人,比不干工作的人毛病还多。P862“手抓两把泥,脚踩西瓜皮,见着问题就抹,见着矛盾就溜”。那种小节貌似周到而不干事的人,反而什么毛病也逮不着他。因为他用不着说话,说话也净说门面的话、圆滑的话,专门买好。P863不少事情,好像一、二、三头头是道,一较真就糊涂了。P894权力大,未必真理一定多;对一般情况了解多,未必对具体情况了解得准。P899选拔年轻干部主要的也是看这一条,看他工作的出发点、过程和实际结果,而不能简单地凭听一次汇报,看一篇文章,就提拔、重用。P903毛主席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P909笼统地说人少人多、管少管多不对,但一般来讲是因为人多,管人的人多,造成被管的无所适从,因而都管又都不管。有时候领导爱生气,说怎么我这么管你,你都不听。其实就是因为你管,工作才上不来。打个比方,婆婆娶了两三房儿媳妇,该分家吧?不。她想,分家后孩子们怎么过啊?我给他们张罗张罗,大家还在一起过。为此,老太太起早贪黑,每天算计着今天给这个儿媳买个毛衣、明天给那个孙子买点吃的,每天都累得腰酸腿疼。结果儿子、儿媳都有意见,说老太太哪天把锅烧糊了,哪天碗没刷干净,哪天把饼子贴生了。老太太也生气,说我每天累死累活,你们还有意见,我不管你们了。一赌气,分了家。分家后各过各的,柴米也省了,意见也没了,老太太到各家去吃饭,都挺欢迎,今天吃鱼,明天吃肉。其实你早不管,早没事了。P920


第四册我们有些同志沾染了一些很坏的风气,他们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高谈使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阔论使他们耽误了许多事情。有些同志“茶碗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他们习惯于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就是不说怎么样才行;他们总喜欢说这人不行,那人不行,就是不说自己行不行;他们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谁“进球”吹谁“犯规”;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他们涣散了别人的斗志,污染了周围的空气,误事、误国、误人、误己,此患不除,四化难矣。P931毛泽东主席加以新的阐发,把“实事”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把“是”看作客观事物的规律,把“求”当作研究、探索。P96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唯一”,就是没有其他标准。从一般情况来说,社会上公认的东西,多数人同意的东西,往往是正确的;从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角度讲,领导者要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从真理观的角度讲,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决不能以多数或少数为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上常常有这种现象,真理往往是少数人发现的。因此,辨别一种理论和意见正确与否,主要的还是看实践,看实践检验的结果。P991我们决不否定普遍性的意义,也不反对经验的重要作用,我们反对的是“唯理论”和“经验论”。我们从来认为,只有原则和理论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但原则、理论必须以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材料作依据。而我们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只讲书本怎么说,不谈自己怎么看;只有原则怎么样,没有具体怎么办。人们说,“想听的他们没讲”,“所讲的都是听腻了的”,是“文人编的、报上抄的、屋里憋的、应付会的”,是名副其实的“空洞无物,言之乏味”,既没有错处,也没有用处,并讽刺说,“不是高棋,不是臭棋,而是废棋”。这些人似乎是很重视原理、原则,实则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最根本的原理和原则。P998一个自然科学家,一个专家,一个对某些方面业务知识比较熟悉的同志,被提拔为领导干部,那么他过去的学识、经验和阅历,能否成为他今天搞好领导工作的有利条件,能否成为他作为领导者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积累过程,关键在于他能否对过去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哲学的概括,把个别上升到一般。有了这种概括和上升,原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就有助于他适应新的工作、增强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认识的来源讲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识的水平与实践的次数成正比。具体到每个人,能否进步和进步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能否善于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能否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能否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赋予工作经验以哲学的意义,这是所有人能否做好工作,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共同性问题。P1047毛泽东同志说过,只有感性材料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P1073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它,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做到;另一方面,客观事物本身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丰富地占有、精确地选择材料,系统地了解周围的环境、历史和现状,也不是简单地不下一番苦功夫就能做到的。P1096政策和策略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问题,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须研究和把握的问题。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有些事情要多做多说,有些事情要多做少说乃至不说,有些事情必须做、经常做但未必经常说,尤其不能不分场合地说。比如,人人都要吃饭,都要拉屎,而人们常常只说吃饭,却很少说拉屎。P1113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他说:“检查自己背上的包袱,把它放下来,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放,实在是联系群众和少犯错误的必要前提之一。”P1143总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编顺口溜、凑四六句,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将丰富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经过艰苦的思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科学的抽象不是主观臆造,而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总结经验的整个过程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P1173要广泛搜集材料,掌握与事物相关联的一切情况;要注意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了解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要善于抓典型,解剖麻雀。总之,要尽可能把材料搞全了、弄准了。材料缺东少西、虚假差错,工具再好,加工的本领再大,也不会制作出好的成品。P1179搜集材料要花很多时间,但这是必需的,是总结经验最大量、最经常、最具基础性的工作。P1180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名文章里,他首先强调的就是“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大胜仗”。特殊性与共同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道理是辩证法的精髓。要学会总结经验,就必须懂得这个道理。P1181我讲,“立竿见影”就主观愿望来讲,是号召你学以致用,尽快地联系实际。但如果真的把理论看作个“竿”,把实际中见效看作个“影”,认为学了马上见效,我看没那么简单。感性认识是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都需要有个过程,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需要有感性经验的积累,需要有反复的思索。P1196世界上的事往往具有多重意义,人们在办事的过程中重视直接的目的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忽视直接目的外的其他方面的意义。中国有句俗话叫“借机成事”,就是说借办某件事的机会也成就其他的事情。P1241

本文标题: 读书笔记——Opinions and Statements(liruihuan/2021)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593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写小说提纲看了《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