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找颗糖吃!有人下班后打游戏到半夜,有人花了好不容易赚来的钱支持偶像,有人选择大吃大喝再和朋友一起去唱歌,...
在悲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找颗糖吃!有人下班后打游戏到半夜,有人花了好不容易赚来的钱支持偶像,有人选择大吃大喝再和朋友一起去唱歌,这些都是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甜。
1. 如果以后有谁得罪我,我就要推荐他去读这本书!
花了三天时间,我读完了袁凌的《在别处》。
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也不是一本有趣的书,更不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我读的时候也万分痛苦,像是在接受一场永无止境的考验。
每天我读三分之一,接受三分之一的考验,然后休息,第二天继续,终于,在今天,我读完了。
也经历了所有的难关,但我通过考验了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让我回到读书前的那一刻,我还是会选择读这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毋庸置疑。
但这本书也有很多很多缺陷,他的笔法,叙述方式都不讨喜,也就是不迎合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
我们已经习惯于一目十行,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但这本书太过琐碎,第一章节提到的某个情节,直到倒数几页才有后续。
如果没有耐心,读这本书将是一种折磨,一种酷刑。
读完以后,我深深觉得,如果以后有谁得罪我,我就要推荐他去读这本书。
这本书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你读了一点就想放下,但又不能完全放下,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像是在地狱接受生前的刑罚。
一遍又一遍,在磨盘上奔跑。却又躲避不了被碾碎的命运。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差不多半生的经历,小时候的家乡,长大后的漂泊。
第一篇《北漂纪》写得非常好,讲述了自己在北京数年的漂泊,和几任女友的感情经历。
在文中,作者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意思,或者因为他是一个所谓的非虚构作家,不擅长遮掩,反而擅长揭露。
在这篇文末,他写到自己为了打发空虚寂寞买了一个充气娃娃,在离开北京之际,把她埋在地下,可她后来被挖出,身体被折断。
作者由此明白了北京不属于他。
现在很多人写北漂,偌大的北京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我也看过一些,但都没有他写得好。
像是这段,“我明白了,这片土地上没有任何一块地方属于我,不论是播种庄稼蔬菜,还是仅仅埋下一个充气娃娃。就像我住了九年的出租屋,并不会和第一天离我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其他篇目则讲述了他的家族,朋友,恋人。
这么看来,这本书相当于自传,但又不完全等同。
每一篇都有主题,但都是从作者自身的经历出发。
和我4月读的那本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很像。
当然,他的经历没有马尔克斯那么传奇,他的叙述也没有他那么吸引人。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生活都非常苦。
马尔克斯的苦埋在底下,你越是读越是能品出来,时间长了,才能理解。
他的苦平铺直叙,浮在表面,虽然没有刻意地说我过得好苦,但确实,每一篇都写尽了生活的苦。
自己的苦,家人的苦,朋友的苦,生活的苦,恋爱的苦。
我读书的时候,嘴巴里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苦啊。
读完以后,我真的很想找颗糖吃。
现在活着的人,哪一个生活不苦了?
大家生活在重重的压力下,连从屏幕前抬头呼吸一下都很困难,更别说让他们努力奋斗,追求梦想了。
当连活下去都成为了一种奢望,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体会生活的美好。
前不久腾讯某高管说,我们在庆祝青年节的时候,青年正在睡觉。
如今青年想在青年节睡一觉都不容易,还要被别人指责他们不够青年。
看过一些写追星族的文章,他们疯狂,他们热爱,极致者几乎是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其中。
好不容易赚来的钱买了几百字数字专辑,最终反映出来的只有一个数字和一句偶像的谢谢。
我以前无法理解,现在倒是慢慢能理解了。
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是泡在苦水里,只有那耀眼的明星,才是生活中唯一的指望,唯一的糖。
就好像一个人躺在生活的谷底,遥望触不可及的星空。
2. 在悲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找颗糖吃!
我的生活也很苦,时常想找个人倒倒苦水,但大家都很忙,没空听我说话,发在网络上,也几乎没有阅读。
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谁都想在紧张苦闷的工作之余,看点轻松愉悦的视频,或者帅哥美女,给自己一个幻想。
不如此,只怕明天上班都没有动力。
理解的,但我还是要说。
我这份工作其实很简单,一天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所以我才有这么多时间读书,写小说。
但在不久前,有个同事说我负责的这个账号是他的,原因是他投了钱推广。
我原本无心和他争辩,毕竟我还在实习期,又没有业绩压力和提成,但他不依不饶,说了很多冒犯的话。
我和他在群里吵起来,最后我的直属领导让我别回了。
他的话语落在群里,没有回音,渐渐地消散了。
事后,我想,我和他争辩的时候就像是两个小丑一样。
在群里,在领导面前,争着说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像是在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实,我和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我的文章是复制粘贴的,他的推广是第三方刷阅读量的,现在想来,真是好笑。
停止争辩后,一切如常。
没有领导出面,即使他们看见了,毕竟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不值得的小事情。
我和那位同事,都只是为他们赚钱的工具而已。
只要工具能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闹大,即使两人内心都受到了伤害,又能怎么样了?
谁关心了?这么一想,我想和他同病相怜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苦楚,苦得说不出来。
多少人曾经在深夜里流泪,一个人在回出租屋的路上大喊大叫,在莫名的情景下笑出声来。
但那又能怎么样了?生活还是在继续,明天还是要上班,这似乎成为了无解的圈套。
在悲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找颗糖吃!
有人下班后打游戏到半夜,有人花了好不容易赚来的钱支持偶像,有人选择大吃大喝再和朋友一起去唱歌,这些都是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甜。
我的甜是读书和写作,看上去似乎有点优秀。
但他带给我的其实和大吃大喝是一样的,这些糖果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有句话很流行,彼之蜜饯,我之砒霜。
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糖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去模仿别人。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苦也是自己的。
最后,作者在描述自己小时候生活的时候,我很有感触。
特别是写小时候的老房子,家族一堆人一起住的场景。
我家以前也是这样,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一家人各自打拼。
看上去更好了,大家却没以前那么开心了。
过年的时候,没人去看春晚,都凑在一起打牌,我看着他们莫名的生气。
但我看到年迈的奶奶在妈妈的怂恿下收茶水费
长大的弟弟在牌桌上大吵大闹和他冷若冰霜的父亲争执
爸妈轮流上场相互指责对方打牌技术不行时
我突然又有点开心了,或许家人一直都在,欢乐也只是换了种方式。
我没有加入他们打牌,一个人坐在楼上看小说,听着楼下的动静,也并不觉得很寂寞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