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度亡经》是一本由莲华生著作,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西藏度亡经》精选点评:●还是荣格给这本书写了详细的评述。。●“所有这些悉皆如梦、如幻、如响、如干达婆城,如海市蜃楼,如镜中
《西藏度亡经》是一本由莲华生著作,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藏度亡经》精选点评:
●还是荣格给这本书写了详细的评述。。
●“所有这些悉皆如梦、如幻、如响、如干达婆城,如海市蜃楼,如镜中之影,如水中之月,如幻灯所映——没有一瞬真实不变。实在说来,它们悉皆虚妄;它们悉皆不真。”
●“习死以知生”;相比正文的救度文,前言附篇等内容对于了解“度亡经”更有帮助
●我希望自己能背下来
●书是好书,对于中阴身这个概念,还是心存怀疑,内心始终认为,宗教是指引心灵找到希望的源泉,而正能量是所有宗教从头灌输的思想,是一盏明灯,是从善弃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所谓密宗,在佛教里,是六世轮回中找到一种死而轮回(中间过程)也要【行善】的终极目标。 10万菩提而代表的10万个磕头,也是这样,它是一种信仰,更是生而为人的希望。
●念咒翻译过来有点搞笑
●看过乾编、坤编(未读附注)
●读完第一遍
●不错吧?高三读了一年
●现在还不适合我读.06-12-19
《西藏度亡经》读后感(一):有点迷信
因为亲人去世后才接触的,刚开始觉得心里有种倚靠安慰,而且还有可以补救的感觉,但后来有了正见信了南传佛法后觉得这是迷信,不过对于痛失亲人后缓解心中痛苦也是很有用的,仅此而已。。。。。。。。。。。。。。。。。。。。。。。。。。。。。。。。。。。。。。。。。
《西藏度亡经》读后感(二):寻找真相,不对未知的事物枉下定论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
这本密宗的重要经典描述了人类在死亡后49天内,中阴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将要经历的一切境像,可以把它当成死亡后的探险指南来读。读起来非常过瘾,就像看一部魔幻大片。
我的态度是:不对自己未知的事物枉下定论,先以开放的态度去读一读。
《金刚经》上讲到“不以身相见如来”,“如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生死只是因缘而生的虚像,佛学认为每个生命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自性清净之身,即法身。死亡也是寻找“如来”之旅的一小段吧?
但了解生命的真相的过程不能失了次第,就如同上台阶,要一级一级的来,“知生死”才只是第一级台阶啊。
《西藏度亡经》读后感(三):浅论《西藏度亡经》
曾经拜读弗洛伊德的书,然后找到了荣格心理学著作,然后发现了这本《西藏度亡经》,花了些时间大略读了下,令偶对密宗不传之思想有些肤浅了解。
病危的患者如何面对死亡,突发灾难遇难者其亲人如何经历这事件,等等均是无法逃避的问题。西藏哲学中阴解脱的思想本质是灵魂不灭,往生循环,讲述了人在生的时候必须要了解死亡并做好准备,在死亡到重生过程中将面对何种情景,如何念诵经文,应对选择,最终至不生不灭的解脱入佛界,或者得到上品化生投胎,不至于沦为饿鬼、畜生、地狱等三恶道中。
此书源于8世纪的印度莲花生时代,后传入西藏成为密宗经典。1919年开始为一位饱学的西藏喇嘛达瓦桑珠和另一位美国学者伊文斯·温兹合作译为英文,从此这部死亡圣经向西方世界揭开了神秘的密宗哲学之一角。其后多次掀起西方研究密宗和藏传佛教的浪潮。
相比浩瀚的佛教经典,此书译作语言较容易被现代人所阅读,被称为死亡的旅行指南手册,明白易懂的阐述了佛教的精华思想。然而不论如何易读,有多少中注疏解释作品存在,此书的神秘始终存在,因为此书只有对带有精神理解能力的人,才愿开放。
西方世界曾有多篇报道,讲述濒死之人在被救护转危为安后,告诉世人在濒死状态看到的情景,大多为一条长而暗的通道,通道的劲、尽头是明亮的光团,走过通道时会回顾自己一生。有心理分析这是人的深层回忆中出生的过程,通道即产道,光团即人世间,等等。相信万法归宗,真理是唯一存在的。
《西藏度亡经》读后感(四):彻头彻尾的臭狗shi
中蕴这个概念,在正经佛教(印度佛教&中土佛教)里是有的。但是中蕴身、中阴身度亡经各种扯蛋,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一颗毒瘤。
换句话说,这个东西的文本,是一个正经的藏传佛教文献/文书,但是它算不得正经的佛教内容。请把藏传佛教和正经印度佛教、中土佛教分看。藏传佛教顶着个“佛教”的名词帽子,但是它跟正经的佛教(印度佛教&中土佛教)是两码事。
答癞喇叭专门给这个文献的英文版写过序言,具体内容不说了。但说这个文本本身,它蕴含了典型的藏地本土巫术、苯教的各种残渣余孽。正经的佛教哲学,佛教理论,虽然在讲如何斩断六道轮回,但是并不能斩断因果。而从哲学上讲,这个所谓的度亡经理论,就是取巧的斩断因果,去往生极乐的“投机手册”。书中所宣传的,与因果律有哲学上的抵牾,它在因果性与非因果性之间摇摆,撷取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说辞/成就/效果。
举个例子,因为“通奸”而药死武大郎的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如果使用这个秘法,能不堕“地狱”,不入“轮回”,斩断“因果”吗?
正经佛教的答案一定是,不能。
这本藏教垃圾的答案是:可以。
另外说一下译本。文书是要用来读的,又不是诗,句子需要有清楚的主谓宾定状补,需要指代清楚。然而事实是,徐的译本,语文彻底的不通,主要段落全是病句,满口梦呓般地扯蛋,彻底的不知所云。这种所谓的翻译,离及格线有十万八千里远。藏文我是不会的,英语我能看懂。英文版语义清楚,语句通顺,所以汉译本问题完全出在徐这个傻逼身上。(徐译汉语都成这样了还不是傻逼么?)
这文书扯蛋,汉译本又彻底的不通,完全是狗屁不通。那么这么多五星好评是怎么回事?
答案指向:智商欠费的下等人。傻逼没人cao了。
《西藏度亡经》读后感(五):一个仙人的飞行失事
《元亨释书》卷十八云:“久米仙人者和州上郡人,入深山学仙方,食松叶,服薜荔。一日腾空飞过古里,会妇人以足踏浣衣,其胫甚白,忽生染心,即时坠落。”
女子的肌肤洁白,与寻常物品色泽不同,大致不差;可久米仙人学道日久,一瞥之下,竟然从空中坠落,与其说是妇人胫白眩目之故,不如说是他本人的一念之力。《新约》中的说法极为相似:“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马太福音•第5章•28》)极权社会里,或许会有所谓“思想罪”(参阅《1984》),一般而言,行于意识而止于行动,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罪行,因为根本就没有化为“行”。但是注重内省的宗教却极为注重,佛教八正道中,“正见”、“正思维”、“正念”,都属此类。
语言有力量——一语成谶、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为天地立心……“心”的力量,悠忽缥缈,甚难捉摸,却又森然存在。傅伟勋分生命的内在问题为三层:心理问题、精神问题、实存问题。弗洛伊德所有的思考都停留于第一层,而禅定则似乎是通过第二层,曲折上升抵达第三层。肉体的牵绊,是关键的因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女子尤重视肉体,爱好夸饰,整理姿容,其不及男子之故,即在于此(没有任何鄙视女性的意思)。思接千载,神游万里的经历是愉快的,而灵魂一旦挣脱了肉体的执拉,“念”的力量则尤为显著。
根据《西藏度亡经》,人死后十四天的中阴身,具有超常的官能:“尊贵的某某,再度谛听。所谓‘感觉官能无不具,无所障碍任运行’,系指:你生前也许曾经眼瞎、耳聋或者腿瘸,但到了这个死后的层面,你的眼睛就可见色,你的耳朵就可闻声,以及所有一切其他器官,也都可以毫无障碍地发生敏锐而又完全的作用……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游遍须弥山周围四大部洲;你一念想到那里当下就到那里,不消壮士一屈臂或一伸手的功夫。对此种种虚幻变形的神通,绝对不要贪着,不要贪着。”(《西藏度亡经》P97-98)
除神通之外,“念”也不同寻常了:“尊贵的某某,总而言之一句话:你的识性此刻正处于不定的中阴状态,没有任何固定的东西供你依附,既然毫无重量,又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因此,不论你起了什么样的念头——不论那是虔诚的还是不净的意念——都会发生极大的力量。”(《西藏度亡经》P105)“当此之时,你应集中精神,系心一念。现在,这系心一念,对你至为要紧;犹如御马,要用缰绳。”(《西藏度亡经》P109)
中土天台宗智顗有关于“一念三千”的创造性的表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上》)三千之数,实不妨视之为一切色法、心法之无尽差别相的绵延无尽。
细加思量,平时生活中,也颇多蛛丝马迹,“一念之差”、“灵机一动”、“福至心灵”、“心想事成”、“若有所思”……正是“念”的作用。在此意义上,无论是把“Ideology”译成“意底牢结”(殷海光)或“意缔牢结”(林毓生),还是提出“作为人造物的第三世界”(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三联版P368),都一语中的。
杭州西湖南侧的章太炎纪念馆陈列室,进门是一块大匾,绕到后面,上有邹容与章太炎的狱中联句,因其发愿,佛教加革命,感人至深:
平生御寇御风志,近死之心不可阳。愿力能生千猛士,补牢未必恨亡羊。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