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0-25 09:42: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耶鲁科学小历史》是一本由[英]威廉·拜伦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耶鲁科学小历史》精选点评:●牛顿的那一段记忆尤深。●人类征服自然之旅●013|123,《耶鲁科学小历史》。

《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精选

  《耶鲁科学小历史》是一本由[英]威廉·拜伦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鲁科学小历史》精选点评:

  ●牛顿的那一段记忆尤深。

  ●人类征服自然之旅

  ●013|123,《耶鲁科学小历史》。(科学史的科普读物) “生命科学”的出现,远远晚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而且也是唯一一个难以用数学表达的学科。如牛顿就写过最伟大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么,有没有存在“生命科学的数学原理”呢?简约如“E=mc2”。或许,恰恰生命是一种偶然,短期(对比物质),极其复杂的事物,它难以用永恒的数学定律来表达。因为无数简单的定律的无数次结合,规模大到无法计算。

  ●很棒的文学导读书籍

  ●有一些文字译得太难懂了。

  ●入门科学普及历史书,不装,不做作,喜欢

  ●梳理了一下

  ●语言活泼灵动,读之兴味盎然,久久不散。书尾虽未列出参考文献,但亦可推知作者知识range极广。

  ●作者的选章不是太严谨,逻辑脉络不太清楚,前面写的比较有趣,后面几章就让我比较疲倦了--果然我还是一个崇尚古典的人。

  ●2019年第27本 入门科普,值得一读。

  《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一):从抬头仰望星空到俯首观察细胞

  有人曾说过,真正的科学界大师是那些能将科学原理解释给孩子们听的人。对于科学来说,专业化与普及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可惜的是,在国内这许多年来,太少人将这句话当回事了。对于科学家来说,发现高精尖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传播,让普罗大众尤其孩子们能理解、了解科学的意义所在,让前人的研究得以持续,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提倡,且为此欢欣鼓舞的事情。诺贝尔奖设立之初,便是如此筹划的。当这个奖项颁给科学家时,许多科学家早已离世多年。因为诺贝尔奖始终坚持,大众的普及程度。

  《耶鲁科学小历史》从人类社会发展之初开始,带我们回顾整个科学历史发展的里程。其中的历程,当串成一条线来细细探究时,便显得十分有趣了。什么时候人类开始仰望星空?什么时候人类开始俯瞰大地?什么时候人类希望探索宇宙?又什么时候人类体察细胞?科学的历史就是从天上到地下,从宏观到微观,继而发展成为现今的状态的。当我们还在仰望星空、解剖尸体的时候,高中生也能读懂这些内容,而当我们的科学探索朝着宏观、微观两个领域不断探索以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读懂其中的原理了。

  科学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科学的精神始终都不曾改变。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从达尔文到琴纳,科学家们都是大自然的发问者,像一个八岁的幼童,仰望着天空,俯瞰着微生物,从头到尾,孜孜不倦地询问:这是为什么呢?科学,便在这一个个为什么中,不断发展、前进,直至今日,我们必须借助各种仪器,才能回答我们心中的疑问。

  本尼迪克康伯巴奇曾经有一部得奖的电影作品,叫《霍金》。里面最后一个镜头,至今记忆犹新。霍金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之后,与女朋友站在校园的操场上。她问他:接下来,你还想干什么呢?霍金回答说:在回答了宇宙这样庞大的问题之后,我想,我会回到人类本身上来,去探寻微世界的东西,相信我能在微观世界获得相同的成就。霍金面带微笑,仰望苍天,对着上帝发出询问:Can you hear me? 就像当年,泰勒斯仰望天空时所想的一样。人类与上帝,过去与未来,完成在当下这一刻的统一,霍金在对天空发问,而人类在对着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发问: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寻找内心的答案,那么你们呢?你们是否看到了我们渴求的眼神,接收到了我们发出的讯息?

  科学在仰望苍天的时候,这也在努力探索自身。科学家们数千百年来的努力探寻,也在与哲学的终极问题遥相呼应。科学家们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出询问: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对于哲学家来说,这是一个永恒的探索。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埋头所做的一切,也在用自己的途径回答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希望知道上帝是否存在,我们探索太空;当我们希望知道人类是什么,我们探索自身。

  如果你也对科学有兴趣,不妨读一读《耶鲁科学小历史》。这本有趣的小书不光给你提供获取知识和讯息的机会,也让你有机会再一次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帮助你去思索:你从何而来,将从何处去?当你仰望星空,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二):了解科学,善待科学

  19世纪初,英国工人将自身贫困归罪于机器工业,展开大规模捣毁机器“卢德运动”。后来,人们用“新卢德分子”指代工业化、自动化、数字化或一切新科技的反对者。卢德分子恰从反面证明说明科技发展是如此迅猛,让人措手不及以至产生抵抗。科学如何一步步影响人类生活?威廉•拜伦姆的《耶鲁科学小历史》可以作答。

  给中国人留下“李约瑟难题”的李约瑟博士,耗费毕生精力写成《中国科学技术史》,轰动全球却少有人问津。只因厚厚八大册,充满专业术语和图表,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科学不应只是尖端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成为普及大众的思想,这才是“科普”的题中之义。所以,《中国科学技术史》又推出简化的普及版,我等才能略见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而《耶鲁科学小历史》一开始就立足于“小”字,将全世界的科学发展浓缩在300多页的小书中,用一场快速的时光穿梭,追溯千百年的科学足迹。

  “小”非少,而是精。科学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威廉•拜伦姆必须在漫长的科学历史中有所选择,他的用心体现在篇章安排中。威廉精选40个对人类影响最重大的科学发现,独立成篇而暗循历史秩序,彼此衔接,杂而不乱。从微生物到大宇宙,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无所不含。威廉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史名誉教授,医学史是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史,他如何选择医学发展的历史节点呢?

  威廉首先介绍的是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0年),他最早建立“体液学说”,使人类走出疾病是神赐予的谬误。由于宗教束缚,解剖人体一直是医学的禁区,但是这阻止不了人类对自身的好奇心。古罗马的“御医”盖伦(129~199)通过解剖动物推测人体结构,写成《论人体各部分的功能》,虽然并不准确,却是人类科学了解自身构造的开始。直到1543年,比利时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1514~1564)才真正掌握人体内部构造,他的《人体结构图》被威廉称赞为“惊天动地的伟业”, 安德雷亚斯•维萨里也成为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两个世纪后,英国的哈维(1578~1657)发现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将生命科学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19世纪,法国人巴斯德(1822~1859)将医学带入微生物时代,人类从此战胜了狂犬病、霍乱和炭疽病等多种传染性疾病。而现在,我们处在基因时代,将人体密码掌握在自身手中。

  从医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可以看出科学越来越精微、越来越快速的发展趋势 。正如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历史越长,巨人的肩膀越多,科学便以几何级数发展。古代几个世纪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生活不会有太大差别。而今天科技的更新换代却是日新月异,即便是同时代同一个国家,落后的乡村也无法理解以科技为支撑的城市。科技让人类坐上了过山车,在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同时,也让人产生速度过快的担忧。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也让我们面临更多的风险。除了造成卢德运动的经济不平等,还有环境污染、人际隔膜、物质浪费、新型犯罪……这些都是双刃剑的另一面。警惕科技!不要让它毁了你的生活!这样的警语并非耸人听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对科技的迷恋中醒悟,反思人类应该如何返朴归真,掌控自己的生活。。

  威廉在最后说,“科学和技术既可以轻易地为善,亦可以作恶,我们需要优秀的科学家,同时我们也需要有良知的人来确保这一点:科技为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让科学掌握在良知和法律手上造福人类,而不是如卢德分子那样抵制甚至破坏科学,这才是对科学应有的科学态度。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豆邮或QQ:175108258 请注明“书评”)

  《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关于微生物和疾病和一点读书笔记——

  在人类发明疫苗和发现微生物就是疾病的肇因之前,人类面对疾病其实非常被动,有一些治疗的方法,但没法预防。

  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1749—1823)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他注意到牛会得病,就是牛痘,偶尔会传染给挤奶女工,他还发现这些挤奶女工似乎和天花绝缘。天花是比牛痘更严重的传染病,于是站那尝试将牛痘种到人身上,牛痘这种病对人的伤害比较轻,却可以预防天花病毒袭击人体。这是一招漂亮的“以毒攻毒”,这种防治天花的方法很快就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1831年,霍乱突袭英国,按照当时的经验,采取的做法就是把感染了霍乱的人隔离起来,然而效果平平。1848年和1854年,霍乱再次爆发,伦敦的医生约翰·斯诺(1813—1858)去和当地居民交谈,详细标记出每个病例,追踪出一条线索来,最后确定霍乱的传播源头是伦敦苏活区的公共水泵。他断定是霍乱患者的排泄物污染了水源。虽然这个时候还找不到更上一层的源头——微生物病菌,但是已经开始改善水源,并且知道水源和公共健康密切相关了。

  在对抗病毒保卫人类的战斗中取得突破的两个人是路易·巴斯德(1822—1895)和他的宿敌罗伯特·科赫(1843—1910)。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些他们的壮举——

  法国的丝绸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吐丝结茧的蚕遭遇了某种未知疾病,于是法国政府邀请年轻的巴斯德去调查。巴斯德拖家带口住到了法国南部的丝绸产地,研究那些生病的蚕,最后结论是微生物感染了蚕的幼虫,导致蚕吐丝结茧成为问题,进而导致法国丝绸工业的衰退。然后,巴斯德提出了解决办法,挽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

  巴斯德就猜想,很多动物疾病和人类疾病是不是也跟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关系呢?他开始研究经常祸害牲畜、偶尔波及人类的炭疽病(直到今天还有恐怖分子用这种病菌作为生化武器哦!),染上这种病的人会皮肤疼痛,如果病毒进入血液就必死无疑了。巴斯德发现导致炭疽病的病毒是一种大型细菌,比较容易发现。然后是研究对抗方法,他发现细菌和人一样,都必须生存在合适的环境里,于是他改变炭疽细菌的生存环境,比如改变温度,更换培养基,总之是要把它弱化到不足以致命的程度,然后用这种弱化了的细菌(巴斯德把这种弱化了的细菌称作“疫苗”)给动物接种。惊喜!接种了这种疫苗的动物都安然无恙!

  解决了炭疽病,巴斯德的下一个对头是狂犬病。人被携带病菌的动物咬伤,就会感染这种病菌,然而狂犬病毒太小了,用显微镜看不见,但巴斯德和他的小伙伴们多费了点功夫,弄清楚了狂犬病毒是一种侵入大脑和脊髓再进入神经系统中枢的病毒。按照对付炭疽病的路子,巴斯德用兔子的脊髓培养出弱化版本的狂犬病毒,研制出疫苗。首次注射非常成功,是一个被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的小孩子,他的父母绝望地抱着孩子来求助,巴斯德让一名医生给这个小孩子注射了疫苗,成功!从此这个小孩一辈子都跟着巴斯德做实验了。

  巴斯德为什么不是自己注射疫苗呢?因为巴斯德是化学家,不是医生,是不可以给病人打针开药的。这就引出了另一位主角,德国的罗伯特·科赫。科赫是地地道道的医生,不喜欢巴斯德的复杂方法,于是用他丰富的临床经验研发出各种各样的器材,比如用摄影手段给细菌成像,他的助手发明了专门盛放细菌的小盘子,还有我们今天在医院和实验室常见的医学器材,其出行都可以追溯到科赫的脑洞大开。

  科赫有两大壮举不得不提:他发现了结核菌和霍乱病菌。

  肺结核是19世纪的最大杀手,如果留心看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的文学作品,就知道有很多角色都是死于这个19世纪最大的杀手疾病,可是那时候的医生认为肺结核是遗传病,或者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科赫经过研究,证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但它是一种慢性病,对肺部的损害往往持续多年,有别于直接大面积致死的流感、麻疹和霍乱等流行病。

  另一件事情就是,科赫为了研究霍乱,去了霍乱盛行的印度,他先是证明了前面提到的斯诺的猜想,就是霍乱杆菌存在于水中,他在患者的排泄物和他们打水的水井里都检测出了霍乱杆菌。这样就能够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了。想一想我们今天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背诵的“咳嗽的时候要捂嘴”“饭前便后要洗手”,还有打针之前用碘酒擦拭,医生清洗手术器械和戴口罩手套之类,其实就源于大约140年前科赫和巴斯德的发现,从那以后才有了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

  地球上大概有5×10(30次方)种细菌,其中大部分如果要追溯进化的历程,比人类的所有祖先都还要古老,而且它们无处不在,有一些是有用的,有一些则是“病毒”。但是它们并非生下来就是病毒,而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化出的生存本能。从巴斯德和科赫以来的医学家对付病毒的方法并非“消灭”它们,而是在掌握它们的原理的基础上研发出可以克制它们的弱化版本的病毒,也就是“以毒攻毒”,或者研发出有针对性的药物,比如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原理依然是用细菌对抗细菌。

  但是病毒也不傻,想想它们可是比人类要古老几百倍的元始天尊级存在,它们经历过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也经历过彗星撞地球,整个人类在地球上一度只剩几万人的时候,它们仍然是活跃的霸主,所以当人类用病毒来对抗病毒的时候,病毒也会自我进化,并且把更加强大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渐渐地,现有的药物就不管用了,必须研发出新的药物来对抗升级版的病毒。这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游戏。

  《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四):翻译的问题不少

  中文版装帧不错,每页字间距拉大了,看起来不累,但这样使得中文本体量明显大于英文版,整整多了近100页。若单独从“厚度”(338页)上讲,已经不是小史了。

  翻看了几篇,整体翻译的还可以,不过也有误解、误译之处,挑出几个如下。中文版整体推荐程度10分满分话给8分吧(这几天细读了别的篇章,打算给7分)!作为一本了解科学发展史的通俗读物,还算不错。

  1、 P11 Xuanle, who lived in thelater Han Dynasty(AD 25-220), believed that the sun moon and stars floated inempty space, driven by the winds. This was very different to the ancient Greekbelief that these heavenly bodies were fixed in solid spheres, and is much morelike how we understand space today.

  原译:

  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太阳、月亮和星星受风力的作用悬浮在空旷的太空,这和古希腊认为天体固定的观点背道而驰,却很接近现代对天体的认识。

  评论:

  这里的Xuanle对译者产生了干扰,其实Xuanle应该是Xuanye,即宣夜(说),这里指的是汉代谈天三家中的宣夜说。老外误解或者误抄了,以为Xuanye是一个人。我国东汉阐述此学说的人是郗萌,生卒年不详。

  “天体固定”这里译得不准确,因为原句是fixed in solid sphere,是指天体固定在固体天球上。这是古希腊地心体系的一种认识,天球是分层的(有不同天球),共同围绕地球在旋转。

  2、 接上句:Stargazersin China recorded unusual events very carefully, so their records, since they go back so far, are still useful to modern astronomers.

  原译:

  中国的古代天文学家详细记录了特殊的天象,现代天文学家从中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受益良多。

  评论:

  现代天文学家仅是受益的对象,与go back so far没有关系,后者的主语是“records”,因此应该译作:中国的占星师非常认真地记载了异常天象,由于它们可以追溯到很早,使现代天文学家受益良多。

  3、 P57 Ancient astronomersthought that there were seven planets: 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andSaturn, plus the sun and the moon, which they also called planets. They wereobviously closer to the earth than what they called the “fixed stars”, which wecall the Milky Way.

  原译:

  古代天文学家认为有七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加上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比银河更靠近地球,不过那时银河被称作“固定的星群”。

  评论:

  这里完全乱译。太阳和月亮在古代也被称作行星。后面的They就是指前面提到的7大行星,他们明显比那些“fixed stars”更靠近地球,而后者被我们叫作银河。这里的fixed stars就是古代指的恒星,它们因为在视运动上不像行星那样游荡(在恒星背景上),所以被称作fixed stars.应译作:七大行星显然比那些他们称之为“恒星”的天体更靠近地球,后者我们(统)称为银河(注:的确如此,我们肉眼到的恒星,几乎都在银河系)。

  4、 P61 His first two laws were closelyrelated, and his discovery of them was helped by the careful observations ofthe movements of the planet Mars that Tycho had left him.

  原译:

  开普勒有感于第谷遗作中详细记录的火星运动,发现了“三大定律”中密切相关的前两条。

  评论:

  这里的“有感于”不知所云。Was helped 得益于的意思。因此可译作:(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前两条密切相关,它们的发现得益于第谷留下的(也不是什么遗作)有关火星运动的详实记录。

  5、P9 A Very learned man called Zhang Heng used a hanging wight that swayed when the earth shook, to record the earth's tremors. This was a very early version of what we call a seismograph, a machine which draw a straight line until the earth moves, when it wiggles.

  原译:

  博学的张衡利用地震时重心倾斜的原理记录地球的颤抖,建造了一种平时画直线,地震时画曲线的仪器,这就是今天的测震仪的雏形。

  评论:

  最后半个句子是修饰、注解seismograph,指的是现在的地震仪,而不是张衡发明的那种,那时没这么高级。因此译作:

  博学的张衡利用“悬锤摆”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地震时悬锤摆会发生晃动以记录下地球的震颤。这是我们称之为地震仪的雏形,这种仪器通常画一条直线,当它发生偏移时,便是地震了。

  6、P117 胡克发明了一种带摆轮的表。

  评论:原文是 He invented a watch run by a set of springs. 显然应该是“由一套弹簧驱动的钟表”,而不是什么摆轮。

本文标题: 《耶鲁科学小历史》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0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风月好谈读后感锦集《三孔桥》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