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为什么痛?》是一本由[法]伊娃•易洛斯(EvaIllouz)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4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爱,为什么痛?》精选点评:●更新:作者普遍省视了现代爱情中的“心理学
《爱,为什么痛?》是一本由[法] 伊娃•易洛斯 (Eva Illouz)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4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为什么痛?》精选点评:
●更新:作者普遍省视了现代爱情中的“心理学问题”,道出了其背后的“爱情大转型”的社会制度,涉及女性主义、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理性化进程;并尖锐地指出了这些新兴制度与传统制度(生育观念等)的胶着造成的爱情问题的性别差异和被进一步掩盖的情感不平等。个人以为,在学理上,亮点在于把资本主义理性、科学理性和女性主义当作文化规范加以研究;但是,不无遗憾的是,也是在所难免的是,由于方法的局限,其结论的解释力是有限的,而且其政治论点有待商榷。对于自己,这本书是一剂良药,改写了我的择偶标准,或者说提醒我“放弃选择”也是一种能力。// 问题意识是极好的,但是怎么会写成这样,唉。开篇前沿,作者非常谨慎地袒露了社会学研究的局限性,结果后文书写过程中当真暴露出不少局限性:为了社会学而社会学的写作。
●显而易见的,这本书是关于爱情所带来的痛苦。伊娃·易洛思在引言中开宗明义批评了现代心理学创设的“爱情痛苦纯粹是自作自受”的观点,她认为个人遭遇的爱情坎坷显然不是因为个人的心理历史或者童年遭遇,而是社会文化带来的一系列的紧张与矛盾,并且其是伴随着“新”世界带来的世俗制度解体以及个人身份的不确定性。 诚然我本人并非社会学科的研究者,虽然本身的学术经历与工作领域与其有所牵连,但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放弃了文献阅读的方式,也能轻易地沉浸在本书严谨但不失优美的文笔中。毕竟每一个普通人都曾有爱情的经历,而爱情之中痛苦又如影随形,如果我们已经有如此多的经验,通过这本书再一次审视爱情的痛苦,除了对于研究事例的回忆上的勾连与共鸣以外,我们可以关注到的那些隐秘在文化结构下的细节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
●大部分网络软文还徘徊在用陈旧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婚姻爱情(学术研究除外),不考虑体制和文化。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大概很多问题并非自作自受,所认为的自作自受也已经无形被制度化了。
●现代爱情历经理性化,以类似于市场的机制来实践所谓的恋爱自由:双方都是企业家,盈亏自负。
●在社会学语境中对“爱情”进行现代性的解读,并分析其在转型、祛魅之后新的制度化身份(以上是我想象作者最初起的名字,当然被编辑否啦 ಠ_ಠ )
●读起来很艰涩。但也打破了些我脑袋里固有的什么。
●“本书的重点在于将社会学应用在传统上由心理学统治的领域,并尝试做文化社会学家最擅长的事情:即揭示我们的主观性最幽深处受到某些‘巨大’活动的形塑,比如性选择的生态环境和架构的转型等活动。情感痛苦的普遍体验——失爱或被抛弃的感觉,为他人的情感离断而挣扎——是经由现代性的核心制度和价值观塑造的。”
●需要来点言情小说补充一下知识储备。这本书买的不是时候。这半年心好累
●从社会学的角度谈论爱情还是挺有趣的。(自己看完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下很想看简奥斯汀的书…………明明之前毫不感兴趣的)
●看过之后,要给cheap sex减一星,核心观点基本来自这本书
《爱,为什么痛?》读后感(一):《爱 为什么痛》标注合集
这本书很多观点让我怀疑作者是传播学者,内容和之前大学毕业论文很多不谋而合,让我从遥远的时空感受到了前人和自己灵魂的契合。 一 相似而高度认同的观点 1/ 网络让人高度虚拟化 爱情浪漫化。这本书对互联网和当下的社交关系有前瞻性的思考。 2/关系本身的液态化,理性化。 3/现代性的祛魅,爱情婚姻的程序化。 二 一些让我有点惊讶和出其不意的观点 1/ 【情感离断】本书反反复复有提及这个概念。其实理解的是,在累积的性关系中,从关系中出来,阻隔关系进展的状态。 2/ 【女性的年龄限制】 文中提及男性可以选择的性伴侣比女性多,解释了4点原因,其中之一是女性受困于年龄周期,在自身年龄限制下,不得不去在合适年龄前匹配合适的人。 3/ 【为什么痛】 其实作者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而是列举了痛的各种表现,其中包括爱情中隐藏的社会认同,崩解带来的身份认同崩塌等等。 三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再聊一些很高度私人性的部分,觉得这本书很契合大四的思考,那个时候写 的毕业论文从传播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匹配类社交。这本书的视阈比我更宽阔,更大一些。当然,作者告诉我一种更加虔诚的态度—冷静和安静。 她用了很多访谈,很多精炼的概括和阐释,解释了很多焦虑状态的来龙去脉。并剖析了背后的现代性症候,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对这类现象的深化,从学科角度去梳理性的商品化过程,看得出背后的学术底蕴,我是难以匹及,因为我只会用理论去解释现象,并不知道理论可以造成现象。 它不能当作一本指南,去引用指导现实实践。但是可以当作一个反思,去观照社会现实海域。并且引用名师大家的观点,映射现实的困境。 —————一些高亮截图—
《爱,为什么痛?》读后感(二):Why love hurts?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与一好友交流的时候她说要不把脑袋倒空,要么干脆再多读点。 这是一本我很想喜欢的书,好像只要有脚注,文献来源等等的东西就会大大增加这书在我心中的分量。我看书籍的速度: 哲学类的大概二十页一小时,历史类的大概四十页一小时,经典小说大概六十页一小时。这本书花了我十二天啃完,每小时大概三十页的速度,差不多每一页都做了记号,来年再好好细读。 本书摒弃了来自弗洛伊德以及其他认为爱情痛苦仅仅关乎的是自我、个人历史,及自我塑造的能力,转而认为就好比十九世纪在贫穷上提出的贫穷并非因为品行有污或者个性软弱,而是因为系统性的经济剥削的结果,本书在爱情上也提出类似的观点:两性关系中出问题的原因并非不正常的童年期,也不是心理上自知之明的缺乏,而是因为社会文化带来的一大堆紧张和矛盾,是它们构成了新现代人的自我和身份。好比我们都知道的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人类自己创造了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在第二章中爱情大转型,或爱情市场的兴起中,首先作者从选择来定义自我这一现代性中决定意义的文化标志说明了现代爱情转型的两种条件:1.选择的生态环境(阶层性等)2.性革命改变了性爱选择的生态环境。以及选择架构的变化。道德,价值观,社会机制,左右着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的择偶观,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而到了现代爱情进行了转型(与卡尔·波兰尼所描述的经济关系转型非常相似),个体从群体道德和社会框架中挣脱出来,出现了一个自我调控的两性邂逅交往的市场。择偶标准也随之变化,从之前阶级之间群体的选择到以情感亲密度和心理兼容度及性感度为标准进行择偶。化妆品和体育运动(消费主义文化推动)分别让女性和男性当做一个审美性的表面,突出性特征的审美观念,脱离了人格的道德定义,迅速造成了在重新定义自我时常常归因于两点:个人的心理历史被视为是围绕婴儿期性活动而组成的,以及性活动迅速成为了“健全”自我的标志和场所。 。。。。。 就不继续说了,很精彩的一本书。
《爱,为什么痛?》读后感(三):现代爱情,一种现代性的痛苦
由于豆瓣某位老师的广播推荐,并说对“爱情社会学”的课题感兴趣,所以来看了这本书,500多页读了蛮久,但也刚好和我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互相映照,感慨良多。这篇文章多数是对书的内容的梳理,对讨论的先后顺序作了一些改动,但也夹杂着一些我自己的感受。
书中有很多“旧时代”与现代爱情的对比。这种方法在许多探讨现代社会的某方面的社会学著作中十分常见。这并不是怀古、希望回到旧时代的某些生活方式,而是通过福柯意义上的考古,去探索在社会的“发展”中,有什么被遗忘了,是失去了什么而使我们如此痛苦。
我们的社会看起来是进步了,其中似乎也包括着“恋爱自由”和“身体解放”,在恋爱中,人们如今有着尽可能多的自由和两性平等。但,我们真的处于优于旧时代的坏境吗?女性在这种“自由”中“解放”了吗?这是本书探讨的主题。
另外,考察作者在文中引用了谁(简奥斯汀、库切、科耶夫、霍布斯、威廉斯、笛卡尔、萨特、弗洛伊德等等),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所引用的文学以外的文本常常是一个作者非主流的著作,而这些著作都浸润于作者们对现代性的思考中,也正是前代的种种对现代性的讨论,使本书的爱情社会学成为了可能。
―――――――
被解放的爱的选择
如果说旧时代中,“美貌”是主要的吸引因素的话,现今,在美貌之外,又多了“性感”这层吸引因素。这意味着,“性别身份”转化为“性身份”,转化为“自觉操纵下的一组肉体的、语言的、着装的准则,从多个角度引起另一方的性欲望。”(p.77) 脱离旧时代爱情束缚的人们,开始疯狂迷恋化妆品和服饰为她们添加的“性吸引力”。这种对美的“润色”带来的效用往往也十分明显。我们就常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在做了面向“精致”的改变后,常可以确真地吸引更多异性。
化妆品、女性特征、情色被“天衣无缝”地打包销售。性魅力成为消费品,登上杂志。广告商将化妆品消费包装成一种“投资”。出身贫寒的美女渴望通过美貌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美貌和性感可以为拥有较少财富和教育的女性打开另一条到达有权势的男性的通道”。(p.89)“性解放”伴随着消费而来,性也成为一种筹码,和经济结合在一起。
性解放使得人们不必过早地被固定在一种关系中,也就使得人们可选择的余地多了许多。人们不再选择遇到的第一个的“对的人”,而是不断地寻找。在交友网站上,人们将自己打上标签:豪车、身材、容貌等等,渴望被同样“有竞争力”的人选中。在选择和被选择的尝试中,人们会不断重估自己的价值,调整自己的恋爱条件。欲望遵循着一种经济学的模式。
在摆脱了旧时代的“联姻”后,爱情并没能走向纯粹。即使是在不寻求建立长期关系的约会中,人脉、社会地位、金钱等,也都可以成为筹码。
这种与购买商品遵循着相同逻辑的“爱”的选择不仅仅牵涉对外部条件的筛选,也同时包含对人的内部价值的筛选和比对。
当你想和一个人确定较为长期的关系时,考虑这个人“性格和你是不是相投”已经成为常态。这既要求你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一种认识(你的“本质自我”),也要求你对他人进行评估。“人们通过内省,对自身进行理性评估,对另一方的素质及双方兼容度进行理性评估。”(p.173)
反复“自省”和审视他人的人们,自然与毫无保留的冲动情感的“爱情”概念无缘了。另一方面,人们都知道,被分手、被抛弃,一定是自己在对方的“审视”中败下阵来,“你爱上的那个人在各部分总加起来的你身上打了个拒收的印章。”(p.278)爱情中被肯定的是“自我”,被否定的也同样是“自我”。这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自卑感。
即使没有被否定,也无法一劳永逸地躲过爱的痛苦。当我们把自我价值感与爱人的认同联系起来时,仅仅拥有财富和地位弥补不了内心的空洞,只有当我们爱的人肯定我们时,自身的价值才得以确定。我们希望能有什么人来发自内心地渴求我们。而这种渴求是如此不稳定,我们源源不断地需要确认它的存在,我们在微小的行为中辨识爱意,当无法确认是否被爱的时候,便产生痛苦。
丢失的确定性
简奥斯汀的作品常常十分生动得刻画了旧时代的爱。旧时代的联姻确实让人们拥有着不同的价码,但同时,旧时代选择却并不是许多内外因素的经济学式的审查。在《爱玛》中,爱玛的丈夫看得到爱玛的许多缺点,但“不会动摇他对爱玛的感情”。因为他认为爱玛有着纯洁的心灵。在此,并不需要许多因素叠加出一个优秀的表象,只需一个“本质”便足以被爱(比如爱玛的纯洁的品格)。妆容精致、衣着性感,在旧时代显然不是一种吸引力,它们甚至妨碍辨识出“品格”。
这种“品格”的力量非但不是父权制对女性限制的话语,反而赋予女性在两性相处中的力量。“她们对内在自我和价值的感知不是他人赋予的,而来自自身辨别和执行道德律令的能力。”一个人是否追求你或抛弃你,并不参与到你对自身的认识中去。这也就意味着,你不需要根据你能吸引到多少人来判断你的“性感”程度,或者因为爱的人离开了你而否定自己。
另外,传统爱情并非私人的事情,亲友参与评判追求者是否够资格,甚至整个追求过程都有无数双眼睛在打量注视着。“情感的投入是受到谨慎监控的”,“必须按照众所周知的仪式按部就班”。(本书对旧时代的爱情仪式做了许多非常有趣的考察。)在此过程中,与其说双方根据对方流露的情感来判断对方是否爱自己,不如说他们是在辨认“爱情符号”和被重重仪式感包裹的“爱情代码”。如果你在这种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的爱情仪式中玩弄了他人的感情,比如,传递出符号后却拒绝付出符号代表的情感,(让对方误以为你正在或将要追求ta从而放弃了其他潜在机会)。这种行为的后果不仅仅限于爱情双方之间,甚至不限于在背后被人诟病为“花花公子”,后果是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的——让做出此行为的人不得不切身体会到物质和心灵双重痛楚的后果。
现代爱情,是女性的解放吗?
“男性即使在爱情中也保持着自己的主权,而女性则打算放弃她们自身。”——波伏娃现代爱情要求我们在爱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允许爱,但不允许为爱放弃自己。一旦你控制不住,而将自己完全地交给了别人,你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你看起来是一个无法独立、失去理智的人。人们追求“恰到好处的爱”,过分的爱会给对方造成压力,“爱”不知觉中被纳入了一种经济学的模式中:“爱”的过剩会造成它自身的贬值。
“假如一个男人告诉女方他爱她,这个女人不会因此远离他;而一个男人(在相应情形下)会被吓到,会认为她想要婚戒和婚纱。”(p.259)
书中含有许多采访对话,显示女性在现代爱情中总要小心翼翼地不表现得过度亲密和依赖,不给伴侣过多压力,甚至不能让伴侣察觉她爱得过多——超过伴侣可以回报的。若非如此,脆弱的关系可能立即断掉,男性很容易就选择逃走。似乎在丰富的选择面前,失去一个女人并不是什么大事。
男性主宰着现代爱情的承诺的规则。是女性天性容易对别人付出更多、更体贴、更容易依赖吗?我们不希望用本质主义的生物差异来过于简单地给出答案,从社会学的角度,作者给出了另一种分析。
在很多社会中,当男性可以拥有更多女性时,他的地位强于其它男性。性对于男性来讲,同时也是地位、权威和男子气概的证明。而如今的(西方)社会,“性”去除了婚姻指向的道德约束、“性解放”要求人们不以金钱地位,而以“情感”来决定去“爱”谁,随之和谁发生关系。“性”成为了类似消费领域的“大量供应的物品”。男性受益于现代社会的这种属性,可以更轻易地拥有“性权力”,因而更加拒斥婚姻或者“确定关系”的束缚。(书中也分析了社会中性别差异如何造成男性的可选择权比女性多。)
女性也许从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但她们仍屈从于消费,同时被男性基于猎偶权力的行为模式所折磨。
(这一部分西方社会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根据笔者的实践,书中描述的种种并没有夸张。唯一有疑问的是,书中似乎不认为有“女性主宰关系,男性表现过度依赖后被女性抛弃”的非个例现象,另外,即使是西方男性,在离开一个曾爱过的女性时也会有不舍和痛苦,虽然过度依赖而给男性造成压力即needy的女性的确容易被抛弃,但抛弃的过程并不轻松。我个人对男性行为的观察的总结是:“Men like responds, but they don’t like bonds.”当想要得到回应时,男人会辗转反侧、会痛苦焦虑。但当他把注意力放到别处了,而女性仍像之前一样对他时,就容易得到截然相反的回应。
中国目前的状况,与书中所写的“前现代”的状况仍十分相似:“当男性必需承担主动追求的责任时,他们更容易受伤:他们一面要让自己的热情和爱意被感受到,一面又要预防可能的拒绝。”p.117)
-
在缺少commitment即承诺的情况下,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或习惯,都有可能让你出局。现代爱情将人与人间的束缚降到最低,“停留”(settle down)则不再是一种开始。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做是否“停留”的选择——你无时无刻不在被评估,你不知道爱何时便会结束。
现代爱情永远都是难以琢磨的,从产生到终止。
比如本书末章中采访的例子,被采访者均表明从细枝末节中就可以看出此人不适合自己。现实中,你可能因为微信聊天时用了一个网络用语,而被讨厌流行文化的人否定,你无法改变造成的这种印象,这是无法挽回的拒绝。正如《爱情解构狂》中男主发现睡在身边的妻子像一个拳击手,于是再也对她产生不了欲望了一样。但同样,也有可能因为你聊天中使用的表情包给人留下你很可爱的印象,因此促成一段感情经历。我们企图从细节中看人,我们将眼前人和想象中的理想伴侣做对比,可恰恰是这样捕捉到的,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一切都不是唯一的,一切也便都不是爱的明证。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是否是被爱着的,或者,你将会被爱多久。
-
“理性的不断揭露和叩问,会让人在寒冷中颤抖。“爱情已死?
回顾我们对现代爱情的考察,我们发现,随着性解放,传统的被“符号”和“仪式”包裹起来的、充满确定性的爱情,被如今的似乎变为“过剩的消费品”的性与爱代替。人们可以通过化妆术、衣着打扮等“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在与人交往、被人选择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和对方的“吸引力”等级。爱变成了遵循消费原则的精打细算。
理性的“祛魅”,不仅仅祛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也鞭策着人类对一切以往认为是“神圣、神秘”的东西产生怀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如今,万物皆可俗。人们失去了对爱情神圣性的信仰。
在理想的神圣的爱情中,爱的人被神化,ta是阿波罗,是缪斯,我们把爱人当神来崇拜,我们无法抵抗爱的力量,爱让我们神魂颠倒、失去自我,我们愿意把一切献给爱人。在爱情中为处处不忘自己打算?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啊。
这一切都不再了。心理学确定了我们的“人格”属性,于是,我们与潜在恋爱对象互相比对着人格,渴望如此找到那个“对的人”。我们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被爱情冲昏头脑,想要为他人放弃一切,只能让自己这种“过剩的爱”贬值,甚至显得情感病态。
浪漫爱情常伴随痛苦,而如今,人们在爱情中追求快乐。
“若爱情是痛苦的来源,那么它必定是一个错误。”(p.310)不能再有撕心裂肺、不能再有辗转反侧、不能再有把你爱的人当作神来跪拜。在追求中承受痛苦,似乎是“你不适合ta”或者“ta对你来说太好了”的征兆,而在关系中承受痛苦,则是在提示你应该理智结束这段“不利于你”的关系。
当快乐成为人们恋爱中最普遍最必需的追求时,我们当代的“爱”的意味,就已经悄然改变了。
―――――――――――――――――――
现代爱情替代了旧时代的爱,这让我们更加自由,也被更多种痛苦折磨。消费主义、经济学行为模式、理性的祛魅、个人主义和快乐主义,爱情的痛苦也是现代性的痛苦。被裹挟在时代的漩涡中,那些对“神圣爱情”仍抱有期待的人,能追寻到什么呢?
《爱,为什么痛?》读后感(四):A cold examination of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love'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 Eva Illouz
爱情,亲密关系,婚姻,在所谓的现代性到来之后,发生了某种转型。吉登斯等一大批现代性学者们已经讨论了很多了。Pure relationship,纯粹关系的诞生—— 一种仅仅依赖于爱情主体的情感性关系而建立和维系的关系—— 就是一个典型的论断。然而我曾经看吉登斯的时候不以为然,觉得他差点劲儿。结识了女神Illouz, 才似乎找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是的, 给出这个所谓纯碎关系的trend,并赞美它,是不够的。我甚至感觉女神浓墨重彩的写爱情的痛苦就是因为她想告诉吉登斯童鞋--- 来,我就让你看看这美好的,平等的纯粹关系本身,是多么的不美好,不平等。那么接下来我就开始正式叨叨她的这本书了。
爱情是很痛苦的,of course, 但爱情的痛苦是值得追问的,特别是当它以不同的历史面貌出现,而深刻的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时。Illouz说,爱情的痛苦是制度性的。当制度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爱情痛苦的方式就会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先来看爱情的制度条件发生了什么改变。Warning, 下文不可避免的将历史截然的分为所谓前现代和当代(或者他们说的什么high-modernity, second-modernity, reflexive-modernity…whatever),但不意味着Illouz(以及我)对历史持断裂的观点。
Illouz用了一个很fancy的词,叫做architecture of choice,我想就把它理解为选择的结构吧。选择的结构包括诸如选择后果,选择过程,选择的自我商榷模式,可供选择的数量等等。她将分析这一选择的结构作为理解爱情转型的关键。首先是前现代时期的选择结构。
前现代时期的人们靠什么进行伴侣的选择?
首先是品德。前现代时期对爱情主体品格(道德)的要求非常高,一些女权主义者将其解读为父权制为了实现其控制而进行的文化编码(类似于false consciousness),无疑是有道理的(这也成为了女性主义运动所明确针对的东西)。这但Eva同时指出,依据品德来行为和思考的女性,对男性本身的精神性依赖甚至比现代女性还要低(应该看到前现代时期女性对男性的极强的经济性依赖)——这个逻辑在她分析现代女性在爱情的弱势地位上一以贯之。她们的内在价值的获得不是‘别人’ 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我’赋予的,而是通过她们克制个人欲望,完美的遵守某种德性要求实现的。这种德性要求和她们的角色密切相关,包括母亲,妻子和爱人。而男性的品格和男性气质则更多的体现在恪守承诺,言行一致,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
但为什么那时候的爱情主体是,而且能通过道德来获得自我价值呢?换句话说,“那种社会机制使爱情受自我道德涉及的约束成为可能?”。Illouz认为在这一种选择结构中,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高度一致,才导致了爱情和道德的和谐共生。那么什么社会机制使得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趋于一致呢?
首先,因为当时的爱情与婚姻是深深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的。这个网络通常是亲属和熟人的网络。前现代时期的社会流动决定了婚配的选择通常是极为有限的,如果失去婚配的某次机会那么结果将是严峻的。这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在婚姻市场中的reputation。一个浪荡的无法恪守承诺的男性和一个‘水性杨花’的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是贬值的。选择有限的情况下,遵守诺言是合算的,同样也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
同时紧密编织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求偶和婚配仪式形成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激发着感情,引导着承诺。跟结构化的理论一致(你看我不是对吉登斯有偏见吧),规则不仅是限制性limiting的,还是enabling的。规则组织和指导了感情的发展,就像牵牛花的爬架!(当然这里不是说现代性中的感情过程就就无规则可循,而是说前现代时期的规则是更为程式化的,与道德缠绕在一起的,而当代的规则则更依赖情感的内在性)。这些仪式性规则相应的具有其符号意义,比如礼物,探访,提亲。它们组织了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并将爱情主体保护在其中,减少不确定性,使其最终开花结果,达致承诺。也就是说,进一步的仪式是对感情的肯定,进一步的感情也是对仪式的肯定(这将和后文的当代爱情的自我商榷方式形成对比)。社会网络限制着个体,也保护者个体。同时,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爱情有着更为客观的,外在化的择偶标准。包括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高低。
(写到这里,不得不为女神跳脱功能主义的论述点赞啊!structure & agency的完美辩证分析right there! 学得来吗就问你?)
发生了什么?
资本主义市场化, 女权主义运动, 心理学治疗文化, 和大众/数字媒介
———爱情的大转型
就类似于波兰尼的大转型,资本主义市场将经济活动从被道德和规范保护的社会活动中剥离出来。“当代爱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个人选择从由公共道德支配的选择结构中挣脱了出来”,而形成了一个更为依赖“自由”选择的婚姻和爱情的市场。
人口流动和媒介技术,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潜在爱情对象,现实的还是虚拟的。在这样一个选择甚至开始大得无法管理的市场中,与自我内在性紧密连接的性魅力成为爱情市场中新的资本。
合理化性欲望(和其他欲望)的消费主义,以及以另一种方式合理化性欲望的女性主义,促进了性魅力成为新资本的过程(虽然似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它们在一定程度也殊途同归)。因此,建立在,通常是被媒体和时尚产业塑造的,相貌,身材的性魅力成为了爱情市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而这在前现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高颜值,性感和身材可以和经济和社会地位一样作为资本(capital)在爱情市场中流通。人们趋之若鹜的追求化妆,健身甚至整容,ayawawa的理论甚至将颜值量化来作为婚姻市场中的资本。性魅力作为爱情市场中的交换砝码的后果是,阶层内通婚被一定程度的破坏了。人们,通常是女性,可以通过自己的魅力作为资本匹配更高经济资本的对象(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性魅力作为一个变量对不同的性别的后果是差异的)。
同时,择偶标准变得主观化了,因为性魅力,比起收入和社会地位,更难以言说,更取决于个体的偏好了(当然性魅力也有很多较为客观的标准,比如身高,比如瘦,但更多的是所谓“眼缘”)。可以说前现代的更多决定爱情的“品格”变成了更多的“品位”。同时,这一个变量使得择偶更依赖于视觉化的符号– 我想这一点是和大众媒介,网络媒介对于性的视觉化展现是相辅相成的(我想这里需要强调外貌什么的,其实在这里不是外在性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内在性的,是关乎这个独特的个体的。喜欢这个人的颜看起来似乎很肤浅,但要是换成‘气质’是不是就好接受了)。
爱情的大转型会带我们走入平等幸福的乌托邦吗?
Apparently, No.
似乎“I love you because of who you are”这样美好的当代表达暗含着爱情许诺的平等力量。但似乎现实中我们更多的目睹了爱情的痛苦。那些不安全感,患得患失和可望不可得时刻折磨着当代男女。Illouz指出这正与爱情前所未有的依靠个体的内在性有关。
虽然女性持续的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展而进入市场,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以纯粹的经济逻辑分析,她们似乎在婚姻和爱情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优势的地位(是的,对与特定阶层而言,但本书讨论的是中产阶级…)。但我们看到的似乎却是女性在步入爱情和婚姻方面少有迟疑(在她们获得她们认为的真爱的前提下),反而是男性越来越拒绝较早的进入婚姻,表现出所谓的“承诺恐惧症”。
前述的以经济逻辑来分析不同性别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有一些致命问题。包括男性的能动性agency以及以另一种方式存续的父权制下女性的弱势地位。
首先,男性面临女性社会权力的而不断提升,有维护他们男性气质的强烈动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必备语录,背后的逻辑是,强大的情感疏离的能力,保证了男性在情场的主导地位(当然了,也有‘渣女’,不要否认渣男以更强势的形态和数量存在着,以下讲男性的都同样适合少部分女性!)。
布劳的《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也在讲这个问题。越想要的人越弱势。因为在脱离了道德和社会网络紧紧包裹,而越来越与自我,个体相关后的爱情旅程,愈加服从类似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学逻辑– 稀缺性决定价值。不得不再次强调Illouz在这里分析的对象并不是所有阶层的男性女性,而是中上阶层的。这也是PUA开始作为一个产业盛行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男性需要积累性资本,并且学习如何通过“情感疏离”来维持和增加他们的性资本。当然也有极大数量的self-help手册教女性如何像男性一样情感疏离(要等他给你打了三次电话之后,再矜持的接一个!)。这些心理学的治疗方案看到了问题,但解决之道让人堪忧,因为这一体验对于女性而言其实是痛苦的,对亲密关系而言是破坏性的(可以说是双输的,因为本来期望的纯粹关系实际上在权力的角逐中迷失了),并且维系和再生产了不平等的结构。
同时,父权制在我们时代的“遗产”更多的以符号性,文化性的方式存在(如果说制度性的存在已久被削弱)。Illouz这里应该讲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女性囿于生理的限制,如果想要步入婚姻,成立家庭(有孩子意义上的),那么就意味着她没有时间在婚姻市场上长期的停留,特别是当媒介铺天盖地的符号化年龄对与女性的意义– 年龄的增长对女性而言通常意味着贬值,而对于男性则是经济地位的积累与所谓的“阅历”(什么鬼,气死)。
那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想建立家庭呢?因为父权制一直以极端美化的方式塑造着婚姻与爱情。虽然不再依赖那种‘角色’和品格来获得价值感,但基于‘真爱’的爱情与婚姻能提供价值感,这种真爱是以内在性的相互吸引为基础的(我想,Illouz也认为,这本身并不是坏事,也是吉登斯所谓的pure relationship)。综合来看,女性比男性更渴望真爱和婚姻,这一点本身让女性在婚姻和爱情的市场上处于了弱势的地位,更深陷于爱情的痛苦而不可脱身(去听听梁静茹的‘问’你就知道了)。男性的主宰体现在,他们能利用“女性情感依附的欲望实施情感主宰,迫使她们对依附的渴望保持沉默,迫使她们模仿情感的疏离和对自主性的憧憬”。
除了男性女性在这一点的差异,当爱情与自我的内在性如此深刻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她在另外一本书中论述了这种内在性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被‘心理治疗文化’生产出来的,不多说啦因为我还没看完),承诺变得难以落地– 对任何一个性别而言都有这种情况。因为自我(无论是自己的自我还是对象的自我)被认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这种匹配随时可能会消失。因此承诺显得是一种对自我的背叛。情感必须先于关系产生,没有情感的关系是不真诚和‘道德’的(一种关于自我的现代道德)。而情感需要不断的表演和确认。患得患失和缺乏安全感似乎正在越来越成为当代爱情的顽疾,对女性而言这一点表现的更为严重。这背后是社会认同从阶级到自我的逐步转化。前现代的女性也许更多抱怨在婚姻中男性无法‘供养家庭’,或者品格有问题而出轨,但今天听到的更多的抱怨则集中在“他们没有能力关爱女性的自我”(again,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女性都是这种情况,或者男性就没有这种情况,而是说男性的社会认同的来源更多元,比如事业!)。
女性产生的矛盾心理也无不与这个有关—— 一方面女性渴望爱情,但另一方面女权主义以及心理学治疗文化的影响下,女性表示我不需要男人(需要男人是‘政治不正确’的,是‘病态’的)。爱情关系的建立被‘人为地’(被‘结构性的’,也许更社会学…)地设置了阻碍。性别对立在这一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爱情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所谓‘纯粹关系’的实现面临的不仅仅是阶级的鸿沟,而是本来就深刻的嵌入在纯粹关系这一转型本身之中的(是的很绕,但我说出来很爽)。呈现出来的是,在这一转型中,自我的自主性的需求和认同的需求相互搏斗,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者(特别是对女性来说)无法兼得(我想,兼得就是完美了,就是爱情的理想。Illouz在尾声部分讨论了这个问题)。
80页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深为震惊:爱情划分了两个阵营,要求男性和女性无休止的履行两性差异,然而它也承诺在无性的亲密关系乌托邦中,性别差异将得到废止。
那么我们还要爱吗?
要!
虽然通过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到了,为了实现爱情的共产主义社会,道阻且长。但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也许理想的方式不是我们将彼此在权力的角逐中将彼此越推越远,也不是放弃我们的自主性而‘为别人而活’,更不是丧失爱与对爱负责的勇气与能力。因为 “passionate love dispels the uncertainty and insecurity inherent in most interactions, and in that sense provides a very important 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and enacting what we care about. This kind of love radiates from the core of the self, mobilizes the will, and synthesizes a variety of one’s desire”.
毕竟,Humanity is profoundly social,如果不充满爱地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自我又算什么呢?
.S本书只针对异性恋,更多的适用于城市中产(某种程度上更深的受到现代性的‘侵袭’)。显然,在底层,男性在求爱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这也许正是我的农村研究要去探讨的问题。
. 括号里的内容很多是我因为太难没有标注页码的引用。
最后感叹一下女神的混搭学位,literature + sociology + communication。确切的说是2年时间在巴黎拿了三个硕士学位,然后去宾大传播读了博,毕业那年,我正好出生…
最后的最后,我发现我变成了一个喜欢用括号的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