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8-10 10:58: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是一本由闫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一):评《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一直以来,对红楼梦的了解仅限于八十年代的电视剧。是作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精选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是一本由闫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一):评《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一直以来,对红楼梦的了解仅限于八十年代的电视剧。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见让我从热闹的大观园表面潜入到底层,去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间百态。当然,与如今比较起来,尽管时代背景不同,有些事情却是相同的,比如职场,比如各种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动。

  闫红的观点比较独到,以往看分析红楼的文章,多讲曹雪芹是个有见识的社会学家,是个有才情的诗人文学家之类,在这里,各方面的分析之下才知道,他也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

  有朝一日,定要读完原版红楼。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二):闫红老师的女性视角

  读完印象最深刻的是闫红老师的女性视角。第一次发现赵姨娘和七巧的悲剧内核是如此相似。

  从赵姨娘到曹七巧,她们都是被剥削的女人,两者都被原生家庭吃定了。 老师对此的点评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很多认知,形成于成长期。在我们弱小时,我们很容易信服强大者的说法。

  若一个女孩生在轻贱女性的家庭,她可能就会以为这理所当然,更要命的是,她的自我因此被沉埋,不会向外界发出任何求救的信号。她会觉得,亲人尚且对自己这么坏,外面一定更危险——奴役者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对外界的妖魔化。 对于赵姨娘和探春的关系

  为什么赵姨娘每每都要给探春难堪呢? 这是因为弱小的女性当了妈,也不会秒变金刚,她的那种弱,渗入母亲对子女天然的控制力里,倒有可能形成一种“弱伤害”。 “巨婴”这个词已经快被用烂了,但是当弱者变成母亲,非巨婴两个字不能形容,她们会把所有不能承受的压力,转嫁到她可以控制的人身上。春燕娘是这样,赵姨娘也是这样。 赵姨娘搞不定这个世界,女儿探春就成了她的“人质”。 然而,你可以讨厌你的母亲,但你无法抛弃她,她的命运必然有一部分是你的,绝不是以理性就能解脱。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三):“说什么”和“怎么说”

  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开头虚构了一幅场景:一帮学生正在讨论小说《呼啸山庄》里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如果一个不知道这部小说的人恰巧听到了这场讨论,那么恐怕听不出他们讨论的是小说,没准还会以为他们是在八卦一个行为古怪的朋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谈论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就像谈论现实中身边的人和事一样:判断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对他们的智力、品德、言语、行为、技艺加以褒扬或贬斥,对情节发展表示赞赏或怀疑,对故事结局感到不满或欣慰。即使一个人没有接受过文学训练,他应该也能够就小说影视的内容(“说什么”)随口扯几句,这也正是小说影视受众广泛的原因之一吧。

  闫红的《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正是这样来谈论《红楼梦》,正应了曹雪芹在书中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闫红站在当代知识女性的位置来品评书中描绘的人和事,自然有独属于她的一番见解。我们看文学欣赏类的书,除了看到被品评之人事的高下优劣、来龙去脉外,也往往能看到品评之人的胸襟眼光、性情才具。

  看这本书,轻松惬意,充满乐趣,如同闲时听识见高明的朋友聊天扯淡一般,海阔天空,云淡风轻,也是人生一件快事。但是如果有中文科班出身的人在一旁听了,大概免不了要大摇其首,表示轻蔑,欠其不够专业,缺少“文学性”。

  所谓“文学性”,是指一部作品“怎么说”,属于文学形式的范畴。为了使欣赏水平脱离引车卖浆者流的层次,近段时间啃了几本有关“文学性”的书。本文开头提及的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就是其中之一,应该说它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只是因为自己外国文学读得太少,积累不够,作者拿来分析讲解的很多作品都没看过,所以对他的阐述觉着隔膜,难以真切理解。还有张大春的《小说稗类》,作者既是著名小说家,对小说理论亦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深入认识。内容选题别出心裁,引人入胜,但碍于本人理解能力的局限,所以虽有心领神会、击节赞叹处,但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处也正不少。自以为静下心来,再看一遍,多数内容都能理解。至于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开始几节还能懂,看着看着感觉越来越吃力,字都认识,连起来却没几句明白,到第八节“模式与节奏”,那就全然不知所云了。听人说,这是小说理论的入门书,可我看着它怎么像玄学。这究竟是翻译的问题,是人文科学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四):《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的当代解读

  时间跨越数百年,经典永流传。

  因为一本书而形成一门学科的,在这世界中,少之又少。

  图书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拿来研究,代代不休的,少之又少。

  从胡适、鲁迅、蔡元培、张爱玲到周汝昌、刘心武,再到宝岛台湾的蒋勋、白先勇、欧丽娟,诸位优秀学者和作家的解读,更为这本书增色。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式和想法。从历史映射到美学升华,从家族兴衰到个体觉醒,仿佛每一位解读,都会带上独特的符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个读者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就会遇见不同的《红楼梦》。

  多半贬低《红楼梦》的人,一是不屑看,一是看不进去。但凡能够看进去的人,都不会忽视《红楼梦》的魅力。

  记不得哪位伟人曾经说过:不读五遍,不足以评《红楼》,由此可见,读这本书所需要的耐心和勇气,用心读下去,能够厘清其中的人物关系已属不易,何况评论?

  所以,当我读到七八遍时,我才尝试着去品其中的人物关系,去品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阶层关系以及利益存在。也是有了这几遍的积累,让我用勇气和信心去找出市场上有的解读图书来辅助阅读,去发掘自己的认识困境,去发掘自己的认知深度,当我把蒋勋、白先勇和欧丽娟老师们的解读看完,自觉对《红楼梦》的认识更深一层。但解读终归是假与人说,是不同的读者讲述自己的感受,真正想要有所收获的,还是要潜入进去,用阅读打开心门,去与其中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卖你对面交流,才能品味到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欢喜悲忧。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可以定位为一部阅读《红楼梦》的简易解读版。它不像白先勇版三卷本,也不像蒋勋解读版的八卷本,而是简单的一个本子,十几万字的体量,期望通过这部书讲透《红楼梦》是不可能的,但切合“读懂中国”这四个字,我很佩服作者的选题视角,亦或者是出版社的出版视角。

  是的,纵然跨越百年,《红楼梦》中的当代价值,依然需要我们挖掘和珍惜,同时也充分说明,文化之间的传承,是相通的。比如“下坠中产”“精致利己主义”“升职加薪”“原生家庭”“才子佳人故事的真实性”等等,很多是当下社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在这里,《红楼梦》给了我们答案。

  作者用当下读者熟悉的观点,去解读《红楼梦》中的问题,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深切的代入感,对了解和认识《红楼梦》中人物及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初读者来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比如通过这部书,我们可以知道大致王熙凤是一位怎样的管理者,贾府兴衰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贾府作为一个职场,其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一次次机会,被称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贾雨村为何如此令人厌烦,刘姥姥应当看做怎样的人物来进行深入解读等,甄士隐的家道中落是中产阶级的下坠,贾雨村的上升则是草根阶层的上升等诸多现象。

  因为是独立成篇的文字的解集,所以每一篇都可以当作是独立的文章来看待,不用大费周章的去考察前后文的关系,读完一篇文,就会促使作者返身回来,去品一品自己认识的《红楼梦》中的人,如此阅读的感觉,甚妙。

  但凡事有利弊,因为解读是作者的解读,真实的《红楼梦》到底在写些什么,还是需要读者深入到原著里去读,去捕捉专属于自己的感动和收获。比如,在读闫红老师这本《在<红楼梦>中读懂中国》时,便对其中的观点不太认同。

  可以讲,她站立的角度,是贴合读者的角度进行的,与《红楼梦》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她可能因为教育背景缘故,对中下阶层的解读,不那么客气。当然,对于刘姥姥、赵姨娘、探春这样的人物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没有统一的答案,比如闫老师给赵姨娘的定位,是卑微的,行为是龌龊的,格局是不足的,甚至会从她的角度,理解她的做法,有时候还略微替她开解,认为她拿钱请马道婆做法伤害王熙凤和贾宝玉,不是一种大错。

  对于这样的看法,我是极为震惊的。不是大错,那就是无伤大雅的错误,可赵姨娘对王熙凤及贾宝玉分明已经起了杀心,怎么算不是大错呢?实在难以让人理解。

  再,对刘姥姥的看法,过于强调她的底层身份带来的卑微与不堪,甚至把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称之为“被'痛苦'驱遣着,来到贾府打秋风”,前面设置的一句前提是“生命是一团欲望,满足不了就痛苦,满足了就太无聊”,作者把问题的两端,一边放上刘姥姥,她是没有被满足的一类人,是痛苦的;一边放上贾母,她是被满足了的,则是无聊的。其实读过《红楼梦》的人知道,刘姥姥不是因为欲望来到贾府,是因为生活无以为继才来到贾府打秋风,她不是吃饱了撑的,非要赊着脸皮来贾府讨生计,而是在舍弃仅有的尊严,来护家人一个周全。如果她再不来,可能一家人都要挨饿了。另贾母一方,她是养尊处优的,但她无聊吗?

  在我们看来,贾母有大把的时间,家由王夫人和王熙凤管,她只需要吃饭睡觉和孙子辈的玩耍。但事实是她很无聊吗?其实不是,她的时间也不完全是自己的,她仍旧时刻看着贾府这张大棋局,为儿孙祈福,重大场合出席,还要关心孙子辈的成长,偶尔得闲,在花园里和孩子们逗逗趣,回忆一下少年时光,她无聊吗?

  我是不同意这样观点的。

  但读书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能够引发思考,从而引来回应,相信才是解读《红楼梦》最大的功勋。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五):《红楼梦》:真正的喜欢,是爱而知其恶

  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关于对《红楼梦》的评价,他用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当代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1987年4月在他的《〈红楼梦〉——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一文中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

  著名的作家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因为一本书而形成一门学科的,在文学方面,是少之又少。而一本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大家争论不休的,更是少之又少。

  《红楼梦》算是其中一本。

  从胡适、鲁迅、蔡元培、张爱玲到周汝昌、刘心武,再到宝岛台湾的蒋勋、白先勇、欧丽娟,诸位优秀学者和作家的解读,更为这本书增色。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式和想法。从历史映射到美学升华,从家族兴衰到个体觉醒,仿佛每一位解读,都会带上独特的符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就会遇见不同的《红楼梦》。

  记得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初中的时候,星期天跟父母去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就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最早搁置的,对《红楼梦》却是读了又读。

  刚开始读《红楼》,只觉得这是一本写宝黛爱情的爱情小说,为何会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上了大学之后,看了各种名人对《红楼》的解读,顿时感觉自己囫囵吞枣,孤陋寡闻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蒋勋和闫红对《红楼》的解读,因为对《红楼梦》的喜爱,所以经常去关注一些有关红楼的信息,然后就看到了《蒋勋细说红楼梦》,看完之后觉得不过瘾,又去听他解读红楼梦的音频,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是伴随着蒋勋说红楼梦的声音入睡的。

  后来,机缘巧合,遇到闫红的《误读红楼》,便一发不可收拾,把她的书都买了来。个人觉得闫红的解读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加接地气,很多时候都能通过他对红楼梦的解读里引发自己的思考。

  闫红的这本《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可以看作一部《红楼梦》的简易解读版。它不像白先勇版三卷本,也不像蒋勋解读版的八卷本,而是简单的一个本子,十几万字的体量,通过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深切的代入感,对了解和认识《红楼梦》中人物及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初读者来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本《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再一次对人生有了新的感知。

  一、人生,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红楼梦》开头即写道:“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作者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部小说写的是什么。

  作者首先感叹自己一技无成与潦倒半生,所幸,还有些精彩的女子可以回忆。他说他要写下那一切,让人知道:“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短,并使其泯灭也”是铭记,也是召唤,如张岱所言,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他们以此召唤往日。其次,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原为女娲补天时所炼,但其他那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都派上了用场,就剩它落了单。它的那种“无用”感,正与宝玉相同。

  在开篇里,曹公对于这种“无用”感觉复杂,为这“无用之用”自负,又因“幸存者内疚”悔恨自己的无用,这种情绪将作为底色,铺垫在全书中。

  第三,石头后来变成美玉,这种转换固然是为方便起见,但也是人们自我认知上常有的一种茫然,我是美玉?还是石头?然后它被夹带进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一段缠绵里。你可以将石头视为一个打酱油的,也可以将它视为作者有意引入的一种旁观者视角,他试图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故事。

  第四,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曾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绛珠仙草便要跟了他下凡,将这一生的眼泪赠予,“也偿还得过他了”,这一种痴情,是被层层包裹起来的故事的内核。

  这个时候《红楼梦》的调性已经凸显出来,然后再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交集告诉我们,命运是无常的,哪有什么恒久的富贵,“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但同时,我们转眼之间又看另一个人,正在废墟之上,建立自己的根基。

  这世上,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变”本身而已。

  二、真正的喜欢,是“爱而知其恶”

  每个红楼爱好者,大抵都要过“拥林”还是“拥薛”这一关。我算是“拥林”派,对于宝姐姐倒没有那么多阴谋论,只是觉得不管是做朋友还是做恋人,若是要在宝姐姐和林妹妹里二选一,当然是林妹妹。

  个人感觉曹公应该也是喜欢林妹妹比宝姐姐多一些的。

  清代的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但曹公偏偏把宝姐姐刻画得近乎完美。她没有个人偏好地公平对待所有人,知行合一的宝钗,用一种政府般的理性处理各种关系,在她给黛玉送燕窝的那一回,黛玉说:“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宝钗的回复却是:“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

  在黛玉看来,宝钗送燕窝是“多情”,宝钗却也叹息自己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换言之,照顾黛玉,不过是她希望照顾到所有人这么一个宏大梦想的一部分。

  康德说,只有不带任何个人偏好的善才有道德价值,极端一点就是,那种对任何人都不感兴趣的的善举,才是道德的。

  “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抵达了这个高度,虽然她也曾身带热毒,却通过一枚枚冷香丸化解。她全身心地做好准备,只为将来面对磨难时,就可以更加心安理得,更有尊严。

  而曹公写林妹妹,是“爱而知其恶”的,爱她,如她所是,他从不惮于暴露黛玉的弱点,黛玉确实是尖刻任性了一点,但是这些弱点,并不能减损她的光彩。黛玉的诗意和她的敏感尖锐是她个性中的两面,她最初对于宝钗的各种敲打,也呈现出一个爱而不得其门的少女的委屈与无措。

  说林黛玉人缘好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她最初人缘确实不如宝钗,但是越到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她越来越讨人喜欢。湘云已经与她化敌为友。香菱也拿她不当外人,求她当自己的写作老师,一次次地麻烦她。连初来乍到的宝琴,也看出她在众姐妹中出类拔萃,拿她当亲姐姐看。这或者就是曹公的高明之处。

  其实,一个人的人缘好不好,跟是不是热情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还是看她有没有个人魅力。

  像林黛玉,她固然表面上有点冷,但是她的纯粹、诗意、对于生命的热情是迷人的,那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东西,就像一件稀世珍宝,如若它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某种大美,它即便对我们冷若冰霜又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会由不得地去爱它,想要亲近它和保护它。

  说到底,人们做出选择,都是基于是否利己。利己有两种:一种是比较表浅的:这个人对我很和善,甚至有点讨好;还有一种更为深刻,我能从这个人身上看到或者学到某种可贵的东西。前者只能愉悦我们一时,而且会培养起我们对这种其实价值不大的和善的依赖,并不是真正的有利。后者却是一种滋养,让我们自身变得更丰富乃至更精彩。

  三、在《红楼梦》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不得哪位伟人曾经说过:不读五遍,不足以评《红楼》。多半贬低《红楼梦》的人,一是不屑看,二是看不进去。但凡能够看进去的人,都不会忽视《红楼梦》的魅力。

  小时候不懂,觉得《红楼梦》只是一部爱情小说,长大后遇到各种各样的版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读的时候,我才开始慢慢地去品评其中的人物关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阶层关系以及利益存在。

  《红楼梦》是一本具有大格局的超现实主义小说,所谓大格局,就是对于全局的观照,不争一时一地之失,不在犄角旮旯上好勇斗狠,心中有全景,知道自己最应该干什么。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需要加强的。

  解读终归是假与人说,是不同的读者讲述自己的感受,真正想要有所收获,还是要自己潜入进去,用阅读打开心门,去与其中四百多个人物形象面对面交流,才能由人及己,品味每一个人悲欢离合的同时,认识自我,努力完善。

本文标题: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3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调整状态《最伟大的骑士》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