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8-10 10:53: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3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加缪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局外人》精选点评:●我觉得这个译本挺好的,比柳鸣九的好啊,感觉柳译的太繁复,不符合默尔索的性格。●书是好书,翻译是在太差

《局外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 加缪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精选点评:

  ●我觉得这个译本挺好的,比柳鸣九的好啊,感觉柳译的太繁复,不符合默尔索的性格。

  ●书是好书,翻译是在太差劲,句子都狗屁不通。

  ●什么都置身事外的人,死又算得了什么

  ●差到令人尴尬令人发指的翻译严重影响观感

  ●“重要的是越狱的可能,是跳出无情的惯例,是能使希望成真的狂奔。”

  ●在图书馆找到另外一个版本的局外人,只看最后两页,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然后成为一个麻木的、没有灵魂的局外人,连对生活的呐喊都懒得发出。

  ●现实主义的殉道者,一个褪去一切虚伪的外衣,一个看似情感麻木的人,其实更加真实和深刻。

  ●了不起的处女作,有意思的加缪。外科手术般的语言和金牛犊奔腾血液般的客观内心描写,坐牢那段惊呼病友没跑了。最后的结局有气无力。

  ●局外人这个角色如果出现在现实中将会非常奇怪。他不大能融入现实,他认为社会的规则“不重要”。他只在乎当下的感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明确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他枪杀阿拉伯人后,未曾想过对方的死,当然也无所谓忏悔。他活在一种超脱肉体的哲学中,这哲学就是“荒谬”。我有点看不懂。

  《局外人》读后感(一):遵从内心而活

  一个完全遵从内心的感觉而活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但这现实这社会一点也不宽容,相反,它常常无理取闹。杀人案的关注点根本不在案件本身,所谓的文明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控着的不是杀人案,是他的人生,不爱说话,母亲去世没有哭泣,喝了牛奶等等无厘头的证词让人啼笑皆非!他只是没有按照这个社会运行的法则去生活,他站在生活之外,站在生活的高处,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处变不惊的生活着。他只是遵从内心的想法,想要爱的时候就爱,饿了就吃,他从不说谎,真诚的让人觉得有些无法接受。对女友,对神父,对任何人,他都那么真诚。他关注的只是身体最本能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被社会人所不屑一顾。

  人们眼里的他是神经病,是不正常,但实际上只有他才是清醒的,因为他是生活的局外人,当局者迷啊!

  读着读着又想到如果我的生命还有一天终止,那我应该怎样活着?

  遵从内心而活吧!跳出生活的枷锁,也许不能完完全全做一个局外人,但至少能够找到存在的理由。

  《局外人》读后感(二):局外人就是“重估一切价值”

  我对文学作品不是太感兴趣,读的也比较少,也不太懂得鉴赏。之所以会读《局外人》,是因为之前了解了加缪的荒诞主义,想通过作品来感受一下。

  在书中,加缪描写了一个思想与社会传统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实际上,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一切价值,也就是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书中还讽刺了现实的荒谬,对于主人公杀人的审判,人们都更在意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认定他是一个不关心母亲、无情无义的人。而这一切对主人公所作所为的价值判断都只是出于所谓的社会习俗。

  尽管荒谬主义的思想诞生于二战时期,但是并不能说其思想就是过时的。从荒谬主义的角度来看,人就像是被抛到了这个世界,没有人要求出生,来到世界上时,没有人有目的和使命。人的一生有无数的选择,这意味着人不管是在什么状态下,其思想都是自由的,行为也是有多个选择的,但是人要为选择负责。如果意识到一切价值都是自己的选择,这自由也是一种负担,因为一切的前提假设都要自己来选,而不是采用现成的。

  “重估一切价值”能带来什么呢?如果我们内心有一个独立的判断主体的话,也许我们能通过“重估一切价值”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现代社会充满了“你应该”,政府、媒体、电商、公开课、我们身边的人等等,都希望我们接受他们的价值。面对已有的价值体系,怀疑论是一个有力的武器。(关于我们身边的陷阱,不再展开讨论了,以后会在其他书籍和纪录片评论中讨论)

  《局外人》读后感(三):真实、反抗与孤独。

  关于《局外人》,还是有些话想说。

  看到有的说评论说讨厌主人公默索尔,我倒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人。他对大多数事情都“无所谓”,摆着一副对万事冷漠但也谈不上不屑的嘴脸。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无所谓先生”,他也有激情,体现在性欲上。玛丽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人物。作者把主人公和这个世界设置了一道屏障,而只有在他喝玛丽调情做爱的时候,我觉得这道屏障被打破了。他可爱,可爱在真实。

  在我看来,加缪的笔锋是理性的,书写出了那种间离感,充分体现了“局外人”之意。默索尔不仅是这个案件的局外人,还是自己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局外人。参加母亲的葬礼,大量描写周围的人和景物,仿佛与自己毫无关系,像一个旁观者;在法庭上,也没有人问过他这个被告有什么想说的,他也不曾大声抗议,反倒是由他的朋友和律师为他高喊着辩护;甚至到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将死了,可读起来仿佛他也只是走过场一般。

  全文的高潮在法庭上,他的朋友想要为他辩护却不被允许、律师喊出真相却无人想听——这是一种愤怒;而当事人默索尔与神甫的对话也是一次高潮,他打死也不信天主——哪有什么灵魂,随便吧——这是他对整个世界想说的话,我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悲愤。这些与人们捕风捉影般想要利用一切证词抹黑、加罪于默索尔的行径对比起来,表现了在绝望之中的反抗、对这个社会的诘问。

  最喜欢全文的最后一段——“为使一切都显得完美,为使我不再感到如此孤独,我只能希望被处决那天观者如潮,并对我发出憎恨的喊叫。”

  《局外人》读后感(四):局外人

  2019/7/21 周日 晴

  今天读完了《局外人》,小小一本书握在手里挺有意思,翻译也不错,没有读得特别拗口。

  这本书出自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1913-1960),他在这部作品中重点突出“荒诞”。在他认为,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的荒诞感,可是,偏偏人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人还必须要以人现在的方式生活。”于是,这就产生了荒诞感。

  其实这本书读了 两遍,第一遍读过于沉浸于小说的情节,以至于读完之后合上书一点思绪都没有。第二遍才算真正开始“剖析”默尔索。

  那么就来谈谈主人公默尔索吧。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生活在小小的城市中的某一个小街区,有一个六十来岁的母亲,年轻漂亮的“女友”玛丽,几个关系融洽的邻居,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在他看来永远无法改变的生活每天都平淡无味却又有一种平衡,他游离于这生活之外的同时却又享受着这种生活——与玛丽一起洗海水浴,享受着海滩、海水、浪花和下午四点的阳光。

  默尔索在外人面前总是展示着一副冷漠,甚至近乎于无情的态度。例如,他不愿在母亲下葬之前看她最后一眼,甚至一次都没有哭过;对于是否与玛丽结婚也感到无所谓;在指导神甫面前也是坦白直率...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默尔索的心思足够细腻。虽然他不愿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因为在他看来,“有些话毫无意义,所以我选择沉默。”,但他却善于观察,无论是在养老院守夜时对其他老人的观察,还是对于邻居的细心留意,抑或是在审判时对周围一切的心理感触。

  本书的荒诞之处大概在于,默尔索最终被判死刑,并非因为杀死了那位阿拉伯人,而是由于法官及其他人所认为的他对母亲的冷漠。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违背了社会准则,违背了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他不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而受到周遭人异样的目光,他不信天主教而遭到神甫的指责。在审判的过程中,所有人为他而来,他本应是这场审判的主角。然而,默尔索没有资格发言,所有的对话都在法官,律师和证人之间进行,这让他觉得自己多余,甚至有点像擅自闯入者。他的灵魂受别人审判,命运经别人决定。

  在我们现在这样的社会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虽然我们顶着“自由人”的称号,但是我们真正自由了吗?无论是法律上还是道德上,我们都受到束缚,犹如一层又一层茧,裹得我们不能动弹。稍稍偏离一点准则,就会被标榜为“异类”,以至于我们需要通过谎言与面具,以牺牲自我对命运的决定为前提,融入社会。

  默尔索的魅力之处在于他游离于社会之外,以“局外人”的角度面对这个社会,思考这个社会。他的灵魂自由也促使了他的坦然与理智。面对死的坦然,面对一切关系的理性。

  《局外人》读后感(五):现实or荒诞?

  

加缪说:生活充满荒诞,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荒诞的现实当中,过一种“不荒诞”且对抗荒诞的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活着的时候,我的灵魂和肉体已经死去。

一个局外人,在他人营造的世界中随波逐流死去了。默尔索没有主见 仿佛我们是在扮演他的身份在局内,但是他在些地方做的没有人性 ,仿佛我们在局外。

我的冷漠为什么成为你判决我死刑的理由?我的冷漠还是热情都是我真实的那一部分,我会因为通用的感情表达方式而改变真实的我吗?

我们究竟是靠自己建起来的,自己还是靠别人的注视建立起来的自己?首先我并不是一个真正冷漠的人,我和大多数一样,但是我并不像大多数一样,因为妈妈的去世而必须难过。如果你的难过是真实的你,那我的不难过,也是真实的我。我需不需要因为这件事上所有人认为我必须难过从而表现出难过。

我会因为他人对我的看法而改变我的自我意识,我在他人的世界里有一个本质的定义或标签。我还是真正的我吗?

我看到的不是现实,我看到的是荒诞。

默尔索在他的生活中背潮流而去。其实,在生活中各种潮流应接不暇,其中,有些人并不讨厌潮流,只是讨厌这种大众跟潮流而去的去向的这种形式。还有些人特别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往往不喜欢这种缺乏理智的思考。这些人可以尽情或孤独或享受,无论是孤独还是享受,他们的内心都是欢愉的充沛的。

然而,我们在社会中也不必完全掩饰自己的情感或想法,不用把自己想象成完全没有退路,我们可以在社会中慢慢允许独立的个体与其他情感或其他个体融合交流。在社会我们依旧可以在保持自己原本的真诚的同时与社会进行长期合作。

我们不仅需要独立思考,学会怀疑和批判社会,我们也要学会与社会友好相处。

表演荒诞

本文标题: 《局外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3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窗外飞过一只鸟》的读后感大全【三下乡】耐心拉近我们的距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