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意识》是一本由[美]约翰·巴奇著作,中信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隐藏的意识》精选点评:●读书时间跨度太久忘记前情系列●有些实验确实有些意思,就是总是会时不时的担心实验的设计取样是否合理。可能学科
《隐藏的意识》是一本由[美]约翰·巴奇著作,中信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藏的意识》精选点评:
●读书时间跨度太久忘记前情系列
●有些实验确实有些意思,就是总是会时不时的担心实验的设计取样是否合理。可能学科差异,心理学实验和理科实验还是差别很大吧。因为实验与生活的贴近性这一点也让人更容易的参照反思自身。感觉是心理学科普的类型吧。
●翻译不太好,有点生硬。前半部分内容很好,后半部分有点新瓶装旧酒。确实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重新审视无意识。
●非常艰涩,但是提出了我们如何与潜意识共处这个重要的问题,焦虑的本质,是焦虑的潜意识,给他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让潜意识帮助意识共同完成。
●我热。。。看不懂
●。。。
●不是读过,是“翻过”
●用局外人和研究者都能看懂的语言书写的一本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作者显然受到了现象学、存在主义的极大影响,围绕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概念以及精神分析中的自我调节机制展开,既有学术性又非常实用。本书也带有非常明显的美国精神分析学派的色彩,对自我调节机制的强调非常好之大。可以说,可以解决很多现实的困扰,但是在终极的哲学探索以及对自我的人文关怀上着墨极少。总体来看,是一本非常好非常好的书,推荐想自我疗愈的人看。
●不行
●通俗易懂
《隐藏的意识》读后感(一):“居然会这样!”“原来是这样!”“还能这样!”
这本书对于“了解自我”显然是有着极大的帮助。从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作者解读了我们平时尽管可能有所感知,但完全不知原因的“无意识”对我们的所想所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些观点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个本来不就是这样的嘛”,但是有的观点会让人感到震撼“啊,居然会这样”,并且对那些你习以为常或者不曾感知的现象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原来是这样!”。这本书带给人的不仅是关于人的“无意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无意识”的规律和特征来给社会、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正向的影响,并消除负面影响。虽然仍是一只单身狗,但是”过去的经历“造成的潜伏于”无意识“之中而潜伏到现在甚至未来的影响对我来说最为震撼。其重要意义在于,要重视一个生命从小婴儿开始,可能受到的外界环境的各种可能的不良影响,并有意去”启动”一些良好的品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对于未来要成为父母的各位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中列举了非常多相关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实例,尽管是必不可少的论据,但是看多了确实会有一丝“乏味”之感,但是相信我,有些实验绝对会一次次让你觉得,“啊,居然会这样”。总而言之,是一本有价值、有意义且值得细读的书,它将不同程度的解决你的疑惑,并打开“认知自我”的新世界。
《隐藏的意识》读后感(二):为什么打分都这么低。。。这本书不错啊
2019.4.约翰·巴奇《隐藏的意识:潜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好看8,有料9
一本常见的,国外的研究者对某个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比起同类书籍,这一本很特别。
书的基本观点大家多少都知道,就是除了意识之外,还有隐藏的意识在影响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但一般人不会知道无意识对我们影响到什么地步,这正是这本书所揭示的,无意识中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如何影响我们。理解这些,对我们了解自己确实有很大帮助。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实验设计非常有深度,和其他各种心理学畅销书的实验很不一样。比如说,作者认为文化对我们影响特别大,是一个后台运行的很强大的隐性影响源头。但这要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呢?作者从美国历史讲起。
在16世纪,英国的新教徒之中的一个分支,清教徒,认为自己的教会改革力度不够,不能安放自己严格的价值观。为了强大的宗教信仰,他们决定出走他乡,到新世界建立自己的新教会,于是他们来到美洲。他们是最先抵达的一批,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对美国的文化产生了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清教徒带来的,有两个,一个是要努力工作以赢得永恒的救赎,一个是滥交和公开的性行为是邪恶的。
这两个基本伦理,在美国文化中特别根深蒂固,以至于现代西方工业化也没能将之消除。在其他的新教、民主、工业化的富裕国家中,这些宗教影响其实已经被世俗化冲击了,唯有美国在这些观念上依旧最传统。作者想要验证,这种美国独有的文化意识形态,会不会无意识中对美国人的判断和行为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有不同身份时,通过特定的暗示,可以启动他的不同身份。作者利用这一点,设计了他的实验。
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对不同国家的人同时暗示宗教和来生的概念。因为在美国文化中,这些概念和美国努力工作的新教伦理是交融的,会有启动的作用,让美国人不自觉的更加努力。但这个启动,对德国人、意大利人不会有作用。实验结果是,天堂概念的启动,只影响了美国人的任务表现。
第二组,只针对美国人,告诉他们有两个土豆削皮工中了彩票,其中一个退休不再工作,另一个仍然削土豆。他们第一反应是对发财后继续削土豆的人印象更好,但仔细思索之后,他们对二人的道德评价没有差别。这一组实验,进一步确定,文化的影响是直觉的、第一反应的,在无意识中发生的。
第三组,作者想验证,美国人的两个基本伦理是绑定的,因为它们共同构成美国基础意识形态的支柱。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人想到工作时,性态度也会更保守。在这一组,作者选了一些亚裔美国人作为实验对象,因为他们有双文化,启动不同身份时,会有不同影响。果然,对这同一组亚裔美国人,首先启动他们美国人身份时,比首先启动他们亚洲人身份时的性态度要更保守。
我真是超爱这个机智又有深度的实验……反复看了好几遍,并且为这个实验,给这本书打了有料9分。
《隐藏的意识》读后感(三):潜意识:隐藏的目标和未来
正是那些否认暗示机制或无意识影响的可能性的人,最容易被操纵。我是看乔纳森·海特提及 “情感启动效应” 的实验,发现这本《隐藏的意识》的。作者约翰·巴奇在前言中提及他与火箭科学家姐夫关于 “自由意志” 的对话,显示出人群里关于 “无意识影响的力量” 两种分化的态度,于是有了开头这个颇具 “讽刺意味” 的语句。
对于心理学有一定基础认知的人,本书的主要观点并不是多新鲜的说法:潜意识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意思的是,作者将自己的业余爱好、人生经验以及学术研究串联了起来,用科学的钥匙,给我们打开了无意识的大门。无论我们意识到或意识不到,潜意识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关键是,即便没有绝对的控制力,将无意识的影响考虑在内,无疑有助于我们增加自己的主动控制力。甚至可以运用潜藏的意识,帮助我们达成艰难的目标。
扩展关于 “我是谁” 的概念
我们知道很多我们知道的事,我们还知道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有意识的自我和无意识的自我,都是真实的自我,只不过前者通常可感知,而后者往往因为隐藏而被忽视。
有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我喜欢或选择的原因。比如,为甚麽我突然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门行之有效、经过反复验证且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的科学,和那些夸大其词又无法兑现的文章、畅销书、工作坊、培训/分享课程不同。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t works.
但是,有时候仅凭直觉,我就可以快速判断我是否非常喜欢一幅画、一段旋律、一个只瞟过一眼的人,“我对艺术所知不多,但我知道我喜欢甚麽”。无需深思熟虑,很多事情不假思索就可以决断,并且事后证明基本无偏差。
如果你觉得,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识选择的产物,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的经验仅限于我们知道的事物。但就好像我们可以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仅限于可见光谱和人耳可识别频率,在任一特定时刻,我们意识到的内容和同一时刻我们意识中发生的内容之间,有着巨大的裂缝(Mind Gap)。
行为主义的一个逻辑错误
很多著名论断脱离了发声的背景、情境和社会环境,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变成了片面观点或荒谬错误:
× 他人即地狱
√ 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能带来意义和目的[1]
× 道德植根于理性
√ 人类的理性其实依赖于复杂的情感[2]
× 凡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
√ 杀不死你的,可能带来创伤后成长,也可能导致 PTSD
× 意识已死(没有可靠的方法来测量或研究有意识心理)
√ 心理学的间接检测领域正在发展(得益于认知科学的出现和它所提供的新方法,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无意识的时代)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意识不该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可靠的方法对意识进行评估。而他的后继者斯金纳和他发展的 “新行为主义” 甚至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因为他们无法测量意识,所以意识不能包含在他们实验室里的动物(包括人)的行为模式中。斯金纳和他的研究伙伴们还得出结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不作为原因存在。因为他们无法像设想中那样严格地研究意识,因为意识在他们的实验室研究中没有作为一个变量存在,因此,人类的意识也不能在实验室以外的世界存在。行为主义者的逻辑是:如果他们看不见意识,那麽它就不存在。这和 “隐形斗篷幻觉” 产生的逻辑错误没甚麽两样。如果你听说过华生关于 “一打婴儿” 的论断,应该更容易体会这种傲慢。人们能够对思维进行科学的研究后,认知革命就将行为主义永久地推下了心理学的历史舞台。
何时须警惕?何时可信任?
虽然无意识决策过程的结果常优于有意识中做出的判断,有意识的深思熟虑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 “不假思索” 都优于 “深思熟虑”。
作者曾在社交媒体征集人们遵循直觉最终却被证明错误的经验,结果发现回复主要分为两类: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感到恐惧和在需要谨慎质疑的时候过度自信。关于我们何时可以信任自己的直觉,作者归纳了八条基本原则:
原则 1:如果有时间的话,对你的直觉冲动至少稍做一点有意识的反思。原则 2:当你没有时间思考时,不要仅跟随你的直觉,为了小利而冒巨大的风险。原则 3:当你面对一个涉及许多因素的复杂决定,特别是当没有对那些重要因素进行客观测量(可信的数据)时,认真对待你的直觉感受。原则 4:小心你渴望的事物,因为你的当前目标和需求会影响你对现在想要和喜欢的事物的看法。原则 5:当我们对不同人种或族群的人最初的直觉反应是消极的时候,我们应该消灭它。原则 6:在我们和他们有任何互动之前,我们不应该仅仅依靠人的面部或照片来对他们做出评价。原则 7:你可以相信对其他人的直觉——但只有在你看到他们的实际行动之后。原则 8:吸引力是浪漫方程式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好的,然而,如果让它成为唯一的甚至是主要的因素,就没那么好了。至少,从长远来看是不好的。有意识思维是很强大的,在有规律可循的情况下,有意识过程要比无意识过程更具优势。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将有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结合起来有利于做出最佳决策:有意识在先,无意识在后。进化塑造思维,我们的直觉反应在整合大量信息时是相当精密的,在做重大抉择时,直觉感受值得被认真对待。
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和我们所读到的,就是我们所做的。无意识模仿不需要物理接近,我们应该更加慎重地选择和对待微信、微博及所有社交媒体接触到的人。而我们所做的,也会影响到我们周围的人,甚至感染更远处的人:你简单地更新一条状态,它对你朋友圈好友的情绪影响可能长达三天之久。
隐藏的意识存在于 3 个时区
本书的首要前提是:意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它是整个宇宙的真相——同时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约翰·巴奇向读者发出警告 “小心你渴望的事物”:当我们戴上被目标染色的眼镜以后,我们的思想、心灵和价值观都随之改变,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变化已经发生。
我们指向未来的目标和动机,我们想要甚麽、希望在哪里、最终成为谁,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好恶,塑造了我们此刻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有意追求的目标可能产生无意识的后果。
作者结合自己有一次以非常危险的速度开车回家的经历,说明了有时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之事的潜意识(真实)原因,有意识心理还非常善于在事后为行为找出合理化的理由(rationalizations):不是为了在酒类商店关门之前赶到那里,而是为了看自己能否完成在 12 小时内回到家这个有趣的挑战。
就像富兰克林在海上看到水手大快朵颐垂涎欲滴,从而说服素食主义的自己开心吃鳕鱼的例子。我们的理性靠不住,它受限于各种感官觉知,常常 “让真理站在自己这边,而让错误站在对方那边”[3]。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正确,总可以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借)由(口)。
控制意识的诀窍是去掉诱惑
怎样让从不睡觉的无意识为我们所用?就像阿基米德在浴缸得到的启示,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凯库勒梦里的衔尾蛇,以及作者的短吻鳄。有意识解决问题常常会遭遇 “功能固着”,而无意识思维则可能提供灵感乍现的时刻,让我们得到 “盒子之外” 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建立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信任,有意识地运用无意识的力量来控制意识的三个要点:
要点 1:你的有意识想法很重要。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意味着你有 “自由意志”,但它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完整和全能。要点 2:承认你没有完全的自由意志,或完全有意识的控制力,实际上增加了你真正拥有的自由意志和控制力。要点3:最有效的自控力不是通过意志力努力抑制冲动和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它来自有效驾驭心理的无意识力量,会让你更轻松地做到自我控制。有效进行自我控制的最好方法,是将尽可能多的工作转化为无意识的自动机制,而不是在剧烈的心理斗争中,尝试倚靠意志力解决问题。假如你真的有节食或者克服拖延的需求,还常常因为抵制不住诱惑而导致自责,不如记住意志力和理性一样,都是有限且靠不住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无意识自我控制方法:
短期战术性方法:运用 “执行意向技术”,即制定具体的计划,何时、何地、如何做何事。比如,现在在家做瑜伽。适用于开始锻炼,以及提醒自己总是忘记去做的事情。长期战略性方法:建立良好的习惯,即指定一个精确的时间和地点,你将在那时那地执行预期的行为。比如,每天下午五点在家做 45 分钟瑜伽。适用于节食、定期锻炼或有规律地学习。当然,执行意向机制就像你新年立下的任何 flag 一样,只有当你真正致力于实现时,才会有效。运用这种积极的外部暗示,不仅能帮助你控制不希望发生的冲动和行为,还能推动重要生活方式的改变。
研究表明,有效的自我控制者并非意志力比我们强,而是善于创造环境,去除诱惑性的暗示和机会。他们比我们体验到更少的诱惑,而且几乎很少需要控制自己,这是因为在积极的环境中,诱惑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s. 这书评分也忒低了,打五星中和一下。不多说咯,做瑜伽去!
注释:
[1]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第一章,关于 Well-Being Theory 中 PERMA 五大要素之 M(意义)
[2]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第一章,关于人的四种自我分裂之 “理性和感性”
[3]罗洛·梅《焦虑的意义》阐述关于焦虑的哲学诠释时,引自《帕斯卡的沉思录》P38
《隐藏的意识》读后感(四):潜意识
比起附上一张缺乏吸引力的照片,你最好还是不要放照片;复试率在没有照片的条件下比在附有一张缺乏吸引力的照片的条件下要高 第2章 一些必需的装配 。对温暖和寒冷的短暂身体体验激活了类似的社会性温暖或冷漠的感觉,随之影响了我们的参与者对读到的那个人物的喜好 身体温暖和社会性温暖,身体寒冷和社会性冷漠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大脑中固有的 身体温暖的感觉激发了社会性温暖和慷慨的感觉。 ,温暖的房间对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的分享程度没有影响 即使只是“我们”这个词,在无意识中就有积极含义,而“他们”这个词,在无意识中则带有消极含义— 第3章 启动时刻 在完成一项测试或任务之前,如果你被提醒你的群体地位,而文化刻板印象认为你的群体不是很擅长此项内容,你的表现会受影响。 第4章 生活在延续 。这意味着,最近经验的遗留会影响一个人对新情况的诠释、他如何在其中表现、他所做的决定,以及他感受到的情绪 ,在我们退出现场进入情境2时,不会像有某种开关一样,在一纳秒里消失。相反,它们会有某种遗留,以微妙而强大的方式影响我们接下来的经历。 。他们没有意识到运 动的延续效应对他们随后的愤怒程度产生的影响 :最初出现的几次烦恼不足以引发反应,但会导致“易怒”,最后一个这样的(小的)烦恼足以“压倒骆驼”。 证据表明,阳光影响情绪,情绪影响价格 ,你感受到的与家人和朋友的亲密程度和联系程度,会对你的体温产生影响——反过来也是如此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身体温暖可能能够代替一个人在生活中缺少的社会性温暖。 最近的经验可以使某些记忆比其他记忆更容易被回想起来。这是最近的过去延续下来继而在无意识中对我们的判断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当你根据某个事物出现在意识中的速度来判断它过去出现的频率,你可能会被误导 我们经常在不经意中错误地以为或认定,我们自身的改变就是世界发生的改变 如愤怒,我们感到自己绝对是正确的,感到我们看到的是世界和其他人的真实面貌。这种感觉很容易激发我们依照这个信念行动,完全没有认识到我们处在暂时的情绪状态 ,几乎每一个案例中的囤积行为都是在囤积者的生活中发生过一次创伤性事件后开始 ,在一个情境下经历的情绪,例如在观看一部令人悲伤或令人厌恶的电影场景时产生的情绪,会延续下来对第二个情境下的购买决定产生影响 在他们的无意识中,执着的情绪状态改变了他们希望付钱购买的商品的价值 你从这儿获得的信息是,不应该在悲伤的时候去购物。在悲伤的时候,你会比不悲伤的时候愿意付出更多钱买同样的东西。 。购买新东西可以帮助我们一时感觉好一点,但它最终会导致我们感觉更加糟糕——当我们收到账单,必须挣扎着付清它们的时候 他们必须每天连续几个小时听这些悲伤的歌曲。他们的工作条件可能会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持续的、长期的影响 ,当我们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以后,生活仍然在我们的大脑中延续,而我们并不认为最近的过去对我们有任何影响。这种效应适用于我们感觉到的兴奋、愤怒、伤心等情绪,并且会影响我们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第5章 我该留下还是离开 ,强态度会立即并自动出现在意识中。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喜欢或厌恶某样事物的事实能不假思索地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它就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那些迅速出现在意识中的态度就是强态度,就像我对康定斯基的明信片快速做出的正面反应,而那些需要更长时间来表达的,是我们的弱态度 鲍勃·扎荣茨展示了我们无意识喜欢上某种事物的一种途径是对它变得熟悉,而另一种喜欢上某种事物的途径是它与你相似,即使那些相似之处在客观上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在相遇的一瞬间就能对一个人是敌是友(留下或离开)做出非常迅速的评估 我们没有进化出在短暂的时间里根据一个人(同样也包括猫)面部的静态照片打量一个人的能力 。我们对有吸引力的人比对不那么有吸引力的人更好、更友善,这让我们都有些罪恶感 我们有希望控制对外群体的仇恨和敌意。如果“他们”被纳入一个新的“我们”中,那么我们都能愉快地在一起 第6章 何时可以信任你的直觉 ,比起他们正常的有意识的思维,比如刻意思考某件事 更能揭示他们的真实感受和真实的自 一个心理体验越是无意识产生的,包含的主动性越少,例如一个梦或弗洛伊德式口误,人们越相信它揭示了真实的自己 我们天生就信任我们的感觉,不去质疑它们;相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并质疑它们是精神错乱的表现,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 有多少次结果证明他们的直觉反应完全是错误的。我注意到,他们的回复主要分为两大类: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感到恐惧和在需要谨慎质疑的时候过度自信 ,如果仅仅依靠一瞬间的反应,过于迅速地接受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直觉答案,直觉可能导致我们误入歧途 ,对于什么时候可以信任你的直觉,我们立即可以得出两个基本原则。原则一是,如果有时间的话,对你的直觉冲动至少稍做一点有意识的反思 !原则二是,当你没有时间思考时,不要仅跟随你的直觉,为了小利而冒巨大的风险 即刻的快速判断比经过仔细和耐心的思考做出的选择更好地预测了我们对未来的满意程度。 —人们越多地思考他们对 果酱的感受,他们陈述的观点对他们真实的潜在态度的反映越不准确 当必须将许多不同维度和特征结合或整合起来做出复杂判断时,无意识决策往往更具优势,就像在选择汽车和公寓时 。我们的有意识工作记忆是有限的,在任何特定时间内不能掌握这么多信息; 做出最佳决策,而且是以这样的顺序:有意识在先,无意识在后。例如,你应该先有意识排除不满足必要标准的选择,如太贵、太小、太远等。这时,你才应该将通过第一个测试的选择 交给无意识判断过程,在一段时间里不去(有意识地)思考你的选择,稍后看看你的感觉如何 了第三个原则:当你面对一个涉及许多因素的复杂决定,特别是当没有对那些重要因素进行客观测量(可信的数据)时,认真对待你的直觉感受。 在一段时间里分心做一些要求高注意力、将你的意识从决策中引开的事情,然后再看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去睡觉,因为无意识从来不睡觉, 你的当前目标改变了你的直觉,而通常你不知道这些强烈的直觉反应的原因。这为我们带来了第四个“你何时可以信任你的直觉”的原则:小心你渴望的事物,因为你的当前目标和需求会影响你对现在想要和喜欢的事物的看法。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这本书的基本前提是,我们的第一个想法通常是最好的想法,或者说那个“眨眼之间”的反应——它不需要有意识的反思——比经过自我质疑和深思熟虑后产生的反应更为可靠 称之为原则六:在我们和他们有任何互动之前,我们不应该仅仅依靠人的面部或照片来对他们做出评 根据他们对头像照片的直觉反应做出猜测,这降低了而不是提高了他们的预测准确性 。原则七(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则):你可以相信对其他人的直觉——但只有在你看到他们的实际行动之后 。找到与他们分享“真实自我”的人,真正显著的效果是,他们不再感到羞愧或糟糕。在许多案例中,这是自我接纳的第一步, 。我们都应该牢记尼采的忠告:与你能谈到一起的人结婚,因为你们的大部分人生将在玫瑰褪色后一起度过。 第7章 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做的 。我们的所见所闻都会自然地产生影响,让我们更可能做同样的事情。(达尔文对情绪表达的说法是真实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有意或无意地模仿和模拟他人,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这样做的 当某人和我们行为相似时,哪怕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我们是能感受到的,而且会更喜欢这个人,感到跟他们的联系更紧密;同时,我们与他们的互动更加顺畅,我们的行动似乎与他们更加协调同步。 模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喜爱和联系的影响力 我们固有的模仿和模拟机制并不会让我们反射性地信任任何人,与任何人合作 在工作场所,其他人的粗鲁是“传染病”,就像普通感冒,一个人传染另一个人 人们很大程度上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做出粗鲁无礼的行为的原因是目睹了他人的粗鲁行为——对组织和社会来说,消极行为传染现象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严重得多,也更有影响力 ,如果对小而可见的罪行进行制裁,如破坏公物、乱扔垃圾,甚至乱穿马路(警察真的开始给横穿大街的人开罚单了,比如街区中央的第五大道),那么更严重的犯罪也会减少 如果一个人的社交网络中的人们表现出某些情绪,参与某些行为 或拥有某种品质,那么,所有这些情绪和行为都会蔓延,并使这个人更可能有相同的表现。你和快乐的人接触越多,你就越快乐;你和超重的人接触越多,你会变得越重 阅读的帖子越积极或越消极,他们自己发布的帖子也会变得越积极或越消极 ——最多在三天以后 ,在社交网络中具有与面对面时一样的传染性。无意识模仿不需要物理接近。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在社交媒体之外阅读的材料 :如果你启动了一种身份,她们会表现出一种行为方式(擅长数学,诚实);如果你启动另一种身份,同一个人会表现出一种非常不同的行为方式 电视和其他媒体上的食品和饮料广告带给我们吃或喝的想法或冲动 。只要我们正在关注并积极地努力抑制这种行为,它就会活跃,而一旦我们分心或注意力涣散(当我们累的时候)了,它就会暴发!实际上,你变得比平时更可能做这件你不想做的事情 第8章 小心你渴望的事物 地。追求一个特定目标会使我们做出违背自身重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的事,以及我们通常视为不道德、不合伦理或不健康的事。它能让 当前的目标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心灵和价值观。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已经发生。这就是我们必须小心自己的愿望的原因。 人们通常不知道他们的欲望的起因——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和欲望,却不知道是什么引起我们对任何事物的渴望 。”我们可能认为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正在做所做之事,但这往往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对我们的目标有好处的东西也许对我们的灵魂没有好处。 不知道自己所做之事的真实原因在于,我们都很善于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找出正面的理由 。我们的有意识心理很善于找出这些本质上是合理化 当求偶目标在运作时,我们会去做那些通常因为涉及健康风险而避免的事情,并将这种行为合理化 低。活跃的求偶目标使她们低估了日光浴沙龙和减肥药对自身的负面影响 是因为看似非社会性的、孤立的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在内心深处,我们感到自己正和电视上的人物共度时光 这些独自活动来满足它的需要的。例如,当感到孤独时,我们倾向于多看一些我们最喜欢的节目,其中有我们更了解、更熟悉的人物。事实上,这样做会使我们感觉不那么孤独。另一方面,当我们不觉得孤独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去看当时电视上播放的任何内容 他们很怀疑更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是这些活动有助于满足他们重要的社会需要。但它们的确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看电视这项活动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饥饿会让你买更多东西,而不仅仅是食物 发现饥饿的购物者购买了更多与食品无关的商品,如衣服、化妆品和电子产品 他们不是想花更多的钱,而只是想得到东西,这是一种受对食物的潜在需求影响的欲望 ,潜意识广告确实会影响你的选择和行为,但前提是你已经有了那个目标。 你的当前目标改变了对你发生影响的信息,而且,它也会改变你注意到的内容和你后来能记住的内容。 长期关注一个目标的另一个风险是,当你不再打算追求那个目标的时候,你的潜意识还在注意并评估它们 被你的目标影响的心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你对事物和人的好坏评价。相对于你的个人价值观或长期经验,你的评价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有助于还是阻碍你的实现特定目标。你当前的目标甚至会无意识地改变你认为的最好的朋友是谁。 。仅是想到你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你就更有可能立即开始追求你通常与此人联系在一起的目标。重 ,我们当前的目标会影响我们的好恶。它能使我们更喜欢一些人,而没那么喜欢另一些人——这取决于他们是有助于还是阻碍我们目标的达成 。你当前的目标甚至会使你喜欢上你平常根本不喜欢的人。例如,目标能改变你对负面、粗鲁行为的通常反应,如果粗鲁对你目前的目标有利的话。事实上,最后你可能会喜欢上那个粗鲁的人 ,体现了我们都有的一种倾向:为了实现我们渴望的目标做一些在没有那个目标的情况下我们原本不会做的事情。 我们的实验室研究表明,事实上,给一个人权力可以揭示他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 —也就是在对他不会有任何坏处的情况下,这个人对自身行为做出的承诺。让我们和其他研究者感到惊讶和失望的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有很大比例的男性说他们可能会实施强奸或性骚扰。 在现实生活中的权力情境下,性骚扰者被女性吸引的原因是他们的权力凌驾于这些女性之 :禁止学生和教授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或任何拥有潜在的能影响他人的权力的人与权力对象之间约会和发生浪漫关系。耶鲁哲学教授托马斯·博格(Tho 第9章 无意识从不睡觉 ,特别是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当你下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的无意识将不会认真对待并为你准备材料,反正你又不会在那里工作 根据你有意识思考问题的程度以及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你的无意识知道你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意识可能会游离,我们发现自己盯着纸页,甚至只是机械地翻页而没有真正读进去。我们的意识完全在思考别的内容 ,在你的所有清醒思维中,有1/3到1/2的思维并非聚焦于你正在做或正在看的事物上,相反,你的意识游离到了其他主题上。显而易见,这些主题比你正在做的事情更有意思。 未解决的目标会继续在无意识中运作,即使我 们在积极避免有意识为它们而进行的努力 无意识不太擅长为未来制订具体的计划——没错,无意识善于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无意识过程在要求一个具体的计划。这是有意识思维过程的特长,是不能在无意识中完成的事,因此,无意识过程会不断唠叨。一旦计划到位,无意识的唠叨就倾向于停止。 为一个紧迫的、即将到来的目标制订一个具体计划,真的能减少无意识目标的纠缠。 制订具体计划能减少我们对有最后期限和重要但未完成的目标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通过做计划让那些唠叨的念头停下来时,它会继续有用。但是,如果你没有执行那个计划,唠叨可能会继续出现,因为你的表现说明你做的计划是言不由衷的。 打电话需要高度注意力并且会引起分心。即使手机处于 “免提”状态(然而司机经常连免提也没有打开),即使你的视线没有从道路上移开,谈话本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你有限的注意力, 。分心让我们慢下来,放慢了我们对突发紧急情况的反应时 间, 。我们弥补注意力转移的一个办法就是开得慢一点,而我们经常并不自知,因为速度较低的时候,我们获得了所需的反应时间。 第10章 你能控制意识 它能使一个人为他想做的一切事情找到理由 。有意识的思维非常善于以某种积极的方式解释我们做的或想做的任何事情,至少会让这些事显得更合理、更正当 即我们所处的环境对行为的暗示。指定一个精确的时间和地点,你将在那时、那地执行预期的行为,这就是执行意向技术的工作原理。 制定了执行意向的学生——他们将在何时何地执行期望的行为——比其他学生,甚至比那些对自己承诺说要完成目标的学生更成功地执行了自己的意向 诱惑有多种形式,你可以把这个简单的公式应用到你特定的弱点上:“如果我想‘吃一大份甜点/和朋友出去玩/和老板顶嘴/多买点新衣服’,我会告诉自己‘我要吃健康的食物/我必须完成作业/我要彬彬有礼/我要为未来省钱’ 太多时候,我们的正面意向失败的原因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其实不想改变——我们的真实意愿是继续抽烟、喝酒、保持懒惰。 而情境暗示(到达车道,在卧室脱衣服)将成为这种新的复杂行为的无意识触发器。 ,有效的自我控制者能创造他们的环境,如此一来,那些诱惑性 的暗示和机会一开始就不存在了 。当看到蛋糕时,他们会想出一个办法,说它‘讨厌’而不是‘好吃’ ,我们现在知道,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最好方式是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如果你想形成好习惯,就把它们与固定的地点和时间联系起来;对于那些你希望改掉的坏习惯,在你的环境中去除支持它们发生的暗示和机会 结论 你是打碟师 ,名人海报,如爱因斯坦和超人,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如果我们实际上不能像他们那样成功,那么他们的海报可能会导致低自尊和丧失自信,而不是像预想中那样提高我们的自尊和动机。你心想自己永远不会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所以你会更觉得自身渺小 要明智地选择你的榜样启动物——你敬重他,但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效仿他 ,外部世界只能启动你内在已有的品质 。但是外部世界可以激活你所拥有的目标和品质,以及在你能力范围内的行为。 更加严格地控制你通常使用的新闻 推送和社交网络,因为其中有你不认识的人会影响你的心情、你的体重,以及你的助人和合作倾向——许许多多的事情——在你意识到以前。他们的行为、感受和想法会通过社交网络渗入你,成为你真实的一部分、你内在的状态,以及你对待他人的外在表现 每个人都认为他或她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我们正在审视其他人而没有被别人审视 知道其他人一天当中真的在想着我们,这多好啊,特别是对那些感到孤独、不被爱或不被感激的人来说。 微信读书
《隐藏的意识》读后感(五):这种“出厂设置”是怎么发生的呢?是谁在书写人类意识的程序?
第一个问题:潜意识是什么?
巴奇博士没有直接用“潜意识”(subconcious)这个词。从书名的英文来看,他用的是“无意识”(unconscious)——如果你把这个单词敲在google里搜索相关图片,会发现大部分是失去意识和人工呼吸的画面。
为什么是unconscious,而不是subconcious?
这就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了。17世纪初,勒内·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那位哲学家)在表述里首次使用了“有意识心理”(concious mind)。300年后,约在1900年前后,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时总结说,这些病例源自这些精神病人内在的一个独立的、无意识的自我。
后来他走得更远,相当武断地坚持认为,这种独立的无意识心理不仅存在于精神病人身上,还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巴奇认为弗洛伊德妖魔化了正常心理的无意识运作:他声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无意识深渊,那里是黑暗的,充满扭曲的欲望,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可以驱除这些欲望。
弗洛伊德对于意识的定义分类如下:
也就是说,“潜意识”(subconcious)(或“下意识”)——这个总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词——从现代心理学的定义来说,它不属于心理学名词。但这丝毫不妨碍它作为“前意识”“无意识”的意义表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出现早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另一方面,在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1895年,《歇斯底里研究》),“潜意识”与“意识”的对比看起来更直观和强烈了。所以,“潜意识”后来就经常与“无意识”一词混用。
作为心理学博士,巴奇必然只会用严谨且专业的“无意识”,而不是民间的“潜意识”。而我在这篇文章中,如无特别说明,则会依据常俗用到“潜意识”,但所指的也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脑意识的运作,我又做了一些补充功课,发现对于“什么是潜意识”,生物学给了一个更直观和客观的解答。
让我们来看看1925年由德国的贝克医生所发现的四种基本脑波——
相对于心理学的学说与分析,这些可以直接用仪器来检测识别的脑电波显得就很直白了。
它们分别都对应着不同的大脑意识工作。理论上,当我们在做不同工作时,如果能调用相应的脑电波,就能以最出色的状态完成工作。
例如参加数学考试或象棋比赛时调用β波、喝下午茶听音乐时调用α波、写小说或画画时调用θ波、夜晚睡眠时调用δ波……简直完美是不是?
但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比如你在企图睡觉时启动了让你焦虑紧张的β波,或者在需要冷静警惕做决策时突然遭遇一阵α波或δ波的走神袭击?emmm...
我在网上找到的这张”意识解剖图“简直不要太强大,它无比清晰细致地描述了不同波段的大脑意识的表现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关联。
在β波段对应的意识区间里,关键词是自我否定、肤浅、判断、意愿、压力源、信念、逻辑、分析、教育、计划、自尊、(负面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习惯、理性、个性、短期记忆、能力有限;
在α波或θ波段对应的潜意识区间里,关键词是较高自我、深入思考、富想象力、不受压力控制、无限创造力、永久记忆储存、智慧、自我疗愈、内在平和、生命激情;
在δ波对应的无意识区间里,关键词是最高自我、免疫系统、自我核心、自发性、身体再生、原始直觉、灵性联接、细胞记忆……(老师,这题超纲了
而意识层或脑波段之间的这些壁垒,我们可以打破吗?我们能有意识地渗透或深入吗?它提出的方法是冥想——更深入的冥想。但这个具体要如何操作、多深才叫做深?我没有答案,我相信这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暂时只做了解就好。
第二个问题:意识 V.S.无意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了解完概念,接下来我们要问一个元问题:作为人类,究竟是“有意识在先” ,还是自带“出厂设置”?
前者是社会认知心理学所坚持的观点:开始时是有意识、费力的,只有在经验丰富并经常使用以后,才能无意识地运作。在长达10年的思考里,巴奇也一直在“有意识在先”的观念里鬼打墙找不到思路。直到他初为人父、在家带娃,观察到婴儿身上有许多自发的社会性行为,才不得不承认这一套说法无法自圆其说。
他在一个带娃的午后打盹里,梦见一只翻着肚皮的短吻鳄,才反转之前在家根深蒂固的“有意识在先”的假设,接纳了来自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儿童身上存在自动和无意识的影响,无论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还是在个体从婴儿到儿童,再到成年人的发展过程中,无意识是在先的。
下一个问题是,这种“出厂设置”是怎么发生的呢?是谁在书写人类意识的程序?
这就不得不搬出查尔斯·达尔文了。
1877年,他写道:“也许我们不应怀疑儿童模糊而真实的、独立于经验之外的恐惧,是受从远古野蛮时期传承下来的真实的危险和浅薄的迷信的影响?”
他观察到,我们的无意识情绪表达具备与周围人进行沟通的重要功能,这种对面部表情的解释将我们引向另一个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驱动力有关的基本和先天的要素:与人合作。
他在进化论第三部主要著作《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述》(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里,也强调了一个理论:人类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自动和无意识地感受和表达情绪,原因是这两种行为有助于我们的生存。
“我们的原始的、终极的、最深刻的关于生存和人身安全的进化动机,是我们许多态度和信念的根源。它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因为它帮助我们作为个体也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了下来。我们的道德判断,以及对政治和社会事务抽象的、有意识的推理,可能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也服务于这个至高无上的动机。第三个问题:你的潜意识V.S.我的潜意识,为什么不一样?
如果说我们的“出厂设置”是受进化论影响,为了合作、生存、繁衍而被输入了一些行为模式代码,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生而为人,为什么你的意识及受其影响的情感、行为、价值观等表现,跟我的不一样?无意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作为我们的无意识,也形成与塑造于我们无意识的时候。例如在我们的婴儿时期(1-4岁),我们渴望获得身体上的温暖——这种感受与我们早年的安全感有关——父母给予的母乳喂养、拥抱和保护经验能满足我们这个“出厂设定”的共同本能。儿童发展研究者将其称之为“我们对父母的依恋”(attachment)。然而,进化不能保证我们本能的信任会得到妥善的对待,也不能保证我们与生俱来的对亲密和与父母联结的渴望,会得到他们的回应。
“早在1岁时,这种联结就确定了:要么已经建立,要么没有建立——我们对父母的依恋,要么有安全感,要么缺乏安全感。这种早年生活经历的强大影响,为我们余生的友谊和浪漫关系的亲密和稳定程度定下了基调。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意识程序的输入依然没有停止。但它的发生依然在我们的意识之外。
我们有许多不同的身份——母亲、音乐家、老师、瑜伽爱好者、纳斯卡赛车迷等。其中,每一个身份面向中都储存着根深蒂固的、隐性的知识,例如恰当的价值观和行为、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从我们自身的家庭文化到整个民族的文化,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文化就像水之于鱼:它在我们周围,如此恒久和普遍,以至于我们几乎注意不到。它在后台低语,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对我们的价值观、选择、观点和行为产生强大的隐性影响的源头。最后:关于潜意识的10个冷知
如果把我们有意识的部分比作无趣、焦虑、沉闷、钻营甚至油腻的成年人,无意识的部分则像一个天马行空、充满智慧与灵性的害羞小孩。它只会趁你不留意或睡着的时候才探出身来,跟你说话、找你玩、帮你解决问题。
但它的能力还远不止如此,看看这10个冷知识,你会惊叹自己体内竟然还有这么一个buff所在。
1. 它控制我们95%的生活。
让我们再回想一下“冰山理论”。根据科学家的说法,人的大脑能够容纳的数据量大约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00倍。但这个巨大的信息量的大部分都隐藏在潜意识中——准确的说是95%。也就是说,它影响着我们95%的情绪、决策与行为。
2. 它从不休息和睡觉。
当你和你的表意识进入睡眠时,潜意识永远醒着。它一直保持警惕,持续吸收一切信息。例如你在电视前睡着了,它还会听到正在说的每一句话。这就是有些人在睡前背单词能产生作用的原因。
3. 它自带惯性。
通过几周的反复练习,你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开着同样的路线行驶——你在“自动驾驶”。这种“不假思索”会被潜意识所识别并完整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惯性。根据这个特点,建立一些好习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执行同一预期行为,你就能在“优秀”的路上减少很多思考、犹豫和挣扎的时间与能量消耗。(不要相信“自律”,这个太难了
4. 它只知道现在。
如果你想在潜意识中相信自己会实现某件事情,你就需要想象并坚定自己会实现它。这有点励志——重复说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和信息,它可能真的会改变你的人生。但这个策略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我们在内心深处不想改变——我们的真实意愿是继续抽烟、喝酒、葛优瘫。你必须完成你的那部分责任——真心实意地想实现一个目标和意向,潜意识才会来帮你。
5. 它不说人话。想要召唤它出来帮你干活,可能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根据所有不断收集和储存在潜意识中的信息和数据,它会通过图像、感觉、感觉、感觉和梦境,给我们传递信息。
6. 它不讲逻辑。
我们的潜意识不能像意识那样具有推理能力。一个典型的举子是,当我们被恐怖电影或画面吓到,意识知道这是假的,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潜意识还是会产生惊吓的反应。
7. 它不懂处理“NO”。
潜意识不做判断,也不会“脑筋急拐弯”。例如你在减肥,不停提示自己“不能吃巧克力”,但它接收到的信息就会是:“嗯,吃巧克力。”然后你就越发地想吃巧克力……不过,你可以利用这个机制,结合第三点,设定一个正向的心理意象,比如“我要坚持每天运动”。
8. 它可以同时做几万亿件事情。
我们的意识能同时处理不超过4件事——这已经会被称作“天才多面手”了。但一旦加入第5件事,你的智力和分析系统就会宕机。还记得第一点提到的95%潜意识吗?它可以同时做几万亿件事。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认为,在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做出有意识的决定之前,潜意识(或“本能”)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决定。
9. 它喜欢极度平和或极度混乱。
在我们感知到极度平和(如洗澡、手作、冥想)的时候,或者我们极度混乱的时候(如上面说的同时处理5件以上的事情),潜意识就会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你不警觉的时候,它表现得最好。
10. 它很原始。
好/坏、是/否、留下/离开。这是生命终极的、基本的二进制代码。它可以归结为E-P-A,即评价(evaluation)、能力(potency)和能动性(activity),它体现了生存的基本困境——最简单的单细胞草履虫到人类的所有动物。而这种判断机制一直在我们的“后台”由由无意识监控持续运作着。
最最后,分享一下我对这本书做的思维导图,让你对这本书有更清晰的了解(可点击放大一点点…)
谢谢你看到这里,祝“读书日”快乐!
·End·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