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爱上狐狸》是一本由何懿文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经济学爱上狐狸》精选点评:●有趣的,扎实的●柔和浅显的经济学读物●室友出书,买来一本准备下次见时索要签名的。可惜在架子
《经济学爱上狐狸》是一本由何懿文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爱上狐狸》精选点评:
●有趣的,扎实的
●柔和浅显的经济学读物
●室友出书,买来一本准备下次见时索要签名的。可惜在架子上放了两年了,仍未见机会。据室友自称,都是平日里思索,又在每日下班后,或是周未时,一篇一篇攒起来的。写得不易。
●欺骗自己是最容易的,正如本书一样。
●经济学和博弈论粗浅概念大杂烩,价值不大。
●感性的经济学
●有趣 熙熙攘攘皆为成本收益转
●何老师的书,走过路过绝不能错过!
●例子很多,故事很多,尽管有一些跟我学的或者跟我想的不一样,但不妨碍我在心理学课上把这本书翻完。
《经济学爱上狐狸》读后感(一):我比较喜欢这种经济学散文风格
我发现我在阅读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被吸引要一直看下去,作者有非常好的讲故事的能力,这些案例在我看来都很贴近生活和我们这代人的阅读趣味。
从《经济学爱上狐狸》来看,经济学读物并不是不能有文化文艺味道,相反这本书里大量的拆解红楼梦、拆解才子佳人故事、电视电影桥段在我看来弥漫着文化的味道。以《魔鬼经济学》为首的一系列书都是以搞怪、怪诞、令人匪夷所思的揭幕性为主打,而这本书作者的风格是相对稳健而温和,最主要的风格是,作者把自己当成是你我他中的一员,作者站在我们旁边,告诉我我们共同关注的这件事应当如何解读。
《经济学爱上狐狸》读后感(二):作者要再狂一天就好了
圣诞逛书店,看到这本书。在花花绿绿的书丛中看到这本书,觉得整体风格比较内敛。
不过,内容还是不错,文字比较有灵性,拥有很多生活化或者看似与经济领域不搭边的东东,就像茶余饭后闲聊,扯东扯西,不过逻辑却围绕经济展开,因此作者还是有一定功底的。
这书对于启迪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很有帮助。不过,如果按照我的性格,我还不如写个《经济学那只该死的狐狸》,呵呵。现在图书市场的标题党实在太多了。只有搜搜经济学读物,就会发现很多搞笑的题目,什么3分钟读懂一个原理,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0几岁一定读点经济学。人家学了几年都难以读懂的经济学,书商还期待几分钟就解决,迎合读者,真是功利时代。
与在书店看到其他类的书比起来,这个显得就内敛多了。
《经济学爱上狐狸》读后感(三):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有经济学
前天看到《北京晨报》对《经济学爱上狐狸》这本书的评价,虽然把经济理性提升到民族高度,未免有点太高了。不过对这本书的有些评价,本人觉得还是挺中肯的,例如作者的积累、结合行为学和经济学的通识教育的意义。
这是一本有趣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作者从人类行为、生活细节、经济案例出发,为我们讲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比如为什么音乐能促进酒的销量,你为出色将付出怎样的代价,为何企业大多寿命短……
和普通的入门读物不同,本书的内容非常专业,既包括了最前沿的“行为经济学”,也包括了颇有争议的熊彼得的“创造性破坏”说。作者颇有积累,他力图完美地展现经济学者的真实视野——他们与普通人思维上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关注边际效益,而后者只能看到效益,这就决定了,经济学考虑更长期和更远期的任务,可问题是,人类往往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惜舍本逐末。
我们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政治技巧、世俗关怀和实用理性精神,但长期对经济理性视而不见,积数千年文明之功,商业一直被压制,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而商业的停滞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延缓,因此制约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当一个国家绝大多数人从事的是同一种职业时,文明的多样性、社会的多元性自然会被取缔,最终一次次丧失了发展的机遇。
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在现代社会,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懂一点经济学。在今天,没有经济理性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本书作为通识教育,有异常深远的意义。
《经济学爱上狐狸》读后感(四):又到了讨论狐狸与刺猬的时候
1951年,依赛亚•柏林(Isarah Berlin)写了一份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文章,给它起了个空洞的标题,叫《列夫托尔斯泰的历史怀疑论》。出版商很喜欢这篇文章,但不喜欢题目,于是就换了个取自古希腊寓言故事的更容易记的标题,叫《刺猬与狐狸》。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配上新标题的文章使柏林出了名
1975年哈耶克也写了篇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叫做《两种心智类型》。篇幅比《刺猬与狐狸》短得多,但哈耶克的文章对此问题的分析却更加集中。在我看来, 尽管哈耶克的分类与伯林的很相似,但伯林分类的模糊与混乱都被哈耶克避免了。所以,看起来,还是哈耶克的说法更加值得一睹其貌。依据思维特点之别,哈耶克 将学者也分为两类:1、“自己专业中的大师”(master of his subject);2、“困惑型学人”(The Puzzlers)。前者“总是能够随时掌握自己学科的全部理论和所有重要的事实,随时可以回答他所属领域中的一切重要问题”,乃是某一领域的大师。而后 者,则长于独立思考,不受其他人的观点所左右。
被哈耶克归为前者的学者有:边际学派集大成者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1851~1914】,他是通晓从古至今(他所在的时代)的利息理论;经济思想史大师熊彼特 【Joseph.Schumpeter, 1883-1950】,他的《经济分析史》博览古今;芝加哥学派的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1892-1970】等人。要是再添一个典型的话,巴格沃蒂当仁不让。他是贸易理论方面的大师,熟悉该领域的所有理论,并且深知其弱点。在 《今日自由贸易》一书中,巴格沃蒂“囊括了所有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批评了所有流行的对贸易保护的错误认同”。每个领域都有类似的人物,“他们对自己 的学科了如指掌,不仅清楚自己的见解,而且熟谙古往今来别人的各种理论,还能做出清晰晓畅的解释”。
另一类是“困惑型学人”,尽管这名字听起来似乎不好听,但事实上这是哈耶克故作谦虚。这一类学人并不是真的对什么都“困惑”,哈耶克背后的意思其 实是指对任何权威或成见都“怀疑”。所以,他们既不迷信权威,也不囿于固有之见,而是惯于独立思考,以寻求最为可靠的论证。被哈耶克归为此类的学者有:维 塞尔、奈特以及哈耶克自己等。
《经济学爱上狐狸》读后感(五):经济年代更需要的是冷静
在这个越来越偏向物质的年代,提倡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学更应该警惕的是偏离了人性的选择。目前,在中国,把结合心理学、行为学的分析渗透到经济学中,再把经济学的分析渗透到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在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作者其中一段对经济学的说法还是挺有感触:
经济学看起来真有那么点“斤斤计较”。人们也常把它看成是一门让人发财致富的学问。虽然在这个时代,经济学成了一门显学,但这背后,反映的却是现代人不断膨胀的欲望:要么是对自己手中已有财富的不安全感,要么是对属于他人的巨额财富的艳羡感。那些看似掌握了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学的现代经济学家们,也越来越不屑于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对经济现象的思考方法,他们把经济学功利性的一面越来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数理方法让人们对这个本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学科望而生畏。他们口口声声反对经济领域不合理的种种垄断,但是,他们却在经济学知识上处于垄断地位——当他们贩卖自己的经济知识的时候,消费者只能从属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经济学的盛行多多少少折射出这个社会逐渐被物质主义所侵蚀的现象,托克维尔所推崇的“贵族精神”已经在股票、房产、通货这些现代流行词汇中风化得只剩下几根残骨。与我们现在很多学子都希望进入经济学院相反,在托克维尔所在的19世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在现实的公民中有坏的名声”,美国的经济学家佛兰西斯•沃克认为这是因为经济学的学生都自以为了解到了人类的本性,那便是自利和理性——只要是得不偿失的事情都不是理性人该做的。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经济专业的学生也一般比其它院系的学生更为自私自利,因此才有了坏名声——但另一方面,或许也正是因为经济学触到了人类的痛处,因此才会招来那么多“怨恨”。
不过,现在的经济学经常触到的不再是人类的痛处,而是像第六章中说到的“大山老人”那样给了人们发财致富的愉快梦想。经济学原本存在的人文思想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很多经济学家也热切地希望把经济学说成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似乎这样就能让他们说出的结论更有权威性。他们更希望经济学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一种思想。在智慧的光芒中,他们能找到那些通往财富的最近的路,正因如此,最负盛名的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才讥诮经济学“节约了爱”。而那些“标准”的经济学家们也认为琼•罗宾逊夫人更像是思想家而不是经济学家,虽然在经济学的经典教科书中无法抹去琼•罗宾逊夫人的名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