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巷》是一本由冯骥才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花巷》读后感(一):读冯骥才,你不应该只知道《挑山工》起初,我是对冯骥才老先生有误会的,你看他这个人:即是作家,又是画家,还搞文化保
《花巷》是一本由冯骥才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巷》读后感(一):读冯骥才,你不应该只知道《挑山工》
起初,我是对冯骥才老先生有误会的,你看他这个人:即是作家,又是画家,还搞文化保护。总觉着冯老先生太活跃了,一个太活跃的人能静下心来写作吗?我不免怀疑他的作品是否会夹杂世俗虚名的成分。
在《花巷》这本冯老的散文集中,冯老写了一则有趣的事:有一位自称是冯老铁杆粉丝的读者酒后打电话教训他:“你简直是浪费你自己。除去写小说,那些事都不是你干的!不写小说还称得上什么作家!你对读者不负责任!”
冯老事后在文中这样回应:“你看到过雨果、歌德、萨克雷等人的绘画吗?只有认真地读他们的书又读他们的画,你才能更整体和深刻地了解他们的心灵。我所说的了解,不是指他们的才能,而是他们的心灵。”
在这本冯先生的散文集《花巷》中收录了58篇冯先生的经典散文,其中不乏有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散文如《挑山工》《珍珠鸟》等。在这本散文集中,我看到冯老如画的文字,听到他对文化保护的呼吁,更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反思和热爱。
一、绘画是文学的梦
冯老先生在做作家之前,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画家,他曾经专门从事宋代古画的临摹工作。在散文《我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记叙了一件冯老作画的故事。
冯老出于对一位朋友的感动和信任,花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临摹《清明上河图》。那段时间,冯先生“嘴里嚼着馒头咸菜,却把心里的劲儿全给了这幅画”。冯老将心血送给那位朋友,而对方没有付出一分钱,甚至没有拍一张像样的照片赠还给冯老。
对此,冯老宽慰自己:“受骗多半缘自一种信任和感动。但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也来自信任和感动吗?你说应该守住它。还是放弃它?”足以见得冯老先生做人的真诚、善良。
在冯老看来,文人绘画并不是新鲜事,古代文人用墨绘画也用墨写文。兴起时,直接就拿着写文的笔开始作画,然而当钢笔替代了毛笔之后,文人和绘画就渐渐分开各数不同的专业。所以,冯老流连于绘画与文学之间,他只是回到了文人绘画的传统里。
写作和绘画都是一种表达心灵的工具。“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境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我们在看这段文字时,仿佛看到作者笔下的线条在纸上一会缠绵,一会狂放,自在舒畅地畅游着。
所以,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关键在于执笔的人,他向我们呈现出怎样的世界。冯老笔下的世界一如他的画,那是一个澄澈剔透的世界。
冯老游览巴黎,他不写埃菲尔铁塔,不写巴黎圣母院,绘画带给他另一个不同的视角,他看到了巴黎的天空。他写:
“大海的风从西边把这些云彩携来,随心所欲地布满天空。”
“风的性情瞬息万变,忽刚忽柔,忽缓忽急,天上的云便是他变幻无穷的图像。”
“大自然的景观一半是静的,一半是动的。宁静的是大地,永动的是天空。”
他看到巴黎天空莫测的风云,多变的阴晴,再从一片云彩和光线的移动,看到强烈的光投照在巴黎圣母院上。
“就在我发痴发呆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忽变,云彩重新遮住太阳。一盏巨灯灭了。圣母院顿时变得一片昏暗,好似蒙上重重的历史的迷雾。”
他可以从一片云彩,和忽明忽暗的天空,去抒写一种属于宇宙和天空的哲学,最后落笔到历史的厚重感上。让读者仿佛成为了呆呆伫立在巴黎天空下的人,跟随者作者描绘的画面,沉浸其中。
二、保护文化的意义
冯老爷子另一个身份是文化保护人,他曾在两会提出关于文化保护的提案。文人谈文化保护似乎已经成了惯例,但文化保护对于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
这件事,冯老从一张书桌谈起,一张老旧的书桌承载了他童年的稚趣、青春期的叛逆、浪漫的爱情,作者说“它有着任何华贵的物品都无法代替的风韵和诗意。在它的更深处,甚至还藏着思想。”
它上面的每一道划痕对应的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一段回忆,常常见到,才能常常缅怀、反思。然而这张书桌最终被戴红袖章的无知青年毁坏了,对于作者来说,过去的经历也变得虚无缥缈,烟消云散了。
一方书桌尚且可以承载一个普通人的记忆和反思,一座古建筑则是承载了一个名族,甚至是人类世界的遥远回忆。
在散文《永恒的敌人》中,作者来到古埃及金字塔前,他的思绪从金字塔涌向中国的皇家陵墓,他看到古时候的人类极尽财力去建造、装饰坟墓,在这座伟大坟墓面前,作者发出诘问:“这一切到底是为了装饰死,还是创造一种人间从未发生过的奇迹——再生和永生?”
他写下对生命的沉思:”时间不会把任何事物变得永恒不灭,只能把一切都变得愈来愈短暂有限和微不足道。”“古埃及人虽然没有跨过死亡,没有使木乃伊再生,但是他们的精神已然超越了过去。”
文物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正如金字塔是人类与命运抗争的结晶,保护文物的意义,正在于在千百年以后,人们仍然能够通过这一座座建筑听到这一声声“透过这死的灭绝向永生发出竭尽全力的呼唤。”
通过《花巷》散文集,我看到了冯骥才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文化保护的责任与情怀。在本书中,还有很多写冯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回忆,以及更多的人生哲思,值得读者们阅读品味。
《花巷》读后感(二):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唯此才幸福。第一次晓得冯骥才冯先生,是因为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挑山工》,至今对其中的一段话仍记忆犹新,“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忍地向上攀登。”寥寥数语,冯先生便将挑山工的形象从肉到骨丰富在读者的面前。而他所钦佩的挑山工的这种为了生活努力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仅仅是他所需要的,也是活在物欲横流、大千世界的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
后来我才知道,冯先生不仅文字隽永如流水般潺潺深入人心,他的画也是颇具一格,独树一帜。假期有幸读了他的散文集——《花巷》,全书收入了58篇精选经典散文,其中《挑山工》、《珍珠鸟》、《花脸》等29篇入选全国不同版本语文教材。
除此之外,《花巷》还收录了冯先生的16幅画作。冯先生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你曾经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会在以后的人生里尽数铺展开来。”而冯骥才先生曾饱受的文革之苦,这些苦,让他对身边的一切更能剖肌入理,深谙社会人生。
冯骥才先生文革后登上文坛,成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之后他重新拿起画笔,开创了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在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更难能可贵的是,冯骥才先生兼为文化学者,二十世纪末以来投身文化遗产抢救,其影响深远。
1画意即是人生
《山间挑夫》/冯骥才用心生活。
这是冯骥才先生想在《挑山工》这幅画和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给我们的意思。
“......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俺们跟你们不一样。不能像你们在路上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总往前走。别看俺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瞧,是不是这个理儿?”
文章中,冯先生特意记下了挑山工给自己说的这番话。事后他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自己比挑山工走的慢,只不过他没有挑山工的专注,注意力过多的被身旁芜杂的事物分散,所以一路走走停停,反而比负重而行的挑山工慢了许多。
其实这也映射了我们很多人的现状。当我们信誓旦旦拟定了一个前进的目标,起初热血沸腾,热火朝天的干劲却维持了不了几天,总之,我们有说不完的借口敷衍自己,劝说自己为什么会懈怠,为什么离既定的目标遥遥无期。究其根本,是没有“用心”。生活需要用心,才会更充实。工作需要用心,才会更精准。对人如此,对事,亦如此。
在《珍珠鸟》一文里,生性怕人却愿意亲近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给予他的极度信任,让他觉得被人信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在现在,像珍珠鸟这样无条件的去信赖一个人或者被人信赖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我们稀缺的,不正是信赖吗?不论是对鸟兽还是对人,只有自己先用心了,别人才会对你用心,你说是不是?
2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放晴》/冯骥才“大海的风从西边把这些云彩携来,随心所欲地布满天空。”在《致大海》这篇散文里,冯骥才先生记录了自己和冰心老前辈之间的点点滴滴,甚是感人。冰心用“酸甜苦辣”解释自己的一生,而这四个字,也堪堪是冯骥才一生的写照。两人同样都经历过十年文革,又都是在文坛上翻了身,做了自己的主人。
在困厄的命运里,生活把他们伤的体无完肤,可他们依然能苦中作乐,用心中的文字,口诛笔伐的同时,却也能过些“人伦之乐”。很喜欢之前读的课文里的一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对于冰心老人和冯骥才老先生来说,文革之痛,痛彻心扉。生命以痛吻他们,他们却报之以歌,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身边每一个善意或者刻意带着恶意的人,不得不令人钦佩。
不论是《我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里恶意欺骗冯骥才先生,拿走他临摹了一年零三个月、呕心沥血完成的《清明上河图》的美籍作家,抑或是在《往事如“烟”》里为了生活不得不逼自己吸烟的冯骥才......这些或喜或忧的事情,一件件在冯骥才的文墨铺卷下缓缓展开,仿佛一滩静水,波澜不惊。让人身临其境,心里为之唏嘘不已的同时却难得的平静。
《往事》/冯骥才“虽然它不停地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就如冯骥才先生在秋天看到的芦苇一般,“虽然它不停地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不管经历酷暑严寒,都坦然。因为面对困难, 不论你是愁眉苦脸、上蹿下跳,还是喜笑颜开、泰然自若,它照样得来,而你,照样得淌过去。至于怎样淌过去,则决定了你生活的幸福感。
《花巷》如“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般,随着一页一页墨色生香的纸翻过去,这里不仅仅是一幅幅写实的画卷,一篇篇华丽堆砌的文字,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人生的幡然大悟。
《花巷》读后感(三):冯骥才:他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一颗保存美好的心
很早就读到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小学课本上的《挑山工》,是我最初读到这个有自己特色的作家的文字。冯骥才的文章语言平实朴素,描述具有画面感,读完文章,又在余韵中回味无穷,那是人间的美好。
冯骥才的与众不同和他的多才多艺有关,他是作家,也是画家,还是文化学者。
1942年,冯骥才出生于天津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小冯骥才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学时冯骥才对绘画产生兴趣,跟老师学习。冯骥才非常高大,被选入了当时的天津市篮球队,后来冯骥才受伤,他加入了画社,开始在画社工作。
这样的成长和职业环境,让冯骥才有机会去观察生活,并且以此为基础创作画作和文章。冯骥才的文字有他的特色。
散文集《花巷》收入冯骥才所写的58篇经典散文,每一篇读完都让读者感受到余韵深长。《花巷》既是书名,也是其中一篇散文的标题。这篇文章写的是冯骥才在杭州认识的一个女孩,和他一起游西湖,两人在月色朦胧中,女孩约冯骥才第二天晚上去她家,说了一条街道的名字,他问门牌数,女孩让他依靠现在闻到的香气来寻找,明天就可以找到她家。
第二天,冯骥才到那条街上去找女孩家,可是那条街上的每条巷子都开满了花,都很香,他分辨不出来哪种跟前一天晚上闻到的相似,他找来找去都不对,又不甘心离去,突然从背后飘来一阵香气,是昨天的味道,他循着香气走下去,走进巷子,看到了巷子尽头的人影。
这篇文章似幻似真,读完之后,眼前出现西湖边的青年男女,男孩高大,女孩娇俏。两人约了第二天晚上见面,第二天男孩兴致勃勃满怀欣喜去跟女孩见面,在街道上很多条相似的巷子徘徊,仔细辨认香气,一直到了晚上,才找到了女孩家所在的巷子。
冯骥才的文字就像一支画笔,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个画面。
他写挑山工: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架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端翘起处,垂下几根绳子,拴挂着沉甸甸的物品。登山时,他们的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垂着,伴随着登踏的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以保持身体平衡。……挑山工登一次山,大约多于游人们路程的一倍!”
有一次,挑山工因为有负担走路走得慢,反而经常跑到游人前面,冯骥才以为他们走近道。冯骥才跟一个矮个子的挑山工聊天,他问挑山工,挑山工告诉他:“俺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是走得快,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啊!俺们跟你们不一样。不能像你们在路上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听听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俺们慢,走场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瞧,是不是这个理?”
读着这段文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挑山工,他们艰难又坚定地一步一步往上走。
冯骥才从泰山回家后,画了一幅画: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忍地向上登攀。
他写珍珠鸟: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听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一只小小珍珠鸟,是一对珍珠鸟的雏鸟。之前,朋友给冯骥才送了一对珍珠鸟,放在建议的竹编笼子,笼内有一卷干草,是舒适的鸟窝。据说,珍珠鸟很怕人,冯骥才就把它们挂在窗前,旁边还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冯骥才把吊兰的垂藤盖在鸟笼上,给了珍珠鸟夫妇很好的遮蔽,让它们可以放松自在地住下来。
冯骥才很少去扒开藤蔓看珍珠鸟,它们逐渐大胆地伸出小脑袋看冯骥才,这一人两鸟儿逐渐熟悉了起来。三个月后,鸟笼里传出稚嫩的鸣叫声,是珍珠鸟的宝宝出生了。冯骥才并没有扒开叶子去看,因为怕惊动了它们一家三口。没过多久,小脑袋从叶子之间探出来,比之前那两个脑袋小,这就是夫妻俩的宝宝!这个小小的鸟宝宝好奇心特别旺盛,在发现冯骥才没有恶意之后,开始在屋里飞来飞去,挨个地方去玩,等大鸟叫它回家,它马上飞回笼子里。
冯骥才没有管它,窗户上,偷偷喝一口茶,然后观察冯骥才,冯骥才只是微笑,然后继续写作,小小鸟就跑到稿纸上面,绕着笔尖蹦来转去。
冯骥才继续写着,感受小小鸟亲近人的情意。小小鸟完全放心之后,用小红嘴啄着稿纸上挥动的笔尖玩儿,冯骥才并无不耐,还用手去轻抚一下小小鸟的绒毛,小小鸟也不害怕,还回赠了冯骥才友好的啄咬手指。
就像一个父亲和淘气的幼儿在一起,父亲在做事,孩儿在边上玩耍,父亲时不时跟孩儿互动一下,又不影响继续做事,这样的画面极其美好。
有一天,小小鸟已经很熟悉这位高大的朋友了,它来到冯骥才的肩头上睡觉,这是多么信赖这位朋友,才会安睡在它的肩膀上,毫无防备。
冯骥才写下了此刻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他说“小说有眼睛”:
少年时代的冯骥才有次到老师家去画模特儿。模特儿是一位清瘦孱弱的老人家,孩子们都被老人家身上的皱纹迷住,但是老师喊住他们,说:“别急于动笔!你们先仔细看看他的眼睛,知道从里边看出什么来再画!”孩子们开始观察老人的眼睛,这是一双普通的眼睛,乍一看,是常见的、枯干的、褪尽光泽的眼睛,仔细观察,却发现这双灰蒙蒙的眼睛并不空洞,眼睛里有着一种镇定而沉着的东西。这种东西,让这个老人看起来顿时变得不一样,似乎反映出一种与命运抗衡的个性。
“人的眼睛仿佛汇集人身上的一切,包括外在和内在的。你只要牢牢盯住这眼睛,就甚至可以找到它隐忍不言的话,或是藏在谎言后面的真情。一个人的气质、经验、经历、智能,也能凝聚在这里面,而又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
这次到老师家里画老人家,冯骥才领悟到画模特儿,需要先把模特儿的眼睛看清楚,看懂,才能把模特儿的神韵画出来。
画模特儿可以从模特儿的眼睛里找到突破口,诗有“诗眼”,戏有“戏眼”。冯骥才认为小说也有眼睛,通过小说的眼睛,读者可以读到小说的内核。冯骥才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高女人和矮丈夫》的短篇小说,内容是:高个子妻子和矮个子丈夫结婚了,打伞的时候,总是高女人打伞,夫妻有了孩子后,打伞的任务就落到了丈夫身上,矮个子丈夫需要把伞半举起来才能给妻子遮到。后来,高女人死了,矮丈夫打伞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把伞高举起来,人们会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一个矮个子男人非要把伞举那么高,伞下有一条长长的空间,已经变空了,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补不上了。
“对于这伞,更重要的是伞下的空间。我想,这伞下的空间藏着多少苦闷、辛酸与甜蜜?它让周围的人们渐渐发现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纯洁与真实就在这里。这在斜风细雨中孤单的伞,呼唤着不幸的高女人,也呼唤着人们以美好的情感去填补它下面的空间。”
他倡导和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有一回,在山东东平县的 “一线天”那个地方,一群山民的孩子拿着锤子喊:“十块钱给你凿下一个佛头。”冯骥才被这样的场景刺痛,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民间文化遗产很容易被人忽略了它们的重要性,还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惜破坏这些文化遗产。冯骥才开始投身保护文化遗产,把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变成自己的责任,倡导和主持双管齐下,亲力亲为。
冯骥才是一个一直保持着初心的艺术家。他绘画,写作,发现美好,保存美好。
冯骥才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还有一颗保存美好的心。在平淡的生活中,他发现美好,致力于艺术创作,他绘画写文章,当他发现民间文化遗产被破坏的时候,冯骥才又开始身体力行跋山涉水费心费力去投身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冯骥才说:“文化不只是知识,它是人创造的精灵。”
《花巷》读后感(四):走进冯骥才的《花巷》,用心感受世间的纯真、善意、美好
生命是灵魂的载体。我们要完成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一个因真诚而闪光的灵魂。——冯骥才古今中外,画家很多,作家很多,但既是画家又是作家的人很少,而冯骥才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带头做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一做就是10年。他下到田间地头,不顾风雨,甚至自掏腰包,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万张图片、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花巷》我怀着敬意打开这本书,认真的品读。慢慢的感觉到,我是在倾听一位慈祥并带着童心笑容的老人慢慢地诉说他的故事。虽然他经历了时代的不幸,体验了人间的诡诈与丑恶,但是仍然用充满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温柔的对待一切事物。
《花巷》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作者看待事物充满感性,同时他也用心生活、热爱自然。这本书处处让我感受到冯骥才老先生心中的真、善、美,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这三个方面。
花巷一、真——亲身经历的真、童真童趣的真、真情实意的真
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唯此才最幸福。——冯骥才真——亲身经历的真
《花巷》收录了58篇文章,每一篇都是冯骥才老先生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所遇所思所想。比如《吃鲫鱼说》,记录如何钓鱼、如何烹饪鱼、如何吃鱼的每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用心生活体会美好的情感。
冯骥才《树后面是太阳》真——童真童趣的真
《花巷》中有10多篇文章,描述的是儿时的记忆。《花脸》、《捅马蜂窝》等篇章中,作者小时候调皮捣蛋,也有作为小孩的独特视角的思考,充满童真童趣,让人忍俊不已。
另外,作者其他的文章,虽然是中年所遇所写,却也充满童真,比如《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描写作者扒开草地,观察春天的花,如何一点一点的调皮冒出,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冯骥才《思绪如烟》真——真情实意的真
《致大海》,描写了作者在冰心先生去世时,在悲痛的心情下,回忆与冰心先生生前交流谈心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冰心先生教导作者不畏权贵,敢于为老百姓发言时严肃的语气和表情。此文表达了冯骥才老先生对冰心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因为亲身经历,所以更加情真意切。因为童心未泯,所以更加简单快乐。这本《花巷》从头到尾都透着真,语言不矫揉造作、简单质朴,却又直达人的内心深处,让读者产生共鸣。
冯骥才《树影躺下》二、善——理解劳动人民不易的善、爱护动物和花草的善
善——理解劳动人民不易的善
《花巷》第一篇文章《挑山工》,讲述的是作者遇到的一位泰山挑山工,文中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
同时我们也能看出冯老是一位善良的人,他能感受到挑山工的艰辛与不易,理解劳动人民的不易,并且把这位挑山工不怕艰辛登山的精神当做自己一辈子的灵魂支柱,撑过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珍珠鸟伏在肩头善——爱护动物和花草的善
《珍珠鸟》中,作者为珍珠鸟一家营造了一个安全隐蔽的家,让珍珠鸟的幼鸟在书房自由的飞来飞去。最终赢得幼鸟的信赖,大胆的趴在作者的肩膀上睡觉。
《书房花木深》中,作者对阳台花草的纵容养护,让其自由生长,不加干涉。最终书房变成一个小小的森林,让作者可以静下心来思考。
在其他篇章中,作者对书本和日历,都像是一个朋友。足以说明他内心是多情的,是充满善意的,甚至可以说他历经沧桑后仍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是难等可贵的。
冯骥才《放晴》三、美——语言轻柔婉约的美、文字与绘画结合的美
美——语言轻柔婉约的美
在《逛娘娘宫》中,利索能干、疼爱作者并照顾他8年的奶妈,在要回老家照顾生病丈夫的前一天,带作者逛娘娘宫,并用自己都不舍得花的钱给作者买喜欢的玩具。在庙会中奶妈以为作者丢了,在人群中凄厉的大喊作者的名字,后来找到作者,紧紧拥着他,生怕再次弄丢。文中没有故意煽情,却让我几次流下眼泪。
冯骥才老先生的文章,语言轻柔婉约,感情细腻流畅、古朴自然,文字朴素又有文采。让读者轻松阅读,沉浸书中,不自觉的跟着作者一起面对身边的情或景,随着故事的推进或喜或悲。也许这就是冯骥才老先生的文字魅力吧。
冯骥才《山间挑夫》美——绘画与文字结合的美
冯骥才老先生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述最人为的内涵,如果画家通过画作与看者进行无言的沟通,那文学家可以通过充满灵动的文字,启发人们的心灵。”所以他是幸运的,画工出神入化,文字也传神易懂,所以他没有表达不清楚的事物。
比如散文《挑山工》和画作《山间挑夫》就是相映成趣,紧紧相连。文中挑山工穿着红背心,挑着重物,艰难地往上看不到尽头的山路上攀登,寥寥几笔,挑山工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画中泰山巍峨,山路陡峭望不到头,一个红背心的挑山工正在攀登,其艰辛可想而知。可谓画中有文,文中有画。
冯骥才老先生的一个特点,便是画作依附于写作,写作来源于灵魂的深度挖掘,只有看完他的画作并且读完他的散文,才能真正的完整的深刻的了解他的心灵。
虽然我把真、善、美分开来写,可是真善美相互交融,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冯骥才老先生率真生活可称为真,善待万物可称为善,自掏腰包抢救民族文化资产可称为美,他就是真善美的代表。
冯骥才《华灯初升》结语:
《花巷》让我看到冯骥才老先生是一个用心生活,充满真性情的一个人。有感于散文《挑山工》和画作《山间挑夫》,有生之年,我一定要登上泰山,领略泰山巍峨壮美,也观察下2020年后的挑山工。看看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是否发生改变,并写下当时我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我把它放在书柜的中间最显眼的位置。这样,我能经常看到它,偶尔也能拿出来摸摸它,回味着书中的一个个篇章,体会着作者那种用心生活,热爱自然,善待万物的情感。希望能提醒我用善意眼光看待以后遇到的人或事,也更加的用心对待以后的日子。
《花巷》读后感(五):《花巷》:色彩感浓烈、亦诗亦画,冯骥才的散文到底有多美?
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唯此才幸福。 ——冯骥才《花巷》《花巷》是冯骥才先生的插画散文集,以“用心生活”为主题,共收录其58篇精选经典散文,其中《挑山工》、《珍珠鸟》、《花脸》等29篇散文入选全国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
作者冯骥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过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影响巨大。其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
冯骥才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在《花巷》这本散文集里畅意书写他眼中的景致、文学艺术观和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不失为一股清新的文学春风。
那么冯骥才的散文集《花巷》究竟美在哪里?
语言美:文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细节描写亦诗亦画、色彩感强烈
冯骥才十分擅长于细节描写,读他的文字,感觉像是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观摩一幅绝美的画。可见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高雅的审美视角,在每一篇都是美的饕餮盛宴。
《珍珠鸟》中,他写“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得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寥寥数字,写出阳光的苍劲有力,吊兰在明暗之间的可爱形态,鸟与笼子的盎然生气。
冯骥才的文字是彩色的,“碧”、“黑”、“鲜红”等形成鲜明对比,笔下好一幅浓淡适宜的图景,灵动,自然,不着痕迹。而且很擅长描写光影中的细致景致,既有静态美,又有动态和谐,这种写作风格在其作品中比比皆是。文字充满生命力,美得让人窒息。
在《黄山绝壁松》里,他写“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他的文字十分清新,四字一句的形象描写和生动的排比,更是特色鲜明,读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感。
在《翁弗勒尔》中,他写“峥嵘的云团堆积在东边天空,好似重峦叠嶂。有的深黑如墨,有的白得耀眼,仿佛阳光下的积雪。它们后面的天空,由于霞光的浸入,纯蓝的天色微微泛紫,一种很美很纯的紫罗兰色。这紫色的深处又凝聚着一种橄榄的绿色。绿色上有几条极亮的云橘色的云,正在行走。”
文字之美是散文的灵魂,既是作家又是画家的冯骥才,在写散文时特别追求画面感。用字显得华丽,又毫无斧凿的痕迹。他笔下的散文有诗意又有才情,生动自然,美不胜收,可以说得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冯骥才的文章,像置身于文学与绘画间往返,被一种立体的美所包裹。
人文美:以人为本,挖掘人物、景致、环境背后的人文意义
冯骥才的散文里写人物形象鲜明、跃然纸上,从琐碎日常到文化、地域背景、人文风俗,侃侃而谈,擅长由点及面的铺陈式描写,逐步使主题得到升华。在不知觉中,走进人物的生命和情感中,引起发自心灵的触动和共鸣。
在《逛娘娘宫》一文中,借童年时分对娘娘宫的好奇向往、到终于可以去娘娘宫时候的五味杂陈、最后回想起往事时的无奈与怀念,凸显了那个陪伴自己成长、对自己视如己出的奶妈形象。在生活日常的装点下,是对时代年节文化的渲染,一幅童年集锦就此展开,奶妈的大爱和善良使人动容。
他的文字读来比散文更饱满,又比小说更生动,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情感的发展,都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童年美,过节逛娘娘宫有趣,不及一个在岁月里熠熠生辉的灵魂。而真正感动人的,不就是最真的情感和那个最好的人吗?
冯骥才写《花巷》又是另一种感受了,浪漫、青春、文艺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神秘地说,“你闻到空气里有什么气味吗?” 我吸一吸鼻子说:“闻到了,是一种花香,挺特别,很清淡,不过又很浓厚……" 她绽开笑容说,好了,只要你在那条街上闻到这种花味,就是我的巷子。巷子尽头的一个小门,就是我的家。那时的约会是胜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玫瑰色浪漫,他没有描写那个女孩的音容笑貌,读者脑海里却会浮现出一个穿着白色长裙的、栀子花般美好的女孩,朦胧又柔和,如同氤氲雾气里的杭州风景,如同那个少年多情、不伤人事的青春年代。
作者怀念的,又何尝只是在浓淡适宜的花巷里、遇着的那个心动的人和那双笃定的眼……花巷常在,人却容易离散;花开有时,聚散无常;让人伤感,也更加珍视生命中那些散发着香气的纯真的浪漫,那些寻觅和等待的单薄岁月。
在《歪儿》里,写孩子的天真无邪、不经意发生的成长蜕变;在《捅马蜂窝》里,写童年的无惧无畏,生命的力量与沉重;在《除夕情怀》和《年意》里,张弛有度地写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理想;在《致大海》里,用平缓的回忆视角、动人的文字追忆亦师亦友的长者冰心,字里行间的真挚深情让人又哭又笑;在《挑山工》里,写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
冯骥才写景已是一绝,写人的文章是溢出纸张的温度,他记录了一群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生死观和处世哲学,是大众中每个人的影子,读来亲切没有距离感。那些个人的记忆和岁月的记忆,在冯骥才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流淌,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生的河流。
万物有趣,万物都是文化,他提供了一种以更博大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文化观,见微知著,博大精深,时常在阅读时被其敏锐的观察力、广而深的思考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情怀美:字里行间流露一个文人对文学艺术、古迹历史的责任感
值得思考的是,当走进这本书,和作者一起乐山阅水行遍天下的时候,处处能读到其对文学艺术的深刻思考、对人文历史的责任担当。冯骥才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集才华、思想、情怀于一身的大家。
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力量,他主张传承发扬;对国外保护历史文化的行动力,他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欣赏;而最让其痛心的,就是破坏自己的文化遗产、轻视和蔑视自己的文化。以史为镜,观人而自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他走遍世界的山川湖泊,最后投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
冯骥才认为写作与绘画都是笔者内心的映射,能写会画不只是一种才能,更是一种情怀,在那里,藏着作者心灵的声音。唯心而作,用心而作,既是冯骥才对文学的态度,也是他对文化、历史保护的态度。
冯骥才一首《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的象征,把奥地利的人文、地理美表现到极致;唯美的维也纳有着令人称羡的绿色生态,这与维也纳人对自然的感念、切身的保护行动息息相关;阿尔卑斯山的一花一草一树一石,传递着一种自然之美的浪漫和优美,当地人深谙取之有度、珍惜每一滴纯净之水的重要性,在举手投足间践行美的标语……
大自然创造美,人有责任和道义去维护这种美,除了欣赏,最起码还应该有尊重和敬畏。对待历史和文化同样如此。
无论是读冯骥才笔下的希腊、法国巴黎、日本京都还是意大利……都在倡导一种对文化和文物进行保护的格局意识,是对人类文明的自觉,也是人类对历史的尊重。
“民间情感就是大自然的情感。一下子我找到了民间传统的灵魂——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天人合一。”他所谓的天人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人类可以对大自然的美进行理想的装点、融合,而非征服和改造自然。这是他眼中的民间传统之魂,也是他与时代的对话。
一个城市是否强大,正是来自这个城市的人对它的爱。这种爱源于自信。而最深层的自信来自它独有的不可取代的人文和对这种人文的理解。结语
《花巷》有这样一种魅力: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真正的使人爱不释手。常说散文适合放在床头,每日睡前在昏黄的灯光下小读一篇,而后平静地睡去;《花巷》不然,它大的美布满字里行间,无论是从文字、情怀、意境、还是内涵,都能调动起一个人血液里的欢喜;篇篇是不同的清新扑面,把生活的万千美态细致地罗列出来,是综合的美的享受。
个人爱读散文,读罢《花巷》,有种融会贯通、打通任督二脉的畅快。好的散文总是耐人寻味,却又不止于此,在百花齐放的散文著作里,《花巷》是不可或缺的美的存在和人文代言。
汪曾祺的散文,内容平实,语言朴实无华,但有让人身临其境,不知觉中沦陷的魅力;林海音的散文,开门见山,自然生动,是从家常琐碎中绽开的花,奔放于笔端的爱和暖;野夫的散文,是行文酣畅,直抒胸臆,字字句句都是血与泪的迸发,热烈又感人;季羡林的散文,是至真至纯的朴实,清丽典雅,既有韵致又有趣味……
而冯骥才的散文,和冰心的散文一样具有音乐美和画面美,同时又和余秋雨散文一般彰显诗意的沉重。
《花巷》很美,欣于无限时空中的这一场盛大相遇。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