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是一本由邓晓芒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页数:6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精选点评:●没有任何西方哲学的底子,差不多2个月才把这本书仔细的看了一次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是一本由邓晓芒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页数:6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精选点评:
●没有任何西方哲学的底子,差不多2个月才把这本书仔细的看了一次。开始的100多页完全看不懂,然后用了一个星期粗略的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开始慢慢的看明白了。书是好书,作者的这个句读也完全是引导外人入门。但是非常烦的是作者的废话太多,太太太啰嗦了。而且原文的翻译也像作者说的那样是直译的,为了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但是往往语句不通,读起来牛头不搭马嘴的。作者还是很犀利的,这点应该值得肯定,准备看第二卷。
●不给我十年是理解不完、消化不了这十卷书的,粗读的勇气都不够,跪拜感谢邓教授大作。
●十本都买了,买了两套
●就像邓师在讲座中说的,适合当作工具书来用。遇到译本翻译不准的地方查一查,考一考德语词汇的源流。便于理解原文。单纯的读,属于“攻坚克难”“皓首穷经”了。当然,读这种“句读”的本子,更通透。读一遍相当于读十遍之效,所谓“吃透”,而且省去很多无谓的考证功夫。厥功甚伟,难以辞达。
●给四星,缺点是:1、太啰嗦,反复讲,每句句子都展开讲导致没有重点。有些常识不必展开;2、行文和印刷错误比较多,尤其是德语原文,经常出错;3、对黑格尔的解释往往是用概念绕,讲了很久还是不清晰,特别是“主体即实体”的原则。4、这么多篇幅,似乎应该涉及一下当代的黑格尔研究,但基本看不到(最多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5、同情地理解黑格尔没有问题,但基本不批评,这种阐释立场也未必有益。
●2019.12.24二刷,第二遍看思路清晰不少。全书最勾我的是邓在“句读绪论”表示自己最有体会的应是黑格尔和马克思而非康德,并想建立“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期望他能有时间精力把黑格尔马克思的句读完成。黑格尔的历史感深深震慑了我,历史是绝对理念自身发展的历史,每个人都不过是处于某个阶段,某种程度把我近两年模糊意识到的观点清晰表达了出来,而对我影响至深的是一种看待人生的大历史观,或称之为“体系观”,这样想来我才终于可以对从前稍感释怀,毕竟那只是否定而非否定之否定。当然,这个辩证三段论还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螺旋上升。P.S.不知是内容量太过庞大,还是因为十卷本的数量太多所以编辑时间不足,第一卷里出现多处或换行或文字或标点的错误。
●严格说,算是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精神现象学》难读,而《句读》本身也不易理解。坚持下来,获益匪浅。一直以来,将哲学试做某种直观、顿悟、洞见的懒惰心态,制碍了我进入科学哲学的王国。神驰固然愉悦,但对这个时代是毫无助益的。立一个flag,这一年看完《精神现象学》。功莫大焉。
●比康德难很多
●看看第一卷入门熟悉下就可以了,没必要全部句读都看完
●当初才懵懵懂懂看懂了康德,就想来碰黑格尔,死定了。那时这种状态来碰这本句读居然还觉得可以接受,完全不觉得啰嗦。当然,也就第一卷如此而已,后面几卷,越读越会觉察那股繁复,翻得越来越快,直到只想翻原著。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读后感(一):感谢邓公
幸运有邓公,树立起新一阶人类探寻终极的梯子。推荐每家庭一套,还有康德的句读。
生而为人
邓公的思想并不超前,是很现实性的。我自己以前浑浑噩噩,总绝对差点什么,活得很奇怪。接触到邓公的思想后,豁然开朗,理性觉悟吧。这并不是佛家的顿悟什么,好像是提升,不是这样,是恢复我作为人的本来面目,认识到生而为人的乐趣和实在,回头看过去的自己,仿佛是停留在口腹之欲的小孩,没有长大成人。40岁时才接触到邓公的思想,如果要是从小就接触该更好,也许邓公的自我安慰也适合自己,浪费的生命(也没人指点,以前受教育、经历社会也没人提出,这么重要的东西,甚至还有教反的,幸好我不信)就当是积累了,可能也只能如此,已经浪费了。是今年也马上要当父亲了,我对孩子的想法,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的精神,其实有理性精神自然会有独立的人格,特别强调,主要是怕孩子受到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某些不良引导,特别强调而已。
40岁时,学习邓公的启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喜悦,说明这是埋藏在人类的基因里的。重新规划人生,把重心放在生命科学,主攻意识的模型。
感谢邓公,明白了生而为人。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读后感(二):让黑格尔哲学说汉语,邓晓芒老师做到了吗?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本)的翻译理念
作者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第(1)期:27-33
一
读者眼前的这个译本,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个“句读本”。它是从我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以下简称《句读》)的每一卷中抽出我根据德文原版翻译的部分,逐句整理而成的译本。而这十卷本《句读》,又是我在给哲学系研究生开设“德国古典哲学原著选读”课的课堂上,连续9个学期逐句研读和讲解《精神现象学》的课堂录音,「经学生们整理成文字,又由我自己反复推敲修订而成的」。该套书一共耗时7年,计500余万字,并于2019年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以如此浩大的工程来详细解读这样一部世界公认为难懂难读的经典哲学著作,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读后感(三):笔记
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精神现象学是介于人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学问,既没有前者的客观性,又没有后者的主观性。它是主观精神的客观结构,是人类精神的普遍结构。读精神现象学就像读小说。
五大部分:意识(主观精神)自我意识(主观精神)理性(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早期三段式: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后期三段式:意识、自我意识、理性。根据理性来划分,把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排除在外。精神:Geist ;nous
理性:Logos
精神现象学的目的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以精神现象学为前提的。阅读精神现象学的态度
《精神现象学》中所说不一定是黑格尔本人的态度,他的目的是激起读者对一切的怀疑。阅读时要“孤妄信之”。
序言
哲学作为科学体系
真理是一个科学体系,不成体系的不是真理。这一点被后来的哲学家如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所反对。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序言不应该与一般书一样,因为目的是在历史的过程中揭示出来的,不可能一开始就说出来。
过程就是事情本身la chose même, 结果反而不重要。结果可能被推翻,而过程不会。 赤裸的结果只是一具死尸。所以黑格尔重视事情实现的过程。差异不是矛盾,而是真理发展的过程。人们不懂得将矛盾从其片面性中解放出来,看到其相辅相成的一面。康德的二律背反保存了矛盾,但没有解放矛盾。从黑格尔这个角度来讲,哲学史就是哲学。每个哲学体系都是片面的,但它们都是哲学的一个环节。
差别la différentiation是事情的界限,界限是事情终止的地方,只抓住目的、差别或界限,便脱离了事情本身。
哲学是科学体系,又是逻辑学。
上帝按照逻辑学创造了世界,而黑格尔发现了逻辑学,也就是发现了上帝。他把真理、人类认识的极限划定了,这种狂妄遭马克思批判。
外在的必然性隐含着内在必然性,只是多了外在的偶然性。(按:如此说来,外在的必然性是时间在历史中的呈现,如果去除历史的偶然性、个人的动机等,外在必然性便等于内在必然性。也就是说,外在必然性本身就蕴含了内在必然性。)
哲学是在时间里被提升为科学的。
当代的教养
真理不是宗教的、经验的、直接的,不是通过情感、冥想而得到的。黑格尔在这里批判直觉主义、经验主义、神秘主义。
精神的力量的深度在于它敢于在展开中承担扩张与丧失的风险。(按:存在主义思想?)
主体具有实体性,实体性则包括两方面:共相(知识的直接性)和存在(为了知识的直接性)。亦即主体和实体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和直接性。(按:为何思维和存在是直接性的?是否主体是直接性的?)
Étrangement 异化概念在费希特那里已经提出,而在黑格尔这里非常重要。
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按:在黑格尔那里,形式forme并不是与内容相对的形式,而是真理在历史过程中具体展开的样式、方式、形式,因此形式是具有内容的,是能动的、具体的。形式不是本质,不是空洞的普遍性,而是本质的具体展开、实现。)
中介la médiation 是一种devenir autre, le mouvement même de l'identité à soi-même, la réflexion en soi-même, le moment du Je qui est pour soi, la négativité pure, le simple devenir.(按:也就是说,自我是在发展中经过某种“异化”成为自我的,自我需要不断丰富,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停留在原地。自我就是通过否定,成为自为的形成过程。相反,如果没有发展过程,一开始的那个自我,就不是绝对的自我了。人必须“不是其所是”(萨特?),“是其所不是”。)(按:在黑格尔那里,形成过程与“结果”不再对立,结果无非是形成过程的一环,并没有特殊性,更不是形成的目的,并不是达到了结果,过程就不重要了。)
En soi 自在不是自为pour soi。自我是实现的过程,自在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牛顿以后,自然科学界、机械论抛弃了目的论。黑格尔恢复了目的论。
只有精神才是现实的、自在自为的。这种精神是一种客观精神,万物都是精神,都是实体,都是知识。(泛神论)它是自身反思的、扬弃过的。意识到自己是精神的精神才是科学,否则就还是自在而不是自为的,如同还没成人的小孩。
知识的生成过程
知识成为绝对知识需要一个生成过程。自我意识存在于绝对他者当中。这时它还是自在的(自我意识的概念来自费希特。但费希特是主观唯心的,其自我意识是个体的自我意识)。 它需要在形成运动中完成自己,达到透明性(透明性指从一个成熟概念中可以看出它所得以形成的所有概念),达到绝对知识。自我意识在自在层面上具有直接性,在自为层面上(自我反思的),虽然造成了间接性,但依然具有直接性。
黑格尔是基督教理性神学家,又是个存在主义者。
自我意识与科学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精神。前者是自在的,后者是自在自为的。
精神现象学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一开始只是直接的精神,亦即没有(潜在)精神的意识。
个体教养
个体要成为更高级的精神,必须走世界精神曾经走过的道路;但这些道路已经被世界精神所铺平了。就如同古人的尖端知识如今成为了小学知识。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普遍精神不仅构成个体,还构成外在于人的无机自然界。个体可以去占有、消化这个无机自然界。每个人的教养在达到自我意识的过程中都是世界精神的实现。科学(哲学)既要陈述历史的形成,又要陈述其必然性。(历史和逻辑的一致)"Il faut s'attarder à chacun d'eux, car chacun est lui-même une figure individuelle complète et n'est considéré abolument que dans la mesure où sa déterminiété est considérée comme un tout ou comme un concret, ou encore, lù le tout est considéré dans la particularité caractéristique de cette détermination."p77(按:每一段历史都是世界精神的一个环节,都是必然的,都值得停留、浸淫在其中,为的是将每段历史的规定性déterminité都得到完整le tout的考察,或者说,普遍性能够在具体个案中得到考察。)
每个个体的形式都是世界精神的一部分。但是,过去的历史是自在存在的,而在今天我们眼里就转化为了自为存在。而我们要认识历史也没有必要将之转化为一开始的那种自在存在,不必要去经历古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已经能够从概念上把握它,因而不必重走古人的艰难道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减免掉对定在的扬弃过程。但是,我们需要进行更高改造的,是对各种形式(历史)进行表象/呈现(représentation)与熟悉familiarisation。历史事件(定在/existence)在发生的时候本身是不具备自我意识的,具有未经理解的直接性immédiateté non conçue,定在转化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表象。而“知识”就是针对这种表象的。(按:自在发生的历史在后人眼里转化成了表象,而自觉的知识就是针对这种表象以达致科学的。)
但是,熟知并非真知。P78 主体与客体、上帝、自然、知性、感性等,都被我们当做不言而喻的概念。
教养的三个阶段:
感性阶段:熟知,把感性当做实体;知性阶段:从熟知的表象发现本质性的东西(但还没有获得现实性),把本质当做实体;精神阶段:使僵死的体系摆脱束缚,获得现实性,上升到概念、精神。把概念当做实体,实体成为了主体。黑格尔认为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根。虽然古希腊文化还停留在自然意识,但已经孕育了人的全面教养。古希腊的哲学是从具体生活中产生的并亲身去实践。而近代哲学(康德)则是从抽象、共相(而非具体现实)到抽象。也就是说,在康德那里已经将人变为被思维的、思维着的实体,而黑格尔的任务,则是要给僵死的共相、范畴灌注以精神,使之获得现实性。
哲学的认识
真实与虚假在通常观念里,真实与虚假被认为是互相对立、互不沟通的一对概念。但实际上,真理不是铸成的钱币,可以当作硬通货流通,谁都不会怀疑。虚假与恶并非“存在”着的东西,它们只是真实或者善的缺乏,是真实与善的一个环节(这种看法来源于基督教的一元论,即恶魔不是上帝的创造物,而是善的缺乏)。实体本身就是自我否定的东西。
历史的认识与数学的认识本质是过去了的存在,把握了存在的形成就把握了本质。
概念的认识
哲学研究的要求
对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形式主义是无现实性的思想,跟随表象随波逐流;它是脱离了内容的自由(亦即没有内容),是毫无肯定的否定。经验主义是质料性的思想,偶然性的意识,沉浸于材料而无法脱离开来概念思维:否定属于内容本身,是内容的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的过去,规定自己的现在。要理解黑格尔,就不能把他的命题用形式逻辑的主谓宾结构来理解。在黑格尔那里,系词毋宁是个动词,是形成的运动过程。例如,“上帝是存在”这一个命题中,“存在”不是上帝的属性,不是其宾词,而是其本质,上帝的本质就是存在,上帝成为存在,上帝就在存在里,主词sujet与宾词prédicat是同一的。(按:即把黑格尔的”是“理解为“是起来”或”成为”(devenir)。)《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读后感(四):【转】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绪论
摘要:什么是“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叫做“意识的经验科学”,是专门谈意识的。在这里,意识是以“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里的“经验”(Erfahrung)有“经历”之意,也就是说,意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精神现象学单纯当作一门现实的历史科学,类似于人类从古到今的意识发生学。相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确是当作一种哲学,它考察的是一般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
很早就想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做一番全面的清理和研究。90年代初,当我写《思辨的张力》时,就已经接触到对《精神现象学》中一些段落的分析,从那时候起我就萌发了想要对这部巨著加以详细考察的欲望,并在由杨祖陶老师为我的书所写的序言中作了预告。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预告中的“《精神现象学》研究”还没有问世。经常有人问我这项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我都只好愧对,或者以时间太紧、无暇顾及来推托。的确,多年来我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伸得太长,以至于几乎忘记了自己当初所立下的誓言。
最近终于有机会来兑现这项20年的夙愿了。上学期我在武汉大学讲授康德哲学的课告一段落,完成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句读,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康德著作未能一一解读(如《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但毕竟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全貌(三大批判外加一个《基础》的逐句讲解)。考虑到时间已经不多,我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我最有兴趣和体会的事情上,所以我下决心暂时放下康德哲学,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部最难读的“天书”进行一次集中的攻关,即做一次逐句解读(我称之为“句读”)。
当然,句读不等于就完成了研究,它只是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入门。我们中国人在研究西方哲学经典时常常过于急躁,读到人家一两句语录就联系到我们古已有之的思想和说法,于是大加评价和发挥。这也是我们总是入不了西方哲学最经典的著作之门的原因。我主张,在今天,只有能够句读的人才有完全的资格评价和发挥一部哲学著作的思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说明你真正读懂了。当然,这也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以往,只须浅尝辄止就可以充当介绍人了。
本句读的时间我预计将至少花上5年,即10个学期的连续课堂讲授,按照这个速度,这本中译文有560多页的书每学期必须讲50多页。根据以往讲康德的经验,这个指标一般很难达到,每学期只能讲20多页。如果这样,就要拖延到10年以上。但愿黑格尔没有康德那么麻烦,能够讲得快一点。
《精神现象学》初次发表于1807年,当拿破伦率领的法军侵入到耶拿时,黑格尔刚刚把自己的稿子寄给出版社商,这时他站在自己住所的窗前,看着拿破伦骑着白马进城。后来他回忆这一景象,把拿破伦称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此书的第一版上有一个副标题:“科学体系,第一部”,是打算把这部书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的,但是后来他在写自己的《哲学百科全书》时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从《逻辑学》开始,而把“精神现象学”作为全书中的“主观精神”的第二环节来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我在《思辨的张力》中提出一个观点,说黑格尔为了掩盖自己全部哲学的最初起源,而对自己早年的《精神现象学》作了不是经验性的、而是更为逻辑化的理解,由此而使堕入人间的精神现象得到了上帝的拯救。所以在正式的哲学体系中,黑格尔想要阐述的是真理本身也就是上帝本身,只有逻辑学才是上帝创造世界时在先的蓝图,他就用不着再从精神现象这种太人性化的立场开始了。所以马克思曾指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的这一揭发既是对黑格尔的批判,但同时也是对他的哲学真正价值的肯定,即我们只有从精神现象学入手才能发现他的全部哲学的价值所在。
一、《精神现象学》的读法
什么是“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叫做“意识的经验科学”,是专门谈意识的。在这里,意识是以“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里的“经验”(Erfahrung)有“经历”之意,也就是说,意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精神现象学单纯当作一门现实的历史科学,类似于人类从古到今的意识发生学。相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确是当作一种哲学,它考察的是一般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
贺麟先生在其所译的《精神现象学》的“译者导言”中曾追溯了黑格尔这一思想的先驱者席勒、费希特和谢林,他们都曾提出过人类的“理性发展史”或“意识发展史”甚至“自我的现象学说”的观点。 但他们由于都没有黑格尔的逻辑学作为精神现象学的前提,所以只是停留于历史性的(心理学的)描述和分析,而未能达到黑格尔这种纯粹哲学的眼光。
在黑格尔那里,精神现象学是一般意识(不论是上帝的意识还是人类的意识,总之一切可能有的意识形态)本身的具有逻辑必然性的结构,在这方面他更接近康德和胡塞尔。历史的东西充满着偶然性,倒退、重复是不足为奇的;但具有逻辑必然性的东西是不可能倒退的,意识一旦发生,就有着自己必然的发展规律,并由自己建立起自己的层次结构。在胡塞尔那里,逻辑是关于可能世界的法则,而可能世界先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在这一点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不能仅仅立足于历史的眼光,把他所说的和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事实一个个对号入座;而必须在把历史保持于视野中并放在括号内存而不论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意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历史不过是我们理解这种关系的线索和向导。当然,一定的历史知识也是读这本书的条件,有时候甚至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去猜测黑格尔的意思;但最终目的却并非了解历史,而是提高思想的层次。
胡塞尔现象学要把人类学和心理学都放进括号,黑格尔的现象学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同样也是介于人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东西,它既没有人类学那样的自然客观性,又不像心理学那样过于主观,而是主观精神的客观结构、逻辑结构。当然这三者都属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有别于自然哲学,也不同于客观精神(伦理道德、国家和历史)和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哲学);而精神现象学是最典型地代表主观精神的特点的。
所以我们读《精神现象学》,首先要把目光向内,作为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意识和精神层次的反思来读;其次又要从内向外,当作一种人类精神生活的普遍结构。我们就像读一系列小说一样,每部小说都是作者的人生和思维经历,都可以丰富读者本人的经历,将这种经历当作人性的一个层次来看待;我们读得越多,我们的心灵就越丰富,层次越细腻。在读的过程中,有些小说满足不了我们的胃口了,就希望寻求层次更高的,更复杂难懂的精神。阅读《精神现象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熟的过程。当然,我们不会以黑格尔所达到的高度为满足,但要超出黑格尔的高度,还必须对他已经走过的道路加以熟悉。
经过这种训练,我们还可以由此来深入地探讨历史,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由人创造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逻辑决定着历史的逻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并没有否定这一点,而只是确定了这种决定作用的方式。如果人类没有精神生活,而是像牛马一样,那就不会有社会和历史,即使有生产力和一定的技术。所以,要解释历史和改变世界,除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外,还需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
二、《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精神现象学》这本书的结构,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这就是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后者又分为宗教和绝对知识(哲学精神),所以也可以看作六大部分。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从精神出发,把前面三者归于主观精神,与后面的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形成一个三段式。而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则是把“精神现象学”限于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都分出去了。
但黑格尔本人又有另一种分法,即把前三项意识、自我意识和理性作为主体内容,标为(A)、(B)、(C),后面部分则全部归于(C)理性之下,标为C(AA)理性、C(BB)作为精神的理性、C(CC)作为宗教的理性、C(DD)作为绝对知识的理性。 这里的三段式是以理性为标准的,也就是以主观精神为标准的,这大约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精神现象学”只剩下意识、自我意识和理性的内容的缘故。后面的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都是主观精神或理性的外化,不再属于狭义的“精神现象学”了。
黑格尔的这两种分法,一种以“精神”为线索,一种以“理性”为线索,历来引起了聚讼纷纭,但似乎没有一种观点说明了黑格尔这样做的深层次的原因。我在《思辨的张力》中曾提出黑格尔哲学的两大要素即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可以用来解释黑格尔的这种做法。一般说来,“精神”(Geist)这个概念更接近古希腊的“努斯”(Nous),而“理性”(Vernunft)则更接近于古希腊的“逻各斯”(Logos)。黑格尔在按照努斯精神还是逻各斯精神来划分精神现象学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正说明他整个哲学体系中的这一根本性的矛盾张力。
所以,当黑格尔以“精神”为线索来建构他后来整个哲学的大纲时,他的《精神现象学》清楚地暴露出他整个哲学的发源地的性质;而当他的正式的《哲学百科全书》体系按照逻辑学的规划建立起来时,全部哲学的线索已经转移到“理性”的逻各斯上来了。这样,“精神现象学”就成了整个理性的逻辑体系中的一环,而失去了由自身囊括进其他精神环节的作用。当然,精神并未脱落,它只是退后了,成为了逻辑的化身。精神最后被逻辑所拯救。
一门“精神现象学”当然要以“精神”为线索,但当精神显出背后的逻辑范畴的力量时,它便让位于逻辑理性。所以黑格尔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从精神现象学向逻辑学转化。就连精神现象学的划分,也不再以精神为纲,而是以理性为纲了。到了《逻辑学》,则是完全以逻辑理性作为框架了。
三、《精神现象学》的目的
那么,《精神现象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如果说它是哲学体系的“导言”,它又是什么性质的导言呢?这就涉及黑格尔写作《精神现象学》的目的。如前所述,黑格尔把《精神现象学》视为他的整个哲学的“第一部分”,或者说“导言”,其最直接的任务是要引出《逻辑学》来。他在《小逻辑》中说:
在我的《精神现象学》一书里,我是采取这样的进程,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进而从直接意识的辩证进展(Dialektik)逐点发展以达到哲学的观点,完全从意识辩证进展的过程去指出达到哲学科学的必然性(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那本书出版的时候,我把它当作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
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以达到“哲学的观点”,即达到《逻辑学》,这就是这个《精神现象学》作为“第一部分”的导言的作用和目的。但按照这种解释,《精神现象学》就是相当于一种哲学体系的入门预热,它本身还不是哲学,而只是一种为了将读者引入门的教学法手段。这种手段既然考虑的是教学效果,本来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例如按照各人所接受的前提,可以从最可靠的自然知识开始,或者从深信不疑的信仰开始,甚至从最激动人心的欲望冲动开始。
然而,黑格尔选择了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却没有说明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因为,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虽然是最直接的意识,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自然认可的,而是通过繁琐的证明才得以确立起来的。例如笛卡尔通过怀疑一切而达到“我思”,一般人要跟着他走过漫长的推论才会认可这一最“直接的意识”。可见它并非真正最直接的,而是经过了间接中介才建立起来的。即算如此,也还有不少人不同意笛卡尔。
黑格尔当然比笛卡尔更老练,他把笛卡尔的“怀疑”也纳入进来了,包括“感性确定性”、“知觉”等等。但之所以这样做,后面隐藏着一个未明言的目的,这就是要绝对必然地把作为客观真理的“逻辑学”引导出来。正是因为有逻辑学这样一个隐秘的目标,才需要首先从最直接的意识出发,然后“从直接意识的辩证进展逐点发展以达到哲学的观点”,也就是构成一个严格的逻辑体系。
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精神现象学》不仅仅是黑格尔的一种教学法的权宜之计,而是本身成为了一种哲学,一种关于绝对知识的科学。而这层意思只有从整个现象学的历程和方法上才能看出来。进一步说,现象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通过意识的这种逐点发展而把它所依据的方法展示出来,而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逻辑学。现象学的目的并不在过程的结尾,更不在彼岸,而是从一开始就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整个现象学都是这一目的的自我实现过程。
因此,我们读现象学时会发现,而且黑格尔自己也经常提醒和暗示,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展示着逻辑学中的某一个范畴。现象学进程的背后是由逻辑范畴及其辩证关联所操纵的。但这并不是黑格尔的狡计,而是“理性的狡计”,即事情本身的客观狡计。我们经常要把《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对照着来读。同时我们也不可过分关注那些具体环节到底暗示着什么,而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这些环节的过渡和转化上,也就是要有《逻辑学》的眼光。
当然,由于实际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已经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雏形,其中几乎是无所不包,涵盖了当时人类几乎一切知识,所以读这部书一定的知识储备还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西方文化的知识,包括宗教、历史、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哲学史等等,都要有所了解。缺少这个基础,读起来会非常困难。
四、阅读《精神现象学》的态度
《精神现象学》之所以难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通常摆脱不了读其他作品时的习惯,即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书中写的看作就是作者自己所持的固定的观点。确实,几乎没有一部作品像这部作品那样,每一句话都不能“当真”。勿宁说,黑格尔的意图正是要激起读者对书中所出现的每一个环节都抱怀疑态度,由此形成一条“怀疑之路”。但是,这种怀疑与通常所谓的怀疑又有一个根本的不同,这就是它不是站在一旁指手划脚,或心怀恐惧地拒不加入,而是勇敢地投身于其中,以身试法,有一种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
因此读《精神现象学》的正确态度、也就是黑格尔所希望的态度,就是“姑妄言之,姑妄信之”的态度,一种“有意识的自欺”的态度。缺乏这种态度,你会觉得黑格尔真会折腾人,他好不容易给人建立起某种信心,但随之就摧毁了这种信心,把人抛在无助的状态中。但这只说明你的创造力贫乏,你的胸襟不够开阔,你容易满足于某些具体命题和概念,而没有给未来的可能性留下足够的空间。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种训练,是对人的精神的反复打磨和激发。他鼓励读者对每一个命题的怀疑,但这种怀疑不会让你无所作为,而是鼓舞起你的创造力去突破旧的命题,建立新的命题。他为你的创造力提供有益的指导。一般说,既然是创造,就不可能有指导。但黑格尔的现象学就是这种指导,它是一种点拨,一种苏格拉底式的“精神接生术”,是要靠你自己的领悟来接受的。
一般人不习惯于这种阅读,他们总希望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真理,而不愿意借助于本书自己去寻求真理。对于这样的读者,《精神现象学》毫无价值,因为他“不受教”。所以,读《精神现象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调动起自己全部内心体验,循着黑格尔所提出的问题方向努力开拓。而且在这种开拓中,要有思想准备,准备失败,甚至期望失败,从失败中才能吸收经验和教训,东山再起。怀疑是追求知识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所挖掘出来的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
所以读《精神现象学》就是过一种哲学生活,或者说是进行一种“哲学实践”。苏格拉底说:“未实践哲学的灵魂在离开肉身的时候不是绝对纯洁的。” 其实读黑格尔的任何一部著作都有这种特点,即马克思所说的“用头立地”,过一种纯粹精神的生活。只有经过了这种训练,当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才会具有高于现实生活的眼光,才不会退回到前马克思或前黑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水平。
下面让我们进入到文本。我所用的中译本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中译本,即由贺麟、王玖兴翻译、初版于1979年的《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同时对照的德文本主要是G.W.Hegel, Ph?nomenlogie des Geistes, surkamp taschenbuch wissenschaft 603, Erste Auflage 1986.Su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70. 并参考了G.W.F.Hegel: S?mtliche Werke, Jubil?umsausgabe, Band II, Hrsg.von Hermann Glockner, Stuttgart196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读后感(五):【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华中科技大学邓晓芒先生访谈
《社会科学家》2019年
摘 要:邓晓芒教授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并坚持面向硕博研究生开设句读课程。他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有助于国人在思维上的进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有助于在这一台阶上的登顶,对这些著作的句读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掌握理解西方经典哲学著作的方法。邓晓芒教授把中西比较哲学当作他的一切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希望突破传统“中西马”的学科划分,在比较中产生新的思想。
邓晓芒(1948一),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9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邓晓芒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与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目前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短评、序跋及文学评论一百余篇。
自2000年起,邓晓芒教授在课堂上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进行句读,历经七年,十四个学期,出版了近两百万字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在完成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句读之后,于2019年开设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的课程,授课的内容形成了超过五百万字的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句读》,此外还句读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德行论导论”部分。
赵立庆(以下简称赵):请您先谈谈治学历程,有哪些事件记忆尤为深刻?
邓晓芒(以下简称邓):当然是最开始决定学习理论和哲学的时候,以我的初中学历,这是根本不沾边的事。
那是1969年,我21岁,已经当过五年下放知青了,当时对人生、政治运动和国家前途感到极端的困惑,决心提高自己看问题的水平。最初我找来一本最薄的理论小册子,是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每个字都认得,每句话都看得通,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我只好反复地看,一段一段地记笔记,把每一段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最后可以和知青朋友们把这本书的内容讲来——这时我觉得自己终于懂了。这是我读懂的第一本理论书,我都写在《我怎么学起哲学来》这篇文章中了,网上可查到。
赵:您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课程持续了9个学期共145讲,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此之前,您已经完成了康德几部重要著作的句读或解读,请问这两项工作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邓:我曾经说过,康德哲学是中国人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夏令营”,他留给后人的问题是最多也最有价值的,要搞清这些问题,甚至要进入到这些问题,没有那种被康德提升到了“纯粹理性”层次上来的思辨能力是根本没有办法的。但黑格尔完全不同,《精神现象学》不是仅仅训练人的理性思维能力,而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性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教养”。康德的著作不一定需要对整个西方文化有全景式的了解也可以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以及后来的《哲学百科全书》则不行,必须有相当的准备和广博的知识面,或者说,这些著作能够把人的思想极大地扩展到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既训练人的思维,同时也将这种锐利的思维运用于现实生活。这是康德的著作所不具备的,康德不管现实,只是培养人的理想,告诉人应当做什么。黑格尔则告诉我们,你所面对的世界是怎样的,如何发现它的本质规律。读黑格尔的书更需要哲学史的知识和一般历史文化知识。
赵:您为什么选择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进行句读?在黑格尔的著作中,为什么首先选取《精神现象学》进行句读?
邓:《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成熟期的第一部著作,马克思曾说它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黑格尔后来的《哲学百科全书》中的每个环节在它里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来源,而且尚未受到逻辑范畴的严格规范,具有一种比较自然的关系。可以说,不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不知道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从哪里来的。另一方面,黑格尔的这部著作又是他所有著作中最难读懂的,不但中国人读不懂,外国人也很少有人读懂,一般都是从里面挑出几段话来加以解释和任意的发挥,而像这样逐字逐句的系统解释还从来没有人做过。在我心目中,「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其他一些基本著作)是帮助中国人的思维上一个台阶的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则是帮助我们在这一台阶上登顶的书」,两者都是中国人进入到现代学术界极其需要弄通的,否则你在国际上根木没有发言权。
赵:句读课程是面向怎样的听众的?如何协调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邓:一般我的句读课都是给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的“德国古典哲学原著选读”课,但课堂永远是开放的,准都可以进来找个位子坐下来听,有事也可以随时走人。本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只有十几二十人,但课堂里经常有七、八十人,其他都是来“蹭课”的,有兴趣浓厚的本科生,有外系的或外校的学生,甚至还有社会上的从业人员。有时还有每周从外地赶来,听完课义赶火车回去的。
我常常对听众说,你不需要听完整,只听其中一段也行;甚至也不需要完全听懂,重在听的过程,就是你看我怎么把一段一段“天书”一般的文字变成“人话”,听得多了,你今后也许就学会了如何理解西方经典哲学著作的方法,而不至于对那些翻译过来的句子望而生畏。所以我的课堂上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训练能力,就像一个武馆,可以让人打磨武功,即提高思维层次。因此我这里主要不是告诉学生一些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展示一种做研究的方法,我曾把我的句读课称之为一种“口头研究”,它甚至具有笔头研究所不具备的长处,就是思想的活泼和灵感的涌现,有些见解和表达方式是坐在书斋里想不出来的。
赵:您是怎样准备每周一讲的句读课程的?是匀速进行,还是会随着原始文本难易程度来调整讲授的节奏,在重点问题上花更多的工夫?
邓: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精神现象学》很少有不困难的地方,对于初接触者来说,几乎步步是障碍、处处是陷阱,偶尔有个别说得明白或举个通俗例子的地方,瞬间又被大量晦涩的思辨淹没了。我每次讲课三小时,平均要准备三天,有时讲得顺畅,可以一次讲四到五个页码,不顺畅时只能讲三页多一点,就是这个进度。所以网上有评论说我的讲课“好无聊”,这恐怕是实情,因为这里头没有什么激情或噱头,只有老老实实地读书,就像你到少林寺去学武,成天就是那么几个动作,一下子是看不出什么成效来的。
赵:陆续出版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各分卷总共有数百万字,请问您是采取怎样的原则进行整理的,最终的文稿和现场讲授时的记录相比有了哪些完善?
邓:十卷共有五百多万字,加上最后一个新译本,总字数可能超过六百万。但这还是尽可能压缩了字数的,我的原则是以讲清问题为限,尽量言简意赅,避免哕唆,但要讲清问题,我订下的标准是用十句话解读黑格尔一句话,这是在句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定的标准。但黑格尔这本书更难一些,已经超过这一标准了。至于最终的定稿,那显然比录音记录稿完善多了,我刚才讲了,记录稿属于“口头研究”,自有它的优势,但也有它的不足,就是不如笔头研究那样考虑周详,有的地方还无法穿透表层,甚至还有误导。再就是比笔头啰唆得多,一般每次讲课四万多字的记录稿,最后只留得下三万来字。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笔头整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有的地方差别很大,甚至有大段重写。所以最后成稿是口头和笔头各自的优势的一个结合,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应当以最后成书的文字为准。有的同学喜欢听录音而不喜欢纸质阅读,那我建议至少也要放一本书在跟前,必要时对照一下,免得以讹传讹。
赵:您这次句读课程,是一边授课一边刷新原有的翻译,提供全新的译文,而句读康德时是先有全新的翻译再进行课堂讲授的。请问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安排?可以介绍一下基于这次句读的《精神现象学》全新译本吗?
邓:当然很不相同,康德的句读是先有了译本,翻译的时候本来并没有考虑要句读,后来出于教学的需要而搞起了句读;黑格尔的书则是本来没打算重新翻译,最初想利用贺麟先生和王玖兴先生现成的译本来讲解,顶多做点小改动,但没想到越讲越觉得老译本不适用,改动越来越多,到第一卷讲导论讲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才下决心重译,后面的就完全是按照重译的标准来讲和修改译文了。现在这个新译本已经完成并交稿了,叫作《精神现象学(句读本)》,这个译本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对术语要求尽可能严格和统一,后面有大量的德汉术语索引,比贺、王译本(以及后来的先刚译本)的多一倍,实在不能统一,有一词两译和多译的都要注明。
我们中国人做西方哲学以往都不重视这一点,译名太随意,也不统一,索引很少甚至没有,有的是自己不做索引,只把英译本中现成的索引直接转为中文了事。这种做法对其他哲学家问题还不算很大,但对于像德国古典哲学这样严密的哲学体系,往往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要搞一个能够直接用来做研究的译本,翻译质量应该超过现有的英译本。在“信、达、雅”中,我首重“信”,其次是“达”(文句的流畅),至于“雅”则不特别追求,我认为作为哲学翻译,只要有信和达,雅就自然也在其中了。
赵:在《精神现象学》句读的绪论中,您曾提到句读与考据式的研究有所不同,两者都是需要的,其中句读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请问除此之外,句读的专业价值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邓:考据不等于理解,而只是为理解奠定了一个比较扎实可信的基础,以免出错。句读的作用主要是理解,而且做得好的话,是最贴近的零距离的理解。而在黑格尔哲学方面,最缺乏的不是考据,而是理解。黑格尔在世的时候曾说:只有一个人能够理解我;但紧接着又说:就连他也不理解我。哲学史家文德尔班说,能够理解黑格尔的那一代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已经死绝了。后来虽然还有过新黑格尔主义的短暂的复兴,但马上就衰落了,都没来得及对黑格尔作深入的研究。
现在看来,真正能够理解黑格尔的还是马克思,但马克思没有能够写出自己计划中的辩证法小册子,他的观点散见于各处。现在各个不同的哲学流派,像存在主义、现象学、后现代、政治哲学、新左派等等,都试图从黑格尔哲学中获得一点灵感,但都没有心思去对黑格尔的整个体系作一种全面的再审视。所以在今天,把黑格尔著作中那些尚未被人们关注的思想宝藏从深处挖掘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对整个西方文化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具备至少和黑格尔同样层次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我的句读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从未有人做过的尝试。
赵:比起考据式的研究,句读的方式更加开放,对非专业人士也显得更加友好。请问这类听众或读者应当怎样从您的句读中汲取营养?句读拥有哪些的社会效应?
邓:比如说,在校大学生和非专业人士一般都是从哲学史的教科书来了解各个哲学家的,然而你读哲学史,那上面也讲康德,也讲黑格尔,那都是最粗略的理解,知道有这么个人,有这么些想法,对一般读者来说也就够了。但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就必须进一步看些专业文章和专家解读的专著;然而这些文章和专著虽然也引经据典,毕竟带有主观性,只是对某一方面的理解,常常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地方就引证,不符合自己需要的地方就抛开不管。
所以有些教了多少年德国古典哲学的教师,概论式地大而化之都可以谈,而一些专家在自己关注的某个问题上甚至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你把康德或者黑格尔的任意一句话或一段话拿来让他解释,他可能就解释不了。
从这样的课堂上下来的学生,要他自己拿一本康德或黑格尔的书来读,仍然读不懂。我的句读则是我的“全息教学法”的产物,即把每句话都放在整个哲学体系中来理解,不但告诉你他说了什么,而且告诉你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就给人提供了一种读书方法,不光“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我在网上的讲课视频就有这个作用,所以听的人非常多。当然,十卷本也许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来置备的,但可以让图书馆买几套,谁读到黑格尔某句话不懂了,可以像查字典一样去查一下,就不必去问老师了。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社会效果,那就太方便了。
赵:请问在完成《精神现象学》句读的整理之后,您接下来的研究是向哪个方面更进一步,是更深入地研究《精神现象学》以及黑格尔哲学,还是更广泛地选取其他哲学家的著作进行句读,或是创造性地提出您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体系?
邓:我这个国家重大项目中还有一项没有完成,就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句读,已经有录音资料和初步的整理,就差最后整理成文了,今年下半年就是干这事。再接下来,就是计划中的《自否定哲学》,系统阐明我自己的哲学观点。当然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前人的观点,主要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但有我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在胡塞尔现象学以及当代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视野中对这些观点的一种新的阐发。
赵:现在的哲学界,似乎是各说各话,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间缺乏对话,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邓:缺乏对话是由于这三种哲学都没有把自己当“哲学”,而只把自己看作一门“学科”。我们经常讲到这三个“学科”怎么样,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以前武汉大学哲学系还提出过“一体两翼”的模式,即马哲为体,中、西为翼。这都是没有把它们当成哲学,而只是当作“专业”或饭碗。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很严重,因为要对话就免不了要争论,而一争论就面临着谁砸谁的“饭碗”问题。我一辈子靠它吃饭,你想端掉我的饭碗,我当然跟你没完,要誓死捍卫。所以最后只能搞成一个“和谐社会”,就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和和气气,但互不相干。
我恐怕是目前国内唯一真正想在中西马之间促成对话的人,所以有意发起了多次公开的甚至是大规模的中西哲学论战。其实马哲也是西哲,实质上并没有三方,只有两方,就是中西对话,多年来我搞中西比较哲学,并且把这当作我的一切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我甚至认为,将来中国的哲学能够借以立足于世界哲学的根就在于中西比较哲学,这是西方哲学家所做不到的,因为他们不懂汉语和汉文化。谁能够在中西哲学对话和论战中经受住洗礼,谁就有希望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赵:请您谈谈学界未来的发展,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邓:我曾经说过,未来一百年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就是中西哲学比较,在比较中出新意、出思想。为此必须打破传统中西马的学科划分的限制,学会真正的哲学思考。
现在中国哲学界的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这哪里是在搞哲学,只是在拉帮结派而已,到处都是“圈子”,圈子外的人根本进不去,人家也不理你」。一写文章,都是圈内的人互相引证,完全不顾外面的议论。有的人动辄就说自己建立起了一个什么“学派”,但仔细一瞧,没有什么学派,只有宗派和帮派。这些人开口闭口就是“X门弟子”,入门先要拜码头,互相吹捧,一到有事,振臂一呼,大家一起上,“小子鸣鼓而攻之”,谁要胳膊肘往外拐,就要“清理门户”。在这种混浊的学术环境中是不可能看清真正的学术问题之所在的,更谈不上解决什么问题了。
我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学者的是,千万不要向这种腐朽的学术传统低头,不要去借助于这股势力抬升自己的地位,而要老老实实地埋头做学问,靠自己单打独斗坐冷板凳脱颖而出,这才是真本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