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11 09:41: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0

《《三国演义》试论》是一本由董每戡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20-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一):不是书评是短评严格来说,这不是一篇书评,只是一个短评。不知道为什么短评发不了,所以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试论》是一本由董每戡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20-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一):不是书评是短评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篇书评,只是一个短评。不知道为什么短评发不了,所以转到这里来了。我就有什么说什么,长话短说了。

  对于想详细了解《三国演义》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对比中说明史实和小说的区别。因为这本书中涉及大量真实的人名和地名,很容易史实和虚构混淆。所以这种对比就显得很重要。到底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为什么这么虚构,有什么作用,作者讲得很清楚。

  从对曹操名誉的演变看人们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物的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价值观不断变化的。这个是我们在看历史小说以及读史书时尤其应该注意。动态地看一个人物,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物,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态度,这对我们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

  从人物描写看三国实质,滴水见太阳,以小见大,而且读起来趣味性强。里面的人物分析很精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甚至一些细节描写可能自己看并没有看出什么妙处来,作者一分析,哦,原来是这样的,作者真是太了不起了!

  说真的,看完这本书,想去重新看一遍《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二):历史与小说的讨论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中的一大恨事就是“红楼未完”。有人曾说《红楼梦》几百年来之所以会被人们翻过来倒过去的争议讨论个没完,完全是因为它是一部没有被写完的书。那么是不是一部书完结了,就不会有争议呢?事情怕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纵观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剩下的几本其实谁也逃不脱被分析研究、争议评论的命运,只不过是每部书被争论的内容与角度不同罢了。

  过去看三国时期的历史,总以为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就是正史,后来知道了陈寿的《三国志》之后才晓得,感情人家写的那部书才是正史,是列入到二十四史中的。再说的不客气点,搁今天来看这《三国演义》,怕是得划分到同人小说的行列中的。可是我们又不能够不承认,这《三国演义》或许有一些内容并不符合真正的历史,但是他的历史文化成就是不可否认的,否则怎么会被列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呢?

  这说来说去,似乎又难免会有一番争论了,该如何正确的去看待,并评价《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历史小说呢?或许我们应该听一听一些专业分析者的看法。

  无所不包的“大家小书”系列图书又来了,这一次的这一本是专门讨论《三国演义》中的问题的,书的名字就叫做“《三国演义》试论”,作者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戏曲研究专家董每戡。

  若是不看此书,还真的是难以得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讲述的情节究竟有哪些是历史上真的发生过,有哪些是他根据某些历史传闻进行的加工创作的。不过一旦看完了董每戡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所进行的论述分析,就难免会有一种这些年来被罗贯中所忽悠了的感觉。原来关羽并没有在华容道和曹操发生过点什么,这“空城计”虽不是空穴来风,但是的确是捕风捉影而创作的,历史上的“瑜”还真的不一定是比不上“亮”的……

  这一通的历史与小说对比分析下来,发现书本外的内容还真的是远远精彩过书本内的故事啊!不过,董每戡先生也没有因此而完全否定罗贯中所创作的《三国演义》,他在分析其中的各个问题的同时,还进一步论定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不得不承认,还是这老牌的研究者分析的精妙的当,实在是当下那些为博人眼球而满篇胡说八道的人所不能比的啊!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三):读懂读透“三国”,非常需要“好老师”的指导

  公认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里,《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好像也就只有《红楼梦》的阅读难度最大,所以才更加值得研究,涌现出了很多“红学家”;其余三部长篇却很少听说有专家学者去做专门研究。其实,虽然人们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貌似也没有多少值得推敲的,但相对来说,由于《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特点,历史框架和人物轮廓都能找到原型,但却仍然具有很多“小说家言”——以为看了《三国演义》就等于是看了《三国志》,那显然会是谬误连连。

  事实上,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或者和真实的魏蜀吴三国历史之间,确实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和联系。这种紧密的关系和联系,就连易中天品《三国》,不也是要经常性地在罗冠中的《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之间来回打转吗?惟此,才让“三国”阵阵大热,不仅专家学者觉得有可研究之处,就是街头巷尾的寻常百性,说起三国来,恐怕也总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四,其中的热度肯定能够超过《红楼梦》。

  所以,当看到著名戏剧家、戏曲史研究专家董每戡先生在研究戏剧之余,也来关注《三国演义》的时候,是一定会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感觉的。而且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三国”,各种各样的说法、看法都有,流连于历史和演义之间,更多的时候也难免会感到或多或少的困惑。比如,到底谁是正统?为什么对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会有那么多的争议?三国之间,尤其是蜀和吴之间,为什么既有联合的时候,却也有冲突的时候,甚至严重到了打得不可开交的程度?凡此种种,倘若单纯地是小说中的问题,那就简单多了;但历史上也的确大致如此,只不过有时没有小说中那么矛盾集中、高潮迭起罢了。但要想读懂读透《三国演义》,这些问题就注定会时不时萦绕在脑海里,不管有没有答案,都想要探讨一番。

  在《<三国演义>试论》这本书里,董每戡先生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时代、作者和艺术等方面的问题,论述深入浅出,同时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确实值得好好品味。当然,由于作者写这些文章时所处的时代特点,其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时代的印记,比如其中的阶级观点等——幸好,今天的读者对于这些内容,虽然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却也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大体上,董每戡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这些研究成果,仍然足以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给今天的读者也以很大的启迪和教导。

  读懂读透一本小说,比如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有时看似简单,很容易就能明白个大概;但再深入的时候才会发现,其中可并不简单,需要的知识储备可实在是太多了——那就更加需要一个“好老师”在一旁加以指导了!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四):刘奈:曹操的“宋元”面孔

  同治七年(1868年)2月21日,刚上任江苏巡抚的洋务派得力干将丁日昌,发起了一场查禁焚毁“淫书”的活动,意在重新控制曾经在太平天国治下的江苏人民的思想。在得到朝廷批复后,丁日昌列了两批禁毁书目,共计268种。其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合刻的《汉宋奇书》赫然在列,强调“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三国演义》因为立场的原因被列为禁书,在思想禁锢的清朝这并不意外。这本诞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内容围绕在正统与篡逆、正义与不义、英雄与奸雄的对立中,这种对立引申出的争议,恰恰寄托了一种长期来自于人民大众思想中的共识性内容。 董每戡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家、戏曲史研究专家,他从民间流传的戏曲出发,将中国古典文学涵盖其中,《三国演义》的著名片段诞生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幕幕名篇。董每戡先生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也格外深入,从《三国演义》时代、作者和艺术诸多问题入手,对《三国演义》较为容易引起争议的诸如正统观念、忠义观念、爱国主义、历史真实和艺术创作等作品热点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而今,北京出版社将这本《<三国演义>试论》收录在“大家小书”这套书系中,让人们重新了解上一辈名家对《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著作的各种研究成果。 正统与篡逆在《三国演义》中,双方各有一个代表,正统的代言人为刘备以及他的蜀汉政权,反面则是曹操和他的曹魏政权。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上,“正统论”的概念不言而喻,在历史上各种新政权绞尽脑汁的去寻找自己所建立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古人想出无数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血缘、定都地点、国号、神话、异象等,无数的强取豪夺者只要寻找到了被大众认可的合法性,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正义的光芒。而曹操恰好没有这些,他生于宦官家庭,定都选在许昌自己的势力大本营内,以魏为号,一度称王风头压过汉室皇族,没有神话没有异象,年轻时还被当做泼皮顽童,这一切让后世对于曹操始终难以正眼相看,时间让曹操失去了话语权,难以在历史上为自己辩护。而后世对于曹操的诸多负面评价董先生在书中对此进行了考究。 曹操的负面评价由来已久,在董先生的考据中发现,在距三国时代不久后的南北朝时期,曹操的评价就已经“毁誉参半”,刘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有关曹操的记载约有14条,恰好毁誉各7条。对于曹操的负面评价是有的,但没有后世这么多,也可见在当时对于曹操这个人该如何评价就有着相当大的争议。董先生认为至少在距离三国时代较近的南北朝对于曹操的定论是有的,“曹操便是两罪相兼,既好且坏的人;后世强调他的坏处,只能是夸大了,却不能说是绝对‘歪曲’了。” 直到两宋时期,曹操的形象却急转直下,负面评价急剧增多,在文人士大夫笔下逐渐成了奸贼的代表。他们放过了有称帝心思的孙坚,也放过了实践篡逆的袁术,而是将炮口对准了曹操。曹操成为宋代民众的情绪发泄口。在董先生看来,拥刘反曹的思想,不光是罗贯中有意而为之的创作手法,也是自宋至元长久以来人民心中更愿意相信的三国模样。宋朝在当时屡被北方少数民族欺辱,领土被侵占,“靖康之耻”印在当时每个宋人的心里,中华大地被割裂为南北。而三国故事中,曹操作为北方统治集团,屡次想向南向西掠夺领土,但在孙刘的联合下被拒之门外。诸葛亮穷尽蜀中人才、资源,六出祁山希望收复汉地,那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誓言,让失去故土的宋朝人民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在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得建业倅郑觉民书言虏乱自淮以北民苦徵调皆》中,第一句就是“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而在罗贯中生活的时期,元末的蒙古政权统治可以说是十分黑暗,汉族人民被歧视被压榨,人民苦不堪言。在各地不断的人民起义、军阀割据中,罗贯中和元代人民一样,对于三国的故事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宋代的精神象征仍旧影响着人们。因此,对于曹操形象的定型并不是由《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所决定的,而是宋、元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因此董先生对此评价道:“这部历史小说在我们心目中之所以有极高的评价,也就为了它能表达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因而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董每戡先生这部书出版已经60年了,书中有些观点可能与《三国演义》这些年的新研究有些差异,但当我们读《三国演义》这种经典作品时,书中的疑惑还是会有,而这本书恰恰是针对这些疑问,以董先生的学识和研究为《三国演义》一代又一代的新读者解答其中的疑问。

  本文首发《北京晚报》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五):为什么《三国演义》改变了曹操等人的身后名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在底层民众中的影响力巨大。多数民众或许不太清楚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但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却耳熟能详,很多人甚至直接把小说中虚构的桥段当作真是历史来看待。这部小说不仅影响着民众对三国历史的印象,更改变了对三国时期人物的印象,比如说刘皇叔仁义、曹操是奸诈小人、周瑜气量过于狭小等。这无疑也证明了《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成功。

  《三国演义》能够如此深远地影响民众对历史以及相关人物的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三国演义》的确是依据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创作出来的。清代学者章学诚这样评价:“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先不争论小说中事实和虚构的具体比例,事实和虚构情节巧妙融合,的确是《三国演义》如此成功的一大因素。以历史事实为依托,删繁就简,提炼主线,增强了故事的置信度;以虚构的艺术手法增强故事的戏剧冲突,一波三折,突出人物性格,让整个故事更加吸引读者。

  三国历史头绪纷杂,矛盾重重,变故不断,想要从头到尾讲清楚,着实不易。而《三国演义》能够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做到明代高儒评价的那样“陈叙百年,该括万事”,让读者能够大概掌握近百年的历史走向。董每戡在《<三国演义>试论》中也认为,《三国演义》能够做到“首尾完整,到底不懈”,“一气呵成,神气完足”,所以它才能成为我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

  其次,《三国演义》符合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思想倾向。实际上,《三国演义》不仅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更融合了民众口头流传的三国故事传说。那么,民众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和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自然反应在其中。

  比如“拥刘”还是“拥曹”的问题,历史上不同的人各持观点。《三国演义》表达了明显的拥刘反曹思想。在董每戡看来,这不仅仅是出于所谓“封建正统观念”,更在于其成书的时代背景。这主要从书中突出曹操奸诈一面的态度上来看。

  都说盖棺定论,但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并没有停留在其人身死之时,反而在其死后长时间内不断改变。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才能有目共睹,他也的确有奸诈暴戾的一面,可以说毁誉参半。其实在唐代,对曹操的评价还没有特别反面,他的阴险狡诈形象是在宋代慢慢形成的,尤其是南宋和元代。

  南宋王十朋道“我虽有酒,不祀曹魏”,陆游也说“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显然,曹操在这里,就是南宋面临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象征。实际上,他们都是借由汉魏历史来表达他们意图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的理想和对北方劲敌的反抗心态。这也是当时偏安南方的汉族民众的共同心声。这种民族情感也一直延续到元代。

  根据董每戡推测,《三国演义》大约成书于罗贯中做张士诚幕僚时期前后,正是各路民间力量抗元起义时期。这时写成具有明确拥刘反曹倾向的《三国演义》,一来顺应民众收复北方的意愿,二来也有号召更多民众参与抗元斗争的意图。因此,书中曹操作为元朝统治者的象征,自然被刻画成阴险、奸诈、残暴、无良的反面形象,这样才更能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

  最后,《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改变曹操等人的身后名并令其如此深入人心,得益于罗贯中对诸多三国人物形象成功的艺术刻画。

  即使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依托,但《三国演义》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离不开罗贯中的大胆创作。《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非常成功的,最主要人物都形象饱满,各有特色。这是因为罗贯中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可以把简单的故事叙述得一波三折,比如“煮酒论英雄”一段故事,更善于虚构出精彩的桥段,增强戏剧冲突,突出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

  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曹操成为民众心里的大反派,诸葛亮成为神到“近妖”的军师,周瑜成为那个慨叹“既生瑜何生亮”的英年早逝的大都督……难免有人拿书中的人物同真实的历史人物作对比,认为小说刻画得太过了。其实不用非要这样直接对比,《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做出艺术创作很正常。并且,二者实际上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通过文学虚构,刻画出细致、饱满的人物形象,令读者信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真实”,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董每戡在《<三国演义>试论》中赞扬了罗贯中的创作成就,认为其“想象创造,仍不失根据,依史实又不为它束缚,致损失了想象的完整,乍即乍离,掌握了准确的尺寸”。

  说《三国演义》树立了民众心目中曹操的奸诈形象不为过。书中的确突出了曹操残忍杀戮、多疑、奸诈的一面,而弱化了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功绩。这种有明显倾向性的刻画,的确是为了贴合当时的民族情绪、满足时代的需求,未必是作者个人对曹操有多大偏见。从艺术上看,这是罗贯中在文学创作上的一大成功。对于曹操等真实历史人物的评价,自然应该基于史料,而不应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学会分清“历史事实”和“艺术事实”。

  2020.01.21雾凇

本文标题: 《三国演义》试论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7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对决人生:解读海明威》经典读后感有感《最该断舍离的是丈夫?》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