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一本由[俄]列昂尼德•姆列钦著作,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勃列日涅夫时代》精选点评:●kindle.●正直不阿,不拿国家一针一线的谢列平混不下去。精英或高素质在人口中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一本由[俄]列昂尼德•姆列钦著作,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勃列日涅夫时代》精选点评:
●kindle.
●正直不阿,不拿国家一针一线的谢列平混不下去。精英或高素质在人口中比例很小,即使在干部队伍中也是一样的。除了纯业务能力外,能混得开确实要琢磨琢磨。
●庸人列昂尼德同志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八卦也会审美疲劳,看一半,弃!
●三星半。以繁琐的人事夹杂八卦的方式叙事很符合该作者的风格,但盘根错节的人员和组织结构恰是party-national体制的一大特点。很多人总以为勃时代是停滞与僵化的时代,但其实也推动过柯西金改革,勃也没将自己凌驾于中央委员会之上,更多的是贯彻集体领导。
●一部苏共史,就是一部当代史。
●“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勃列日涅夫去世多年之后,我们对他的了解依然太少,不清楚他推进了什么,他希望的是什么,他追求的是什么。”
●割裂细碎的影像
●历史分析和历史叙事原是紧密结合的。“没有分析的历史叙事是琐碎的”,“历史叙事无分析则空”。一种悲剧的情节结构,不过充满笑料。缺乏严格的文献依据,有粗浅政论之嫌。难说这是科学的传记。集体领导反倒不如勃专权之惑。不喜欢阅读和谈论理论。按原则和忠诚选拔的官员遇到现实问题时无策。对斯评价的转向。大多数委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和知识欠缺。柯对现代经济的误解。作为政治家和一个人都走向衰退。
●很personal也很平淡。读完倒是对勃列日涅夫身边的几个人更感兴趣:苏斯洛夫、契尔年科、柯西金、帕普京...
《勃列日涅夫时代》读后感(一):白开水烧到尽头也是白开水
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情节,一章一章重复着,谈起苏联,那种印象中红色丝毫不见,全书在一片惨白中悄然结尾,这一切似乎在诉说着,苏联的历史,起码是上层政治史,在这一时期就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没有什么思想,没有什么趣味,所有人都知道,白开水烧来烧去终究是白开水而已,时间久了,指不定会有什么水垢矿物煤焦复合的气味出来。 读此书,仿佛是在欣赏作者的行为艺术,搜了一下字数,花费这么些天,全然用来杀时间的读物竟然只有35万余字而已,而读书的疲惫程度自己估计得上百万字,倒也切合读书感受。 这一时期,苏联人民的生活在变好,领导人立求和平,但后知后觉的我始终无法改变那种感受,书中的国家在走向灭亡,因为我早已看到墓碑。 「而所有的一切在开始之初都很好。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64年10月的那个日子,当时我伸手翻开一份刚刚出版的报纸,一眼便瞧见了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大幅照片,他还相当年轻,招人好感,面容和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浑身上下洋溢着活力」
《勃列日涅夫时代》读后感(二):老人与小孩
在阅读了多本有关苏联解体的著作之后,对于苏联消亡的关注已经弱化了很多,本着填补历史知识空缺的心态,了解了一下这位“独裁者”的时代。书中所描绘的勃列日涅夫,确实是丰富的,与以往的认知是有巨大出入的。比起暴君的形象,勃列日涅夫其实更接近一个庸君,性格的特点,决定了他善用权术又能与人为“善”。身为政治家,勃列日涅夫推翻了赫鲁晓夫,排除了一系列政敌,玩弄着所有的政治盟友,与通常的阴险政治家的差别在于,为人更和善,虽然也是一种手段,做事颇为沉稳。但与其说是他本人的非凡才能,倒不如说是赫鲁晓夫的野蛮路数让所有既得利益者都不寒而栗,大家的默许让勃氏得以施展其不一样的手段。从某种角度说,勃氏是简单的,甚至是幼稚的,在治国的方针策略上,既非保守也非激进,在倚靠技术官僚的帮助下,勃氏只需安然的接受荣誉,因为其本质上是没有一点治国能力的。一个国家的领袖如此,是苏联的讽刺,但却是世界的幸事。
勃氏作为十七年的苏联领袖,几乎不能靠自己做出准确的决断,这也让技术官僚获得了空前的表现,更不必说其执政后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几乎被属下三人所架空,也促成了苏联国家体系完全服务于军工复合体。斯大林时代的血腥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表面和谐形成强烈对照,但体制的流弊产生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帝国在谎言中加速倾倒。书中最为精妙的一句话莫过于“难道有过错的倒是提供自由并试图纠正往昔错误的统治者,而不是哪个意识不到自己义务,将国家紧紧禁锢,阻碍其发展的人”,从某种角度肯定了后来戈氏改革于情于理都是正确的,但国家已经真的无法挺下去了。
在历史的波涛中,勃氏更像引起蝴蝶效应的那只蝴蝶,从表面上看,其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但却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深入骨髓的隐患。比起唾弃个体,我更愿意深究体制,怎样的体制,让这样滑稽的人成为一国之领袖。如果说从前我期盼中国不要重走苏联道路的崛起,那我现在深深希望我们沿着苏联的道路狂奔别停歇。
《勃列日涅夫时代》读后感(三):病夫治国
不可否认,在阅读苏联和东欧相关历史书籍时,总有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到最后掩卷叹息不已。列昂尼德·姆列钦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一书,采用大量的当事人访谈纪录,阐述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权谋与治国。与斯大林的强硬、赫鲁晓夫的滑稽和戈尔巴乔夫的“功亏一篑”不同,勃列日涅夫的个性其实是模糊的。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鼎峰,其军事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美国,但这也拉开了其衰落的步伐——诚如作者所言:“国家的对外政策几乎完全服从于国防部和军事工业联合体的部门利益。”因此,促使一个帝国强大的因素,到最后也使其衰落。书中有一些细节颇为有趣,并产生颇多思考。
第一,勃列日涅夫是不喜欢读书的,虽然在“权力的游戏”中他可以成为胜利者,但阅读和知识的匮乏使他成为国家治理的失败者。诚如其身旁人所言:“要想说服勃列日涅夫去读一本有趣的富有现实意义的书或什么文艺作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其个人图书馆的“书籍并不是用来阅读的,仅仅用于上架陈列”。其结果自然是勃列日涅夫在消灭掉所有竞争对手后,其唯一的乐趣便是享乐。而经济的增长与20世纪70年代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不无关系,这属于运气问题,不属于能力问题。而经济增长的红利却被投入非理性的军备竞赛,看似谋求安全的政策到最后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大的不安全。
第二,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不缺少拍马屁的人。有一次,勃列日涅夫看完一篇为他代笔的文章,以怀疑的口气指出:“文章的理论性是不是太强了?我可不是学者,而是政治家。”契尔年科马上安慰总书记:“没关系,列昂尼德·伊里奇,您即将看到,准会有百十位我国学者立即开始根据这篇文章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
第三,善啊,多少恶假汝之名。诚如作者所说,“苏维埃政权自己相信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但它却害怕公开的行动。它总想让民众永远拥护它的政策,因而极端病态地看待任何反对的表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允许将此类现象公之于众。后来在改革的年代,人们都感到惊奇:哪来的这么些民族问题?”具体的评论其实已经不需要做过多说明,每一个人读到此处或许都会有所感触。冷战后,有部分学者认为苏联的解体源于过多“黑暗历史”的揭秘,其实是他们忽略了真相的力量,以及苏联体制僵化的重要影响。
《勃列日涅夫时代》读后感(四):探寻苏联历史上缺乏存在感的那个人
提起苏联领导人,大多数人的名字还是很鲜活的,列宁是开创之人,对于任何政权都是载入史册之人,何况在那样的乱局下,他回到莫斯科就能成为最后赢家,技术层面是有手段的;斯大林,自不必说,经历了苏联历史太多关键历史节点,作为二战三巨头中一员,也堪称苏联全球影响力的巅峰,同时,他干的那些操蛋事儿就是在中国,也不再是禁忌;赫鲁晓夫粗鲁但是敢想敢干,秘密报告堪称大胆举动,古巴导弹危机更是让全球处于危机边缘,这粗人真是胆大包天啊;戈尔巴乔夫作为收尾的,也是必然上历史之人,不过尽管苏联解体非他所愿,但他被一些自由派当做一种充满自我牺牲般的自由战士形象,恐怕连他自己都意外。
然而,除了以上这些或者个性鲜明,或者经历了历史大事件的人物,有一位苏联领导人,在位时间很长,却显得身影模糊,在我记忆中的教科书上也是一笔带过的人物,是的,他叫勃列日涅夫,他的形象跟他执政时期被冠以的“僵化”标签一样,也显得僵硬而缺乏历史存在感。正因为如此,我对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充满了好奇,但是国内相关作品实在稀少,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作家列昂尼德•姆列钦的《勃列日涅夫时代》对我来说就显得珍贵了。坦率的说,这并不是一本出众的传记,结构和表达都显得四平八稳,但是却也足以充分的把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诸多片段展示出来,让我更了解这个时代,这个人,尽管还不够全面。
说到时代中的“人”,本书其实主题就是“勃列日涅夫和他身边的人”,这是一本群像般的传记,或许也是为了突出“时代”,它试图突出这个时代的更多政界要人,不过事件叙述、逻辑和深层次的思考也就弱化了。本书的开局便是那起扳倒赫鲁晓夫的阴谋,在赫鲁晓夫的标准化描述中,这场变局常常被称之为“宫廷政变般的阴谋”,这个说法倒也传神。在东西方的主流语境中,赫鲁晓夫都是个强势的,容易给周围人形成强大压力的角色,同时也显得粗鲁冲动,有着不多考虑就敢上的过于彪悍的“执行力”,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又不乏冷静和理智,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点(这段历史,那本《午夜将至》确实非常精彩,值得一读)。扳倒这样的人显然不容易,能扳倒这样的人也充分说明当时的高层集团,存在强大的“民意基础”。在本书中,赫鲁晓夫那好折腾的性格,显然触怒了太多人,高官们渴望安宁,特别很多人岁数不小了,享受谈不上,还被大老粗的赫鲁晓夫一天呵斥,不满的情绪显然积攒已久。在这种背景下,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就显得很顺应高层的“民意”了,后来,他的时代被认为是一个乏善可陈的,犬儒主义盛行的,僵化无趣的时代,或许也从这一刻注定,因为,在经历了赫鲁晓夫上台后就“折腾”出震惊世界的“秘密报告”,直到一系列赫鲁晓夫似的事件后,上面的人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历史人物传记,这个人的形象常常被作者构筑的语境所决定,有时候并非刻意褒贬,但是不同的语境决定了呈现的“事实”只是所有事实的一个层面。而在本书的语境中,权利斗争是核心,也就决定了陈述的事实更多围绕勃列日涅夫如何走上权力顶峰,又如何在其中周旋,维系着这一切直到自己死去。显然,这样的语境下,你是很难看到一个人多么真善美的一面的,勃列日涅夫从成长阶段,就显得是一个有些虚荣,但是讨巧的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并不勇敢,书中甚至暗示他有些胆怯,但是他又很善于将自己挂钩在一个巨大胜利和勇敢战斗的大集体中,随之将自己拔高,比如书中提到的“小地战役”。书中援引一位曾经与勃列日涅夫在二战期间共事的少将的描述就是“见到他脸上的表情如下:一种是阿谀奉承、奴颜婢膝的微笑,每当上级领导在场时它便会装扮在脸上,处于耳朵、鼻尖和下巴之间,仿佛粘贴在了这个区域;拉动那么一根细绳儿,他就会立即全盘显现,无需任何过渡;再拉动第二次,它便倏然消逝”,无疑,这样的描述很损,但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面感很强”啊。但是,这也是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其军旅生涯中,似乎工作能力并不强,但是对上对下都有着一种亲和力,对下幽默风趣,对上总能体现一种积极性,加之浓眉大眼的形象(相信很多人看到他照片画像的时候,对他的眉毛都印象深刻),看着也顺眼,水平啊,这就是水平。
本书主要的笔墨还是在勃列日涅夫得权之后,不过我觉得本书对他在赫鲁晓夫时代的描写过少,是个缺陷,因为没有那个时代积累的情绪,也就没有勃列日涅夫得以脱颖而出的机缘,也就没有他后来一系列的政策,毕竟,他必须选择一条与赫鲁晓夫不同的路,才能自保。勃列日涅夫在书中俨然一个恋权者的形象,他的主要精力似乎就在识别身边的人,哪个更终于自己,他的脾气没有前任那么暴躁,对外关系上也相对更为缓和,而且很乐于与西方领导人交往。但是,平和表象下,掩盖不了勃列日涅夫本身在治国上的平庸,他虽然少了赫鲁晓夫有时候缺乏考虑的“胡来”,但是也从此缺少改革,甚至倒退。而在权力上,他时刻保持警觉,他身边的人时而得势又时而失势,宛如宫廷剧一般,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这些展开,其实其间斗争剧情非常精彩,但是不知道是作者本身文笔风格,还是翻译缘故,具体描述上还是过去平淡如水,不够来劲。
这本《勃列日涅夫时代》对于试图了解这位在苏联历史上存在感略低的领导人的读者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对其权力轨迹和人际关系的导引,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走上权力顶峰,也可以了解当时苏联高层的一套政治运作机制,以及围绕勃列日涅夫周围的一系列人物的悲喜剧,比如在那个憋屈的时代,还试图发起改革的柯西金。但是,写历史有时候需要更大的视野,更向上的高度,本书的缺陷就在这里,它名为“时代”,但是缺局限于高层,缺乏更多高层与那个时代更深层次的互动和思考,也就注定了这本书只能成为一个时代局部的风情画,而非对这个时代更深刻剖析的哲理诗,这有些令人遗憾,也让我读了感觉不够过瘾。当然,在国内,相关专门著述缺少的情况下,这本书也算可以作为一个开始,希望将来有更多成果落地。
原文地址
欢迎访问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
《勃列日涅夫时代》读后感(五):《勃列日涅夫时代》
在苏联短暂的69年历史中,勃列日涅夫的执政时间仅次于斯大林。1964年,勃列日涅夫等人趁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度假时,在莫斯科发动政变,解除了赫鲁晓夫身兼的一切职务,强令其“退休”。从此苏联进入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直至1982年11月10日,他病逝于办公室的床上,这一时代才方告结束。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国家实力达到顶峰的时刻,但也是在此一时期,苏联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机会,苏联社会累积的无数历史尖锐矛盾越积越深,在表面繁荣的大国图景背后,苏联覆灭的种子也被偷埋种下。
为什么新领袖会是勃列日涅夫?
在当时的候选人中,勃列日涅夫有着比其他人更为丰富的经历:前线战士,几个州的州委第一书记,摩尔达维亚和哈萨克的第一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中央委员会书记,从事过宇航、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工作……
而就个人素质而言,勃列日涅夫更易博得人们好感,他仪表堂堂、举止得体,对人总是一副温和不躁的状态,相比之下,柯西金总是阴沉着脸,苏斯洛夫总是一张宗教裁判所法官的面孔,波德戈尔内总是常显得很是粗鲁。如果再将范围扩大,1964年10月时名列主席团的还有沃罗诺夫、基里连科、科兹洛夫、米高扬、波利扬斯基、什维尔尼克。其中,科兹洛夫身患重病,无法工作;米高扬和什维尔尼克年事已高,波利扬斯基又太年轻;沃罗诺夫和基里连科从未得到足以担当一流角色的评价。
就这样,在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争夺大位陷入僵局后,为避免两败俱伤,也为尊重众意,10月14日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推举勃列日涅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彼时的勃列日涅夫,被认为是一个沉稳、敦厚、随和的人,没有政客的阴险狡诈,也没有政治强人的咄咄逼人。弱者感觉他安全可靠,强者认为他容易摆布。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人能够在第一书记的位置上长期待下去。所以可以说,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是一班用阴谋推翻赫鲁晓夫的主席团成员妥协利益的结果。但是也正是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勃列日涅夫,日后却把持苏联政权长达十八年,直至身死方止。
勃列日涅夫的权力巩固之路
不同于斯大林用清洗,赫鲁晓夫用威吓的手段,勃列日涅夫巩固权力的手段是利用所谓的权力共享协议。勃列日涅夫明白,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权力来自于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第一书记们。或者说,勃列日涅夫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共和国的“大臣”与中央之间的“协议关系”体系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第一书记们保证自己的共和国效忠莫斯科,作为交换,莫斯科对于他们在自己的世袭领地上实际建立的专制制度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在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他认识到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团。他利用他的亲善和人脉,在政府和军队中大肆提拔自己的朋友、同学、同事和战友,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勃列日涅夫任用干部不管个人能力如何,只看对自己是否忠心。而且他不会轻易调动干部的职位,这就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情况。一个干部在某一个部门一干就是十多年,时间一长,这个部门就成了这个干部的“私有财产。”就这样,在苏联高层,形成了一个与勃列日涅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而勃列日涅夫本人,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利用这个利益共同体,勃列日涅夫摆脱了很多他不喜欢却又强有力的对手,如中央书记谢列平、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等。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贪污腐败问题开始集体化和公开化,特权制度成了约定俗成的“明规则”。勃列日涅夫的政府中,不再以能力好坏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对勃列日涅夫的忠诚程度为提拔的根据。于是乎,良才尽黜,庸人盈朝。
治国无方
勃列日涅夫在20世纪60年代执政最初的几年,依旧强调集体领导,领导核心相对稳定。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勃列日涅夫开始加强个人权力,逐步废除集体领导原则,他大量提拔自己的亲信,这些人经常插手政府事务和过问外交工作;苏联部长会议讨论制定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指标,打破先例由他个人签署公布;勃氏还改变了过去与柯西金、波德戈尔内共同参加重大活动的做法,独自一人观看并检阅苏军的演习,加强在军中的个人威信;1977年,勃列日涅夫取代波德戈尔内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还兼任国防会议主席),独揽了党、政、军最高领导权力,集体领导最终解体。此外,勃列日涅夫还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他的名字、照片、语录充斥苏联各种报刊。
勃列日涅夫喜欢的是专权,而不是治理,也就是说他并不喜欢事必躬亲的投身工作,而只希望手下的人能够在他需要听话的时候听话。勋章、荣誉、掌声——这些东西才合他的心意;他喜欢作报告和接见外国代表团,却不想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他乐于将日常事务交付与苏斯洛夫和基里连科。
勃列日涅夫好大喜功的性格害惨了苏联,他在任时,苏联穷兵黩武式地与西方国家搞军备竞赛,正中对方下怀,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秩序。在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引导下,苏联武力镇压“布拉格之春”等行动,更是使社会主义大家庭出现嫌隙,这为最后的土崩瓦解埋下了可怕的隐患。在1981年举办的“81-西方”军演中,苏军一次性投入了超过10个集团军共计30万人和至少1万个装甲单位的军力,在西方国家面前直播如何推平欧洲,虽然极大地震撼了美国和北约,但对于一场演习来说,无论是规模还是行为都是十分荒唐的。
勃列日涅夫晚年嗜爱安眠药,因为病痛原因,他一直无法安眠,于是就不断地缠着医生要多来上几片。嗜烟如命,再加上嗑药无度,这些恶习终于夺走了勃列日涅夫的生命。或许,没有勃列日涅夫,苏联不一定不会覆灭,但是可以说,有了勃列日涅夫,苏联是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勃列日涅夫统治的原则是“哪怕死后洪水滔天,身前也要纵情行乐”,这使苏联沉疴难起,终至病亡。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正如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所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苏联历史中的种种,似乎总在某些地方,反复出现,颇为熟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