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Manchuria》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5-06 10:53: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InManchuria》是一本由MichaelMeyer著作,Bloomsbury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28.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InManchuria》精选点评:●第一次读梅老师,

《In Manchuria》读后感摘抄

  《In Manchuria》是一本由Michael Meyer著作,Bloomsbury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8.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In Manchuria》精选点评:

  ●第一次读梅老师,和何伟张彦欧逸文一样,历史和现实在他的笔下交织,让中国人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国家。这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汗颜,但梅老师自己说过,他相信外来者可以写出最好的有关某个地方的文章,因为距离对于一个观察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另外歪果仁对中国的节气是真感兴趣啊。

  ●很有趣的视角 一个自身历史很短,却扎根于中国文化内的地域 客体角色来解读东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读来甚是温暖

  ●远不如他的《再见,老北京》精彩,也许可能我对东北的历史没有太大兴趣,或者不如写前门,写北京这么感同身受。

  ●3.5星。没有《老北京》一书写得趣味盎然,挖掘历史和当代时代背景的功力确实不及Hessler厉害。东北是个有意思的地方,挺想去看看。

  ●说实话不太喜欢他写的书。的确有深度有内容,但实在太罗嗦。

  ●发生过的事情不会被遗忘。哪怕被夺走名字、打碎灵魂,哪怕是满眼萧索暗无日月,只要你不放弃希望,坚持到时机来了那一天,你还能找回曾经拥有的一切骄傲。 GOD BLESS MANCHURIA

  ●如果把写二战及更早的历史的部分去掉,也去掉大部分作者和他老婆的爱情故事,专写建国以来的口述史以及那家农业公司和荒村的互动的话,应该会更好看吧

  ●时代变迁中的东北乡村,穿插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各个片段之间跳跃性太大,缺乏连贯,文笔逊于何伟。

  ●读完何伟就立刻读了梅英东 以为很难有人会超过何伟 但梅英东是个惊喜!

  ●All the affairs, familiar and warm, from the country of Manchuria. 看了四分之三,说句泄气的话,梅尔的语言组织,还有思路跳跃性。。。让他的书对比何伟和欧逸文来说,难读的多的多。。。。

  《In Manchuria》读后感(一):泡东北大妞,顺便游记

  说一千,道一万,折腾这么大半天到底还是泡妞要紧!男人么,对不对!不管怎么讲,我似乎对老家东北,更感兴趣了。话说小学的时候,我一直觉得通化市好大——我所在的东昌区江东乡治安村,也叫江北,就已经是全部的生活范围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双休,所以周三,周五下午放假半天的时候,那么多年也没有出过江北。直到后来去市里上中学,不得不骑上自行车,颠颠儿的上下学,突然觉得,哦,原来自己长大了,走得更远了。直到上大学的时候,终于见识了二线城市,那种视界一下子扩大到难以置信的地步时,才觉得自己像一只井底之蛙一样——无论看了多少书啊,电视节目,都没有亲身感受这种差距来得震撼。于是乎,我对老家产生一种难以言喻失望,甚至是奚落。这种情节直到成年,结婚,生子以后,才被那种匆匆流年带来的怀旧感所淡化掉。我总觉得自己对老家了解的还是太少。自省一下,跟泡妞的梅英东相比,我还是太世俗了——一个盲目追求成功,追求财富的失败者到头来肯定是一场无知与精神上得双重亏空。所以啊,泡妞还是要有文艺的手段,这里才是我所见的东北游记中的终极主旨,一旦从生活中汲取到故事,总结出道理,演绎出想法,就会产生出各式各样的话题。所谓读书,行路,阅人的生活哲学,往往在现如今的国内简化为旅游,拍照,晒照的形式,实在是得不偿失。梅英东,倒是给我这种表面上很愤青,很颠覆,骨子里很传统,很保守的八零后倒是开了眼界——异地恋原来可以这样子进行,人生中的事业观原来可以这样设定,游记原来是这样去叙写。这些感受,都是透过这本书内容之外的。

  《In Manchuria》读后感(二):于我,寻觅多年,意外的相遇

  michael meyer是跟Peter hessler常常相提并论的两个,做peace cop志愿者来到中国,并专门写中国有关narrative nonfiction的作家。不得不说Micheal真的比Peter文笔叙事的可读性差很多,啰嗦,主题不突出。

  但是这本书我愿意打五星,因为几十年来我一直寻找的所谓我家乡的历史,我从未真的获得,终于在这本书我更多的了解了哈尔滨。我们从小受的中国教育讲的中国历史,可是那些方志历史博物馆甚至耕种饮食里都没有我的家乡。

  多年以来这所谓家乡从何而来我始终知之甚少,我甚至找不到一本明白写清楚的历史书。黑龙江历史博物馆里的所谓藏品都是游牧民族的事物,街上的建筑都是俄国的式样,就读的小学和高中据说都是日本建筑。

  传闻曾经是远东俄裔犹太最大聚居区的哈尔滨现在是纯粹的汉族世界,可是城市各个细碎的角落里跟汉族习惯毫无关联的那些格格不入又一直让我疑惑不解。

  我仍然记得童年时候,街角lemonyellow 的院墙里欧式的独栋别墅,门口的丁香花。藏在学校旁边东正教堂的尖顶。石头路上逛逛当当的有轨电车。直到离开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特别的风景,原来中国其他地方都不是这样。去了俄罗斯竟然有回去几十年前童年记忆的家的错觉。

  我的家乡难道不是该跟其他中国一样吗?她到底从何处来?如此意外的,Micheal的书给了我很多答案。并且跟我存在心里的几个碎片合并为一体。everything make sense。

  几年前去俄国旅游,曾经在教堂里碰到一位现在定居墨尔本的俄国老太太,张嘴讲的标准普通话,她说她在东北出生,在哈尔滨结婚生子,后来因为中苏关系破裂因政治原因逃难到了澳大利亚。她前半生都是生活在中国。原先1917年后曾经住在哈尔滨的nationless白俄贵族和1900年左右被the czer驱逐的俄裔jews以及后期日据时期1930以后的日本移民应该曾经数量庞大,不过他们在五十年代都被赶出了中国。

  我姥爷年轻时候上过日本高中,老师都是日本人,百岁老龄的老人还会几句日本童谣,他年轻时候的所谓首都是长春,伪满洲国的新京。

  东北是满洲人的龙兴之所,清前期禁止汉人移民。慈禧前后,中央政府羸弱,大量的山东河北移民逃难涌进东北,我的先祖也是这个时期到东北开荒。

  俄国在二十世纪向东扩张,在哈尔滨开始修远东铁路。也以铁路为中心渐渐形成了一个城市。因为排犹,许多犹太富人逃离俄国,跑去欧洲,也有一些跑到哈尔滨和上海。他们把这个城市当成自己家建设,昂贵的石头路据说是一美金一块的石头铺成的。我小时候街上都是石头路,每块长方体,六十厘米长,可以在春天化雪的时候防止泥泞。东正教教堂曾经也是遍布各个街区。当然中国人据说这个时期是不容许在市区生活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的旧贵族都失去了一切,财产地位甚至性命都丢了。许多逃难到哈尔滨。二十年代,军阀崛起,逐步控制了东北。所谓民国政府南方尚且控制不住,山海关之外,他们是顾及不到的。29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把东北献给蒋介石。三十年代,东北基本是日本控制。吉林作为新京跟东京遥相呼应。日本从国内运来大量移民种地,开矿,供应战时军需。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大量日本移民集体自杀。剩余的一些日本人在五十年代被全部驱逐出境。

  后来东北就成了重工业基地。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东北了。原来我们学到的一切汉文化,这里都没有痕迹可寻真的并不是偶然。

  《In Manchuria》读后感(三):关于东北的话题

  前两年,有一个在央视某真人秀节目碎了蛋的羊儿二正的光头做的北京卫视的演讲秀节目里,看到一个处女座东北人,扯了一段叫做《大东北》的演讲。这么多年来,我先是混迹于大学,后来做了北漂。说实话,作为东北人,身在外地,好多次被东北人吓唬,被东北人忽悠,所以,有了一种错愕的自卑感告诉我,东北真的是穷山恶水刁民。直到听到陈秋实的大东北演讲之后,我逐渐的回忆起来,原来东北的生活与历史的大背景中,不只有赵本山恶俗拙劣的扯犊子方式,也不只有莽撞虎逼,带着大金链子的东北黑社会。艺术的方式,可能总是和现实印象格格不入。说到赵本山,有很多人知道我是东北人之后,都非常好信儿的问我说,你们东北人说话都像赵本山那样幽默么?我说,他们那才哪到哪,东北人围一圈扯起来,比他们那点儿土了吧唧的三脚猫的豆壳子不知道要高的哪里去了!论胡说八道,胡诌八扯,他们无法代表全东北。不过,扯归扯,逗归逗,东北的历史生活的大背景,有多大?很惭愧,我是那么无知!

  回到主题,东北,我对自己的老家,有太多太多不明确的东西。会想起来,我的老家有什么历史?印象中,官方教育,从来没有告诉我哪里能看到地方志,甚至自己也不想去查阅,或说根本没有那个意识。可能骨子里面有时觉得,那些苍白而荒凉的历史,显得没意思。小时候我们知道关于东北最早的历史,就是九一八那年的柳条沟;小时候知道的有名历史人物不是胡子,就是黑社会的;小时候我们掐架后最“狠“的话就是——”你们给我等着,我去找银儿!”。现在回想起来,上学那时候,最先了解的不是那个学霸,学习最牛逼,而是谁是“王的”——就是学校里打架最牛逼的。以至于,上大学工作的时候,不在东北,跟很多人聊起来校园暴力的时候,很多来自大城市的人居然觉得我是扯犊子!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东北的那种“血性”。我当时在我们那里的高中——通化市一中,是一个省重点。当年我刚初中毕业的那个假期里,通化一中,就因为一次学生生日聚会,和饭店老板冲突,造成两人当场被砍死,一人被砍断颈动脉,跑出去几百米才死,以及一个受伤幸存者的骇人悲剧!这其实也不算什么,高一的时候,有一次,中午迟迟不放学,后来才知道,校园里有人和隔壁的朝鲜族中学约架,导致,中午的时候,上百人的朝族学校的学生围在学校门口。可能,这两件事情也不足以说明什么。这里,初中啊,小学啊,各种更不可理解的故事,就不再赘述了。你们爱懂不懂了。我说个身边的事情吧。我小舅,就是我姥姥家,妈妈兄弟姐妹中最小的长辈。因为一次打架斗殴,进了局子。在局子里被“关照”之后,导致“没有经验”的他把自己好多年混社会当大哥的光荣历史都抖落出来了。最后被判了十三年!有一年回家的时候,跟他吃饭,酒过三巡之后,他跟我讲了一段当年帮人要债的故事。债主跟我舅说,也不指望还钱了,要他一条腿吧。所以我舅揣着镰刀,就跟着债主过去讨债。见了面人家大致也就是死活没钱,我舅所以就二话没说,抄起镰刀直接奔大腿过去了,那个人反应也快,抬腿一躲,最后镰刀直接埋到小腿里。我舅说,拔出来的时候,一杆儿血窜出老远。那人直接就跪下了。据说后来走的时候,走一步,脚下就一窜血,一步一窜血。而对我舅而言,看到血溅四处,以及别人眼中因为恐惧而产生的退却,却是他当时最兴奋的!在我骨子里,虽然从来不崇尚过暴力,但不可否,我们这一代东北的八零后,甚至七零后的一批人,下层的人,灵魂深处最直接的冲动,就是那种通过暴力而取得的凌驾于周围之上的廉价的优越感!

  再回到书中,洋鬼子有一点好!就是在写这种non-fiction的时候,通常都会旁征博引,并且写明出处。有点论文的既视感。这一点跟中国本土作品大大的不同。做了这么多年的通化人。记忆中,妈妈曾经对我说,她的姥姥给她讲的那些历史。通化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二二三事变。印象中,这个事件有个电视剧讲过。比较神奇的一个故事,是太姥姥家曾经接待过一个棒子。后来,太姥姥在报纸上再次看到丫的时候,才知道他有个响当当名字——【Kim Fxxked】。这个事情真实与否,已然不可靠,在我看来,更像是大东北,冬天没有什么鸟事,男的赌,女的唠,无非是些不严肃的插科打诨。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写了无数篇爱国主义感言!杨靖宇,王凤阁。靖宇陵园还在通化,算是个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基本上就是爱国主义填满历史教育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情。记得二二三事件的时候,姥爷才十五岁,死了好多人,都是日本人或者投降的二鬼子,或者战败的中国人。姥爷被征过去做搬尸工,好像还有酬劳。而姥爷当时最高兴的是,“缴获”了一件日本军人的呢子大衣。不过,像更好的战利品——金牙,匕首,日本刀啥的,他倒是没有提过被谁抢走了。岳父是64年还是66年要高考的时候,突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岳父岳母都曾经参加过全国大串联,一路跑到北京。岳父还曾参加过武斗。我自己的爸妈岁数不大。对那些严肃的经历,似乎印象不多。奶奶一个人带着爸爸从山东跑到东北,后来嫁给了我印象中的继爷爷。奶奶说,山东当年饿死了好多人。东北那时候随便都能糊口饭吃,所以带着爸爸,孤儿寡母的,为了生存而闯关东,一直到现在。

  而我自己,其实对家乡印象不是那么的深刻,最多也只是那些越来越琐碎的记忆罢了。我现在还觉得,东北的好人,都应该是活雷锋。都能路见不平,仗义出手。东北,也不该沦落成现在这个样子。地位甚至不如那个叫做满洲国的时代。

  总之,感谢Meyer的书,让我对东北有了更多的认识。东北,经历了那么多事情。那么多我不知道,甚至没有想过的变故。

  另外,稍微点评一下。Meyer的书,这是第一次读,跟何伟比的话,我总觉的Meyer文字思维跳跃性太强,不如何伟的连贯。情感信息显得不那么细腻,可能需要理解力更强的阅读。论文笔,我更欣赏何伟。另外,欧逸文的书,可能情感表达的不多,看起来更严肃一些。

  《In Manchuria》读后感(四):在满洲,体会宏大叙事外的小历史

  《在满洲:一个叫做大荒地的地方以及农村中国的转型》(In Manchuria, a Plac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讲述的是我的家乡。一直以来,关于中国的书籍大量地执着于“城市中国”的政治斗争、经济发展和各种变化。而似乎只有在报道强拆的时候,那些住在北京高级公寓中的外国记者才肯屈尊来到农村。

  这是西方社会对中国观察尚待缺乏的地方。中国不是美国。美国只有2%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工业化程度和信息流动不亚于城市的“农村”,美国政府甚至因为统计这些人口没有意义而不将农村人口单独列项。

  而中国“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是截然两个不同的世界。媒体上看到的中国,尽管是更重要、更有新闻价值的城市,但那真的只是中国的一半。另一半也在进行着剧烈的变化。

  这是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作者迈克尔·麦尔(Michael Meyer)在2019-2019年居住在吉林省一个叫做“大荒地”村的地方。他在邮件中跟我说,最初他只计划写这一个村落,但随后发现,这个村庄是整个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变革的缩影。

  “满洲”是旧时代对中国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一部分的代称。它是女真人的发源地,它的后裔满族后来统治中国超过250年之久。这里首先被柳树制作的封锁线禁止外人进入,但后来迫于饥荒和列强的压力,这块肥沃的土地最终被来自华北以及国外的移民开发。

  在清朝末期,这里同中国所有地方一样,成为世界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牺牲品。但东北所经历的,似乎要比其它地方冲突更为激烈。二战前,争夺中国的列强,只在东北发生过大规模正面冲突(日俄战争)。日本对中国的殖民,在东北也表现得最为系统。1931年吞并东北之后,日本就开始鼓动日本农民到中国殖民,甚至规划了在20年时间内将数百万人送到满洲的计划(Millions to Manchuria)。

  日本人的地位随着日本殖民兴衰而变化。到1943年,来到东北的日本人就已经开始受到中国本地居民的鄙视和不敬,因为所有人都已经确定日本一切计划都将伴随二战的失败而终结。当年雄心勃勃的殖民计划,最终被苏联的坦克彻底碾压。被政府鼓动移民东北的日本人,要么被苏联人杀掉或者强奸,要么集体剖腹,要么举枪自尽,要么将自己的孩子放到渡口,然后沉入松花江底。留存的一些人,有的在新中国政府的协调下返回日本,但也有的人最后融入了中国社会,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

  现在,满族仅仅成为一个民族符号。我在家乡最为亲近的朋友之一就是满族人,但我感觉不到任何他与汉族人的不同。很多满族的历史遗迹,也被人们遗忘。而近代史的各种细节,最后都被裹挟进了历史教科书讲述的宏大叙事中,变成几页薄纸。直到读到这本书,我才知道之前学到的那些名词背后,有着这么多有血有肉的故事。

  东北不仅反映着中国的过去,也讲述着中国的现在。东北在新中国之后的工业化反应了刚刚建国之后中国的经济政策,而在90年代“下岗潮”开始的时候,这里大量工人下岗。我的一些亲属曾经认为加入国有企业是稳定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们目前的生活却最飘忽不定。

  书中有一个片段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走访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宫,那里有大量的下岗女工以陪人跳舞为生。一位女性对作者说,十块钱一支舞,手想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

  中国农村改革在东北也会体现得相当明显。新华社引用官方数据指,2019年,东北生产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接近五分之一。而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地,仅这一省,就供应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

  的确,不论是最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正在进行的土地流转尝试,都不起源于这里。但是这也可能部分源于东北对于农业的重要。中国很多改革都是从一些地方试水成功之后,再将经验推广到更关键的地区的。

  在书的后面,作者着重讲述了农村生产发生的变化。作者刚到大荒地的时候,中国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开始不久。当时一个叫做“东福米业”(East Fortune)的私人粮食加工厂正在崛起,并受到了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它向居民赠送充满东福米业宣传画的日历,组织村民进行生产方面的讲座,鼓励人们使用自己的种子并将大米卖给它们。后来,它开始鼓励人民出租自己土地的使用权,将土地使用权(包括住宅土地)以一定的价格租赁给东福。东福修建起了很多新的城市公寓,人们可以不用耕种土地,在获得租金同时,还有机会获得其它收入。

  按照这个工厂主人的计划,他将把大荒地村变成拥有各种现代化设施,甚至包括“拥有大学校园模样的高中”。作者本人对于工厂主的雄心感到惊讶,但也承认,他的愿景同美国农村目前的样子惊人一致。

  一些人(比如书中的Mr Guan)乐于接受东福米业的提议。他后来成为了它的员工,从农民变成了一名农业工人,穿着东福米业发的统一制服上班。因为上班是在八点钟,他还可以继续之前的一个营生:从松花江里钓鱼并到集市上售卖。算上从东福获得的租金,三份收入让他十分满足。

  但也有一些人不愿意,比如书中的Auntie Yi,她住在村的主干道红旗路(Red Flag Road)的起点,不断拓宽的红旗路摧毁了她自己所种植的罂粟花。东福的扩张也让她自给自足的生活受到了威胁——烧炕变成集中供暖,院子种菜变成了市场采购。

  我上一次去农村还是在2019年,当时是为了庆祝我一个表姐的婚礼。同作者一样,我和家人坐着绿皮车一起去了黑河,但下车之后的情景让我惊讶。我的舅舅和舅妈仍然住在农村的小平房中,但年轻一代已经住进了和我家乡城市(齐齐哈尔)一样的公寓里,绿化、热水、宽带一应俱全。年轻人也的确不愿意在田野中工作,他们乐于出去打工,甚至在当地就已经找到了相当于城市里的工作。我记得一个人跟我讲,他帮别人做新房装修,一个月就可以赚4,000多元。这份工资在城市也算相当高的了,而且,显然不用被征税。当地当时还没有类似于东福那样的企业。但是,农民们愿意花一笔钱雇佣农业工人和现代化的机械。

  书里说,中国目前的思路是与其让农民们不断地涌入大城市,不如让他们在当地就得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似乎是真的。书中讲述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只是我不曾观察到而已。

  《In Manchuria》读后感(五):明州人在东北

  

一、

《In Manchuria》有许多故事,是非常连贯的;又有许多故事,是许多个片段衔接在一起,在一个主题下,却分散在各处。小梅老师(Michael Meyer)的《东北游记(In Manchuria)》属于后者,关于东北的见闻,和自己与东北割不断的联系,都融进这样的一本书。

  他与东北的情缘,格外深刻。一是因为他的妻子,Frances,从小生长在东北,在一个叫做荒地村(Wasteland)的地方,她像是很多留守的孩子一样,在祖父母辈的庇护下,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长大。另一方面,他生长在明尼苏达州,双子城旁,习惯了注视着大雪覆盖的田野,对于漫长的冬夜,有特别的亲切感(冷知识:哈尔滨和Minneapolis是友好城市,很冷很有缘)。

  十几年前,他带着Frances来到美国,来到他的家乡明尼苏达;也是十几年前,Frances带他去东北,带他看自己长大的荒地村,以及村落里的邻里亲戚。一个旅行作家的探索欲就这么被勾起来了,他要走遍他妻子生活的地方。此时,他的妻子成了那个外出的人(在香港工作),他则是留守在村庄的人,常和三舅一起盘在炕上唠嗑,吃东西。每天晚上,他和妻子又通过Skype打电话,变成了他讲见闻,她做评论。这时的小梅老师,比很多东北人还要了解东北。

  有一个片段,讲他和Frances在吉林旅行,他们偶尔走进一个纪念地,里面陈述着一个年轻女士伊莎贝拉的生平。她22岁来到中国东北,在困惑的年纪寻找人生的意义,不知自己的工作会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贡献。26岁时,她因白喉去世,那时她已经不再挣扎“意义”本身,“Being here is the meaning”。这位女士就是一位普通人,寻不见她的墓地,像浮萍一样,轻轻地来,短暂地驻留在东北,匆匆而去。这个平凡的故事,激起了许多人的感慨,今人去纪念地,会写下愿望,祈祷爱情,美貌,工作……这个地方变得让人平静、安心……无论是小梅老师自己漂泊的命运,还是我们许多人来来去去的经历,追问意义,似乎总不得解,在驻足的一刻得到些许安宁,接着继续努力地、认真地、热爱地活着,这样的状态似乎就是意义。

  此时最好的描述,大概就是“欲辩已忘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梅老师的笔触格外感性,温柔。

二、

Michael Meyer (来自网站:https://inmanchuria.com/about/)

  就这样,他漂到了东北,成了这片土地的记录者。

  爱情,亲情,和故土之情,都只是引子,转入正题,大东北,才是这本书的主角。

  小梅老师短居的这一年,他的笔触,循着两个方向:一是四时的变化,从寂静的冬天到蚊虫肆虐的夏天,二十四节气指导着播种,收成,亘古不易。二是他自己的脚步,他坐着火车旅行,从几百年前的东北开始探寻,寻访遗迹,文献,博物馆,从古至今。

  一百多年前,东北的土地,还有许多为荒地,冬季陷入完全的严寒中,夏季则处是野物出没,蚊虫聚集。西方的探险者留下的日记,对于东北的描述,就像是今天我们常看到的探险者们深入亚马逊丛林,像是进入文明外的世界,被大自然的力量震慑。我们所学习到的中国历史主线,沿着中原区域,上千年都是人类文明活动的痕迹,而东北,很久以来,人类的痕迹甚微,以一个"蛮荒"来描述,排除在文明史的主线之外。

  它的短暂,不意味着它的不重要,尤其是近100年,它所见证的权势变更,经济起落,人口流动,真的是波澜壮阔。

  小梅老师不是史学家,而是一个纪实作家,他就是在各处访问,把寻来的素材,拼接起来,刻画出一个并不一定完整,但你可以触摸到,可以追寻到的历史画卷:

  o 清代:保护满洲土地的柳条边(一种军事设施)都去哪里了?

  o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探险者的足迹,犹太人的避难。他们把触角伸到这片土地上时,这里的命运就一定会发生改变,是好是坏,由时间来证明。

  o 清末:溥仪的足迹,他的任性、辛酸和不甘。

  o 膏腴之地的归属:日俄的往事。

  o 傀儡政权:日本的平民,应国家要求迁往东北。这是日本政权的扩张,但站在平民视角,这是背井离乡。

  o 战败后的事:1945年,日本投降,在东北安家的平民们,后来怎样了?自杀,逃亡,归国,流离半生。一个1945年初,从日本去往东北战场的军人,战争后,流离在东北的土地上,做各种苦工谋生,几年后终于回国,而后漂洋去美国。旁人问起他那时的岁月,他只笑笑,回一句“All is well”,都还好。写这部分时,小梅老师的口吻同情又克制,就如同他写其他的章节一样。他很少评论,也不站立场,就是寻找,记录,对话。

  o 建国以后:建国以后的东北历史,和我们中学学到的历史开始重合。有一个部分,荒地村一个阿姨和小梅老师提起那段往事,她一边讲,一边唱起歌谣,整篇文字几乎都是象声的,这样的节奏,小梅老师丝毫不忍破坏,用着da da da da da,ta ta ta ta ta, ——pa pa pa——, kata kata kata,结束这个章节,我似乎可以想象一个对东北历史极感兴趣的老外,兴味盎然地听故事的画面。

  对于熟识东北的人,这些,也许已是常识,但对于只读过中学历史课本的人,譬如我,这是半本入门的历史书,由一些信件,遗迹,博物馆和当事人来讲述。他深谙在国内写作受到种种掣肘,但依旧选择用这种共情的笔触,写他所能理解的人物的心路历程,大概,就是真的怀着无限热爱吧。

三、

Wasteland Map(荒地村,来自本书)

  上面提及,这本书的另一个主线,就是四时变化,荒地村的一年。小梅老师像是在捡一颗颗珍珠,它们镶嵌在东北的土地上。

  荒地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片新的公寓楼正在建起,村子的土地逐渐地被公司承包,集中种植大米。村中依旧耕作、也渐渐年长,对土地有着执念的农民们,在这样的变化面前不甘,也无措。野心勃勃的公司,绘出来一幅荒地村的蓝图,真是幻想家的手笔。

  小梅老师见到的东北,就如同我们常听到的那样。村子里没有秘密,村民们常常八卦他们夫妇为什么没有小孩。年末,他参加婚礼酒席,吃够了酸菜猪肉饺子,串门时,也被好客的邻里叮嘱“你没吃饱,吃,吃,吃。”擅长吹牛皮的东北人,也造出外星人的新闻,吸引眼球。年轻人聊起天来,总爱说起“wo cao”,阿姨们则惯常地说“ai ya wo de ma ya”。小梅老师习惯了大家吹牛皮的样子,一边听人说话,一边有着“这个糊弄不住我”的心理活动——他也是半个东北人了。

  这一年,从寒冬开始,秧苗出土,渐渐成熟,荒地村的稻谷丰收,稻杆填入炕洞,化作火苗,温暖又一个漫长的冬季。小梅老师忽然宣布,Frances怀孕了。他们夫妇两个期待已久的孩子,突然决定造访了。来年,龙年会是一个好年份,一个继续丰收的年份。生活给他们画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连着一个省略号,未完待续... ...

本文标题: 《In Manchuria》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3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哈佛百年经典第22卷:柏拉图对话录 : 申辩篇、克利同篇、斐多篇如何高效学语言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