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人?》是一本由皮特·汤森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是谁人?》精选点评:●音乐人,毒品,性,乱,音乐人的世界很难走进。●混乱、到处惹祸的个人生活,充满噪音,实验化的
《我是谁人?》是一本由皮特·汤森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人?》精选点评:
●音乐人,毒品,性,乱,音乐人的世界很难走进。
●混乱、到处惹祸的个人生活,充满噪音,实验化的音乐,读起来像一幅现代派绘画
●坦诚,或许和皮特采取过长时间的心理治疗有关。他还有长期记日记的习惯,都用在了这本回忆录里。摇滚乐、巡演、大量的现金流、毒品、性,所有这些合在一起,类似放大器,可以把人身的善恶放大变形扭曲。如何自我克制自我接纳?幼时在外婆家住的一年,痛苦的源头,最起码他是这样归因的。
●pete是个很有趣的人
●最喜欢的还是写Tommy和Quadrophenia的部分,可能因为我最喜欢这两张专辑……见证伟大作品被创作出来的过程,又有一种想要亲临荣光的渴望… 我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再次成功流下了做作的泪水。“享受人生。当心你渴望的东西,它们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记住,你将得到一切。”
●可以从书里提取许多标签,但所有标签都没有意义,对这传奇人生无需多言,致以最高敬意!我相信他不是恋童癖,就像我认为伍迪艾伦清白一样。#35计划#之18
●补标,很有诚意的自传
●The Who 时期有料,Pete 竟是最早用吉他回授的乐手,按着他的回忆找来几张 The Who 早年的现场听,那股子浑身是劲发泄不完的能量,太有画面感了,以至于每到演出时 Pete 是否砸琴都会成为焦点话题。不得不说这位老哥的才华远不止有音乐,在 Faber and Faber 做编辑完全展示了他的另一面,复杂、纠结、内心敏感,虽说后半部分难免开始流水账了,但已经够真实、够贴近读者了。
●我没有砸烂吉它,我雕刻了它。
●棒!
《我是谁人?》读后感(一):全面的pete
我读过艾力克克莱普顿和基斯理查兹的自传,相比之下,皮特是个好孩子。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皮特居然是个真文艺青年,读那么多书、诗词,还能写歌剧。我已经记不住他写的铁巨人(名字不知道是不是错的),后来搬上银幕,我是否看过,应该看过吧?
皮特的字里行间里时不时会来上这样的文字:有些受止于爱,不会多一分喜欢。而有些喜欢,止乎于喜欢,不会多一分爱。够文艺吧。
最后我想引用皮特的话,送给吉他手们。“我大多数时间都在弹原声吉他,就统领节奏和展现节奏的含蓄性而言,原声吉他比电吉他靠谱”。
《我是谁人?》读后感(二):史上最矛盾纠结的摇滚明星自传
“把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和盘托出”“私密到令人窒息”“坦诚到血淋淋地解剖自己的地步”……本书堪称“史上最矛盾纠结的摇滚明星自传”。在探究和剖析自己人性的弱点与矛盾时,汤森显得很脆弱,尤其是袒露儿童时代遭受性侵的痛苦经历时。他认为自己是典型的战后一代,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只能任凭坏人摆布。他把创伤变成了1969年的突破性作品《汤米》。 愤怒感、羞耻感、无力感从未离开过他,即便在他登上音乐之巅后。
——罗布•谢菲尔德,《滚石》杂志
这是一本真诚热切、充满煎熬、深挖细究的摇滚书,汤森先生的自述如实坦诚、毫无保留、不讲情面,就和一次精神治疗一样私密而疼痛;他也记录了一支伟大乐队的成长历程——从1960年代伦敦“摩斯”场景中破土而出到成为青年反叛和暴烈摇滚的化身。
——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
汤森先生的这本书干脆利落、清晰易懂、坚定无畏,非常地直率、感人……他的过去是一个谜团,我们看到他在拼命地破译。
——《卫报》
对创作过程的描述和思考极具见地……一本包罗万象的人生书写,在文化层面上弥足珍贵。
——《观察家报》
《我是谁人?》读后感(三):认识皮特•汤森
皮特•汤森是谁人?
他是谁人乐队的吉他手、创作核心。而谁人乐队,则是摇滚史上一个充满了谜一样矛盾的传奇乐队,从最叛逆、直接、狂暴的重型硬摇滚,到深邃复杂的大格局摇滚歌剧,很难相信一个乐队能同时驾驭好这两种风格。作为少有的全明星级别乐队(既每一位成员都身怀威震四方的绝技),虽然四位成员之间时有摩擦,但最终总能转化为攻城拔寨的动力。
《我是谁人》是皮特亲自撰写的个人传记,似乎不需要刻意安利,就是一本必读之书。读这本书时,你会想找出每一张乐队的专辑,对着慢慢听。不得不说,如果单纯地听唱片,或看演出视频,谁人乐队“简单粗暴”的音乐似乎很好接受,但想要真正了解皮特那些作品的意义,最好就是先把专辑里的所有歌词认真看一遍。相比齐柏林飞艇、深紫等直白性更强的同时代硬摇滚乐队,皮特在歌曲里流露出来的野心,是更深层次的,那是战后英国青年的成长记录,且风格极度写实,完全没有当年摇滚乐坛上流行的那种故弄玄虚。而《我是谁人》这本自传,就是向乐迷们逐一解释了那些歌词的背景,以及其创作者的经历。一旦你在皮特的过往经历中看到了“某处”暗示,那么唱片中的歌曲往往就会展现出全新的风貌。特别是作为一个谁人乐队的铁杆粉丝来说,这本自传是再好不过的欣赏进阶教材。
《我是谁人》全书结构工整,基本是按照皮特的个人成长时间线逐年展开,对一个大师级的创作者来说,其年少时的经历是不得不关注的。而近几年来,童年阴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管是天才,还是恶人,都喜欢拿年少时的痛苦经历来说事。在自传的开始篇幅里,小皮特的童年似乎过得还挺有滋有味,被儿童小说、唱片机、电视机围绕的少年时代特别丰富多彩。而身为职业乐手的孩子,皮特的音乐才能可以说是无师自通,而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喜爱,也注定他将吃这口饭。虽然童年生活看似顺利,但是被父母送去和外祖母同住的一段日子,却成为“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由于外祖母不检点的举止,随意结交一些“幽会”对象,导致了小皮特一辈子的阴影。在自传中,每当提到这段经历,皮特都会显露出无尽的悲观情绪,他也袒露了儿童时代遭受性侵的痛苦经历,直接影响了其音乐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汤米》,还是《四重人格》,这些概念性专辑,其中心人物都是来自真实生活的升华。而皮特厉害的一点,就是他把谁人乐队几个性格天差地别的队友都融入到了歌曲的结构中,甚至可以针对每个成员来创作,更难能可贵的是,队友们并没有被皮特那怪异的叙事和复杂的编曲难倒,基思慑人心魄的爆裂鼓击,约翰如吉他扫弦般的强力贝司弹奏,罗杰收放自如的歌喉,都与皮特丰满、细腻、大气的音乐格局,浑然一体。
在风起云涌的60年代,摇滚乐往往和文化潮流相挂钩,虽然并非是英国Mod风潮的开创者,但谁人乐队却作为Mod潮流的代表,在60年代中期,“对抗”着同时代崛起的美国嬉皮流行文化。67年的蒙特利音乐节,是谁人引爆美国市场的开始,但在寻求自我突破的同时,还要处处提防新兵、滚石乐队等大量音乐风格相似的竞争对手。直到《汤米》专辑的发行和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的横空出世,在美国市场上,谁人乐队可以说是继披头士解散后,唯一能与滚石乐队平起平坐的英国乐队了。至此,乐队也朝着超级摇滚乐队的等级迈进,四位成员也一跃成为摇滚巨星,享受着一切明星待遇,专机接送,全球巡演,数不清的美酒、药物,身边总是充满着来来去去的公关人员以及魅力非凡的女孩。和其他三位队友不同,皮特在书中表明自己并不是天生的Rock Star,虽然他坦承除了对音乐的痴迷之外,泡妞、撒混才是玩摇滚乐的原因,但私下里的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常木讷的人,也不懂如何讨女孩欢心。成名之后,除了爱喝酒之外,皮特对毒品和骨肉皮等也并不热衷,他更愿意做一个日常生活有规律的人,一个“孤僻的创作者”,不过通过皮特笔下的诚实记述,很明显他偶尔也会经不住漂亮妹子的“诱惑”。
不过,总的来说,对待感情,皮特还是很有原则的,对其前后两任妻子,他都报以最真挚的爱意。而对自己作品版权的重视,和对经纪人的慎重选择等,都可以看出皮特确实不是那种胸大无脑的摇滚明星,凶猛的台风只是作秀,私下里的他也许称之为艺术家才更合适。在谁人乐队暂停活动的80年代,他还出任了出版社编辑一职,专心从事文学工作和创作。
直到90年代末,为帮助陷入经济危机的约翰,皮特才决定带领谁人乐队重启巡演。做出这样的举动也并不奇怪,皮特真的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他总是愿意主动帮助身边的人,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本质上是社会主义者,时刻准备着为无助的人发声,为失意的人歌唱”。除此之外,为了照顾队友的情绪和乐队的团结,皮特更是曾对罗杰做出“妥协”,所谓“让他赢一次”,在专辑制作中让出自己的创作主控权(其实从1965年初I Can’t Explain这首曲子始,皮特就靠别出心裁的创作倾向,稳稳地把自己摆在了谁人乐队的支配地位上)。为帮埃里克•克莱普顿脱离毒海,皮特更是以一人之力,帮他策划复出演出,及时避免了一位吉他大师因毒品而坠落。正是因为这样的品性,皮特在圈内一直也算是人缘颇佳,在《我是谁人》一书中,读者也可以读到各种熟悉的摇滚巨星的名字,趣事也不少,不过,在对几位谁人队友的描述上,总感觉皮特的个人主观成分较多。
时光荏苒,如今的谁人乐队也已组团超过了50年,但作为吉他手的皮特,总感觉并没有那么老,对潮流的敏锐触觉,使得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今天的他,手里依旧有众多的大项目、大制作在等着完善。这本自传,是对乐迷的一次不吐不快,语言直白,可以一睹很多事件背后的故事,有欢乐、有苦涩,你会发现,那个在舞台上肆无忌惮地大风车扫弦的强力吉他手,其实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唯有音乐,是走出痛苦的桥梁,也唯有自我救赎,才是摇滚英雄的证明。
皮特•汤森是谁人?读完这本书,相信你就会有答案。
【文 徐亮】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我是谁人?》读后感(四):读《我是谁人?皮特·汤森自传》有感
将此书添加进购物车的时候我纠结了好半天,并不是不喜欢the who,而是封面Pete Townshend的那张特写的大脸实在是不太符合我的审美,歌者传记这一系列的封面都不太好看。真正打动我的原因是,这是一本自传。在我心目中的传记排序是,自传>采访>>>由其他人撰写的传记,因为自传中的那些心理活动碎碎念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带入到当时的情况读起来趣味盎然,而由他人撰写的传记中,那些心理活动描写常常让我觉得出戏,特别是那些由粉丝撰写的传记常常自带偶像滤镜,至于采访,虽然可信度比较高,相对也比较客观,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偶像明星,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所以访谈内容都相对比较严肃,挖不出来太多有趣的八卦。自传不一样,自传中作者几乎完全可以畅所欲言,吐槽媒体,吐槽公司甚至是自己的队友(我真想知道其他的队友看到那些吐槽是什么感受),Pete Townshend在自己的自传中真是给队友留足了面子,不是夸这个帅,就是夸那个技术好。这本书中出现的男男女女都受到了Townshend的热烈表扬,几乎没有任何吐槽身边的人缺点的情节,求生欲很强。
可能是因为有写日记的习惯的缘故, Townshend在此书中记录的都是些再细小不过的事情,基本全书都是一位老人的碎碎念,“想我年轻的时候啊,blablabla......”令我惊奇的是我在阅读时感受不到什么做出了一番大事业的骄傲自豪, Townshend对每件事情似乎都缺乏一种沉浸感,那些快活和伤痛似乎都是浅浅的,吐槽够不犀利,做法想法都不够潇洒,全书弥漫着一种恬静忧郁的气息,充斥着无可挽回的淡淡的哀伤,几乎没有任何愤怒和攻击性。在书中,Townshend做每件事之前都有大量的心理活动,他想细腻妥帖地做好每件事,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真文艺青年,真诗人气质。我相信他是真诚的。我相信他真的想要拯救内心的那个小男孩。就算排除毒品的影响,摇滚圈绝对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高发区,但是奇怪的是,这帮家伙中,去精神科寻医问药的人寥寥无几,Townshend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一直坚持求医,还能去美赫巴巴那里寻求心里安慰,并且从始至终都得到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关爱。有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强大到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内心就死了,还有一些人,到死都守着一颗空空的心,去不断追求那些永远也得不到的爱,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1969年,the who出了这张叫做《Tommy》的概念性戏剧摇滚专辑,这张专辑在日后被人们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成功的摇滚音乐剧,同时得到主流与非主流的认同并且可以在冠冕堂皇富贵华丽的伦敦大剧场纽约大都会剧场进行演出。《Tommy》作为乐队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此书中被反复提及,可见这部作品在Townshend心目中的分量。电影有乐队参与拍摄,还有众多大牌明星加盟,质量非常有保障。演员阵容也非常奢华。埃尔顿·约翰 Elton John,埃里克·克莱普顿 Eric Clapton,蒂娜·特纳 Tina Turner轮番登场,尤其是特纳的那首The Acid Queen简直惊艳全场,据说当时特纳的身体还不太好,但是她把Acid Queen的疯狂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几个奇奇怪怪的表情,还有极度夸张的肢体动作,一般人根本做不出来。Sally Simpson的小演员漂亮极了。Keith Moon太适合演变态了,那个猥琐的神态举止动作真是惟妙惟肖,眉毛也很有戏(一点也不比龙妈Emilia Clarke差),我觉得他的演技比Roger Daltrey好得多,如同某篇影评中所说,Roger Daltrey光顾着耍帅了,并没有想好好塑造Tommy这个角色,但是Townshend深切地爱着Roger Daltrey,不愿意说他一句坏话。可惜的是,鼓手Moon因过度服用Heminevrin(一种治疗酒精中毒的药物)去世。至于Townshend在童年时到底有没有被性侵这一点见仁见智,我觉得应该是被猥亵了,在创作Tommy的时候,他记忆中的黑暗空洞或许就来自于这里。
这里说段题外话,在英伦四零后之中,Keith ,John ,Roger 这些名字,大概相当于中文的张伟,王伟?似乎每支乐队中都有人叫这些名字。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手工制作乐器是非常牛逼的技能,没想到居然是基本操作?现在我又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欧美四零后的音乐通识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很多人说自己是零基础,以我在大陆成长的经历来看,我定义是的零基础是上过学校里的音乐课,会看简谱但不能熟练唱谱,听力训练完全没有,在我心目中这就算零基础,但是我看他们一个个能唱能跳的,难道欧美所谓的零基础指的是识谱并且懂得一两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但是后来又很多乐队成员说自己并不识谱,他们中很多人的家庭条件确实也不太好,不能支撑他们念音乐学院,好多人念的都是美术系,看来艺术果然都是相通的。那难道他们所谓的零基础其实和咱们大陆是一样的?这就牛逼大发了啊,这样怎么能自己学习,制作和改造乐器呢,吉他这种有格的自学还好说,那其他的乐器到底是怎么自学的啊?说好的音乐需要从小练习呢?说好的成年人的骨头已经硬了,学不好乐器了呢?“15岁才开始弹奏吉他的Eric Clapton的起步年龄似乎要晚很多。1962年,年仅17岁的Eric Clapton从金斯顿艺术大学(Kingston College of Art)辍学,开始凭借自己的吉他演奏技术在英国当地的大小酒馆里演出养活自己。——在13岁生日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份礼物-一把钢弦吉他。他努力地跟着卡带机练习,然而他发现演奏这件乐器是如此困难,以致他几乎放弃。”几乎放弃才是普通人会做的事情吧,Clapton这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啊,捡到了武林秘籍吗?
Eric Clapton“我怎么看‘骨肉皮’跟道德没关系。我只是不理解她们到底想要什么。睡了罗杰·达尔特雷或埃里克·克莱普顿又能怎样?……有个经常跟埃里克睡的‘骨肉皮’,貌美如花,优雅迷人不说,还冰雪聪明。她为什么要追着乐队到处跑,向那些卑鄙自私的乐手投怀送抱?”我挺喜欢这一段,真是终极一问,其实除了汤森,怕是还有不少乐手思考过这个问题。
Townshend眼里的每个女性都是美艳惊人,眼睛好看,鼻子好看,嘴巴好看,他上过的所有的“骨肉皮”都非常好看,还优雅博学,全部都是态度强势,主动投怀送抱,他实在是拒绝不了才勉强上了她们。还有他对男性的态度也相当暧昧,尤其是对滚石的米克·贾格尔 Mick Jagger一见钟情,想入非非,书中的粗鄙之语见图。米克·贾格(Mick Jagger)曾被曝与英国双性恋歌手大卫·鲍伊(David Bowie)有同性恋情(《Dancing In The Street》的MV吹起来,非常精彩,请大家一定要去观看。),在同性恋还是禁忌的年代,Freddie Mercury尽力不让他的性取向上头条的时候,他公然宣称自己双性恋。除了Jagger这样的被目击绯闻对象,Bowie还有其他不少“好基友”,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Lou Reed和Iggy Pop,前者是地下丝绒乐队的主脑,后者则是朋克教父,这三个人在一起就是另类摇滚传说。电影《天鹅绒金矿》就是以Bowie和Iggy Pop作为主人公原型的。“华丽摇滚(Glitter rock)有浓重的颓废感:比如厚底松糕鞋和画着眼妆的男孩,再如大卫·鲍伊和雌雄同体。富裕的摇滚明星的生活像依修伍德在《柏林故事集》中描绘的主人公萨利·鲍勒斯一样,就像你知道的,和变装皇后结伴游玩,早餐喝香槟……颓废堕落看似很差劲,因为堕落意味着还有时间去放纵,但却时日无多……然而,与现实相比,颓废的生活倒显得古雅了。朋克无关堕落,朋克描绘的是世界末日。朋克讲述的是彻底湮灭。”同时,Townshend对Eric Clapton真的情深义重,颇有点超越友情的味道,他在深夜喝醉酒还要赶去帮助吸毒过量的Clapton(真够讽刺的,醉鬼赶来救助毒虫),Clapton出现之后Townshend满心满眼都是他。摇滚圈怎么这么多瓜。可惜我不会写文,大好素材只能看看,害怕经我染指就成了废料。
Dancing In The Street在此书中,除了Tommy这部作品被反复提及,其他重要的人或事基本上都被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说真的有点令我失望,Who's Next这张专辑,Moon的死,John Entwistle的死,辛辛那提水源大剧场的演出,等等都只有差不多一页的样子,就像随手写写的日记一样,或许,如同Townshend曾经命令毁掉珍贵的演唱会录像一样,他把一些珍贵的记忆也给删除了。
“黑胶唱片濒临淘汰,卡带亦然。CD变得多余。我们将用电脑聆听音乐,分享音乐。我们能听到的音乐多得让我们不知所措。”我很高兴世界上有这么多好音乐来让我们享受,我能感受到好歌中蕴藏的纯净的灵魂和美好的祝愿,当我们为自己糟糕的人生痛哭不已的时候,还有方寸之地能寻得一丝慰藉。“享受人生。当心你渴望的东西,它们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记住,你将得到一切。”
《我是谁人?》读后感(五):那个带着面具的男孩,你是何许人?
“我戴上面具扮演着摇滚巨星;
我希望在拯救别人的同时
也能救赎自己心中那个迷惘的男孩”
合上"谁人乐队"吉他手Pete Townshend的这本传记,
这是我对书中印象极其深刻的一句话。
在无数摇滚乐迷的心中,
他是摇滚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
吉他回授和动力和弦以及舞台砸琴的“始作俑者”;
他是摇滚史上最伟大歌曲写作者之一,
谁人乐队的经典大多出自他之手;
但同时他给普通乐迷的印象
多半是我行我素,好强好斗 孤僻自负;
但实际呢,
他一直在和内心深处的那个小男孩,
那段童年的阴影抗衡了一生。
……………………………………………………………………………………………………………
第一幕
虚构的Tommy,真实的Townshend
-----借助音乐的自我解剖
“人生是一个幻觉之内的一个幻觉”
1969年5月23日,谁人乐队发行《Tommy》这张概念双唱片专辑,无论对Pete Townshend本人还是谁人乐队,乃至整个摇滚乐史我想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日后的无论是David Bowie的《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还是Pink Floyd的《The Wall》都可以看到《Tommy》的影响。借以复杂的编制和大量管弦乐的使用,谁人不光拓展了自己的音乐领域而且也赢得了对摇滚乐持挑剔苛刻态度的古典音乐人士的认可。谁人乐队尽管在人们心中已是根深蒂固的靠猛烈的高分贝和夸张的自毁艺术的舞台艺术的摇滚乐队,但是从此专辑的开始,谁人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另一面。
而这张专辑对于Townshend的意义在哪里呢?专辑的封套是一道金属格栅,听者得穿过它才能进入里面的音乐。而对于Pete Townshend,我想他通过这张专辑,在探索音乐的同时,进行了一次夹杂着幻觉般的自我剖析,你要记得这比Roger Waters创作《The Wall》要将近早了10年。
这张概念专辑的故事大概讲了一个目睹了母亲和情人杀死了自己父亲的叫汤米的孩子,变得又聋又哑又瞎,童年又遭受来自哥哥的暴力虐待和吉普赛女人的性虐待,再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是玩弹子球的高手,命运为之改变。受着万众敬仰的他恢复了各方面的生理能力,进而开始自我膨胀,再到最后被不堪忍受他打压的信徒们推翻,Tommy的父母在暴乱中丧生,信徒们获得了自由,而Tommy再次变得又聋又哑又瞎,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ete Townshend,这个西伦敦的二战后的婴儿潮时期出生的英国孩子,请注意三个事实:
1.西伦敦,那是中产阶级精英和富人的居住区,可以说Townshend的童年相对来说要比其他同时期相对较穷的摇滚音乐人要好很多。Townshend可以说是出生在音乐世家,他父亲是非常棒的单簧管和萨克斯风手;
2. 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孩子。这些孩子在战后成长,一步步的与社会决裂,成为了最为反叛的一代(英伦代表摩斯族)。这无疑也让他以及谁人的队友们将和Beatles、Rolling Stones们一道掀起这场60年代的音乐和社会文化的大革命;
3.终究他还是一个英国人,一个伦敦客。是一种含蓄内敛式的,哪怕看起来外表多么嚣张自负。相比差不多同时期的滚石乐队美国式的生活作风和音乐风格,如他自己所言,他的个性和所作所为包括所有音乐作品都植根于英式的生活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他们带给四代人的伤害。
看起来不错,但是童年的阴影正在袭来。首先作为音乐人父母的生活不够稳定,一度出现感情破裂,而townshend更是悲剧地被送往外祖母家寄养,这开启了他一生的梦魇。外祖母是彻头彻尾的维多利亚式的,一切安排的如同军事行动,而且更惨的是,外祖母经常会邀请其他男士过来“共度良宵”,没有自己的隐私,房间不让锁门,过小的年龄目睹一桩桩的性事,甚至时不时因为不听话还会遭到虐待,诸如不让吃饭再或者是把头按入水中。在包括之后的被强迫着观看教官手淫,这让他感到恶心,其实类似的事情部分发生在Keith Richards身上,比如二战婴儿潮期长大的孩子无疑都经历过军事化管理的教育。Keith Richards没有Townshend之后那样,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世界,而Townshend则面临着伴其一生的焦虑。在青春期时期的部分生活,你可以看到他在面对性时候的不自然,当女孩来找他的时候,他有时候会拒绝,然后女孩找了另外的男孩的时候,他又是那么的羞愧与略带愤怒。而到了晚年的Townshend致力于关注儿童色情和家庭暴力方面的慈善活动也说明了了童年的遭遇在其心灵上刻下的深深的烙印。
一度如同歌里面唱到的那样,
你什么都没听到
你什么都没看到
你什么都不要讲
跟谁都不要讲
你知道真相
--《1921》
Townshend的童年,部分的嫁接到了Tommy的童年。Tommy变得又聋又哑又瞎,对于Townshend来说,某种程度又何尝不是呢,至少在心灵上。
在Tommy的轮回和玩弹子球游戏则让人自然的想到黑塞的名作《悉达多》和《玻璃球游戏》,没错,Townshend是一位涉猎广泛的文学爱好者,他读博尔赫斯和黑塞,他也笃信美赫巴巴式的灵修,从中找到信仰和焦虑的宣泄的出口,无独有偶,在Leonard Cohen的生涯中,你也可以看到Cohen也一度借助过印度式的冥想。你也明白为何他退出谁人乐队后,会去做费伯出版社的编辑而不是其他行当,他还可以和凭借《蝇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戈尔丁谈笑风生,如此等等。
Tommy发现自己有弹子球能力随后声名远扬能够看得到听得着了,而借助于吉他和摇滚乐,Townshend也逐渐找回了部分的自我,如同Lou Reed所言,摇滚乐拯救生活。诚然如此,声名鹊起,面对声誉和随之而来的金钱和女人,Townshend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也开始了大量的音乐领域的探索。
随之而来的如同Tommy的自我膨胀,这在一个乐队里面,特别是对Toenshend,这个包办了谁人乐队大多说歌曲创作的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你可以看到之后队内关系的微妙变化。当然最终不是如同Tommy被信徒们推翻,Townshend有自己的打算,他会主动退出谁人乐队,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而在《Tommy》的结尾,当Tommy抱着暴乱中死去亲人的尸体,
ee me
看着我
Feel me
感受我
Touch me
触摸我
Heal me
治愈我
看着我,感受我,触摸我,治愈我,无论是心中的美赫巴巴还是内心深处的呼唤,这是Townshend内心的一个极其真实的写照。充满无助的渴望,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内心深处其实是如此的软弱无力,他需要被治愈。
…………………………………………………………………………………………………………
第二幕
四重人格
写给谁人这支队伍
《四重人格》的内页文字的结尾写道:
这条该死的船偏离了航道,滂沱的大雨中,我被困在了这儿。
我的人生在我的眼前掠过。不是掠过,是爬过,慢慢地,我是谁人?
一个硬汉,一个无药可救的舞者
一个浪漫主义者,我做过一分钟的浪漫主义者吗?
一个***疯子,我甚至帮你提包;
一个乞丐,一个伪君子,臣服于爱情
精神分裂者?我是该死的四面人
虽然这本书是Townshend的自传,但免不了有大幅的章节提到谁人乐队的各位成员。书中你可以看到乐队是如何从崭露头角到一步步地在Woodstock音乐节到达Townshend心目中的乐队顶峰,再到进一步的推出《汤米》和《利兹现场》大获全胜,使得乐队在197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和滚石乐队 齐柏林飞艇比肩的摇滚巨擘。1965年的时候,Townshend坦言认为谁人乐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之后的5年又与 The Kinks 、Cream、 The Small Faces 以及Hendrix们相争了5年,而在那段时间,谁人与The Beatles 和 The Rolling Stones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但靠着标志性的毁灭式的舞台风格和音乐上的探索,在The Rolling Stones 阿尔塔蒙德免费演唱会发生歌迷被当众刺死的丑闻和TheBeatles的最终解体后,最终上帝还是站在了谁人的一边。
但是对乐迷而言,更好奇的莫过于Townshend眼中的谁人的其他成员。Townshend也没有吝啬自己的如椽大笔。
你可以看到,在他眼中,Roger Daltrey是一个硬汉和天生为舞台而生的人。他英俊潇洒,体格健硕而充满活力,充满阳刚之气,做起事情来也雷厉风行。如同很多伟大摇滚巨星一样,这个年少便因为抽烟被学校开除的孩子在舞台上标志性夸张表现甚至一度让Townshend甘拜下风,他甩动着金色长发,高高跃起,扭动身躯,拿麦克风在Keith Moon的擦片上摩擦,制造白噪音,更有甚者,一次直接踢倒马歇尔音墙,瞬间的刺耳声使得Townshend的听力永久性受损。
音乐上Roger更偏向于做一个诠释者,一副好嗓子和足够好的舞台煽动感就足够了,以至于Townshend说“Roger写不出歌让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只要选对剧本,Roger就是巨人”。尽管Townshend包办了谁人的大多数音乐,但是Roger就是谁人乐队的领导者,或许是他强劲的阳刚之气,谁说得清楚呢
而乐队的贝斯手John Entwickle在舞台上是一个表面安静的贝斯手,但实际上他和Townshend一度在各自的音量上暗暗较劲。音乐上,John参与到歌曲的创作,在《Tommy》这张专辑你可以听到《Fiddle About》这些,急于要写出童年遭遇虐待情节的歌曲而颇显无力的Townshend求助于John,后者用颇带黑色幽默的方式很轻松地化解了这个难题。此外生活上,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而他最后死在了巡演的路上,在和一个骨肉皮一夜风流后,死在了酒店的床上,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接着到了“一个***疯子”,没错,说的是Keith Moon,Keith Moon毫无疑问堪称摇滚史上第一鼓手,无论是舞台上的鼓技还是现实生活,他都是如此疯狂,如此带着天真与荒谬般的疯狂。
在舞台上,他可以一次次的踹翻自己的架子鼓,亦或者当众点燃炸药,吓得旁边的女艺人花容失色;而在生活中,他的这种行动有过之而不及,滚石乐队的bill wyman曾看到他在晚上从自己公寓往下跳,然而实际上他早已在楼下放好了厚厚的床垫;再或者他心血来潮可以驱车将不感兴趣的骨肉皮送到数千里之外。但如果你认为他只是心智不成熟,又不尽然,他可以将编造谎言将Townshend推荐的治疗脱瘾症的人儿耍的团团转。在老婆与伊恩麦克根私奔后,他更疯狂地扬言要杀掉对方,而另一方面在被主唱roger打之后,他选择用沉默回击,他和贝斯手John一起,直到Roger明白事情的分寸在哪里,他又是如此的清醒。所以我只能说Keith moon是个疯狂的人,搞怪的人,而最终他的归宿也如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般,应了谁人乐队的那首成名曲,里面是这样唱到“我希望在变老之前死去”,这个可爱的人儿。
队内关系,也是乐迷津津乐道的,没有一直摇滚乐队可以非常和谐的相处,包括纵横了50余载的滚石乐队,对于谁人也不例外,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在1964-1968这段时间,四人之间存在着Townshend称之为“幼稚”的竞争-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彼此暗暗较劲,各显神通。而这种台上的竞争直到1969开始表演《汤米》的时候才渐渐消失,虽然舞台上依旧狂暴,但是他们是真正的乐手了,融为一体,尽管台下还是属于不同的体系。而最终你可以看到,谁人的轮廓基本如下:主唱Roger是领导者,Townshend是音乐方向的掌控者,而作为摇滚乐中节奏组的鼓手和贝斯手自然是一派了,Keith 和 John甚至可以一块在房间里面和骨肉皮乱战,虽然谈不上非常亲近但是适当的抱团自然有之。
再谈到各自的生涯,这是每一个摇滚乐队不可避免的,Beatles要单飞,乐队宣告解散;滚石乐队的Mick Jagger在80年代后期单飞的时候说道,他被这个乐队拖着太久了。不可避免的成名后的,媒体关注度分配不均导致的队员们的心理失衡,加上人难免都有自己的想法。尽管Townshend说虽然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野心,但是谁人队中没有Keith Richards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每个成员很早(相对滚石乐队)都开始了各自的事业,Roger出演电影,Keith和John自己做音乐,个人专辑蓄势待发,而这是在1975年(相比之下,滚石乐队的各成员,除了Bill Wyman,其他人要晚的多。同时也不同于Beatles,谁人作为一个乐队并没有解散。)
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乐队如何长期存在的方式.
………………………………………………………………………………………………………………
第三幕
写给八岁的自己
你是个可爱的小男孩,要爱自己。
记住,不是所有一切都会完美。
你会犯错,这不可避免,但你不丑陋。
你只有行为丑陋时才丑陋。
---- Pete Townshend
很长一段时间,就个人生活和精神状态而言,Pete Townshend一直和内心深处的那个小男孩在较劲,如同福克纳《熊》里面的猎人艾萨克和“老班”(熊的名字),他们之间并不一定要分出个胜负,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平衡。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尤其是对于Pete Townshend这样敏感而又在童年时期有着如此不堪回首的经历的人来说。
目光游移
洞察远方
我是个追寻者
一个很绝望的男人
我在找你
你在找你
我们在拜访彼此
我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如同多年前的歌词所述一般,Townshend称这些生活是”绝望 混乱和碎片式的“
多年之后,成人后的他还是会一次次地被噩梦惊醒,梦到童年寄宿在外祖母家里的那不堪的一幕幕,有一段时间,他没有办法,只能用过度的工作来对抗这一切;
他浏览网站那些儿童被虐的图片时候,依然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进而是内心的羞愧和愤怒;
相比其他摇滚巨星,虽然他在毒品和女人方面都比较克制,但他同时又是无比矛盾,他坦言跟骨肉皮在一起总感到不自在,并一度有种作为”通奸者“的羞愧,他要做一个好丈夫,却又无法面对家庭,或者同时兼顾音乐。他和妻子的冷战以及分分合合,也让他备受煎熬。在他和Ronnie Wood的前女友去约会之后,尽管他如实禀报了老婆,还是被扇了耳光,他令人啼笑皆非的说“别打了,目前还没有为受家暴的丈夫设立的避难所”,是诚实还是其他?让人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当然除了这些感情生活,离开谁人后,他做过我们上面提到的费伯出版社的编辑,出过一系列的摇滚方面的书籍;
个人音乐生涯也很成功;
他对互联网很是敏感,在自己的商务网站上出售音乐及其周边产品;
他无私地帮助其他人接受团体脱瘾治疗,却不想到其中部分不堪忍受最后选择了自杀,他的善意加速了他们的死亡,但他还是坚持做慈善,尽管中间有过因为涉嫌浏览色情儿童图片被捕的不良新闻报道。
他如此说道,
通过救助他人,他们这些老炮不但与现实社会保持了联系,也结交了不少新朋友。
尽管愤怒感 无力感和羞耻感从没有离开过他,
但我想随着年事的增长,
这个与内心深处的那个小男孩对峙了这么久的老男孩
总归如同他写给八岁的自己的信里那样:
你有时会陷入悲伤,
但它们让你变得更加坚强和更具才华,让你对他人的痛楚感同身受;
你有一颗善心,你终将走出阴霾。
你的明天将无比美好。
………………………………………………………………………………………………
第四幕
我无法解释
Got a feeling inside (Can 't explain)
心中有种感觉(无法解释)
It's a certain kind (Can't explain)
就是某种感觉(无法解释)
I feel hot and cold (Can't explain)
我感受到炎热和寒冷(无法解释)
Yeah, down in my soul, yeah (Can't explain)
是的 ,深入到我的灵魂 ,是的(无法解释)
---《I Can't Explain》
我这里只是写下我自己视角下的Townshend.
这本被滚石杂志誉为“史上最矛盾纠结的摇滚明星自传”的内容远比我以上说的要复杂的多,里面还充斥着大量Townshend与同期其他音乐人的交往。
他倾尽全力帮助Eric Clapton摆脱海洛因,并称后者邀其一同去George Harrison家中,只为希望他稳住George,这样可以与帕蒂单独待会;
他羡慕Mick Jagger,一度对他充斥着一种生理上的渴望。他戴着从戏服店买来的王冠试图取悦对方,换来了对方一句玩笑话的“你看起来很傻逼”;
他一度喜欢抽着大麻聆听Beatles的《佩伯军士》和沙滩男孩的《宠物之声》,并称二者重新定义了20世纪的音乐;
他衷心地说如果能够像Keith Jarrett那样演奏的话,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
他盛赞在Buddy Rich面前,所有的摇滚乐鼓手都退化成了黑猩猩;
他为了在音乐节不赶在Hendrix后面出场,最后和对方掷硬币决定出场顺序;
此外,他还在Jim Marshall只是经营小琴行的时候,就要求对方为他定制电吉他音响,Marshall就此起步,后来发明了Marshall音墙,由此引发了摇滚重吉他手设备上的一次革命。
再加上你要知道Townshend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出版过小说集;
同时做过费伯出版社的编辑;
传记的文笔写作方面自不必担心。
我想就算你之前不了解谁人的音乐,
这本书就其内容的多样性和血淋淋自我解剖的坦诚也不会让你失望。
…………………………………………………………………………………………………………
最后要结束了,
我记得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没想到会被如此吸引;
现在读完这本书,合上它,我不禁地也去想下自己的童年经历,
然后想如果写信给8岁的自己,我会写些什么呢?
“享受人生。当心你渴望的东西,
它们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记住,你将得到一切。”
ete Townshend
如是说
......
那个带着面具的男孩,你是何许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