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04 12:10: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是一本由罗伯特·D·卡普兰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38.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无政府时代的来临》精选点评:●地缘政治学启蒙,作者的文笔非常赞。正是此书让我明白了民主制度并非适合于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锦集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是一本由罗伯特·D·卡普兰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精选点评:

  ●地缘政治学启蒙,作者的文笔非常赞。 正是此书让我明白了民主制度并非适合于任何国情的国家。书中的内容始于90年代,对于非洲以及南美洲的政局现状的剖析非常精彩。对于一个经济落后、国民文化素质低的国家而言,民主制度就是一场灾难而非通往发达的路。但在对未来的预测中,还是有很多现有的发展与作者当年的预测并不相符……无政府时代的来临,在欠发达地区终究只是个可能的方向,非必然的道路。当下的现状,反倒让我个人觉得现如今所有的政体,都有朝威权政治国家方向在演进…… 高中生可读地缘政治学读物。

  ●很牛逼的书啊!!!

  ●现实主义最大的危害就是会促使人们为了所谓的“稳定”“安全”的短视而去忽视长久的理念。也更是这种现实主义,促使了人们去容忍“丑恶”与“中庸”,而不是去解决。

  ●极其讨厌这种文风,举了一堆例子东一头西一头乱七八糟,却和观点无关;完全无法有逻辑的论证。非学术书籍,只适合摆在书店和咖啡馆满足普罗大众对时事政治的阅读渴望。除此之外,从内容上说,纯美国视角,局限性较强。不是传世之作。

  ●上世纪九十年的文章预见了恐怖主义和特朗普

  ●作者二十年前的预见已成现实:“刺目的全球现实并不是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像第三世界,而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变得像我们一样……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乃至危险的情势……”

  ●卡普拉是现实导向的,o型巨蟹,作为记者,走得很远。影响了多位美国总统~

  ●原著三星,译文完全不标原文还以为这书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第二部分谈民主的最生动。

  ●已购。 作者94年到99年的文章选集,第1、2篇重点,前几篇摆事实讲道理,后几篇是一些历史哲学人物作品的偏理论的评析。 道理不复杂,“无政府状态”讲第三世界就是政体崩溃,军权不时干预;讲发达地区就是隐秘的政权掌握者——大公司(科技巨头especially),合起来就是分裂·······作者从论证现实主义碾压理想主义到抨击沉浸物欲逐渐远离公共事务参与的大众以及,不负责任、谄媚的媒体和智慧能力远不如冷战前那些风云领袖的当权者,更多的是解构而非建设。 行文有点随意(没法当地缘政治教科书看的),涉及的理论大都看不懂,用几句学术语言也许就能概括全书道理

  ●最有政治头脑的美国王牌记者的文集,除了第一篇是新闻报道(也是最好的一篇),其余的都是严肃的学术性论文和书评,卡普兰作为记者出身,却极具大历史思维和大战略视野,评论社会变迁与国际政治绝不局限于琐碎细节和微观表象,而是结合历史与切身体会,入骨三分,纵横披靡,不愧为当代美国保守派学者中的智囊级人物(他的《武士政治》一书也相当出色),尽管都是90年代的文章,但如今读起来丝毫不感觉过时,冷峻的人性恶视角和独到的悲观结论,都非常发人深省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一):无政府时代的来临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罗伯特·卡普兰著,骆伟阳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近20年前旧文集子,题目有误导性。不过,很多观点不错,现实主义、悲观主义、人口激增、资源消耗、民主局限等等,不少处可读。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二):入门好书

  九十年代间的文章合集,现在看来仍不过时,很有预见性,一本居安思危的好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理论,阅读困难不大。它所分析和预见的社会现象现在都有出现——长期和平以及和平自身的问题,民主的限制,国际关系等,作者对和平与民主做了另一种诠释,开拓了新视野。书主要由新闻报道,书评,关于政治现象及决策的分析构成。从这本书里还找到了其他关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的书籍。是一本好书,但还是有不足之处。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三):2019#阅读记#58《无政府时代的来临》

  

很多人相信, “冷战胜利”将在“民主”与“自由市场”的旗帜下, 直接带来自由与繁荣。 但正如一战和二战之后那样, 我们的胜利, 会把我们引入下一场生存斗争, 在其中, 邪恶戴上了新的面具。 170页的薄书, 认真的一字不漏的看了三天, 这本书虽然是讲述90年代政治和社会, 现在贸易战时点阅读, 正是时候。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Robert D.Kaplan 很可惜, 除了豆瓣推荐的作者介绍, 网络上找不到其他更多有用信息。 所以直接摘录豆瓣的简介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四):对于未来社会的杂篇

  一开始读这本书,纯粹是被书名带歪的。“无政府时代”活生生被念成了“无政府主义”,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网络时代的降临,微信的频繁使用,导致连一个书名,都没法好好完整的读了。总之,不看各种简介就开始读书的我,就这么被坑进去了。

  也没期待是本多么好读的书,无政府时代也好,无政府主义也好,理论性的东西总是强于实践性的操作。不过坚持读下去,觉得一本1999年的书,能够在2019年还是畅销,不是没有道理的。1999年当卡普兰写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他对自己的预测抱有多大的希望。反正当我在2019年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佩服卡普兰的预见性的。

  书中印象最深的两块,一个是对于欧洲伊斯兰化的预测,一个是对于跨国性大公司的预测,基本上都非常准确。现代欧洲,因为社会、收入、教育、男女平等、福利等各方面的影响,人口基数大幅度下降,导致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即使现在,欧洲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已经来不及了。说简单就是,人口又不是买菜,冰箱里塞买做菜的材料,总比鼓励人们去生育要简单的多吧。同理,所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人口减少。而在欧洲,这个问题则更加明显。欧洲的伊斯兰化是伴随着欧洲的人口生育下降来临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欧洲被迫接受来自非洲、南美等经济贫困地区的难民和移民。而这些,都将使欧洲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有鉴于欧洲的事例,卡普兰说,非洲会成为整个社会霍乱的根源。因为未来社会掌握在贫民窟里,而不是富人区中。动荡是由底层引起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稳定,与这个社会究竟有多少穷人有很大的关系。卡普兰还分析了世界的其他国家,军政府、贫困、不断政变,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普遍共性。

  因此,卡普兰继续分析。既然这些国家与社会动荡不安,那么未来,国家的重点将在维稳上面(怎么听着这么熟悉?!)。稳定比民主更加重要。这是卡普兰的重要观点。他甚至赞赏的说,中国政府要远比其他“民主”但动荡不安的社会要有利于发展的多。因为穷人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社会的集中要点,在于让人们致富,当大多数人都享有社会财富时,他们会自然而然的维护这个国家的稳定,维护他们自己的个人财产。而这个目的,不管是民主还是不民主的政府,只要能达到,就是一个相对不错的政府。之后,再慢慢向民主政府上靠也不是不可以的。

  卡普兰欣赏亨利·基辛格的外交政策与远见。尽管基辛格并没有看到,苏联的短命,但是他仍然不失为美国历史上最有成绩的政治家之一。基辛格的外交政策与卡普兰的政府维稳论有相似之处。都有实用主义的成分在内。

  卡普兰的不少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说法,看得让人很不舒服,但是他的预见与前瞻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五):当我们谈论western values,我们在谈论什么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由九篇独立的长文组成。整本书有多个分论点,但整体逻辑十分统一。作者以描述非洲的惨状为开端。正如前些天发生的肯尼亚屠杀,情况似乎和二十年前卡普兰向我们展现的没什么两样。作为新闻事件,它们很快会被我们这些遥远地方的人遗忘。然而如卡普兰提醒的,它们未必不会与我们的“文明世界”相遇。

  1.“穷人、社会失败者、最无能力在一个现代社会抚养孩子的人们要复仇。”

  作者亲历亲闻的场景,可怖的混乱无序,没有理性利益诉求的暴虐行为:塞拉利昂一场政变的领导者枪毙了曾经供他上学的人,“为了抹去羞辱以及削弱中产阶级赞助者凌驾于他之上的权力”;西非各个城市中的年轻人,他们成群结队,四处游荡,勒索行人;大学生们抓住小偷并用极残忍的方式将其处死,警察站在旁边,不敢插手干预……

  还有生活环境触目惊心的肮脏穷困,“街道就是一条漂浮着垃圾的长长水坑。到处是蚊子和苍蝇。小孩——许多人突着肚子——一眼望去多得跟蚂蚁似的。”

  卡普兰的文字是极具画面感的,他勾勒了这样一种社会形态:毫无掌控能力的政府,疾病肆虐,资源短缺,生存空间匮乏,区域争端不断,宗教冲突引发各种流血事件……

  卡普兰说,“资产阶级社会的毛病是缺乏想象力”。他在非洲所见的人与人之间行为方式的残忍,这的确是享受现代科技与充足的物质、“受理性主义主宰的地方”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这或许因其缺乏在残酷环境中生存的体验,又或是过于笃信自己的价值观,认为温暖的普世之爱与关怀理所当然是其他人所信所爱所追求的。

  2. “噢,能战斗真是太好了,和保卫自我的敌人——觉醒的敌人——进行战斗!”(安德烈•马尔罗《人的命运》)

  卡普兰警告,认为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这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事实上攻击性的行为有时候也是让人(尤其是“这个星球上无数对于中产阶级生活的舒适安逸一无所知的人”)沉迷的,甚至被视作正当的信仰。而沉浸在普世理想温暖之光中的人们往往无视这一点。作者并非反对这些光辉的价值,只是希望人们也能看到另一端,希望他的“悲观主义成为一种审慎的基础”。

  作者在非洲随处可见的年轻人,“他们就像非常不稳定的‘社会液体’中不安分的分子,而这一液体无疑处在起火燃烧的边缘”。

  是的,这些年轻人尤其具有危险性:他们贫穷,而且还穷得没有盼头——不像“文明世界”里的青年,能够在他们社会结构内,看到一个清晰的可以稳步上升的前景与阶梯。于是,他们旺盛而无可发泄的精力就成了肆虐社会的洪水。

  悲观主义者说,不要用一个极端环境来考验人性,因为它经不住考验。给人以宽松、有余裕的生活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这里也顺带一提作为本书标题的“无政府”。卡普兰大致讲到了三种情况:西非的无政府状态是前现代的——各种冲突、匮乏、疾病之下的一团乱麻;而在发达国家中,则展现出一种后现代的无政府趋势,即在这些地方,人们越来越不会以“国家”为对象来确立信仰——这种情形下的“无政府”是一中性词,很难言其褒贬,卡普兰只是充分地描述了这一具象;还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无政府”现象,即在主权国家之中,由于种族、宗教、文化差异等,出现的裂痕与动荡,对中央政府的掌控造成一定挑战,比如宗教和族群情况复杂的印度、中国中西部、有超过1000万库尔德人居住的土耳其……

  3.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是通过民主上台掌权的。民主制并不总是会将社会变得更文明——但它的确总是会无情暴露所在社会的健康状况。”

  书中讲到了苏丹的民主选举,以及在这之后的一些列令人遗憾的结果。苏丹很快陷入无政府主义,“随即出现了后殖民时代以来最野蛮的专制暴政”。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种悲剧的必然性。

  第一,这里的人民:文化程度极低,短视,唯一富余的是最原始的欲望。思维方式被部族主义、地方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主导,基本不具备民主思维逻辑。他们的认知惯性并不是启蒙理论的那一套。而且他们还穷困,无法保证基本的生存,需要立即的生活补助。在这个时候,民主?有点迂远而阔于现实。

  卡普兰借托克维尔的话指出,“民主在西方的逐步形成并不是通过我们极力要再全球各地到处加强的道德法则,而是作为发展的一个有机结果”。同样在其他的地方,也不会因为民主是西方人认为的政治正确就能强行推进成功。

  第二,掌握武力的军人:“它扩大了死刑范围,迫害妇女,将非穆斯林活活饿死,将绑架来的非穆斯林孩子以200美元卖回给父母,让首都喀土穆特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恐怖之都。”

  即使是在西方的现实主义著作中,多数学者仍不及卡普兰走得远。现实主义作品以“利”作为行为和价值判断标准,将主体视为理性经济人。但在卡普兰描述的很多情况中,主体并不具备做理性经济人的智识,无论是权力持有者还是权力受害者。

  事实上,美国在自身体制的建立上也不是全然信奉民主的。书中指出,“美国的建国之父们非常害怕没怎么受过教育的民众会被克伦威尔式的人物愚弄,也害怕一种将过多的权力集中于一个人手上的体制” 。所以后来形成的政体是基于双重考虑的结果。

  如前面说过的,这本书有多个分论点,而以上所探讨的仅仅是其中有限的部分。要逐个讨论完需要极长的篇幅。所以就此打住。

  总的来说本书充满了真知灼见,且有着详实的例证,对理想主义小清新具有警示意义,对其他人也很有扩宽视界的作用。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本书预设的读者对象是美国读者,尤其制定政策的高层。它警示的是美国民众理所当然的“政治正确”。虽然其理论上的发生原理具有普遍意义,但与理论同样重要的是理论针对的语境。也就是说,其话语中的情势,你国读者不一定能无差别代入。因为他们的理所当然不是你国的理所当然,他们的政治正确不是你国的政治正确。

  这本书反思了很多东西,除了大的政治制度、对外政策,卡普兰还反思了媒体的一些表现(比如批判其“简单粗暴地散播脱离来龙去脉的事实,针对各种单一问题制造大众的歇斯底里”),反思信息时代的危险(它“掏空了我们的个体性”。“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需要一定程度的空间和孤立,但却可能受到了电脑网络上持续不断涌来的他人意见的威胁),等等,但就是不反思极权——原因如前所述,这并不是美国的病症。

  而说到你国现实,它是无法与任何一种西方理论相契合的。它的毛病或许既包括极权,又包括媒体功能职责的缺位,还有民粹,还有娱乐至死……或许他们既面临网络时代的过剩信息对个人思考空间和个体性的碾压,又面临信息的人为屏蔽和过滤导致的单一性和贫乏……每一种担忧都能找到现实的例证,人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持续的争论在所难免。

  这本书一个重要意旨是为政策制定者、为政治家提供行动指导。政治是各种力量的博弈,很大程度上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家要中和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使达到均衡稳定的局面。而政治家之外的其他人该做的是明确自己的利益并去争取——当然前提是得摆脱无知与盲目。但习惯集体叙事的国家,其民众一大特点是都以“集体立场”为立场,人人都爱假装自己是政策制定者,而以个人诉求来质问公权力则会遭遇从上到下的指斥。这样的国家从上到下都不缺“伟大理想" 。但从历史经验看,比起一个自利的实用主义者,大型灾难和悲剧往往以“伟大理想”之名造就。没有什么比一个偏执无知,同时又胸怀“伟大理想”,同时又掌握绝对权力的人就更具危险性了。

  综上,我的意思是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一个参考向度,因此它是很值得阅读的;当然,对于你国,明确现实的道路永远无法靠掌握一个向度就一劳永逸。

本文标题: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9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修订版)》的读后感大全男人真爱了,才有的表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