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韭花香
随了年岁的增长,早晚走动已然成为一种强制。早间散步自然选在空气清新的河边小道,而晚上走动却固执地穿行于菜市小街。行走于菜市小街,既可边走边看猎奇捡漏,又可大大消减对“强制”的抵触。先前的菜市小街整日 ...
可曾记得那些久远的吆喝声
曾经活跃在农村,走村串户的小商小贩和手艺人,那一声声憨厚淳朴的叫卖声,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淹没,只能在记忆的深处,寻找那些久远的声音。 ——题记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也有幸地赶上了这个美好的时代,老百姓都过着吃穿不愁的富裕生活儿,还享受网络带来的福音, ...
抢雨
尽管已过七夕,清晨与夜晚秋意日浓,但炎炎的夏日远没有走到尽头。垄头陌上,田间瓦舍,沟沟沟壑壑里,短衫与凉鞋依旧是这个季节里村邻们的主要生活标签。受够了闷热天气的牛还是习惯性地拽着主人往水塘里钻;午间歇脚的时候,流连忘返的知了固执地盘踞在朗树上,没有 ...
崇敬自然
古人把“天地人”称为“三才”。大概认为此三者便构成了大自然的主体。今天看来,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人类不能也不应该主宰自然,人类只不过在大自然中占一席之地而已,人离不开自然,而自然却养育着人类。比起博大精深的大自然,比起说不尽数不清的生物物种,人类实 ...
故乡的归去
望着车窗外的风景,我已经出了神。第一次回故乡,多少有些庄重,甚至有几分仪式感的色彩。车站里来往的乘客或喜或悲,一路上早已看得困倦,想做些什么,心境却难以平静如水,又打不起精神。不断的思考来去匆匆的人 ...
永远的师傅
每当第一缕秋风款款吹来的时候,我马上会意识到,教师节就要到了。 我对教师节的敏感,不仅因为我有一位做教师的妻子,更主要的是,每当这时,那些曾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许多老师和师傅的音容笑貌总会浮现在我眼前,其中最清晰、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公司设备动力处的何世 ...
漫谈速度
有一天我打开微信,朋友发来的一个小视频印入了我的眼帘,出于好奇,我仔细看了这个视频。视频展示了未来最快的交通工具——超级管道列车。人类在现有的交通工具中,最快的算是大型喷气式民航客机了,一般每小时在700—1000公里,而这种“超级管”式的高铁,时速可以达 ...
啊!煤油灯,我怀念那时的编辑
我的作品在发表后,责编的编者按写得何等的好啊,我仿佛又回到青少年时见到的编辑。昨天同文琦采风A作协,从万秘书及主席王宏,作家们热情接待,送书、畅谈,我仿佛回到了在洪山宾馆见到的管用和及省里的大家。 我读中学,是在孝感故里就读的。那时有一个戏叫《双教子 ...
凤凰山下一世情
十三岁那年,我要读初中了,因为家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我随爸爸到秦岭脚下的一个小镇上学。初到小镇,感觉自己成了一只蚂蚁,甚至比蚂蚁还要渺 ...
世间最好的修行
世间究竟有没有神灵鬼怪,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虽然众说纷纭,但是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小时候,当我们病了不舒服的时候,大人们会弄个水碗,再用火点着些纸在我们身上燎燎擦擦,口中絮絮叨叨,念念有词地驱鬼逐魔。第二天不知是神灵的作用还是心理的作用 ...
鬼故事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有一个鬼节日,也巴望着过鬼节日。 当然不为别的,是馋嘴的我想沾这个节日的光,可以饱口福。 总算把去小镇上的娘盼回来了。老远,她的蜡黄脸就笑成了菊花瓣:“猪元宝买回来了!猪元宝买回来了 ...
故乡的田坎
在故乡的水稻田,坡田上,有一道道用石头砌起的坎,高者三四米,低者不足一米,全部是用一个一个不规则的石头叠加磊砌而成。一道道坎,就是田野的回肠五脏,把农田的水土围护起来,无论暴风骤雨,突发山洪,土壤的 ...
怀念祖先,是为了今天更加努力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朝李郢的《中元夜》诗,描写了当时江南水寺中元夜的繁华景象。我最喜欢诗末的两句,诗人将湘水与巫峡的空间联想起来,让人 ...
恼人的秋
我最不喜欢秋! 不管它怎样的瓜果飘香,也不管它是怎样的丰收在望,这秋,也是我极不喜欢的季节。 听吧,早上一起床,想着诸多的计划,让在秋的浸泡里早已沉闷的心去放飞一下。可是,阵阵“哗拉”声传入耳中,像是维吾尔族姑娘在舞蹈中摇动的手鼓,高频率地拍打着你的 ...
远去的童年
我的童年游在山水间,走在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或石板路上,自由自在地游逛,丝毫不用担心被拐被蒙,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或者母亲的一个高音嗓子,远远的就可以将其呼唤回来。上学放学,不论远近,邻里同村的俩三个一伙,或独自一个来去,不像现在要让长辈陪着,坐 ...
两只不同命运的狗
“叶子,白雪快不行了,我很难过……” 电话是闺蜜小敏打来的,接到她电话我驱车驶向小敏家。拐进一条僻静小道,我远远看见一个人正在打一只狗。那个人似乎是喝醉了酒,走路摇摇晃晃一下摔进了道边一个狗窝,狗正在睡觉,醉鬼一下砸在狗的身上。狗“嗷嗷”地叫着歪歪斜 ...
也说小聪明与大智慧
庄子在他的名著《逍遥游》中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意思是说: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赶不上寿命长。 庄周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气之化,虽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却又同是气凝所成,同为一体。从此观点出发,他认为大小,寿天,生死,是 ...
雪花如诗,母爱亦如诗
我一直以为,一片片雪花,就是一句句诗句。就似母亲衣襟上的花儿,掸不落,挥不去;就似母亲嘴角上挂着的微笑,那眉梢间,那眼角里,满满的,都是母亲的温暖、慈祥…… 看啊,看啊,每当下雪,一大朵一大朵的雪花,从天宇从世外从广寒,仙子一样飘飘而来。曼妙如诗,婉 ...
上山捡柴
上山捡柴 1969年1月底,下放到生产队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发现厨房里没菜了,想在周围农民的菜地里摘点油菜,便信步跨出小木屋走了几步,回过头下无意识的四下里张望,突然发现厨房灶前的柴草快完了,心里不禁感到有些发毛,赶紧围着小木屋转了一圈,发现房前屋后周围 ...
时光匆忙,谁曾勾起你的回忆
时光流逝,当你多少年后回望故乡之时,是否会想起那些落在时光里的人。柳絮轻扬,是否又勾起了你那留在岁月里的怅惘。人这一生,总要经过太多的离别,或许是柳絮纷纷扬扬的四月,又或许,你是站在你场秋雨中告别故地,也告别了那些故地的人。 一个人作客他乡,时常会怀 ...
我去过的地方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去过的惊世而神秘的地方——恩施。 恩施在湖北省西部,那里生产硒矿,被称“中国硒都”;那里气候宜人,又被称为“凉城”;那里还是中国民歌----龙船调的故乡,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土家族居住地。 恩施风景宜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恩施 ...
下河
在小镇,乡人惯用“上”和“下”这样的字眼儿,既作动词,也指方位。 熟人相遇,你这厢问一句“莫哪儿去哩?”他就极随意地回你一句“上街(或下街)哩 ...
我读《侯门往事》
《侯门往事》是一篇文章,《侯门往事》也是一本书。 我知道一个人,是从《侯门往事》这篇文章开始的。 这个人就是魏辉,《侯门往事》的作者,资深报人、主任编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篇文章《侯门往事》。文章记述了北海冯氏家族的变迁,作者以文学的笔法叙述历 ...
一本童话书
去举目无亲的县城读书后,从内心深处滋长出来的孤独,像身后的影子,我走到哪儿它就追到哪儿,实在没有办法躲开。我没有玩伴,每天傍晚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坐在出租屋前面的葡萄架下发呆。一只觅食的黄蚂蚁,从一片落叶下爬出来,它往前移了几寸,又退回来围着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