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发布时间: 2023-11-25 11:59: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1

【经典新视角】《江雪》赏析对于这首《江雪》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在年龄在10岁以上,却不知道《江雪》,那我只能怀疑这个人根本不是...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经典新视角】《江雪》赏析

对于这首《江雪》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在年龄在10岁以上,却不知道《江雪》,那我只能怀疑这个人根本不是中国人。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会背诵这首诗了。解析过这首诗的文章多到不计其数,很多名家也有过独特的解析。

但从视角学的角度来解析这首诗,或许并不多见吧!以下解析,供朋友们参考。

先从几个常见的视角来解析一下这首诗。

1、自然景色视角 :这虽然是一首诗,但当我们吟诵的时候,就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映现出一幅绝美的自然景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好一幅雪中垂钓的美景!

2、绘画艺术视角 :这种景色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也会呈现为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中国画,朦胧的线条,大片的留白,江心一叶小舟,看不清脸只能看到一袭蓑衣一根垂线,简单的几笔,即绘就了一幅意境高远的江雪寒钓图!

3、影视镜头视角 :当我们以影视镜头去设想镜头变换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构成了一个独立的镜头,然后四个镜头通过剪接的方式构成了一部非常美的视频短篇。

4、诗歌文学视角 :二十个中国汉字,以一种独特的排列方式,形成了一首文学境界高远的小诗,那浓浓的诗意,透过文字扑面而来,直透进我们的心底。仿佛我们的整个心灵都在这高远的诗意境界中被升华了。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静静地聆听雪落的声音和那无声胜有声的寒江独钓......

5、音乐艺术视角: 一袭白衣,一幅古琴,悠远的琴声里,缓缓流淌着一种欲说无言的意境,那意境穿越时空,直接千古,在那琴声里,仿佛有一位诗人在“无言”地“吟诵”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武侠文学视角: 漫天皆白。他的须发亦沾满了风雪。剑,在他的手中微微抖动。他怀着满腔的热血而来,他发誓要把剑刺进那个人的胸膛。而此刻却难以再前行一步。这里再没有他人,除了江面上那位披着蓑衣的老者。不知为何,他突然发现自己手上的剑是如此的陌生。而此刻立于此处的手中握着剑的人又是谁?他有些迷茫,因为他心中的剑似乎突然不见了踪影,就犹如这茫茫雪野,无物可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蓑衣在他的眼中竟然如此地温暖,那凝成一幅雕塑的苍老的手中钓竿垂下的丝线,似乎正是垂在他的心里,欲动未动,似动非动,暗动无动,如如不动......

6、参禅观修视角: 千山鸟飞绝——境去(法空),万径人踪灭——人去(我空)。孤舟蓑笠翁——真一(性空),独钓寒江雪——独照(妙觉)。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江雪》。

下面从观心修行的角度做一下解析:

1、千山鸟飞绝:鸟,可以代表念头。心中所有的妄念妄想都已经消散殆尽,看不到念头的踪影。

2、万径人踪灭:人,可以代表所有人为的一切,比如人类的思维、思想、概念、观念、认知等,一言以概之,即分别心。所有的分别心也都已经全部消散了。比如像《金刚经》中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等等,所有的相都全部消散了。

3、孤舟蓑笠翁:妄念已全部消散,分别心也已全部消散。这时就剩下了一个再也无法消散的“东西”——它是独一的,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无内无外,只有它而再无其他,且无法以任何语言形容它,它也没有名字。但它并不是一个“新生儿”,而是无法计算年龄的古老,嗯,它真的是一个“老翁”,一直都在这里,亘古如是,从未离开。生命就是它的小舟,而它远比生命更广阔,甚至比苍茫天地洪荒宇宙更广阔,更深远......

4、独钓寒江雪:它绝非什么都没有的虚无,虽然它是那样的宁静、寂静,它看似都凝成了一幅雕塑了,但在它之中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它的光照耀着天地宇宙,照耀着千山万径,照耀着茫茫江海,照耀着生命的孤舟.......它在照耀,也在等待,它在寂静中等待,也在寂静中照耀,它随时可动,随时可以惊起千山飞鸟,随时可以扬起万径人踪。但它同时也在孤独地静立,同时也在默默地观照,观照天地间的大美,观照大美中的诗意,观照诗意中的激情涌动,却在这涌动中静水流深,了无痕迹.........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超级视角,最后再简单地说说它吧。

1、千山鸟飞绝:在超级视角的慧眼之中,一切“视界-世界”都是寂静的,即使那“视界-世界”里,万鸟齐飞,也终究不过是梦幻泡影,超级视角本自无念,本自空寂,本自寂静,映照在超级视角中的“视界-世界”也同样一片寂静。

2、万径人踪灭:在超级视角的慧眼之中,一切“心-视角”同样也是寂静的,即使那“心-视角”在不断地变化,也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超级视角本自超越一切人为之法,本自无为,本自无相,本自无住。

3、孤舟蓑笠翁:超级视角本身,独立而超越,超越而独立,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动无摇,本在自在,亘古如是。

4、独钓寒江雪:超级视角,无相而灵明,灵光独耀,灵明独照,于寂静中蕴藏无穷妙用,于妙用中不改寂静。灵机无限,妙用无限,而本体如如不动,常在定慧双运之禅定之中。

读了此文之后,《江雪》这首诗就可以用于观心实修训练指导,经常背诵诵读,同时结合观心要点进行观照,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江独钓的画面,寄托了什么的情怀

《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江独钓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怀。

原诗: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然而正如坡仙所说,柳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诗人并未一味地通过外物来表现自己的孤独。诗人也有自己可乐之处。我们注意到,诗人选择了“渔者”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渔者在中国历代文人笔下多是智慧的象征。诘屈原于江畔的,是渔父;于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是“白发渔樵”,《西游记》中笑傲王侯的,也是个渔夫。柳宗元的选择,实际上是他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

诗人因外界给予孤寂,于是转向独我的追求——这也是中国文人惯有的手笔,达则儒,穷则道。不能济天下,于是只好独善其身了。

最后,这渔者所钓之物,不是鱼,是雪,这也正点明了诗人孤独缘由之所在——因为他不入俗者流,而自有更高的追求——如雪一样清洁之物,或者说是一种境界。

如此一来,诗人的心境完成了由悲愤到寂寥再到孤傲自得并夹着许多无奈的多次转换,短短二十个字,以惊人的张力包容了诗人用满世界似冷雪掩盖起来的奔突不已的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雪 (唐代柳宗元五言绝句) 

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独钓寒江雪,是怎样的意境?

或许跟我现在的心境一样,也是孤寞的吧.!

“独钓寒江雪”意为: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出自唐代柳宗元《江雪》。

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扩展资料:

这首《江雪》便是他谪居永州时所写的诗作。天地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只有一位老渔翁,独自在那江心垂钓,一切显得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及。光是想象着这画面,便让人不觉屏住呼吸,只怕那呼吸声点破了这一片寂静,将那超脱物外的清高孤傲拉回现实。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江雪 (唐代柳宗元五言绝句)

很多味道 我想寂寞的味道会比较少 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背景及作者的心境去理解
我们现在看来 自然很容易理解成寂寞的意思 但也可能是 作者有隐居的意思 无人惊扰 所谓“独掉”
但 又有“寒”字 这个字的意思是有点悲凉的味道 应该是作者有点 落寞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难设,倚栏凝望.
独立渔翁满江雪
是孤寂,也是无奈吧,一人,一钓鱼翁……
一种禅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气氛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气氛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独钓寒江雪突出了当时环境的什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本文标题: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3463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绝艳佳人他人拥,红颜薄命古今同,但愿佳人心如意,悲欢离合莫相思以“庄”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