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清没能像日本一样“明治维新”

发布时间: 2023-07-21 07:01: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大清实行戊戌变法,怎么没成功?清朝末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决定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以图救亡图存。...

为何大清没能像日本一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大清实行戊戌变法,怎么没成功?

清朝末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决定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以图救亡图存。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与落后的日本通过变法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不同,大清的戊戌变法,并未给其带来任何希望,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十几年后,大清也走向了土崩瓦解。大清照搬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何没能取得成功呢?

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1893年之间,当时比大清还要落后的日本,通过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土地和财税改革,如:实施君主立宪制,将企业交给私人经营;统一货币;禁止设立关卡等。

另外,在军事上,日本建立了现代常备军制度,按照西方的方式练兵备武,很快走上了富国强军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启发了康、梁等一批知识分子。他们于1895年进行“公车上书”,建议光绪实施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启动变法。他们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大清日后的发展蓝图。

但是,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百天,便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变法的主导和反对力量对比。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德川幕府已经分崩离析,而许多藩主、大名已经背离了幕府,新兴的地主、商人以及武士阶层组成了倒幕联盟,明治政府的维新变法获得了社会广泛的支持,其势力要远远超过了德川幕府等封建顽固势力。

然而,大清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实际上却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加上一批热血沸腾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力量,完全无法与慈禧这些顽固派相抗衡。

2、推行变法的资本和实力不同。日本明治政府因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他们通过发动倒幕战争,清除了变法路上的各种障碍,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但是,大清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手头却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推行的各种改革措施,更能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

当他们被孤立以后,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只能向他们认为可靠的袁世凯求援,最后只能面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剧命运。

3、变法时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日本推行“明治维新”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美国因为南北战争而无暇插手国际事务;英法都将战略重点放在大清,为了对付太平天国,甚至从日本调走了驻军。而其他列强也未对日本的变法横加干涉。

可是,到了19世纪末,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列强纷纷将矛盾对准了日益腐朽的大清,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个时期,一场旨在强国图存的变法,必然会动了列强们在大清的奶酪。于是乎,西方列强或直接干涉,或间接施压,也让“戊戌变法”死于萌芽状态。

“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表明,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而不顾自身的实际,是根本行不通的。

因为主导改革的最上层人物是光绪,他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权力都操纵在慈禧手里。
因为大清当时内部统治非常腐败,而且变法派手中根本没有实权,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和打击。
日本明治维新和大清戊戌变法都是从上而下的政治变革,但是明治维新事情日本的幕府已经瓦解,阻碍变革的力量很薄弱,而大清这个时候只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在支持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实力强大,阻碍变法。

同样是搞维新,为何日本能成功而大清却失败?

我们都知道,清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走下坡路的现象。但是当时的慈禧太后对此,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直到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鸦片战争”。这时的大清已经被外国人侵略了。当时的中国采取了一百多年前日本人采用的“维新”,想要改变中国当时的近况。可惜的是并没有像当时的日本那样取得胜利,那么日本能够成功,大清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大清所采用的“维新”已经为时已晚。

当时的中国已经被外寇侵略了,而且维新所采用的的方法,在当时是比较靠前的先进思想。可当时古代的观点过于落后,但是这些落后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消灭。就算消灭了,按照当时的国情,人们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想着“搞维新思想”。当时的中国贫苦人民,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整个国家已经瘫痪了。在这种情况下“搞维新思想”,太难以实现了。当时的人们想着不是如何去反抗,而是如何活下去。这种情况下的维新思想,只能以失败告终了。

二、日本一百多年的“维新思想”为何成功了呢?

日本当时虽然也是被其他国家给侵略了,但当时的日本国家,还没有彻底的瘫痪掉。而且日本采用“维新思想”的时间也比较的提前,在没有被侵略时。日本的政府就开始大肆宣扬人们进行“维新思想”的改革。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维新思想的这项工作在贫苦人民之间是比较好展开的。而且当时的日本一边实行维新思想,还一边向其他国家学习,开始进行工业时代。所以当时的日本维新思想是很成功的。

如果当时中国的维新思想可以提前一些,在鸦片战争之前进行维新思想的改革,那么中国被其他国家侵略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为什么日本的维新运动成功了清朝的却失败了?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屈辱史,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也出现了很多能人志士。他们想尽办法,使出浑身解数,想用变革来改变中国。这期间他们曾经向日本学习过,有的甚至很多留学过日本。令人惋惜的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一举成功,而最终以惨败结局呢?我们不妨来拿他们来和日本做一个对比,找出一些他们失败的原因,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如果我们仅仅把变法失败的借口推给清末那个老娘们儿,这未免太非理性化和伪科学了。不然后来她自己也不会主持庆历新政,预备立宪。你可知道她是实权派,而那个做梦都想通过变法来夺得实际统治权的光绪手里是没有权力的。所以说,如果那个老娘们不同意和支持变法,别说百日维新了,就是一天也坚持不了。又何来的她是顽固派代表之说呢?很显然,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也是一穷二白。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自身问题,资源贫乏不说,还闭关锁国,对外封闭,对内压迫。是在外国的强硬武力下才打开国门的,这点和我们何曾的相似。只是不同的是,日本当时的中央集权没有中国这样严重。我们是强干弱枝,他们是强枝弱干。这样的话,如果进行改革,就比我国当时容易得多。



再次,虽然日本也是被西方列强制打开国门的,但他们对西方是一种积极的接受态度。为了改变现状,他们往欧美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去学习他们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而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大国强国。不但地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在这种先天的优越条件下,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国情怀。所以当英国使节来到清朝,希望清政府能够对外开放进行经济贸易时。乾隆听后很是生气的说:此法万万不可。他为什么那么害怕开放海禁对外交流呢?一是怕在贸易中吃亏,使大清经济陷入危机。二就是根本就不相信外国的东西还能比我国好。他们是什么东西?蛮夷之国,不值得平等交流和外往来。你们来可以,但必须以一种低姿态来我朝觐见,而不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交流之上的,这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思维。

因为日本在进行维新运动时,天皇是主动放权并且支持运动,而在清朝时光绪并没有完全放权,再加上慈禧的干预,所以才失败了。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倘若清朝洋务运动会成功,历史必然会改写,但事实却是清朝气数已尽,灭亡已是趋势,所以洋务运动会失败,而如果日本明治维新失败,日本也将不会再是现在的日本,所以这都是历史早已注定的结局。
因为清朝的维新运动,没有改变清朝的传统体制,而日本改变了自己的体制。所以日本成功,清朝失败了。

洋务运动为什么无法像明治维新一样成功?明治维新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洋务运动为什么无法像明治维新一样成功?明治维新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清朝的洋务运动流于形式!只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唯图″船坚炮利"!没有从军事制度上革新!更没有从政治上改革。没有改变“官贪兵痞”和"国不爱民,民不知国”的惯性!顽固的是思想!思想不解放,一切根本变革无从谈起。企图用"近代化的机器产业去推动旧封建主义的石磨"注定是要失败的。而日本自上至下全面改良,虽然保留了部份封建残余,但总体上己经快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了!

日本的进步固有拨苗助长的催化成份和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是总体上是人的思想解放的成果!一面日本在加速发展尚嫌迟缓,时不我待,拼命加速。另一面,清朝正在慢悠悠地蜗牛爬行。内部争权夺利,一派"中兴"气氛,感觉良好!以日本的全面进步来对抗清朝的片面进步、以日本的一致对外来对抗清朝的争权夺利、以日本的攻势战略来对抗清朝的退却保守政策、以日本的知己知彼来对抗清朝的不知己不知彼…这场国运战争的胜负还有悬念吗?

体制上,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行了近代化地政治改革,学习西方文化与技术,大力发展教育,使之走上工业化地道路。清朝办洋务还先于日本,可体制的不同与日本的改革不是同一轨迹!实质上办洋务是封建地主阶级少数人,对形式的改良而已!封建王朝中,迂腐自大、唯我独尊的思想,在皇室到群臣比比皆是,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就连同引进西式教育的化学分子式,均用汉字来表示,见之真觉得不可思议!就这样的洋务运动,对一个封建社会体制,能起到多大地推进作用?

清政府为洋务新政,横征暴敛,导致广大民生凋敝。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政治极度腐败。国防军事外强中干,北洋水师的主舰大多舰龄较长,且无尾炮火,只适合船头对敌。北洋舰队在战斗一打响,就失去了统一指挥,乱了阵脚!有的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炮弹不足而且哑弹居多,缺乏维护装备,平时缺少训练,至军事技术水平低下。加之北洋水师体制上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全军覆没!

因为洋务运动的思想就是在封建主义的制度下面发展一些近代企业,影响特别小,根本就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对外国的依赖性也会比较高。因为这个运动实行了非常全面的有效措施,当时世界还存在资本主义的自由时期,侵略势头还不是特别的明显,国际环境相对于宽松。
主要是因为日本和中国的历史,制度,经济条件完全不一样,因为当时清朝已经处于衰退的状态所以才会导致失败。明治维新能成功,主要是因为日本一直都向强国学习,日本历史比较少,国家上下都能够学习新的事物,所以才能成功。
阶级立场不一样,没有革新思想,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管理具有腐朽性.

中国为什么不能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

中国近代处于过渡时代.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两个过程相互矛盾,又相互连结、相互制约,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能保证社会的真正进步,而没有社会的进步,则无法赢得国家的真正独立.
阻止帝国主义灭亡中国和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在于人民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反抗英国鸦片侵略和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两次民族战争,反抗清朝统治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就是这种人民的伟大斗争.洋务运动不属于人民的反抗运动.它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决不能和人民的伟大斗争相提并论.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在洋务运动和人民斗争之间,又存在着曲折的联系,洋务运动可以说是民族战争和农民战争的副产品.封建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有识之士,被民族战争的炮火所惊醒,探索战争胜败的因由,利用农民战争所造成的新局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缓慢地逐步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在暗地里或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因此,不能以其不属于人民的反抗运动而完全抹煞.
从林则徐、魏源的引进洋炮、仿造战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冯桂芬、李鸿章的“采西学”、"制洋器”、“师其所长,夺其所恃”,一脉相承,明显地表现出他们在民族战争炮火的洗礼下,为抵御外侮而不惜“以夷变夏”的清醒的认识.向当时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
在19世纪60年代,曾经一度出现过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另一种可能的前景,那就是经过农民战争摧毁清朝统治.太平天国取得全国性胜利后,推行由洪仁牙设计的、全面向西方学习的《资政新篇》的方案.这种前景也许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更加光辉夺目.但是,太平天国毕竟是失败了,可能没有成为现实,灿烂的前景只不过是某些历史学家们一厢情愿的假设.严峻的历史事实却是:农民战争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打翻了一批腐朽的旧权贵,打破了清朝“太阿从不下移”的祖宗“家法”,但没有把清朝推翻,只是造成一种局势,使李鸿章等人能够依靠镇压农民战争而崭露头角,成为新权贵;这些新权贵凭借手中所掌握的有限权柄,在太平天国的废墟上,把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其端绪的学习西方的主张着手付诸实施,并扩展开来,持续达数十年之久,形成了一个“图富强”的洋务运动.对于李鸿章等人来说,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自然是罪恶滔天;但镇压之后,他们不是全面倒退,而是有所进取,为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学习,为学习西方而对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斗争,他们的所作所为,至少在客观上导致了资本主义幼芽的出土.因此,洋务运动表现了中国社会进步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曲折地反映了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作用.
清朝二百年极端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的反动政策,严重地阻得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戕害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以至历史进入了近代却还没有诞生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任务,在始初阶段便不得不由地主阶级的开明派来承担.洋务运动既然是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也就不能不具有封建保守的性质.后来被概括为’中学为体,酉学为用”的口号,恰当地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封建主义是地主阶级安身立命的根基.洋务派并没有破毁这个根基的意愿,而只是想在这个根基上嫁接点资本主义,本意甚至还在于强化这个根基.要求地主阶级不去维护封建制度乃至具有反封建思想,那是根本不切情理的.作为地主阶级,企图在封建根基上嫁接点资本主义,还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倾向,开明的表现.因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向西方学习的始初阶段仍有其积极意义.“中学为体”,历来如此,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并不需要特别强调或者着力捍卫,洋务派揭橥“中学为体”,无非企图表明他们不是离经叛道.“西学为用’则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新思想,它针对封建顽固派妄自尊大、拒绝一切外来新知识的昏庸和愚昧,因而强调必须向西方学习.如果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便不难看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时的着眼点在于提倡和保护引进西学,只是到了后来,当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主义、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的时候,这个口号才具有抵制维新的反动性.
洋务运动从发生、发展到政治上破产的过程,大体上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堂堂天朝“受制于小夷”,是对外战争失败的结果,因此,首先引起人们注意并提到日程上来的,是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及与军事相联系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大办造船、制炮等新式军事工业,开始改变了中国军队专恃刀矛舟楫等原始武器的落后状况,井培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和科技人材.随后,洋务派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学习西方的经济设施被提上了日程.开矿藏、办工厂、架电线、修铁路,古老的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大型的新式工矿交通企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开始逐渐成长起来.再后,当人们认识到西方的经济设施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能获得成效的时候,也就是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逐渐成熟的时候,洋务运动也就濒临政治上破产之日了.洋务派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之苗是不能在封建主义根基之上茁壮成长的,不是苗的枯萎便是根基的破裂,而这一点,却是封建性十分浓厚的洋务派所始终无法理解的.事与愿违,恰好说明洋务运动在这方面的客观进步作用.
洋务派不仅封建性十分浓厚,而且对外往往具有很大的妥协性,这是他们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他们作为地主阶级开明派的代表,力量非常软弱.和广大人民处于对立地位,是他们本身软弱无力的根源.上有深恐大权旁落的专制朝廷的压力,下有盘根错节的封建顽固势力的牵制,洋务运动声势不小,成效甚微.李鸿章对比明治维新说;“日本盖自其君主持,而臣民一心并力,则财与才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持之,朝议夕迁,早作晚辗,固不敢量其所终极也.’所以中国“有贝之财,无贝之才,不独远逊西洋,抑实不如日本”1.在中外力量对比日益悬殊的严峻形势下,李鸿章虽然企图勉力支撑,挽回颓势,但他鉴于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所以缺乏信心,甚至感到前途茫茫,危机四伏,把当时的中国描述为“敝絮塞滑舟,腐木支大厦,稍一倾覆,遂不可知’的惨象,发出了“东西各国日益强盛,中土一无足恃”的悲鸣.软弱必然产生妥协.每当帝国主义肆意欺凌的时候,千方百计地避免和外国兵戎相见,成为李鸿章外交政策的特色,并因此招来“卖国贼”的恶谥.但是,妥协避战和图强御侮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避战属于外交,图强属于内政,两者并不完全是一码事.洋务运动属于内政范围,积极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军事实力,努力从事经济建设,谋求保护利权,都很明显地具有图强御侮的意义.至于成效大小,则受着主客观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单纯以成败评论是非功过.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的失败,岂可归咎于洋务运动的兴办?从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至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所谓“患之有无,不在外而在内”,以为只要国家富强了,外患就自然可以消除,并因自身的软弱而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同盟会的〈对外宣言〉公开声明:“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一二,第3页).这不正是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承认列强在华侵略特权吗?明白这一点,对李鸿章所说的“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居今日而日攘夷,日驱逐出境”,纯属“虚妄之论”,也就可以理解了.怎么能用资产阶级革命派尚且不能达到的高度去要求洋务派呢?
洋务运动时期尚处于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欧美列强还没有完全操纵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和军事政治力量,中国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也还没有形成.因此,把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定性为“买办官僚”,把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定性为“官僚资本”,都是需要重新进行深入研究的.至于引用甲午战争以后的某些材料来证明洋务运动的买办性,井由此肯定它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运动,那就更加难以令人首肯了.甲午战争以前,几乎所有进步人士都支持和拥护洋务运动,即使有所批评,也属于条陈和建议的性质,其目的是希望洋务运动搞得更好一些,而反对洋务运动的大都是封建顽固派.甲午战争期间,系军事、外交大权于一身的李鸿章怯战求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声名狼藉.但甲午战争以后,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等虽然反对李鸿章,却不反对张之洞,革命振首领孙中山等则直到1900年还对李鸿章抱着某种幻想.此中消息,是值得参酌的.
清朝初年,封建士大夫中有所谓“经世派”,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为代表,他们有鉴于明末农民战争,总结明朝亡国的教训,批判理学家的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改革时弊,讲求富国强兵之道.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清朝皇帝唯恐这个学振不利于爱新觉罗一姓的统治,采用提倡理学、奖励考据,编纂群书以及文字狱等种种手段,斩断了这个学振的流传.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知识分子是具有关心国家命运的优良传统的.鸦片战争前后,面临历史的大变局,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又拾起顾、黄、王的余绪,并把富国强兵之道引为向西方学习.经过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远承顾、黄、王,近继林、龚、魏,兴起洋务运动,把向西方学习的富国强兵之道付诸实践.他们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严重弱点和局限性,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乃至罪行,但比起那些不办实事、空谈礼义而且对办事者多方掣肘、挑剔细故的封建顽固派,实在是更值得同情和肯定的.评价历史人物,只能把他们和前人及同时代的人相比较,否则便不是科学的历史的态度,难免流于苛求.
洋务运动当然不是成功的运动,历史已经宣判了它的失败.首先,外国资本主义并不愿意中国富强起来,不断地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乃至军事的手段进行干扰,而洋务振对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力,往往是妥协退让的.其次,封建顽固势力害怕他们的根基和权势遭到破坏,在政治上、经济上、舆论上进行多方面的钳制和阻难,而洋务派对于这种压迫,往往是斗争不力的.第三,洋务振本身的封建性窒息着洋务运动的生机,诸如企业衙门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任用私人、侵吞商股,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可说洋务摄既是新式企业的创建者,又是这些企业的摧残者.洋务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很值得认真总结并引为鉴戒的.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了阻止中国向半殖民地、殖民地沉沦,不同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从事过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是这些探索和斗争的几个主要表现.这些探索和斗争统统失败了,但也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不同程度的有利影响.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主张学习西方还是反对学习西方,成为评价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重要试金石之一.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必经阶段,不能因为它是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运动而抹煞它的历史意义.
本文标题: 为何大清没能像日本一样“明治维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15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人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对付日军呢 只用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能否对付日军张作霖落魄时被一寡妇所救,并认其为干娘,后来此人结局如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