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书》里经常出现的“山越”一词指的是哪个群体

发布时间: 2022-12-25 18:00: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三国孙权连杀父仇人都不顾,也要除掉山越人,为什么?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率军围攻盘踞在夏口(今湖北武昌)的黄祖。“破其舟...

《三国志·吴书》里经常出现的“山越”一词指的是哪个群体

三国孙权连杀父仇人都不顾,也要除掉山越人,为什么?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率军围攻盘踞在夏口(今湖北武昌)的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之际,吴军莫名撤退了。给黄祖送上神助攻的是山越人。很显然,“山越复动”比黄祖更具杀伤力。


孙权置杀父仇人于不顾,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山越人,有什么来历呢?






从百越到山越


“山越”初现,就上了汉末三国的“热搜”。《三国志-吴书》共20卷,有“山越”记载或注释的就有14券。《后汉书˙灵帝纪》记载,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 夤击破之”。这是有关“山越”的最早记录。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认为:“山越,寇扰郡县,盖自此始。”


事实上,山越人和先秦生活东南地区的东瓯、闽越、于越以及其他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越人支系众多,文化各异,有“百越”之称。《汉书》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秦灭楚的同时,也降服了越人。通过强迁原住民、安置外来户的方法,有效控制当地越人。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不愖闽越的武力胁迫,东瓯王“请举国徙中国, 乃悉众来处江淮间”。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 ),闽越灭亡,武帝动用军队强制闽越人迁入江淮流域。三次大规模迁移后,造成“东越地遂虚”的局面。


北宋地理着作《太平寰宇记》谈到东瓯徒居江淮时,称:“后有遁避山谷者颇出, 立为冶县, 属会稽郡”。可见东南地区仍有少数越人安土重迁,避居山区。两汉期间,“山民愿朴,仍有白首不入市井者”。胡三省评价:“山越本也越人,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原来山越是古时“百越”的后裔。






从“宗伍”到“宗民”


相较中原文化,山越人有着自己的特点。久居深山的山越人形成以宗族为单位、冠以“宗”、“宗伍”、“宗部”之名的社会组织,其首脑称为“宗帅”、“渠帅”或“大帅”,下层民众则以“宗民”自居。


《三国志-吴书》中,山越有名有姓的山越上层人物共有49个人,分为33个姓,其中以海西强族严白虎、陵阳豪强祖郎、会稽宗帅播临、剡县大姓斯从等为代表。各宗人数小到“数千人”,大到“万人”,呈现广分布、小聚集的特点。山越上层阶级和普通山越人结成利益共同体,既掌握了宗族内的权利,又代表了山越的整体利益。


东汉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口快速增长,生存压力倍增,不少汉人“逋亡宿恶,醎共逃窜”,逃进深山,无形中壮大了山越的势力,而官府的苛政同样波及山越人,“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竞夕,民不得安”。在严峻的现实下,山越人在沉寂近四个世纪后,暴走发飚,对接盘的东吴政权构成巨大的威胁。







从镇压到安抚


日渐强大的山越存在着不确定性,促使孙吴不得不将“南破山贼”和“北走董卓”相提并论。曹操、袁绍等人曾拉拢山越首领,“扇动山越,作为内应”,外加自身“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原住民山越和外来户孙吴较上了劲,双方形成了竞争关系。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精准地点评:“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


孙吴对山越采取了“镇抚”两大法宝。“镇”就是武力镇压,孙权“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上文开头提到的那场战争,孙权回师后,派遣韩当、周泰、吕蒙、程普等名将分头讨伐,仅贺齐就斩杀6000名山越人。







据《三国志》显示,孙吴自200年对山越用兵,时间跨度长达42年。统兵将领多达40位,老、中、青三代齐上阵,几乎涵盖了孙吴所有高级将领,甚至孙策和孙权也曾亲自讨伐过山越,足以证明孙吴对山越的重视程度。


“镇”的同时,还需要“抚”。孙权“拜(诸葛)恪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上任后,严守疆界,屯居不出。在“旧谷既尽,新田不收”之际,他“纵兵芟刈,使无遗种”,导致“山民饥穷,渐出降首”。另一位老将黄盖任丹阳都尉期间,“抑强扶弱,山越怀附”。刘宠任会稽太守时,“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孙权镇抚并重,孙吴和山越之间的矛盾大为改观,成就一方霸业。







从对抗到融合


对抗不是主流,融合才是趋势。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陆逊提出:“方今英雄棋踌,豺狼窥望,克故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孙权采纳他的建议,推行“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策略,孙吴和山越的关系步入了新的阶段。


孙吴在赤壁和夷陵两次大战中,曾经的心腹之患山越并未“趁你病要你命”,表明双方关系渐趋融洽。赤壁之战中,黄盖写给曹操的诈降信中声称:“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说明山越人多势众且骁勇善战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据《三国志-吴书》的不完全统计,在23万吴军中,山越人就有10万,数量之多,令人咋舌。终孙吴一代,在山越聚居区建立了10个郡,山越人纳入了封建徭役制度,补户总数超过20万户。孙吴的孙亮、孙休、孙皓三世,《三国志》仅有3处提及山越,说明汉末三国时期山越人活动趋向沉寂。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中称赞太湖平原沃野“畛畷无数,膏腴兼倍”.东晋史学家孙盛在《晋阳秋》统计:“吴国有五十二万三千户,男女共二百三十余万人,兵二十三万,舟船五千余艘,国库积谷二百八十万斛。”其中就包括山越人的贡献。山越人在与汉人相处的过程中,出山定居,彼此通婚,不仅有利于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交流,还有利于自身生产力提升。孙吴和山越的融合,取得了互利双赢的效果。







三国后,山越人不甘于寂寞,屡刷存在感。南梁末年,“山越深险, 皆不宾服”,会稽太守陈霸先率兵平定。隋初,仍有“讨平山越, 驰驿奏闻”的消息传出。唐贞元年间,“山越为乱, 陷州县”,浙东观察使裴肃率州兵一举荡平。时至宋朝,绍兴一带“省民山越, 往往错居”。自宋以后,活跃了七个世纪的山越人踪迹难觅。总之,来无踪、去无影的山越人,无疑是煎熬孙权的“眼中钉”和“肉中剌”。

山越人已经威胁到了东吴的统,已经暴乱,不得不除,如果国家没了自己的仇,也就没办法报了。
因为山越人踪迹难寻,对东吴的政权构成了巨大的危险,还无法进行拉拢,双方形成了竞争的关系。
因为存在很久的山越人,如果再一次有动乱,会更具杀伤力。

诸葛恪是怎样解决东吴的“老大难”丹阳山越的呢?

从地盘上来看,东吴的地盘还是很大的。但是就如蜀汉有南中地区一样,东吴内部也有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东吴有很多山地,其中居住着一批山越人。有的山越人支持孙氏的统治,有的山越人反对孙氏的统治。他们依托山川之险,不服从东吴的管控。面对这些山越人,东吴也进行了很多次的战役,东吴的一些将领也是靠征讨山越起家,以此建立功勋手握资本,成为东吴的重要将领。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诸葛恪对丹阳山越的战役——“诸葛恪讨山越之役”。


长期存在的丹阳山越问题

山越一直以来都是孙氏政权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孙策进入江东的时候,就受到严白虎为首的山越势力的反对;孙权上位之后,本意向西拓展,全据长江防线从而进入益州,完成鲁肃以及甘宁提出的“天下二分之计”,而从孙策遇刺的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到“赤壁之战”爆发的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孙权才堪堪击败江夏的黄祖,很大的精力都放在讨平山越上;之后山越的问题也一直存在,甚至持续到东吴后主孙皓在位时期。

山越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丹阳郡。其中反对孙氏统治的山越不出赋税,脱离孙氏的控制,并且容易与北方联合起来,反抗孙氏。这些山越与蜀汉的南中地区还有不同。蜀汉的南中地区地处偏远,即便失去控制,一时半会也不会威胁到蜀汉的统治;而东吴的山越分布在扬州各个郡县,包括与北方政权以及东吴政治中心相邻的地区。这些不稳定因素给孙权造成很大的困扰。我们先看看《三国志》中对山越的评价。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

《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锺离传》陈寿总评:“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

《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权谓温曰:‘……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於蜀。’”

由此可见山越的存在确实给孙权的统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东吴的对外关系。他们不服从东吴的管理,导致东吴在财政和兵源上的缺失,本身也是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孙权以及一些东吴将领经常对山越发动进攻,削弱反抗势力,从中吸收兵源补充国防。诸葛恪征讨山越,其目的也是为东吴征收四万的兵力。那么这个过程究竟顺利吗?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难以根治的丹阳山越

山越人长期居住于山岭之间,具有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在山岭之间行动灵活。关于山越人的构成,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山越人的生产能力并不低。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也有开采铜矿、铁矿并且打造铠甲、兵刃的技术。可以说一个装备兵器的山越人在山地的作战能力应该是很高的。

当然山越人再厉害,说到底也就是一些松散的地方武装,相对于东吴的正规军来说,战斗力还是有不足。但是东吴军队击败山越人很容易,剿灭山越人却极为困难。首先是地理环境上的困难。山越居住于山地之间,我们看三国时期的地图,丹阳郡与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从豫章郡划分)、新都郡(从丹阳郡划分)相邻,山地简直连成一片。山越人熟悉地形,便于躲藏,东吴军队却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是山越人避免与东吴军队发生正面冲突。一旦与东吴军队作战失败,立刻四散奔逃,藏身于山岭之间,东吴军队无法将他们集中到一起剿灭,击溃山越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摆在这里。东吴向丹阳郡征兵,也仅能从山地以外的一些县城征兵,对山地内的山越人实在有些束手无策。诸葛恪自发申请收服丹阳山越,很多人包括其父诸葛瑾都不看好。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馀深远,莫能禽尽……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山出铜铁,自铸甲兵……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诸葛恪“请君入瓮”的战略

诸葛恪深知进入山地集中剿灭山越的困难实在太大,前人没有成功,自己也不太可能成功。于是他改变策略,由“打进去”转为“逼出来”。诸葛恪的战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丹阳山越分割包围;二是消耗山越人的粮食;三是攻心为上。

1. 诸葛恪到丹阳之后,先通知丹阳郡周围的吴郡、会稽郡、鄱阳郡、新都郡守卫自己的郡界,防止丹阳山越进入其他四郡;并且将已经服从东吴统治的山越集中起来安置,防止他们与丹阳山越再度联合。这样一来,诸葛恪就将丹阳山越集中到丹阳郡之中,缩小他们的活动范围,断绝外部的联系。

2. 即便如此,丹阳郡的山地仍然很广泛。诸葛恪并不主动进攻山越,而是先在山地中修建隔离工事,占据险要地形。等到山越人的庄稼成熟之后,就派兵割收。如果山越人来救,那就会与东吴军队正面碰撞,自投罗网;如果不救,那么就没有粮食吃。等到存粮消耗殆尽,新粮无法收获,有部分山越人就坚持不下去了,陆续出山投降东吴。

3. 先投降东吴的山越人被诸葛恪当做一面旗帜。诸葛恪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下令安抚这些山越人,只迁徙他们到其他县城,不能抓捕囚禁。有一个叫做周遗的山越人假装投降,内心仍然打算发起叛乱,被臼阳县长胡伉抓捕。诸葛恪为了贯彻攻心为上的策略,不惜诛杀胡伉,向剩余的丹阳山越示好。这个策略果然奏效,山越人知道自己出山也没有性命之忧,如果不出山就会饥困而死,权衡利弊之下,只能携老扶幼,归附东吴政权。诸葛恪从中吸取四万青壮充军,完成自己的承诺,另外还有至少超过六万人口的劳动力。丹阳山越的问题终于被解决。


从嘉禾三年(即公元234年)八月到嘉禾六年(即公元237年)十月,“诸葛恪讨山越之役”持续了三年的时间,诸葛恪不与山越正面交锋,从最基础的物质条件——粮食上入手,采取包围(限制地理环境)、消耗(破坏山越生存条件)、攻心(瓦解抵抗心理)的策略,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用极小的代价解决了长期困扰东吴政权的丹阳山越,为孙权带来四万士兵和大量平民。这次讨伐山越的战争足以体现诸葛恪的军事能力了。

三国志 吴书卷十二 虞翻

  是找原文么?```

  三国志·吴书·虞翻等传·第十二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吴书曰: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由是见称。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吴书曰:翻始欲送朗到广陵,朗惑王方平记,言“疾来邀我,南岳相求”,故遂南行。既至候官,又欲投交州,翻谏朗曰:“此妄书耳,交州无南岳,安所投乎?”乃止。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别传曰:朗使翻见豫章太守华歆,图起义兵。翻未至豫章,闻孙策向会稽,翻乃还。会遭父丧,以臣使有节,不敢过家,星行追朗至候官。朗遣翻还,然后奔丧。而传云孙策之来,翻衰绖诣府门,劝朗避策,则为大异。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江表传曰:策书谓翻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勿谓孙策作郡吏相待也。”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於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豫且,白�自放,刘季害之,原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吴书曰: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翻问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贼。”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翻善用矛,请在前行。”得平地,劝策乘马。策曰:“卿无马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行及大道,得一鼓吏,策取角自鸣之,部曲识声,小大皆出,遂从周旋,平定三郡。江表传曰:策讨黄祖,旋军欲过取豫章,特请翻语曰:“华子鱼自有名字,然非吾敌也。加闻其战具甚少,若不开门让城,金鼓一震,不得无所伤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翻即奉命辞行,径到郡,请被褠葛巾与(敌)相见,谓歆曰:“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孰与鄙郡故王府君?”歆曰:“不及也。”翻曰:“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鄙郡?”又曰:“不如也。”翻曰:“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刘扬州,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亦君所闻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与君辞矣。”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策既定豫章,引军还吴,飨赐将士,计功行赏,谓翻曰:“孤昔再至寿春,见马日磾,及与中州士大夫会,语我东方人多才耳,但恨学问不博,语议之间,有所不及耳。孤意犹谓未耳。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许,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卿不原行,便使子纲;恐子纲不能结儿辈舌也。”翻曰:“翻是明府家宝,而以示人,人倘留之,则去明府良佐,故前不行耳。”策笑曰:“然。”因曰:“孤有征讨事,未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后三日,便遣翻还郡。臣松之以为王、华二公於扰攘之时,抗猛锐之锋,俱非所能。歆之名德,实高於朗,而江表传述翻说华,云“海内名声,孰与於王”,此言非也。然王公拒战,华逆请服,实由孙策初起,名微众寡,故王能举兵,岂武胜哉?策后威力转盛,势不可敌,华量力而止,非必用仲翔之说也。若使易地而居,亦华战王服耳。按吴历载翻谓歆曰:“窃闻明府与王府君齐名中州,海内所宗,虽在东垂,常怀瞻仰
  。”歆答曰:“孤不如王会稽。”翻复问:“不审豫章精兵,何如会稽?”对曰:“大不如也。”翻曰:“明府言不如王会稽,谦光之谭耳;精兵不如会稽,实如尊教。”因述孙策才略殊异,用兵之奇,歆乃答云当去。(此说为胜也)翻出,歆遣吏迎策。二说有不同,〔此说为胜也〕。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吴书曰: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会稽闻之,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因令人告谕暠。会稽典录载翻说暠曰:“讨逆明府,不竟天年。今摄事统众,宜在孝廉,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孝廉除害,惟执事图之。”於是暠退。臣松之案:此二书所说策亡之时,翻犹为功曹,与本传不同。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吴书曰:翻闻曹公辟,曰:“盗跖欲以馀财污良家邪?”遂拒不受。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吴书曰:后权与魏和,欲遣禁还归北,翻复谏曰:“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权不听。群臣送禁,翻谓禁曰:“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禁虽为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常为翻设虚坐。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於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於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也)!”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翻别传曰:权即尊号,翻因上书曰:“陛下膺明圣之德,体舜、禹之孝,历运当期,顺天济物。奉承策命,臣独抃舞。罪弃两绝,拜贺无阶,仰瞻宸极,且喜且悲。臣伏自刻省,命轻雀鼠,性輶毫厘,罪恶莫大,不容於诛,昊天罔极,全宥九载,退当念戮,频受生活,复偷视息。臣年耳顺,思咎忧愤,形容枯悴,发白齿落,虽未能死,自悼终没,不见宫阙百官之富,不睹皇舆金轩之饰,仰观巍巍众民之谣,傍听锺鼓侃然之乐,永陨海隅,弃骸绝域,不胜悲慕,逸豫大庆,悦以忘罪。”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翻别传曰: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观变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万物。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於凤,最有旧书,世传其业,至臣五世。前人通讲,多玩章句,虽有秘说,於经疏阔。臣生遇世乱,长於军旅,习经於枹鼓之间,讲论於戎马之上,蒙先师之说,依经立注。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放发被鹿裘,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岂臣受命,应当知经!所览诸家解不离流俗,义有不当实,辄悉改定,以就其正。孔子曰:'乾元用九而天下治。'圣人南面,盖取诸离,斯诚天子所宜协阴阳致麟凤之道矣。谨正书副上,惟不罪戾。”翻又奏曰:“经之大者,莫过於易。自汉初以来,海内英才,其读易者,解之率少。至孝灵之际,颍川荀谞号为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所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颠倒反逆,了不可知。孔子叹易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以美大衍四象之作,而上为章首,尤可怪笑。又南郡太守马融,名有俊才,其所解释,复不及谞。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岂不其然!若乃北海郑玄,南阳宋忠,虽各立注,忠小差玄而皆未得其门,难以示世。”又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目:“臣闻周公制礼以辨上下,孔子曰'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是故尊君卑臣,礼之大司也。伏见故徵士北海郑玄所注尚书,以顾命康王执瑁,古'月'似'同',从误作'同',既不觉定,复训为杯,谓之酒杯;成王疾困凭几,洮颒为濯,以为澣衣成事,'洮'字虚更作'濯',以从其非;又古大
  篆'丱'字读当为'柳',古'柳''丱'同字,而以为昧;'分北三苗','北'古'别'字,又训北,言北犹别也。若此之类,诚可怪也。玉人职曰天子执瑁以朝诸侯,谓之酒杯;天子颒面,谓之澣衣;古篆'丱'字,反以为昧。甚违不知盖阙之义。於此数事,误莫大焉,宜命学官定此三事。又马融训注亦以为同者大同天下,今经益'金'就作'铜'字,诂训言天子副玺,虽皆不得,犹愈於玄。然此不定,臣没之后,而奋乎百世,虽世有知者,怀谦莫或奏正。又玄所注五经,违义尤甚者百六十七事,不可不正。行乎学校,传乎将来,臣窃耻之。”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依易设象,以占吉凶。又以宋氏解玄颇有缪错,更为立法,并著明杨、释宋以理其滞。臣松之案:翻云“古大篆'丱'字读当言'柳',古'柳''丱'同字”,窃谓翻言为然。故“刘”“留”“聊”“柳”同用此字,以从声故也,与日辰“卯”字字同音异。然汉书王莽传论卯金刀,故以为日辰之“卯”,今未能详正。然世多乱之,故翻所说云。荀谞,荀爽之别名。

  初,山阴丁览,太末徐陵,或在县吏之中,或众所未识,翻一见之,便与友善,终成显名。会稽典录曰:览字孝连,八岁而孤,家又单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财从弟,以义让称。仕郡至功曹,守始平长。为人精微絜净,门无杂宾。孙权深贵待之,未及擢用,会病卒,甚见痛惜,殊其门户。览子固,字子贱,本名密,避滕密,改作固。固在襁褓中,阚泽见而异之,曰:“此儿后必致公辅。”固少丧父,独与母居,家贫守约,色养致敬,族弟孤弱,与同寒温。翻与固同僚书曰:“丁子贱塞渊好德,堂构克举,野无遗薪,斯之为懿,其美优矣。令德之后,惟此君嘉耳。”历显位,孙休时固为左御史大夫,孙皓即位,迁司徒。皓悖虐,固与陆凯、孟宗同心忧国,年七十六卒。子弥,字钦远,仕晋,至梁州刺史。孙潭,光禄大夫。徐陵字元大,历三县长,所在著称,迁零陵太守。时朝廷俟以列卿之位,故翻书曰:“元大受上卿之遇,叔向在晋,未若於今。”其见重如此。陵卒,僮客土田或见侵夺,骆统为陵家讼之,求与丁览、卜清等为比,权许焉。陵子平,字伯先,童龀知名,翻甚爱之,屡称叹焉。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山越,以平威重思虑,可与效力,请平为丞,稍迁武昌左部督,倾心接物,士卒皆为尽力。初,平为恪从事,意甚薄,及恪辅政,待平益疏。恪被害,子建亡走,为平部曲所得,平使遣去,别为佗军所获。平两妇归宗,敬奉情过乎厚。其行义敦笃,皆此类也。

  在南十馀年,年七十卒。吴书曰:翻虽在徙弃,心不忘国,常忧五溪宜讨,以辽东海绝,听人使来属,尚不足取,今去人财以求马,既非国利,又恐无获。欲谏不敢,作表以示吕岱,岱不报,为爱憎所白,复徙苍梧猛陵。江表传曰:后权遣将士至辽东,於海中遭风,多所没失,权悔之,乃令曰:“昔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虞翻亮直,善於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促下问交州,翻若尚存者,给其人船,发遣还都;若以亡者,送丧还本郡,使儿子仕宦。会翻已终。归葬旧墓,妻子得还。会稽典录曰:孙亮时,有山阴朱育,少好奇字,凡所特达,依体象类,造作异字千名以上。仕郡门下书佐。太守濮阳兴正旦宴见掾吏,言次,问:“太守昔闻朱颍川问士於郑召公,韩吴郡问士於刘圣博,王景兴问士於虞仲翔,尝见郑、刘二答而未睹仲翔对也。钦闻国贤,思睹盛美有日矣,书佐宁识之乎?”育对曰:“往过习之。昔初平末年,王府君以渊妙之才,超迁临郡,思贤嘉善,乐采名俊,问功曹虞翻曰:'闻玉出昆山,珠生南海,远方异域,各生珍宝。且曾闻士人叹美贵邦,旧多英俊,徒以远於京畿,含香未越耳。功曹雅好博古,宁识其人邪?'翻对曰:'夫会稽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东渐巨海,西通五湖,南畅无垠,北渚浙江,南山攸居,实为州镇,昔禹会群臣,因以命之。山有金木鸟兽之殷,水有鱼盐珠蚌之饶,海岳精液,善生俊异,是以忠臣系踵,孝子连闾,下及贤女,靡不育焉。'王府君笑曰:'地势然矣,士女之名可悉闻乎?'翻对曰:'不敢及远,略言其近者耳。往者孝子句章董黯,尽心色养,丧致其哀,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怨亲之辱,白日报雠,海内闻名,昭然光著。太中大夫山阴陈嚣,渔则化盗,居则让邻,感侵退籓,遂成义里,摄养车妪,行足厉俗,自扬子云等上书荐之,粲然传世。太尉山阴郑公,清亮质直,不畏强御。鲁相山阴锺离意,禀殊特之姿,孝家忠朝,宰县相国,所在遗惠,故取养有君子之謩,鲁国有丹书之信。及陈宫、费齐皆上契天心,功德治状,记在汉籍,有道山阴赵晔,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渊懿,学究道源,著书垂藻,骆驿百篇,释经传之宿疑,解当世之盘结,或上穷阴阳之奥秘,下摅人情之归极。交阯刺史上虞綦毋俊,拔济一郡,让爵土之封。决曹掾上虞孟英,三世死义。主簿句章梁宏,功曹史馀姚驷勋,主簿句章郑云,皆敦终始之义,引罪免居。门下督盗贼馀姚伍隆,鄮莫候反。主簿任光,章安小吏黄他,身当白刃,济君於难。扬州从事句章王修
  ,委身授命,垂声来世。河内太守上虞魏少英,遭世屯蹇,忘家忧国,列在八俊,为世英彦。尚书乌伤杨乔,桓帝妻以公主,辞疾不纳。近故太尉上虞朱公,天姿聪亮,钦明神武,策无失谟,征无遗虑,是以天下义兵,思以为首。上虞女子曹娥,父溺江流,投水而死,立石碑纪,炳然著显。'王府君曰:'是既然矣,颍川有巢、许之逸轨,吴有太伯之三让,贵郡虽士人纷纭,於此足矣。'翻对曰:'故先言其近者耳,若乃引上世之事,及抗节之士,亦有其人。昔越王翳让位,逃于巫山之穴,越人薰而出之,斯非太伯之俦邪?且太伯外来之君,非其地人也。若以外来言之,则大禹亦巡於此而葬之矣。鄞大里黄公,絜己暴秦之世,高祖即阼,不能一致,惠帝恭让,出则济难。徵士馀姚严遵,王莽数聘,抗节不行,光武中兴,然后俯就,矫手不拜,志陵云日。皆著於传籍,较然彰明,岂如巢、许,流俗遗谭,不见经传者哉?'王府君笑曰:'善哉话言也!贤矣,非君不著。太守未之前闻也。'”濮阳府君曰:“御史所云,既闻其人,亚斯已下,书佐宁识之乎?”育曰:“瞻仰景行,敢不识之?近者太守上虞陈业,絜身清行,志怀霜雪,贞亮之信,同操柳下,遭汉中微,委官弃禄,遁迹黟歙,以求其志,高邈妙踪,天下所闻,故(桓文)〔桓文林〕遗之尺牍之书,比竟三高。其聪明大略,忠直謇谔,则侍御史馀姚虞翻、偏将军乌伤骆统。其渊懿纯德,则太子少傅山阴阚泽,学通行茂,作帝师儒。其雄姿武毅,立功当世,则后将军贺齐,勋成绩著。其探极秘术,言合神明,则太史令上虞吴范。其文章之士,立言粲盛,则御史中丞句章任奕,鄱阳太守章安虞翔,各驰文檄,晔若春荣。处士(邓)卢叙,弟犯公宪,自杀乞代。吴宁斯敦、山阴祁庚、上虞樊正,咸代父死罪。其女则松阳柳朱、永宁(瞿素)〔翟素〕,或一醮守节,丧身不顾,或遭寇劫贼,死不亏行。皆近世之事,尚在耳目。”府君曰:“皆海内之英也。吾闻秦始皇二十五年,以吴越地为会稽郡,治吴。汉封诸侯王,以何年复为郡,而分治於此?”育对曰:“刘贾为荆王,贾为英布所杀,又以刘濞为吴王。景帝四年,濞反诛,乃复为郡,治於吴。元鼎五年,除东越,因以其地为治,并属於此,而立东部都尉,后徙章安。阳朔元年,又徙治鄞,或有寇害,复徙句章。到永建四年,刘府君上书,浙江之北,以为吴郡,会稽还治山阴。自永建四年岁在己巳,以至今年,积百二十九岁。”府君称善。是岁,吴之太平三年,岁在丁丑。育后仕朝,常在台阁,为东观令,遥拜清河太守,加位侍中
  ,推刺占射,文艺多通。

  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永安初,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后为监军使者,讨扶严,病卒。会稽典录曰:汜字世洪,生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汜对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位,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怿,竟立休。休初即位,汜与贺邵、王蕃、薛莹俱为散骑中常侍。以讨扶严功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寻卒。汜弟忠,宜都太守;会稽典录曰:忠字世方,翻第五子。贞固干事,好识人物,造吴郡陆机於童龀之年,称上虞魏迁於无名之初,终皆远致,为著闻之士。交同县王岐於孤宦之族,仕进先至宜都太守,忠乃代之。晋征吴,忠与夷道监陆晏、晏弟中夏督景坚守不下,城溃被害。忠子谭,字思奥。晋阳秋称谭清贞有检操,外如退弱,内坚正有胆干。仕晋,历位内外,终於卫将军,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耸,越骑校尉,累迁廷尉,湘东、河间太守;会稽典录曰:耸字世龙,翻第六子也。清虚无欲,进退以礼,在吴历清官,入晋,除河间相,王素闻耸名,厚敬礼之。耸抽引人物,务在幽隐孤陋之中。时王岐难耸,以高士所达,必合秀异,耸书与族子察曰:“世之取士,曾不招未齿於丘园,索良才於总猥,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此吾所以叹息也。”耸疾俗丧祭无度,弟昺卒,祭以少牢,酒饭而已,当时族党并遵行之。昺,廷尉尚书,济阴太守。会稽典录曰:昺字世文,翻第八子也。少有倜傥之志,仕吴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晋军来伐,遣昺持节都督武昌已上诸军事,昺先上还节盖印绶,然后归顺。在济阴,抑强扶弱,甚著威风。
请阐述清楚你的问题,好吗?

经常看见人家提到的山越人,是什么意思?

山越人是什么意思??rn指的是什么人???
转载,仅供参考

苏北人(南京人)才是山越人,山越和吴越是两回事
山越人之体格

1、山越为越人之伏处深山者,殆无疑义,其体格颇具特点。梁书卷五十四记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秦论来到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论方土风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於道病故,论乃径还本国。案诸葛恪讨丹阳,即嘉禾三年至六年间讨平丹阳山越事。梁书记秦论至吴年代有误,而所记孙权以黝歙短人男女各十人送论一节,则固可信。黝县即黟县黟本作黝。黟歙时并属新都郡,而新都本自丹阳分出,接壤密迩,同为山越巢穴所在,恪之讨丹阳山越,新都郡尉陈表即奉命与恪参势,(吴志陈武传)所谓黝歙短人,当即表所得二县山越,梁书以为恪事。由梁书所记,吾人可知山越人之体格,一般应均较短,黟歙二县如此,他地之山越亦可推知。更可知春秋时吴越之民体格亦必较短,身短则不惯用长兵,吴越人之喜用剑,与其体格固有关也。余曩撰三国食货志,曾引梁书此条以明吴海上交通之发达,而由所谓黝黟短人足知山越人之体格一点,则未指出,兹故论及。惜关於山越人体格之记载,余仅见此一条,诸家考山越者,前人如王鸣盛,近人如刘芝祥吕思勉叶国庆高亚伟诸氏,则并此亦未见。史文不详,有赖推测,虽山越往矣,不可复见,余所推测,自信当不其谬也。

2、丹(杨)[阳] 景佑、殿本都作“阳”。事后接到胡渐逵先生的来信,指出:

“丹阳”一作“丹杨”,此不仅《汉书》以后有之,而且《汉书》以前即已有之。以前者,如《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即作“丹杨”;以后者,则沈约《宋书》中均作“丹杨”。至于“杨”、“阳”同音相通(二字均从“”得声),则古籍中例证夥颐,不烦赘举。正因为二字可通,故而似不必以“阳”改“杨”。若以上述可以成立,则此例不宜入选矣。守俨先生对此非常重视,亲自给胡渐逵先生写了复信,表示同意,并致感谢;又把原信交给了我,嘱我斟酌处理。事隔九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0 年第10期又重刊了这篇《古籍校点释例》(初稿),可惜我早已退休家居,未能及早与闻此事。见到《简报》,不禁追念故人,以有负守俨先生生前的嘱托,深感遗憾。检读《汉书》校点本原书,觉得这一条校勘记确实值得商讨。文颖和韦昭的注文都作“丹杨”,“阳”与“杨”为通假字,完全可以不校。如果出校的话,除了版本对校,还应该用《汉书·地理志》作本校。《地理志》列有丹扬郡,原注说:“故鄣郡。属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扬。”“扬”字又从手旁。而下面属县又作“丹阳”。“扬”、“杨”、“阳”三字都同音相通,直到沈约《宋书》卷三十五州郡志仍作“丹杨”,可能“杨”字更为通行。《汉书》里用通假字的例证很多,这里的“扬”字也以不改为宜,或者校而不改。这就涉及《汉书》的校勘通例了。希望今后重印《汉书》时再加考虑。

3、《三国志.吴书.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人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猨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叹曰:“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恪盛陈其必捷。权拜恪抚赵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恪到府,乃移书四部属城长空。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言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表上。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
山越是中国汉代对以浙江绍兴为中心,在今天安徽南部及浙江、江西、福建一带山区生活的百越族人的称呼。山越属于百越族四个分支,即东瓯、山越、南粤和闽越中的一支,他们民风彪悍,不服朝廷的统治。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黄盖等数次对山越征缴。最后诸葛恪从嘉禾三年(234年)开始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围山三年,使山越降伏,得四万壮丁加入军队,六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在宋代后,早前已经被中原文化所同化的吴文化大量进入山越地区,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使得山越逐渐后退到浙江山区少部分地方,经济体制崩溃,加之南宋定都杭州,为保证首都安全,宋军大举迁移距离杭州不远的山越人,使之与汉族彻底融合。
越人是舜的后人,也是华夏民族的分支。周朝分布在长江下药以南地区。
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消灭。大量的越国贵族四散而逃,主要的沿海逃散,还有的逃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山地。那些逃到山地的人就是山越。
三国时期,东吴围剿山越,山越从此消失。
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山越也不例外。相传山越先祖在炎、黄时代居於黄河中下游,由於与炎黄、东夷部落争战落败,向蛮荒的南部迁徙,形成大小不一、互不相属的『百越』部落,与中原文明逐渐隔阂,今天的江南和华南、广西、云南的少数民族皆属之。南方的『越南』之名,就因为是在『百越之南』。

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王翦率师定江南,降百越。由於这一大片山岭间的越民骠悍难制,始皇采取迁徙政策,强制将越人迁入汉族的开发地区。然而,越人由於被迫迁徙而来,加上有许多不服始皇苛重的赋税和徭役的外地人逃来,遂相结合,凭藉山水险峻,再入深山为民,形成『山越』,与中原政权相抗拒,主要散居在现今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区。由於文化融合交流,山越人懂得利用居住山地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制作成武器与农具,并耕植於谷地,不仅自给自足,兼且勇猛善战。
三国时,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数讨山越中的数是什么意思?

几次,多次,数次。数讨山越:几次讨伐山越
数:几次,多次。数讨山越:几次讨伐山越。
多次,好几次
数次
本文标题: 《三国志·吴书》里经常出现的“山越”一词指的是哪个群体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996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当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时,被曹沫劫持,为什么齐桓公要答应把土地还给鲁庄公前凉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