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戚继光以前,中国人很少用投石索

发布时间: 2022-07-28 09:01: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戚继光作为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传奇将领,南征倭寇、北御鞑靼,他和他所率领的戚家军取得了“自成军起,大小数百...

为什么戚继光以前,中国人很少用投石索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

戚继光作为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传奇将领,南征倭寇、北御鞑靼,他和他所率领的戚家军取得了“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的辉煌战绩,而他也得到了朝廷应有的回报,最终到太子少保,位极人臣,可谓是风光无限。

戚继光是将门世家,父亲在山东做军官。当时,日本鬼子经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残杀中国军民。当时倭患最严重的是浙江地区,朝廷将戚继光派到浙江担任将军,到岗后戚继光组建了自己的戚家军,发明了鸳鸯阵,开始了战无不败的辉煌战绩。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最终却落得了一个凄凉的晚景。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居正。

当时明朝的政治环境非常黑暗,想干大事都要巴结大官。戚继光在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下,攀上了朝廷宰相张居正。他投张居正所好,送很多美女钱财过去,看到戚继光这么体贴,张居正也非常高兴,对戚继光很提携。抗倭胜利后,张居正将戚继光调任蓟辽总兵官。戚继光在北方边境防守蒙古人非常成功,朝廷封他当国防部长和少保的官职。 

所以戚继光一直都是张居正的亲信,当然他们两个都是相互利用而已,戚继光想利用张居正做事情拿战功,而张居正也需要有这么个人做出事情了给皇帝看,也满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好在戚继光是个做事的人,把每个事情都做得漂漂亮亮。

张居正确实是非常看重戚继光,下属不听话,就给他换,搭档合不来,也换,戚继光和上司处不拢,还是换,这样七整八弄,把戚继光搞成了一个无人敢惹的角色,当然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戚继光打胜仗奠定了坚实基础,戚继光也确实不负张居正的厚望,以赫赫战功对张居正的重用做出了最好的回报。

然而,张居正和戚继光的蜜月期到万历十年就结束了,因为张居正死了。

张居正死后不久,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开始,对张居正实在是痛恨到了极点的万历皇帝,在清算张居正上真可谓是不遗余力,凡是和张居正有瓜葛的他都要反对,这样清算下来,最终就坑到了戚继光。

平心而论,戚继光确实没犯什么错,反而在任上兢兢业业,将边境守得好好的,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张居正是宰相,谁都想攀高枝,当然也就成为张居正的党羽了。

因此,万历十年,戚继光就被调离北方到广东任职去了,虽说级别不变,但今时不同往日,他已失去了朝廷的信任,对此,戚继光也清楚,但能有什么办法呢?那就去吧,到了晚年,连看病买药的钱都没有了,一代名将就这样坠落了,最终在孤独寂寞中离开人世。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

明朝的外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外,沿海地区的倭寇也是个令明王朝头疼的大问题。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无疑是位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又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山东东牟(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戚继光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江浙地区受到倭寇的侵袭,朝廷升戚继光为参将,由山东调往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来到浙江后,戚继光视察军队,发现陋习甚多,如此萎靡的队伍如何能打胜仗?于是戚继光决定另组军队。

他有意识的招收当地(主要是义乌人)的农民和矿工,认为这些人朴实无华,容易训练。很快,一支三千人的新军组建完成,在戚继光严格的调教下,这支军队成为日后令倭寇丧胆的“戚家军”。

戚继光还根据江浙地区的地形以及倭寇的作战方式,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莺鸯阵”。根据史料记载,“莺鸯阵”由十二名士兵组成,队长在队伍的最前头,队长身后有两行士兵,每行五人。

队长身后的两名士兵手持藤牌,遮挡箭支、刀砍,掩护其他战友。在他俩背后是狼筅兵两个,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新武器,实际是在大毛竹上插上尖刀,可用于横扫挥舞,威力巨大,再后面分别是两行长枪兵和一行短刀兵,协同作战。这样一个小队既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将上百个小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大阵。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一万余人的倭寇大举侵入浙江的台州、温州沿海地区,并兵分两路,妄图侵占台州、宁海。戚继光闻讯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宁海,切断了倭寇的退路,将敌人逼迫到龙山地区进行决战,戚家军首次出战就将倭寇击溃,残敌败退到温州西面的雁门岭,戚家军乘胜进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肃清了这股倭寇。

此后,戚继光相继获得了几场胜利,在浙江九战九捷,歼灭倭寇六千多,清除了倭寇在浙江的势力,恢复了当地的稳定和安宁。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六千军队到福建平定倭患。当时,倭寇主要盘踞在福建的宁德横屿、福清牛田以及兴化林墩等地,他们在此修筑大量倭垒,以这三地为基地,侵袭福建沿海。

要收复横屿,必须先解决漳湾上的倭寇党羽。戚继光决定对上面的倭寇党羽晓以大义,并保证对他们过去的罪行既往不咎,最终这群倭寇全部放下武器。

之后,戚家军向兴化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共计歼灭倭寇千余人,并于十三日黄昏收复兴化。三天后又向林墩进发,攻占了这个据点,基本肃清了福建的倭寇。

戚继光在波澜壮阔的抗倭战争中,足迹几乎踏遍了我国的东南海疆,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实现了其“但愿海波平”的雄心壮志!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的戚继光因祖先军功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军旅生涯。三十二年(1553年)晋都指挥佥事,设署登州水城太平楼前,总督山东沿海备倭。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人民安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调往倭患猖獗的浙江,走上了抗击倭寇主战场的最前线。他招募金华、义乌矿工,编练戚家军,创鸳鸯阵,率领戚家军转战于宁波、台州、温州诸府沿海,给倭寇以毁灭性的打击。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境内倭患平定,戚继光又奉调挥师南下,两度援闽,扫荡福建沿海倭患,并一度进入广东境内剿倭。隆庆元年(1565年),终于肃清东南沿海倭患。在长达十年的东南抗倭生涯中,他历任都司佥事、参将、都指挥使、副总兵、都督佥事、都督同知、总兵诸职,防地自宁波始,渐次南移,终至福州。由镇守一隅防务进而镇福建全境并浙江金、温二府地方,督水陆诸戎务。大小百余战,所向无敌,"戚家军"威名响誉天下。荼毒百姓数百年的东南沿海倭患从此基本平定。

隆庆元年(1565年),戚继光奉调北上,官拜总理,旋兼总兵,负责京师外围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务,总督防务。在任期间,他修长城,建敌台,编练辎重营,备制火器,并创造了一套步、骑、车协同作战的战略战术,使长城沿线防务"为诸边冠",多次有效地抵御来自关外的侵略。长期困扰明廷的来自关外鞑靼骑兵入侵的压力随之解除,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功升实级大都督,晋太子太保,兼少保。

万历十一年(1584年),戚继光调任广东。两年后称病引退,还居故里;万历十五年(1588年)1月29日凌晨,这位驰骋疆场40年的老将军溘然长逝。
一是抗日 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二是防御蒙古 隆庆初年,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这样戚继光再次来到他年轻时曾经戍守之地,直到万历十一年被调往广东。这十几年时间,他为明朝长城防御体系的最终完善以及抵制蒙古族入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戚继光(1528~1588)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五年,分管屯田。二十七年起,连续五年率卫所士卒戍守蓟门(今北京昌平西北),春去秋归。二十八年十月,中武举。二十九年,赴京师(今北京)会试,时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威逼都城,上陈守御方略,临时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三十二年,实授都指挥佥事,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操练水军,整顿军备,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他赋诗言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止止堂集》)。三十四年七月,调任浙江都指挥使司佥书,司理屯田。次年,以足智干练升都司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乘胜追击逃倭遇伏,沉着应战,果断指挥,迫倭寇遁逃入海。实战中,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属舟山)作战失利,免职,抗倭自效。次年三月,在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谭纶节制下,领兵救援台州。五月,歼灭入侵桃渚(今临海东)倭寇。九月,往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一说3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三十九年,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使戚家军闻名于世。改任台州、金华、严州(今建德东)三府参将,整顿卫所武备,督造战船,严守海防。四十年,倭寇万余、船数百艘蜂拥浙东象山、宁海、桃渚诸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灭倭战策,集中水陆军先至宁海,而后依次剿除,九战皆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000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升都指挥使。又募义乌兵3000,参加镇压进入江西的闽粤起义流民。四十一年,福建倭患日趋严重,戚继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闽抗倭。至宁德,乘退潮率将士携稻草盖淤泥,涉海进攻横屿岛(今宁德东)倭巢,斩倭2600余。转兵福清,深夜攻占牛田(今福清东南),被倭寇称为“戚虎”。乘胜进至兴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敌不意,夺占林墩(莆田南),先后捣毁福建三大倭巢。班师浙江,升都督佥事,任副总兵,守卫闽、浙海防。四十二年,新倭日增,围兴化,据平海卫(莆田东南)为巢。戚继光第三次赴义乌募兵万人,奉命率中路军与右路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左路广东总兵刘显协力作战,攻克平海卫,斩倭2200余,缴获器械3900余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余。不久,升福建总兵,镇守福建及浙江温州、金华两府,督理水陆军务。同年冬,倭寇万余围仙游(今属福建),戚继光领兵仅6000,遂行缓兵计,等待援兵,各个击破,解仙游之围。次年,乘胜追至同安县王仓坪、漳浦县蔡坡岭,歼逃倭数千。四十四年,率水陆军至梅岭(在今诏安境),围剿勾结倭寇的海盗首领吴平,迫其逃至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旋与广东总兵俞大猷合攻南澳岛,俘斩吴平部 1200余人,焚死、溺死逾5000人,毁船近百只,吴平遁逃(一说投海死)。奉命兼管广东潮州(今潮安)、惠州及驻江西的伸威营军务,担负保卫自浙江温州至广东惠州数千里的海防重任。与谭纶、俞大猷等抗倭名将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戚继光奉调京师训练士马。次年,以都督同知任神机营副将。建策用三年时间训练10万车步骑精锐边军,用战车拒敌、步兵应敌、骑兵逐敌之法,加强北边防卫。受命总理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昌平、保定练兵事务,节制三镇总兵以下将士。后改任总兵。考察边关形胜和敌我军情,将辖区数千里防线分为12路,设东西协守,分统诸路。同年冬,率兵至青山口(今河北迁西东北),击败蒙古朵颜部董狐狸、长昂。三年,升右都督兼督蓟州、永平、山海关军务。次年,请设武学。于帅府止止堂向所部将校讲授韬略、将艺和治军练兵之道。五年前后,写成《练兵实纪》,主张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强调将官必须进行德、才、识、艺修养,倡办武庠(军校),从实践中锻炼、造就精通韬略的良将。六年,建辎重营三座,又创车战营六座,造战车1109辆,分置密云、建昌(今迁安东北)、遵化等地。同年冬,集车步骑军约10万人于长城边进行实兵对抗演习七天,又校阅多日,为古代练兵史上之壮举。万历元年(1573)至三年,建御敌台1337座,多次率兵出塞击败扰边的董狐狸,迫其叩关请罪。以守边功,进左都督。七年,率兵出山海关,援助辽东总兵李成梁大败蒙古插汉部首领土蛮(图们札萨克图汗),录功加少保。次年,创制自犯钢轮火,埋于沿边御敌台下,以杀伤敌军人马。在镇16年,加强边备,蓟门安然。十一年,受排挤,调镇广东。十三年,遭诬陷罢归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卒,终年61岁。有《止止堂集》留世。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注重练兵,尤善育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抗倭作战中,创立攻守兼备的鸳鸯阵,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所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明代著名兵书,受到兵家重视。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后因在浙、闽一带抗倭有功,升任总兵官。他一生南征北战、颇有建树,为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止止堂集》。

戚继光祖辈均系明代将领,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其父戚景通熟读兵书,精通武艺治军严明,曾任都指挥使。戚继光自幼生长在将门,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军事生活的熏染,很早就抱有忠心保国之志。袭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后,他以祖父辈为榜样,“留心韬略,奋迹武闱”,决心为保卫海疆做出贡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王朝为抵御蒙古鞑靼部南袭京城,把蓟州(今天津蓟县,当时指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列为边镇,由山东、河南抽调官兵戍防。戚继光曾一连5年,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率领本部人马到这一带执行戍务。在此期间,他曾两次上书明廷,献备敌方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升任都指挥佥事,主管山东防倭军务,统辖3营24卫所。防线自江苏、山东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山东半岛的北端。海防线这么长,而卫所的兵力有限,怎样设防才好?戚继光开动脑筋,思谋良策。他通过和当地官员、百姓,特别是渔民们交谈,了解到一年之中倭寇活动最猖獗的时间,是3、4、5月和9、10月间,又了解到这几个月间的一般气候和风向,以及船只可能停靠的地方。在摸清倭寇活动规律之后,便按照时间和地段重点设防。同时对卫所进行整顿,加强训练,严肃纪律提高战斗力。从而巩固了山东海防,使倭寇不敢窜扰。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浙江地区倭患严重,戚继光调浙江,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率军抵抗倭寇。他见旧军素质不良,“兵无节制,卒鲜经练,士心不附,军令不知”,作战不力,即向上司提出“招募新兵,亲行训练”的建议后至义乌招募农民、矿工3000余人,组成新军,称“戚家军”。这支军队经过严格训练,成为熟悉军纪、法度,熟练手中兵器,能够奋勇作战的队伍。继光还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改造了队列体制,创造了鸳鸯阵法,使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弓箭掩护,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巨大威胁力。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倭寇集结船只数百艘,人员万余,窜犯宁海、奉化、桃诸等浙江沿海县城,并企图攻占台州府城。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运用偷袭、伏击、快速奔袭等战法,打得倭寇晕头转向,莫知所措。此役歼敌6000余人,使犯境倭寇遭到歼灭性打击。次年,倭寇大举窜犯福建,沿海城镇受到倭寇荼毒,戚继光率军驰援一举捣毁倭寇在横屿(今福建宁德城外海中)的老巢,取得首战胜利。随后连续发动攻势,扫平倭寇据点多处,杀伤倭寇无数,击退了倭寇的进袭,转年,倭寇又纠集残部,掳掠边城,戚继光再援福建,与巡抚谭纶、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通力合作,平定了闽、粤沿海的倭患。

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被张居正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镇16年,对练兵、治械、阵图等多有创建;边备修饬,节制严明,军容为诸边之冠。由于设备稳固,部队精练,鞑靼未敢轻易来犯。万历年间,蒙古部落曾3次骚扰边城,均被击败。后张居正去世,戚继光受到排挤,改派镇守广东。万历十三年(1585年)因病告退,两年后去世。

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在戍边抗倭、平乱安民方面为明朝立下了不朽战功。他在一首题为《马上作》的诗中这样写道:“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刀马上行”。这首诗正是他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

戚继光曾用大竹竿杀倭寇,是因为没钱造武器吗?

戚继光是一位不出世的军事天才,他能结合实际情况,花费很少的军费,制作出可以接受的武器与倭寇作战。比如根据倭刀改进的戚家刀(苗刀),还有专门克制倭刀的狼筅(大竹竿上装利刃),另外还增加了部队的火器装备。选择用狼筅作为兵器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狼筅可以有效克制倭刀;其二、狼筅造价低廉,对于军费紧张的明朝可以接受;其三、江南地区竹子多,且这些竹子韧性好,不容易被砍断。

狼筅这种兵器制作容易,造价低廉,对付倭寇的倭刀十分有效,故这种兵器被大量装备于戚家军中。 狼筅,又名长枪,亦称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7斤,均为力大之人所使用。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兵在前冲阵,长枪兵紧随左右,大刀接应于后,杀得倭寇死伤无数。

明朝推行军户卫所制,军户的百姓种地不纳税,但是需要服兵役,且国家不发军响与装备。朱元璋曾自豪的说“朕养兵百万,而不费国家一粟”,后来军户的土地兼并严重,逃亡军户越来越多,导致卫所兵战力低下。抗倭名将俞大猷曾上书皇帝,要求成立一支专业军队,这些军人不种地,只训练杀敌本领,同时这些军人领取高额兵响。俞大猷这一建军思想不符合明朝祖制,同时明朝政府财政节据,也养不起一支数十万的职业军人,最终俞大猷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戚继光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军户制与募兵制的中间过程,也就是效仿京师三大营的建制,以募兵制的方式招兵,以卫所制的方式给薪,且军队规模仅仅五千余人。戚继光出身于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对火器十分看重,因此戚家军装备的火器的比例十分高。明朝士兵用的刀枪质量十分差,跟倭刀一碰即断,最终戚继光采用制造倭刀的方法制出了戚家军刀!明军勇气差,与倭寇白刃战时往往心怯而逃,戚继光就创出了"鸳鸯阵",利用兵器的各自特点组合成攻守兼备的战阵,这样士兵跟倭寇相战时才不胆怯。狼筅这种兵器就是为克制倭刀而生的,到了蒙古草原对付骑兵却效果不佳

当时制造武器的成本比较高,时间比较长,而且也没有像现在化的制造技术。大竹竿的制造过程比较的简单,使用起来也方便,节约了一大笔钱。
不完全是。主要是当地卫所孱弱,利用大竹竿可以发挥就地取材,远程作战的优势。
不是,因为当时倭寇使用的倭刀不长,所以长竹竿可以压制倭寇。

同在北部防线,李成梁能立下二百年未有之战功,为何戚继光却不能呢?

明嘉靖年间,蒙古对明朝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争,而这一次战争一度要明朝陷入极大的危险中,而这次危机的起因来着明朝弘治年间,互市贸易一度中断,导致蒙古物质缺乏,人民生活困难,因此,北方游牧民族急需和中原农垦文明恢复经济往来,而庚戌之变的导火索因为明朝多次拒绝了贸易往来,因此俺答汗不得已率领大军进攻明朝,以武力逼迫明朝重开经边境马市,从而缓解蒙古的经济问题。

庚戌之变虽然最后俺答汗退兵,并且在嘉靖三十年重新建立了对蒙古之间的互市,双方在结束了对峙,双边关系得以缓和。

这个时候大明王朝主要精力在沿海上,因为,沿海一些省份是大明王朝的税收重要来源地,那个时候倭寇对大明沿海的侵扰,导致明朝重心全部放在沿海,因此大明王朝必须先平定倭寇稳住东南沿海,才有时间来解决北方边界俺答汗的入侵,所以,明朝对北部边疆采取听之任之,而重点打击倭寇。

嘉靖四十四年,明军在一代明将戚继光带领下接连在台州、福建等地获得对倭寇的胜利,基本平定了沿海的倭寇之乱,有了足够的精力对付北方的俺答汗。

隆庆元年,俺答汗再次率兵进攻明朝边界,而此时一代明将戚继光因为在平倭寇的战争中卓越战功,戚继光给调动到了蓟州镇负责了蓟州、永平、山海关等明朝北部边疆的防务,戚继光不亏为一代明将其到北疆后迅速稳定了明朝北疆。

而前半生不济的李成梁终于在四十岁的时候由按察使李辅的帮助下总算到京师接任了铁岭卫指挥佥事,这个时候,大明的耀眼将星是戚继光,而李成梁只是一个大明边境铁岭卫指挥佥事,虽然,这个时候他还是比较渺小的,但是,金子总算会有耀眼的地方,几年后李成梁依靠屡建战功,最后官职也不断在提升,几年内从铁岭卫指挥佥事一直升到辽宁副总兵。

李成梁在明朝北部边疆的出色发挥,先获得了卓山大捷,紧接着获得了清河堡之战、辽河之战等三十余战均获得了胜利,遏制蒙古的同时,又重创女真各部因此,史书记载,镇守辽东30年间,师出必捷,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前所未有。

戚继光到了蓟州后,其实,主要的精力基本集中了防守上,少了在南方抗击倭寇的时候主动进攻,虽然到了北方之后戚继光基本主要在防守之上,但是,也依靠不多的机会数次击败蒙古军队,获得了青山口之战,喜峰口之战等战役胜利,但是,相对于其南方立下的战功,这个时候的他就没有这样的光辉了。

为什么会这样的情况,主要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决策,这个是因为这蓟州这个地方离北京比较近,这个时候不能太过于冒险,不能只考虑军事,也要考虑到政治,张居正给的指示是:“在他镇以能杀贼为功,此地以贼不入为功”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指示,戚继光不可轻易出兵。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戚继光只能等敌人来进犯,敌人没来也只能加强边疆的防卫。

因为当时内阁首辅的决策,导致戚继光不敢贸然出兵,所以只能采取防守策略。
因为两个人的能力不同啊,强大的人不管怎么样永远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戚继光不够李成梁牛,所以这很正常。
因为戚继光的兵马很少他面对的敌人很强大,日本倭寇非常擅长逃窜,所以他立不了大功
因为戚继光在历史上和张居正走得非常近,以至于惹火烧身,所以没有得到重用,未有之战功。

为什么戚继光要靠贪污行贿曲线救国

在讲戚继光之前首先我们谈谈中国古代的用人观念,道德永远是第一位。比如汉朝,选拔人才就是举孝廉,也就是推举孝顺的人来做官。大家普遍认为,官员应该德才兼备,实在不行,那么德为前,才为后,一个品行端正、平庸无能的人要远胜于才能出众但贪赃枉法的人。而古代中国人又喜欢“完美英雄”,所以对于民族英雄戚继光来说,一直以来被人赋予完美的人物形象。

说起来在这种思维很能被理解,历朝历代也多这么执行。但是!时间来到明朝,朱元璋恨不得大家都跟他一样过苦行僧的生活,给官员的俸禄只能勉强果腹,明代大清官海瑞守着基本工资数月不闻肉味,只会在 母亲生日等这种重大的日子开开荤。死后三十年为官的积蓄居然还不够办丧事。所以大多数明朝官员手脚都不太干净。虽然大家或多或少知道这事,但这毕竟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所以对于廉洁(相对而言)官员尊敬,对腐败分子的打击也是大家认同的。

说完大背景,再来看看戚继光的前辈,名将殷正茂,一生多次领兵,罕有败绩,被认为一代名将、儒将。但此君恰恰个贪官。在地方上时,贪污赋税;在军队时,喝兵血(贪污粮饷)。要是朱元璋时代,这人早已扒皮实草了。但到了明后期,也就没那么严格了,但此君贪名在外也是“出类拔萃”了。

隆庆四年,两广发生叛乱,前去镇压的官兵连吃败仗,这时的主政高拱意外的让殷正茂去平叛,大臣们一听就炸开了锅,纷纷上书反对,但高拱力排众议,坚持让殷正茂前去。高的亲信提醒他,就算让殷正茂去也要严格审查军饷,没想到高拱却说:“没关系,让他贪好了。我给他100万两军饷,他就算贪一半,剩下的也够用。但那些不贪的无能之辈呢?打不过叛军,花几百万也解决不了问题!"

果然,殷正茂不负众望,虽然贪污十几万两军饷,但只花了数月就平叛了。这么一算,朝廷还是赚了。

用人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品行只要不影响解决问题也就没那么重要了。高拱深谙此道。

殷正茂的后辈,也就是我们的民族大英雄戚继光,生于高级将官家,其父戚景通老来得子,对戚继光寄予厚望。戚景通一生刚正不阿,时常教导儿子要清正廉洁,杀敌立功。可惜我们的英雄戚继光只记住了后面一句。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作为严党的胡宗宪倒台,压解回京。胡宗宪是著名抗倭将领,打仗是把好手,可是玩政治却远远比不上那帮庙堂之上的文官。东南抗倭大计即将毁于一旦。戚继光知道自己顶头上司如此厉害都遭遇灭顶之灾,惶惶不可终日,害怕有一天灾难降临在他头上,更害怕自己一身抱负没地施展就一命呜呼。。因此他也必须找个靠山,为自己,也为抗倭撑出一片天,于是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巴结当时的内阁大臣张居正。

尤其是在张大人的爱护下,阅历越来越广,做事越来越圆滑,在抗敌与为官之间巧妙平衡。戚继光任总兵,抵御北方鞑子时,每次有京城领导下来视察,戚继光都是亲自接待,山珍海味,声乐美女一阵猛搞,领走之前还送土特产(野味、貂皮、金银绸缎)这么庞大的开销从哪里来,大家心知肚明了吧。对于自己的张大人,更是绞尽脑汁巴结。按王世贞记载,戚继光曾送给张大人一个绝色美女,名曰“千金姬”,张居正甚至因为这个美女纵欲过度,早早的离世。因为这样,在张大人的保护下,戚继光在蓟州总兵的位置上待了17年,在他只是,平均一年半换一个!与他齐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一个清正廉洁的将军,居然被人告发贪污腐败,此后几起几落,苦不堪言。

当然戚继光是有真本事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戚家军把中国北方防线由以前的蒙古随意出入的泥巴墙变得固若金汤。张居正保他,是因为张知道戚是个能打胜仗,有志报国的人。至于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国家需要他,他自己也要在险恶官场生存才能抗敌。何必苛责他的道德问题呢?

大家都知道戚继光是张大人的人,所以虽然他只是总兵,排名第三,但实际权利在北方是第一,能调动十几万大军,而且不受文官牵制(明代以文治武,让这些武将苦不堪言),张居正给了他最大的权利,戚继光也没让他失望。撇开抗倭九战就捷,扫平了百年倭患,而且在北方巩固了帝国防线,蒙古靼子动辄大规模入侵,烧杀掠夺我子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位张居正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戚家军抗倭图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被张居正打压的文官们开始清算张党,戚继光受到弹劾,离职会登州老家,不久,戚继光病死。

没钱行贿就保不住现在的位置和兵权,又怎么能为国杀敌

明朝中期倭寇严重骚扰东南沿海一带,为什么不用大炮炸倭寇?

浙江、福建都受到倭寇骚扰,为什么戚继光不组织大炮轰炸倭寇?
所谓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教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编辑本段]红夷大炮技术特征
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其技术特征是:
1)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弹丸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
(2)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35一500()公斤不等。如红夷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
(4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
[编辑本段]红夷大炮的局限性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射程可达2-4公里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出,其威力着实惊人。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长于攻城,拙于野战,更别提守城了。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编辑本段]红夷大炮在宁远大战中
宁远城堡里面的要塞炮是从澳门外海遭遇风暴搁浅的英国巡洋舰上打捞的18磅舰炮。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部署(北京20门和宁远10门)。 这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训练最有素的英国海军也只能2分钟一发的射速。
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可惜一匹奔跑的战马在一分钟内能跑的距离相当可观,来得急开第二炮吗? 所以前装火炮的特点是射速慢,但威力大,轰城墙没有问题,可对付骑兵那是笑话。
红夷大炮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引起了明朝的重视,除了进口以外还大量仿制,但是明朝末期国力不济,无法铸造和进口更多造价昂贵的红夷大炮。但是红夷大炮以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教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1639一1642年,明清双方展开松锦大战,双方均使用了红夷大炮,明军在关内加紧造炮,清军把红夷炮用于大规模的野战和攻坚。清军仅松山一役,就调运了炮弹万颗,红夷炮37门,炸药万斤,到阵前备用。松锦战前,清军由于火炮量有限,质量低劣,攻城时,每每不下,因而攻坚战往往被视为畏途。松锦一降,清军再攻坚城,往往炸毁城墙近百米,这在以前明清战争史上是绝无先例的。明军对清军火炮的长足进展十分惊讶。如1639年明将樊成功口报:“达贼将松山25,26两日狠攻,城中拾得打进炮子601余个,俱重十余斤,目下南墙所装红夷炮37门。
松锦战后,明军关外火炮大多落人清军之手,只有驻守宁远的吴三桂部,尚存有十多门红夷大炮,而此时屯兵锦州的清军已拥有近百门红夷大炮。清人曾扬言:“将炮一百位摆作一派,凭它哪个城池,怎么当得起三四日狠攻?当时尚为明朝服务的著名西洋传教士兼军火专家汤若望惊呼道:“彼(指清军)之人壮马泼,箭利弓强,既已胜我多矣,且近来火器又足与我相当??孰意我之奇技,悉为彼有。”“目前火器所贵西洋大铣,则敌不但有,而今且广有之矣。这段话反映了汤若望的震惊,也说明了一个难以逆转的严酷的真情实况。
公元1642年,皇太极命汉八旗诸头领率所部炮匠到锦州铸神威大将军炮,1643年又派人赴锦州督造红夷炮,像这样一批批地遣官造炮,说明当时的锦州已成为清军火器的制造基地。今人黄一农认为:当时所铸成的35门铁心铜体的“神威大将军”火炮,其品质已达世界最高水平。此炮以铜铸之,前细后粗,长2.83米,隆起四道,重1950公斤,用药2.5公斤、铁子5公斤,安装在四轮炮车上,具有身管长、弹药量大的优点,是攻摧坚城的利器。清军于1644年人关后,农民军虽还能利用原有的不成规模的火炮和新制火炮与精于骑射、擅长野战和炮战的清军抗衡,但他们再也无法阻挡以先进的红夷炮群装备为主的清军。清顺治年间,出于镇压农民军和消灭南明抵抗政权的需要,火器生产的势头有增无减。清廷在北京设立炮厂、火药厂,由兵仗局统一管理,由此导致了清代第二次火器生产的高潮。
不能不说红夷大炮对中国火器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此后二百余年,清朝进行了大量的仿制,盛极一时,可说红夷大炮的式样已经成为军队火炮的制式,从而压制了其他先进火器的研制和装备。从整体上说,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实际上射程还不如明朝进口的那些红夷大炮,加之开花弹的失传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十九世纪中叶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对钢制火炮进行精加工,线膛炮和后装炮也开始装备军队;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新的发展;同时因化学的进步,苦味酸炸药、无烟火药和雷汞开始运用于军事,炮弹的威力成倍增长。反观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范铸炮,导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频频,内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准心照门不复存在,开花弹也失传,缺少科学知识兵勇的操炮技术比不上明朝!两百年前让明朝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红衣大炮本为西洋火器,明朝所用红衣大炮多为进口,虽然也有仿制但质量远逊于原品,既然明朝工匠自己都造不出好的红衣大炮又如何能帮后金造出更好的神武大炮,而后金在经济、科学、文化、工艺等方面全面落后于明朝,更不可能自己造出更好的大炮,因此后金所造大炮必然借助外力,而后金周围有能力制造超过红衣大炮的国家只有俄国,再看康熙年间皇帝亲征以一万清军对抗600俄军,得胜后不但释放了所有俄军俘虏并发还武器,而且在后来签订的条约中还做出了很大让步,将大片土地划给俄国人,实在不像凊军所为。两件事加在一起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年后金以北满的土地换取了俄国人在火器方面的支援,而当清朝在中原的统治稳固后,便将俄国人赶出了北满,只给了额尔古纳河以西的一块土地,这有点像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用600里土地欺骗楚王的翻版
原因是当时的大炮笨重,命中低,而且容易炸堂,所以不常使用。再者倭寇人数不多,灵活性高,还可以乘船跑,用大炮现实么?那就真成了“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大炮那时候还不够先进,精度,机动性不是很好。而且倭寇是小队行动,采取骚扰式攻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所以用大炮很难防御。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中国无法制造出远程大炮,但是由戚继光他们12个人一组配备各种攻防长短兵器,彼此相依,攻守互补,组成“鸳鸯阵”。而戚继光自己,每次指挥战斗,也总是亲临战阵。
因为每次倭寇都没出现在炮台附近,或者大炮射程之内,还有就是大炮过于笨重,不灵活,远不如东瀛的便携式铁炮
本文标题: 为什么戚继光以前,中国人很少用投石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426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吃开心果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希特勒早期为什么能上台执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