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道德经03章传达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 2022-07-02 20:01: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道德经》非常深奥,它到底讲述了怎样的价值观呢?《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者强,胜者强。在儒家思想和阳明心学中,这样一种...

如何评价道德经03章传达的价值观

《道德经》非常深奥,它到底讲述了怎样的价值观呢?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者强,胜者强。在儒家思想和阳明心学中,这样一种思想得到了强调,这就是所谓的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在更多的时间里冷静下来。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一段不被别人理解的历史。当他不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他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关起门来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独处。独处,思考自己的错误,思考自己犯的一些错误,改正这些缺点。一个人只有改正了这些错误,才能成功,也就是一个人在道路上找到方向,然后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到了某一点,自然就成功了。《道德经》中,知人之智有这样一句话:知人之智,知人之明,胜者强,胜者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当你了解别人时,你是明智的,但当你能了解自己时,你属于高明。能够战胜别人是强大的,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把这句话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很多人都说,治愈一个人的心理疾病是最难的。因为精神疾病,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这是问题的根源之一。如果我们有自己的缺点,那是最难纠正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如果把很多人和另一个人放在一起,让这个人去找别人的问题,他可以再往下数,他可以瞬间找到别人的一个缺点。如果让他发现自己的缺点,这个很难发现,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真的是深刻的道理。老子强调能理解和判断外人和外物的人,我们称之为拥有世间庸俗的智慧。

透过事物看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如何从自己身上发现缺点和错误?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才能看到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年轻成功是一件坏事?一个人年轻成功的时候,从不反思自己犯下的一些缺点。只有这个人足够受挫,足够失败,才能在这样的状态下冷静下来。所以,无论遇到挫折还是成功,无论年轻成功还是碌碌无为。我们都应该反思自己的缺点,找出我们应该纠正的地方。我们不能像圣人一样聪明,但我们至少不能犯一个基本错误。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外交来审视自己,认识生活的真实面目。如果一个人可以用武力打败别人,这个人是处于强势状态,但如果一个人可以打败自己,他才是真正的强者。我们不需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让自己战胜自己。一个人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真正获得胜利。

《道德经》是一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讲了天地万物的成因,人的处世之道,君主为政之道等等。
道德经讲述了老子的基本思想,即无为而治,自然界有自己存在的规律,没有必要的话不要轻易打破,会对人类发展不利。

如何评价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讲如何做人,做事,治国,平天下的哲理,语言朴实深刻,说理透彻,并不玄幻,只是由于时间久远,语言习惯差异大,而使后来的人理解错误,加之自庄子起,有意歪曲老子本义,至使道德经成了一本如同周易的玄学。例如道,原本是老子的一种发现,是对自然现象的发现,可从庄子开始就完全歪曲了老子道的含义。老子说,道是万物的母亲,我们就应该仔细想想,那万物的母亲是谁。是什么?就不会造成错误的结论。首先,我们可以想想,人和动物植物的母亲是什么?也就是说人和动物植物是怎么用产生的?不就是两性结合产生的吗?两性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两性结合产生万物,古人叫异相求,同不济。我们现在仔细想想,万物都不是这样生成的吗?老子把这种现象称为道,即万物生成存在之道。合于道就存在,违背道就消亡,这是不是真理?老子说道是无,无既无形,道不是一种有形的,即不是物质性的存在,是一种作用过程,老子发现的就是这种自然现象。后来的我们觉得你很神奇,实际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就是决定万物存在的那种自然现象,也可以说就是万物的生命。老子论道,并不是专论自然现象,而是为了论为人,做事,治国,平天下之理。所以老子引进了德这个述语。那么德又是什么呢?德是老子把道化生万物的那种作用人格化称为德,而且是大德,天下最高尚的品德,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叩无伪,不胡作非为,道化生万物却从不胡作非为,道化生万物,即无不为,因为什么都是道所为,无一例外,所以叫无不为。而到庄子那里无为就成了无所作为,四大皆空,无所事事,堕肢体,黜聪聪,完全歪曲了老子本义。
《道德经》,是一部指导人类走向终极美好未来的一部经典,内容包罗万象,严谨而互为阐释,任何脱离"以道释道"的理解和评析,都难免有所偏差。本人在37章的学悟中深有体会,"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里的"无德"是指没有取得德的效果,与今人的"没德"、"缺德"大相径庭。"上礼"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能使人有兴趣而"则攘臂而扔之"呢?愚悟以为,"上礼"如同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各正规宗教门派里的教义善诫,今人只有从"上礼"则攘臂而扔之开始,由感受约束到自觉行为修德,才能成就"圣人"。这样,人对信仰中的至尊之"神"由不自觉的布施到自觉的捐舍,才能释怀世俗的贿赂之嫌。
我觉得他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而且世间万物都在里面包含在里面,我觉得老子对人类的贡献特别的大。
洞悉了世间万物的所有东西,比任何的书都要厉害,我觉得是一部旷世之作。
《道德经》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庄严神圣,而且他就是包罗万象,世间万物都在里面。

道德经点评

随便点评一句道德经吧rn谢了
  虽然你只需要随便点评一句道德经就行了,我还是把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的内容和你解释一遍吧。

  第四十四章的原文是这样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段话的意译就是:名位和自身存在价值相比哪个值得爱惜?自身存在价值和身外财货相比哪个更重要?得到名位财货与丧失自身存在价值相比哪个有害?过分贪求名位必耗费大量心神,过多积藏财货必招致重大祸害。
  所以,知道适度的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度而止就不会招致危殆,知足知止则自身可长生久安,国家可长治久安。

  最后对于这一章的点评是:本章主要讲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老子提出:名与身相比,身与货相比,哪个重要?此处的“身”不仅指身体或生命,它还包括自身存在价值、人格尊严等含义。老子纵观古今,多少人在名利扰攘中丧失自我而成为外物(名利财货)的奴隶。他唤醒人们从外物的奴役中醒悟过来,找回自我,做一个真正的人。
  老子又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追求名位必大耗心神,大量积累财货必招致重大祸害。此乃警世之语。环顾世间,折腾于名利圈中,丧失自我而不能摆脱者,岂非大有人在。此即所谓“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此言正可为本句之注。
  此处说“甚爱”、“多藏”,是指过分的、贪得无厌的欲望,并非否定人的正常欲望。老子深知外物对人的生存之不可缺,所以他用比较之词来说明两者孰轻孰重,而不是绝对地拒斥外物。他只是告诫世人,追求外物要适度。适度,就是符合自然规律(即道的规律)。甚爱,多藏,是对外物的过度追求。过度追求,就是违背自然规律,不符合道的原则。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此为本章结语。老子告诫人们,要从过分醉心名利中醒悟过来,在名利面前要知足知止。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当时侯王公卿士大夫等统治阶层争权夺利、贪得无厌、相互倾轨的社会现实发出的质问和批判。这是哲人老子对当时人生、社会、政治的深入体察和反思之后得出的极具哲理之言,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一般人也是适用的。凡事皆有一个“度”,过犹不及,超过自然规律允许的“度”,必将以灾难和失败告终。在人们追逐名利的纷纷扰扰中,因不知足不知止而伤身害命者,岂非大有人在?在人类向自然界索取中,因不知足不知止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的灾难,岂非历历在目?
  知足知止,是针对人的欲望无限扩展说的。意思是要把欲望节制在一个适宜的程度上,即合于自然规律的范围内,并非要人消除合理欲求。至于有人把老子这句话理解为消极保守,不求进取,那是对老子原意的误解。
  知足知止,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是涉及个人与他人。个人呢与自然界的关系的问题。知道适度而足而止,不贪不争,则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两不相伤。
  老子的道德经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体悟的地方,以上这些仅是一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有句上善弱水.好像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你有多深,道德经就有多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 厉乡曲仁里人,字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其非常敬佩“文言文”。
老子塑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文》,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下面这部“《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见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后面附带《简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为参考。

道德经的作品赏析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道法自然”的法哲学思想内涵
一、“道”与“德”之内涵界定
1、“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命名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对于“道”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宜之称。
道的特性: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所以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里的“自然”字面解为自己如此,但是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2、“德”:“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儿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 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体论意义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无故资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见,“法”此处并非法令制度,而作动词“效法”之意。《道德经》第25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见,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规律达致“无为而无不为”之境。此处,“法”一词在句中作为动词,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无法则、法律之意。
当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则之意,即遵循社会常理、常识、常情,而这些既是“道”的引申义,从而也可作为世俗法律之根基与合理性之评判。
老子认为,“国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来成就,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在于道是根基、母体之所在。而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治理国家,也应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运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伦理、政策、规则等都应顺应道的发展规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古书一般没有标点与分段,所以后人在加注的时候,囿于不同的学识,从而对此句话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这种划分是由唐代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断句而成,他将“人”改为“王”而衔接上句国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约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谓“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谓之“德”。凡言人属者耳,其义云“法地地”如地之无私载。“法天天”,如天之无私覆。“法道道”,如道之无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例也。后之字者谬妄相传,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岂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无心,而亦可转相法乎?又况“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离决裂,义理疏远矣。高明也在《帛书老子校注》中认为,李说虽辨,而历代学者多弃之不用或谓“乃小儿牙牙学语”单词重叠,非老子之。虽说不词,但确为古之一说,况且如今尚有信从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谓人,地,天皆法于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虽谓“三生万物”不言而喻,生万物者当为“道”绝不会理解为生万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诂》中解释此四句说:“法地地”,是说以地之所以为地者,为法,地之所以为地,即地无私载;“法天天”,是说以天之所以为天者,为法,天之所以为天,即天无私覆;“法道道”,是说以道之所以为道者,为法。
道之所以为道者的特质,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为法,而不横加干预,亦即“无为”。这里“法”字有法则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无私载、谦卑无争为法,以天之无私藏为法,以道之自然为法,从而道与自然归一。
此处之法乃道之法,对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认为,此句表达了古人的系统论的观点, 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人、天、地、自然等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结构、整体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当然由王到地、天,最后到道、自然,叶海烟先生认为,这一层层递进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扩充为“归向”、“超越”的意蕴,而不止于“依循”、“效仿” 。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学意义
1、“道”与“法”的关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种特殊之物,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确定其名,以“道”相称。这种特殊之物有具体与抽象之分,道不仅指“道路”、“路程”、“途经”等,还指代“方法”、“技艺”、“事理”、“规则”、“常理”、“思想体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从具体之道层面而言。如第二十五节,“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畴之道,主要指老子将道对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为“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三是规则或常理层面之道。如第九节,“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层面之道。如第五十九节,“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上述四层关于“道”义的阐述中,第三层规则或常理层面之道与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对常理常识常情的一种规范化,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这种刚性规则得以实施。而作为规则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法层面的东西,或者道之规则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常理之道是社会生活之道,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是一种普遍认同的社会规律或习俗习惯,受到伦常关系的制约。
从这两个层面来说,道之规则与常理是法形成的环境与基础,法不过是以正式的形式规范化了的自然规律与常理,因此法与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法来源于道,且反过来要顺应道的运动。
2、“道法自然”思想异于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的。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即“道”,试图通过认知“道”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道”而生。这种“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自我循环。
总而言之,老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贵在“无为”“无事”等圣人之治,而圣人之治的手段并不是通过制定刑法等国家制度来对老百姓加以规制,圣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强制来推行其统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国者统治人民的工具,是统治者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与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的国家机器,老子认为这些法律制度以及国家机器的存在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措施,而这些有为措施又体现了统治者雄心、私欲、智慧等产生争战、贫富、盗贼等祸害的缘由的因素,往往滋扰人民按自然之道来生活,所以老子极力反对这些措施与法令制度。因此,从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结论,法需要顺应“道”与“德”的运动,效法自然之律,在辩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治理作用。 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讲究修辞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1、对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对偶句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3、比喻
《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养万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皆以婴儿喻道者的纯洁、天真、朴实无华。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4、设问和反问
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这些设问与反问,增加了语言波澜,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5、联珠
联珠又叫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把语言连续说下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语言精辟
《道德经》有些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现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现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现演变出“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现为“知足常乐”;“宠辱若惊”(十三章),现为“宠辱不惊”。 小国寡民
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以“小国寡民”为例
1、文学幻想与文学性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文字展示了一个具有理想色彩的世界:国家很小,人口很少,但是却和平幸福。从物质上来看,“什”表示“众”“杂”之意,“什伯之器”是说生活物资或物质生活资料十分丰富。“虽有舟舆”表示这里的交通和交通工具是较为发达的。食物、衣物、居所等一应俱全。从民众的素质上讲,这里的人们不贪生死却对死亡充满了敬意,心境淡泊宁静,虽“什伯之器”丰富也没有贪婪成性,“乐其俗”表明精神生活的充实,这说明人口素质很高。从国际形势上说,这里很和平,虽然他们都有武器资源,却“无所陈之”。这不是一个国家能决定的事,必须所有国家一致认可才能达到的境界。从国际交往上看,这里的人们交流都很单纯,因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交往反而显得不必要了。交流的减少带来的是世俗事务的减少,这使人的心灵从凡俗中解放出来,真正达到了为心灵而生活的层次。“所谓‘诗性的’含义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想象力’或者说是‘凭想象来创造’。”可见,老子构建的这个世界充满了诗性的魅力。
“小国寡民”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这种“乌托邦情怀”是一种单纯天真的梦想,充满了诗人一般的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老子营造的这个世界,极具文学幻想的特点。这种幻想从人的基本诉求出发,是人类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共同的渴望。《道德经》作为文学文本的重要价值就体现在它具有这样一种真切的人文关怀,而这也正是“文学性”在老子《道德经》中的体现。
2、“小国寡民”传达的复杂信息
浪漫情怀
《道德经》中说老子具有“浪漫情怀”是指一种不断流露并延续出来的温暖的感情,这种感情关乎作家所关心和在意的一切现实,同时也涵盖了作家所创造的世界,它能反映或是代表作家的理想、愿望、生活态度等。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老子从感性的角度对高尚情怀进行阐释,以水的物理特性作为切入点,将水拟人化,使之有了生命和情感意识,即使是以教化为目的,也让人感觉到一种脉脉的温情。浪漫主义具有深切地人文关怀,“真切地表达了人回归自我本然状态的向往,反映出人追寻本体终极关切的本真意蕴”。而形式手段的介入,会将这种情感态度的氛围加以扩大,更有益于审美接受。所以浪漫情怀的表达一般也都辅助有相对应的较为讲究的表现形式。
“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理念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幻想,通常都是作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或距离自己的理想太过遥远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虚构的一种行为。文学幻想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是无论作家如何表现,它都会有作家理念与思想的流露。
“小国寡民”传达的正是老子对“国家”这个感念的认知,体现的就是“理想国家”的理念。民众不过分看重自己的身体,不贪生,不贪财,安居重死,不会远离故土。虽然这里有兵器,但是没有战争。世俗的事务很少,结绳记事就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民众对衣食住行都十分满意,并衷心喜爱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相邻的国家很和平,彼此都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充满了平静生活的幸福感。这种美好的富足的生活,和人们淡泊的欲求,使民众不需要来往交易就能得到安逸和满足。
单纯来看“小国寡民”传达的“国家”理念就是,没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
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缺乏安定的生活就无法保证农业的正常进行,进而导致生活物资的缺乏。温饱无法保证的时代,“人”的意义就无法得到基本合理的对待和尊重。“小国寡民”恰好是这种现实的反面,是一个作家人文关怀的体现。
“小国寡民”:浪漫情怀与冷静理智
“小国寡民”作为文学幻想,具有诗性的浪漫情怀。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老子就是中国诗性文化的重要一环。从《道德经》中,也能感受到老子诗性的浪漫与诗性的理智。从文本本身看,首先,抒情性的表达。
老子对国家的形容从“衣食住行”几个基本的感性的方面进行描述,这样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原始美。回归自然的生活诉求,是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而老子形式上使用“使……使……”,“虽有……无所……虽有……无所……”反复的手法句式整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排比使得句子充满张力; 另外,三言、四言短句与七八言的长句相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富有歌唱性。其次,想象和创造本身就是一种诗性的智慧,它们具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与气质。“小国寡民”本身就是一种诗意化的创造和想象,老子对其意境氛围的营造也十分到位,使这种生活方式充满了柔和坚韧的吸引力。
老子并不是一个文字游戏者,所以读者还要跳出文本,从文本背后入手来看其文学性。说老子的冷静理智并不是政治家式的,而是诗人式的:他追求自由,主张守住自己的心灵净土。他认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做事要守住自己的心,不要太执着“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第六十四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心守住了才能进退自如自由自在。
老子在《道德经》中表示自己的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只有保持着一份清醒,才能做到“胜寒”、“胜热”,进退随心所欲,由自己的心决定自己的路,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强调守住自己的心和自由,从老子的角度说,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世界的美丑,保持纯洁的向往不失自我判断的能力,这是浪漫的前提。老子原本奉职于国家图书档案馆,近距离接触政治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是他的身份又让他对时事与政治无能为力。进入太深就会受伤害,随波逐流就会失去是非的判断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恰好来形容其心情:老子提倡“爱民治国”(第十章) ,他看到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主张要“民利百倍”(第十九章) 。但是,统治者是“盗夸”(第五十三章) ,他力不从心。这个世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 ,他看在眼里,心怀悲悯,于是创造了“小国寡民”的理想之境,在留下《道德经》之后出关而去,不复再见。
老子传达出的信息是复杂的,涵盖了作家个人的价值观、历史时局、情感理念等方面。真正的文学就是在小小一部作品中以文学的方式体现丰富的信息世界和世界的丰富信息,这也是《道德经》文学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道德经三十三章感悟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4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道德经03章传达的价值观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29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村架纯是女优吗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