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猛将是谁

发布时间: 2021-10-22 13:02: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明朝最出名的将军是谁呢?1367年11月,朱元璋下令出兵25万北伐。没有争议,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朱元璋麾下猛将众多,为什么任命徐...

明朝第一猛将是谁

明朝最出名的将军是谁呢?

1367年11月,朱元璋下令出兵25万北伐。

没有争议,徐达为征虏大将军。

朱元璋麾下猛将众多,为什么任命徐达为主帅呢?

朱元璋自己说的很好:徐达才是真正的大将之才,常遇春虽战功卓著,擅长具体作战但大局观较差。

徐达判断局势,提出正确的战略:先占领山东,斩断元军右臂,再打河南,封锁潼关阻挡元朝西北的元军,最后围攻大都所在的河北。

11月,徐达大军从江苏出发,首先对付盘踞鲁南的元将王宣、王信父子。

王宣、王信父子是狡诈的军阀,一面谎称向明军投降,一面四面调集主力顽抗。

徐达没有被他们迷惑,商店出兵杀死王宣,王信逃走。

第一战完胜。

王宣、王信父子的惨败后,鲁南其他元将闻风投降。

当月徐达攻入鲁中,同青州元将普颜不花决战。

普颜不花是元军少有的悍将之一,曾多次击败农民军。

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

在徐达猛攻下,普颜不花的上万大军,仅仅坚持了几日。

普颜不花被斩杀,俘虏就有1万人。

12月,徐达大军攻克济宁,元将陈秉逃走。击破元将多尔济,占领济南。

元惠帝见山东危机,紧急命令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救援。

这些将领畏惧徐达,纷纷按兵不动。

1368年3月,仅仅4个月内,徐达基本占领整个山东,俘虏元军3万多人。

攻打山东期间,徐达用兵得法,部队势如破竹,没有打过一场败仗。

平定山东以后,徐达立即闪击河南。

徐达大军锐不可当,迅速攻克重镇开封,元将李克彝弃城逃往洛阳,不敢迎战。

4月,徐达大军逼近洛阳,准备同河南最强军阀元将脱因帖木儿(王保保的弟弟)决战。

脱因帖木儿孤注一掷,集中5万大军,在洛水和徐达对决。

老辣的徐达迅速发现,脱因帖木儿布阵有漏洞,侧后军力空虚。

徐达果断抓住战机,命令常遇春立即从侧翼突破。

常遇春是一员猛将,亲自率领骑兵,冲入蒙古军队阵内。

当时历史记载,蒙古骑兵见有明军骑兵杀入,紧急使用主力围攻。

混战期间,常遇春数骑同20名蒙古骑兵遭遇。常遇春毫不示弱,一箭射倒蒙古军官,随后带着几个部下持长矛冲锋。

另外19个蒙古骑兵见常遇春他们如此勇敢,肝胆俱裂,急忙逃走。

将军如此勇敢,普通士兵自然勇气百倍,奋力砍杀。

面对明军的乘虚猛攻,元军很快阵脚大乱。士兵四散奔跑50里,骑兵践踏自己的步兵,死者不计其数。

眼见控制不住部下,脱因帖木儿慌忙带着亲兵逃到陕县。

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王保保的外祖父)无可奈何,开城投降。

河南境内的洛阳、开封两大重镇丢失,最大军阀脱因帖木儿惨败。

河南其它元军将领更无斗志,纷纷投降。

至此,仅仅3个月时间,河南大部被徐达攻占。

我认为是常玉春。常遇春号称常胜将军,为明朝建功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在很多小说中也有体现。
是戚继光。他是明朝军事家,是抗倭名将,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抗倭英雄,在明朝时期,倭国就一直侵犯中华民族的边境,戚继光是抗倭的重要人物。
袁崇焕。提起明末督师袁崇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正面形象。他在督师辽东的过程中,多次打退后金军队的进攻,并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胜利。而且在崇祯二年,还击退皇太极,解了“北京之围”。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哪位名将

徐达,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帅,开国将领之首。徐达也是朱元璋的发小兄弟,从小就与朱元璋有着兄弟般的情谊。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徐达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

至正二十七年,他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洪武元年,攻入大都,致使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评价徐达时说:“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寥寥数语却不难看出徐达在朱元璋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朱元璋心中,徐达征战沙场、战功赫赫,功绩堪称古今第一人,同时,徐达又文韬武略,是举世无双的全才。

徐达应该是明初最受欢迎的武将了,不仅朱元璋欣赏他,后世历史爱好者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还给了他“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之美誉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开国元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徐达出身农家。末年,徐达参加了领导的起义军,为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中大败。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旋即出任,与副将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生平事迹
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可真是不容易,出身贫寒,就连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都比朱元璋高,好歹刘邦当过泗水亭的亭长。朱元璋之所以能够逆袭成为皇帝,除了自身拥有雄才大略,还与麾下的猛将贤相是分不开的。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朱元璋的十大开国功臣:

10、冯胜

冯胜(?—1395),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定远(今属安微)人。曾大破陈友谅于石灰山,解安丰之围,取淮安,克平江(今江苏苏州)等,之后被升为右都督。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服纳哈出,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后因功高遭朱元璋猜忌,被赐死。

9、邓愈

邓愈(1337—1377),原名邓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微泗县)人。邓愈,16岁起领兵抗击元朝,1355年(至正十五年),率领所部万余人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邓愈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微当涂),集庆(今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任广兴翼元帅。洪武三年(1370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洪武十年(1377年),邓愈于寿春病逝,被追封为宁河王,谥武顺。

8、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小名保尔,朱元璋的外甥。19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亲军支援池州,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的军队,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明朝建立后,李文忠曾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被封为曹国公。

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被追封为岐阳王,谥"武靖"。

7、朱文正

朱文正(1336—1365),其父为朱元璋之兄朱兴隆(南昌王)。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著。

正是由于朱文正拖住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朱元璋才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与陈友谅的决战,最终在鄱阳湖消灭了陈友谅。从此,朱元璋在义军中一家独大。

朱文正后因不满朱元璋的封赏,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发现后软禁于桐城。不久后,郁郁而终。其八岁的儿子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

6、蓝玉

蓝玉(?—1393年),与胡惟庸是同乡,常遇春的妻弟,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微定远县)人。蓝玉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15万明军北征漠北元朝残余势力,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官僚体系,因此而名震天下。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诛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5、汤和

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等战役中,屡破元军,累功升任统军元帅。1357年(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次年,被朱元璋封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张国珍部。之后,又率军由海道入福州,俘虏了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

后来,汤和跟随徐达率军征讨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封为信国公。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高老还乡,朱元璋赐他府邸于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2年),汤和因病去世,他是明朝少数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4、刘伯温

刘基(1311—1365),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文成县)人,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大明王朝并尽力维持国家稳定。因此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事诸葛亮,后朝军事刘伯温”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刘伯温个人能力超群,不过由于朱元璋的打压,没有得到完全的施展。

3、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朱元璋建国过程的历次大战,常遇春几乎都是先锋官,军中号称常十万。后随徐达北伐灭元,破元大都、上都。

洪武二年病逝于军中,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

2、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微)人,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是明朝初年的文臣之首,也是明朝的第一任丞相。李善长善于国政,筹措军饷,裁决事务迅速。因此,朱元璋的后方非常的稳定,将吏顺从,居民安然,军饷充足。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李善长,就没有朱元璋稳定的后方。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被卷入胡惟庸案,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同被处死。这一年,李善长七十六岁。

1、徐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微凤阳)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1363年,徐达大败陈友谅,被朱元璋封为左相国。1367年,徐达率军消灭张士诚。同年,升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北伐中原,先后攻占了元大都、元上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建立后,徐达先后多次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徐达骁勇善战,善于治军,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明朝第一大功臣。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徐达。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帅,开国将领之首。徐达也是朱元璋的发小兄弟,从小就与朱元璋有着兄弟般的情谊。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徐达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他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洪武元年,攻入大都,致使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千古一帅徐达,功绩无人可及。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徐达,他是受封的第一人、也是待遇最好的。明朝开国的主要功臣有:徐达、李善长、常遇春、汤和、沐英、刘伯温等。

明朝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明朝上下三百年,徐达常遇春,到后来的袁崇焕,你觉得谁是最厉害的武将?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

戚继光在北方,最主要的功绩还是抵御蒙古人的侵袭。而当时长城之外面临的最主要敌人便是蒙古朵颜部首领董狐狸。就在万历元年,董狐狸曾闯入喜峰口,戚继光出兵,据说差点将董狐狸活捉。同年夏天,董狐狸再次入侵桃林,也被戚继光击退。他还修了长城,而且是明朝中后期最大规模的修筑,戚继光在修长城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可惜,常遇春只活到四十岁,就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当地村民为纪念常遇春智勇过人,还在大古岭下的在百丈潭侧建庙祭祀,当时称将军庙,庙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将军村。

我认为最厉害的武将应该是徐达,徐达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对战斗的预测能力也比较准确,还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我觉得是廉颇,廉颇和其他四位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率兵讨伐齐国,取得了胜利,他勇敢果断,抵御了秦国军队。
个人觉得明朝上下三百年最厉害的武将是徐达,因为他是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本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国明朝开国大将,而且能力也十分强,也是一位低调的大人物。

明朝第一开国大将到底是谁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这两位都很勇猛!!!谢谢



常遇春,明朝第一武将,一生未尝一败,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为他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却猝死在军中,只活了40岁,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感慨道: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可见武力非凡。那么不难看出朱元璋认为常遇春是明初开国第一武将。

谁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谁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我不知也……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当属李善长
字百室,汉族,安徽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作为“大总管”,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最势微的时候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成为前线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他是朱元璋登基典礼的“总导演”,是朱元璋大封功成时的“首席公卿”,还是朱元璋的亲家翁。朱元璋曾特赐他一方铁制的凭券,上面明写着可以免除他两次死刑、免除他儿子一次死刑的承诺,但最终难免灭族之灾,全家七十多多口被满门抄斩。《明朝那些事》中叙述了李善长与刘基两派势力势力的争斗过程,谓李善长表面上气量宏大,其实心胸狭窄,争强好胜。胡惟庸乃是由其推荐用于打倒刘基的一枚棋子,却也正因为这枚棋子招致杀身之祸。君者,虎也;千功不足以抵一过,自古皆然!

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可真是不容易,出身贫寒,就连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都比朱元璋高,好歹刘邦当过泗水亭的亭长。朱元璋之所以能够逆袭成为皇帝,除了自身拥有雄才大略,还与麾下的猛将贤相是分不开的。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朱元璋的十大开国功臣:

10、冯胜

冯胜(?—1395),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定远(今属安微)人。曾大破陈友谅于石灰山,解安丰之围,取淮安,克平江(今江苏苏州)等,之后被升为右都督。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服纳哈出,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后因功高遭朱元璋猜忌,被赐死。

9、邓愈

邓愈(1337—1377),原名邓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微泗县)人。邓愈,16岁起领兵抗击元朝,1355年(至正十五年),率领所部万余人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邓愈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微当涂),集庆(今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任广兴翼元帅。洪武三年(1370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洪武十年(1377年),邓愈于寿春病逝,被追封为宁河王,谥武顺。

8、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小名保尔,朱元璋的外甥。19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亲军支援池州,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的军队,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明朝建立后,李文忠曾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被封为曹国公。

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被追封为岐阳王,谥"武靖"。

7、朱文正

朱文正(1336—1365),其父为朱元璋之兄朱兴隆(南昌王)。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著。

正是由于朱文正拖住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朱元璋才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与陈友谅的决战,最终在鄱阳湖消灭了陈友谅。从此,朱元璋在义军中一家独大。

朱文正后因不满朱元璋的封赏,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发现后软禁于桐城。不久后,郁郁而终。其八岁的儿子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

6、蓝玉

蓝玉(?—1393年),与胡惟庸是同乡,常遇春的妻弟,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微定远县)人。蓝玉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15万明军北征漠北元朝残余势力,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官僚体系,因此而名震天下。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诛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5、汤和

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等战役中,屡破元军,累功升任统军元帅。1357年(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次年,被朱元璋封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张国珍部。之后,又率军由海道入福州,俘虏了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

后来,汤和跟随徐达率军征讨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封为信国公。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高老还乡,朱元璋赐他府邸于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2年),汤和因病去世,他是明朝少数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4、刘伯温

刘基(1311—1365),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文成县)人,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大明王朝并尽力维持国家稳定。因此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事诸葛亮,后朝军事刘伯温”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刘伯温个人能力超群,不过由于朱元璋的打压,没有得到完全的施展。

3、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朱元璋建国过程的历次大战,常遇春几乎都是先锋官,军中号称常十万。后随徐达北伐灭元,破元大都、上都。

洪武二年病逝于军中,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

2、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微)人,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是明朝初年的文臣之首,也是明朝的第一任丞相。李善长善于国政,筹措军饷,裁决事务迅速。因此,朱元璋的后方非常的稳定,将吏顺从,居民安然,军饷充足。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李善长,就没有朱元璋稳定的后方。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被卷入胡惟庸案,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同被处死。这一年,李善长七十六岁。

1、徐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微凤阳)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1363年,徐达大败陈友谅,被朱元璋封为左相国。1367年,徐达率军消灭张士诚。同年,升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北伐中原,先后攻占了元大都、元上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建立后,徐达先后多次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徐达骁勇善战,善于治军,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明朝第一大功臣。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被诛杀 实则自己惹祸上身 并非无缘无故

本文标题: 明朝第一猛将是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04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公元前秦国的动员能力是否完爆了二战时的美苏眼睛睁开对准看中午的太阳光能治愈近视眼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