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洁谈《道德经》第17章

发布时间: 2021-06-09 16:27: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道德经》第17章原文:太上,下(版本2: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

文洁谈《道德经》第17章

《道德经》第17章原文:

太上,下(版本2: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文洁解读:

本章进一步描述老子无为而治的圣人理念。

“太上,下(版本2: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此句描述了四种治理天下/国家的人的特点,从前到后效果越来越差。

版本1:“太上,下知有之”

这是老子首推的(无为而治的)治理模式。这种类型的领袖如同大道、天地、上古神仙。

人们仅仅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却不容易感受到他们的直接影响。用一句网络用语来描述,那就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领袖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可以勉强算接近,他们数量非常少,例如:伏羲、盘古、女蜗、神农、玉皇大帝。

版本2:“太上,不知有之”

“下“和“不”相差一个笔画。流传中可能会存在出错。“不知有之”则比“下之有之”更进一步,更接近道的作用。“不知有之”的领袖的治理是潜移默化的,人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相比于“下知有之”,“不知有之”可能更符合老子“无为而治”“功成身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理念。

“其次,亲而誉之”

第二类就比较常见了。他们治国有方,与老百姓亲近,深受爱戴。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黄帝、尧、舜、汉文帝、隋文帝、唐太宗、宋仁宗等等。

第三类也很多。他们同样能够治理好国家,但与第二类不同的是,他们靠的是严刑峻法,靠的是人们对他的畏惧。例如:秦始皇、成吉思汗、明太祖、斯大林等等。

第四类也很多。他们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留下一片骂名。很多亡国之君都属于此类。例如:夏桀、商纣王、周幽王、胡亥、隋炀帝、宋徽宗、刘禅(刘阿斗)、明武宗等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指君王(统治者)自身缺乏公信力,缺乏让臣民信任他的条件,就自然会有一些臣民不再信任他/支持他。引用魏征对唐太宗说的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悠兮其贵言。”

字面意思是“悠然自得一些,不要轻易说话。”作为君王,一言一行关系到千万人生死,故而古人常说“君无戏言”。这也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当然,放在这里绝不仅仅是指“少说话”。而是指——作为君王,尽量少做不必要的“干预”,少透支公信力。其反面例子就是经常推特刷存在感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思是:把事情办成就可以了,让老百姓觉得一切都很自然就最好不过了。

后记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以上的解读仅代表文洁的观点,并不代表作者(老子),仅供大家参考。

解读不同于翻译,目的是在过程中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而不是要求每一句都精准的表达原作者的意思。

扩展阅读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16章》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15章》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14章》

……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4章》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3章》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2章》

《我是汤文洁:文洁谈《道德经》第1章》

《汤文洁的专栏(更新中)》

《汤文洁:旧专栏文章入口(已停更)》

《知友整理:文洁文集》

本文标题: 文洁谈《道德经》第17章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28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左——汉字的字元·天文地理如何评价三星堆的新发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