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1-02-11 19:21: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本由[美]刘易斯·托马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一):2021读书笔记(读后感)250当听到“细胞”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在百度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精选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本由[美] 刘易斯·托马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一):2021读书笔记(读后感)2/50

  

当听到“细胞”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的话,会看到细胞等同于“生物学中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众多细胞组成的,但我们看不见也不能实际感受到它们。

那么反过来问,当听到“人类”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你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吗?相信自己是身体的主人,而流淌在你血液中的那许多细胞不过是为你所用吗?

可能大家很少会去想这些大而无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生存的位置。

这本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写的书,大致就在探讨细胞与人类、人类与整个地球的关系。身为生物医学方面的专家,作者托马斯以极其谦逊的态度、从极具想象力的角度,看待我们人类这种特殊的存在。

我们以为自己能控制身体,其实各个器官都有它们各自的运作机理,远比在有人出面干涉的时候要表现得好。表面来看,细胞们7*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来服务于我们;实质上,它们是借住于人体内在争取着自身的生存和进化。

想一想你生病的时候,你的免疫系统奋力反抗,甚至有点反应过度,使你持续高烧难受,于是你不得不去医院,靠药物来安抚或迷惑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免它们损害了身体里其他功能。

细胞们真的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吗?这样看来可能的确不是……

人与自然、与整个地球的关系,也可以类似地反向解读。曾经有人主张,基于人类强大的智能和对工具的灵活利用,人类一定是地球的主人。后来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变多,有人开始反省这种傲慢的态度,理智地检讨说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所有生物平等。实际上许多人类仍然感到高高在上,毕竟在地球上还无法证实另一个与我们智力和功能相当的物种。

这种口舌之战没多大意义,作者索性站到更远的地方,观察了一下整个地球。他大胆提出,也许我们人类正在被地球利用也说不准。或许,地球作为整体也像一颗细胞,也在谋求进化和扩张,我们被赋予了各种特殊的能力,只为了有一天,地球能把自己的基因散播到其他星球去。

大家可以仔细品一品,这种换位思考是不是非常有趣——你以为你赢了,其实只是对方让你觉得你赢了……

再回到医学方面,现代医学究竟对治病有多大作用,这是书中较少被提到的一个话题,但作者着墨不多表达的观点可以说非常精辟。

他认为医学技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被称为“非技术”,它们不涉及干预疾病的根本机制,所以无法治愈疾病,只是帮助病人感觉好一些。大部分治疗手段都属于这一类,而且它们占据如今大部分的医疗成本。

第二层面被称为“半吊子技术”,同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疾病,但可以从其他方面补偿疾病造成的功能缺失,延长病人的生命。比如用于癌症治疗的手术、放射和化疗技术。

第三层面才是真正的技术,能从根本上消灭疾病。它们数量有限,却非常高效,有时甚至随着疾病消失也被人们遗忘了。比如疫苗就是一种真正的医学技术。

说到这里,想起最近读的另一本让人长知识的医学科普读物《新药的故事》(梁贵柏 著),有一章讲抗癌药物,介绍了最新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针对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癌细胞本身。理论上来说,健康人体内也存在癌细胞,之所以没有恶化成癌症,是因为免疫系统正确识别并处理了它们。有些癌细胞非常狡猾,能够伪装自己躲过免疫系统侦察,结果发展成疾。那种新型“不抗癌”的癌症治疗方法,被称为肿瘤免疫疗法,则帮助补全人体免疫功能去对抗癌细胞。这应当也算一种真正的医学技术了。

总之,《细胞生命的礼赞》的作者用柔软生动的笔触,把按理来说很难懂的生物医学知识写成了有温度的散文,可读性很强。他在我眼中就像一位世间其他生物的代言人。

其中有这样一段让我读着忍俊不禁的话:

蚂蚁的确太像人类了,这真让人为难。它们会养真菌,像人类养家畜一样养蚜虫,组织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编织蚁会使用童工,会抱着幼虫往返穿梭,用幼虫吐出来的丝把树叶织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农场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以上。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萤灯读书】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二):把生物科学写成诗——一封观察者的礼札

  

见识城邦是我在中国偌大图书品牌中情有独钟的一家,我爱用森林来比喻中国的出版品牌,那么余以为见识城邦就如同在认知的平坦处通往见识的制高点的一块衔接的磐石,这座磐石横跨在无知的深渊之上,形成一种斜度并不算陡峭但需要付出一些向上的动力才能自然行走的攀登门槛,而克难登顶后,你会豁然开朗,发现自身的渺小与知识的广阔,看造化钟神秀,睹阴阳割昏晓。

正如品牌宣言“更新知识地图,拓展认知边界”所表达的,见识城邦出品的一系列人文社科作品大多聚焦于与读者密切相通却又具有距离感的领域,当非专业领域的读者阅读到这些作品时,第一感觉会是恐惧感与好奇心并重,一方面对自己陌生的专业性领域的理解能力存疑,另一方面又对这些生活中并不生僻的事物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其实,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见识城邦出品的图书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语言的通俗性与亲切感,哪怕再冷门的科目、再偏僻的领域,只要你认真阅读,都可以以一个舒服的节奏进行下去。

今天要提到的这本《细胞生命的礼赞》,便是最典型的令读者望而生畏却又耳目一新的专业性科普作品。初遇这本书,作为文科生的我同样不自信于可能够理解生物领域的知识,出于一种对于品牌的信赖和经验,还是选择了尝一尝这一只我认知地图外的螃蟹。

细胞生命的礼赞评价人数不足[美] 刘易斯·托马斯 / 2020 / 中信出版集团

平心而论,此书的专业性之强远远超出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认知范围,其内容的充实度、思想的前沿性、议论的深刻感是远非常见的科普类书籍所能比肩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书阅读难度的不可及。

这便是我想要讲到的,这本书与我而言(相信也是对于与我相似的普通读者来说)的最大的亮点:清晰的行文与诗意的语言。此书所述内容的专业与深度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作者笔下的文字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如论文一般“漫卷天书迷人眼,三言两语可入眠”,而是以一种如诗歌一般优美的笔调为我们生动叙说科学常识、观察现象、独到见解,在这种笔调下,似乎学术性的基调渐渐变弱,而散文、随笔式的沁人香气逐渐弥漫,如此,这一段阅读之旅变得愈加轻松愉快且收获渐丰。这种与众不同的体验真是令人称奇!

在这里,要介绍一下此书的作者,被我读后赞称为“生物学诗人”的刘易斯·托马斯。他是一位能够跨越科学和文学之间的鸿沟的医学家,在科学领域,他荣誉等身,先后担任数家知名医院的院长,在1971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文学方面,他自青年时期便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实习期间甚至无偿为杂志供稿。被誉为“英语随笔的最佳作者之一”。如此这般人物,能写出这部集专业深度与文学美感的作品,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这本书的诗意不仅在语言,更在内容。此书中收录的近30篇随笔,涵盖了作者对身体生理、生命现象、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甚至宇宙太空的考察与省思。除了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出的学术总结,更有诗人般天马行空的大胆猜测而提出的有趣又精彩的科学设想及理由,这些设想在今天读来仍未过时,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所谓的专家之言变得愈加随便与廉价,回顾经典,不得不钦佩在幽默诗意的语言与严谨慎重的观点背后,作者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亦不得不引起今日各专业领域做文章者之反思。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三):细胞生命的礼赞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把我的微观和宏观都扩大的了无数倍,帮我认识到微观的细胞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把宏观的宇宙浓缩成一个人类能理解的世界,外星球看起来那么遥远却也近在咫尺。这本书特别能拓宽我的思维上下限,让我们拿着望远镜观澜星空的时候不忘记自己的人类属性,让我拿着高倍显微镜看着细胞核的时候不遗忘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作者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叙事,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生物学知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觉又要拾掇起儿时科学家的梦想,去探究大自然的未来和未知宇宙的神秘。

1读这本书我很愉快

读一本书是和一个人对话,不论作者在什么状态之下讲他的故事,我们都可以平和而稳健的接收,不急不慢、一个一句的阅读下去。慢慢的,他讲完了故事或道理;渐渐的,我懂了他表达的情感。这种感觉,像吃到一碗非常香醇的大米饭,米饭早已下肚,香气久久不散。读《细胞生命的礼赞》的时候,我像吃到了一碗非常好吃的米饭,着急吃下去,又担心一会儿就吃完了;时不时的翻回去再读一遍,回味那种美好,让我身心愉悦。

2 关于微观世界

书中有大量优美而超越想象的类比,让一个高中生物不太出色的人也可以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唯美和精彩。通常、专业书都存在巨大的门槛,但是谁还没有一个生活常识呢;作者常常把微观世界的细胞核、染色体、DNA、ATP 等生物专业用语用日常大家都能见到的事物来类比,生动形象、语言幽默,让人很轻松的接受。微观世界也是一个世界,蚂蚁和蜜蜂的世界看似和我们千差万别,但如果你看了作者对大自然中微小生物的种种类比,也就明白了微观世界里也如人类一样:组织严密,精彩异常。

过去我从没有想过细胞核和内脏的这种古老器官拥有这么源远流长的故事,从古至今留下来的生物物种中,那些微观的细胞、细胞核、氨基酸、DNA 序列是否通过受精卵一代又代的传递到今天?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科技探索的是持续、永恒的可能性,那么人类身体里流淌的细胞核是如何把人的各种属性传递到今天的?这其中的奥秘,应该就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想要打开上帝之门的永恒动力吧。微观世界太唯美,我们无法和自己的细胞核对话,也无法和自己的肝脏对话,但我们却被我们的肝脏等器官控制着我们的生命。生命如此伟大,又何其神秘!

3 关于宏观世界

书中作者多次讲述到和外星人对话的比喻,让我对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有了一个新的认知。科幻世界永远是在寻找一种对等的均衡,如果用微观世界的显微镜来看,地球和其他星球也许就像我们养殖的颗盆栽。盆栽 1 中的微观世界(人类)总想要越过雷池想要和盆栽 2 中的微观世界(外星人)沟通和对话、了解、战争或和平。可是,这个逻辑的前提是用人类目前已知的思维模式来假设和推断的;如果我们用微观细胞核来假设或推论,或许这 2 个盆栽中的微观世界里的人类和外星人是一个种类的不同分支呢?或许,他们根本就永世不会相遇;也或许,他们就是 2 个品种的附属呢?毕竟,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叶绿素、阳光、水份能造就万千不同世界。

看懂了微观世界的一切,宏观世界也不过是如此好玩又有趣的事情了。我们总是幻想着外星人入侵、人类开发出新的星球……但其实蚂蚁或蜜蜂也都这样想过。我们思考的局限恰恰是无法摆脱在人类的视角本身,无法用蚂蚁的视角看到人类,也无法用人类的世界看到大象,更困难的是用大象的世界看到蚂蚁。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视角不停切换,思维不断的变化,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扩大成了人类世界、微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通过分层的方式,我们还应该看到人体内的细胞核的世界。

4关于死亡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按照一般的认知,人类要么主动接受,要么被动接受,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本书中对死亡做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死亡是人的死亡,并不是细胞的死亡。如果细胞不死亡,人为什么要死亡?这其中的宏观死亡和微观细胞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解密的可能性呢?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所有的细胞都正常运行,人类就可以不死亡了?所有的癌症都是在增长细胞核管理失控的情况下侵占了人体内的核心资源而导致暴毙,如果我们能把癌症细胞都交给一个合理的细胞核长官来管理,他遵纪守法永不逾越雷池半步,我们的癌症细胞是不是会被正常的细胞接纳并按部就班的持续工作下去呢?

人类很难见到大面积的死亡物体,大自然的万物却每天都在出现死亡。关于死亡,我们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到太多情感;如果从生物学角度的微观视角来看,死亡是某些细胞组成的器官组织不再按部就班的工作了,她们要么是资源枯竭无法存活,要么是自我迭代无法进化失败;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这些资源枯竭的原因并及时补充,我们的宏观生命是否可以持续不断的跟进呢?大自然是充满神奇的,敬畏之心时刻谨记。

5关于思维

这是一本非常优美的科普读物,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普及效果。比这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未局限在生物学的世界里无法看到宇宙的全貌;相反,整本书中对微观世界的精彩讲解,对宏观世界的形象比喻,对人类的种种行为进行了相当有趣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全书的精彩来自于用宏观世界的伟大和微观世界的神秘相结合的思维,来解释人类社会的种种行为、发明、趋势或未来,把生活中日常遇到的问题用生物学、天文学的视角充分解读,放大了看是宇宙的宏大世界,缩小了看是微小生命的致敬。在这一大一下中间的是人类的困惑、不解、发展探讨和想象力。

这本书扩大了我的宏观世界观,也速缩小了我的微观世界观;从未体验过用细胞核的视角看到我的生命,也从未用浩瀚宇宙的视角看到我的未来;这样放大缩小的来看待我自己,像接收了 X 光检测一样——全面、透彻、清晰而无死角的把我的所有困惑放到到这个思维模式中去甄别,哪些是困惑,哪些是幻想。

6小结

我很喜欢这本书,读起来身心愉悦;读完之后久久无法释怀,人生真是无处不精彩;生物世界太美,宇宙世界太大,还是人类世界刚刚好。

读这本书很享受,每一个字像沐浴的春风;环绕其间,嘴角不自然的上扬。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四):《细胞生命的礼赞》推荐序(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1913—1993)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能跨越科学和文学之间鸿沟的医学家。他把自己对科学、医学、健康、疾病的深刻见解,与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思考结合起来,以清晰、优美和诙谐的笔调,发表了一系列医学人文随笔,得到广泛好评,后来编辑为《细胞生命的礼赞》(The Livesofa Cell)、《水母与蜗牛》(The Medusaandthe Snail)以及《最年轻的科学》(The Youngest Science)等,都成了畅销书,其中《细胞生命的礼赞》多次印刷出版,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并于1974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刘易斯·托马斯1913年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曾是护士,住所也兼诊所。因此,托马斯从小就对家庭医生的疾病诊疗耳濡目染。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观察到美国医学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从他父亲作为家庭医生主要给病人以安慰,但实际上对许多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到他所经历的抗生素革命,再到器官移植、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的突破等。不过,在托马斯看来,20世纪医学实践中的巨大变化并不都是有利于病人的,他对医生们越来越专注疾病、远离病人感到忧虑。这个担忧也在他的随笔中充分地表达出来。

托马斯15岁时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入学之初,成绩平平,但对幽默诗歌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常有作品发表。大学后两年,托马斯学习兴趣激增,从文学转向医学。

1933年,他考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立志做一名医学家。当时医学正在发生急剧的转变,化学药物、维生素、激素显著地提升了临床医学治疗水平,医学实验室研究的兴起将临床诊疗从以经验为主转化为依赖科学的检测。1941年,他完成了在哥伦比亚长老会医学中心的神经科住院医师实习,并成了获得该院神经病学梯尔尼(Tilney)奖学金的第一人,去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一年。1942年,托马斯应招进入海军医学研究机构并被派往太平洋诸岛进行医学研究,其中一项任务是设法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的病人体内分离出病毒。战争结束后,他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和风湿热研究,并对免疫防御机制产生兴趣。1948年,托马斯到杜兰大学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

1950年,他转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进行风湿热研究。1954年,他出任纽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并在随后的15年里将免疫学从一门基础医学学科转变为临床专科。鉴于他出色的能力,他还担任了贝尔维尤医学中心主任,不久成为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院长。1969年他来到耶鲁大学继续研究支原体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快又被任命为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1973年,托马斯应邀出任国际著名癌症研究中心——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院长。1961年,托马斯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71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虽然托马斯具有医生、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以及行政管理者的多重身份,但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却是他优美的医学人文随笔。他的文章或深入浅出地揭示生物学的奥秘,或娓娓动听地讲述现代医学的变迁,或幽默睿智地谈论病痛与生死。他被誉为“多才多艺的散文大师”,是当代“英语随笔的最佳作者之一”。

当托马斯在波士顿市立医院临床实习时就开始给《大西洋月刊》写诗,以弥补微薄的收入。但真正激发起他创作热情的是应邀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有关生命科学与医学的随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当今国际医学界的“顶级期刊”,不过作为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它追求的不仅是执医学期刊之牛耳,而且也应彰显医界精英的文化品质,因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除了发表学术研究前沿成果之外,也从医学界的立场发表有关时事政论、医学历史以及医学伦理法律的评述,还刊登睿智幽默的诗歌、小品文、随笔等。1971年,托马斯在耶鲁大学医学院任病理学系主任时,他的朋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编辑弗朗茨·英格尔芬格(Franz Ingelfinger)邀请他每月为杂志写一篇随笔,约1000字,占期刊的一页,但没有稿酬,不过杂志方也不会编辑修改他的作品。

英格尔芬格邀请的起因是他读了托马斯在一个炎症讨论会上的主旨发言。一般而言,专题学术讨论会的气氛比较沉闷,作为开场发言,托马斯以幽默的方式讲了自己对炎症的理解:炎症不单纯是身体的防御机制,也是身体给自己造成的一种不自在。当炎症出现时,各种防御机制可能出现互不相容的局面,造成的结果常常是对宿主的损伤大于对入侵者的杀灭,这是一次生物学上的事故,如同在一个桥上,事故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都撞到了一起。

英格尔芬格读了这个演讲稿后觉得不错,于是打电话给托马斯,让他为杂志写稿。托马斯为杂志写的第一篇随笔就是《细胞生命的礼赞》,随后每月一篇,一连写了六篇。托马斯本打算就此罢手,让英格尔芬格请其他人再写点别的东西。英格尔芬格回电话说文章反响很好,让他继续。几年中,托马斯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大多是医生和医学生,他们对文章赞不绝口,还有一位读者建议应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这使得托马斯大受鼓舞。不久后,确有出版社前来洽谈出版事宜,托马斯后来选定了维京出版社,因为该社同意按原样出版,不需要作者再加工。托马斯选择他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随笔的标题作为书名《细胞生命的礼赞》。该书出版后得到了普遍好评,并成为持续多年的畅销书。

托马斯经常阅读蒙田的作品,喜爱蒙田的随笔风格。不过,与蒙田时常讽刺医学、挖苦医生不同的是,托马斯比较理性地议论现代医学的成就与问题,警惕人类的傲慢,关注医学技术带来的风险,批评人类对医学不切实际的期望,更睿智地审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托马斯随笔的主题,通常以科学为基础,将身体、生命现象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甚至宇宙整体中来考察、省思、冥想。他相信自然本质上是善良的,人类天生就是利他主义和诚实的,地球上的物种之间是共生合作的,所有的生命都在相互协作,相互依存。他认为音乐是星际交流的最好介质,并主张用巴赫的作品代表人类一遍又一遍地传向太空。托马斯在论述他喜欢的疾病理论时说,疾病往往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种有缺陷的反应,而不是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在晚年,托马斯尤其关注死亡问题。他指出,尽管我们在理解生物学的某些深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们仍然和我们最遥远的祖先一样,对死亡有着最纠结和逃避的态度。在谈到死亡时,托马斯认为“真的没有死亡的痛苦这回事。我很确定,在死亡的那一刻,疼痛就被切断了。当身体知道它要走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事情。内啡肽是由下丘脑和脑下垂体的细胞释放的,它们附着在负责感受疼痛的细胞上”。

1993年12月3日,托马斯因患一种类似淋巴癌的疾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在曼哈顿的纽约医院去世,享年80岁。托马斯被誉为科学诗人。《细胞生命的礼赞》展示了托马斯既具有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又富有诗人的机智与典雅;既反映出作者天生的乐观主义,又呈现出其对现实的幽默与讽刺。他留下的科学人文或医学人文作品,依然会促使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

张大庆

北京大学教授

2020年5月20日

细胞生命的礼赞暂无评分[美] 刘易斯·托马斯 / 2020 / 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标题: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1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重新发现日本的读后感大全《青谷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