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无聊》是一本由[加]马克·金维尔著作,未读·思想家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解剖无聊》读后感(一):读后感这书。。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啊。。我以为可以帮我更好的反思人怎么面对生活中不可
《解剖无聊》是一本由[加]马克·金维尔著作,未读·思想家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剖无聊》读后感(一):读后感
这书。。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啊。。我以为可以帮我更好的反思人怎么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无聊,怎么去给生活注入激情。结果讲了一通社会和政治。。。
作者好像对川普同志有点意见呢(手动狗头),花了很多篇幅谈当下"界面"上瘾的情况。我看得有点烦,也就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被电子设备深深影响导致上瘾也好隐私泄露,不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么。
对信息的上瘾情况我个人还好,在努力控制吧,主要还是减少信息摄入。太多的信息真的overwhelming,导致焦虑,也确实上瘾,将头埋在这信息世界的沙子里。
地铁上看的断断续续,也不是很有连贯性,而且一堆形而上学的玩意儿当真看得我头疼。每一章开头的名人名言倒是还有点意思,需要短小精悍,这被电子世界腐化的脑子已经读不了长文了orz
《解剖无聊》读后感(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
读完《解剖无聊》by马克·金维尔
“后资本主义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
作者将后资本主义时代人们沉迷于界面、手指不断划过屏幕等行为称为新自由主义无聊,直接造成人们的社会焦虑与精神焦虑,这样的绝望是对内心安宁和归属感的无能为力。他从政治、文化、科技和意识形态层面进行宏观批判,即造成现代人们这种“集体无聊”的是注意力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身处其中的我们无法避免受其影响。而这一宏观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无聊让自己丧失自我,丧失了哲学思考(因为无聊是哲学的源泉)变成了一个可被分割的个体,我们的理性是虚无的,因为真理总取决于诠释(我并不赞同这一相对主义)。而更令人绝望的结论是:结束无聊的唯一方法就是死亡。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保有一个完整的自我呢?
作者在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无聊共处在无聊中等待,爱自己、活在当下,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解剖无聊》读后感(三):似懂非懂
作者旁征博引,迷迷糊糊看了两遍还是觉得似懂非懂,大致总结一下吧:
1. 由于真理的缺失,导致了本质上的绝望空虚,以及随之而来的无聊。
2. 高科技企业没有任何动力保护用户的隐私,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利用用户的无聊获取最大利益,因此使用各种设计将用户牢牢绑定在“界面”之上。(google所谓的“不作恶”信条何等的天真脆弱,以及虚伪)。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矫正架”,然而此类措施多么容易成为强权的借口,大家都很清楚…
3. 每当我们感觉到无聊的一点点苗头,或者仅仅为了“预防”无聊,就会寄希望于界面来逃避无聊。但是深陷于界面的无止尽的滑动点击中,我们却越来越狂躁,得到满足后回复空虚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会陷入对于欲望的渴望:为什么面对整个互联网的资源,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界面上寻找欲望的同时,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真正欲望,思考/实现它太劳累太痛苦(甚至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逃避到看似甜美的界面中。界面允诺了一些看似甜美轻巧唾手可得的替代品,但是我们吞咽得越多便越心知肚明:这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在这里点击滑动的同时明明可以去采取真正的行动。
5.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直面无聊,不要试图逃避。直面无聊就是直面自我,思考、分析、行动,去追求自己的真正欲望,才是对抗无聊的最终方式。过程当然痛苦,但比起界面虚假承诺带来的无尽空虚,我们终究只能直面自我。
《解剖无聊》读后感(四):无聊至死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本书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多少有点超前的意思。 我当然不是说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感到无聊,恰恰相反,生活中的无聊时刻同样堆积于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同为低福利如斯的东亚社畜,惶惶琐事,点点温凉早已挤满了生活的大半时空,也许我们并不觉得生活有多充实,但的确没有“无聊”的时间与精力。于是自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经由海德格尔直至阿多诺所反思省觉的“哲学之源泉”已成为我们心向往之而不可得的生活方式。 然而,真正读罢此书,我不由惊异于自己对自身无聊生活的不自知。是的,尽管我每天“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但我的生活的确充斥着无聊,而且无聊着的不止我个人,还有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无聊这一点上我们并不输于邻国的“平成废柴”,甚且过之,所区别者,不过是形式上的不同。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无聊?想当年为孔夫子所憎恶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便是无聊。于是无聊生于自我意识的遮蔽乃至丧失,不论那遮蔽物是“996”式的加班还是脑残的娱乐节目。生而为人,以创造价值为生命之终极目标,而其价值又以自我为纯粹的标准判断。世故人生实践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绝对的自我世界,于是我们需要权力或金钱。说得更绝对些,自我以外,皆是虚妄。然而个体最大价值的醒觉并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所谓无聊便自上而下地产生并传播开来。任人融入一片群体的虚妄中随波浮沦,无所用心于自我。 有鉴于此,马克·金维尔于是尽量含蓄地指出,真正使我们陷于无聊的,正是资本与权力的合谋,假以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全方位360度无死角地零切碎割着每一社会个体的自我时空,通过将工作与消费之手段混淆为生活目标,从而颠倒着我们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不错,无聊并非个人之事,更非阶层出身或什么原生家庭之过,其实质正是自上而下的社会罪恶。 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资本与权力、娱乐与工作乃至私人生活紧密相连,共同织就罗网,日益困扰着我们,化为微信群里发不完的工作通知,化为填不尽的电子表格,化为不断泄露的个人信息……于是我们赤裸柔弱地置身于茫茫虚幻之中,承受着实实在在的压迫。 而新一代觉醒的卢德主义者们的处境似比他们的工业时代前辈更加艰难。抵抗之无用,战斗之无对象,个人的困境更深刻地反映了网络时代的强力意志。 我们终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忙碌与手机中无聊至死,而作者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或许这一困境本就无法根本解决,或许存在着根本解决的办法但作者不便说出。无论如何,我们在茫茫无聊的间隙,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解剖无聊》读后感(五):无聊的美丽人生
当今的世代,灿烂如斯的人生,种种际遇,欢喜悲伤,虽强辩自由意志的强大,却全然囿于“平台”所定下的规则,被约束得服服帖帖。
于是,无聊便开始探头探脑。
对万物本质的探寻遇上世事幻灭的真相,对人生意义的追索面临存在主义的质问。
或许,西西弗才是新时代真正的智者吧。
我成了一具僵尸、一只幽灵,被巨大的科技与资本的牢笼束缚,并据称是为了我的舒适和愉悦。可是啊,可是……在这里,我无法找到自我。
——《解剖无聊》
抑郁的罪魁祸首,不是痛彻心扉的悲伤,而是笼罩一切的无聊。
本书的英文名为Wish I Were Here,惟愿我在这里。
而无聊的世界中,自我是不存在的。
抖音上音乐激昂,朋友圈自拍点赞,豆瓣上抱团取暖,一如本书中那组以无聊做主题的明信片,是美丽新世界的写照,炙热喧嚣的表象之下,荒无人烟。
机场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我们离它而去。
——《解剖无聊》
《加州旅馆》大都被用来练吉他,歌曲的深层哲学意义又有几个人会去探寻?
叔本华将人生比作肥皂泡,阳光下七彩绚烂,不断飞升,却终究破碎。而这恰恰是生命之美。
夏花存在的意义,便是化作春泥。
你是否曾对自己感到厌倦,以至于真真切切感到恐惧?
——乔纳森·迪伊,《一千次原谅》
人类孱弱的意志力vs世界无所不在的成瘾机制。
能够导致成瘾的,何止烟酒毒品咖啡茶?手机、闹钟、爱情、金钱、地位、平权……
而且,就我身边的例子来看,似乎翻译也会上瘾。
呵呵。
这真是一篇无聊的书评。
《解剖无聊》读后感(六):我知道怎么回事了,但不知道怎么办
这本书信息量有点大,我想我需要整理下思路来帮助自己理解。
作者的论述逻辑似乎是这样的:我们都会无聊,于是寻求(多为规避)应对无聊之法,不幸落入“界面”(作者的定义很具启发)和注意力经济的陷阱,得到的只是商品化的自我、破碎的自我,因而更加无聊。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从对无聊的理解(哲学思考)、应对意愿(直面)和应对方式(“界面”需要有所改变)几个方面来逃脱这个看似恶性的循环。
下面是一些零碎的想法或困惑。
关于对无聊的理解
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海德格尔对无聊的三层分类: 1)错过一趟火车得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坐上下一趟; 2)挨过一次看似过程愉快但事后回味又感到无聊的聚会; 3)哲学层面的无聊,“刺激的终止意味着对时间存在本身深感不安”,海德格尔指出,这种空虚“使一切事物举足轻重也好,微不足道也罢,都没有区别了”。
印象深刻也许是因为最近正好和朋友探讨第二种无聊,我起初认为这是我们这类社交耗能者的透露自私和功利之心的抱怨,因为我们总是会在这样的聚会中耗去大量的心理能量,渴望“付出获得更多回报”(比如更深刻的交流、灵魂的碰撞等);但往往拖着疲惫的身躯失落而归,心理空落落的,想着下次不去了,但下次还是抱着希望前往——毕竟人渴望在人群中得到认同。
当然,书中讨论比较多的是第三种。第三种无聊在我的个人经验里比较稀罕——从很多年前我就渴望能体会这样的无聊时光,但它要么几乎没有到来过,要么如果它曾经出现过但我未曾真正意义上被“无聊”到。动因并不是基于哲学的思考,而是本能地感到现实的生活里不断被外部事件和内在欲望驱赶感到疲惫、渴望暂停片刻的愿望但又无法自行解除这些驱动力的矛盾,继而引发的自然渴望吧!书中提到的一重观点:这样的无聊是创造性的,是进一步哲学思考的前提、反思的起点等——总之是有正面意义的,读到这里是很有共鸣的,至少和我的希冀是吻合的,希望事情确实如此、希望真的有天来临我能转化它。
罗素说:适度无聊乃幸福生活之必需。
关于直面无聊
看书的过程中我时常好奇书中被翻译为“无聊”的原文用的是什么英文单词,同样的困惑也存在于作者对其他哲学家等的引用。一开始我的对本书要探讨的“无聊”是理解得较为狭窄的,但随着书的线性展开,我渐渐发现,不是那么简单——书里的“无聊”,很多时候似乎更像“空虚”,像一种“无自我”的状态,而书中频繁提到的刷手机等“消费自我”也让我联想到其他书中所用的“异化”概念——人们心甘情愿地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人们心有不甘地但又心甘情愿地做着一些事情。
原作的书名叫《Wish I Were Here》,是什么意思呢?读完也没有理解。
“界面”是否可以有所改变?
在书的最后,作者提了很多思路性方案,来让“界面”这种东西(因为它目前是最常见、最主流的应对无聊之法)减少上瘾性、不至于进一步破坏我们的完整自我。他建议监管的手段(好比政府对烟酒的监管),他倡议设计道德(呼吁界面的设计者们有所道德上的价值追求),当然也建议我们作为个体意识到这些、去直面自己的无聊时刻。
可能多少和我自己是界面的“业内人士”有关,看完这三种建议的感受是确凿的无力感,我认为这些建议都非常理想主义、很不现实。怎么可能指望那些信息流 app 控制自己推荐内容的数量呢?能够限制它们的只有他们的内容数量和算力,而这两者都在爆炸式的泛滥、上升。可能相对现实的,还是把责任归结到个体头上。
不过,个体也分两种,一种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聊,一种是没有、他们只有混沌模糊的感受。我相信后者是大多数,前者少之又少。这令我想到书的封面上所画的红药丸和蓝药丸,你想要吃哪个?选择吃了红药丸的,你可曾后悔?你是否可以担起对自己的责任,照顾好自己的“自我”……
《解剖无聊》读后感(七):谁的人生不无聊?
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却让我们不出门便知千里事,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我们每天刷着手机感觉很充实,却在放下手机的那刻感觉到了巨大的空虚,我们感受不到活下去的理由,那么多的年轻人为此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刻感受过无聊烦透了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仿佛是难以启齿的,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的的表现,我们害怕它,拒绝它,可是无聊一旦袭来,我们害怕无处可逃。
现在的人都养成了手机依赖症,我们没事不停地翻着朋友圈,刷着抖音,打着游戏,仿佛眼睛离开了手机,无聊便会悄然而至,可是越无聊,我们越拼命地刷手机。
现实生活好像就是一个无聊的世界,我们都甘愿沉浸在手机那头的世界。成年人,小孩,老人无一不低头刷着手机。感情的联络,工作的业务,闲暇的娱乐,手机似乎都可以包办。我们很忙,忙到没有一分钟的时间可以抬头看看眼前的世界,我们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碎片化的信息,所以亲子时光,亲友团聚,夫妻交流都算不得什么。
在丧葬典礼上,儿子忙到没有时间来缅怀父亲,因为忙着拍丧葬典礼的视频。
一对年轻的父母忙着打手游,而误把滚烫的奶粉喂给不足周岁的婴儿。
这是个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疯狂地时代,人们迷失在一大堆数据推送中。过度的信息资讯,刺激影响着人类的大脑,也分裂着自我,透支着我们的精力。我们被巨大的科技与资本的牢笼束缚。
马克.金维尔在《解剖无聊》中说道,社交媒体及其他线上机构利用铺天盖地的娱乐内容和连接通信服务获取我们的关注。我们都是在贯行注意力经济,这种怪异的经济现象让我们蚕食自己,并以欲求和关注度,把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无薪员工,替那些看似免费实则依赖广告公司生存的平台卖力。我们付出的是自己的个性、自由及幸福。
我们似乎再也不用感到无聊了,但其实正是因为无聊我们才更加沉迷网络,选择刷屏来消耗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生命。
因为在潜意识里,无聊是受批判的,我们害怕、躲避无聊。
弗洛姆认为,无聊是人每天都要经历的遭遇,人若久困无聊,便是身处地狱。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说道,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无聊”绝不是一种可以轻视的罪恶,它最终刻画了绝望真正的面容。
无聊,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矛盾的欲望形式,会导致人们无法做出任何带有目的性的或快乐的行动。无聊所传递出的炼狱般的感觉和真正的绝望,是平淡乏味的环境造成的。
我们在各种欲望中辗转,却无法满足于其中任何一个,总是欲求不满,哲学从无聊中生发。
叔本华、克儿凯郭尔、海德格尔那些对无聊见解最为深刻的哲学家,一直努力地在永恒的形而上学真理版图中为无聊谋求一席之地。
研究无聊,并不能解决我们关于欲望以及欲望混乱的问题。只有当死后没有一丝欲望时,问题才能解决。所以我们应直面面对无聊,而不是与无聊作斗争,指望击退它、战胜它,而是带着些许敬畏,响应它缓慢而持久、耗人心力的召唤。
至少让我们设想一下搭上“意义慢妈”的可能性,而不是被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所覆盖。
马克.金维尔在书中指出,我们的欲望可以转化为各种新奇自由的形式。我们可以自在漫游,不迷失,不无聊,还能敞开心扉去体验生活。我们的大脑不用再去想压力和拼搏,我们在内心深处寻求平静。在那里,我们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完成的计划,没有各种自相矛盾,交互缠结的对欲望无谓的渴求。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等待,停止刷手机屏,停下来,细想、思忖、反省,逃离那些疯狂的消费浪潮中,逃离新自由主义无聊,转变为哲学上的无聊,虽然会再次陷入无聊,但这意味着,我们会知道如何与自我相处,这是活着的时刻,一如既往,活在此刻、当下、现在,仅此而已。
《解剖无聊》读后感(八):作为一种现代病的无聊
人类是唯一一种会感到无聊的动物,原因也很简单:只有人类才会感到不满,才会追寻自己生活的意义,而“无聊”表面上看是无所事事,实际上说到底是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提不起兴致,因而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事物上面,因为看起来没有什么事是值得去做的。
毫无疑问,不同时代的人都可能会在某一刻感到无聊,但同样真实的是:直到现代社会,这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战后初期就已发现,恰是在那些基本需求似乎无一不被满足了的富裕社会,出现了“生存空虚”,因为人们在温饱得到解决之后,却“没有实现意义意志”——换言之,这是一种“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价值拷问。他在其名著《无意义生活之痛苦》中指出,“与动物相反,没有什么本能的东西告诉人必须做什么;而且与昔日的人相反,也不再有什么传统的东西告诉今天的人们应该做什么”,其结果是,“与传统的脱离,必然增加无意义感”。
不论好坏,这就是现代人的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剖无聊”这个话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无聊”,相反,马克·金维尔作为哲学教授和社会评论家,正是想要由此切入来窥见当代发达社会的某些根本症结,就像他在书中说的,“无聊或许是当代人生活的基本特征,因为它标志着自我因如何得到满足而困惑的状态”。如果要说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地方,或许倒可以说,像这样重大的问题,居然直到现在才有人系统地反思——可能“无聊”这个话题因为看起来无聊而太容易被人忽视了。
在西方文化的脉络中,“无聊”最初的含义与现在迥然不同:在中世纪的基督教语境下,那是指一种“略带罪恶感又什么都不想做的长期绝望状态”,而当今所理解的“无聊”的确是现代化的产物,英语中bore一词直到1766年才具有“无聊的状态,无精打采的厌倦发作”的意味,甚至有评论家宣称,在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时代之前,没有无聊这种东西。在此值得补充的是,这可能是多重因素的结合:更多人在生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寻意义;正因个人面临着空前丰富的选择,所以反而陷入无所适从,因为无聊正是注意力无法集中;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给现代人施加了密集的刺激,正如习惯了城市里的光怪陆离,会觉得乡村生活平淡无聊,但从小在乡村长大的人却未必这么觉得。
这也是理解这种心理状态的一个关键点:“无聊”从来都是一种主观感受,取决于对谁而言。一个人乐在其中的事,在另一个不感兴趣的人看来,很可能觉得非常无聊。如果没有丰富刺激的现代文化衬托,你可能也并不会觉得日常生活枯燥、单调、乏味。这很自然地促使现代人萌生一种对日常生活的不满,“相信过去比现在色彩斑斓,异域风情的地方比家乡更吸引人”,而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特征。当然,这种不满和向往本身就催生了种种现代产业,让你能在虚拟空间得以逃避现实,排遣无聊的生活。
在积极的意义上,这种难以忍受无聊的心理冲动可以爆发出创造性。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名言的历史学家克罗齐原本是个业余爱好者,他把研究历史当作是避免个人痛苦和无聊生活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说他是“仅仅为了逃避威胁着他的无聊而不辞劳苦研究和写作的人”。在近代新教伦理的价值观中,游戏、玩耍和娱乐被看成是琐碎和无所事事,只有勤勉工作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这种有着巨大能动性的生命冲动面前,无聊几乎是不可忍受的折磨。乔治·艾略特虽然自己就是女性小说家,却曾说过:“所有的劳动皆有益处,然而女性的愚蠢小说,照我们想象,谈不上是劳动的结果,只能说是无聊找事做的结果。”实际上,近代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此。
然而到了后现代社会,这种创造性似乎也渐渐枯竭,因为在消费文化下,价值伦理已经发生了改变,正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言,此时人们追求的是贪得无厌的“快乐”,而“快乐生活是一种确保不无聊的生活,是种不断‘有事发生’的生活,有新鲜、令人兴奋的事情,而令人兴奋则是因为事情的新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这相当于某种上瘾状态,需要不断的刺激,不仅无聊具有成瘾的特征,而且它们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其结果,“无聊”成了一种被商业价值肯定、开发利用的状态。
如果这仅仅只是个人的心理问题,倒也罢了,但如果这成了一个社会现象,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社会陷入一种裹足不前的沉闷状态,因为成瘾和无聊都降低了主体的抵抗力,导向一种看起来舒适的萎靡状态——我知道这样的生活有点不对劲,但却无法自拔。这就像一个人面对着一桌菜,不知道吃什么好,即便并没有饥饿感,但好像又忍不住要不停地吃。这都消弭了对生活的不满,打消了重新生活的动力,只剩下一种天堂般的无聊——因为如果你不寻求意义,那么不需要动脑筋就能活得很舒适。
这样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马克·金维尔敏锐地意识到,这并不是一种值得向往的良好生活,而可能让人陷入一种对自己的存在状态视而不见的危险境地。原本协调的个体自我已经碎片化了,我们通过不同的“界面”与外界接触,是这些构成了自我与自身可能境况的关系总和——简单地说,我们已经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随着网络的兴起,就连家也不再是一个人的城堡,而随时被无孔不入的信息流所渗透,因而问题并不是个人自控力的降低,而是这些力量已经突破了个人的控制力,甚至转而控制我们的生活。
一切都超载了、过量了,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选择和海量信息,人们已经无所适从。就像超市货架上那些五花八门、但又差异不大的商品,着实让人难以抉择——现实中的各种信息也是如此,以至于“我们再也无法辨明真伪,无法分清现实和表象”。在这样茫然没有方向的处境中,自我的“感觉”成了唯一真实的礁石,可供我们在汪洋大海中立足;但这也意味着人们更加难以对话,因为人人都忙于表达坚定的甚至耸人听闻的观点,却无法耐心去彼此聆听。
在这个意义上,“无聊”作为这个时代公认的最常见情感,正体现出当下的“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是社会意识定型之前的鲜活体验,也指向当代社会的意义危机。如果说“无聊”是一种缺乏行动力的状态,那么“解剖无聊”正是不满于这种状态本身,认识到这不应让我们自己深陷于此,进而召唤有意义的行动。借用鲁迅的名言,不在无聊中爆发,就在无聊中灭亡。
*已刊2020-08-31《辽宁日报》,标题改为《被解剖的无聊》
《解剖无聊》读后感(九):总是很无聊?来看看哲学家《解剖无聊》,教你如何面对无聊
说到无聊,魔幻2020的上半年,禁足在家的日子,很多人都憋出了“无聊”的新高度,也玩出了各种打发无聊的新花样,搞笑背后总是隐藏着那么一点心酸。 为什么平时我们期盼可以停下来的时间,却成了难以名状的无聊?尤其是在一些等待的时刻,例如车站排队,吃饭等人等,无聊更像是逃不开的隐形笼子,让我们无所适从。
《解剖无聊》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分析那些关于“无聊”的事情。无聊一直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以为别人就是说说而已。没成想,原来无聊也能上升到哲学角度。看了这本书,还真是得对看似不打紧的小小”无聊“重视起来了。 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马克·金维尔写了这本书,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出版作品1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1997年获得有名的“斯皮茨奖”,2002年“全国杂志奖—论文写作奖”,2004年“专栏奖”。他还是《哈珀斯》杂志编辑,《环球邮报》《女王季刊》撰稿人。2019年获封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研究领域:社会与政治哲学、建筑与设计哲学、艺术哲学、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 这位哲学教授、高产作家,在《解剖无聊》这本书里,从无聊的境况中人们的表现,心理特点,到无聊的分类,最后谈及爱和死亡的话题。一本巴掌大的小书,不过14万字的薄薄一本书,却囊括了众多心理和哲学方面的思考。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聊没有那么简单,对于我们的影响又之深,而无聊又不可避免,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其中,讨论到网络对于我们的各种影响,揭示人们对于手机等屏幕依赖的现象,背后的心理和原理,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并告诉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无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读完这本书发现,原来无聊的境况真的太多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机场或车站,烦闷无休无止,人们想各种办法来消减那种无奈又无法逃离的感觉。要等的车还不来,要等的人还不来。拿出手机看了又看,旁边的店铺转了又转。就算是消遣的节目或者场所,都让人提不起兴趣。越等待时间好像过得越慢,时间好像总是与我们作对。 托马斯·曼认为,时间本身会根据我们的心情和状态延长或缩短。 我们的心态也决定着境况的无聊程度,梭罗在瓦尔登湖享受着一个人的无聊生活,鲁滨逊也心安理得地成了孤岛上的国王,他们都能常人难以想象的无聊状态下,过得心安理得,换作别人肯定早已精神错乱了。 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会让人提不起兴趣,打开满是衣服的衣柜却觉得没有一件衣服可穿,满书架的书没有一本可看等等,很多境况都是无聊在作祟。 人类不像动物吃饱喝足就可以安稳地晒着太阳,即使有猎物从身边走过,也不想抬一下眼皮,而人类不会如此地安于现状。 无聊会让人什么都不想做,却又带着难以明说的罪恶感。作者认为,“在极端情况下,无聊简直是一种酷刑。” 即使是面对海量娱乐信息,也是会让人产生无聊和疲乏 原来无聊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那么大。 虽然生活中的无聊没有那么恶劣,但是遭受无聊折磨的人们,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内心绝望,对任何事情都兴趣寥寥,这会琐碎地消磨意志、引起不悦,比如抑郁、反应过激、酗酒进和药物滥用等,甚至有的人因此自杀。 看似漫无目的、浪费时间的消遣活动,人们想要逃离却又被困于屏幕等设备的牢狱之中无法自拔。不管无聊的程度如何,它还是阻断了我们自身与世界的联系。 为了抵御无聊,打发那些难受的时刻,我们打开手机用不停地滑动来抵挡那份无聊带来的不适。但是,我们却又不自觉地深陷其中,形成上瘾循环。
在《解剖无聊》中,作者引用曼约奥的主张:“屏幕是贪得无厌的,在认知层面,他们是贪噬你注意力的吸血鬼。一旦目光在屏幕上停留你八成难逃虎口。”虽然听着有点吓人,但是对屏幕的依赖到无法自拔的事实,却也总在生活中被印证。 看孩子的父母在被屏幕吸引后,置身后处于危险之中的孩子全然不顾;有的人不顾自己是在驾驶车辆的司机而把注意力用到屏幕上,有人低头看屏幕而完全不管正撞向自己的车,被手机吸引,发生的悲剧一再出现。 在屏幕的魔力吸引下,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大多数人趋之若鹜,铺天盖地的娱乐内容,大数据下演算下的信息推送,以各种方式获取我们的关注。但是,我们在看了那么多有趣的信息之后,我们以为解决了无聊,以为缓解了痛苦,实际上,我们没有成就感,反而会因为无端浪费了时间因为再次地重蹈覆辙而自责。 书中给我非常有冲击的一句话是“我们觉得这些界面是供自己使用的工具,而实际上,我们正被这些工具使用。”真的是一句点醒梦中人,用自相矛盾的沉迷来缓解内心的无聊却又让自己开启了注定落空的自我消费。 用手机等屏幕界面来打发无聊,却让无聊产生了无聊 作者在书中分析无聊的价值,给了我们些许安慰。 作者引用伯特兰.罗素在《幸福之路》中的一句话:“适度无聊乃幸福生活之必需。”来告诉我们,无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聊也有它的价值。阿多诺说“如果人们能够主宰自我和生活,并且没有陷入一成不变的境地,无聊就不是一种必然状态。无聊是对客观乏味的反映。” 无聊对于一个人的状态具有启发意义,无聊是对自我解放诉求的提醒,让我们明白,此刻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感到不安,人们需要寻找“我感到厌倦”背后的起因。无聊也激励着我们需要做些更有意思、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无聊也有其价值,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那么,面对无聊,我们该怎么做呢?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众多无聊的表现,给无聊分类后,告诉我们,学会与无聊共处,学会等待,找到自己的爱好,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等,才是应对无聊的可行方法。 作者认同海德格尔的观点,“对无聊的正确态度是一种严苛的迷恋。”那应该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流状态吧。打破对于网络界面的上瘾循环,把关注手机信息,关注外界的眼光收回到自己身上,找到让自己能感受到心流状态的工作或者爱好。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不要刷手机屏幕了,停下来:细想、思忖、反省,最重要的是享受你的无聊。”无聊向我们发出了信号,我们要把无聊的时刻看做是一个机会,一个顿悟的时刻,在等待中享受无聊,接受自己的欲望,爱自己。 无聊的体验如果无法消除,我们就直面无聊,看看自己失去了什么,然后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解剖无聊》是一本讨论无聊的哲学性书籍。它不止揭示无聊对于人们的情绪生活的影响,更是在挖掘它的意义价值,也在思索人们该怎样面对无聊的情绪体验。
马克思曾有名言:哲学的意义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同样。我们学习无聊,不在于只了解无聊,而在于了解了之后如何面对。因为“无聊只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本身。” 无聊提醒给我们的启发才是更重要的。我们该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该怎样追求自由、个性和幸福,无聊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机会,也为了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最大意义吧。不是告诉你具体怎么做,而是告诉我们:即使无力解决,至少我们该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解剖无聊》读后感(十):《解剖无聊》: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疫情期间,1月23日至2月5日,B站上带有“无聊”标签的视频播放量迎来爆发性增长,涨幅达到905%。随之而来的是,有人在微博开了话题 #无聊到主动学习是什么体验#,竟然有1亿阅读和3.6万讨论。看来无聊是许多人都面临的问题。
人在无聊的时候,选择学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当无聊会激发人前进的动力,当无聊不再是无所事事,当无聊不在是呆在家里闲着,那么无聊也是一件好事。
马克 · 金维尔,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他把各位无聊学高手的争论,统统装进了一本名为《解剖无聊》的书里,并且亲自加入了观点battle的行列。
在《解剖无聊》一书中,人类的无聊被无限放大,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当外部世界无法吸引我们时,我们可以向内专注于内心的精神世界。无聊有时会被视作能让我们发挥天生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去应对沉闷的环境,从而产生创造力。
李嘉诚说,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当无聊可以激发你的创造力,成为一种力量的时候,你的人生也是如此幸福。
1、无聊是生活常态
无聊,是什么?
文学家朱生豪说:“无聊是一种无事可做,即有事而不想做,一切都懒,然而又不能懒到忘怀一切,心里什么都不想,而总在想着些不知道什么的什么,那样的感觉。”
叔本华说:实际上,生活就像是钟摆一般,在这两端之间或激烈或温和地来回摇摆——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项逃不掉。
无聊是人类最寻常的体验之一,却似乎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人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战胜无聊,比如沉迷娱乐、工作、性爱,甚至赌博和吸毒,但是无聊并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
无聊是根本性的,甚至无法来克服,只有从未存在过,才不会感到无聊,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走在城市里很烦人,读一下午的书很烦人,完成和安排一顿家庭晚餐很烦人,甚至呆在这里很烦人,这种厌烦没有解药。别无选择,逃离不得也无法制胜。
一个人整天困在学业里,颇感无聊,可当他的学业告一段落,彻底休闲的时候,也会感到无比无聊,无聊是无法被消灭的,在手机上滑动手指并不能解决问题。
无聊是一种酷刑,我们不应该逃避无聊,也无法逃避无聊。
视叔本华为人生导师的尼采认为,由无聊感而产生的对“未满足的觉醒”,其实是人类激发创造力和促成改变的一种机制。
无聊可以刺激你改变自己,让你有更好的想法、更高的抱负和更多的机会。无聊会迫使人们动手行动。
所以,我们大多数的成就,或者说人类的成就,都源于对无聊的恐惧。
2、人为什么会无聊?
本书作者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马克·金维尔,毫不客气地道出无聊的原因:“闲的。”
周国平说: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勤勤恳恳一辈子的公务员,除了公务别无兴趣,一旦退休闲居,多有不久便弃世的,致命的因素正是无聊。
鲁迅说,人到无聊,便比什么都可怕。
无聊是一种必然,渐渐地,我们在无聊中尝试理解这个世界、领会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事实上,正是无聊所带来的持续性痛苦,使它具有了激发哲学态度的潜力,无意义的生活现实是研究意义可能性的必要条件。
上帝救不了我们,我们只能自救,不是通过与无聊作斗争,指望最终能击退它、战胜它,而是带着些许敬畏,响应它缓慢而持久、耗人心力的召唤。
不管是画画,还是唱歌,还是拍电影,还是所谓的这些那些所谓的艺术,还是什么博客播客堂客,起因都不过是无聊二字,因为无聊所以做这些事,然后给我们这些无聊的人看,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无聊的人看,就更无聊了。
浪费时间或者没有意义,这些都是无聊的借口。无聊只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热情。
3、如果无聊不可避免,该如何面对
如果你感到无聊,你就会像所有面对此状况的伟大哲学家一样,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顿悟的时刻。剩下的由你决定。不要刷手机屏幕了,停下来:细想、思忖、反省,最重要的是享受你的无聊——因为你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享受。
作家韩炳哲写道:“如果说,睡眠是身体放松的最高形式,那么深度无聊则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只有沉思的专注力才能解读悬浮不定之物,隐蔽或飘忽即逝之物。只有停留在沉思之中,才能进入悠长、从容的状态。”
金维尔在书中说:解决无聊的最好方式,就是给自己找个长久追求的目标,目标一定要是你真心喜欢的,能够烦而不腻,累而无怨。
比如,写成一个长篇故事、游遍一方名胜,或者研究一项没有现成答案的课题,发明一种产品,这些都可以作为目标。
然而,金威尔也承认,这样的目标,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找到。
大部分人都会尝试很多,但很快就自认为没有天赋、难以成功,于是又回到了无聊之中。
无聊是绝大多数现代人,或许一辈子都难以解决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它,以类似“带病延年”的方式,与之长期共处。
书中给出的药方,是“保持常识,保持基本的善良和理性”。
作者看来,追求一个有意义的长期目标,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如果做不到,也请做到遵守做人的底线。
一个足够善良的人,即使再无聊,也不会动辄破口大骂。如果不同意此人的某些观点,可以用文明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一个保持理智的人,不会在无聊中,任由自身最为原始的攻击性,肆意暴走。
也就是说,偶尔偷个懒,发发呆,做个白日梦,非但不是一件坏事,还可能是一件轻松益智的好事。
秦桑说:“生活在世上,只有享受无聊的人才最开心。”
有数据表明,现代人在忍受无聊的过程中,大都不会超过15分钟。于是他们不由自主地划手机,却迷失在碎片化的世界里,越来越无聊,越来越不快乐。
生活本来就是充满无处安放的时间,但不代表美好的瞬间很少,大多数美好的瞬间,有时都是在“无聊”的生活中诞生的。
正如编剧埃里克·卡普兰说:
“如果你觉得生活无聊,那是你的问题,不是生活的问题,因为生活一点都不无聊。
植物,动物,都是最有意思的东西。要驱散无聊感,你需要去感受身体,感受情绪,感受生命的脉搏。”
谁说不是呢,很大程度上,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生活态度罢了。
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被忘记的尘埃,过去做了什么不要紧,我们将被如何记住也不要紧,唯一要紧的是现在,你如何度过此时此刻,那些无聊的时间里,你是否享受,并过得快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