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2-10 13:19: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中国史纲》是一本由张荫麟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史纲》精选点评:●真希望今天的历史学家也有这种能力和觉悟,带我们用当代的眼光和语言去看历史,又有趣又神秘,完全不是死板的东西。

《中国史纲》读后感精选

  《中国史纲》是一本由张荫麟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史纲》精选点评:

  ●真希望今天的历史学家也有这种能力和觉悟,带我们用当代的眼光和语言去看历史,又有趣又神秘,完全不是死板的东西。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看封建社会,并不落后的。写到秦汉之交,笔法突变,令人好奇。发现哀帝和王莽几个妙人。可惜作者未能写完,停在了东汉。

  ●他的实践和他的理论相得益彰。 他做到了。 半部已居千古之巅。

  ●第一本读得进的中国历史书

  ●讀的台灣里仁版,還行

  ●史家绝唱

  ●看看民国的历史教材,再看看现在的高中课本,唉! 这本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通史类文体,可惜没写完,真是天妒英才!

  ●好美的文字,可惜没有更多的了。

  ●天妒英才,要是能让他写完,那该多好

  ●谁能把史学著作写的如此传神,只有张荫麟!对他这本书的喜欢已经不能用言语形容。

  ●天妒英才...

  《中国史纲》读后感(一):卅年岁月太匆匆,道不尽千年

  第一次读中国史纲是大学三年级,完全是受到家范师的那片导言的吸引,本科时候最喜欢家范师两篇文字,一篇是给陈江老师的博士论文写的序,另一篇就是这个,看完之后会觉得有一个独立寒秋,英气勃发的少年站在面前,出手就是泄露天机的神作。然而做历史做的太好大概真的会泄露天机的,于是天妒英才,被时人目为奇才者往往早夭,张荫麟就是一个了。

  这两天连续看到两篇文字,都是关于奇才早夭的,一位是得到黎澍先生提拔的沈元,一位是韩茂莉的学生樊烨,一以文革沉冤,一以不堪病苦,看后人的回忆,都是极平和也极悲痛的文字。如果这些人活下来会有多大的创见,会为后人贡献多少有益的智识,想到这些,总是令人唏嘘不已的。

  《中国史纲》读后感(二):别样的中国史

  趁着政协开会的间歇,断断续续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看完了,第一感觉就是惜乎先生去世的太早,若是能将中国历史全写一遍,竟是一件多么过瘾的事儿。

  荫麟先生深入浅出,讲了上古到汉的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重大事件,以人物为线索,条分缕析、举重若轻,文笔流畅之外,很是生动诙谐,因此看起来毫无吃力之感。呃,当然,读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不然,很多会心一笑的地方,就错过了。

  最让我倾心的是先生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价,实际上,很多历史学家对文学的评价都有独到之处,譬如钱穆先生、顾颉刚先生。看他们的评论,那些独特的视角对于中文系的学生实在有不小的好处,但是就我个人学习的经验来看,融会贯通的教师于今实在是太少了。

  最后再唠叨两句,可以将这本书配着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看,如果您乐意,再看看易中天教授的《先秦诸子百家》,估计会更有兴味。

  《中国史纲》读后感(三):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变迁

  读过这本书,明白了春秋战国这段时期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经历了夏、商、周时期各个民族的互相融合与同化,最终成为一个整体,以诸夏自称。最初,王朝以封建制为政治制度,在战国末期,逐渐转为君主集权制。秦始皇统一天下,更是彻底的推翻了封建制,建立郡县制度,此后中国便进入了两千多年的君主集权社会。战国时期,各种思潮纷纷涌出,这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时期,第二次重要的时期便是西力东渐,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时期。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奠定了往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在近代,第一次将这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东西推翻,借着新文化运动把所有东西拿来重新审视一番。旧的东西是推翻了,可是新的秩序却还没有建立完全。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旧秩序和新秩序之间挣扎摇摆,直到吸收各种文化,建立起适合新世界和新社会的新秩序、新道德、新文化。

  将孔子称为圣人是众人将其捧上神坛的结果,孔子是一个伟人,就像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一样,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可将其捧上神坛之后,他便拥有了一个神圣的地位,不容他人质疑,而这一点恰恰是学问可以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将其捧上神坛的地位,再加上政治上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便彻底失去了被质问和改革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的。

  《中国史纲》读后感(四):与几种中国通史比较

  与几种中国通史比较

  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最多。

  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彼时日寇气焰正炽,国家命运悬于一线,钱抱着“写中国最后一本通史”的悲壮去写史,钱书文采飞扬,感情激荡,既立足高远又一针见血,确实是千古之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稍微有些主观,且钱本人立场保守,一些史论显得迂腐,有类司马光的“臣光曰”,且行文文白交杂。钱曾立遗嘱,其书版权未公开之前,不得出简体横排版。故至今钱书只有繁体竖排版,书中异体字满天飞,对一般普通读者是障碍。

  吕书其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故吕书其耐读性较差,尤其是《中国通史》,腰封上吹得满天飞,买回家一看一般读者必然不会喜欢。吕书中国通史体例也与众不同先上篇是按“婚姻”、“族制”、“经济”等专题写的专史,非常专门,占全书的五分之三强。下篇是中国政治史通讲,很简略。故只想读一本中国通史,不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吕书不是最优选择。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是非常适合普通读者的。文采不输钱书,客观不输吕书。张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具体的上网可以看。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可惜!

  陈恭禄的最近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当年跟陈寅恪号称“二陈”,可陈恭禄的专长似乎在近代史,他写的通史有点类似讲话稿,而且一大半是他学生整理而成的。

  缪凤林的书是胶版,书脊容易开裂。读完感到新观点很多,至今让人有很多思考。可惜此书文言味较重,有时用词很古怪,不擅长文言的可能会读得很辛苦。

  近年来,港台的中国通史类著作也纷纷流入大陆,今天我们也能见到一些。这里距几种。一种是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一套七本,一般人坚持也能读下来。此书图文并茂,文采也不错,可是似乎书中体例、观点等诸方面未能一致,其中有些作者还是在读研究生。一种是傅乐成本人写的《中国通史》,此书则考证味较浓,注释大段大段,书中仅仅提供历史材料,不提供可供参考的历史观点。对于没有形成自己历史观点的读者来讲不合适。还有一种是李定一《中华史纲》。虽然腰封上吹牛,“比钱穆《国史大纲》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生动”,书中讲到明太祖,通过几个不讲背景的例子便断言朱元璋心理变态,客观在哪里?而且此书还具有一种搜集轶闻、拘于小节的倾向,很多地方会讲一些很具体的历史小细节,而这不是通史的任务。 还有港台的邝士元写的《国史论衡》,资料汇编吧,错别字很多,很膈应人。

  外国人写的中国通史很多不堪一读。如黑格尔世界哲学演讲录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幼稚得可以;世界史名著《历史研究》、《全球通史》等关于中国的部分,真心只适合对中国一点儿不懂的外国人读。这里着重介绍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和《剑桥中国史》。

  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有一个习惯,以论带史,即先有立论见解在先,然后有逻辑推演。《中国的历史》中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个特点。第二本《殷周春秋战国》作者真是突发奇想,说《春秋》三传是,《春秋》三传是为“下克上”当权贵族捉刀说项,等等。读完在感叹荒谬绝伦之余,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敢想、敢写。读读启发人也是很人想象力的。还有就是作者会脱离历史叙述,开始大讲自己某次在中国考古经历的见闻,大有小说写法中的“元小说”风味。总体而言,不能当真,读此可以明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和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若希望读此可以窥得学习中国历史门径,只能是缘木求鱼。

  《剑桥中国史》本来共16册,出了十几年还未出全。此套书薄古厚今思维非常明显,越近篇幅越长。作者都是一流的汉学家,相比日本人而言比较克制,注重史实,有一分说一分。缺点是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不免语言欧化意味较重;篇幅较大;有些篇章较为专门、冷门;各章节间不连续、相互割裂,各章之间体例也不一致。总体而言,比日本人写的优秀多了,作为中国通史入门书差强人意。

  官方出了一本《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实话实说,这本书的绝大多数地方写得还是非常客观、易读的,私货几乎没有。刚开始我也非常奇怪,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才体会到,此书的出版大约是真想竖起一面镜子吧。写作优秀的中国通史读本,其实是要多人合作的。司马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每个历史学家擅长的方面不一样,只有多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写出一流的作品。这本书由多人合作写成,几乎没有个人风格,然而这本书能不能超越“国史四大家”之钱、吕的通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平庸的年代,大家都“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

  所以严格地讲,今天我们还没有一本对普通读者来说接近完美的中国通史读本。

  《中国史纲》读后感(五):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

  国人强调人定胜天,但历史却告诉我们,更多的时候,人人只能去接受外在的环境。

  在电影英雄本色里,小马哥说,神本身也是人,但他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就成了神,但在漫漫的历史洪流中,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又有几个?

  生不逢时者,连保命尚难,谈何人生理想? 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汉马功劳,却被秦王赐死;晃错献国家安定之计,却被腰斩在市井之间;袁崇焕投笔从戎,在抗清战场上屡立战功,还不是被崇祯定了叛国投敌的罪名,在一片唾弃和侮辱之间之被砍下了头;

  命运不公自古便是,有的人规规矩矩做人,勤勤奋奋做事,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大半辈子的收入还抵不过投机取巧者一个月的工资,有人出生在家里只有几亩地的农民,他想象中的好生活就是再多几亩地,房子有好一点的装修,对诸如拆迁补偿、土地征用一概不知,最后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喝着有毒的水、守着重金属超标的几亩地在沾沾自喜,但有人一出生就有了九位数资产的继承权,从小接受贵族式的教育,享受品质的生活,却总是总是在抱怨世道的不公,自己的权利怎样被侵夺,自己的财产怎样受损害。

  上帝还如此的公平,在物质条件分配不均的同时,还伸出援手,遮住贫困者的眼睛,让他们看不到富裕者的幸福,用来慰藉他们脆弱的心灵。富者的抗争闹得沸沸扬扬,守着几亩地的农民信以为真,便觉得有钱的人都不幸福,天真地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也还可以接受,继续让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在自然而然地流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 但你会发现,不公似乎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自从中华民族有历史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从奴隶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做的好不如生得好,是我们的世世代代的教训。

  但出生在贵族,难道世道就一定会偏爱?命运的不公就像天上的雨滴,会落在穷人的头上,也会打湿贵族衣襟。韩非出身于韩国的贵族,是秦王眼中能够结交就死而无憾的高等人才,最后还不是冤死在秦国的囚笼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能独挡秦国的威势,是一代有为明君,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齐恒公贵为春秋首霸,晚年却被奸臣陷害,死了发出的臭味弥漫了整个宫殿才为人所知。

  生而逢时者,就一定可以执掌人生的方向吗?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使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魏文侯死后却被射杀、分尸;商鞅在秦国变法,为秦国一统六国奠定基础,孝公死后却惨遭车裂;岳飞为抗金立下赫赫战功,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斩杀于风波亭,崇祯贵为一国之君,却沦落到上吊自杀。

  历史的车轮开过,压出的折痕是一代又一代的血与泪,治与乱下的天下,贵族不得好死,百姓也不得好活,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生命成为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苦苦相逼。

  其实,人生何必这么累。农村的一些家庭生了一窝孩子,却连喂饱孩子都成问题,更别说教育孩子,父母在外把自己忙死忙活,孩子在农村里做留守儿童,然后初中都没读完就一个接一个地辍学打工,孩子过几年结婚成家,又生一窝,又养不起,又要忙死忙活,孩子又成了留守儿童,孩子长大亦如此,全家依然不把教育当回事,把孩子拉扯大就认为圆满,如此恶性循环,贫困永远不会离开农村。 法家和老子都能有愚民之说,若使国安定,则使民愚钝,但愚民政策早就破了产,农村的教化却一直滞后,王命不下县的影响根深蒂固,使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在与时代的抗争中,一再处于劣势,趋于困苦。 因而,欲使其奋发,当以更新其观念为先。

  同时,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拿到谁那里都说得通,但凡事都得有个度,当野心超出了能力,当梦想脱离了实际,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各朝各代的反贼历来不少,王公贵族比比皆是,下场好一点削为平民,难看点的就得死无全尸了,哪怕到了现代,东北的那位飞将军,不也在内蒙古出事了吗,更不用说这几年被纠出的贪官污吏,有几个不是幻想着一飞冲天的?凡事量力而为,也好让自己活的更舒服一些,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的时候,不妨降低自己对命运的要求,疲惫地活着,那不是生命该有的姿态。

  无间道里有句台词,人,往往改变不了事情,都是被事情所改变。生而逢时也好,生不逢时也好,那都无法改变,不过,如果上帝关闭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稼轩没能实现政治抱负,抱恨而死,却在文坛威名远扬,杜甫生前默默无名,整个唐朝都没几个人认识他,现在连那间不是他住的草屋,都成了景点,袁世凯屡试不第,后来还不是成了一号人物?哪怕真的一辈子默默无名,也没什么可怕的了,终其一生,尽吾志矣,可以无悔矣。毕竟,这个世道,胜利者只属于少数人,更多的是那些一同努力却未被命运相中的前行者,他们不是没资格,他们只是不好运,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人做了那一将,必然要有人做万骨,每一具无定河边骨,都不失一个传奇。

  不过,你有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每个人自有自己的人生路,李斯劝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理由就有儒生古非今一条,历史的事如果成为负担,反倒不利于社会发展,况且妄图通过读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来防止错误的发生的想法本身也是行不通的,人性自古来都是一样的,前人犯下的错,后人也会犯,我们应该从其中吸取经验,从他的后续作为中寻找现世社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也让社会更好地发展,这大概是我们可以做的。

  最好的生活不在书本里,也不在别人的嘴里,它需要自己慢慢地去寻找,去体验。

  长歌采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独坐幽篁,看蒹葭苍苍,何其快哉?

本文标题: 《中国史纲》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3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的读后感大全产品管理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