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2-10 12:10: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由管建刚著作,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不做教书匠》精选点评:●txt●步入职场,许多事儿别指望别人告诉你,自己用心琢磨吧!多读书多实践多研究●书写的方

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大全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由管建刚著作,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做教书匠》精选点评:

  ●txt

  ●步入职场,许多事儿别指望别人告诉你,自己用心琢磨吧! 多读书 多实践 多研究

  ●书写的方式很鸡汤,有点像成功学的课本——讲很多企业名人的轶事,点出要说明的道理,再用激励的话鼓励人去做。但书中的观念并无大谬。相反,书里核心的一些想法是冷静的,理性的。它不回避当今中国教育的现实,很多中国特色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问题书里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管老师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指明了一条路径,这路径真实、合理、有追求。“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希望我也能做到,一直以知识分子的方式思考和行走,在尊重的基础上引领影响孩子,这同时也是照亮自己教育生命的过程。

  ●每个年轻的生命都是一盏能量很强的灯,这灯光完全可以为别人照出一条路来,自己也会因为这条路的存在而快乐。然而,我们却总是东照照,西照照,总觉得电灯里的能量多着呢,总以为自己的能量无限,随着无数时光和生命的能量从身边溜走,能量日渐枯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你,什么都没干成。

  ●洗脑书,全书泛泛而谈,对于具体实施内容却很少

  ●睡了

  ●单位发的,看书的时候真的如同是在经历一场恶俗而贫瘠的思想凌辱。我的天。

  ●今年第18本打卡。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责任却在我们这一代肩上。

  ●管老师在教学上名气很大,很厉害。写的书也基本上很有道理,但我不喜欢。语言没有文学性,比较啰嗦,像心灵鸡汤。

  ●教育小故事很有意思,如果能多些一手的教育小案例就更好了,整体价值观也很积极向上,心甘情愿喝了这碗浓鸡汤~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一):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很幸运能成为一名教师。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思想丰富的个体,是我们祖国的未来。难道还有比这样的工作更令人激动,令人兴奋的吗?

  亲爱的老师们,不管未来如何变迁,让我们坐定这把叫做“教育” 的椅子,用心去做,投入去做,充满勇气的去做,这是无愧于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生最好的行动。当我们心无旁骛的去工作时,当我们按照管老师所说的去工作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幸福。那时我们一定会明白先人把教育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非过誉。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二):老师是个高尚职业,但不是高薪职业

  翻开一两页,便被这样的话吸引了:生气的时候,年轻的你会说,反正随便做什么,都没做教师这般窝囊,上面有领导得罪不起,下面有几十个学生,众口难调,一不留神,家长跟你"人民来信"。可气过之后,还能怎样?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无谓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及至过了浮躁岁月,却再也没有青春的活力,再也没有奋斗的勇气,一切救灾表面的安逸中走向人生的尽头。

  是的,我就是世界中的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众口难调。

  教学三年,早已褪去了当初的热血莽撞。孩子的嬉笑打闹已是常态,领导的教科书式宣言也显得多没劲。拿着白菜的工资,操着劳心伤神的活儿,哪个职业混得像我们这般窝囊。管松了说不认真,管严了又说老师不对把学生教坏了教死了。年年都有学生自杀坠楼,年年老师都会被拎出来兴师问罪,中国教育在何方?不知道。

  每次周末回家,邻居就说:"还是你们当老师的好,每天上一两节课,也就一两个小时而已,其他时间玩就得了。"我听了好笑,大婶你就光看见贼喝汤,没看见贼挨打。上一两节你首先要备课两三节课,你每天还要改作业批卷子与学生训话与家长电话,零零碎碎的时间加起来也有七八个小时了。当然,你如果想随便一点,拿本书就进教室上课也行。但首先你备课道行得有个几十年,文本早就烂熟于心,否则你期末就看成绩单上大批的零蛋吧。

  中国大部分老师工资不高,除非你还有副业,不过是好安生罢了。所以你是谋财来着,趁早改行吧,这是真理。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三):该做一名怎样的教师

  正值职初教师、第一年见习期的我,在任教的第二学期期间,阅读了由见习基地布置的修养提升的书籍——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管建刚老师,虽身为小学语文老师,但他在本书内谈到的一系列问题,一系列有关诸如“如何做一名教师”、“究竟该做一名怎样的教师”等尖锐问题上提出理性观点和看法。

  管建刚老师尤其给职初教师提出几个目标,分别是: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每一个期望,都是对职初教师的一次激励;每一个期望,都是对青年教师思想上的洗礼和重塑。

  这部书中,管建刚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总是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将道理寓于故事,他引述的故事经典,振聋发聩,令人惊醒;他总是针对教育现状以及年轻教师的思想言行谈经论道;他总是以响鼓开篇,令人振奋;他总是以悠长的乐曲结尾,让人回味无穷;面对你的提问,他总是有极大的耐心;他讲话的语气总是热情诚恳、语重心长;他对民族对祖国无限热爱,他对教育有无限的忧患,他对年轻教师给予无限的希望……

  对于初登教坛的我而言,最需要一名导师的引领,指出前方的迷途我该何去何从。所以,整本书的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对我的影响极大。管老师说道“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无谓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及至过了浮躁岁月,却再也没有青春的活力,再也没有奋斗的勇气了,一切就在表面的安逸中走向人生的尽头。”这样一来,教育没做成什么,自己的生命也没做成什么。故而,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我,正是“站在这样一个教育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抉择——人生的抉择,智慧的抉择”。

  我在大学读师范时,也未尝不是对日后教学生活的憧憬,憧憬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通畅。其实,当自己做了半年的教师,体会到了其中的辛苦,其中的艰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在警醒着我:理想,不能丢!管老师这样告诫我们:“年轻的老师们,也许站在教育岗位上的你如同站在裁缝店里的皮尔•卡丹一样,自以为做着美好的梦,你的梦想也许像他一样浓烈与炽热,那么,我希望你也能同他一样彻底地与不切实际的“理想”决裂,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梦想如果不切实际,那就是空想啊!”。

  管老师不仅在指引迷途上给予极大的帮助,更是树立了我坚定地走下去的意志。他说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你想在教师这个行业里成为物质上的大亨,那么我真诚地劝告你,最好赶紧离开这个行业,你想在精神的天堂里寻求物欲的膨胀,那将会无功而返。”这让我想到,在读专业期间,确有同学论及“当教师致不了富”这一话题时就仰身长叹。在那时,没有任何一个预备教师不为此动摇,但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之后,一心想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则不会因此而却步。因为“当一个人富到只有金钱的时候,是一种悲哀;当一个人穷到只有精神的时候,我们只能仰视。”

  读完此书,当我再次回到开篇的第一部分,再一次体会何为“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对我而言心中已有了乐谱,如何用我的双手弹奏这首绵长而优美的乐曲,还要我更加努力。要以“一根针”的力量去做教育,是因为走在教育的路上,使年轻的生命偏离人生航向的诱惑实在太多。“只要我们有了针的力量,哪怕我们自身微不足道,只要我们专注地工作,专注地教书育人,时光会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我们的重量和力量。”正如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四):值得一看,且不局限于教师

  经常买书却很少写书评,把看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想贴在这里算是书评吧。

  推荐一本好书-《不做教书匠》-一位中学校长致新来老师的信想到的

  这是一位中学校长写给新来的老师的一封信,也是一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对教育的请求,读第一遍时便忍不住要把这封信和大家分享。全文如下: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见到人类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们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教育的落脚点是培育有尊严的人、公正的人、正义的人、自信的人、善的人、真的人、美的人。世界说到底是因人的美好而美好,因人的眷恋而眷恋。

  ——摘自《不做教书匠》

  这封信会让你想到什么呢?餐桌上看得见的毒奶粉、地沟油、人造蛋、抛光大米。社会上影影绰绰的金融黑洞、地产博弈、官商勾结、阶层固化。偏远山区里,留守儿童的校车摇摇欲坠,空巢老人的寒窑无人问津,繁华闹市中,上亿的农民工年复一年侯鸟般负重迁徙,城中村里无权无势的蚁族大学生悄无声息地抗争……我们的社会,人均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培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正经历着什么呢?也许有人说这与教育相干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当韩国公民排队捐金救国成为佳话,当“我爸是李刚”,“欺实马”成为网络热点,怎么能和教育不相干?一切社会风气由人而创,人的素质与后天教育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大学有三重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来理解,从个人来看,人才培养是增强个体发展功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来看,人才培养是为社会提供各方面合格的人力资源,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发展的全部意义,最终会均要落实到个人的发展上。所以,不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映照的。真正的人才,除了需要掌握知识和技术,更要拥有一定的人文精神,不止懂得为自身谋利,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站在为大众谋福利的角度思考。这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算是合格的人才。当学校撇开社会责任来谈人才培养,就丧失了教育的社会意义。

  功利主义的教育实践,不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抑或对学校自身都是在挖教育的墙角,挖自身的墙脚。挖墙脚的风气愈盛,导致的是一个人人自危,急功近利的民族。没有安全感何来公民的幸福呢?温家宝总理说:要让每个中国人活得有尊严。这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国民教育应谨记的图腾。大众的教育应该促进全社会公民的尊严和自信,提高公民的责任感,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安全感。知识和技术不只是谋一己私利的筹码,更是谋求社会公正,人类幸福的武器。当我们的社会面临着诚信危机,民众安全感丧失,公民道德感缺位,当教育的成果成为长鸣的警钟,当教育引发全社会的焦虑,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呢?联想我们身边的现实,教师们是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呢?并且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充分注意这一点,是否能让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公平正义的人,值得尊敬的人呢?是否真正杜绝了在学生评奖、评优、入党、考试等过程中,出现的送礼和人情现象呢?当一个学生认为校园不再圣洁,教师不再崇高,他们该从何处去感受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值得为之奉献的世界呢?如何去唤醒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呢?观察当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患者的维权意识加强等原因,医药回扣,手术红包,医生的逐利心理是否为这层关系雪上加霜呢?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医学院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服务民众,救人于困苦的高尚志向呢?

  9.11事件发生之后第二天,世界各国的报纸头版头条都是报道此事,只有中国的报纸是领导人会见外宾。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缺少一种独立的思维,缺少普世的情怀,再多的知识,最精进的技艺,也难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引用前文中的一句话,教育的落脚点是培育有尊严的人、公正的人、正义的人、自信的人、善的人、真的人、美的人。离开教育的落脚点,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是虚假的繁荣,受不住历史的检验,穿不透时光的迷雾。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五):不做教书匠 摘录笔记

  生气的时候,年轻的你会说,反正随便做什么,都没做教师这般窝囊,上面有领导得罪不起,下面有几十个学生,众口难调,一不留神,家长跟你"人民来信"。可气过之后,还能怎样?不少青年教师救灾这种目标混乱的无谓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及至过了浮躁岁月,却再也没有青春的活力,再也没有奋斗的勇气,一切救灾表面的安逸中走向人生的尽头。

  今天的工作对于明天的工作永远不会没有价值。不管以后做什么,今天认真工作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对今后的人生绝对有用,哪怕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岗位。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永远地迷失,不断地消耗有限生命的能量。

  年轻的老师们,如果你的志向是搞物质搞经济,那么,你千万别继续窝在校园里,这对你,对学生,对周边的同事,对学校的领导都是一种不经意的伤害。

  和不同的人比较,你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态。和大亨比,你会觉得在物质上和金钱上是如此的相形见绌。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相比,你就会感谢上苍对你的恩赐。

  当一个人富到只有金钱的时候,是一种悲哀;当一个热恩穷到只有精神的时候,我们只能仰视。

  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工作是为了证明生活值得。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做教师很累,很苦,你很不经意地收到一种灰暗的教育人生的影响,你剧的当教师没什么快乐,你觉得教育不值得铆着劲儿干,能轻松就轻松一点,能应付就应付一点。

  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是一盏能量很强的灯,这灯光完全可以为别人照出一条路来,自己也会因这条路的存在而快乐。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阴霾满天,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

  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

  没有哪一个工作会预先支付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

  教育单位也是事业单位,每一个教师一跨入教育队伍,便拥有一份工作又拥有一份事业。这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这个世界上曾经有很多伟大的人,他们一方面追求自己的事业,一方面又不得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奔波,他们驰骋在理想的王国里,无法顾及霜一样冰冷的现实,过得穷困潦倒。

  当你投入地工作时,你才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坐着自己不喜欢但必须做的工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和生活。而找到自己真正的事作为职业,这实在是一种幸福——就像找到自己所爱的人一样。

  如果你只为薪水工作,你的生活将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工资卡上的工资要多得多。

  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绩,态度占百分之八十五,知识和智力只占百分之十五。

  那些自以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基础的教师,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表面看来,似乎印证了自己的语言,实际呢,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把它们潜在的"人"的能量给封杀了。

  最聪明的人往往并不是最有成就的人;最有成就的人,也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成功最需要的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品质,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

  人生就是这样,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见到的庐山真面目也就不一样,优点和缺点,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同视角的庐山。

  抱着缺点的人,容易有意无意地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失去正确认识自我的机会,自己把自己打垮。

  年轻的老师们,不要在比较中消磨自己的特点,这世上,你就是你,你独一无二。

  作为一名教师,我具有先天的很多不足,我没有别人的那些不能说的条件,也缺乏深厚而智趣的学识,我知道我的手臂所展的长度。但我不缺乏真诚和使命,我也不缺乏努力和勤奋。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专注。

  首要的行动,是要学会拒绝,拒绝消耗生命的邀请,把生命的有效时间与精力集中到一点,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行动、最重要的功课。

  一个人想要做出点事业来并不难,难的是集中自己的精力来做好这件事。

  只要我们有了针的力量,哪怕我们自身微不足道,只要我们专注地工作,专注地教书育人,时光会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我们的重量和力量。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制度。我始终认为,模范地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是每个青年教师踏上岗位的第一门必修课。

  第二,你要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发展方向。

  第三,要了解你周围的同事。

  第四,要了解校长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等。

  第五,你还需要了解学校目前最薄弱的环节、最缺乏的人才。

  努力使自己成长起来,获得发言权。你有了发言的权利,才会有改变的力量。

  人间的事,绝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不同",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是非标准"。

  一个年轻教师,失去了平和的心态往往难以平和地对待教育,也就难以和学校领导做真诚的合作,达成彼此由衷的谅解!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作出自己的创意。

  作为一个刚出道的老师,你要养成做任何事情的习惯,只有事事用心,shishi想着能否做出自己的智慧来,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创意来,你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锤炼自己,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进一步认清自己,不动声色中张扬自己,别人也将从你的做事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你的才能。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才能做多大的业绩。

  年轻的老师们,任何学校文化都是坚持的结果。坚持为每位教师过生日,坚持写教学日记、坚持每周一次的课堂研讨活动等等,只要是好的,坚持下来就能成为一种文化,但坚持不是一件易事,是学校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打造而成的,你必须了解并积极参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往往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

  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所最没有自由、最没有生机的学校。

  你首先应该感谢这个社会依然容忍你这个不成熟的教师呆在教师队伍里;感谢学校领导依然热切地盼望你成长,等待你成熟;感谢谢你的学生依然亲切地呼唤你,把你当作真正有学问的老师。

  每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教师都具有优良的纪律意识和行为。

  一所学校笑要真正实现"人本管理",其前提是必须自觉地实现"量化管理",或者说,"量化管理"已经是趋向完美和极致,以"量化管理"为基础的"人本管理",才是有生命力的。

  从自身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手术刀伸向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呢,将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力量。

  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不可避免地游惰性,纪律能强迫自己不朝着更懒惰的方向去发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尽量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纪律、游责任、有事业的人。

  纪律是一种必要的存在,它不仅是一种必要的规范,而且能帮助我们远离人性中的懒惰,催促我们更好地成长。严格要求自己,看似委屈了自己,墙皮自己放弃很多生活的乐趣,不能够随意、潇洒地生活。其实,正因为有了它,才让你有了进入享受高质量生活的机会和希望。

  一个真正走向成熟的教师的困难与艰辛就在于,既要在老于世故中保存自己,又要在老于世故中保持自己。不"老于世故",你就永远是个不受欢迎的"愣头青";沉溺于"老于世故",你就失去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那颗常青的童心。

  很多严重的体罚事件调查到最后,大家都觉得惋惜,都觉得这个老师工作蛮认真、慢负责的,就是一刹那间控制不了情绪。这就是缺少约束感,有层次酿成终身遗憾的苦酒。

  真正的智者表面看来往往显得谦虚得有点柔弱,因为柔弱,他才不会受到任何反作用力的冲击。人,很多时候恰恰是把握不住火候,用力过猛,伤了自己。

  回头看教育,体罚和变相体罚大都出现在年轻人升上,重要成因就是年轻人血气方刚,不懂得处事的柔性。我呼唤年轻的你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因为我知道,学校领导和学生父母都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一个不成熟的"愣头青"。我由衷地希望年轻的你,由一味的刚强变得富有柔性,百炼成钢绕指柔的"柔性"。

  年轻的老师们,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是个成熟的人。一个成熟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成熟的人。约束感的底线有两条,一是合理地处理与集体的关系;二是能够在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师的宣泄一旦伤害到学生,就必然伤害到学生背后的真个家庭乃至更多的人。要知道,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越大,反作用力也就越强,对你个人的影响与伤害也就越大。

  对教师而言,对学生愤怒往往是缺乏修养和教育能力的表现。每一个教育家都是富有涵养的人、充满耐心的人。涵养,使他永远那么和蔼可亲;耐心,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出最有智慧的教育方式。

  不管你有多少独特的见解,当你聆听中国式领导发言的时候,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请不要嗤之以鼻,尽管你听到的可能是你认为的冠冕堂皇的话,也请尽可能地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多少会有一些教益。

  年轻的老师们,别以为只要有勇往直前的锐气,什么事都能办成。刀磨得过于锋利,刀刃很快就会翻卷,从而失去作用,这个平常的道理一定要懂。

  年轻的老师们,世上没有天生的好脾气,也没有天生的无可救药的坏脾气,任何人经过教养的熏陶和克制的训练,都能逐渐成为管理自己情绪的人,使身上的冷静与克制像碱中和酸一样,"中和"忧虑、烦闷和怒火。

  作为老师,我们天生具有修炼克制的优势。学生犯错误时最正常不过的事了,谁不是在错误中长大的?有人说,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是个不犯错误的乖乖孩子,那么长大后做了坏事,可能会坏得一塌糊涂。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不犯错误的人,一定熟练于掩饰,掩饰了一年又一年,方法和技巧必然老练,由此滋生的侥幸心理也越来越重。

  一些青年教师发现班上学生惹事生非,总气得半死,其实我们应该庆幸孩子的问题能及时暴露出来。再者,这正是修炼克制能力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对班上出现的每一桩事情都能以此心态对待,我相信,师生之间就能始终保持应有的美好情感。

  首先要学会克制自己。比如规定自己每周三和周六各写一篇教育日记,那么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按时在规定的时间铺开纸,提起笔。

本文标题: 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2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和上帝有个约读后感摘抄傲慢与偏见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