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10 13:18: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洛阳伽蓝记校笺》是一本由(北魏)杨衒之杨勇校笺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洛阳伽蓝记校笺》精选点评:●南朝四百八十寺●我放弃了.以后再也不相信XQ的推书了.●这本书印刷不错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100字

  《洛阳伽蓝记校笺》是一本由(北魏)杨衒之 /杨勇 校笺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阳伽蓝记校笺》精选点评:

  ●南朝四百八十寺

  ●我放弃了.以后再也不相信XQ的推书了.

  ●这本书印刷不错

  ●极好,注文读起来尤为畅快。可惜自己对北魏历史外一无所知,果然应当补完课之后回头再读。赵逸的形象极有意思,无端想起Tiresias。

  ●一切不过佛家空相,聊作吾人一叹耳

  ●学园林时候推荐读的

  ● 美!!好看要死人!!

  ●文字很美,尤其是那些对仗有韵律的段落。若是注释在每页下则更好了,来回翻有点儿费劲,更何况这是竖排。囫囵读下来,日后想起还当再捡起来精读。对于南北朝的历史认知几乎是空白,这本书也算稍微帮助补充了一点儿。

  ●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虽是说佛寺,但八卦料也很足。最好的洛阳一定在脑洞里。时隔一年余重读校笺版,竟是每翻几页就有些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凉感。

  ●注释什么的比不上周祖谟、范祥雍的,很多都是沿用他们的,但注释估计,本就那么些材料,不沿用也美办法啊。对于杨衒之正、注的区分,在文气上似乎比周祖谟合理,周本许多和他自己的条例就不合,前后矛盾处也有一些。正文和注释分开,读起来比较清晰。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一):多少楼台烟雨中

  读完之后,深觉北魏时洛阳寺庙之繁华奢侈,更有历史沧海桑田,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之感!作者重揽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想当年洛阳城里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各得其所,然而,没有谁能躲过朝政的动荡带来的灾难,转眼间永宁寺浮图早已不再,香火已尽,一片伽蓝落!洛阳,一个古老的城市,北靠邙山,难有洛水,时间给了这座城太多记忆……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二):南北朝时代的洛阳 佛教

  洛阳伽蓝记里的洛阳是一个灿烂的偶然。不同于建康,长安,邺城,在南北朝时代,洛阳四战之地,并不是一个政权定都的理想位置。

  311,洛阳沦陷,到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这两百年来的洛阳,战火不断,多次易手,前赵,然后李矩坚守洛阳十多年,后赵,前燕,前秦,后秦,期间殷浩,桓温,刘裕北伐都短暂收复过洛阳。直到北魏一统北方,洛阳才稳定下来。

  528年尔朱荣河阴之变,杀元魏公卿两千多人,天下再乱,之后高欢,宇文泰崛起,分东西魏,洛阳再次成为东西相争的修罗场,绞肉机。

  天下未一统的状况下,孝文帝选择定都在洛阳,是一项魄力十足的壮举,这一举动带给了洛阳近三十年的辉煌。

  洛阳伽蓝记里描绘的寺庙林立,佛光普照的洛阳,风貌与两百年前的晋朝古都大不相同,晋朝的洛阳是竹林七贤谈玄论道之地。

  在烽烟四起,各路名将逐鹿天下的同时,还有另一条文明或者文化传播交流的脉络。这两百多年,是佛教传播的高峰期,大量的经文翻译过来,许多高僧西行到天竺求取原典。

  有释道安生于北方,历经战乱,颠沛流离,师从佛图澄,又从襄阳到长安,创宗立派,弘扬佛法组织译经。

  有鸠摩罗什从凉州到长安,在后秦国主姚兴的支持下,以国家的力量组织译经。

  道安的弟子慧远隐居庐山,著书立说,与鸠摩罗什书信交流。

  北凉沮渠蒙逊请天竺高僧昙无谶到姑臧传授佛学和译经。

  淝水之战后到北魏灭北凉的那几十年,是佛教在中土广泛发展传播的重要时期。到魏太武帝时代,重臣崔浩力主灭佛,但佛教在北方已生根,皇室重臣都信佛。太武帝死后,到胡太后当政时,佛教在北朝蓬勃发展。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三):生僻的古书,细琐的校笺

  对现代人而言,《洛阳伽蓝记》不是经典,不是奇书,就只是记录了一个久远且不复存在的城市部分。它与现代没有一丝关联,即使去过白马寺,看到书中的白马寺,也找不到共鸣。或许,它本来就只属于学术领域,是我自作多情找来阅读。

  那时候的洛阳,东南西北有十三个大门,建春门东阳门青阳门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西明门西阳门阊阖门承明门大夏门广莫门。发现没?很多阳。最诡异的是开阳门,据说 “汉光武帝时,此门始成,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来在楼上……后琅琊郡开阳县言南门一柱飞去……遂以开阳为名”。

  然后,五卷依次介绍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寺庙四十四处。开篇第一座永宁寺,原文不长,但《洛阳伽蓝记校笺》有密密麻麻206条注释,校笺者的耐心敬业令人叹为观止,似乎恨不得把原文每个字每句话背后的故事都讲给讲全了,可惜东拉西扯七零八碎,越看越觉得云里雾里。

  于是,我真的观止了,我只看永宁寺的奢华,“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只看二月永宁寺为火所烧,“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只看五月有人从东莱郡来说:“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只看原文果然欢乐许多,虽然囫囵吞枣,但尽享文句之美。囫囵一通觉得《洛阳伽蓝记》的意境就是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校笺”,就是一款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成果。

  离开洛阳城几年,开始怀念老城区的玫瑰冰糖煮梨,廛河区壮观美味的塔西烧烤,西工区百货楼后面香喷喷的锅贴、洛阳城招牌的汤汤水水水席之焦炸丸子蜜汁红薯……那天看到:“杨衒之所著《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典籍,内容虽以记载洛阳的佛寺为主,且以此为书题,但实际上包括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许多记载”,好奇网购了这本书。看完之后,我知道了,它真的是一本“以记载洛阳的佛寺为主”的书,真的只是包括“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没有提到美食。

  总之,它不高深,它只是生僻。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四):《洛阳伽蓝记》读书笔记

  一

  全书通过寺庙展现了一幅北朝时洛阳的境况,从地理到建筑,从人物到风俗,甚至还包罗了民间传奇、志怪小说,内容十分精彩。《四库全书》将《洛阳伽蓝记》编入地理类,实则这是一部全面展现风俗文化的百科全书。

  二

  杨衒之的文字真是美。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读来舒心,如描写永宁寺一段:「图以云气,画彩仙灵,列钱青锁,赫典华丽······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描写瑶光寺一段:「风生户牖,云起栋梁,丹楹刻桷,图写仙列。刻石为鲸,背负钓台,既如从地踊出,又似空中飞下。」描写太傅清河王元怿第宅「土山钓池,冠于当世。斜峰入牖,曲沼环堂,树响飞嘤,阶丛花药······至于清晨明景,骋望南台,珍馐具设,琴笙并奏,芳醴盈罍,嘉宾满席。」古评「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名副其实。

  三

  卷一城内篇的永宁寺一节,算是全书着墨最多的一节,通过永宁寺引出了北朝建义、永安年间的一段史实,描写了魏孝庄帝、尔朱荣、尔朱世隆、北海王元颢等一系列历史人物。虽是史实,读来却并不枯燥。其中许多情节让人动容:如尔朱荣「位极心骄,功高意侈,与夺任情,臧否肆意。」庄帝怒曰:「朕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如尔朱荣死后部下至京师索太原王尸丧,「群胡恸哭,声震京师。」如尔朱兆囚庄帝于寺,帝作五言「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如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自身当。」等。

  四

  书中的许多故事读来很有聊斋的味道,十分有趣,比如崇真寺比丘惠嶷死经七日还活;隐士赵逸寿年可五百岁;发冢得一人,名崔涵,在地下十二年复生;刘白堕酿酒;孙岩娶狐妻等等。

  五

  书中亦提及许多典故,如陈庆之与杨元慎的南北之辩,可见地域歧视自古有之······

  六

  田僧超与征西将军崔延伯的故事动人,僧超亡后,「延伯悲惜哀恸,左右谓伯牙之失钟子期,不能过也。」

  七

  北魏期间并不算太平,叛乱战争不断,因此许多故事读来也是惊心动魄,除庄帝靠尔朱荣登极,后诛尔朱荣外,元徽被寇祖仁判杀后,托梦尔朱兆,离间兆与祖仁一节,也十分精彩。

  八

  最后一卷城西,有种西游记的穿越感······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五):概念故都:洛阳伽蓝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书中,试图给经典下定义,同时,解释为什么要读经典:譬如其中一条定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在重温的书。”当代读者阅读趣味的浅薄化、快餐化,使读者已基本上不读经典作品,更不要说古典作品和经典古籍了。自以为读了一些书,到现在才发现,有许多中国古籍经典根本没有读到。比如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本颇令我有些醉陶神迷的书,在惊艳过孟元老的东京汴梁、吴自牧的杭州、周密的武林、张岱的西湖之后,又领略了杨衒之的洛阳。它既不同于《东京梦华录》《梦梁录》式的繁华喧嚣,也不同于《武林旧事》式的感昔思旧,更不同于《西湖梦寻》般的清闲雅逸。杨衒之异常奇异的记叙笔法,既有缜密准确、有条不紊的学术气息,又有丰富雅致、演义传奇的文学情愫。不惜笔墨按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客观记叙了洛阳地理、风物、人文、宗教,在感受那些佛寺宝塔每个“辉赫丽华”细节的同时,也有“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般旷怡胜境来涤荡人的灵魂。清吴若準《洛阳伽蓝记集证序》所言:

  “杨炫之慨念故都,伤心禾黍,假佛寺之名,志帝京之事。凡夫朝家变乱之端,宗藩废立之由,艺文古迹之所关,苑囿桥梁之所在,以及民间怪异,外夷风土,莫不钜细毕陈,本末可观,足以补魏收所未备,为拓跋之别史,不特遗闻逸事可资学士文人之考核已也。”

  可见,《洛阳伽蓝记》与其说它是部客观记述北魏洛阳佛寺兴废的学术著作,不如当它为一部感情丰富的文学创作,一部假佛寺之名浇胸中块垒的抒情创作。这样的惊艳我在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邂逅过,像小说,像抒情诗。“自延酤里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芒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缥囊纪庆,玉烛调辰,百姓殷阜,年登俗乐……”当我读到这里时,想起了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开头的那段话:“迎着西北风走上八十公里,你就到达欧菲米亚,每年的冬夏至春秋分,十个国家的商人都会聚集此地……”他们不同的是,杨衒之是真实的叙述,卡尔维诺是假设的幻想。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城市的情感,其中的矛盾就是眷恋和欲望,喟叹和记忆,对立和融合。

  杨衒之亲身经历了北魏由兴盛走向变乱的过程,既亲见当时北魏都城洛阳在佞佛活动下,“木衣绨绣,土被朱紫”,“昭提栉比,宅塔骈罗”的奢华;同时又目睹了政治变乱之后,洛阳残破成耕夫牧人游息其间的废墟。从心灵出发,从生命的感悟出发,杨衒之对国家治乱兴衰的万端感慨和对佛法兴世的置疑仿如周密在《武林旧事》序中写道:“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噫,盛衰无常,年运既往,后之览者,能不兴忾我寐叹之悲乎!”王羲之《兰亭集序》亦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今天读《洛阳伽蓝记》对北魏、对洛阳、对杨衒之刻划的种种佛寺兴废的感慨,会否同样被后人感慨系之呢?古今多少故国旧都、佛寺古刹,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像一片片树叶在记忆中飘浮着。我们看它们,也常常要在字缝里才能看见真相,看出情感。

  读《洛阳伽蓝记》没有一点让人做梦的企图,你领受到的是更为真实的现实,就像熄灭了光环,令人看见灯底下黯然的真相。所以,我是折服,折服杨衒之写实的残酷。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644447&PostID=14553635&idWriter=0&Key=0

本文标题: 洛阳伽蓝记校笺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30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世界史纲(上下)》经典读后感有感《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