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是一本由吴焕加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精选点评:●很详细,但是缺乏自己的观点,像一本资料整理。作为清华的老教授我觉得有点失望,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是一本由吴焕加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精选点评:
●很详细,但是缺乏自己的观点,像一本资料整理。作为清华的老教授我觉得有点失望,不如中国古建筑那本
●了解越多,越平和。安静的看生命流过,学会欣赏周围的风景。THANKS,阅读。
●让人感动的书。
●彩图丰富,大量重复出现编者在教材撰写的文段。理论史没有展开讲,可以作爱好者的普通兴趣读物。
●复习一下大学学的建筑史。
●暑假看的来着 图文并茂 适合小白~ 略带老先生八股口吻 也很朴实啦
●这一系列书中最好的一本,写的有意思,有故事,有背后的思潮。柯布西耶将建筑视为声学器件。建筑师在这个处处反建构的社会里充当着最有形的建构者、独裁者、审判者。
●作为一个书系,和外国古代建筑20讲比起来,总觉得主观的过了,不足为书题。
●吴焕加适合讲故事
●好书。零基础阅读无压力啊。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读后感(一):关于建筑的启蒙书籍
当我们还是一派田园风光时,李鸿章惊讶于美国的摩天大楼;当我们终于建成了钢筋丛林般的城市,我们反倒要去寻找去感受旧时古镇,建筑风格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我们今天认为丑的冷漠的没有灵魂的建筑,都有它的故事,我们会不会有一天也来悼念今日之种种呢。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读后感(二):一部有历史流畅感的建筑传记
现代建筑是随着科学、技术、产业模式、从业者、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变的时代背景而发展起来的。
复古思潮伴随现代建筑的全过程,我最欣赏工艺美术运动的原则:手工制品的沧桑感。
结构与材料,功能与空间,造型艺术是作者判断建筑的三个要素。
作者功力深厚,评价精到专业,多用数字、尺度、具体形态说话,显见研究之深入清晰。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读后感(三):是一本好书,但是……
书是一本好书,很适合我这种对建筑一无所知的人。对于建筑,我仅仅是看过这个系列的前两本外国古建筑和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书的脉络很清楚,首先是年代,其次是流派,不过由于现在建筑观点分歧很厉害,作者对各个流派也都只能从个人的观点泛泛而谈,于是,本书的问题就出来了,作者由于长期在意识形态的压力之下研究建筑,因此自身的观点带有浓重的马克思主义色彩。很多分析都是从马列的原理出发,大量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话进行评述。由于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等都和当时的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作者不得不在文中对一些思想流派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做一些解说,但这些解说基本都是以马哲的观点进行剖析,而对于我来讲,纯粹以一种哲学观点,尤其是很多熟悉的条条框框来解释一个事物,大大减弱了说服力,从而导致在阅读过程中带有很强的抵触心理。我承认这是我的逆反心理,但了解自己并不意味着改变自己,没有办法。
书中很少涉及专业的建筑术语,这一点上很像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然而本书的“马列味道”太浓,文化的美感比之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略有逊色,文笔上也稍有欠缺。但结构性、条理性,较之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为佳,适合想了解外国现代建筑简况的同学。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读后感(四):什么才是我们的建筑
文/黄大
走在北京的街头,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联合国”中,因为抬眼望见的几乎都是西式的高楼大厦,如果这时你刚好在CBD或者燕莎一代,身边再经过几个外国人,就更增添了你的错觉。再听听周围工作、居住的社区、写字楼、商厦等的名字,什么US联邦公寓、建外SOHO、CLASS、SOLANA、NAGA上院、朝外MAN、当代MOMA、格拉斯小镇、沿海赛洛城、纳帕溪谷、左岸公社、等等,如同每天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之间穿梭往来。
在中国的其它省份,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也基本大同小异,街头伫立的几乎都是似曾相识的外国建筑外观翻版的楼房;无论是写字楼、商铺还是住宅项目,都要弄个罗马柱或者尖顶,窗户加个弧形,外墙整片的蓝绿色大玻璃镶嵌。
中国传统式的民居、建筑物,除了一些风景名胜、文物古建,几乎很少能见到了,而且随着各个城市不加保护的拆迁开发,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就拿北京代表传统文化的四合院和胡同来说,已经大面积消失,只剩下零散的几个区域。
据说当年建设新北京的时候,建筑大师梁思成曾上书政府,建议保留老城区,可惜,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当年我在大学学美术史时,教授在板上勾画着老北京城的草图,给我们讲解各个城门、布局等等,然后非常痛心疾首地叹息老城墙在一声令下后,变成了二环路。如果那些城墙和老房子都能保留下来的话,那如今的北京城决不是这种“联合国”景象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青岛被保留下的老城区。
近些年,北京的几座新建的大型公用建筑,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各个方面的格外关注和探讨、争论,具体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陆续竣工、投入使用的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等。在它们筹建过程中,我们听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很多怀疑、不理解甚至否定、谩骂的声音,它们被称之为“水煎蛋”、“大裤衩”等等,还有专家学者撰文说,外国建筑师拿中国当成了试验场、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云云。
在这里暂时先不讨论这几座建筑,历史自会给以它们一公正的评价的,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其实我们回顾一下外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史,就不难理解中国目前的建筑现象了。
我一直觉得,我们应该完全保留我们传统的建筑形式,无论是公用的还是住宅项目,觉得这才是我们的建筑文化,我们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价值观等等。
其实在国外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早在19世纪也有过对建筑继承、沿袭传统还是创新,有过激烈争论,但是事实证明,随着20世纪前期,西欧工业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对建筑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经济促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房子的功能性、实用性要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原有的传统建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现实的需要,于是各种观点和流派应运而生。因此在那个时代,钢铁、玻璃、水泥取代了原来的石头,金属与玻璃的大楼,成了工业化社会的符号。
实际上我们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腾飞促使建筑的演变,也刚好经历了西方国家类似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会产生如此千差万别、风格迥异的建筑变化。
但是,从政府职能部门到建筑行业,对如何吸收传统建筑的精华,借鉴西方建筑的先进科技,如何对建筑材料、空间布局的运用,融汇到我们的建筑中,创造出拥有我们自己民族、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个性特征,真正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目前还欠缺很多很多,我们还处于盲目的模仿和照搬阶段。
虽然在新中国初期,曾就建筑的传承与创新,当年也有过纲领性的指导思想。但是时至今日,似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可遵循的法规一――也许有,而我不知道。似乎关于传承、创新与照搬,都是来自民间的一些专家的声音。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认识到当年“拆”错了,做了一些杯水车薪的补救,但却依然在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悔而不改。
照比国外那些灿若星辰的建筑大师,一座座享誉世界堪称典范的建筑精品,我们国内似乎能拿得出的大师级的人物和建筑,屈指可数。自梁思成辞世,我们似乎再也没有像他一样的领军人物,没有了权威话语权。也许中国的建筑大师还在成长中,还要假以时日。
另外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无论水准、重视度和普及面,也都远远落后于欧美。我们的决策者对城市的开发规划,很多时候是拍脑门子想当然,根本缺乏科学论证。很多城市发展规划因而走了弯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只为了设计而设计,缺乏一种人性化的东西,否则就不会出现北京西直门立交桥那么失败的东西了。
此外在欧美国家,大型的公用建筑的规划和投资建设,是要公众投票和有相关的机构对决策者进行审核和约束的,所以可以让政府对建筑立项更加审慎,避免不必要的金钱和资源浪费。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以上是我读完《外国建筑二十讲》后的一些感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