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IsMiscellaneous》是一本由DavidWeinberger著作,Times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25.00,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EverythingIsMi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是一本由David Weinberger著作,Times 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5.00,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读后感(一):按照激情分类 让商业报道更有价值
今天编辑部内部交流会老贺分享了一本还没上市的新书,中文名字他给暂定为《越乱越美丽》(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主题其实是分类的方法。作者回顾了历史上那些知识精英们给知识编汇的地图,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厌恶杂乱,然后作者给谈了现如今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新的每类方法,主要思想是只是分类可以不再按照某一个权威给的方法,而且经常是那些图书馆式的,ABCD…的强加的分类方式,甚至还带有个人色彩,比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而今分类方法更加多元,完全可以把“一片树叶放到尽可能多的树枝上”,作者甚至提出,根据我们的激情对世界上的知识进行分类。
根据激情分类,此言深得我心。
Jack同学顺势而为,给在坐记者们普及新新闻报道的角度,应该借鉴这种信息民主时代的分类方式,过去是经典时代的分类报道,比如分行业,每个行业里又按几个大公司做分类来报道,新新闻不是这样,可能从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的一个变化中发现一个问题,甚至都不是企业发生的问题,而是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一个变化,问题也许对该行业该公司毫无影响或者习以为常,但是记者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在头脑中做个标记(Tag),未来遇到的很多信息就可以根据这个Tag建立的分类来归档,最后可能这个问题在更广泛的行业里激起波澜,甚至是炸弹。
或许说得太抽象,不过N3以及杂志中新疆界等栏目的报道应该是这种按照激情分类策划选题,以新角度去采访的典型。
按照激情分类,让商业报道更有价值!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读后感(二):本书将由中信出版社于2008年6月出版,敬请期待!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万物因此而多姿多彩:新数字无序的力量)。这是著名博客、哈佛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研究员David Weinberger刚出的一本新书。该书出版之后立即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有人说,他既是一本商业书籍,更是一部哲学著作。
说其是哲学著作主要是因为该是对知识世界秩序的解读。David Weinberger认为,世界存在三种秩序。第一种秩序是实体的秩序,一本图书,一片树叶。它们在各自存在于自己的位置之中,一次只能摆放在一个位置。如果放错了地方的话那就很难找到。第二种秩序则是科学的理性的秩序,如图书目录卡片。这样的秩序有用而且聪明。图书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以用元数据来表示和组织。获取的渠道也不再是单一的。第三种秩序则是混乱无序,是互联网上的无组织的混乱信息,如flickr中的图片。David Weinberger认为,混乱是一种美德。越混乱越有意义。
David Weinberger在谷歌以及维基为王的年代里对知识秩序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观点与我们图书馆界一直追求的科学的分类与精确的信息查询逆向而行。他说,“我们必须摒弃一种古老的观点,即迷恋于以最好的方式来组织世界”。在数字时代,在数字无序的时代里,传统的朴素的组织世界的方式应该被打破,实际上已经在逐步打破。
Karen G. Schneider在其书评中这样写道:这是一本危险的书,它会让我们图书馆员过去所学的一切都扔出窗外。结构、秩序、精确的元数据、书目控制,这些统统滚蛋。图书馆员要么禁止这本书,要么焚烧它,要么只有记住并听取David Weinberger的建议。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读后感(三):所有事物都是零散的:數位脫序展現新力量
本文作者一直尝试著,对读者解释在这混乱的数位时代中,资讯对于网路使用者来说不等于是知识。
作者虽然将眼光放在数位时代的现象做出评论但在阅读本书之前要先对作者的生平要有一定的认知。
作者虽然专注于评论数位科技,但拥有的却是哲学系博士的专业背景,这使得他在观察数位时代的变迁时使用了非常不一样的观察方式,在本书中作者使用了混乱定律来解释维基百科与大英百科间的交互作用。
在拥有大約100名全職編輯及超過4000名專家為受過教育的成年讀者所編寫出的條目而成了大英百科全书被普世认为是最有學術性的百科全書。
但在却在数位时代来临的第 241 年之后,大英百科全书却跳出来诉说维基百科是错误的资讯综合体。
这是为什么呢?维基百科拥有高度的匿名性以及可编修性,但隐藏在维基百科条目之后的编辑者,其专业的素质令人质疑。
这使得拥有居礼夫人,威廉·黑兹利特、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司各特。。等等专业的条目作者群的大英百科對於匿名型态的维基百科所提供的知识型态相对显得更加的保留跟鄙夷。
笔者正好经历过数位时代与非数位时代知识交错的时空里,举一个与书本相应的例子,在没有数位时代的知识取得的管道通常经由图书馆里所提供各种专业学者所规范的条目,但在数位时代来临的现在,一样东西却拥有数十种或者数百种条目,例如在桌子上的一杯牛奶,在现实生活中我可以一眼就知道这是牛奶,条目清晰,但是在数位的资讯海中,一杯牛奶可以被归类的条目为精制农产品,白色饮料,咖啡伴随品,等等等。。。
这就造成了数位时代的读者,在没有整理只是成堆的知识叶中发展出独特的搜索以及判定功能,以期能够即时找出对于自己可能是有用的資訊,但往往很多时候,所搜寻到的是已经过不知几手的转载以及添加内容的资讯,这时使用者将要自己如何正确选择,接收或是遗弃此段资讯内容这都是数位脱序的现象之一。
本书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在数位资讯交错的现代,谁说了什么并不重要,但是参与对话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更多的内容请搭电梯 :
http://www.douban.com/note/43035926/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读后感(四):《一切都是混杂》(戴维-威博格)
以下来自:http://ilyagram.org/blog/tag/everything-is-miscellaneous/
戴维-威博格(David Weinberger)的新书:《一切都是混杂》(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所有在跟使用者、Web 打交道的设计者,都在面对如何平衡传统知识与新兴知识之间的紧张关係。他们会问自己:我现在在做什麼?所有人在下标籤(tagging)标定事物的属性时,到底他们在做什麼?我协助他们作的更方便,彼此之间能够资料共通,这在共同创造出甚麼样的东西?是数位化的知识 Frankenstein 科学怪人,还是进化了的新物种、新结构?Weinberger 带领我们回到从无序到有序的那个原初场景(primal scene),拜访林奈、杜威与其他人…去爬梳整理他们所面对的混杂与无序。
戴维认为:我们倾向依照其物理的特性来组织资料,源自於知识运作的方式。我们倾向用亚里斯多德的话语来思考:物件是一个分类范畴的成员,并且跟其他同范畴的成员分享著相同的特性。我们於是可以将这些范畴组织成树的型态:一隻知更鸟是一隻鸟、而鸟是一种动物。我们期待这棵树上的叶子与其他分支共享著相同的属性,并且我们期待每一片叶子,都只能够隶属於其中一枝分支。
但是这不是数位时代知识运作的方式。当我透过 del.icio.us 把一个网页标记为书籤时,我加上越多的标籤、对我而言就越便利。这既因为加上越多的标籤,我就越容易找到它,同时也因为越多标籤,就帮助越多人能够找到它。Weinberger 建议我们「儘量把一片叶子粘上越多的分支枝干」,打造一棵更像是用超本文(hyperlinked)的方式堆起来的叶子堆的「数位之树」。
这个建议,以及把每个东西都用标籤的方式加以运用,以便可以筛选我们需要输出时的成果,放弃有一种「正确的方式」来让事物遵守秩序、井井有条,彷彿一个公路地图一样指点著我们如何在数位时代打造工具与提供服务。但是作者的书更散发出魔力的地方是,务实的建议同时也是一个探索分类范畴、语言与知识自身的邀请。如果知识是一种任意形状的叶子堆而不是一棵树,那麼我们的知识型态将如何改变?
好问题。Weinberger 描述出现况后所提出的问题,就是这本书让我最心动的地方。实践的邀请,同时也是知识自身型态大转变旅程的开端。还记得生物学上的生命之树计画(Tree of Life Web Project)?如果生命也不是棵树,而是一个有无限塑型可能、叶子堆之间的动态组合,那麼世界将变成什麼样子?一些以往所阅读的片段,无论是 artificial life、self-organization 或 social networking discourse evolution,我们将会有完全不同的可能性在实践彼端等待我们。
以下转自新浪:
http://tech.sina.com.cn/roll/2006-12-03/13551268557.shtml
戴维·威博格 (David Weinberger)简介:
戴维·威博格是《JOHO》杂志的出版商。他是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纵览》节目的评论员之一,还是《达尔文杂志》、《知识管理世界》和《企业内部设置杂志》的专栏作家。畅销书《市场就是谈话》的作者之一 。他为《连线》杂志和《纽约时报》撰稿,还在世界各地做关于网络对经济影响的演讲。
注:以下为David Weinberger在IBM论坛2002上发表的主题演讲摘要。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问到‘IBM电子商务你想有多e?’,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你还没有e,就已经e了。就是说Internet使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使它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它因为消除了企业之间纰漏和障碍,那么也就是说有一个所谓的城堡,你控制着,现在我们不想控制,我们只想连接,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关键的是你怎么样去连接,不是怎样去进行控制。这种连接是通过人们之间的对话,这是最基本人们的行为,也是实现人们之间相互之间形成的对话,那么在万维网下你就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那么我们人也有自己的缺点,人还有幽默感,有幽默感你就可以对人类不完善的东西进行改善。那么,我们有5亿人,我们非常关心要有人跟我们进行沟通,来进行讨论,来参与到电子邮件当中。因为我们对某些事情关心,那么最难理解的或是最难表达的,这个万围网是我们的,我们是出生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改变它,可以改善它。万维网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建造了万维网,我们让他成为我们关心的东西。我们关心的就是连接,我们关心相互之间的连接,我们关心我们有积极的东西。那么企业要达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万维网是一个新的工具,来控制客户,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不行。这些企业如果它认识到万维网不是他们的事物,那么对话也是我们的,对话关心到我的事物的,这些企业就进入一个新的没有任何预测到的世界当中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