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艾莉絲》是一本由松山剛ヒラサト著作,台灣角川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180,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雨天的艾莉絲》精选点评:●当时读的时候确实掉眼泪了…●美中不足的是居然HE结尾了……悲剧爱好者觉得故事结束在艾莉
《雨天的艾莉絲》是一本由松山剛 / ヒラサト著作,台灣角川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180,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天的艾莉絲》精选点评:
●当时读的时候确实掉眼泪了…
●美中不足的是居然HE结尾了……悲剧爱好者觉得故事结束在艾莉丝倒在女神像前才最完美嘛T^T 波柯夫的那一段泪喷了好喜欢!
●居然只是第10名,绝对是被低估了!
●虽然简短不过是相当精彩的小说。充满紧张和未知的情节,治愈同时也很感人。
●人类的天国和机器人的天国相邻吗?
●因为某只摩羯读的第一本轻小说
●一波三折的小机器人的故事,探讨了机器人的存在意义。
●刚看完这本书 途中弱泪了很多次,结局很是很治愈的 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感动
●很赞的百合轻小说www但是怎么说呢,有些不太完美的地方,总觉得还可以写的更深一点,太浅了
●有温馨、有温情、有绝望,感人的故事,治愈的完美结局。波柯夫的“能遇见你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催泪了TAT,还有最后的雕像那里,如果小说就在那里结束的话,那凄美就真有一种惨绝人寰之感了XD。完成度很高的作品,感人至深。
《雨天的艾莉絲》读后感(一):伪装成的机器人小说
听闻这部小说被选上了“读到流泪”的轻小说TOP5,我就买了本来看看。
感觉很一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特别是当我上半年刚看完《艾比斯之梦》,因此就更加觉得这是一本伪装成的机器人小说,它不涉及赛博朋克、不涉及人工智能的探讨,也不涉及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因此,与其说是一部机器人小说,不如说是一本伪装成机器人小说的,实则为奴隶出逃故事。故事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作,记述了作为机器人的主人公的经历。然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考都太过于人性化了,太具有情感,而鲜见机器人的逻辑特性,因此我说这其实是一部伪装成的、实则是有关奴隶出逃的小说。
书本腰封上的宣传语看起来挺像是来自《星之梦》游戏的两句话,不过我自己的阅读体会完全没有《星之梦》感人,不知道究竟是故事笔力不足呢,还是电子游戏更易于调动情绪。
整篇故事中规中矩,文字挺优美,但剧情并没有意外之处,都是非常按部就班的情节。
《雨天的艾莉絲》读后感(二):因为“艾莉丝”一直都是被爱着的
今天想谈的轻小说是《雨天的艾莉丝》,作者松山刚,曾获得2019年的“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第10名。不同于书名千奇百怪,动辄十几二十卷的长篇轻小说,《雨天的艾莉丝》是一本单卷完结的小说。尽管它的篇幅是如此之短,我几乎只花了一个上午就看完了,但我不得不承认松山刚的文字确确实实打动了我。
艾莉丝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主线故事是艾莉丝和另外两个机器人一起读小说并策划逃跑的故事,以及各个主人公的回忆。不过松山的文字功底真的很好,尽管描写的是机器人,可表达出来的切实情感丝毫不比人的要卑劣低贱。有很多描写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例如博士露出恶作剧一般的笑容摸着艾莉丝的头,艾莉丝脸上露出困扰的表情;关于处决机器人的描写;艾莉丝在电池电量耗尽前出现的幻觉;沃尔科夫最后跟莉莉丝的告白;莉莉丝笑着说着自己的过去......很多地方都是寥寥数语就能给人以最深的共鸣。说真的,想要把文字历练到这个境界,想必作者也是经历过很多的人。
不过如果真的要让我从中挑出我最感动的地方的话,我想应该还是那种心里始终想着别人的善良(不知道这么形容是不是合适),虽然一开始总是会被误会,囿于各种不清不楚的情感表达,可最后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又会有一种自己是被爱着的温暖感觉。而且说实话,这部作品整体背景给我的感觉很压抑,但没想到最后居然愣是圆回了HE,虽然我觉得在艾莉丝爬到女神像旁边的时候直接收笔也已经是一本完成度很高的轻小说了。不过这样的HE倒也没什么太大的违和感,不如说,反而是给了我们这些读者一点心理的慰藉吧。因为艾莉丝一直都是被爱着的。
《雨天的艾莉絲》读后感(三):我比作者聪明系列
我呢,看科幻小说或者带有科幻元素的书的时候,总会把作品里的科幻设定拿掉,看看故事是否还能成立,如果不能,无论故事精彩与否我都要举手鼓掌啪啪啪,因为作者至少知道科幻元素的合理运用吗,如果去除科幻元素故事还能自圆其说,无论故事多么吊炸天我都只会给差评了.......毕竟科幻小说不是给你刷时髦度的。
那我们看看这本小说《雨天的艾莉絲》,嘛,虽然严格来说只是本轻小说,毕竟也是机器人做主角,看完这本书得到如下信息:
1.机器人除了性欲拥有所有情感,比如羞愧、开心、难过、思考、惧死、爱美等巴拉巴拉,愤怒不知道,不过里面有机器人会暴走。也具有除交配外所有感官功能,比如痛觉嗅觉巴拉巴拉,不过不想要的话可以随时切断。
2.机器人电路被植入对人类命令不可反抗的信息,但是很容易被破坏而变得不受此规则限制。
3.结合1与2,普遍带有完全人类情感的机器人被人类所统治,从事大量极低技术含量的劳力工作,而工作结束所有具有智商的机器人就会在神智清醒的状态下被一个个销毁,你肯定在逗我吧,这个社会竟然和平又快乐。机器人又能切断痛觉,又极易复活(核心移植一秒复活),我觉得简直可以秒杀普通人类,真当机器人不会闹革命。
所以说why?????为什么每天只是搬运建筑材料却找这么多普遍具有颇高智商的机器人来做,而具有完全情感的机器人为啥被生产出来,一个理想的AI机器人是不会有情感这种累赘的,而你硬要给机器人如此充沛的感情却又不给它们机权,这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作者我估计根本没想过吧。
为什么阿西莫夫写的虽然是太空歌剧,机器人三定律却是所有机器人小说永恒圣经?因为阿西莫夫想过这个问题........话说还有本《艾比斯之梦》比这个更恶心,几个小故事故意往机器人身上靠就成为“日本赛伯朋克最佳作!补完“机器人三定律”超越阿莫西夫!”之作了,我的天,简直了。
其实这本小说要是改一改不要硬搞个大机器人上去还蛮好的,流畅生动。作为一本9.1分的轻小说就有点操蛋了。
《雨天的艾莉絲》读后感(四):仍是轻小说中的稀客
大概去年接触到这类作品
同类的星之梦什么的也都看过,说实话我认为这本书不比它们逊色
从两大方面说说
1.现实性与思考性
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本书的分类:很明显的轻小说
说句实话,我最讨厌把非硬科幻类小说强行用物理知识和逻辑拆分的行为,这种行为总给人一种感觉:缺少情商。这本书的目的并非在于告诉你各种杂七杂八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他很明显地是在探讨机器人伦理,并在其中赋予了感人的故事
所以说,这本书现在其实有很强的现实性
由于专业的原因(个人南开化学系毕业),个人倾向于唯物主义,大脑皮层的活动是能被模拟的,因此个人认为独立性思考ai在2030年前出现可能性是极大的(具体时间说不准,但至少在我有生之年)
还有,个人觉得,那种只会进行逻辑思考分析的东西,根本就只能叫做计算机而非机器人(就像下面某位三星评友中说的那样)
没有人类的情感,何谓“人”?这也是我对机器人的定义
这就类似于小说中机器人设定了
于是当我们能创造出这种存在,一个能自主思考,拥有情感的存在
(此类作品在此推荐一个游戏:尼尔机械纪元和尼尔伪装者整个系列,这个系列的主题可以说是深刻,对机器人的存在意义有很深入的探讨,虽然他们只是游戏)
一个问题就摆在了眼前
机器人是否该被当做人来看待?
我知道这个论题在机器人类小说中频繁出现,也很老套,但这正好照应了我书评的标题
“轻小说中的稀客”
作为一本轻小说而言,这种主题是够冷门的了,并且要想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着实需要一番功夫,与此同时轻小说并不需要过于繁琐的背景考虑与专业知识来烦人,否则何谓之“轻”?
我们喜欢这类作品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喜欢这种读罢令人感动与思考的内涵
这类作品对喜欢的人的意义绝非是浮躁者看客者能明白的
2.情感性和文学性
博士与Iris间的情感
可谓是人与机器人间关系的典范(我也希望未来的状况是这样)
这份情感与Iris的遭遇对比起来,弥足珍贵
同时这也是感动人的内容之一
Iris和莉莉丝,还有沃尔科夫间的情感
机器人间的友谊与爱,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一种警示,亦是一种感动
警示在那份真挚,感动亦在那份真挚
这段令我一直记得的是沃尔科夫在最后自爆救下莉莉丝和Iris两人时
Iris回忆沃尔科夫的那句话
沃尔科夫,参加过战争
沃尔科夫,知道,杀人的方法。 ——但是,不知道,活着的方法。
这话的感觉,恐怕只有读者自己领会了,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向
我看到的是:他最后用他杀人的方法,找到了他活着的方法,完成了他或者的目的,保护了他所爱之人
与你相遇真的太好了
说到文学性
很值得说的就是标题中的“雨天”了,象征意义很丰富
1.是Iris回收后的机体出毛病的状况
2.是Iris和博士重要的时间纪念
3.是Iris被回收后面临的如暴风雨般的生活
4.是Iris内心情感的展现
...
“在暴风雨之中,我倾尽了自己的一切,向着未来用力地伸出手臂。”
由绝望到希望,贯穿全书“雨天”的描写算是很成功的情节与线索了
直到最后Iris醒来,雨停了
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了
此外,伏笔与对比在书中运用的也很多
说在最后
作为一本轻小说,它在一些方面,甚至是很多方面,并不能和同类的机器人小说巨著相比
但是,这也是特点所在
它只是描述了几个人物间的故事,并没有多么庞大的世界观,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
仅仅是,为了故事而写故事
然而正是这种单纯的描写,更能引人感动与思考
总的来说,读这本书,你需要的仅仅是平静单纯的心,而不是想着挖坑挑刺
你若从硬科幻角度分析,还是只能说你没情商,没搞懂这书意义之所在
我可以承认我带有主观色彩,但是我不能承认这书跟某些评论说的那样简单
(有些写评论的人可能都没抓住要点所在)
最后,以星之梦/星之人的一句话结尾,这或许也是这本书的主旨之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