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部由约翰·福特执导,约翰·韦恩玛琳·奥哈拉本·约翰逊主演的一部爱情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将功成万骨枯》精选点评:●好棒!大爱!不想当好歌手的男人不是好骑兵,里面的歌太好听了,大峡谷、河流和岩石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部由约翰·福特执导,约翰·韦恩 / 玛琳·奥哈拉 / 本·约翰逊主演的一部爱情 / 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将功成万骨枯》精选点评:
●好棒!大爱!不想当好歌手的男人不是好骑兵,里面的歌太好听了,大峡谷、河流和岩石,风景壮阔,故事儿女情长,太多感人的细节和对白,重点描述了韦恩在国家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挣扎,特技镜头也是叹为观止,虽然洋溢着美国式的英雄乐观主义,但也暗含着南北战争之后的国家裂痕,畅快淋漓呀。
●从美国人的眼光审视印第安人问题 在这些文明人的眼中 印第安人只是一群穿着奇装怪服的野蛮人 愣头青一样只知道砍杀或是送死 没有智慧 电影名字的翻译问题 翻译成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肯定是唐诗读多了 这么一部充满喜感的电影翻译成这名字毫无道理 盗马贼泰瑞很有时迁的影子
●主旋律的故事架构中,融入了边塞军营中的夫妻,父子,兄弟,朋友等各种情意和温暖。视野开阔,几场重量级的马战拍得很出色;结尾女主幸福而又快乐的转伞真是神来之笔,就是我稀饭的西部片调调。
●骑兵三部曲 补完
●除了故事格局略显局促以外,就再无一可挑剔之处,神作!出神入化的用光!私人的福特榜里,完全可以进入三甲之列。
●[骑兵三部曲之三]韦恩竟然受伤了!
●情理(家庭)与纪律(军队)的冲突。
●7。最后的转伞很欢乐。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291379/
●plot太平了,最后的gun fight也让人提不起精神,引出duty就让说教作用明显大于娱乐,有多少青年看完想奔赴战场姜富就成功了多少
《一将功成万骨枯》观后感(一):片子一般,三星半吧。
只有结尾处女主角和着军乐的节奏轻松欢快地转动她的小伞的镜头让人印象十分深刻……不免使人想起了方达在《侠骨柔情》中,悠哉游哉地用脚抵住柱子晃悠座椅的情节。老福特对于角色的一些细节刻画总是那么耐人寻味。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53634890.jpg
有趣的是,imdb上首页就有人问最结尾的军乐叫什么名字?而回答的人马上了带出了这段情节:
Do you mean the song that was being played as they were on the reviewing stand at the VERY end, and Maureen O'Hara was acting all "giddy" and twirling her parasol?
That was "Dixie"
《一将功成万骨枯》观后感(二):扯下蛋
这个不能上纲上线,就我接触的电影来说,英美还是偏叙事的,至于欧陆则实验性质、先锋类的关注较多。
叙事电影展现的绵延其实是瞬间的,同时这种呈现更合电影的本质,难怪巴赞会对美国影片如此赞赏吧。巴赞偏向于现实主义,他对电影有个蛮经典的比喻就是时光的标本。
切到欧陆吧,那边的电影会做如是观我认为还是与欧陆的唯理主义挂钩的,大写的历史中的唯理主义影像生活在那边的导演,他们看满天星辰用电影书写心中哲思,所以叙事的性质会被消解不少。
再切回巴赞,此君年少研读很多哲学著作,我倒也没去考证过他是受分析学派那种逻辑实证主义影响较多还是其他所谓主义,看过他的电影是什么和巴赞论卓别林,从其文章感觉还是上行的路线占主线的,那种一脚踏在云端的求索想必是热切希冀一种降格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偏爱美国大叔的片子吧。
然后是叙事电影,为什么说叙事电影展现的绵延是瞬时的呢?或许这个应该从存在论的角度去说说吧。电影甫拍摄剪辑完毕,胶片放置在满是灰尘的角落,那些影像早就先于观众“在”了,于是那些影像凝结成了一个点,放映的过程、观众观看的过程已经不重要了,那个过程的完满亦即电影放映结束-叙事完毕-叙事平面铺就,然而之后的解构却不是针对那个铺就的叙事平面的,这个平面是用以作为一个投射的、投影的机制放置到观众所处的现世的流溢中去的。
最后就是为什么叙事是不重要的吧。呃。。。还是费尔南多·佩索阿在惶然录中引用的卡莱尔那句话吧,都快被我引用装逼烂掉了就不多说了,哈哈
《一将功成万骨枯》观后感(三):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已亥岁感事》
说起曹松的这首诗,大概是在大学的时候念过,具体的情况是忘记了,不过这首诗到底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又看了约翰.福特导演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又想起了原诗。其实本片和此译名所要表达的意思相距甚远,原来的诗句是为了兵荒马乱的年月中百姓的生存状态以及战争的残酷性。“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是用万千生命成就的一个人的精彩和成功。而在约翰.福特导演的这部电影中,不管是从人物身份的构成还是故事的始末,我们都感觉不出“万骨枯”。说道电影名字,我倒是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名字《边疆铁骑兵》。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导演要探寻的并不是战争的本质,而是作为军人对一个国家的付出。“边疆铁骑兵”这个译名其实更能反映出电影中着重刻画的驻守边疆的军队。
影片中的边疆骑兵队队长柯比是一个治军严厉,有令必达的人,经历过各种战役的他而今要面对的是却不是战争。在补充来的新兵之中,有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在儿子的生命中,父亲的位置已经空缺多年,面对现在的这种境况,他是要继续当一位军人还是弥补对儿子的愧疚?影片中的儿子性格极像自己的父亲,他似乎很适应军队,但是随着柯比妻子的到来,这一家三口之间面对的问题再次升级。儿子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他苦恼的主要原因,随着妻子的到来,更深层的矛盾在逐渐揭开,柯比和妻子的问题不在于他是一个军人,和妻子聚少离多,而是在一次行动中,柯比奉命烧毁了岳父的庄园,这一行为正是夫妻二人之间冷战的主要原因。
每一位军人都有自己恪守的界限,而在本片中,格兰德河充当了墨西哥和美国的界限,美国政府对边疆骑兵的规定是不能越过这条河,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只要能越过这条河,与印第安人的战争就能尽快的结束。但是越过这条河之后,战争的性质就变了,从保卫国土变成了侵略战争,这样的骂名谁也担当不起。而格兰德河在本片中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作为一条天然的边界而存在着,也是骑兵对于自我原则,国家政策以及战争现状之间的挣扎。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部电影整体感觉上并没有由于战争带来的悲怆和严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理性和感性情感的相互转化。理性的是,他们要面对战争,面对印第安人的袭击,面对被印第安人掳走的孩子。感性的地方则是柯比和妻子,儿子之间家庭关系的冰释。
有时候,战争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戕害和生灵涂炭,只是借助战争这个大的背景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放置进去。其实,在没有战争的年月里,很多矛盾依然是存在的,比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冷战,父母和叛逆的儿子之间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放逐于现实就显得不太那么重要了。因为时代背景以及环境让这类事物不再是作为特例而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分支。
约翰.韦恩在本片中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精彩,这位伟大的演员在他的一生中出演了一百五十多部电影,1939年拍摄的《关山飞渡》奠定了他在西部片中无人可及的地位,与其说,这部电影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如用这句话来形容约翰.韦恩的一生。
《一将功成万骨枯》观后感(四):《主要是用来洗脑---边疆铁骑军》
《主要是用来洗脑---边疆铁骑军》
这是一部1950年11月15日 上映的黑白影像西部片。
坏人是印第安人,好人是美国边疆骑兵军。
影片展示的美国人骑术,还是不错的,百匹骏马出演的阵势,也很真实,尤其对比现如今那些蓝背景,更是真材实料!
因为是约翰.韦恩出演骑兵队长,所以拿来一观!
其在本片中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精彩,这位伟大演员一生出演一百五十多部电影,1939年拍摄的《关山飞渡》更是奠定其在西部片中无人可及的地位,与其说,这部电影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如用这句话来形容约翰.韦恩的一生。
哈哈哈!
另外,影片的故事情节乏善可陈,人物塑造也多程式化,作为坏人一方的印第安人,不仅只众像,甚至脸谱化都不愿意展现!
因此,用今天世界多样化的眼光看待它,其整体质量是一般的!
其上述陈述缺憾,基本是缘自好莱坞的模板化,或者可以理解为文化、美国精神的输出,至于观众是否被洗脑,则看观众自己了!
这里不妨借鉴、回味一篇新浪博客“天堂电影院”,堪称点题!
《美国西部电影回味(2008-11-27 19:00:21)》
昨天美国感恩节因此想起了印第安人也勾起了我一些小时候的回忆:
记得小时后在台湾常看“打红蕃”的美国西部电影。
这种便宜的西部电影基本剧情千篇一律(像韩剧里面都得白血症,或19世纪的英国小
说简爱/咆哮山庄等等都必须有个精神病女人),基本剧情如下:
男主角(最近死的美国总统里根或约翰苇恩)有一天回家发现老婆小孩都被红蕃杀死
了,房子也被烧了。剧中当然必须要简短地描写一下红蕃割头皮的恐怖景象,当然
也少不了一个脸上画着图案的印第安人右手拿着个斧头左手拿着一个血淋淋(不过当
时都是黑白片)的假发在空中挥舞。里根伤心欲绝,发誓要报仇!
里根加入一个蓬车队西迁。在车队里遇到了一个金发大奶的美女(女主角),陷入爱
河。
路上突然发现红蕃出现,里根拿着手枪指挥大家把蓬车围成一个圆圈自卫。一场大
战就爆发起来。白人再英勇武器再精良(白人用枪,红人用弓箭和斧头)也抵不过如
山倒海的红蕃攻势。眼看着蓬车队就要被攻破了,已经断断续续的有一些零星的红
蕃骑着马冲进了圈里(但都立刻被里根的手枪击毙)。危在旦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突然间。。。
“轻骑兵进行曲” Light Cavalry Overture 的振奋号声突然响起,立刻电影院内
全场欢声雷动,观众拍手欢呼雀跃,美国骑兵队出现了!接下来印第安人就被杀得
落花流水全军覆灭。之后里根就和那金发(黑白片不知是不是碧眼)大奶美女结婚了。。。
剧终。
记得有次我正在我兴奋的拍手欢呼时,我哥哥当下浇了我一盆冷水,说你又不是白
人,你和红蕃又没仇,你高兴个什么劲?电影院内全场都是中国人,他们高兴个什
么劲?
好莱坞是美国最厉害的文化侵略,对全世界洗脑,在不知不觉中把大家的感情转成
认同白人了!
以前出国前从来没看过李小龙的电影。有一次在美国特地开车到一个黑人区的电影
院去看李小龙的电影。电影院内除了我们两个中国人外其他都是黑人,有点可怕。
当电影里演到中国人挨日本人打时,旁边的黑人们个个垂头丧气。最后李小龙出来
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时,全场黑人也都是欢声雷动,拍手欢呼雀跃。。。我立刻
想到了小时候我哥哥说的话。我真想问一下这些黑人:你又不是中国人,日本人和
你也没仇,你们高兴个什么劲?
但这也算是香港电影业对我们中国的贡献吧,给外国人也洗洗脑。。。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