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概要》是一本由樊树志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国史概要》精选点评:●此书可休矣,重明清轻其他。●很详细,夹杂着作者的观点,还有相关的引述,不错!●这本书通俗易懂,夹
《国史概要》是一本由樊树志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史概要》精选点评:
●此书可休矣,重明清轻其他。
● 很详细,夹杂着作者的观点,还有相关的引述,不错!
●这本书通俗易懂,夹叙夹议,涵盖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政治,历史,文化。被一些学校当作历史教科书。作者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各个朝代发生的事。
●学校历史老师让我读得,我能怎么办呢。
●已在高考中国古代史复习中度过
●一贯至清的概述了整个中国历史,有诸多借引国内外史家的观点,多面思考。相较而言更为公允的写史,可为纵览历史的人提供清晰的脉络。【再次强调,是概要,不是专题史;避免从革命史观出发而以综合世界史观看待史实,作为教材实属应当。但是简要之余也缺乏过渡,细节说明的缺憾。当然不乐读史之人,自命乐于研习专史之人皆可闭书免读,反正不愿多面了解也无话可谈】
●原本是把这本书作为研究生复试的温习用书来看的,但由于专业的突然调整中途便放下了。后来等到闲暇方才陆续翻完,觉得相较北师大的古代史上下册这本更加凝炼,专题也更突出,对于各朝之间的过渡期也有涉及,没有出现朝代更替之间的空白。樊先生最专长的领域应是明史,但就在明史章节反而出现了莫名的小说家言的叙述,着实令人奇怪。另外,先生的市镇研究在书中也有着墨。虽说是一本进阶级的通史教材,但就通史本身而言,依旧只是连缀断代史而成的集子,没有对整体历史的分析。
● 本书不是编年史,也不是讲故事,而是以上帝视角,较为客观地分析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影响,注重细节佐证自己的观点,而非基于意识形态的评判。对于我这种阅读通俗历史读物和知乎历史专栏的历史票友来说,是一本很严谨而绕有趣味的国史读本了。 ps.特别是激发了我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兴趣,短期内恶补了一番。
●【完全是私人情感】这种书当泡面番看看就不错了,tm还专门上课闭卷考专挑犄角旮旯的细节靠真是让我这种连参知政事还是参政知事都搞不清的人彻底重温了一遍高考文综噩梦啊草草草
●很多历史书喜欢讲古代的野史,看得的确很爽,可看完也就没了。这本书知识量太大了,只能囫囵吞枣地过一遍,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书中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的变迁带来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借鉴,读完第一遍应该才刚刚开始。
《国史概要》读后感(一):历史,文学,哲学
你历史为背景。用文学的思想,对待历史。用哲学的方法,去思考历史和文学。历史是一种现象的叙述。文学是各种现象的加工。哲学,是对历史和文学的思考,提炼。这本书,真的只能是一种提炼,是一种概要。在直播点上,的确有独到的思想。但文学的趣味性还是不够的。思想性和趣味性,有待提高。语言的流畅性也是一般。是一本较高层次的历史扫盲书。
《国史概要》读后感(二):简单的感想
作为一本通史教材要把中国历史说清楚史很难的,不免有一些省略删减。可读性也比较强,一些细节也挺有意思的,比如对青铜器花纹的解释。还有一些内容是对其他大师观点的概括,比如秦统一的地理基础,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比较新颖的。对于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酷刑手段描述的也很生动,可能也是因为个人对这段历史印象比较深刻。之前也看过明史讲稿 有些重复的地方看得也九不太认真了。
《国史概要》读后感(三):历史给人以智慧
历史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现在和将来, 历史给人以智慧,教人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去看待过去,看待现在,看待将来,而不被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只有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才有助于选择一条正确前进的道路,才能展望美好的未来。
《国史概要》读后感(四):人,不可應住在洞裡而沾沾自喜
1.有一个大纲,很重要,最基本的,有纲目,有主干,有枝叶。 2.政府(正统)vs.民间(非官方、反賊),歷史和政治,本來就是平衡各方勢力和矛盾,空談倫理道德則疲軟無力,要看其出現的歷史背景、需要、實際實施、最終效果,要看實質,不可停留于表面。 不少皇帝,是上一朝代中的民間力量或貴族,治史應打破(淡去)朝代劃分綫,以一根本問題為主線,夾雜幾條副線,再加以小綫、小問題等等枝葉。 3.中國歷史應重新書寫,可借西哲,以他山之石攻玉,一兩百年內定有大作出現。歷史不是東拼西湊撿破爛,而是在廢墟上重整乾坤。 4.對於近代中國从鴉片戰爭到侵華戰爭,中國歷史上多次也有外擴領土,有勞民傷財、有雄功霸業、有反戰文學、有建功立業,為何大家的對日“怨氣”如此之重?是否与中國的國情有關(意識形態、國民性)。——非否定我國近代之悲殘的淤血榮光,而是非究其本質不足以解根本之問,徒道德批评不過空頭支票。
《国史概要》读后感(五):《国史概要》杂感
历史的意义就不仅是为了追忆往昔的荣光,更是为了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历史之于我们,究竟是什么呢?我曾以为它就和化石一样,是既往发生过的事件的集合,理应是无偏颇的。每当读到崔子弑齐君,而史官仍秉笔直书时,对其甚是钦佩。然而,随着知识面的逐渐拓展,我发现历史有时候并非完全是忠实的记录,总会或多或少的夹杂着一些时代的局限或者史官个人的好恶,这是否意味着“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宣传”?这时的我曾经一度不太喜欢阅读充满着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反而对通野史逸闻之类的通俗历史读本更感兴趣。
不过当跳出这些稗官野史,我发现中国历史上的某些事件,几乎可以和阿拉伯、西欧地区对应起来,比如唐朝的藩镇割据之于阿拔斯王朝的突厥将军和罗马皇帝的哥特人军团;而且历史并非不会重演,如汉朝的宦官干政之于唐末和明末的太监专权。那么历史的意义就不仅是为了追忆往昔的荣光,更是为了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待先人的神话传说的态度截然不同。西方学者批评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在讲史前史时注重考古资料,忽视对神话传说的发掘,是切中要害的。中国近代疑古思潮泛滥,对历史上的传说时代采取虚无主义的怀疑态度。窃以为,对于古代的神话,西方人何止是对它们进行发掘,简直是想通篇引用呀。更有趣的是,缅甸、韩国、越南、印度史料中动辄几千几万年的历史,或是几千万人的大战,甚至令人有些怀疑其计量单位大概不是十进制。倒是我国的史官保持了应有的克制,至少不必为了一神教的信仰而强行附会神话中的历史。这也使得在某种程度上,较之于《琉璃宫史》、《高卢战记》以及韩国历史教科书,中国的史书可信度更高一些。
纵观整本书,中国历史上的各个阶段似乎免不了“夷夏之辩”。说白了,这也就是正统之争,统治阶级需要一样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天命”。在禅让制下,继承者们需要做足了“禅让”这场戏,来表明自己的得国之正。但直到夏启承袭了禹的帝位,才使得“夷夏”之间有了相对明确的分界线。尽管史书上对此多有美化,比如强调伯益对启的“迫害”,但掩盖不了启行“窃国”之实,不然也就不用在字里行间暗示“尧舜也是因为儿子不成器才禅让的”了。
周人自称从“上帝”那里得到特别的眷顾,周的天命是上帝弃商而给予西方新国(周)的。远古时代的“上帝”原是部落神,是商人尊崇的偶像,周人把它借用过来,作为政治宣传工具,从此“上帝”由部落神转化为中国的道德神。周公东征之后,周人的势力才达到他们的“远东”。就周人向外发展的步骤而言,周公东征比武王克商还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代夏和周代商更像是接受了部分同化的“蛮族”取代了“华夏族”,而被取代的王朝之前也算是一个“殖民国家”,直到秦王扫六合,一个相对稳定的“正统”华夏族才算是出现了。之后的五胡十六国也好,五代十国也罢,尽管他们最终征服了中国,但很快也像雨滴汇入了大海一般被同化,所谓的“夷”与“夏”的融合,更像是这个国家吐故纳新的过程,那么,这种融合对“天命”本身的归属影响不大。而在元明清这三朝,同时也是世界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占据统治地位的外族被汉化的程度也不够,相对保留的民族特性也相对较多。故而朝代更替之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往往应用得更为广泛一些。
对于夷夏之辨,樊老师抓住了其民族属性之外更重要的变迁——制度。如果我们一昧地模仿古制,那么将会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而所谓的夷带来的,往往是相对简单化的官制,更有效地深化基层统治的行政机构,与之相应的,便是历朝历代逐渐深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武帝独尊儒术,其实是有保留的,对诸子百家也不是一概罢黜,《史记 · 龟策列传》说:“今上(武帝)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这段话反映了汉武帝对“百端之学”是宽容的。汉武帝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他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他相当依赖法家。汉武帝并不真正懂得儒家之道,他所做的不过是让五经博士培养弟子,作为官员的候补。大儒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他根本不予理睬,倒是法家桑弘羊颇受重用,大力支持他推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政策。儒家拘泥迂腐的作风,与汉武帝好大喜功的秉性格格不入,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多与儒学大相径庭。他所用的大臣,大都是既精通儒术又深知刑法的人。奉行黄老思想的汲黯曾当面揭穿武帝表彰儒术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实际是儒表法里。”全书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夷夏之争”背后制度的变迁,还有统治者的施政理念。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所谓的明君,都不会单纯地将某种学说或者宗教作为其施政的指导思想,往往都是通过儒家取士,法家御人。由于仕宦之路只能通过四书五经,这对于统一思想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但也会使得取士所得往往不知变通,注重文官-公务员系统,亦容易产生文官党派之争(虽然汉朝几乎未出现)。另外这一套如果玩不好,也容易反噬统治者本身(即笃信儒术、优柔寡断的统治者)。尤其是在后期,如果一位意志不坚定的君王恰巧遇上一群道学先生,那么就像崇祯皇帝那样,只能加速王朝的灭亡
从本书来说,不算是编年史,也不是讲故事,而是以上帝视角,较为客观地分析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影响,注重细节佐证自己的观点,而非仅仅基于意识形态的评判。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合上这本书,我想,参透了历史,或许便能把握当下的发展进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