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8-06 08:33: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群魔》是一本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元,页数:8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群魔》精选点评:●重读补●重读完毕●终于看完啦……这本书充分展现了陀大神的技巧。●陀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达到的高度

《群魔》读后感1000字

  《群魔》是一本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元,页数:8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群魔》精选点评:

  ●重读补

  ●重读完毕

  ●终于看完啦……这本书充分展现了陀大神的技巧。

  ●陀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达到的高度,要说有相近的话,只有这部群魔了。真是地狱变呐!当年被删减掉的主人公斯塔夫罗金的自白,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篇章!推荐将它(现收录于附录)放在第二部第八章之后看

  ●这次换一个版本读

  ●读了时间有点长。如果不结合注释确实看不懂。这样冗长的小说读完确实不容易。里面的人物好像都挺怪的。

  ●拖拖拉拉差不多两个月才看完,感觉上不如《卡拉马佐夫兄弟》那么过瘾,情节也不是很吸引人。

  ●“现在我思绪万千,产生了很多很多想法:您知道吗,这情形就跟我们俄国一样。这些从病人身上出来、进入猪里的群魔一一这就是积蓄在我们这个伟大而又可爱的病人体内,世世代代积蓄在我们俄国肌体内的一切溃疡,一切乌烟瘴气,一切污泥浊水,一切大大小小的魑魅魍魉、牛鬼蛇神……但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意志将会从天上保佑它,就像保佑那个精神失常的鬼魂附体的人那样,所有这些魔鬼,所有这些污泥浊水,所有这些沉渣泛起、浮到表面上来的、开始腐烂发臭的卑鄙龌齪一定会走出来……主动要求进入猪里去。而且已经进去了也说不定!这就是我们,我们和他们……我们这些精神失常和发狂的人,就会从山崖跳入大海,统统淹死,这就是我们的下场,因为我们的结局也只能是这样。但是病人将会痊愈,‘坐到耶稣的脚前’。”

  ●最大的感受:1、如今社会再难出现这么激烈的思想之间的交锋!虽然那个时代的社会是动荡不安的,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够催发思想的果实,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尽管有些思想现在看来走入了歧途)。2、阅读过程相当愉快,陀老爷子太厉害,所有人物形象非常鲜活,从性格到思想,都有其独到之处,并且立场鲜明。3、因为读书不多,对书中描述的种种思想,只能比较浅显的了解一些,没有一个较大的框架去容纳这些思想,是我比较遗憾的事,所以有待扩大阅读量,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些思想之花。

  ●我本浅薄,我看到了上层社会的贵族勾心斗角,偶尔有对俄国社会貌似不经意的描写,可是这些都是最无聊最不能吸引人的。我的消化能力不足以读完这册书。

  《群魔》读后感(一):书摘

  《群魔》具有强烈的论战色彩而杯称为“政治小说”。作者对社会解放运动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和批判,主张俄国必须摆脱革命思想的影响,从基督教中寻找出路。

  第一个主题,反虚无主义

  《群魔》一方面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世界观的局限,显示出其反历史的特质,另一方面,它通过对“俄罗斯思想”的溯源,对自由主义的空想,上流社会和行政当局的腐败无能的批判,对俄国革命运动负面的揭露以及对一系列社会问题_诸如六七十年代革命运动与四十年代的关系,社会主义与无神论的关系,革命暴力的道德论等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力度。

  “人的灵魂的伟大审判者”

  第二个主题作者对主人公尼古拉.费谢沃洛多维奇.斯塔夫罗金及其他主要人物的精神成长的追溯和思想构成的剖析,作家通过系列“对话”场面,逐步建构一部多声部的叙事篇章。

  斯塔夫罗金意志崇拜,(母亲瓦尔瓦拉,从事犯罪的非凡才能)

  沙 托夫宗教信仰,理想主义

  基里托夫无神论,

  彼得.斯捷潘诺维奇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和政客

  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自由主义。(瓦尔瓦拉情人“我多么爱她呀,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可是她却从来啊了解我!”)

  英国评论家评论“他的世界是一个象征和潜象的世界,体现为无法生活的生活,因为艺术和创造性活动既然是逃避难以忍受的思想苦闷的唯一出路,就必须要同造成苦闷的诸多怀疑相称。因此他的艺术是形而上的,与其他艺术完全不同。”

  亚.普希金《群魔》“哪怕打死我,路也看不清,

  我们迷路了,我们怎么办?

  显然,魔鬼把我们领进旷野,

  使我们原地打转。”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善恶观和自己认为的恶与善。理性从没有能力确定何谓善与何谓恶,甚至都没有能力来区分善与恶。”

  《群魔》读后感(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1872)》读后

  读《群魔》,心里有点混乱麻木,一方面,在阅读上卷的时候,甚至觉得颇为无聊,觉得情节和表演夸张,像舞台剧而不具有某些非现代小说的真实尺度(最显眼的例子是沙托夫那离婚了三年的妻子玛利亚找上门来分娩,生一个别人的孩子,而沙托夫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是读到斯塔夫罗金与沙托夫对话关于“亲吻大地,泪洒故土,请求饶恕”【上海三联版,289】那一段时我哑然失笑,回忆起20年前读《罪与罚》中拉斯科尼科夫在十字路口下跪亲吻大地那一幕时我曾感受到的激动和震撼;另一方面,虽然几乎未曾被打动(末尾“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的最后漂泊”很优美,甚至让人想起30多年后列夫﹒托尔斯泰的离家出走;“斯塔夫罗金的自白”则让人有点震动:原来尼古拉也是坏透了的),但也有足够的因素让人不能轻看这部著作:到下卷时情节就比较紧凑了;某些章节甚至让人想起了20世纪中叶的奥威尔的政治小说(“每个人属于大家,大家也属于每个人。大家都是奴隶,就当奴隶来说,人人平等”【468】),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政治预言甚至更为真实而历史敏感;某些神学的、政治社会的观察和思考非常深刻:如老派自由主义者夸夸其谈的票友性质【36】和美学散步性质【455】、俄国人思想上的寄生性【245】;造反从无神论开始【257】;“俄国革命思想的整个实质就在于去否定人格。”【418】;从无限自由到无限专制【452】;莎士比亚高于一切【545】;最卑鄙的人才能活下去。【690】

  《群魔》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上卷先是细致地讲述了老派自由主义者斯捷潘在附庸风雅的首富-贵族遗孀斯塔夫罗金娜府上生活20年并相互爱慕和折磨的省城生活;但随后情节,在欧洲的斯捷潘之子彼得和斯塔夫罗金娜之子斯塔夫罗金都返回了省城:无人关爱也非有钱人的彼得实际上成了投机社会主义组织的野心家,而斯塔夫罗金虽然总有点贵族派,但也玩世不恭。彼得搞了5人小组和外围圈子,一方面试图网络斯塔夫罗金做偶像派,另一方面在省城煽动反传统的言行。与此同时,新任省长连布克的夫人尤利娅却试图通过拉拢这些新潮人物而彰显自己的显赫身份,虽然最后结果只能是丢脸:尤利娅发起的游艺会被彼得等各种人搞成了一个怪诞的、反社会色彩的闹剧而让上流社会所鄙视。社会主义小组里的沙托夫一直要退出,彼得的5人小组杀害了沙托夫,但事情很快败露,一干人落网,甚至不太直接相干的斯塔夫罗金也因自己其它的罪孽而自杀(斯塔夫罗金似乎一向表现得很好,有贵族派头,让人奇怪的是几乎所有出场的女士都好像跟他有暧昧关系,直到最后“斯塔夫罗金的自白”才表明他是坏透了好色堕落的虚无主义者);只有最坏而最警觉的彼得才早早逃离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政治预言在历史意义上或许是惊人地准确而正确的:新的没有道德感的,“否定人格”的无政府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的起点是无神论、是暴力、是组织力量;而在混乱和失序中,最邪恶的人才能生存下去。但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试图将这一预测扩展为一个更普遍而有争议的命题:人性甚至历史的主题就是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和傲慢的无神论之间的冲突。或许在这里也凸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偏狭的一面:实际上,西欧也有虔信的时代(宗教改革),而在19世纪西欧已经发展出了一种强大的技术-工业-世俗文明,在其中很难说虔信与无神论的冲突是主旨;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坚守正教传统,恰恰反映了俄罗斯没有发展出一个强大而稳健的世俗文明,从而造成正教独自守护俄罗斯的困窘局面——事实上,在现当代世界史中,俄罗斯不是以虔诚而是以粗暴出名的。

  江绪林 2019年10月4日星期日

  《群魔》读后感(三):非理性的先知

  很多人读了这本书,都会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简直是个先知!他在本书中,预言了几十年后俄国的人和事。

  希加廖夫,虽然他只是书中一个小人物,篇幅不多,但是他绝对值得大书一笔。他几乎可说是本书最“深刻”的思想家,说出了惊人的话语——“没有专制就没有自由和平等,但是在畜生中却必须有平等。”这就是《动物农场》的前言、先导啊!不知道奥威尔看过本书没有,我想他应该看过吧。

  书中另一位深刻的思想家,我认为是基里洛夫,他的言行一致令人佩服。他说“我必须表明我不信上帝”,“对我来说,没有比没有上帝更高的思想了。整个人类史都可以为我作证。人为了能够活下去而不自杀,想来想去想出了个上帝,这就是迄今为止的整个世界史。在世界史上,只有我一个人头一次不愿想出个上帝来”,“我必须开枪自杀,因为我能完全、彻底地为所欲为的顶点就是自杀”。其自杀是对自己这段话的完全、彻底地践行,他成了自己的上帝、自己的神。老陀安排他自杀也许还有其他用意,但我觉得他能这么做,是彻底的大无畏的,因为我也不信什么上帝或者神,当今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上帝或者神,但是很多人的“不信”只是随大流,从未自己思想过,而基里洛夫自己践行了自己的思想。而且,不信上帝或神后,人往往就少了约束,但没有约束,不代表人就能摒弃道德,为所欲为地干坏事。一个人无论怎样都不能对别人做坏事,你要想干,就对你自己。而“自杀”就是最完全、彻底的“坏事”了,这恐怕也是一种最彻底的解放。

  而书中的主人翁之一——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完全就是个无耻的、懦弱无能的、好赌的混蛋。很多文人都是这样的,似乎老陀自己也有点。所以这个人物倒不是很吸引我,有点刻板了,包括其临死前的皈依。其实,很多凡夫俗子都是在老了或将死时,选择了信仰宗教。没办法,人都是怕死的。正像基里洛夫上面说的那段话。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信仰上帝的最根本的原因。

  沙托夫和斯塔夫罗金,我觉得都有点老陀的影子。借沙托夫的口,表达了其宗教、民族观点。借斯塔夫罗金的人格,表现了其双重人格。沙托夫没多少可说的,太保守了,正像译序里写的“《群魔》的英译者戴维·马加沙克认为:“如果认真对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政治观点,那未免是荒唐的......””,老陀的很多观点太保守,让人实在不敢苟同,他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如果真是地球上惟一“体现上帝旨意”的民族,并且它也是惟一被赐予通向新生活钥匙的民族。那我只能说这个上帝太可怕,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新生活什么样,没人想去过吧?

  而斯塔夫罗金,是个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似的人物。先是干了坏事,然后又忏悔,最后以死完成了救赎(?)。老陀很喜欢先通过一个人的恶行展现他的坏,然后再通过忏悔,揭示出其内心的善。这次的恶行蛮多的,附录里的故事把我震惊到了,好像是毛姆说老陀年轻时强奸过他家的一个女农奴,如果是真的,本书的情节就是一定程度上根据亲身经历改编的了。我觉得作家一般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作,比如老陀自己好像是有癫痫,书中的基里洛夫也有,那些症状的描写,肯定是亲身经历了。更不用说,很多枯燥的犯罪心理描写,老陀自己肯定都想过,否则不会描写得那么详细。结尾,他的死,完全是活该的,对他自己而言,应该是种救赎吧。

  另一个主角(似乎更算是配角)——彼得·韦尔霍文斯基,就是个小丑似的人物,各种下流的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其原型叫涅恰耶夫——革命导师列宁的精神导师(失敬失敬)。对他这么个东西,既然连两位革命大导师都批判过,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本书虽然仍然有大量枯燥的陀氏心理分析和莫名其妙的精神病般的呓语,但是因为有多个杀人案,所以读来还算不错。我觉得尤其是我国读者,都该读一读本书,保证有收获。

  《群魔》读后感(四):他们投入了湖中

  最早翻开这本书是在八月,读了个代序便搁下了,九月中旬又拿起来读正文,读了一段时间又搁下。十月读完了,却发现附录里还有一段《在吉洪的修道室》,于是又拖延了一下。于是前前后后,大概读了快两个月。

  还好,不算长,毕竟《追忆似水年华》我已经读了十年了还没到第二卷呢。

  其实这样的书,我不太敢去用“评价”这样的词,我的水平是绝对不够去“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但是读完以后,又忍不住想一些东西,不记下来,似乎也有些辜负。所以还是厚着脸皮,战战兢兢提笔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主角是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看到后来,又觉得不对,主角应该是尼古拉·弗谢沃罗多维奇。但之前有人跟我讨论,又觉得真正的主角是彼得·斯捷潘诺维奇。结果全看完了,我又回到了最原来的观点,《群魔》里真正的主角和灵魂人物应该是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我真的不是在凑字数)。

  然后作者本人的一些留存下来的资料表示,其实尼古拉·弗谢沃罗多维奇才是主角。嗯,好吧。

  臧仲伦的译本保留了斯捷潘说话的时候大量出现的法语,一度让我感到又重回被北美吐槽君支配的恐惧。不过都不是什么长难句,阅读起来也并没有对我造成太大的阻碍,反而让我对这个人物有多么装腔作势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所以看到不少评论对译本“保留法语原文”这一点作出批评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这个保留很妙。

  斯捷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懦弱,虚荣,神经质,自我意识过剩,但又真诚,善良,不切实际。他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遗老,热爱西斯廷圣母,恳切地歌颂诗歌、莎士比亚、拉斐尔,和美。这种思想中又糅杂了极其强烈的宗教精神。译后序中说,这个人物是陀氏对于那个时代俄国“多余的人”的刻画。我反而觉得这并不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每个时代,都有斯捷潘这样的人。

  斯捷潘在游艺会上高呼“莎士比亚与拉斐尔高于农民解放,高于社会主义”,让我有一种,这是陀氏自己对于当时的革命的一种态度。美的信仰者不能容许没有心肝的无神论者和物质至上的人批判西斯廷圣母,宗教的精神被粉碎,被摈弃,被践踏,农民挣脱了镣铐,却始终没有挣脱愚昧。这是斯捷潘的痛苦,也是他的局限性。陀氏这样去描写了他的悲壮的一喊,然后又将他放逐,把他扔到农民中去,让他在高烧的呓语中去世。

  最后,斯捷潘仍旧是安眠在了宗教的怀抱中,他认为人活着便是无上幸福,一定存在着某种非常公正和非常幸福的神,伟大的思想万岁!就连像他的儿子彼得·斯捷潘诺维奇那样的恶人,其思想中也有着永恒大伟大。

  我作为一个从小被无神论培养的人,说服我相信上帝的存在反而更加困难。于是由此产生了无数隔膜。所以在读到像基里洛夫和尼古拉·弗谢沃罗多维奇这样的无神论者的时候,对我来讲反而更加亲近一些。但无论是基里洛夫,还是尼古拉,还是作为现实中的涅恰耶夫在小说中化身的彼得·斯捷潘诺维奇,我都觉得比不上斯捷潘这个角色的多维度和复杂性。

  彼得狡猾、奸诈,自私,醉心权力,恶得殊无半点可爱之处。但因为现实中“涅恰耶夫案”的映照,使得这个角色令人毛骨悚然。基里洛夫是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者,甚至比《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更甚。他的自杀理论,让我完全无法反驳……想多了甚至自己也想去死一死……

  而尼古拉·弗谢沃罗多维奇这个人,我就完全不明白了。

  我一度十分喜欢这个角色,他风度翩翩,书中几乎没有女人不为他所倾倒。但他却秘密娶了一个又穷又疯的瘸腿女人。是爱情吗?并不是,他一点儿都不爱利比亚德金娜。他娶她,甚至是出于一种心血来潮。他诱骗了沙托夫的妻子与他私奔,勾引了沙托夫的妹妹倾慕于他,又迷得丽莎为他神魂颠倒,我一度非常不理解,为什么陀氏要给尼古拉安排这么多的女人,甚至在被删掉的章节中还出现了他诱奸幼女的情节——然而没有爱。一点儿爱情都没有。连斯捷潘都能在临终之际掏出一点儿对瓦尔瓦拉真切的爱意,唯独尼古拉,是没有任何爱情存在在他的心里的。

  他特立独行,愤世嫉俗,聪明绝顶又冷漠而狡猾,蔑视道德,蔑视人类的基本情感。完完全全的反社会。我完全无法理解他最后自杀的行为。只能借助前人一些的观点来理解这个人物,“他自己心中有通情达理的本能,都要因为它是本能而蔑视它,把它看作是妨碍他发挥自觉意志的东西;要把所有的本能,所有的冲动,所有的情感,所有的爱心,所有的一切都牺牲给意志;要以自觉意志主宰一切,因为不自觉屈服则等于自己是可憎可厌的生活的奴隶;要让自己的意志做一切事物的绝对主人。”(来自英国评论家M.默里)

  而这样一个人,最后走向了自我毁灭。大概是陀氏一贯的……拒绝绝对理性的立场吧。

  小说以“涅恰耶夫案件”作为原型,写了彼得·斯捷潘诺维奇通过其领导秘密组织进行恐吓、讹诈、纵火、暗杀等恐怖活动及其本人道德沦丧、野心勃勃、挑拨离间、恬不知耻等个人品质,(这一句摘自彭甄的代序)去完全否定了俄国社会解放运动,或者说是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我同时也注意到,韦尔霍文斯基这种“不破不立”的革命思路,到今天还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甚至依然极具迷惑性。这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出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很多中国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前苏联情结。作为从小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一代人,对于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总是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的情绪。认为那必然是艰苦卓绝而又光辉的。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出于自己的宗教理念,否定了自由主义、否定了农民解放、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认为俄国的出路还要去基督教中寻找,不得不说还是给我带了很多固有观念的冲击。但是这部小说又非常现实地揭露了暴力革命中的非正义、非道德,对社会主义和无神论之间的一些联系对社会实际产生的影响做了一个推演和议论。而正是因为陀氏的宗教立场,决定了他的作品在道德层面的深度,称他为“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在我看来是当之无愧的。

  《群魔》曾因对革命的否定而被定性为“反动作品”,一度不被出版。陀氏可以被批判,但不可以被禁止。一切的文艺作品都是。

  故事一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路加福音》里那段鬼被基督赶到了猪群中去,然后猪群投入了湖中,死去了。

  当彼得·斯捷潘诺维奇设计杀害了沙托夫之后,他们也将沙托夫沉入了湖中。

  谁是魔鬼?谁是猪群?基督又在哪里?

  《群魔》读后感(五):斯塔夫罗金是怎样被“他者”诠释的

  

我向来对边沁的“全景敞视机制”很好奇。我总觉得这是解读当今明星们人设问题的最好切入点,但怎么说,我对明星的八卦真的兴趣有限,只想用这个角度来解说一下我感兴趣的小说。 “全景敞视监狱”是杰里米•边沁设计的一种监狱类型。整个建筑是圆形的,犯人被监禁在环形圆周而建的狭小囚室里;在圆心处,有一幢耸立的高塔,塔上的狱监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个犯人的一举一动,而犯人丝毫不知监事的目光来自何处。全景敞视监狱的主要作用在于使置身其内的人自己意识到监视无所不知,从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权力机制的自动运行。哪怕实际的监事行为只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也不妨碍在人们的观念中始终存在着监视的效果。一个完美的权力机制无须时时刻刻采取实际行动,置身于权力预警之内的成员会自觉遵守权力的规范,当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暴露在别人的视线之下时,权力的限制性职责就开始发挥作用力,因为这个人会通过自我约束的方式将权力关系深深镌刻于内心深处。在上述权力关系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控制者,又是被控制的对象。 换言之,置身于全景敞视机制内的人并不确定是否真的有人在监视自己,但他们还是假定监视是无所不在的,并因此而采取了种种自我约束的行为。这就是全景敞视监狱的权力。 ——选自《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这个角度可以解读很多有趣的小说,比如《1984》里的“老大哥”就是一种极端模式的全景敞视机制,big brother的无处不在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又比如,卡夫卡的短篇《饥饿艺术家》,饥饿艺术家大约是最想成为全景敞视监狱的犯人的人了。他希望有人能全天候全方位地监视他,有人能为他的颗粒未沾作确凿无疑的证明。然而结果是,全景敞视监狱并不为他开放,能为他的饥饿表演勉强作证的只有那个四周长满杂草里的计数牌上静止了的粉笔数字。他的渴求无人应答,一是源于他是个小人物,且饥饿表演在观众眼中是可有可无的;二是他的要求实在是执拗,毫无回转的余地,没有人愿意牺牲40天以上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只用来监督他有没有进食。

言归正传,让我们将目光转回到这本《群魔》上。 最先让我想到全景敞视模式这一角度的是在第二章斯塔夫罗金的出场。斯塔夫罗金作为当地文化弄潮儿的贵族夫人瓦尔瓦拉的独子,一回到该市就赚人眼球,关于他在异地的轶事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一开始,我们就通过叙述者的讲述知道了斯塔夫罗金的行事作风。 我们有理由怀疑,斯塔夫罗金感受到了四周向他投来的殷切的目光,他作为该市的话题人物,就像处于全景敞视监狱的中心。不同的是,他是自由的,他也乐衷于向大众表现他是自由的,不然他怎么会肆无忌惮地“牵他人的鼻子走”,或是当着众人吻利普京的妻子,甚至于咬省长的耳朵。 此外,还有利普京这样的“宣传委员”在线八卦宣传,使得全城人物的资讯似乎能在一秒同步。不得不说,一开始读,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我作为读者可以跟着叙述者一起,掌握了一切讯息,看透一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所知道的斯塔夫罗金自始至终都是“传说中的亨利五世样子的纨绔子弟”。所有他出现的场合,他的话语都极度克制。他有足够的智慧明晰对他的“监视”并非是持续不断的,人们对他还有太多的不解,然而他也不加解释。 于是读到后期,我就很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述方式。不是完全的全知叙事,而是安插了一个斯捷潘的小跟班做了这篇小说的叙述者,工具人不说,就很鸡肋。叙述者明明总是口口声声说“我们的人”,却只在和斯捷潘的身边以及省长夫人的游艺会里具体现身,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五人组他们开会的细节,明明也没被邀请啊。总之有时候剧情推动不起来就毫无痕迹地开始了全知叙事。 真的很不可靠。干脆一点,一开始就搞全知叙事不好吗,或者主观者叙事也好啊,起码我能读斯塔夫罗金视角下的故事发展,能获悉他的具体想法。而不是只靠他在吉洪那里的自白反向猜测他的行为逻辑。 按照陀氏最后呈现出来的小说,我们只能从尼古拉狂放无理的行为里看出他奇怪的脑回路,从沙托夫、基里洛夫以及彼得三人与尼古拉的对话里看出尼古拉曾有过的矛盾与纠结,在他们口中他是曾乐于探寻俄罗斯的神的人,也曾是悲观到认为自杀才是最终的自由的人,也可能是最能影响大局的关键人物。然而根据斯塔夫罗金对三人的回应我们可以看出,他一一否认了他们口中可能的自己。 用一种很概括的说法就是,他既不是完全的斯拉夫派,也不是西方派,不是东正教教徒,不是虚无主义者,更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可以什么都是,却又什么都不是。他尤其不是涅恰耶夫,不是赫尔岑,也不是别林斯基,更不是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会这种扯“他者”来“定义”某一类人物的戏码了。总之,最后斯塔夫罗金就只是一个复杂的斯塔夫罗金,他变成一种“能指”。 于是我就很想吐槽:斯塔夫罗金的第一视角太少了,根本不懂他的脑回路。他是怎样浪荡,陀氏你敢不敢再写具体些?!尤其是,他是怎样以两套说辞影响了沙托夫和基里洛夫的,这很吊诡啊,真的暗含了某种“千人千面”的味道。 多重的纠葛让我觉得政治小说真的很烦!最偷懒的方法就是明白某一人物持有的立场的“他者”典型是什么样的,这样就能大概掌握他到底持什么观点,可能会做什么样的举动。 然后还要判断人物们是不是心口合一,是不是有过纠结。于是,基里洛夫自杀的时候整个段落就显得很跌宕起伏,尤其彼得还在一旁时不时自忖“他不会自杀了”,作为读者的我心脏病都快犯了,心一揪一揪的疼。 总之,书里各种角色坚持的各种倾向,其实并没有那么对立,只是为了能体现出个中微妙,用文字夸张了的呈现。就像吉洪对尼古拉说的那样——原话不记得,反正是一大串论述,黏黏糊糊的一团文字,按我的翻译就是——尼古拉的自白里表现出的自己说不堪也算不堪,说“令人发指”又没那么“令人发指”。 我对此书的感觉大约就像斯塔夫罗金对丽莎的感觉,昨天很喜欢,今天不喜欢。当然,我谈的都是某种被迫具形的倾向,就像如果你不强迫我写同学录,我就不必写出“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这类表示倾向的话语。事实是我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但写同学录要付诸文字,就会有个成文定性的东西呈现出来给人看。真相是什么,那就难说了。

我不可能时时刻刻更新我的倾向。 而斯塔夫罗金也并没有实时更新他的倾向。

他虽身处“全景敞视监狱”的中心,却没有将他的所有想法公开过。甚至于在他回乡之前的轶事,也就是进入“监狱”前的事,我们只能从“传闻”中略知一二,他并没有留下持续不断的自白书,供我们解读。 就像全景敞视监狱的监视并非是持续不断的,我有理由怀疑“犯人”的自我道德约束也不是时时刻刻到位的。持续不断的自白书是无法写就的,提供全景的自白书也是无法写就的,除非他是神,神也不可能写出既言简意赅又包罗一切的文书。而一个人也不可能既是在写又不在写。他总有时间犯错,总有时间做一些与理不容的行为。 一本书即使能解读得再怎么多样,它的表达终归是有所限制的。 那么,本书的作者陀氏到底又是持什么观点呢?根据我读《娜塔莎之舞》的体验,感觉陀的宗教观还蛮别扭的,一方面他自幼受东正教的影响颇深,一方面他又更偏向于在斯拉夫民族里寻找俄罗斯灵魂。

这就涉及到老问题,俄罗斯到底更欧洲还是更亚洲?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回答,又是扯“他者”的那一套:“在欧洲人眼里,我们是亚洲人;在亚洲人眼里,我们是欧洲人。”

我所理解的陀氏,既不是盲目信仰基督、遵守教义的那种人,也不是完全的无神论者。大概只能用帕斯卡的打赌来做类似的解释,大约就是,相信有上帝不吃亏。又或者用“信仰之跃”来解释,涉及到自由啊信仰啊,什么的就不要纠结理性啊还原论什么的。 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政治小说里夹带的私货,譬如讽刺别林斯基、赫尔岑、屠格涅夫什么的,这些强行对立的“他者”孰是孰非,I don’t care!

本文标题: 《群魔》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0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陽痿美國》读后感摘抄《犯罪心理研究》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