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是一本由[英]戴维·锡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151(中)+135(英)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科幻作品》精选点评:●很多经典书目电影。赛博格,太空歌剧,赛博空间,《神经漫游者》,异族,城市,
《科幻作品》是一本由[英]戴维·锡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151(中)+135(英)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幻作品》精选点评:
●很多经典书目电影。赛博格,太空歌剧,赛博空间,《神经漫游者》,异族,城市,计算机,乌托邦,敌托邦,杰克伦敦《铁蹄》,美丽新世界,巨大的非人力量,华氏451,1984,斯金纳参与的意识控制项目mk-ultra计划,《发条橙》,生态乌托邦,火星三部曲,异托邦,《时间机器》,克拉克,阿西莫夫,史前小说,杰克伦敦《亚当之前》,未来战争,1898《黄祸》,韦尔斯《世界之战》,核战争,《他们!》,或然历史,《迎禧年》南北战争南方胜利,迪克《高城堡里的人》被轴心国瓜分,蒸汽朋克三部曲,狄金森和惠特曼做爱。灾难,玛丽雪莱《最后一个人》,《比你想象的更绿》,科学罗曼史,杂志和电影。雨果奖,星云奖,克拉克奖。哥特小说和奇幻小说。《五号屠场》。诺瓦姆,科幻批评,詹姆逊《未来考古学》,《我们》。
●锡德这本虽然薄,但该讲到的都有讲到,分析也很有条理。短短几章就把科幻文学的历史,分类,批评都包括了。不想看长篇大论的可以看这个。
●#实体书#反复企图再定义再描述自身的冲动是内在于科幻的。
●补充了我的科幻书单条目……读的时候做下笔记吧,信息量有点大。
●这本《科幻作品》讲义,像是一个老读者对科幻读物的总结而概括,语言凝练且准确。通过六个模块:太空漫游、异族入侵、技术、乌托邦、时间旅行、科幻领域详细阐述了科幻小说的历史沿革。目光主要集中在文字和电影,缺失对电子游戏的介绍。阅读本书需要很大的科幻小说阅读量,要不然会有云山雾罩之感。当然,把它作为一本综述或者导读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言简意赅,用词精准。
● 宏观科幻巡礼。
●本书用简短的篇幅讲解了科幻的几个重要议题,譬如"空间"、"时间"、"接触"、"技术"等,讨论了科幻的内在意义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确如文中"科幻意味着虚构和非虚构的结合"这句话所述,科幻从"虚构"上来说,确实是关于非"现实"的叙述,但另一方面,从其"虚构"的内容中看,其中一种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现实吗?所以说其"非虚构"也不可说是一种妄言。
●一星扣給翻譯 本來就是偏向於通俗向的科幻小說類型的review,但是譯者給我感覺有一種刻意的學術化的傾向。從書名將Fiction刻意翻譯成作品可見一斑。 匆匆看完了中譯本,就發現不少疏漏:比如p15提到書名包含了《奧德賽》的典故,但前面引用時還用的是通俗譯名《2001:太空漫遊》,而不點出英文名中的Odyssey。再有就是p38中將andriod粗暴地翻譯成機器人!後面用賽博格的音譯名可以接受,但依然用到了生化人這一詞!(p62),但英文根本沒有相對應的內容!簡直不能忍受!
●整本书介绍了科幻作品的起源、发展以及重要节点。在我看来最有价值的一点在于:他揭示了科幻作品在西方世界的价值——科(现实)与幻(虚构)的 结合点。本书精华所在似乎不仅正文,而是吴岩先生撰写的中文版序言上,吴先生把中文科幻的发展简洁的梳理出脉络,在序言中阐述出来,成为正文的重要补充。
《科幻作品》读后感(一):科幻作品的浮光掠影
«科幻作品»不是一部科幻小说发展史,也并非按照时间线来讲述科幻作品,而是着眼于科幻作品的内容,将科幻作品分为“太空漫游”、“遭遇异族”、“科幻与技术”、“乌托邦与敌托邦”和“时间的小说”等几个领域,简略介绍了这些领域内科幻作品的内容、起源、背景和发展。
科幻作品并非一个专门的类型,而是综合了科技、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内容的一种交互文学。现代的科幻作品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科幻作品种类和数量繁多,总体趋势来说,从“硬”科幻发展到“软”科幻,淡化了科技而看重了人文。同时,从早期存在的种族主义、男权主义、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乌托邦等思想,向女权主义、反极权主义、赛博朋克等思想发展,并融合了奇幻文学,借助电影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展示,大大提升了科幻作品的艺术、文学和批判价值。
«科幻作品»这本书的作者是科幻文学领域专家,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很惭愧除了几部经典以外,其余都没读过甚至都没听说过,虽然作者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和解读,但是限于篇幅,只能浮光掠影,语焉不详,对于科幻作品阅读较少的人来说,有一种眼花缭乱,两眼发黑的感觉,对阅读体验有一定的影响。
《科幻作品》读后感(二):科幻作品面面观
这本牛津通识读本在介绍科幻小说,书中包括了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科幻作品的分类,科幻小说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等。当然,读完全书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科幻小说往往是对现实世界的忠实反映和真切记录。
观察自上世纪后出现的关于异族入侵的科幻小说,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和现实世界紧密关联起来,无论是早期美国的排华法案,还是后来的世界大战,或者后来的朝鲜战争,都催生了大量科幻作品问世,当然,美苏争霸中冷战的那种严峻气氛,更是成为了被撷取某个片段后将其内化成科幻小说的好手段。
曾经很长时间内我一直有个错误的认识,即作为幻想未来的小说类型,自然是越新越好,然而当我后来读完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阿西莫夫就已经完成的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时,我才后知后觉,自己曾经产生过一个巨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作为某种类型的小说,其首先是小说,然后才根据其特点,将其规划到人为设定的小说类型中。对于一部小说而言,其对人性的探究,对过去的洞见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这些才是最核心的内容,而且是能永不过时的,直到催生出“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将乌托邦小说也列为了科幻小说的一种,比如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以及乔治奥威尔最负盛名的《一九八四》等,对这一分类,我个人是接受的,因为这样不仅拓展了科幻小说的内涵,也让科幻小说的定义更加明确:即雨果·根斯巴克认为的科幻是爱情故事、科学、预言的结合。
在国内科幻领域颇有见地的吴岩在前言中一直惋惜,作者没有提中国科幻哪怕只言片语,特别是国内已经有不止一位作家获得了国际科幻大奖,然而本书成书尚早,对于彼时的作者,想必吴先生应该也会同意那时中国的科幻事业还刚刚是沙漠中出现的片片绿洲吧,谁让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科幻文学中断过太久了呢?
《科幻作品》读后感(三):学术式的科幻Review论文
这本小书出版之前,我就注意到目录的排列。事实上,作者并不是按照编年史的方式来进行“科幻作品”总结的,他把科幻大领域分为:太空漫游、遭遇异族、科幻与技术、乌托邦与敌托邦、时间的小说等几大块,并且每一块列为一章,最后一章为科幻的领域。
总得来说,作者在整部书中对各式作品的总结、尤其是在描绘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时候,笔触是相对收敛和节制的。譬如在“乌托邦与敌托邦、时间的小说”这两部分 – 事实上,也是科幻最被关注的两大领域了 – 作者的书写很多都是一笔带过了,几乎完全没有触及它们所能够达到与体现的人文意义,我始终认为这是科幻的本质闪光点所在。之所以如此,我猜测有可能是因为作者并不想在一个类似于review论文的小书中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更多地扮演着一个导读者的角色。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作者太过收敛了,因为按照简介来看,作者的水平是完全让人信得过的。
基于这种中规中矩的书写,其中引入的时代意义,却是闪光点之一。作者在几个细分领域里,尤其是乌托邦与敌托邦这一部分,与政治变迁、时代特点、冷战等结合起来,再现了一些作品的历史、社会与人文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把诸如《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这三部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也是我个人特别推崇的三部作品,我最喜欢的是美丽新世界)为代表的一大类型也涵盖了进来,而在一些其他场合,这个大类型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政治幻想,即政幻作品。事实上,恰恰是这些所谓的政幻作品为科幻领域的长足进步开拓了全新的天地,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乌托邦与敌托邦这个几乎是永恒的话题都值得一再被讨论,从时代意义上更是如此。直到今天,它依然广泛的深入到科幻领域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中。我甚至觉得,这是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科幻作品开始有了深邃的“灵魂”。
另外,作者还对科幻作品与严肃文学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也依然像前文那样,写得很收敛和节制。意料之中,冯内古特被作者赋予了较高的评价与特别的意义,这也是受到广泛认同的一点,冯内古特的作品所具有的超越“时代”和“科幻”的人文内涵,确实让它们扮演了模糊科幻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界限的作用。最后,译者在序言中关于中国科幻界的评价、与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甚至还有些埋怨作者没怎么提及中国科幻作品,就目前的客观事实水平来看,本人持谨慎的保留态度。
《科幻作品》读后感(四):广则有之,深则不足
“科幻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所产生的叙事性文艺作品。”本书代序开宗明义先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而事实上,经典科幻作品可以既无关科学/技术技术也无关未来(比如“平行历史”),这就导致对科幻定义的疑问。
本书作者提出了另一种界定说:“如果我们把科幻理解为一种思想实验的具体表达、对惯常现实的变形或悬置,这样可能会有所裨益。”悄悄说,这就是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指出的,科幻作品所做的正类似于作为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自由想象变更”。从这一看法可以引申出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意义之一,那就是科幻作品通过造成一种对习以为常的事物的疏离感以重新审视它们。这在以太空漫游和以遭遇异族为主题的科幻作品中最为明显:前者“让人类对日常世界感到陌生、产生疏离感的作用,让人能够以外部视角(通常带有反讽性质)来看地球”(第一页);后者“通过一种类似讽喻的途径而加以描述:将异族移植于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星球,从而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遭遇。异族文化……只有通过强调差异才能得到领悟。”(第二十四页)
其次,连将科幻定义为某一种文学作品也不恰当,因为许多科幻其实杂糅了不同文类,作者因此认为“不如把科幻当作各种文类和亚文类交汇的一种模式或领域。”这里可以联想文学家的科幻尝试和科学家的文学化尝试(代序第三页名单)。
至于科幻作品的载体,当代电影、漫画及其周边已经压到了小说成为科幻作品的主要载体。因此本书的讨论也不局限于小说(但主要是小说)。
本书并非关于科幻作品的形而上学讨论,连触及科幻作品意义的地方都极少。主要是科幻小说史的回顾和科幻类型学的展开,科幻作品如何分类?如当前讨论中最常使用的概念“硬科幻”和“软科幻”就只是一种简单的划分。须知在同一领域内,某概念之内涵及其感情色彩也是变动的。硬科幻最早是指科普型科幻,后来才扩展为进行硬核技术讨论甚至给出具体解决措施的科幻作品(以克莱门特《重力使命》为终极代表)。50年代,坎贝尔一派被归入“硬科幻”行列,原因是他为科幻作品引入科学科技,这有别于以社会问题为主的“软科幻”。黄金时代三巨头都是坎贝尔所发掘的“坎贝尔一派”,但是以是否进行硬核技术探讨为标准看,三巨头显然又软了下来。又如40年代的“太空歌剧”最初指的是建立帝国主义体系的科幻,这种帝国主义的核心观念是殖民,一切行星都理所应当地被视为有待殖民开发的地方。直到80年代“太空歌剧”才成为抹去了负面意义的科幻类型概念,以理想化的男主角、正邪不两立的世界架构、未来武器、充满异域色彩的意外事件为特征。
技术不是构成科幻的必要条件,但却是绝大多数科幻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容易引发哲学思考的元素。除了前边所谓科幻的“软”和“硬”直接就与技术相关,也可以从技术乐观和技术悲观的角度对相关作品进行分类。在技术革命和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以后,技术和时间携手而行,技术+未来社会的想象组合成为了源源不断的科幻之泉(后来又有了技术奇点概念)。本雅明的“城市迷宫”文化意象则是未来社会场景的绝佳舞台,在未来大都会中,一切对现代性的忧虑都得到了文学观照。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还会遇到乌托邦科幻与敌托邦科幻。数字和网络技术又导致了赛博朋克这一强大分支,蒸汽朋克可以说是它的一种时代错置的衍生分类。
好的科幻作品如果无意触及高深的哲学思辨,至少是在传递一些现实主义信息。多年以后,一部作品承载的背景观念可能被遗忘,读者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麦卡锡主义、乌托邦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无论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这些观念都左右着作品创作,或为科幻文学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20200621075
《科幻作品》读后感(五):《科幻作品》:也许,我们迎来了科幻的时代?
文/吴情
在信息社会,城市中出生、长大的一代人,想必对科幻不会陌生。即便没有看过科幻原著,至少也在大荧幕上看过不少好莱坞大片——灾难片、末日片、外星人系列等。电影助力文学,我们似乎迎来了一个属于科幻的时代。前一段时期,根据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迅速走红,也让很多读者反思,所谓的纯文学,也能改编成电视剧吗?纯文学和科幻作品,界限何在?
《科幻作品》(Science Fic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英国学者、文学批评家、利物浦大学教授戴维·锡德(David Seed)著,一部梳理科幻作品缘起、发展、高潮(黄金时代)、未来的导论作品。戴维·锡德并未试着给“科幻作品”进行定义,因为“许多科幻作品杂糅了几种文类”,将其“定义为一种文学类型是有问题的”,也没有试着追溯科幻作品的诞生,相反,他竭力勾勒出科幻作品的大致框架:存在哪些科幻叙事,科幻叙事如何与时代互动,科幻界是如何理解科幻作品的——竞争与辩驳。
科幻作品多写冒险故事,无论是太空漫游,还是地底世界的探索,在锡德看来,这样的作品,“起到了让人类对日常世界感到陌生、产生疏离感的作用,让人能够以外部视角(通常带有反讽性质)来看地球。”太空漫游类故事,主要有空心地球叙事,太空帝国殖民叙事,以及星球战争叙事——美苏冷战期间为最。到了后现代,甚至出现了赛博空间叙事。
科幻作品多写异族故事,有时,外星生物攻打地球(同时涉及星球大战叙事),有时,外星生物只是意外造访地球,并不带有威胁性。对外星生物的想象与描绘,科幻作家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最初将其想象成某种地球生物的变异,后将其类人化,而后又模糊对外星生物的描绘,重视对其语言、动作、行为、技术的刻画。锡德认为,这些异族故事“将异族移置于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星球,从而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遭遇。直面他者让读者得以重新审视自身的观念,异族文化很少能够独立地被探索,只有通过强调差异才能得到领悟。”
科幻作品中,除却引人入胜的故事,能让读者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而这些作品,多半是“硬科幻”。科幻与技术的关系常付出水面,以至于某些科幻作家宣称,硬科幻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而且有些读者甚至非硬科幻作品不读。锡德认为,这一现象,“部分历史原因在于20世纪早期对技术的推崇。”科技改变了(有时是改善)人类的生活,然而,对变化的担忧,对科技的反思,与科技进步如影随形,即便并不是亦步亦趋。因此,“有时候科幻作品会为科技的进步而欢呼,而有时又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
科幻作品,常常被视为一种预言,尽管没有很多人真正关心其中的预言实现了多少,向前看,设想人类的未来——不少是美丽灿烂的,充满秩序(比如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而也有些是晦暗阴森的,对未来世界的可能情形表示担忧(比如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在这些作品中,足可见科幻作品的人文情怀,在这个方面,美国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是善用科幻小说探讨人性、伦理、未来的个中高手。
对时间的思索,构成科幻作品的重要方面。尽管如前所述,科幻与未来的关系很是紧密,但,并非所有科幻作品,都书写未来,有的科幻作品,书写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或是“对历史做虚拟式推想”,“目的通常在于另辟蹊径地理解当代社会,因为这类小说起到了向后追溯的时间环的作用,而沿着这个时间环而行的叙事,最终要回到读者所处的当下。”
对于科幻作品,作家圈、文学批评界,长期存在着一定偏见,认为科幻作品不登大雅之堂,研究也相对较少。好在这一倾向在近些年得到了纠正。对中国科幻界来说,最近几年有一些值得庆贺的事,刘慈欣的《三体I》、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先后摘得雨果奖,国际科幻界最高荣誉之一。纵观世界文学之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美国文学巨擘菲利普·罗斯,都不乏创作出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或许,终有一天,我们的纯文学作家,偶尔也能不再拘泥于饮食男女,放飞自己的想象?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