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百年》是一本由雷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孤寂百年》精选点评:●容闳、蔡元培、闻一多、冯英子尚能读下去,其余几家有点繁琐知识论述大概浏览了一下。借用张申府的话知识分子只是
《孤寂百年》是一本由雷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寂百年》精选点评:
●容闳、蔡元培、闻一多、冯英子尚能读下去,其余几家有点繁琐知识论述大概浏览了一下。借用张申府的话知识分子只是“皮上之毛”。本书可做个科普了解下。
●空有獨善其身之心,卻挾卷於亂世,試圖以文人之力力挽狂瀾,兼濟天下,是五四前後知識分子的共同困境。
●本身要叙述十二位知识分子就难以深入,加上阉割,更是面目全非,篇幅较长的梁启超部分写得最好。
●知识分子的论述见于杂志、报端,但是对社会进步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值得商榷。反反复复,曲曲折折,人类社会大概就是这样螺旋前进的吧。
●虎头蛇尾,对近代的评价较为客观,现代的太过片面
●题材不错,功力差点意思
●12位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平、思想和命运,其中包括如雷贯耳的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闻一多,也包括陌生的容闳、丁文江、燕树棠、陈翰笙等等。通过对每一个个人的阅读,有助于了解中国现代思想史。他们走在时代的中心,深度参与,但又无力改变,独善其身难,兼济天下更难,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吧。想起喜欢的一句话:“时间之河流淌,泥沙俱下,一切终成历史。两岸有风有雨,有花有刺。岸上的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悲欣交加。——程益中”
●有点可惜。
●十二篇写法各异。。。文字优美,符合中文行文习惯,特加一颗星
●认真读了其中几篇。
《孤寂百年》读后感(一):短评
近代史学者雷颐选取了清末民国的十二位知识分子,以他们为代表试图揭开一幅近百年救亡图存大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心灵图景。古代与现代的交织,东方与西方的交汇,必然会碰撞出太多思想的火花,然而位于交叉点上的这些知识分子,又必然会在传统性与时代性、在民族性与世界性上面临深刻的矛盾与痛苦。同时,为了“爱惜羽毛”而纯粹致力学术的理想,似又与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的抱负不相兼容,于是让他们在学问与政治之间摇摆不定,艰难游移。随着西方科技、制度与思想的渐次传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的相继失败(或不彻底),清政府、军阀、国民政府、日本帝国主义的交替登场,这些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动也不断变化发展,也就造成了内部的分化甚至分裂,如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民主与独裁的争议,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辩驳等等即是突出表现。这些近代知识分子,担负着为传统与现代接榫的价值重建之任,却又一次次面临着被现实政治裹挟的困境。他们虽异曲而同工,——都为救亡图强;虽殊途而同归,——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国家理想,也都必须在多种政治势力之间进行选择而无法完全“独立”。回望他们,可以洞察知识分子在“力胜于理”“力即是理”的年代下的命运,也可以更加明晰知识分子对一个国家与社会的价值与使命。
《孤寂百年》读后感(二):評論
﹣封面設計一流。
﹣書的篇章不知道為甚麼篇幅差很遠,像容閎,梁啟超,張申府等章節就很長,但有些如瞿秋白則挺短的。
﹣ 每篇文章雖然用一個人名做題目,但其實入邊也不只是談一個人的,很多時是以某個題目,比如科學玄學的爭論,或者憲政的討論等,引出不同的知識份子的言論。所以他其實不像那種甚麼‘民個人物’的書藉,以人來做主線,而是帶出一系列的討論。
﹣梁啟超、蔡元培、丁文江、傅斯年、張申府等幾篇都很喜歡。當中很有趣的是,不少激烈推動‘西化’的知識份子,本身國學底子很厚,而且也在所謂國故上花了很大的功,而且成就蜚然,如胡適,傅斯年,蔡元培等。
﹣丁文江一篇的上篇談到科學玄學之爭,指出中國知識份子在20﹣30年代已反思現代化/西化的限制。可惜當時以救亡為主線,錯失了更深刻的反思與討論。這在科學主義霸權橫行的今日中國,上接相關的辯論應當是十分具有時代意義的。
﹣相比起秦暉的《走出帝制》,這本書其實也cover差不多的時段,但他不像秦暉般大開大闔的鋪陳自已的觀點,而是更細緻的以史料、引言來帶出更豐富的景像。但兩位老師對中國現代化、自由主義的錯失的感嘆,應該也是幾共通的吧。
﹣ 書中提到中共的農村派,以及其對新民主主義建立的重要性,這個之前沒有接觸到,只知道當時有些鄉建運動,以後可以更多的關注與了解相關討論。
《孤寂百年》读后感(三):秀才遇到兵
一位小友推荐的《孤寂百年》,赞其影响了她的世界观,忍不住看了这本书。
书中所呈现的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典型的十二位:容闳,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雷,燕树棠,陈翰笙,闻一多,张申府,瞿秋白,冯英子。他们的人生经历串联起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九之后沧桑巨变的百年。师夷长技以制夷,德先生与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科玄之争,民主与专政,治学与问政,为传统与现代接榫......明灭浮沉之间,他们所展现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抗争奋斗史。
读完之后,不禁有些唏嘘。在面对半殖民半封建的老大之国,国外列强环伺,国内内战不止的情况下,中国的知识精英分子努力睁开慧眼,想从历史,从国外寻找一剂良药,救万民于水火,挽江山于既倒。然而,又在接踵而来的困苦以及难以巨变的历史下,不断地损伤其魂魄和精气神。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文人先是企图施行君主立宪改良中国,后发现不易走通,既而掀起革命运动。文人之鲜血,就这样慢慢的浸染祖国之革新道路,其精神的火炬也慢慢的点亮华夏的文明,努力将断下的脊梁慢慢撑起,让巨龙有朝一日,可以乘风而起!!!
人在面对困苦时,往往有其两面性。一为保守不前,非古人之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不敢行;二为激进不自知,有一方妙计,恨不得推翻别人所想,砸碎过往种种。殊不知,有的时候,就算正确,也往往是在某个时间段。与时俱进的自我学习能力,才是常立于浪头的首要前提。
中国的现代化是从经济层面向制度层面递进的,因此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便是一个时代、阶段被另一个时代、阶段迅速取代。前一个阶段进步人物,往往会成为后一个阶段的保守人物,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守旧力量。现代中国,这种历史人物不可胜数,因为思想认识或自身利益的原因,他们不能超越自己原来的立场和观点。这样的观点,从书中截取出来,供阅读的人有所借鉴。
最后,用容闳先生的一段话作结:第念吾人竞存于世界,必有一定之希望,方能造成真实之事业。予之生于斯世,既非为哺啜而来,予之受此教育,尤非易易;则含辛茹苦所得者,尤安能不望其实行于中国耶?一旦遇有机会,能多用我一分学问,即多获一分效果,此岂为一人利益计,抑欲谋全中国之幸福也!
《孤寂百年》读后感(四):近代以来的三次“国学”活动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最初购于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三余书店,后来也陆续推荐给很多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胡适与“整理国故”—兼论当代“国学热”〉,历史研究与现实关切并重。 胡适“整理国故”与此前章太炎“国粹”(可以看郑师渠先生的研究)不同,与当代“国学热”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他们所面临的对象都是传统,但是对传统的认知却有很大不同,他们对传统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具体说,章太炎把“国粹”融入排满主义,希望通过恢复汉族的精粹与真精神来建立一个内能凝聚力量,外能沆瀣西方的现代民族国家;胡适的“整理国故”一方面是为其“科学方法、实验主义”张本,一方面是为了争夺我们今天称之为“国学”研究的话语权。 而上个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相关联。 在整个“文化热”的浪潮中,甘阳、刘小枫一批人所推崇备至的西方文化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传统”成为必须割弃或者用西方文化洗礼的落后存在,甚至建国到改开的几十年发展都被认为是不足道也的存在,我们应该更西化。 因此,“文化热”的发展到最后开始被官方话语抵触,官方对将这这一浪潮中最激进的成分定性为“历史虚无主义”,即“吃喝多了资产阶级的洋牛奶与面包,便开始痛骂母亲乳汁的肮脏”。 为此,官方基调也从改开前的“破四旧”转变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是与“爱国主义精神”并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建设层面不可或缺的两翼。 这在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中国被书写为“历史悠久、光辉灿烂”;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备受外国的压迫,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苦奋斗后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对优秀传统的弘扬是建设民族自信或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讲述一部中国人从哪里来,有哪些共同拥有的东西(这一讲述的欠缺是缺乏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书写,当下典范的历史书写还是有着浓厚的汉族中心主义),从而培养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认同。 “爱国主义教育”与“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书写是建设制度自信与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一环,越屈辱的书写,越正面的书写,越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越能说明当今中国执政党的合法性,越能体现优越性。 不过意识形态教育只是影响自信与认同的一个环节,甚至相比社会现实来说,它可能略微无力,尤其是意识形态教育所勾勒的美好生活与现实生活不一致时,越宣传,可能越被抵触,越被怀疑。 不过,当宣传与现实冲突的时候,也是反思的机会,也是变革与重新抉择的机会。
《孤寂百年》读后感(五):近代以来的三次“国学”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最初购于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三余书店,后来也陆续推荐给很多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胡适与“整理国故”—兼论当代“国学热”〉,历史研究与现实关切并重。 胡适“整理国故”与此前章太炎“国粹”(可以看郑师渠先生的研究)不同,与当代“国学热”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他们所面临的对象都是传统,但是对传统的认知却有很大不同,他们对传统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具体说,章太炎把“国粹”融入排满主义,希望通过恢复汉族的精粹与真精神来建立一个内能凝聚力量,外能沆瀣西方的现代民族国家;胡适的“整理国故”一方面是为其“科学方法、实验主义”张本,一方面是为了争夺我们今天称之为“国学”研究的话语权。 而上个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相关联。 在整个“文化热”的浪潮中,甘阳、刘小枫一批人所推崇备至的西方文化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传统”成为必须割弃或者用西方文化洗礼的落后存在,甚至建国到改开的几十年发展都被认为是不足道也的存在,我们应该更西化。 因此,“文化热”的发展到最后开始被官方话语抵触,官方对将这这一浪潮中最激进的成分定性为“历史虚无主义”,即“吃喝多了资产阶级的洋牛奶与面包,便开始痛骂母亲乳汁的肮脏”。 为此,官方基调也从改开前的“破四旧”转变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是与“爱国主义精神”并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建设层面不可或缺的两翼。 这在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中国被书写为“历史悠久、光辉灿烂”;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备受外国的压迫,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苦奋斗后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对优秀传统的弘扬是建设民族自信或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讲述一部中国人从哪里来,有哪些共同拥有的东西(这一讲述的欠缺是缺乏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书写,当下典范的历史书写还是有着浓厚的汉族中心主义),从而培养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认同。 “爱国主义教育”与“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书写是建设制度自信与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一环,越屈辱的书写,越正面的书写,越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越能说明当今中国执政党的合法性,越能体现优越性。 不过意识形态教育只是影响自信与认同的一个环节,甚至相比社会现实来说,它可能略微无力,尤其是意识形态教育所勾勒的美好生活与现实生活不一致时,越宣传,可能越被抵触,越被怀疑。 不过,当宣传与现实冲突的时候,也是反思的机会,也是变革与重新抉择的机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