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花朵》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7-29 09:45: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5

《废墟的花朵》是一本由[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废墟的花朵》精选点评:●这本是迄今读的里最细腻的,也是最理不出头绪的。巴黎的阴暗潮湿、人物的扭曲繁杂交织,很乱,主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1000字

  《废墟的花朵》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墟的花朵》精选点评:

  ●这本是迄今读的里最细腻的,也是最理不出头绪的。巴黎的阴暗潮湿、人物的扭曲繁杂交织,很乱,主题却依然还是不变的追寻过去。

  ●多又长的人名好像一直是我阅读外国名著的最大障碍 感觉跟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扯 不过也可能是自己水平太low 还不到可以理解作者想说明的内涵的地步 看了译注才明白阿他就是回忆与追寻 并没打算查清楚这个离奇的案件阿 似懂非懂 像雾里看花

  ●一次简单的巴黎漫游及回忆。

  ●最后的译后记可以看做来自译者的吐槽┐(‘~`;)┌

  ●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作者本身的问题,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太深的情感体验,更多像是模仿意识流的思想流水账。

  ●巴黎城的地图是清晰的,即使发生了很多改变;”我”循着1933年的一个真实事件,重返记忆里的街区,仍能想起过去遇见的陌生人的衣着,路上的气味... 但记忆永远是捉摸不定的。

  ●如其他短评一样

  ●作者的胡言乱语,用青春 父辈 回忆不断交织的一团乱麻,不知道王小波怎么看。

  ●重新读了好几遍开头,才勉强进入故事中,三条时间线像麻花一样绞在一起,很容易思绪就飘走

  ●叙事手法真的太迷人了,说看不懂的麻烦把译后序看一遍谢谢。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一):。

  类似的破案是侦探小说惯有的情节,莫迪亚诺也坦承,自己一直有写侦探小说的欲望,但他的作品又迥异于一般的侦探小说。他更注重的是在破案过程中,寻找到自己迷失的身份,重返被遗忘的谜一般的过去,城市的景象和人情的温暖穿插于侦探叙事当中,而是否真的能破案并非他所关心的。因而,许多看似与破案主线无关的“闲笔”,反倒成为莫氏作品的主体,“侦探”不过是他诉说衷肠的外壳。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二):这朵开在废墟中的花叫找寻青少年时期的巴黎

  一口气读完后,带着好奇心,又粗略花了10分钟左右翻了第二遍。

  第一次读莫迪亚诺,这部侦探式小说给我的大体印象:文笔带着一股巴黎咖啡的香气,情节零碎而轻松,细腻而感性。

  随着作者对巴黎历史的记忆与想象,我的思绪不禁在巴黎的街区缓缓流动着。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同时观看数部法国电影,视线在很多场景和片段中肆意地来回切换着。

  皮箱、左岸、右岸、咖啡馆、酒吧、电影院、岛、大衣、头发颜色、沙发、威士忌、饭馆、逃学、街区、街道、地铁、火车、船......那些关于文艺和青春的回忆,稀松平常却又扣人心弦。

  住在隔壁的德韦或者是杜韦尔兹、德鲁岛上的旧书商克罗德、被占时期的父亲、父亲女友西蒙娜科迪埃、从波尔多来巴黎走私红酒的西尔维安娜、帕尼翁、真假帕切科、慷慨的丹麦女人、漂亮的女友雅克琳娜......这些在巴黎来了又去的陌生人,看似真实,却又像是一个个谜。

  作者故意丢掉逻辑的束缚,触不及防地向我们讲述与他们偶然的相遇,与他们随意的交往。因为他们与T夫妻的自杀谜案有关,作者猜想他们的身份和身世,寻找他们的过往,想象他们的未来。

  但是,破案和查明真相并不是作者的目的,回忆往事和追寻过去才是。身处德占时期的巴黎,作者当时是一位向往浪漫的文艺青少年,懵懵懂懂地看到了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和人间世象。

  真实的巴黎街区、幽灵般的人物和没有交代结果的事件情节,作者运用不确定性的回忆找寻三者彼此间的联系。这种无解、开放性的回忆艺术构想出一个亦真亦假、乱成一团麻的世界。

  对莫迪亚诺来说,青少年时期的巴黎生活饱含着一种神秘而浪漫的花朵般情怀。因此,寻找本身比结果更重要,用充满想象力的回忆绽放废墟上这朵青春之花更有意义。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三):莫迪亚诺的《在记忆中流亡》之《废墟的花朵》

  作为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作品的中译本,似乎是陆续出齐了,而且个别译本出了很多版。作为中译本收官之作出版的《在记忆中流亡》,是一个包含《狗样的春天》和《废墟的花朵》两部小说的套装,译者分别为鼎鼎有名的法国文学专家徐和谨与胡小跃。

  莫迪亚诺一以贯之的关于“寻找”的主题,依然是这两部小说的主线,整体看来,这两部小说非常晦涩。

  在《狗样的春天》中,“我”在1992年的春天,追忆近30年前的往事。1964年的春天,“我”认识了摄影师冉森。不久,冉森突然失踪了,带着所有的照片,去了墨西哥。关于冉森,有太多的疑点——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真的是罗伯特·卡帕的朋友?他的人生经历,哪些是真实的?如果说罗伯特·卡帕本身都是虚构的,那冉森为什么一定要是真实的?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总喜欢有头有尾、事件清晰的故事,但生活本身太复杂了,就像小说中所说,“常常会有掉入黑洞的感觉”。想要如莫迪亚诺版描绘这种复杂,对于一般作家来说,太难了;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样的小说即便写出来,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也太不容易了——即便小说只有37000字。因此,豆瓣上有评论说,莫迪亚诺套路化,说这本小说“难看”,觉得“失望”、“无聊”,也有人直言不讳说“不懂”,也有聪明的读者,借着译后记,看出了些端倪。个人认为,莫迪亚诺对复杂生活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远远超出了一般小说对于情节的依赖和对于读者的取悦;显而易见,这不是为普通读者所写的小说;或者如译者所说,它是为艺术家写的指南;我更愿意视其为莫迪亚诺密室逃脱解谜游戏的一环,如果读后能被他所营造的气氛感染,并为之所触动,足矣。莫迪亚诺在篇首引用的保尔·艾吕雅的诗,真的是妙极了——“所有的狗都闲的发慌/因为主人已经离开”——冉森离开了,“我”是否闲的发慌?人类是否会经常闲的发慌?

  《废墟的花朵》以1933年4月24日一对年轻夫妇在租借的巴黎公寓内死去作为开篇。然后去追溯这对小夫妻在那个晚上去过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然而,即便30年后“我”偶然发现了这个案件中有人做了伪证,却依然无法还原事情的真相。真相真的有意义么?这本小说比同系列的《狗样的春天》更难理出头绪,但若说这本书写得差,我觉得还是不太合适;莫迪亚诺似乎意在指出:现实如此混乱,生活本身难以捉摸,活得不明不白不就是真相本身吗?

  2019年11月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四):廢墟上綻開的青春之花(香港《大公报》2019年11月26日)

  以前讀小說讀故事和細節,精彩的故事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傳神的細節則給人美的享受。現在讀小說更加在意敘述視角和整體結構,試圖把握小說的建構,進而破解小說創作的密碼。莫迪亞諾的小說《廢墟上的花朵》在視角和結構上別具匠心,閱讀的過程也是智力遊戲的過程。他的這本小說密道勾連機關重重,考驗讀者是否能夠披荊斬棘走出迷宮。

  《廢墟上的花朵》延續了莫迪亞諾一貫的碎片化風格,篇幅不長卻蘊藉豐厚。這本小說四萬餘字,在我國也就是個中篇小說的體量,但鮮有中篇能與之媲美?敘述者“我”已經人到中年,重返二十歲時呆過的巴黎蒙帕納斯區,試圖調查清楚當年那對年輕夫婦自殺的真相。“我”似乎是一名多愁善感的探員,奔走於咖啡館、旅店、酒吧、塞納河兩岸、香榭麗舍大街,到處尋訪與自殺事件相關的人,卻總是陷入自己的回憶與懷舊心緒中不能自拔。結果,調查徒勞無功,自殺事件依舊撲朔迷離,就連那些人是否存在過,也變成了不確定的東西。這時候,讀者才驀然驚覺,作家的敘述重心並不在於調查自殺事件,而在於追憶青春與故人,一份沉甸甸的懷舊湧上心頭。狡黠的莫迪亞諾給這本書設置了一個偵探小說的外殼,內裡卻是更加深刻與永恆的人性。

  在這本小說中,巴黎依然是莫迪亞諾的精神原鄉。藝術家聚居的塞納河左岸,薩特和波伏娃聚會的花神咖啡館,聞名世界的香榭麗舍大街……這些地名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承載,何況莫迪亞諾又用情節的絲線將它們妙手勾連。那些來歷不明的人物,便幽靈般遊走在這些古老的場所,將亦真亦幻的故事留在身後。“我”多年後歸來,已經物是人非,城市如同廢墟,只有那一抹青春的回憶,宛若廢墟上的花朵。

  大多數歐洲文學中的人物都有明確的出身,都在一長串的家族譜系中佔有一個確切的位置,而莫迪亞諾的小說充斥著來歷不明的人。“我”和其他小說人物一樣,也沒有明確的身份。長篇小說《暗店街》寫的就是“我”對自己身份的尋找,《廢墟中的花朵》則通過探尋父親的身份來獲取自己的身份認同。再如本書中的流浪漢帕切科,連名字都是冒名頂替,謊稱在法航工作,最終留下一個黑皮箱後消失在夜晚的迷霧中。從黑皮箱的信件中,“我”才知道他的真名叫隆巴爾,並且在咖啡館當侍應時接待過那對自殺的夫婦。這時候,“我”從小說中跳出來,坦言自己是一名作家“我開始寫我的第一本書,僅僅因為那個我根本無法找到的人太神秘,這些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而且,“我”在尋找一個能替我的小說打字的女人。這種元敘事刻意消弭虛構和現實的距離,讓小說更加真假難辨。

  這本小說的篇幅不長,可資玩味的東西卻太多,適合反復閱讀。“我”的初戀女友雅克琳娜曾是公爵的情婦,並非道德意義上的好女人,但她的叛逆和活力讓多年之後的“我”追憶不已。還有“我”中學蹺課到酒吧時遇見的丹麥女人,她簡單的一句“我來照顧這個小老弟”喚起多少隱秘的想像。這種審美格局和藝術視野遠遠超出基於道德宣傳的所謂“真善美”,讓人想起波德賴爾的“惡之花”。莫迪亞諾小說中顯露出的人性不同於帶有“小農意識”烙印的人性,更接近一種普世的真實人性。

  從《青春咖啡館》到《廢墟上的花朵》,莫迪亞諾對逝水的青春抱有一種執念,顯示著法國文學浪漫多情的特質。作家用意識流的絲線把青春記憶的碎片連輟起來,創造了一個謎一樣的小說世界,就如譯者胡小躍先生在後記中所說“對於莫迪亞諾而言,世界就像一團亂麻,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理清它的頭緒,尋找彼此間的關係”。

  (2019年9月27日,深圳)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五):脑中的废墟和珍珠

  读莫迪阿诺的前一晚,我做了个很短的梦,梦见自己来到欧洲夏天的一个城市里,在被阳光照亮的石板路、回廊、教堂和广场之间穿梭,从浅浅阶梯走下,看到了一方干涸、底部却铺满了游客扔下硬币的喷水池。之后,我走到一处开阔的草坪上,加入了一个婚礼。我和许多朋友一起有说有笑,喝着香槟,从草地上摘下白色的小野花,往新娘编好的发辫里插。

  第二天我读完了这本小书,不由得感到自己像是梦见了一遍书中的事,都有一种即确凿又模糊的对照。梦中的我和书中的“我”在一片片确凿无疑、连最细小的角落都十分清楚的风景中穿过,但却和一群面容模糊、身世无从对证的人一起无所事事。莫迪阿诺像个兢兢业业的制图员,列出上百条街道、车站和建筑的名称,描写附近的风景和气味,让读者可以生动而毫不费力地在脑海中构筑起一座六十年代的巴黎;但在这座虚构之城中生活的人物,却都像是一团雾气一样飘渺不定,连叙事者也时时自我怀疑:“我的过去,一片模糊。”,又好像是作者一但写到了人,就感到力不从心。在巴黎,人们各自怀揣着秘密,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善意彼此交际,最后却也只能沿着由凯旋门为中心四散的城际线消散而去。

  在另一本书里,莫迪阿诺让主人公用黑色笔记本抄下了他所经过的那些街道和建筑物的名字,还抄写历史书上的证据,写得清清楚楚,就好像要把脑海中的一个个珍珠捞起来,穿在一条线上那样,仿佛这样就可以将一些东西凝固下来;但他所追寻的女孩,最后仍然消失在巴黎六十年代的断层之中,和当时交往过的所有小团体和他们的秘密一起被战后的集体迷惘埋葬。哪怕回想起那个美好的年代,你也很难说主人公究竟做了什么。他只是不断地来到各栋建筑的房间里,和朋友在“葡萄架下吃晚饭“,在广场、地铁站和电影院里游荡,日复一日,偶尔受到抛弃自己的父亲和死去弟弟的幽灵烦扰。即便是那时巨大的不安和缺失感,以及流亡者们的心酸,也都只在时间的流逝中留下了一丝淡薄的痕迹,成了人们用”越来越不经意的口吻“谈论的对象。反而是留在笔记本上的那些旧词,筑起了一座永恒而坚固的巴黎。尽管四十年后,那些街区和咖啡馆都变得面目全非,但仍然屹立不倒,耐心地等待着新的叙事发生,只是“我”已不知如何续写下去了,或是现在的叙事中没有了”我“的影子。

  与其说“我”是想要调查1933年那对年轻夫妇在寓所里自杀的真相,不如说“我”想在回忆中体验另一种平行的生活和命运的结局。自杀的夫妇生活幸福,却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六晚上突然穿过了表面的平静,直击肉体上的死亡。而“我”和女友经历了颠沛流离、“像狗一样的青春”,在大街上、咖啡馆和旅店里辗转,被父母遗忘,随意投入离自己最近的人群中,以求得温度,最终活到了足以开始回忆的年纪,却成为了这座城市集体记忆中的亡者——曾经的熟人四散而去,即便见面也不敢相认,只能在脑中已化为废墟的郊外别墅或者南方海港中瞥见他们的身影。然而,因为”我们”与这对死去的年轻人同样去过那栋罩着红绒布电梯的房子,见过盗取身份的那个流浪者,这两种生活轨迹就像呼啸而行的列车一样,如此接近,但最终分道扬镳,最终也很难说,哪一种生活或者死亡方式才是更加幸运的。

  不能说莫迪阿诺是善于建立隐喻迷宫或是挑战读者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易读,甚至容易归纳。我原本也把他当做一种放松的阅读,插入到别的阅读清单中来。但我始终发现,自己舍不得说:“这就是我最后一本要读的莫迪阿诺了。”他对记忆的二元性的精准把握,每次都能让我放下想要解构些什么的目的,跟随主人公的步伐在巴黎空荡荡的街道上追寻。也许这也正是莫迪阿诺描写人类集体命运和记忆的迷人之处:它就像一个黑匣子、一片弥漫着雾气的湖泊,不允许过度解读,只需要忘我地沉浸其中。

本文标题: 《废墟的花朵》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7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怎样观察一朵花读后感锦集空间的力量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