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7-29 09:44: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是一本由[英]W.G.霍斯金斯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精选点评:●曲径通幽,图文并茂,读来惬意而又引人深思。作为后工业时代的我们,行走乃至旅行中相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读后感大全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是一本由[英]W.G.霍斯金斯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精选点评:

  ●曲径通幽,图文并茂,读来惬意而又引人深思。作为后工业时代的我们,行走乃至旅行中相遇的种种景观,其生成发展的历史都值得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探究,文献和田野两条腿都要硬。

  ●全书描绘了一副非常立体的英格兰景观,作者通过将空间放置于历史时间当中的方式来窥探英格兰景观的变迁。行文之间所流露的是作者对孤寂的荒野与静谧的英格兰乡村田园景观的怀念,以及对工业时代来临初期时的景观的厌恶。译笔非常舒适,可读性很强。

  ●神游物外。

  ●本意是想看看不列颠这种高纬度阴冷海岛的自然景观的内容,没想到本书讲的是过去一千五百年间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有点郁闷。

  ●按需。

  ●阅读这种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的书,除非对于研究的地域有所了解外,是非常需要想象力的。这点我比较匮乏,因此读来很吃力。

  ●这个题目真的是太喜欢了,可读性也好,但个人觉得写得散漫了

  ●静谧

  ●描述了古罗马征服到1950年代的英格兰景观,很幸运,虽然工业革命时期对工业生产利益不择手段的追求导致了不少田园诗风光的毁灭,但英国还是留下了从5世纪开始的1500年积累的田园诗风光。进步主义者对工业革命的扩张,除了抱怨几句资本家的剥削,攻击一下财富分配不平等外,他们并不会否定工业革命,因为他们本质是物质欲生物,工业革命满足了他们新一轮的物质享受,为他们宣扬进步主义提供了更多社会基础,但他们这群物质欲生物不懂,他们鼓吹物质的进步并不是国家强大的基石,基石来自于思想,托克维尔在英国的继承国——美国考察中,行走在美国乡间田野上时,他明白了美国繁荣的根基是乡村中的一座座小教堂,是人们对天主的虔诚而不是对物质的贪欲决定了未来美国的繁荣,英国也是如此,幸好在现在的贪婪年代还能在英格兰乡间田野上见到小教堂

  ●非常好,读过才知道为什么指环王里对乡野的描写是那样的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读后感(一):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03 敞田制:技术革新如何深刻影响乡村风貌?

  以下精读笔记转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感谢你的关注。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今天继续为你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第二章——英格兰人的定居。这里所说的“定居”,主要指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定居英格兰。这段历史从公元5世纪开始,到1066年诺曼征服结束,大致对应我们中国的东晋末期到北宋中期。

1 引狼入室

我们上一章提到,公元5世纪初,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罗马人不得不突然撤出英格兰,收缩兵力。失去了罗马军队的保卫,北方的苏格兰人看准时机,越过长城,借助密布的河网,顺流而下,大举入侵不列颠尼亚。不列颠紧急向罗马中央呼救,但是罗马自顾不暇,人们只好找海岸对面的邻居——撒克逊人帮忙,请他们做雇佣兵。

结果出乎意料,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邻居发现,不列颠资源富饶,气候适宜,简直是一块风水宝地,比自己原来待的地方好多了,于是拉帮结派,叫上七大姑八大姨,一伙一伙都赶来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他们都属于日耳曼人的分支。其中盎格鲁人占据了英格兰的北部,撒克逊人占据了英格兰的南部,而原本生活在英格兰的凯尔特人,有的去往了威尔士,有的投奔了苏格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场入侵,就是一部引狼入室的历史。征服不列颠的不是盎格鲁-撒克逊海盗,而是那些原本被雇佣来保卫这片土地的雇佣兵。

虽然整个过程看起来很狗血,但这些外来邻居对英格兰文明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比如我们沿用至今的英格兰这个词,就源自盎格鲁人的名称,它的意思是“盎格鲁人的土地”。你听England和Anglo这两个单词的读音是不是很像。

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英格兰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建立了很多小王国,确立了王权统治。你可能会奇怪,这算什么贡献?

要知道,罗马时代的英格兰,名义上是统一的,可实际上就是一个个部落联盟,社会组织非常松散。相比之下,君主制显然是一种更先进的制度,它可以更高效地动员社会资源,有助于社会的整合。所以,直到这个时候,英格兰统一的话题,才算正式谈起。

英格兰的历史,严格意义上讲,就是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正式开始的。当然了,这不是本讲的重点,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好。

2 敞田制与农牧混合经济

让我们回到景观的话题。这一时期英格兰最重要的景观特征改变,是出现了“敞田”,构成了英格兰乡村最初的景观风貌。

从形式上看,敞田呈现出“垄和沟”交替排列的长条带形景观面貌,下面的这张图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敞田形式的背后其实是一套全新的土地制度,即敞田制。所谓田制,就是管理农田土地的制度,比如我们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屯田制”,就是田制的一种。

著名农史学家琼·瑟斯克将敞田制的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耕地和草地划分为条田,每个农户占有若干分散的条田;第二,在收获后和休耕期,耕地和草地要敞开用于公共放牧;第三,有公共牧场和荒地,条田占有者享有在那里放牧以及拾柴火、泥炭等物的权利;第四,上述活动由庄园法庭或村民会议统一规定并管理。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挨家分配、农牧混合、公私分开、统一管理”。

我们上一章讲到,罗马时期主要的聚落形式包括维拉和原住民的凯尔特农庄,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人们采用的都是典型的四四方方的方块形耕地,不是一条一条的敞田。那么从块田到敞田,如此巨大的土地变化,究竟是因何发生的呢?

这就要提到在日耳曼人灭亡罗马后,中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生活变化——农牧混合经济。

……

以上精读笔记节选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对后续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关注。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读后感(二):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01前言:借助历史的力量为设计赋能

  以下精读笔记转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感谢你的关注。

本篇内容是“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第1篇,全系列共计10篇文章。

在正式进入书中内容之前,我想先和你总体介绍一下这本书,以及我会如何做精读。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写于1955年,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威廉·霍斯金斯。哪怕是在风景园林专业领域,其实也没多少人熟悉这位英国学者。说来惭愧,我也是在一个多月以前第一次听说的这本书,了解的作者。

不过他在英国却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BBC以他的这本书为蓝本,合作拍摄了一部介绍英格兰景观的电视纪录片(年代太久了,这部片子我没能找到),结果在英国和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他本人更是被誉为“英国最具创造性与影响力的一位历史学家”。

他的成名作《英格兰景观的形成》,从公元前2500年一直写到20世纪初,时间跨度将近5000年,系统梳理了英格兰景观的历史,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景观形成的线索,记录了人类活动对英格兰景观演进的深刻影响。本书也当之无愧,被称为是景观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学术价值很高。

刚才提到了两个概念,“景观”和“景观史”。其实很多词汇的日常含义和专业含义,会有一定差别,为了不产生歧义,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两个词稍微做点解释。

1什么是“景观”?

一般来讲,我们会把美丽的自然景色或人工景色称之为是一种“景观”,但在专业词汇里,“景观”一词和好不好看关系不大。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将“景观”解释为“一个地区的总体特征”,包括自然形成的景观特征和人类活动干预后形成的人文景观特征,这里面既有好看的,也有脏乱差的。

我个人觉得“国土风貌”这个词可能和“景观”概念更加贴切,但毕竟叫了几十年,大家习惯的事情也就没必要改了。何况风景园林领域的专业词汇还有更混乱的,也不差这一个(懂得人可以笑一笑,不知道可以等我以后慢慢解释)。

2 什么是“景观史”?

理解了“景观”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详细说说“景观史”了。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景观更多的是被当做一个地理学概念来研究,比如景观的地质结构、地貌形成、地表植被,但却忽略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之间是怎么相互影响的。这就好比一只水杯,人们只关注它能装多少水、什么材质的、怕不怕磕碰,但这只杯子是手工做还是机器做的?杯壁上印的什么图案?设计师是谁?这方面没人研究。

本书的作者霍斯金斯,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既然牵扯到人类活动,就得了解影响人类活动改变的底层原因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历史学视角,借助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人类行为活动的影响,来解释景观变迁的原因,梳理各时期的景观现象。

概括而言,景观史主要研究两件事:是什么和为什么。

一是要明确各时期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特征是什么?这就好比是了解中国历史都有哪些朝代?皇上都是谁?

二是要理清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如何影响了人的行为?这就好比了解中国各个朝代为什么会覆灭?背后政治、经济的因素是什么?

是什么和为什么加在一起,才是一部完整的历史。

3 借助历史的力量为设计赋能

不过啊,我相信此刻你心里一定忍不住想问:我们做设计关注形式、空间、材料、表现不就好了,为什么要了解景观史呢?除了能多些谈资,还有什么用处?

先说结论,我认为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了解些花边细节、人物趣事,熟悉历史是能够为设计赋能的。

如果你是业内人士,我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院长的经典作品——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简单介绍下背景,1999-2003年间,西湖疏浚工程的淤泥被输送到了西湖边,一处名叫江洋畈的山谷里,形成了容积约100万立方的淤泥库。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片淤泥居然开始萌发植物,并随着淤泥含水量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演替过程。最早是水生植物,后来开始生长出耐湿的乔灌木,如今这个淤泥库已经形成了柳树成林的谷地沼泽景观,甚至还有一片水面周边长满了芦苇等乡土水生植物,有成群的游鱼。最关键的是,这些植物与山谷周围的植物完全不同,非常独特。因为沉积于淤泥中种子是原来西湖一带的,随着淤泥一起被带到了这里。

2008年,杭州政府就想利用这片得天独厚的场地,建设生态公园。不过当地政府和专家们提了个要求,就是能不能在方案中凸显杭州的历史文化。

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大部分公园会怎么体现文化呢?简单来说,通常会像古典园林那样,叠山理水,去掉原生的杂乱的植被;将淤泥库转变成大水面,水边砌上山石驳岸,再堆几座假山;然后点缀仿古建筑,题写诗词,来体现杭州曾经的吴越或是南宋的文化特征,就差在大广场上摆个太极八卦,或者塑个岳飞像了。

所以你会发现,城市中大多数被冠以文化之名的公园,基本没什么文化,有的只是文化符号。事实上,当年同去竞标的其他公司,基本都是这样的思路。但所幸这片场地遇上了王院长,他对场地文化的理解确实非常独到,这里很好地体现了研究景观史的意义。

……

以上精读笔记节选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对后续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关注。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读后感(三):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02浅痕:3000年只留下了些许点缀?

  以下精读笔记转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感谢你的关注。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上一讲我为你总体介绍了全书的基本概况,以及我个人读书的一点小技巧,如果间隔时间太久,你有些遗忘了,不妨可以先去回顾一下。

今天正式为你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第一章——英格兰的原始风貌。

这一章的时间跨度非常长,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公元前2500年一直到公元5世纪,虽然时间挺久,但总体而言,人类活动对景观风貌几乎没太大影响。所以如果你没有时间读完全书,那么这一章我建议你直接跳过,只看这篇精读内容就可以了。

这段3000年历史,以公元43年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作为分界线,分成了两个时期。

1原始时期的英格兰景观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英国这片土地最初的自然环境。英国所在区域,在地理学上被称为“不列颠群岛”,其环境特征可以大体概括为两个方面:

(1)森林茂盛

早在很久以前,不列颠和欧洲大陆并不是分离的,后来随着冰河时期的冰川融化,水位升高,才形成了英吉利海峡,隔开了与大陆的联系。因此不列颠群岛周边海域的水深都很浅,通常在90m以内,这就为不列颠营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气候”条件。每当大西洋暖流缓缓流经浅浅的海峡,海水都可以温暖周边的空气、提升气温,于是不列颠的气候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都要温暖宜人,夏季在32摄氏度以下,冬季通常保持在10度以上,当然,苏格兰高地山区除外。

宜人的气候就使得这片土地大部分都被茂密的森林覆盖,这一点从煤炭储量便可见一斑。英国几乎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硬煤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9。在近、现代史上,英国曾经长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煤产量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差不多垄断了整个国际煤炭市场。既然英国过去的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为什么现在却是一片疏林草地风貌呢?先埋个伏笔,后面的文章会为你解答。

(2)水网密布

远古冰河时期的地理和气候的变化,还造就了英国的众多河流,在这幅员不大的国土上,河流分布的细密令人惊异:苏格兰有克莱德河、福斯河和特温得河;英格兰和威尔士有泰恩河、特伦特河、亨柏河、塞文河、埃文河、迪河和泰晤士河;北爱尔兰有斑河与拉根河。这些河流咱们没必要知道都在哪,反正很多就是了。

河流众多虽然有利于文明繁衍,但同时也有利于瘟疫扩散。欧洲中世纪爆发的黑死病,英国人口的锐减程度远高于欧洲大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水网加快了细菌扩散。

说完自然力量对景观地貌特征的塑造,我们再来看看人类活动。

在阅读本章的时候,你会经常看到一个词——“凯尔特人”,那他们是谁呢?

在古罗马时期,罗马作为“天下”的中心,便将周边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这有点类似于周朝时期,将周边地区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意思差不多。

学界通常认为,凯尔特人起源于法国东部塞纳河、罗亚尔河上游、德国西南部莱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区,随后的几世纪中,凯尔特人以武装的部落联盟为单位,向周围地区扩散、迁徙,进行军事移民。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的民族,凭借铁制武器战胜了很多尚处于青铜时代的部落。

大约公元前五世纪,凯尔特人扩散到不列颠诸岛。在罗马人入侵之前,他们就是不列颠群岛上的主要定居者。

顺便说句题外话,相比于“凯尔特人”,我想你应该更熟悉“盎格鲁-撒克逊人”,我们通常认为后者代表了英国民族。但其实“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在公元五世纪才入主不列颠,和“凯尔特人”之间差了将近1千年,他们才是外来户。这两个民族从外形上很容易区分:凯尔特人发色比日耳曼人深,一般偏红,脸更圆润,面部也更柔和,眼睛很有特色,通常都有明显的大双眼皮。日耳曼人鼻子大多数又尖又翘,脸型更方更粗犷,五官更立体,眼睛多内双。

来比比抖森和精灵王子的照片,是不是奇奇怪怪的知识点又增加了?

这段时期人类活动对英格兰景观产生了哪些影响呢?直白点说,几乎没有。这就好比你问中国的夏商时代,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景观风貌的?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既没有文字记载,也缺少实物遗存,只能靠推测(猜),所以这方面问题就留给考古学家,慢慢研究吧。

作者虽然本着景观史研究的完整性,对原始英格兰景观做了简要描绘,但他自己也认为:

“确实有那么一些郡,有些遗迹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将这片国土作为整体进行一般的考察,我们就不必在这上面消磨时间。”

——好的,听您的话。

2 古罗马征服不列颠

凯尔特人在岛上生活五百年后,一群强大的入侵者跨海而来,公元43年,大概就在我国的东汉初年,刚刚登基的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西,发兵征服不列颠,不列颠岛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称为不列颠尼亚。

……

以上精读笔记节选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对后续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关注。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读后感(四):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04 战争费: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垦荒运动

  以下精读笔记转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感谢你的关注。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今天继续为你精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第三章。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主英格兰,开启了诺曼王朝时代。自诺曼征服以后至1348年黑死病之间这两个多世纪,英格兰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垦殖运动。

所谓垦殖,就是将原有的森林、沼泽、荒地开垦为农田和牧场。根据记载,首先是森林地带,13世纪上半叶,温彻斯特主教在他的两个庄园共开垦出3400亩;1086- 1346年间, 仅罗斯菲尔德庄园就单独开垦出6平方英里的林地。另外沼泽地开发,虽是比较缓慢,规模却相当惊人,比如肯斯特郡的沃兰德沼泽地,12 世纪期间有 23 000 英亩耕地和牧场开垦出来。

这场运动造成的结果究竟如何呢?简单来说,英格兰原本是欧洲森林最茂密的地区之一,大约4 /5的土地都是森林、荒地和沼泽;但在这之后,几乎成为了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地理景观风貌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熟悉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一派田园牧歌的自然风景,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被砍出来的。

从人群方面来看,不论是农民、教会还是贵族都参与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从地域分布看,英国大部分地区的林地至少林肯、汉丁顿、拉特兰、艾塞克斯、贝克和牛津等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1为什么会出现垦殖运动?

如此大规模,全境的垦殖运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专著,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内在因素的分析,也就是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人们不得已进行拓荒来供养更多的人口。

不过,这个解释有它的局限,如果仅仅是人口原因,那么底层的穷苦农民才应当是垦殖的主力,但为什么那些有钱的教会、贵族也共同参与进来了呢?

所以,除了内在因素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外部因素在共同牵引着,我也是花了很久才理清楚背后的逻辑。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我觉得这正是学习景观史最有魅力的地方,透过景观变迁的视角,能够帮助我们回溯整个历史的发展演进脉络,看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博弈下,最终是如何塑造着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事先声明,这并不是严谨的学术判断,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解释。

2威廉一世奠定全新政治基础

要搞清楚这一外部因素,需要从头说起,回到1066年,也就是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的那一年。这一年冬天,征服者威廉正式加冕为英格兰国王。不过仗虽然赢了,可你猜,这时候威廉手里一共有多少人?五千,就五千,这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规模大一点的群架。

军事征服虽然胜利了,但他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稳定统治秩序,毕竟人太少了。所以紧接着,威廉又开始了他的政治征服和经济征服。

1)政治征服:英国特色封建制度

关于中世纪欧洲封建制,你可能听说过一句名言,“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简单来说,更高一级的封君不能越级指挥更低一级的封臣。当时西欧的贵族爵位大致可以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以及男爵五等。

对于国王而言,比如中世纪的法国国王,就只能管两个地方,巴黎和奥尔良,别的地方都没有控制力。可是,威廉一世打破了这个规则。他在保证自己占有最广大直接领土的前提下,将英格兰剩余的土地直接分封给多位伯爵。这里既有当初的盟友,还有归顺的本土贵族,借这个机会拉拢各方力量。

英国贵族只分了两级,伯爵和男爵,分别代表着上层贵族和下层贵族。后来也出现了少量的公爵,但多为皇室亲属,不影响大局。总之这样一来,多层级的爵位被打破,实现了类似互联网公司的扁平化管理,从而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掌控。除此之外,威廉还强迫各级封建主都要向国王效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不是国王的直属封臣,你都首先是国王的附庸。

2)经济征服:一份关键性文件《末日审判书》

威廉一世搭建好统治框架后,开始对英格兰展开全国性的土地和户籍普查,目的是稳定王室的财源,控制全国经济。威廉一世直接派遣人员在各郡组建了普查议会。

无论是中小贵族还是农民,都要在详细汇报财产状况,包括地产的归属情况,庄园的面积,相关劳动力、工具和牲畜的数量等。此外,草地、牧场、森林、鱼塘的面积,甚至某块地产的数十年内的价值变化情况也都要上报。

1086年,这份报告终于编纂完成,原名叫做《伟大的名册》。但英格兰人给它起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名字——《末日审判书》。因为被调查者,不论是农民还是贵族,都如履薄冰,就像是在接受上帝使者的末日审判一样。这份调查详细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有清晰的人口分布统计——英格兰总人口当时约125万人,大概1/10住在自治镇,只有6个郡的人口超过了5万人;有清晰的财富统计——1086年全国地租总收入为73000英镑,其中约有1/2归属于170家诺曼底贵族,另有1/4归威廉家族,剩下的1/4属于50个高级教士;有清晰的生产资料统计——有6000多座水磨记录在案,如萨默赛特郡371座,德文郡98座,康沃尔郡6座……

总之,《末日审判书》就是英格兰当时的大数据,内容无所不包。

3)征服的结果:“中央集权”

那么,政治和经济这两项举措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国王权利的强大渗透力。举个我们熟悉的例子,比如秦国著名的“商鞅变法”,说穿了就是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每个百姓的年龄,性别,相貌,财富状况,被详细登记在案,作为征兵,收税,发派徭役,执法管理的依据。千万别小看人口普查,在当时的战国社会,这项工作可以使王权顺利绕过贵族,直达社会的底层,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力、每一颗米都能够榨取出来,形成力量,收缩到王权的手里,然后投放到战场上,去争霸。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完全沦为了一架战争机器。

威廉一世显然没取得秦国那么大的成果,但核心意思差不多。通过《末日审判书》,国王掌握了全国的人口、资源、财政情况;同时英国扁平化的封建制度,削弱了贵族和国王抗衡的能力,那么至少在1215年《大宪章》签订之前,国王事实上具备了一定的中央集权能力。

一旦有了权力,国王就开始折腾了。在随后的历史中,君权逐渐增强,发生了两场标志性的对外战争——理查德一世的十字军东征,以及约翰王争夺法国领土。正是这两场战争触发了“垦荒运动”的高潮。

3垦荒运功高潮

打仗本质上就是在打钱,英格兰国王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战争经费,无外乎两个选择:

一是征税。因为国王对贵族有足够强的掌控力,所以贵族有反抗的心,却没那个力。

二是发动人们持续开垦土地,变为耕地和牧场。毕竟中世纪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物质财富来源就是土地的产出。而《末日审判书》对英格兰整体情况有了详尽的调研,国王对于领土的可开发潜力了如指掌,更加放得开手脚。

而且贵族和教会的税赋增加了,他们也需要更多土地来弥补自身缺失的利益,于是不论民众、教士、官员、贵族,都纷纷被卷入到了这场运动之中。正是在战争这一外部因素的催化下,“垦殖运动”被推向了高潮。

为了便于理解,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

以上精读笔记节选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对后续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关注。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读后感(五):被湮没的 “边界”——读《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一、 霍斯金斯与《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一)作者简介

  威廉•乔治•霍斯金斯(William George Hoskins,1908-1992)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地方史学家,被誉为英国“现代地方史之父”。[①]

  霍斯金斯于1908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埃克塞特城,在英国西南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分别于1929年和1938年获得关于德文郡郡史研究的硕士与博士学位。1931—1941年执教于莱斯特大学,二战期间为伦敦贸易委员会(the Board of Trade in London)工作四年,1946年重回莱斯特大学执教,1951年转任牛津大学直到1965年受聘重回莱斯特大学任英国史哈顿教授(Hatton Professor of English History,莱斯特大学学院1957年升格为莱斯特大学),1968年从莱斯特大学退休。因其卓越的学术贡献,1969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1971年获得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197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1976年获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默奇森奖章(the Murchison Award)等。1992年逝世于德文郡的卡伦普顿(Cullompton),享年84岁。霍斯金斯一生涉猎地方史、农业史以及城市史等多个学术领域,可谓著作等身。其主要著作有:《埃克塞特的工业、贸易与居民,1688—1800》(1935)、《中部英格兰》(1949)、《莱斯特郡史论集》(1950)、《英国景观的形成》(1955)、《米德兰农民》(1957)、《英国地方史》(1959)、《乡间英国:社会和经济史论集》(1963)、《掠夺的时代:亨利八世时代的英格兰》(1976)等。[②]

  (二)《英格兰景观的形成》全书内容概览

  “景观”一般指的是某个地区或者某种类型的人为景致与自然景色。传统的“景观”,更多是美学视觉上的含义,及至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才将“景观”作为一个现代科学名词引入地理学之中,并将其解释为“一个地区的总体特征(total character of an Earth region)”,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原始自然景观发展为人文景观的过程。“景观史”则是一门在地理学与历史学相互关联之下产生的学科,它着重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景观变迁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历史。本书则有英国景观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之美誉[③]。

  霍斯金斯通过将英格兰景观空间放置于历史时间之中的方式来窥探英格兰景观的变迁,行文之间所流露出的是其对孤寂的荒野与静谧的英格兰乡村田园景观的怀念,以及对工业时代来临初期时的景观的厌恶,用极富感染力的笔触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英格兰景观演进的深刻影响。

  全书运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包括契约文书、档案资料以及大量的时人记述(包括时人日记、著名小说家与诗人的描写)等,并辅之以详实的田野考察报告,系统地梳理了上迄公元前2500年、下至20世纪中期,长达4500年的英格兰景观变迁史。霍斯金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绘了一幅非常立体的英格兰景观变迁图景。从荒野、沼泽、森林、河谷、平原、海岸、崖壁、村落的自然世界,到村落、田地、教堂、庄园等乡村景观,再到城市、铁路、运河等现代社会景观,这些丰富细密的元素,一同构成了英格兰的历史印象。

  与文字相辉映,该书第一版所配图像包括示意图总共99幅(2019 年版减为96幅),从达特莫尔的中央荒原、罗马大道、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农庄、中世纪的渔村和桥梁、伊丽莎白时代的庄园大毛,到议会圈地产生的田地模式、特尔福德所建的运河桥梁、1848年柴郡的克鲁火车站、林肯郡的波士顿教堂与集市、经过规划的城资等,英格兰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景观画面不一而足。 作者甚至还画了幅图来告诉人们, 他心目中“地道的英格兰景观”是什么模样。因此,如果说,图像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县开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那么,霍斯金斯在运用这一载体来承载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时, 也力求它们对英格兰号观的描述达到生动、逼真的效果,这是令人钦佩的。

  依据英格兰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霍斯金斯将本书编排作十个章节。前三章尚处于英格兰景观的缓慢发展阶段,尚处于英格兰的原始时期,经历了凯尔特人、古罗马人、盎格鲁-萨克逊人、丹麦人和诺曼人的先后征服,荒野仍然占据着地面景观的绝大部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敞田不断向原有的“边界”扩展,大规模“拓殖”活动正轰轰烈烈的开展着,此时,尚以农业为主。第四章主要讲述了黑死病的爆发对英格兰景观的影响,由于黑死病使英格兰人口锐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13世纪“土地占有热”(land hunger)所“拓殖”的田地在这一时期被荒弃,土壤贫瘠区的农场被废弃,人口从边缘地带退缩,,然而,也正是由于人口的锐减,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英格兰牧业兴起,原先用于耕作和种植谷物的土地改为修建饲养业的棚舍,大块的敞田让位于用树篱围起来的圈地。第五章和第六章是16、17世纪的英格兰景观,圈地运动逐步开展贵族们的豪宅堡垒林立,漂亮的房屋与教堂错落有致,田园风光宁静致远,道路被整齐规划,圈地使土地景观更为齐整有序……这一切,构成了英格兰印象中最为为生机勃勃的美好图景。第七章,进入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那些脏污泥泞的工业城镇在资本的驱动力下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工业将自然景观侵吞,人类活动大肆扩张,然而景观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的蒸汽动力影响并没有那么广泛——更多是在个人小磨坊之中被使用,一切尚处于和平的渐进之中,直到大工厂的建立。第八章和第九章则分别以专题的形式描绘了英格兰的道路景观、运河景观、铁路景观和城镇景观。

  作为一部致力于探讨英格兰景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著作,与一般的关于英格兰景观风貌以及整体上研究英格兰地形地貌的作品不同,作者自己对它的定位是,如实地“呈现英格兰景观,竭尽所能解释它到底是如何呈现出当前的模样,那些细节到底是如何添加的,是什么时候添加的" (第一版序),因此,它关注一切已改变自然景观的东西,并极力回溯其背后的历史,力求为英格兰景观框架增添鲜活的内容和细节。这样一来,该书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启发我们如何更全面、更深人地思考和探讨与英格兰景观形成相关的诸多历史问题。

  其中对一些的问题探讨、分析,令人印象深刻。如:罗马-不列颠时期统治对英格兰的影响问题、诺曼征服后英格兰乡村发展问题、黑死病及疫后恢复与重建问题、英国圈地运动的占地面积和波及范围的问题以及被工业侵吞的城市等。而笔者最为关注的是在那最易被日常生活所忽视的、处于自然缓慢发展状态中的英格兰古老景观遗存,例如,在本书中屡次被提及的、与“圈地”有着紧密关联的“边界”。

  二、 被湮没的“边界”:追寻18世纪以前的英格兰微景观

  全书直接提及“边界”这一词汇至少达59次[④],第一章“英格兰的原始风貌”出现6次,第二章“英格兰人的定居”出现17次,第三章“中世纪英格兰的人居环境”出现14次,第四章“黑死病及疫后的英格兰”出现1次,第五章“都铎王朝至乔治王时代英格兰的景观”出现3次,第八章“英格兰的大陆小径、运河与铁路”出现了18次,此外,第六章“议会圈地时期英格兰的景观”中的“树篱”与“道路”亦有隐含的“边界”意义。在原书[⑤]当中,含有“边界”含义的单词的出现频率更是高达68次[⑥],其中“edge”共出现 13次,“ borders”共出现 2次,“ boundary/ boundaries”共出现 47次,“ frontier(s) ”共出现 8次,“mere”共出现两次。 “Edge”多指较窄的边沿;“border”侧重刚好在界线内的一部分表面上,指较宽的边缘,也可指边缘本身,多指国与国之间或两地区的分界处,即分界线附近的边缘部分;“boundary”侧重地图上正式标定的、双方遵守的边界,也可指较小行政单位间的界线;“frontier”则指两国接壤的前沿地区,属于各国的国境和边疆,多指设防的边界;“mere”来源于古英语单词[ge]maere,意为“分界线”。 “bounds”常与“boundary”换用,指土地边界,但意思不如“boundary”明确,主要用于抽象事物和文学作品中。

  纵览全书,相较于“荒野”“村落”“废村”“教堂”“庄园”等相较来说更为直观的、带有时代特色的英格兰景观,“边界”作为湮没于森林、河渠等自然景观中的人为景观,极易为常人忽略。然而,作为历史印记的边界,因其与“圈地”有着紧密关联,其存在于地产而言、于英格兰的细微景观而言,都有着其独立意义,因而应给予其一定重视。

  就《英格兰景观的形成》一书而言,“边界”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定义。凯尔特人统治时期的英格兰,“边界”主要是指 “地产边界”(boundaries),可以是凯尔特时期的一条“凹陷小路”,即“地沟”,它由田产两旁的两道土地围成,并把两块领属不同的地产分割开来。如英格兰德文郡的切里顿教区(Cheriton Bishop)内,位于达特摩尔北部山麓丘陵下方的翠柏(Treable,凯尔特地名)农场内,存在着一条隔开了西边的海浦尔及其祖先的地产以及东边的另一位无名氏凯尔特地主的地产的古代边界。“凹陷小路”不但有单沟结构,还有双沟结构,譬如上文所提及的那处古代边界即是一例。这条“凹陷小路”是边界两旁的两方地产持有者分别挖出的,他们将挖出的土堆积于两侧,形成了两条沉陷于各边天地水平面的沟,并构成了一条数英尺宽的小道。霍斯金斯还通过多分契据对这些拥有“边界”特征的奇异地貌的由来予以证实。可见,凯尔特时期,地产、农场、田地存在着众多边界,他们以“凹陷小路”的“土堤”与“土沟”形式存留至今,随着土地产权的流转、圈地运动对于土地的重新划分等等因素,若不是存留有大量相关的契据与古地图,让今人得以知晓它的由来是“地产”的“边界”,它就只能停留在“令人费解的地貌特征”的层面,淹没于自然景观之中。罗马-不列颠时期的“边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水沟”。这一时期,不但有切割田地的低埂,还出现了大规模的水沟或排水渠构成的堤道系统。这些水沟不但起着排水、灌溉等水利系统的作用,同时还可能是地产的一道边界。

  从450年到1066年间,盎格鲁-撒克逊人一直定居在英格兰。这一时期,村庄、小村子和单个农庄混杂在一起,建立起了众多大小不一的密集村落,这些密集村通常都伴随敞田制。敞田制的耕作单位是条田(strip),条田是用某种特定的犁上下翻耕而出的又长又窄的田地景观,这些翻出的土被堆积到条田中央形成高高的田垄,每块条田通过一条两边共用的犁沟与邻田相隔开来,在一些地方还会以未犁过的草埂为界。由此可见,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边界”新增了一个含义,即农业耕作技术的影响范围, “边界”从产权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含义,可以推知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边界”的外延与内涵。当盎格鲁-撒克逊移民占据河谷地带并标出他们的边界时,某些高地地区未被触及,罗马不列颠村落按原样存续。[⑦]在高地呈窄岭形态的地方,两个相邻河谷中的定居点就共有了一道边界。沿着那道插人低地的山岭中间向下延伸;而在那里依然幸存的古老的高地村落就被挤压得难以生存。这些村落之间的边界,是村落聚居点所扩展的最大限度,延伸的边界不断在吞噬邻村的土地,倾轧古老的边缘村落。高地的村落在被吞噬,村落周边的林地同时在被吞噬。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通过斧头、火和牲畜的联合作用,人类在不断地侵吞领地周围的林地,不断扩展这领地的边界线。《末日审判书》中的大量村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拓殖”活动的成果。

  除却敞田制下的田产和聚居村落的边界,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教区大地产的边界堤。在两个拥有者大面积地产的修道院之间,可能存在着一条小溪、一条壕沟(ditch)、一道土堤(dyke)或一条完全不适于轮子通行的狭窄小路。这些地产边界,不但是地貌上的特殊景观,还是契约精神以及土地产权意识萌芽的表征。

  中世纪时期,为开辟有用的牧草地,诺曼人通过挖沟来降低地下水位,通过修筑堤坝来隔开大海,留下了一些比较小的圈囿田地,而其中的水沟不但承担着排水功能,同时也是新开垦的土地的边界。在这些于7-17世纪间的沼泽开垦而来的土地中,还存留了许多通过填海夺来的、代表着盐沼漫延的边缘的蜿蜒的小径。这些承担“排水功能”的“边界”,是诺曼人对于沼泽、湿地以及海洋成功开垦的痕迹,也是人类活动改变自然景观的一个里程碑,是随人类居住地与定居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推延的临界。

  在石头较多的地区,如英格兰西南部花岗岩地区,还存在着将巨石块砌入篱笆边界的情况。当相邻山谷的村民们赶着羊群在高处的分水岭相遇时,这就会引起纠纷:他们常常相互指贵对方擅自越过了起伏不平的草场上不易觉察的分界线。有两个修道院的佃农为此顶撞了起来,边是位于沃夫代尔(Wharfedale)上方基尔塞荒原( the Kilnsey Moors)上的喷泉修道院(Foutains Abbey)的佃农,一边是位 于艾恩悬崖(the Amclife )和西边利顿荒原(Litton Moors)上的塞利修道院( Salley Abbey)的佃农;直到1279年,这里才有一条用夫石头标示出来的界线,每块石头上都有个十字标。在马尔汉姆荒原,喷泉修道院、博尔顿修道院和塞利修道院都竖起几英里长的石灰岩墙,以杜绝边界纠纷。从那时起,这些石墙无疑经过了多次修整,不过它们大体上仍属于中世纪的围墙,代表子拓殖运动的高潮:不断向高处推进,进人为羊胡子草覆盖和冰冷薄雾笼罩的高原。

  1086年的景观中出现的那些由村落扩展而来的“小城镇”的周边,也围绕着有如“防御土墙”等防御性质的“边界”。但最主要的“边界”仍是作为村落领地界限的“边界”,甚至存在着因村落领地与无人区的荒野相接壤而引起了两个相邻社区的争端的情况。“边界”不但承担着土地所有权的划分职能,也承担着维护村落利益、维持睦邻秩序的功能。因此,当与无人区相接壤时,便很容易出现为争夺土地而引发的邻村之间的争端。

  广布于英格兰各地的罗马道路中亦存在着作为“边界”的古老轨迹。大多是作为两块古老地产的分界线的“绿色小径”。这些绿道有时有10- -15码宽,还完全被草覆盖着,只有拖抗机和特口才能使用。这种道路的一个例证即是多恩福德路(DonfondLane ),它与班伯里到牛津的道路平行数英里,抵达伍德斯托克(Wodstoc)北部。像许多相同的绿道一一样, 这条小路建造的年代和最初的目的令人费解。在其北端,它并没有明显的起点,但是在位于斯蒂普巴顿教区的巴顿小屋附近,其路径却清晰可辨。他们作为地产分界线的同时,也是通向市场的畜道,不过这一功能在铁路通行后便被逐渐废弃了。

  三、 小结

  英格兰景观的“边界”持续存在有3000余年左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有仅仅作为分界线的“边界”,也有同时具备其他功能的“边界”。现如今,“边界”留存在英格兰的景观当中很难被意识到它最初出现的原因,作为早期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微景观,被湮没于自然景观之中,成为英格兰的一些独特地貌特征。

  就霍斯金斯的《英格兰景观的形成》一书中所提及的边界,主要有以下11种形态:地沟(凹陷小路)、土堤、水沟、犁沟、小溪、壕沟、狭窄小径、篱笆、石墙、防御土墙、绿道。这些“边界”还间或承担着地产分界功能、领地分界功能、排水功能、隔离海水更能、防御功能以及交通运输功能这六种功能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边界”意识体现出了产权意识的萌芽,有助于维持邻里之间、领地之间的稳定秩序,“边界”的不断向外推延也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不断侵吞的一个过程。

  [①] http://wikipedia.moesalih.com/William_George_Hoskins

  [②] http://iwh.cssn.cn/xssl/xssl_wgsxj/201911/t20191128_1935935.shtml

  [③] William Boyd, "Introduction," in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 Little Toller Books, 2019, p.9 ;高岱: 《威廉·霍斯金斯与景观史研究(中译本序)》, W. G. 霍斯金斯:《英格兰景观的形成》,梅雪芹、刘梦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9年, 第ⅤⅠⅠⅠ页.

  [④] 由于中译本未找到电子版本,故而笔者采取人工统计方法,可能会存在一定疏漏。

  [⑤] W. G. HOSKINS. (1955).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Ltd.

  [⑥] 英文原本的数据采用电子检索功能取得。

  [⑦] o.s. Cawtod reoo m te PldPenil House, 9313-131;W. G. 霍斯金斯:《英格兰景观的形成》,梅雪芹、刘梦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9年, 第51页.

  :本只是作为环境史的期中作业的读书报告,因为本学期专业课、专选课的论文、读书笔记等作业的数量实在是……有点反人类(上上下下至少需要写13篇……)所以还作为了欧洲史的期中读书报告上交给了老师……实在是愧对于我的欧洲史老师,他人真的很好,讲课也讲得很好,我还蛮喜欢他……

  我以后真的绝对不拖延症了……

  嗯,大三以来,读专业书的时候我都尽量边思考边阅读,虽然本书翻译为中文的时间距离原书出版的时间太久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在读的过程中还是能发现很多有趣的角度和值得思考的问题,限于时间和精力,也就只对一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后来想想写的得还是有些浅,里面还有一些原文的部分……唉,希望以后没有这么多作业压力的时候,能更深入的去读我喜欢的书、做我感兴趣的问题吧,就当一点点记录进步啦,我还蛮喜欢这本书,也蛮认真的思考了这边文章的~

  另外,已经收到环境史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的评价啦,虽然我感觉他可能更多是在鼓励我哈哈哈哈,还是蛮开心的~

本文标题: 英格兰景观的形成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7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胜论经读后感摘抄怎样观察一朵花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