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论经》是一本由[古印度]月喜疏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胜论经》读后感(一):支持潘托尼老师,以潘老师传为证南方人士潘某,世隶耕,潘某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遂使德
《胜论经》是一本由[古印度] 月喜 疏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胜论经》读后感(一):支持潘托尼老师,以潘老师传为证
南方人士潘某,世隶耕,潘某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遂使德文报纸一份以观之。潘某不屑,倒看而读之。邻里皆惊异,言此子必成大器。
及至弱冠,潘某精通中德之学,又兼拉丁埃及之长,亦能通晓梵文俄文,才子风流,一时无人能及。人称潘老师,以示尊崇。
这⼀⽇,潘老师游历⾄新疆,寻访楼兰古迹,闻其后,⾄所处,⻅⽓势磅礴,⼼由感慨,随即吟诵吐⽕罗语诗三百,游客皆惊:莫不是楼兰王借⼫还魂?中有⼀⼈上前询问:兄台贵姓?潘老师答⽈:吾姓潘。众⼈随即⻬声高呼:善哉,潘楼兰王,何缘来此!
潘老师继续西游,⾏⾄俄罗斯,⻅⽑妹⼼甚喜之,遂以斯拉夫语吟⼗四⾏诗⼀⾸。众⼈闻之,悚然⽽惊,⼈⼈窃窃私语,⼜有⼀学者论及犹似彼得⼤帝。其⾳容笑貌,⼀般⽆⼆。众⼈更是惶恐。遂称其为彼得潘。⻄⽅童话之彼得潘,典亦出于此也。
自出俄罗斯以来,潘老师又⾏⾄意⼤利,⻅古罗⻢遗迹游⼈如织,众⼈随意拍照践踏,不亦乐乎。潘⽼师痛⼼疾⾸,遂以拉丁文谴责,其⾳庄严古朴。中有⼀梵蒂冈主教,闻之倒头便拜,谓余梦中曾与屋⼤维相⻅,得其教诲⼀⼆。今闻君⾔语,与之甚是相似。阁下莫⾮是屋⼤维转世。潘⽼师笑⽽不语,游⼈皆羞愧认错,称其为潘⼤维,⼜因避尊者号,遂称其为潘⼩维。
潘老师深谙古罗马之辉煌,对古希腊更是心生向往。遂前往希腊考古学习,路遇雅典娜神庙,⻅残阳落⽇,⼼怀激荡,遂以古希腊⽂赋史诗⼀⾸,⼜以七弦琴伴奏。游客闻之,欣然⽽⾄,众⼈纷⾔,此曲甚好,不如多拉⼏⾸。潘⽼师连连推辞,游客纷纷⾼喊多拉多拉。慕名⽽⾄者,遂称其为潘多拉。
潘老师不堪其扰,⼜⾏⾄⼟⽿其,欲研究⼟⽿其烤⾁之本源。不料偶遇⼀⾏商,以奥尔良烤⾁充当⼟⽿其烤⾁,⾏诈骗之事实。潘⽼师遂将其告上法庭。值辩论之际,潘⽼师以赫梯语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千⾔,技惊四座。法官及书记员⼈等双股战战,俱问此⼈是何背景。
潘老师慷慨激昂,正论及烤⾁是否应有酥⽪⼀事,却不知赫梯语酥⽪怎说,灵机一动遂以⺟语拼之supy。法官闻之,抚掌⽽叹,原是苏⽪卢利乌玛斯转世。众⼈遂称其为潘苏⽪卢利乌玛斯。因其⾳过⻓,⼜称其为潘苏⽪。⽽败诉⾏商⼼⽣不满,为其取绰号潘酥⽪亦流传开来。升⽃⼩⺠,知苏⽪卢利乌玛斯者着实不多。故潘酥⽪反⽽流传更久。今⼟⽿其上下皆知潘酥⽪⽽不知潘苏⽪,岂⾮妙哉。
潘老师于土耳其,又受佛法感召,遂发愿前往印度取经。⾄俱卢之野,不禁感叹,随即唱诵梵语著名诗歌薄伽梵歌,只听那歌声浑厚有⼒,传向⼗⽅,⽽毫不减弱,众⼈⼤惊,莫不是毗湿努化身?得知潘⽼师姓潘,其中⼀⼈突然恍然⼤悟,原来潘老师是般度王化身,盖因潘在印度语中本就读作般。众⼈⻬呼:潘度王!
潘老师取得真经后,欲寻一僻静处整理放于b站以供后人学习。友人推荐一德国大学,潘老师遂去交流访学。这一日,潘老师与友人饮至达旦,返家时竟掉入时空隧道,穿越回了⼆战时期。众⼈⻅此⼈奇装异服,遂抓捕⾄元⾸处问话。不料潘老师对答如流。希特勒连连摆⼿,此⼈不过是吾等柏林故友,还不快快放⾏。当此时,⼜有⼩卒抓苏联特务⼀名,此特务腿有枪伤,⾏⾛不便,不慎与潘⽼师相撞。
特务遂以斯拉夫语道歉。潘⽼师亦以斯拉夫语应之。副将听闻,暴起⽽扣之。此⼈斯拉夫语如此纯熟,莫不是苏联⾼级特务。希特勒思索良久,突茅塞顿开。此⼈既会⽇⽿曼语,⼜会斯拉夫语。莫不是普鲁⼠出⽣的俄国⼤帝叶卡捷琳娜⼆世转世。遂问潘⽼师为何⾄此。潘⽼师⾔,吾不知也,吾于⼤街上⾏⾛,骤然⾄此,亦惶惶然。希特勒抚掌⽽叹,必是叶卡捷琳娜⼆世⼼念故国,转世回普鲁⼠了此⼼愿。众⼈啧啧称奇,遂称其为潘卡捷琳娜。
潘老师次日醒转,发现自己又置身于二十一世纪,此前种种,莫非是梦境?是耶非耶,又有何人知?潘老师欲往书中寻找迷津,遍寻中外古籍,观至倚天屠⻰记,对波斯明教疑问颇多,遂 以书信⼀封致⾦庸前辈。
论及此处明教应是拜⽕教,黛绮丝与⼩昭亦应通晓波斯拜⽕教语,此处不够严谨,应是全书败笔。⾦庸不服,⼜写信⾄潘老师处,⽈⼊乡随俗,况尔⼜不懂拜⽕教语,俺不改⼜如何。潘老师⻅之,欣然⽽笑,复以拜⽕教语书信⼀封复寄⾦庸。
然⾦庸不懂此语⾔,遍寻诸友。⼀友⼈⻅此⽂字犹如密码天书,玩笑语之,莫不是恐吓信。⾦庸闻之,惶恐难安,茶饭不思,遂报警处理。警察连夜提审潘⽼师,潘⽼师⾼喊拜⽕教教义,状若疯狂,警察⻅之,将其关⼊拘留所反省。不料潘⽼师到处宣扬教义,竟收获⼤批信徒。警察⽆奈,此⼈莫非是琐罗亚斯德转世,遂称其为潘琐罗。
拘留所中有几人乃是拉美裔,言西班牙语。以讹传讹,便把潘琐罗传为潘佐罗。其信徒出狱后,常记潘老师教诲,日行一善劫富济贫,临走便以刀剑划z形图腾以示不忘潘老师恩惠。
至此,凡言印欧语处,皆流传潘老师传说。众人皆道,潘老师乃古今中外第一神人也。然潘老师虚怀若谷,并不因此自傲。常言道。吾非生而知之也,敏而求之,方有今日成就。吾愿教诸公学问,为国内人士拓宽眼界。然吾不愿赐尔等鲜鱼美肴,但求予诸公鱼竿及钓鱼之法,诸公可自行奋进求学,如此方有成就。
潘老师之传已至尾声,余者还需潘老师学生补全,使此传奇延续至下一代学子,鞭策大家共同进步。
《胜论经》读后感(二):你们应该相信潘老师,有潘老师传为证
南方人士潘某,世隶耕,潘某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遂使德文报纸一份以观之。潘某不屑,倒看而读之。邻里皆惊异,言此子必成大器。
及至弱冠,潘某精通中德之学,又兼拉丁埃及之长,亦能通晓梵文俄文,才子风流,一时无人能及。人称潘老师,以示尊崇。
这⼀⽇,潘老师游历⾄新疆,寻访楼兰古迹,闻其后,⾄所处,⻅⽓势磅礴,⼼由感慨,随即吟诵吐⽕罗语诗三百,游客皆惊:莫不是楼兰王借⼫还魂?中有⼀⼈上前询问:兄台贵姓?潘老师答⽈:吾姓潘。众⼈随即⻬声高呼:善哉,潘楼兰王,何缘来此!
潘老师继续西游,⾏⾄俄罗斯,⻅⽑妹⼼甚喜之,遂以斯拉夫语吟⼗四⾏诗⼀⾸。众⼈闻之,悚然⽽惊,⼈⼈窃窃私语,⼜有⼀学者论及犹似彼得⼤帝。其⾳容笑貌,⼀般⽆⼆。众⼈更是惶恐。遂称其为彼得潘。⻄⽅童话之彼得潘,典亦出于此也。
自出俄罗斯以来,潘老师又⾏⾄意⼤利,⻅古罗⻢遗迹游⼈如织,众⼈随意拍照践踏,不亦乐乎。潘⽼师痛⼼疾⾸,遂以拉丁文谴责,其⾳庄严古朴。中有⼀梵蒂冈主教,闻之倒头便拜,谓余梦中曾与屋⼤维相⻅,得其教诲⼀⼆。今闻君⾔语,与之甚是相似。阁下莫⾮是屋⼤维转世。潘⽼师笑⽽不语,游⼈皆羞愧认错,称其为潘⼤维,⼜因避尊者号,遂称其为潘⼩维。
潘老师深谙古罗马之辉煌,对古希腊更是心生向往。遂前往希腊考古学习,路遇雅典娜神庙,⻅残阳落⽇,⼼怀激荡,遂以古希腊⽂赋史诗⼀⾸,⼜以七弦琴伴奏。游客闻之,欣然⽽⾄,众⼈纷⾔,此曲甚好,不如多拉⼏⾸。潘⽼师连连推辞,游客纷纷⾼喊多拉多拉。慕名⽽⾄者,遂称其为潘多拉。
潘老师不堪其扰,⼜⾏⾄⼟⽿其,欲研究⼟⽿其烤⾁之本源。不料偶遇⼀⾏商,以奥尔良烤⾁充当⼟⽿其烤⾁,⾏诈骗之事实。潘⽼师遂将其告上法庭。值辩论之际,潘⽼师以赫梯语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千⾔,技惊四座。法官及书记员⼈等双股战战,俱问此⼈是何背景。
潘⽼师慷慨激昂,正论及烤⾁是否应有酥⽪⼀事,却不知赫梯语酥⽪怎说,灵机一动遂以⺟语拼之supy。法官闻之,抚掌⽽叹,原是苏⽪卢利乌玛斯转世。众⼈遂称其为潘苏⽪卢利乌玛斯。因其⾳过⻓,⼜称其为潘苏⽪。⽽败诉⾏商⼼⽣不满,为其取绰号潘酥⽪亦流传开来。升⽃⼩⺠,知苏⽪卢利乌玛斯者着实不多。故潘酥⽪反⽽流传更久。今⼟⽿其上下皆知潘酥⽪⽽不知潘苏⽪,岂⾮妙哉。
潘老师于土耳其,又受佛法感召,遂发愿前往印度取经。⾄俱卢之野,不禁感叹,随即唱诵梵语著名诗歌薄伽梵歌,只听那歌声浑厚有⼒,传向⼗⽅,⽽毫不减弱,众⼈⼤惊,莫不是毗湿努化身?得知潘⽼师姓潘,其中⼀⼈突然恍然⼤悟,原来潘老师是般度王化身,盖因潘在印度语中本就读作般。众⼈⻬呼:潘度王!
潘老师取得真经后,欲寻一僻静处整理放于b站以供后人学习。友人推荐一德国大学,潘⽼师遂去交流访学。这一日,潘老师与友人饮至达旦,返家时竟掉⼊时空隧道,穿越回了⼆战时期。众⼈⻅此⼈奇装异服,遂抓捕⾄元⾸处问话。不料潘⽼师对答如流。希特勒连连摆⼿,此⼈不过是吾等柏林故友,还不快快放⾏。当此时,⼜有⼩卒抓苏联特务⼀名,此特务腿有枪伤,⾏⾛不便,不慎与潘⽼师相撞。
特务遂以斯拉夫语道歉。潘⽼师亦以斯拉夫语应之。副将听闻,暴起⽽扣之。此⼈斯拉夫语如此纯熟,莫不是苏联⾼级特务。希特勒思索良久,突茅塞顿开。此⼈既会⽇⽿曼语,⼜会斯拉夫语。莫不是普鲁⼠出⽣的俄国⼤帝叶卡捷琳娜⼆世转世。遂问潘⽼师为何⾄此。潘⽼师⾔吾不知也,吾于⼤街上⾏⾛,骤然⾄此,亦惶惶然。希特勒抚掌⽽叹,必是叶卡捷琳娜⼆世⼼念故国,转世回普鲁⼠了此⼼愿。众⼈啧啧称奇,遂称其为潘卡捷琳娜。
潘老师次日醒转,发现自己又置身于二十一世纪,此前种种,莫非是梦境?是耶非耶,又有何人知?潘老师欲往书中寻找迷津,遍寻中外古籍,观至倚天屠⻰记,对波斯明教疑问颇多,遂以书信⼀封致⾦庸前辈,论及此处明教应是拜⽕教,黛绮丝与⼩昭亦应通晓波斯拜⽕教语,此处不够严谨,应是全书败笔。
⾦庸不服,⼜写信⾄潘老师处,⽈⼊乡随俗,况尔⼜不懂拜⽕教语,俺不改⼜如何。潘⽼师⻅之,欣然⽽笑,复以拜⽕教语书信⼀封复寄⾦庸,然⾦庸不懂此语⾔,遍寻诸友。⼀友⼈⻅此⽂字犹如密码天书,玩笑语之,莫不是恐吓信。⾦庸闻之,惶恐难安,茶饭不思,遂报警处理。警察连夜提审潘⽼师,潘⽼师⾼喊拜⽕教教义,状若疯狂,警察⻅之,将其关⼊拘留所反省。不料潘⽼师到处宣扬教义,竟收获⼤批信徒。警察⽆奈,此⼈莫非是琐罗亚斯德转世,遂称其为潘琐罗。
拘留所中有几人乃是拉美裔,言西班牙语。以讹传讹,便把潘琐罗传为潘佐罗。其信徒出狱后,常记潘老师教诲,日行一善劫富济贫,临走便以刀剑划z形图腾以示不忘潘老师恩惠。
至此,凡言印欧语处,皆流传潘老师传说。众人皆道,潘老师乃古今中外第一神人也。然潘老师虚怀若谷,并不因此自傲。常言道。吾非生而知之也,敏而求之,方有今日成就。吾愿教诸公学问,为国内人士拓宽眼界。然吾不愿赐尔等鲜鱼美肴,但求予诸公鱼竿及钓鱼之法,诸公可自行奋进求学,如此方有成就。
潘老师之传已至尾声,余者还需潘老师学生补全,使此传奇延续至下一代学子,鞭策大家共同进步。
《胜论经》读后感(三):批评何必失了体面
水甚哥铁粉_绿 在七月二十五日发表了名为《学术不端?学历有假?吃瓜群众来了》的书评,文章主要列举了郑柳原老师在微信公众号印度学遗老(GandhianIndian)上发表的书评 《<勝論經>月喜疏中日譯本互校記·先行版》中提到的何欢欢教授《胜论经》译本的不足之处,此外水甚哥铁粉_绿 还针对何欢欢教授的学历提出了质疑。有关于何译本的不足之处,潘涛老师的简评: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54815/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05913/discussion/616710536/ 以及郑老师的公众号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xUBFrWMnGJvyXopZdfZyUA 已经讲的很详细了。两位老师的文章论述详尽,我对他们的观点表示支持,同时也支持《学术不端?学历有假?吃瓜群众来了》一文中的一部分看法(因为不少是引自郑老师的文章)。
但坦白地讲,水甚哥铁粉_绿 这位朋友的书评实在有失体面,部分言语措辞令人汗颜。首先作者贴给何一个标签——“美女教授”,全文共使用“美女”一词40 次。不知为何水甚哥铁粉_绿 对这个称谓如此执着。我想,在当下的互联网讨论中,以“美女”来称呼别人,实属稀罕,我不禁想问:做学问的人是男是女,长相是美是丑,真的如此重要,值得反复提及?如今各行各界都提倡男女平等,水甚哥铁粉_绿 却反其道而行之,我真是为他捏了把汗。接着,作者更有:
日本人又不是你父母,也不是你老公,对吧?没必要这样做啊。这样显然涉及到人身攻击的言论。面对评论中的一些质疑,作者水甚哥铁粉_绿 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反倒是另一位热心的网友 悠悠我心 在一直孜孜不倦地回复所有人的评论,全自动地将任何质疑的声音贴上“水军洗地”的标签。
这是一帮水军吗?过来过去就会说阴阳怪气,人身攻击。能不能请点像样的,对手太弱都没有斗志了。 反复强调人身攻击,阴阳怪气,能不能有点新意?理屈可以,词不能穷啊! 还有评论之前先提高一下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看懂了没有就在这里说别人low?挑人毛病都挑不到点上,真替你们这些洗地的着急。这些都是热心网友 悠悠我心 的言论,这位朋友曾抱怨我援引不准确,这次我便一字不差地粘贴过来了。很显然,为了维护原作者水甚哥铁粉_绿 的观点,悠悠我心是抱着吵架的态度来评论的。面对我的质疑,悠悠我心先是说“ 叫美女可能是看到何教授热衷修图对她的自我评价表示尊重 ”,又是说“把一位女学者和她相提并论那才是真正的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 ”,前一秒还假装幽默反讽,后一秒已经不假遮掩了。悠悠我心 对于何的学术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不满,且似乎还认为何有不光彩的“ 学术圈上位史 ”。
可是我拜托你了解一下何某人的人品,特别是学术圈上位史对于从得知“何译《胜论经》涉嫌抄袭”开始关注此事、关注这些作品和人物的我来讲,何的学术历史实在是一个新颖的课题了。这是因为无论是郑老师的文章,还是潘涛老师的评论,都没有涉及这样的内容,而我也是带着了解这本书的心情来参与讨论的。那么,既然说到评论前应该先了解人品,悠悠我心大抵也是肯定了,这篇书评本不是在就抄袭一事而论抄袭。
诚然,抄袭对于研究者来说,的确是人品上的污点,但若提到“上位”,涉及的人品问题可能有些过于庞杂了。我认可网友哈斯塔 的评论:“言学术抄袭就从学术开始止于学术 。”同样,我个人认为想要指摘何的人品问题,大可不必在这本书上发散,更不必借着他人的严肃书评来发散。
悠悠我心 认为我“对有错方过于宽容 ”,实际上我是不希望好的初衷以坏的方式落实。呼何为“美女”,问日本人是否为何父母,将质疑均打为“水军”,在我看来是坏的方式。郑老师、潘老师发表文章,逐一列举问题,援引例证,论述有理有据,在我看来是好的方式。网上最近流行比较“形式”与“内容”,网友悠悠我心可能是认为只要内容正确,形式可以不拘小节,而我认为既然是援引的是学术,探讨的是学术,若是怕读者读着吃力,讲得通俗些就是了,何必非要使用“ 小朋友们流行的网络语言表达风格 ”,再给本来站得住脚的论点画蛇添足地加一些不体面的表达呢?
最后,悠悠我心留言说要向潘老师“找他反馈一下”,不禁让我联想到年幼时,拌嘴后找班主任老师告状的玩伴,令我怀念童年旧时光。
《胜论经》读后感(四):学术不端?学历有假?吃瓜群众来了
因为家里信佛的原因,一直对梵文佛教方面的研究蛮感兴趣。之前就一直有关注浙大的美女教授何欢欢。何美女不光人长得美,学术貌似还很厉害,在这种熬死了不知道多少小青椒的冷门领域,80后的何美女年纪轻轻就是正教授了,真的是很膜拜,之前还特意上浙大的网站看了何美女的资料,很是牛啊。
因为一直关注着梵佛研的圈子,有一些接触,关注了一些这方面的公众号。前段时间有个叫印度学遗老的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听说还这事儿在圈里还引起了蛮大波浪。
作为吃瓜群众也是何美女曾经的一枚小粉丝,我就在书评这里写写感想吧,也让和我一样的非专业人士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啥。
我就好奇了,何美女到底惹谁了?咋还惹出这样的纷争?难道是有人嫉妒她的美貌吗?
于是我亲自看了看,研究了下这事儿,看了看公众号的原文和何美女之后反驳的文章。
这篇公众号的原文我看的也是醉醉的,不知道郑柳原这个人咋想的。用繁体写,语言还写得这么难懂,对于《胜论经》、《月喜疏》种种书名也不好好介绍一下,看得人脑阔疼。要不是我强耐住性子看,真的要劝退了。更何况鄙人还是有梵文基础的,不要说普通吃瓜群众了。
公众号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UBFrWMnGJvyXopZdfZyUA
废话不多说,那么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就是何美女翻译了一本书《胜论经·月喜疏》,这个书呢,是古印度六派哲学“胜论派”的经典著作。这个“胜论派”呢,其实被佛教看来是“外道”,算是佛教的敌对派别。所以呢,国内研究此领域的学者非常少,非常非常冷门和小众,那么要是译者犯错,一般人不懂的话呢,也就很难发现啦。
《月喜疏》是《胜论经》注释文献,是有一个叫月喜的人注释的,1961 年由印度学者Jambūvijayajī(名字太长,下面就称呼他为“J”吧)对《月喜疏》进行了校勘。而何美女呢,就是翻译了印度学者J的梵文精校本,注意她的措辞,看她的意思是说直接从梵文翻译过来的。
摘自该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的网站点此>>商务印书馆网站
但是看了郑柳原在公众号的原文以及何美女逐条批驳的原文之后呢,我只能说何美女让我失望了。
她到底干了啥事呢?对于《胜论经》的注释文献《月喜疏》,日本学者宫元启一(宮元啓一)早就已经翻译过日语全本了,从梵文直接翻译到日语的哦,这个宫元老先生也是个大牛哦,将很多胜论哲学的经典著作翻译成英文和日文。
慈眉善目的日本学者宫元先生而何美女做了啥事呢?郑同学指出了,她在翻译《月喜疏》的过程中,大量“借鉴”宫元老先生的译文,而不注明出处。
下面举两个例子简单说一下。来品一品:以下内容转述自郑柳原公众号原文。
这是梵语原文(用拉丁字母表示的梵语):
【原文】saṃyogavibhāga saṃskārāṇāṃ kāryāṇāṃ madhyāt saṃyogenaiva karma virudhyate, na vibhāga saṃskārābhyām …
宫元先生的日译:
【日译】〔运动の结果である〕结合・分离・潜在的印象(=速力)の内、结合によって运动は破壊されるが、分离と潜在的印象によって破壊されない。
括号里的速力是宫元先生特意打上的括号加上的注解
何美女的汉译:【何译】作为(运动的)果的合、离、速力之中,运动祗被合破坏,不被离、速力破坏……
何美女的“速力”和宫元老先生的翻译一毛一样啊,而且这“速力”完全不是中文的用法和习惯啊,我等吃瓜群众读着怪怪的,况且玄奘大师的古译是“势用”啊,这么拾日本人牙慧,真的大丈夫?对此,何美女的解释如下:
何美女的解释我觉得不太可。。“势用”显然更好,更符合中文习惯。
何美女的解释看这表述,我只能说“玄奘听了沉默,季羡林先生听了要流泪”。
西学东渐的时候,把日语的翻译引入汉语那是因为这些概念以前没有,从日语引入更合适。
这里情况完全不同,对于vega-一词的翻译,玄奘大师早就翻过了,那么玄奘大师的翻译不香么?
还是说太无知,对于玄奘大师的翻译根本就不了解,只能拾日本人牙慧?
干嘛要断了玄奘大师的传承转而去媚……日呢?
日本人又不是你父母,也不是你老公,对吧?没必要这样做啊。
“且待时间的检验”,抱歉,在咱吃瓜群众这儿,这就验不过。长此以往,也只会沦为笑柄。
再举一个例子,这里不是说何美女拾人牙慧了,而是何美女创造性的翻译让人瞠目结舌:
以下论述参考了郑同学和何美女的文章。
这是梵语原文(用拉丁字母表示的梵语)
【原文】aṅgārebhyo jāto 'ṅgirā ity. evamādisamākhyābhāvān manyāmahe santy ayonijāni |
宫元先生的日译:【日译】《アンギラス仙は炭より生まれた》というな语源说明が存在するから、我々は阴门より生ずるものでない〔身体〕があると考える。
何美女的汉译:【何译】因为存在「火神从炭生」这样的语源说明,所以我们认为非胎生是存在的。
并且何美女还有译注:梵文aṅgira (火神)和 aṅgāra (炭火)同源。
郑同学指出,对于' ṅgirā ,宫元老先生译作仙人之名,而何美女译作「火神」,还煞有介事地加上了一条译注,以为' ṅgirā 的原形是aṅgira ,义为「火神」云云。
首先呢,梵语的「火神」或者「火」是agni 而并非aṅgira 。
其次,' ṅgirā 拆开连声应该是aṅgiras ,而 Aṅgiras 其实是吠陀时代某位歌仙,或歌仙家族祖先的名字,在《梨俱吠陀》开篇 1.1.6c 有提及。所以和“火神”有区别的哦。
而在之前提到很喜欢参考日本翻译的何美女,竟然在此处忽略了日译中的「仙」字以及读作 su 的片假名「ス」,直接把aṅgiras 翻成了火神。
那何美女是怎样回击的呢?
何美女的解释看到这个SHS 1900了吧?何教授的梵语词源词典用的还是 1900 年印度出版的 SHS (A comprehensive Sanskrit-English lexicon ),之前何美女还嫌弃古早玄奘大师的翻译没近代日本人厉害,要引用日本人的。这下咋就援引一本1900年出版的词典了呢?这样也大丈夫?
要么就是搞错了,本就学术不精,强行拿一本1900年的词典来开脱?
这里说一下,可能大家会觉得何美女借鉴了宫元老先生的日语翻译也没啥。
这么说吧。用《道德经 ·王弼注》来类比《胜论经 ·月喜疏》。那么现在说个故事。纯杜撰。
假设有个德国学者M,是研究老子的大牛,精通古汉语,M直接把《道德经 ·王弼注》翻译成了德语,翻译得相当漂亮。
然后呢,假设有个懂点古汉语的荷兰学者,想把《道德经 ·王弼注》翻成荷兰语,可惜啊,他古汉语只有三脚猫功夫,悄咪咪盗了M的德语翻译,看不懂古汉语的地方就大量从德语转译成荷兰语,而自认为看得懂古汉语的地方呢,就直接翻了,还洋洋得意特地写了注。
然后不提自己是借鉴了德语学者M的翻译,或者只在某个角落不痛不痒地提一句。这个荷兰学者出书之后呢,就吹嘘说自己如何如何牛逼,从古汉语全本翻译了《道德经 ·王弼注》。
后来呢,毕竟这个荷兰语译本是从很多德语硬翻的,专业人士一看就怪怪的,揪出了问题,这个荷兰学者就笑嘻嘻地说,我只是参照了德语界通用的说法啦,也没特定看哪个作者的翻译,有什么好质疑的呢?嘻嘻~
别来杠《道德经》具体是怎么被翻译到德国和荷兰的,上面只是假设,纯假设而已,也没有黑哪个国家的意思。纯杜撰,请勿带入。
顺便去浙大人文学院何美女的主页看了看,一看又发现问题了。
我明明记得何美女的主页以前写的是北大哲学系本科毕业的呀,现在咋就只写了直博呢?这是何美女刻意低调吗?以前很崇拜何美女,所以以前浙大人文学院的网页我曾经保存过,见下。
何美女曾经的简历写明了本科读的是北大哲学系这明明是北大哲学系本科毕业然后直博的高材生呀!可厉害了呢。现在咋就只写了直博呢?
来自浙大网站浙大网站可点击>>何美女主页
原来事情并不简单。我查了查北大哲学系的就业白皮书,发现原来何美女本科是中yang民zu大学的。
出处:《北京大学哲学系2004-2019届毕业生就业白皮书》点击北京大学哲学系2004-2019届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在页码查询中输入36页,查询可得。
中yang民zu大学也是985/211,不是啥野J大学,何美女咋就不愿提呢?
之前写成北大哲学系本科,后来改成直博,难道是被热心群众打假了吗?
如果是浙大登错了,这未必也太不严谨了吧?浙大招人的时候都不把学历搞搞清楚的吗?这样低级的错误都能犯?连登个学者资料都不严谨,学术研究能严谨?
唉,何美女,这样的简历乌龙事件,你让吃瓜群众如何信任你呀?
说到北大,自从翟某某学术造假事件之后,对北大我也是很怀疑。毕竟通过翟某某这种水货博士后申请的也是北大的一些所谓的“教授”“博导”大牛吧。结果翟连知网是啥都不知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要是之后有什么北大的大牛出来说话,我只能打个问号(?)
另外,郑同学发了这篇文章之后,其公众号还被一个姓何的人举报了?应该不是何美女本人吧?不至于气量这么小吧?
一个姓何的人投诉了郑同学想来何美女也读过不少佛经,希望还是回头是岸啊。
对于郑柳原同学,也是希望年轻人可以多沉淀、多读书,感觉郑童鞋的语言学水平远远强过哲学水平,所以从何美女避重就轻的批驳文章来看,你也有很多需要精进的地方哦。
《胜论经》读后感(五):吠陀梵语 áṅgiras-
这是一篇希腊语和吠陀梵语对比研究的内容。下文中 RV = Rigveda 梨俱吠陀,EWAia =《古代印度雅利安语词源学词典》[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s Altindoarischen 1992–2001]。
关于希腊语中的闪语借词,印欧语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词汇就是希腊语 ἄγγελος ‘使者,信使’。早在 1899 年 Uhlenbeck 编写的《简明梵语词源词典》[Kurzgefasstes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r altindischen Sprache] 第 3 页 和 Boisacq《希腊语词源词典》[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de la langue grecque 1907] 第 6 页,希腊语 ἄγγελος 就被认为和梵语 áṅgiras- ‘singer, priest, name of a priest family/歌者,祭司,某个祭司家族的名称’ 同源。
图 01 Uhlenbeck《简明梵语词源词典》图 02 Boisacq《希腊语词源词典》此后 Bailey 也撰文支持 ἄγγελος 和 áṅgiras- 同源说,并提出来自词根 ang- ‘enunciate’ (参见 H.W. Bailey 1957 Dvārā Matīnām in BSOAS 20, 52–53 页)。熟悉 Bailey, EWAia 以及 Emmerick 等人编写的《于阗语词汇研究》[Studies in the Vocabulary of Khotanese] 的人肯定知道,Bailey 的词源解释很多时候并不可信。
而这两个词的联系在 Frisk 所编《希腊语词源词典》[Griechisches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中就被认为非常不确定:
Da das ganz unsicher ist, bleibt diese Etymologie sehr fraglich. Vermutlich ist ἄγγελος auf unbekannten Wegen aus dem Orient eingedrungen. Vgl. ἄγγαρος.
‘因为这点 (即 ἄγγελος 与 áṅgiras- 联系) 非常不确定,所以 ἄγγελος 的词源非常存疑。或许 ἄγγελος 通过未知方式来自某种东方语言。参考 ἄγγαρος’。
图 03 Frisk《希腊语词源词典》 ἄγγελος 词条德国著名印度学家 Hanns-Peter Schmidt 在其著作《赞颂主和因陀罗:吠陀神话和文化史研究》[Bṛhaspati und Indra: Untersuchungen zur vedischen Mythologie und Kulturgeschichte 1968] 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文献学和语言学研究,结论是:除了 áṅgiras 之外,还有一个出现过两次的词 áṅgira,类似 médhira 等词,áṅgira 可以解释为 *aṅga 通过后缀 -ira- 构成。但是 这个后缀并不存在 -as- 和 -a- 词干的变化 (参见 Altindische Grammatik III: 286 和 II 2: 226)。此外如果如 Weber 和 Wikander 所认为的,希腊语中的波斯人名 Ἀγγάρης (出自 Δειπνοσοφισταί The Dinner Sophists Book XIV) 一词与 áṅgiras 同源,事实上并不能说明 áṅgiras 是更古老的形式,这反而否定了 áṅg-ira-s 这样的形态学分析,因为在伊朗语中并不存在对应于梵语 -ira- 的后缀 -ara-。ἄγγελος 一词在希腊语内部也无法解释,它被认为是一个借词,参考 ἄγγαρος ‘波斯信使’,人们认为可能来自巴比伦。
图 04 Schmidt《赞颂主和因陀罗》Rafał Rosół 在《希腊语中的早期闪米特语借词》[Frühe semitische Lehnwörter im Griechischen 2019] 一书第 156–157 页讨论了 ἄγγαρος 的来源,与此相关的词有 ἀγγαρήϊος ‘波斯信使’, ἀγγέριος 意思同 ἄγγελος ‘信使’,可能来自阿卡德语 agru ‘被雇佣的,雇佣工’ 或相关的闪语词汇。考虑到借词的缘故,ἄγγελος 很可能也是来自同一来源。
图 05 Rosół《希腊语中的早期闪米特语借词》ἄγγαρος 词条看到网上公布的一篇书评后,作者何教授写出一篇回应,回应中提到:
图 06 何教授回应“在词源上,aṅgiras 和aṅgāra同源,都是agi(SHS 1900, pp.009-b)”
上面何教授的话如果不是开玩笑的话,可否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agi” 是什么时期的词根形式?梵语词根?印度–伊朗语词根?原始印欧语词根?
(2) 词根 agi 通过何种词缀和何种元音变换 [ablaut] 变到了 aṅgiras 和 aṅgāra 两个词形?可否给出在 Altindische Grammatik 中的页码?如果不熟悉这本语法书,可否提供 Whitney 语法中的词缀解释?
在回应中她还写道:“ “Shabda-sagara梵英词典”给出的此条解释中,指出此仙实同于火。”
但是词典中的原文是:
“aṅgiras: The name of a Rishi or saint, born of BRAHMĀ, one of the seven principal sages; in one legend identified with fire.”
‘aṅgiras 是仙人和圣人的名字,诞生于梵,七圣人之一;在某一个传说中被认为是火’。
图 07 Shabda-Sagara 梵英词典不知回应者是否清楚为何 Aṅgiras 会和 Agni 联系起来?是因为 Aṅgiras 会吐火吗?显然不是,因为 Aṅgiras 估计也没学过吐火罗语,对吧。Aṅgiras 和 Agni 之所以会联系起来,是因为早在《梨俱吠陀》中 Agni 就被称为 “祭司”,参考《梨俱吠陀》开篇第一颂 (梨俱吠陀文本和翻译,请参考: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586704):
RV 1.1.1a agním īḷe puróhitaṃ
RV 1.1.1b yajñásya devám r̥tvíjam
RV 1.1.1c hótāraṃ ratnadhā́tamam
‘Agni I call upon as the one placed to the fore (= family priest),
as God and priest (= who sacrifices in right time) of the sacrifice,
as the Hotar (priest/sacrificer), who confers the best treasure.’
‘我呼唤阿格尼为置于首位的 (即家族祭司)
为神和祭祀的祭司 (字面意思:在合适的时间行祭祀的)
为给予最好财富的 Hotar 祭司’。
而 “祭司” 是 Aṅgiras 的根本属性之一 (MW 梵英词典:priests who by using the magical formulas of those hymns protect the sacrifice ‘祭司,使用颂诗的魔法咒语保护祭祀’),此外 Aṅgiras 还是歌者,后者参见:
RV 1.107.2a úpa no devā́ ávasā́ gamantu
RV 1.107.2b áṅgirasāṃ sā́mabhi stūyámānāḥ
‘The gods should come to us here with help,
praised with the melodies of the Aṅgiras (plur.).’
‘众神应该带着协助来到我们这里
被 Aṅgiras 的歌曲所赞颂的 (众神)’。
图 08《古代印度雅利安语词源学词典》áṅgiras- 词条Agni 被称为第一位 Aṅgiras 或第一个祭司,见于梨俱吠陀 1.31.1,而不是 Aṅgiras 被称为第一个 Agni。
RV 1.31.1a tuvám agne prathamó áṅgirā ŕ̥ṣir
RV 1.31.1b devó devā́nām abhavaḥ śiváḥ sákhā
‘You, Agni, the first Aṅgiras, the seer,
the god, became a kindly comrade of the gods.’
‘你,第一位 Aṅgiras,仙人,
神,成为了众神亲切的朋友’
在梨俱吠陀之后的阿闼婆吠陀 [Atharvaveda] 中 Aṅgiras 和 Atharvan 关系密切,而阿闼婆吠陀最早的名称便是 Atharvāṅgirásaḥ ‘connected with the sacerdotal class called Atharvāṅgiras/与祭司阶层 Atharvāṅgiras 相关的’,而吠陀梵语 átharvan- 一词正是 “祭司” 的意思,最有力的证据便是阿维斯塔语中 āθrauuan- ‘祭司’ 和 aθauruna- ‘祭司职责’。不过印度–伊朗语 *atharu̯an- 的词源不明,Brugmann 认为是与阿维斯塔语 ātar-/āθr- ‘火’ 有关 (所以也有人将 Aṅgiras 看作是 “fire-priest/火祭司”,懂汉语的人应该知道 “火祭司” 的核心是 “祭司” 而不是 “火” 吧),但是 Mayrhofer 认为阿闼婆祭司与火的关系存疑,此外还有 Oldenberg 将 *athar- 译作 ‘religiös-zauberhaftes Fluidum/宗教–巫术影响作用’,Neisser 译作 ‘magische Potenz/魔法能力’,Bailey 译作 ‘power of apotrope/逆转的能力’。以上信息来自 EWAia I: 60,那些说不要查词典的人,想必这些内容已经了然于胸了吧。
图 09《古代印度雅利安语词源学词典》 átharvan- 词条所以把 Aṅgiras 译成 “火神” 完全就是本末倒置的理解。
此外在梨俱吠陀中也明确指出,Aṅgiras 的儿子们来自 Agni,考虑到此处 Agni 不会是指生育的母亲,而是说 Agni 是 Aṅgiras 家族的祖先,这点也印证上文所示 Aṅgiras 和 Agni 都是祭司,而不是因为他们都是 “火神”。
10.62.5c té áṅgirasaḥ sūnávas
10.62.5d té agnéḥ pári jajñire
‘They are the sons of the Aṅgiras,
they were born from Agni’.
‘他们是 Aṅgiras 的儿子
他们诞生自 Agni’。
Frederick Pargiter《古代印度历史传统》[Ancient Indian historical tradition 1922] 第 185 页写道在往世书 [Purāṇa] 中的情况:Śiva, who had the form of Varuṇa, took Bhṛgu as his son, hence Bhṛgu and the Bhargavas were famed as Vāruṇa; Agni took Aṅgiras, hence Aṅgiras was known as Āgneya,最后一句的意思:Agni 将 Aṅgiras 接纳为自己的儿子,所以 Aṅgiras 被称为 Āgneya ‘属于 Agni 的’ (见于 Vāyu Purāṇa, Brahmāṇḍa Purāṇa 等)。如果能基于这句话得出 “Aṅgiras = 火神” 的结论,那这种逻辑就等于:“儿子 = 爸爸”。
图 10 Pargiter《古代印度历史传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