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是一本由[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都柏林人》读后感(一):揭露真相买了这本书的原因是在它的介绍的时候说排名超过了《百年孤独》,读了之后发现各有千秋,《
《都柏林人》是一本由[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都柏林人》读后感(一):揭露真相
买了这本书的原因是在它的介绍的时候说排名超过了《百年孤独》,读了之后发现各有千秋,《百年孤独》奇思构想,而《都柏林人》更多的是耐人寻味。 《都柏林人》的封面有一点点抽象,颜色艳丽夸张,书的内封是纯白色的,雕刻着小小的人物,有点小小的可爱,闭上眼睛能清洗的感受到小人的结构,我非常喜欢类似盲文的雕刻,能让安安静静的享受触觉带来的感受。里面还有一张乔伊斯22岁的照片,有点俊俏。这本书还是裸脊的,看着十分舒服。 《都柏林人》的作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生于都柏林市,极其富有想象力,更让我惊叹的是他竟然会五门语言,可能是鲁迅的偶像,也是学了医,内心却依然热爱文学。《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以十年之力为他的城市和他的民族创作的一幅生动的画像。 我十分向往他笔下的城市——路灯宛如一颗颗晶莹都珍珠,在高耸的电线杆顶端闪耀,照亮下面那块生机盎然的织布,织布的形状和颜色不断变换,将不绝于耳的低声洗浴抛向暖洋洋灰蒙蒙都夜景。他住在一栋幽暗的老房子里,从窗口向外望,可以看到那个废弃的酒厂,也可以看到那条浅河的上游地带——都柏林正是依河而建。那些熙熙攘攘的街道,人声鼎沸的酒吧,沉闷破旧的房屋都能体现出乔伊斯对都柏林体现出的苦闷空虚。全书无一例外的在展示都柏林瘫痪的过程。每一篇故事都在面对爱尔兰的阴暗与萎靡。 整篇书评我没有提及内容是想告诉正在读书评的你们,要自己去领悟爱尔兰的真容。在全书的每篇小说中都充满阴暗,萎靡,就像荒凉多年无人看管的房子,腐烂的木桩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木屋在摇摇欲坠。这就是爱尔兰的真相。
《都柏林人》读后感(二):各不相同的都柏林人们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合集,在正式出版之前,经历了几多的障碍,最终才得以成功出版,并在后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次我选择的是作家榜出品的《都柏林人》,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有了作家榜和中信出版社这两个看书界的保障,所以一般书的出品都是很高的,我很喜欢选择这两个出版商,这次的《都柏林人》也没有让我失望。《都柏林人》也会上个世纪的书本,所以读来常常是略感到晦涩难懂的,再加上爱尔兰都柏林的背景,并不熟悉的话,读来不如一些现代的书让人一读就理解了,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产品——打字机,也充满了宗教教堂、教父、圣餐杯等元素,话题是讲男女关系,男女关系在当时的都柏林的环境下被大家所认可的情形,男女关系在巴黎,在伦敦,在都柏林的情形,也许作者描绘的都是爱尔兰都柏林的市集之人,有的爱喝酒的男士,有的爱美也爱小孩的女士,有虔诚的教徒,有姑姑有姑父。
每一个短篇真的是很短的小故事,刚看到有意思的剧情,又已经转入下一个故事了。每一个短篇里面都会描写一个人物,既不是很出名,也不是很伟大,就像是爱尔兰国家的小小人物,通过读这边《都柏林人》里面描绘的小人物们,基本上可以感知到爱尔兰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刻画的非常入骨。
“愿上帝保佑他的灵魂”
第一个短篇《姐妹们》,讲的是一位65岁的神父即将离世的情形,以及已经离世之后,我和姑妈她们去看他时候大家聊天,聊过去发生的事情,聊他在死之前和圣餐杯之间发生的事。
“万福玛利亚”
在酒桌上和别人比赛腕力,输了的父亲,回到家,斥责外出教堂的妻子,没有食物吃的大男子主义的父亲,要求自己的儿子为自己做食物,不小心把火扑灭了的小家伙,快遭到父亲的虐打,结果,父亲说,你要是说万福玛利亚,我就不用打你了。
这个“万福玛利亚”,深深地表达了那个年代的都柏林人是非常虔诚的教徒。
《都柏林人》读后感(三):用15个故事来讲一座城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情很好。短篇的故事集,很适合心情浮躁的夏日看。最近除了工作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回到老家也是闭门谢客,在家看书或者画画。
一直对爱尔兰充满好感,这是一个倔强的民族。痞子蔡的《爱尔兰咖啡》讲述了一个很美的关于等待和约定的故事,我向往那样含蓄的感情,也就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爱尔兰。
开篇《姐妹们》的第一段提到了一个词“瘫痪”,下面的批注也提示了,这个词指向了《都柏林人》的主题——moral paralysis。 整个爱尔兰社会的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精神状态,被乔伊斯称之为“瘫痪” 。怎么说呢,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很相似的人,鲁迅,他也是写了很多文字来批评当时中国人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其实这本书,整体的基调是阴暗悲观的,书中的人物,每一个人都很孤独,一个个走向幻灭和精神死亡。
《阿拉比》讲述了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男主希望去阿拉比看看,因为他心仪的女孩向往。可是他没有钱,只能一直等待答应给他路费的姑父回家。天色渐晚,终于拿到钱上路。然而期待的旅行却没有那么美好,留下的只有失望幻灭。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偶像剧的情节很少出现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其实是求而不得。在这种失望中,我们慢慢想开了,获得了成长。
这样的失望还出现在《伊芙琳》中。伊芙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姑娘,单调的生活让她感到厌烦。一个水手的出现让她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希望。他们约好私奔,可是在最后一刻,伊芙琳反悔了。
童话的结局同样没有出现。这也是现实,非常真实。作者很了解现实的生活。伊芙琳的决定很符合她的人物性格和成长经历。所以我们不会看到像美国电影那样光明的结尾。每个人都走向自己被安排好的命运。
《死者》是莫言也赞不绝口的一篇。一开始我没看懂,看了两三遍。外界漫天大雪,屋内灯火通明。情节简单概括就是,男主在家庭聚会上,偶然发现妻子的初恋的故事。前面铺垫得太多太细致,最后一刻才爆发。气氛从一开始的喜庆热烈急转直下变得阴沉冷峻。
“是的,报纸说得对: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它落在阴郁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光秃秃的小山上,轻轻地落进艾伦沼泽,再往西,又轻轻地落在香农河黑沉沉的、奔腾澎湃的浪潮中。它也落在山坡上安葬着迈克尔•富里的孤独的教堂墓地的每一块泥土上。它纷纷飘落,厚厚积压在歪歪斜斜的十字架上和墓石上,落在一扇扇小墓门的尖顶上,落在荒芜的荆棘丛中。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乔伊斯用了15个短篇,从不同年龄的视角展示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我不是很专业的评论者,无法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分析它好在哪里。但是它确实能让我从小说中找到一些共鸣,也许是很久以前,我已经遗忘的心情。
《都柏林人》读后感(四):蒙上帝垂帘,他没遭太多罪
这里先来谈《都柏林人》的第一篇《姐妹们》。
《姐妹们》是以一个小孩的视角,描述一个人的死亡。
神父第三次中风,他常常跟“我”讲,自己时日不多。
而他的死,“我”是在吃饭的时候得知这一消息的,大家似乎都在等“我”的反应,但什么样的反应才是合乎他们心意的呢?
继续沉默着吃饭,其实这个消息,“我”很早就知道了,早在他们开口之前,早在神父死之前。
神父于“我”而言,亦师亦友;但事情落到别人眼中,就变了味道。
老科特和姑父都看不惯“我”和神父聊到一起,大概是因为“我”不爱理他们。
人总是这样,乐于接受赞美,却更倾向于贬低他人。总是想以一副说教的口吻,来扯一番想当年,一代不如一代。其实,都只是为了博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关注罢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恍惚了一夜,直到来到神父的葬礼。
之后,“我”安安静静地听着姑妈和神父的两个姐妹交谈。大概,这也会成为她们最后一次认真地对逝者追忆了。
“愿上帝怜悯他吧!”神父的姐妹叹道。
可怜的神父,因为打碎了一只圣餐杯而一直惴惴不安,以为这是神谕。所以,信仰会杀人么?
以“姐妹们”作为题目,整个故事前后贯穿的却是神父的死。
对神父生前所知,仅仅局限于主人公“我”的一点点不成熟的认知,姑妈和神父的两个姐妹谈话。为什么是用“姐妹们”而不是“神父”呢?
“我”看到神父的脸,狰狞、苍白、浮肿,并没有笑,但在姑妈问起时,神父的姐妹却称遗像非常的安详美丽。
大家坐到一起,都在说着或惋惜或安慰的话,但谁都知道,这些只不过都是客套的场面话,虚虚实实地应着。
葬礼是一场真人秀,而姐妹们才是主角。
《姐妹们》这一篇故事给人的感觉若即若离,很像之前看到《局外人》时模样。
人在面对他人的死亡时,究竟会有多大的伤悲呢。前一分钟哭天抢地,后一分钟照样可以喜开颜笑,演个戏,多道几声可怜人。天下,哪有不可怜的死人呢?
“不管是自己还是天气,似乎都没有流露出哀悼的情绪,我甚至不安地察觉到一种重获自由的兴奋感,好像他的死使我摆脱了某种束缚。”似乎和人的关系断了一个,就离自由更进了一步。
《都柏林人》读后感(五):凡俗日常中的人类境况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晦涩难懂著称,以致被伍尔夫激烈地抨击为“失败之作”。相对而言,作为乔伊斯的早期作品,《都柏林人》对读者来说要友好的多。1904年7月,乔伊斯开始创作《都柏林人》,并于次年将书稿交给出版商。但该书的出版几经周折,直至1914年才最终得以出版。乔伊斯在给友人C•P•科伦的信中提到,他写作该书的目的,是想要“揭露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城市的偏瘫或麻痹的灵魂”。在写给《都柏林人》的出版者格兰特·理查兹的信中,乔伊斯也总结道,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都柏林人的道德史和精神状况,因此有其本土性的一面。彼时的爱尔兰处在英国统治之下,经济萎靡,世风颓丧,乔伊斯对自己写作目的的描述应该并非虚言。然而有趣的是,今天我们阅读本书,却毫无异国他乡或是时代背景造成的隔阂感,竟会心有所动,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譬如《一抹微云》中,小钱德勒即将与飞黄腾达的昔日好友重逢,他浮想联翩,想要远离当下这种平淡乏味的生活。“一缕光芒在他心灵的地平线上摇曳”。但脑海中种种美好的幻想最终却在现实中破灭。当他回到自己局促的小屋,涌起对当下生活的厌恶,却在孩子的嚎哭和妻子的斥责中意识到自己无法逃离这庸俗的生活,于是“悔恨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读之令人怆然,你一定能想到自己或身边人类似的经历。这多么像一个百无聊赖的体制内中年人决心寻找诗和远方,最终却梦想破灭,发现自己早已深陷生活的泥潭,只能浑浑噩噩了此残生。乔伊斯的笔如同一把犀利的心灵解剖刀,将小钱德勒由涌起希望到挣扎,再到梦碎的心理过程淋漓细致地展开在读者面前,极为冷峻地展现了困在麻痹的生活中的人的心灵危机。
乔伊斯这本小书中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也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似乎都是在刻画琐碎凡俗的日常,甚至不免有疏离之感,然而往往就在这平淡如流水账般的叙述中,人物内心突然会有一点灵光乍现,如同一道闪电撕开了夜幕,在那一瞬间揭露了生活的真相,使读者如被当头棒喝,回味良久。譬如《阿拉比》写初恋,结局却是“抬头在黑暗中凝视,我感到自己不过是个被虚荣心驱使又被虚荣心愚弄的可怜虫;眼睛里不禁燃起痛苦和愤怒的烈火。”又如《伊芙琳》写私奔,结局却是“她冲他仰起苍白的脸,无动于衷,像只走投无路的动物。她望着他,眼神中既没有爱意,也没有流露出惜别之情,仿佛望着一个陌生人。”再如《一桩惨案》,故事主人公杜菲先生思绪中反复思量自己与死去的红颜知己的过往后,开始怀疑他回忆的一切是否真实。“黑暗中,他感觉不到她在身边,也听不见她的声音。他侧耳倾听了几分钟,什么也没听到:夜幕之下一片寂静。他又听:仍然是一片静寂。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孤身一人了。”这里描写的孤独心态,想必大部分人都体会过。而更重要的是,这一顿悟只是刹那,当闪电消逝,黑夜依然是黑夜,如同故事中的人生,并不因这一刻顿悟而改变。中国人多少对“禅”有所了解,于此大约会有种跨文化的心领神会。于我而言,读到这些段落,有一种心里一沉的感觉,久久难以平复。在这瞬间,生活似乎成为剪影,就这样被定格了。
所以乔伊斯所写哪里是都柏林的麻痹,这其实就是人类境况的复刻。书中人物往往有若有似无的关系,譬如《姐妹们》写到死去的神父,《阿拉比》中则写到“神父过世的那间后客厅”;《如出一辙》中法林顿用一句俏皮话顶撞上司,《泥土》中乔向朋友讲述自己顶撞经理所说的一句俏皮话……但也仅仅是这些表面的相似,他们显然并非同一人物,可见同样的故事在都柏林一再上演,也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其他时空一再上演。
《都柏林人》读后感(六):生者束缚中生活
生者束缚中生活
——评《都柏林人》
首次接触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小说基调里充斥着“束缚”两字,一半是对生者的束缚,一半对死者仍然延续着束缚,由此,可能会让读者感受到沉闷、低声怒吼等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心理冲击。
乔伊斯生平,直到去世也没能看到爱尔兰的独立,也许是抱有一种遗憾,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反复强调束缚,甚至死亡。哲学里,死亡即是解脱又是重生。不难看出乔伊斯深爱着都柏林,他用文字表达平凡的都柏林人生活的悲苦和丑恶,反证人性的真善美,让读者从黑暗中看到光明。
对照,反衬的写作手法在乔伊斯的作品中反复使用。我将《姐妹们》和《死者》进行对比来看,产生如下文字:
《姐妹们》中,乔伊斯用第一人称“我”来写的,文中的“我”,年纪轻轻,对弗林神父的死,“我甚至不安地察觉到一种重获自由的兴奋感,好像他的死使我摆脱了某种束缚。”
青年代表新的希望,弗林神父则代表权威——萎靡的政治或者堕落的宗教,权威对青年是一种束缚,权威的逝去,也许对青年是一种解脱,但这是否暗指一种新的政治体制的到来,我们单从文字中也看出乔伊斯的犹豫。
《姐妹们》最后,乔伊斯这样写到:
“她突然打住,好像在听什么声音。
我也侧耳倾听,但房子里一片沉寂:”
显然,这是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作品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忽略文中姐妹们的思绪,也让读者的思绪戛然而止。仿佛昭告天下,百姓的想法不能平等地表达,只能将其藏在心里,这即是一种对人性的束缚,也是对爱尔兰的未来充满担忧。
戛然而止的“沉寂”与黎明前的“黑暗”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意象是那么得贴近。文中,乔伊斯早早指出“精神瘫痪”的主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生者认为弗林神父“走得安详”、“乐知天命的人”,也许是对弗林神父的曲解。权力中心的“执行者”,百姓眼中理所当然地走得安详,百姓是“敬畏”权力中心。
作为死者,虽然去世前还在忏悔,但百姓却听不到了。
如果说《姐妹们》让读者看得朦朦胧胧的,那么《死者》就会让读者感觉“又强烈又含蓄”。《死者》的背景是圣诞夜的聚会,聚会以后,笔锋一转,鲜明地抛出死亡的话题,含意自知。
加布里埃尔和妻子谈到《奥格里姆的少女》,又谈到妻子的旧情人迈克尔.弗瑞的死,一瞬间产生了“顿悟”:“该是他启程西行的时候了。”
“西行”是指爱尔兰的乌托邦阿兰岛,而提出西行的艾弗斯小姐,却在新年聚会中离席,这也暗指理想主义的缺席。
新年聚会背后的悲剧,笑声背后的眼泪,浮华背后的屈辱,都在乔伊斯的笔下层层递进,力透纸背,余音缭绕。
乔伊斯描摹世态和刻画心理的“顿悟”习作技巧,被奉为圭臬而群起仿效。文中有一段加布里埃尔心理描写:“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滑稽可笑的人,一个为姨妈们跑腿打杂的孩子,一个神经质的、自作多情的感伤主义者,一个对着一群俗人高谈阔论并把自己小丑般的情欲理想化的人,一个刚才在镜子里瞥见的可怜而愚蠢的家伙。”
参加新年聚会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这并不是真正的高兴,“他自己的存在也逐渐淡入那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逐渐同质化是当时都柏林人的悲哀。
如果说生者认为生活在束缚之下,那么死者是否能“超度”?乔伊斯早已用特有的文字就提出了这样哲学性的问题,正如《死者》最后写到:“他的灵魂沉沉睡去……就像最后的时刻来临那样,落到了每一个生者和死者身上。”
普渡众生,命运里有生者,也有死者。逝去的乔伊斯用毕生精力,唤醒爱尔兰人的民族精神,生者会用怎样的行动来延续这种精神呢?我想广大读者会通过品读乔伊斯的文学作品找到自己的答案。
《都柏林人》读后感(七):这哪是都柏林,这不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一本命运坎坷的书,几经周折,终成经典。
1904年-1914年
这本书的命运跨越10年,那是一个我们难以说清的时代。
1904年开始,乔伊斯带着他的短篇小说周转于20多家出版社,直到1914年,《都柏林人》才得以出版。
艺术家总是有一种作品自信,10年间,有多家出版商要求乔伊斯对作品进行删改。他都没有退让,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话语:“不得罪人我就无法写作。”完成此部作品时,乔伊斯23岁。
《都柏林人》之外
本书共15篇短篇小说,译者语言精练,整个阅读过程友好至极。其他版本没有读过,不做比较。
出版社匠心独具,封面设计很有抽象油画的风采,形色各异的人们聚集在城市街头,或形单影只或结伴而行。先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直观感受。抽象画风格贯穿全书,每一篇都配有贴合人物或场景的图片。
开篇译者辛彩娜写了导读,能够更为深入和全面地帮助读者理解本书内容。结尾附录1,对乔伊斯的一生做了图文并茂的总结。附录2,对插图信息做了说明。算是书末彩蛋啦!
但有两点不足,希望出版社能看到。
1、纸张,类似薄的铜版纸(不懂),很像街头快餐彩色小广告那种用纸。不知道是否追求配图品质的原因。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纸。这种纸印出来的书,厚重。本来不厚的一本书,反倒觉得挺重。
2、印刷,个别页字体有虚影,不严重,不影响阅读。但这么好的书,还是希望注意吧!
《都柏林人》之内
最后,还是要来说一说作品本身。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画面感
我没读过乔伊斯的其他作品,所以只对这部作品的感受进行描述。
15篇短篇,每一篇都有强烈的画面感。
甚至会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开篇,一个镜头聚焦在某个人、某件事物、某个事件上,然后慢慢铺陈开来。
他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动的,不是静态图片。
2、普世性
每个故事都有几个人物,他们的角色从神父、流浪汉、父母亲,到孩子、老人......
人生的每个阶段、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
无论身处哪个历史阶段、哪个国度,人这类动物最核心的特点是不变的,也是普遍的。
全书读完,并没有觉得乔伊斯在讽刺什么、宣扬什么(翻译导读是这么说的:“他事无巨细地描绘着生活的卑微琐碎,不加任何粉饰和掩盖地揭露着现实丑陋而荒诞的本质。”),倒是一幅一幅生活的画面穿越时间、国度、人群,进入脑海。
这哪里是都柏林,这不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这是补充信息分割线:
读时常想起哈金《小镇奇人异事》、沈从文《边城》,柴静《看见》,是他们都受了《都柏林人》的影响吗?
乔伊斯重要作品:
23岁《都柏林人》
33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39岁《尤利西斯》
56岁《芬尼根守灵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